#媽媽寶寶

【王以路蛋妹教養經】寶貝~妳可以停止尖叫嗎?!

【王以路蛋妹教養經】寶貝~妳可以停止尖叫嗎?!#媽媽寶寶

文‧圖/王以路 最近跟蛋妹相處上遇到的困難是「尖叫」,我的老天爺!想當初我還沒接觸小孩這種外星生物時,最討厭的就是小孩在尖叫。現在報應來了~蛋妹一尖叫,換我被旁人白眼了,每次用說的也說不通,有時候還會故意挑釁多叫幾次,看到旁人責備的眼光,我當下真的很想找個洞鑽下去…… 不同階段‧不同原因 育兒真的是既挫折又無力,每天晚上哄睡後,立刻打開估狗大神搜尋,得到的解答是,不同年齡層的孩童,尖叫的意義不同;而蛋妹這個年紀〈1歲半~3歲〉是發展自我的階段,尖叫的理由為:為反對而反對、試探大人、吸引注意力與達到目的,不同階段的孩子尖叫原因不同,處理的方法也不一樣。 停止生氣‧用心溝通 當蛋妹尖叫時,我會先用她喜歡的東西,來轉移她的注意力。雖然有成功過,但若是蛋妹尖叫的原因,是因為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就會失效。因為當她全神貫注在她想得到的東西時,她的專注力會突然變得很驚人。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不要對孩子發脾氣,用正確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因爲父母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有時孩子的尖叫是一種模仿的表現;或是孩子不知道用什麼方式和父母溝通,挫折感很重的情形下,才選擇以尖叫的方式。 個性不同‧方法不同 嘗試過各種方式,我發現還有一個也很有用。當蛋妹尖叫時,我會立刻放低音量告訴她我們可以小聲一點!她就會看著我,然後把尖叫的音量降低,我就會馬上鼓勵她這樣的行為很棒。雖然這個方法不是每一次都管用,甚至有時候她還會挑釁的叫更大聲,當下我會選擇裝冷靜。 目前為止,我天天跟蛋妹過招嘗試不同的方式,幾次下來我發現最適合蛋妹的方式就是把她帶離現場,冷靜後好好跟她溝通問她發生什麼事,如此一來不僅不會打擾旁人,溝通過後她的狀況也會好很多。我想說的是,每個孩子的個性不盡相同,教養專家說的方式也不見得適合自己的孩子,建議大家可以多多觀察自己的孩子是屬於哪種個性,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教養方式喔! ※原文刊載於2018年6月號《媽媽寶寶》376期。 ※延伸閱讀:以路蛋妹教養經.不讓孩子當低頭族 ※延伸閱讀:以路蛋妹教養經.蛋妹愛上課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公費VS.自費.打造個人化產檢

公費VS.自費.打造個人化產檢#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彭曉薇 採訪諮詢/育馨婦產科診所院長王瑞生.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陳奐樺. 愛文診所暨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仇思源(依文章出現順序排列) 恭喜妳懷孕了!相信得知懷孕的那一刻,內心必定充滿著許多難以言喻的情緒,為了解新生命在不同時期的生長狀況,並降低懷孕及生產過程時可能面臨的風險,準媽咪更應遵循醫師建議,把握定期產檢。深入了解公費與自費的產檢項目,更有利於準媽咪打造個人化的產檢,以順利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了解定期產檢意義 育馨婦產科診所院長王瑞生定期產檢在懷孕各階段具不同意義,總體而言,是要確認母體的健康狀態、胎兒發育情形與生長狀況,並透過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降低產科併發症,減少醫療負擔。每對父母對胎兒最大的期待,不外乎是健康生長、順利出生,以臨床數據來看,約95%以上的胎兒都能健康、平安出生,雖然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相關檢查項目愈來愈多元,但「產檢並非萬能,仍無法排除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很多狀況還是得到胎兒出生後,甚至在成長過程中才會一一顯現。 何謂產檢補助?產檢要注意哪些事? 什麼是產檢補助?需要申請嗎?其實領到《孕婦健康手冊》就等於開啟公費補助的定期產檢之路囉!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陳奐樺指出,通常懷孕6~10周時,產檢醫師透過腹部超音波確認胚胎正常發育、聽到心跳後,便會視情況發放《孕婦健康手冊》。提醒媽咪,每間醫療院所的產檢流程不一定相同,但只要照著護理人員的指導,就能慢慢熟悉,不用太擔心。 自費產檢.因人而異 大部分的準媽咪在醫療院所確認懷孕、聽到胎心音,確認胚胎穩定發育後,約8~12周會拿到《孕婦健康手冊》,同時也會拿到一份自費檢查項目表,內容包括檢查項目、內容、周數、費用及檢查方式,不同醫療院所提供的檢查項目與費用,多少會有所差異,通常醫師會依照準媽咪個別狀況,給予建議,若無特殊狀況、非高危險族群,自費項目做與不做的決定權還是由爸媽掌握。 全孕期最好要照幾次超音波? 愛文診所暨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仇思源指出,在剛懷孕時,必須使用超音波來確認確定懷孕周數、胚胎數目、預產期、著床位置、心跳、是否子宮外孕等;在12周則建議自費做初期唐氏症篩檢及頸部透明帶;17周以後有補助一次超音波;20~24周建議可以自費做高層次超音波;最後建議在37周時,再照一次超音波來確認胎兒體重與胎位正常與否,整個孕期,最好至少照5次,其他時間則按照個人需求來調整是否需要照超音波。 ※原文刊載於2018年6月號《媽媽寶寶》376期。 ※延伸閱讀:懷孕了!!準媽咪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延伸閱讀:早期胎檢.讓周產期防護更周全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混血萌娃的幸福家庭生活-伊萊媽x伊萊x伊菲

混血萌娃的幸福家庭生活-伊萊媽x伊萊x伊菲#媽媽寶寶

文/彭曉薇 池東澤(Elijah Kewley)是台英混血寶寶,由於爸爸姓Kewley(Q力),所以又被叫做「Q力伊萊」,而伊萊媽(Annie Chih)又生了可愛的小公主伊菲,瞬間讓英國爸爸成為「女兒傻瓜」,也讓今年(2018)5歲的Q力伊萊變成「妹控」,來看看擁有一對混血萌娃的家庭,他們的生活該有多幸福呀! 伊萊最棒的生日禮物 在4歲生日時,伊萊就許願想要一個弟弟或妹妹,沒想到最後竟然成真!伊萊媽表示,原本就有打算要生第二胎,但努力了快1年都沒有成功,結果後來伊萊一許願竟然就成功。從一開始知道伊萊媽懷孕,伊萊就完全沒有吃醋的情形發生,只有越來越期待妹妹的出生,希望妹妹陪伴他一起玩,孕期還會幫伊萊媽擦妊娠油、每天和妹妹說話唱歌,甚至還是產檢全勤寶寶,連醫師都會與伊萊開玩笑說:「咦~你怎麼又來了?!」伊萊還認真地回說:「我每次都會來,下次也會來!」讓伊萊媽被寶貝兒子逗得呵呵大笑。 伊萊媽也分享某次照超音波時,由於伊菲的胎頭又轉上去,因此醫師提醒回家要做「膝胸臥式運動」來矯正胎位,結果下次再照超音波,胎位順利轉正。醫師一邊操作一邊跟伊萊說,「你看,頭在下面,屁股在上面!這就是妹妹的屁股唷!」沒想到伊萊瞬間臉色一變緊張地說:「媽媽~妹妹屁股被人家看到以後要怎麼辦!」 伊萊雖然是個「妹控」,但他也是個貼心的孩子,有次他說:「妹妹是我的生日禮物,不過我不要再一個弟弟、妹妹了,因為媽媽真的超級辛苦!」心疼媽媽的伊萊如此懂事,也讓伊萊媽的心暖呼呼的! 爸爸是育兒最佳幫手 伊萊爸在育兒生活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小孩與媽媽在一起的生活模式與爸爸在一起十分不同,伊萊有時在公園騎腳踏車,要爸爸騎腳踏車在後面追趕,伊萊媽認為,多虧有爸爸陪著孩子玩耍、放電、探索及冒險,成為孩子的「玩伴」,不然媽媽真的沒有體力跟著兒子一起玩耍。另外,伊萊也上了很多偏向大肢體發展的才藝課程,因為身為大學教授的伊萊爸認為,小孩就要多動,只有肢體發展好才能激發大腦發展,而且父子倆一起玩遊戲,不僅能夠加深親子關係,還能進一步增進孩子的思考、觀察、學習及肢體發展能力。 東西方教養方式大不同 伊萊媽指出,亞洲父母總是習慣把好吃的食物留給孩子吃,但伊萊爸覺得當各自叫了餐點,如果小孩希望要吃爸媽的餐點,就必須要先問過,不能認為「我們關係很親密,直接就將對方盤中食物拿走」是對的,雖然家長很愛小孩,但不能事事以孩子為尊,父母也要習慣保有自我。 另一方面,伊萊爸不贊成使用體罰,教導小孩必須要用講道理的方式與孩子溝通,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與父母是可以溝通與商量的,不能強壓孩子必須做什麼,這樣一來,孩子可能暫時會聽話,但心理並不會認同。曾經有一次伊萊不乖乖吃飯,甚至腳一直亂踢,將桌上的食物踢落一地,當下伊萊媽很用力地拍他腳,倔強的伊萊嚇一跳也繼續踢,讓她更用力地打下去,即使痛哭流涕,伊萊依舊故我,瞬間伊萊媽覺得,這不就是小時候的她,從小她就是吃軟不吃硬,因此她改變方式和伊萊好好說,他竟然立刻就聽話,所以,父母必須要依照孩子的氣質,找出最適合的教養方式,千萬不要體罰,以免打壞關係又無法了解孩子的想法。 ※原文刊載於2018年6月號《媽媽寶寶》376期。 ※延伸閱讀:蔡阿嘎×二伯.分享歡樂分享愛的懷孕日記 ※延伸閱讀:竇智孔×幃幃×大褔.上山下海蒐集愛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夫妻離異.寶寶感受得到嗎?

夫妻離異.寶寶感受得到嗎?#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陳烔旭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粘慧美 寶寶怎麼會懂得什麼是離婚呢?沒錯,寶寶不懂,但是他能夠覺察照顧者的情緒波動與環境改變!穩定的夫妻關係無疑是寶寶最好的禮物,但兩人若決定分開,生活環境的改變或個人情感的調整過程中,勢必也會在寶寶心裡留下一定程度的影響。 家庭結構改變影響所有成員 現下社會,結了婚才發現不合拍的伴侶不在少數,過去在道德與宗教的束縛之下,多數夫妻並不會輕易走向離婚這一步,但隨著社會風俗的改變,加上愈來愈多女性經濟獨立,自己也能肩負工作與照顧孩子的責任,離婚的意義不再那麼沉重,陳烔旭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粘慧美指出,在婚姻關係裡,兩位成人扮演的角色是夫妻,有了孩子便多了父母的身份,所以在考慮不再做夫妻這件事時,還要思考如何合作繼續當孩子的父母。對成人來說,面對離婚這件事可能需要耗費很多的精神和時間,處理法律相關事務與調整個人情緒,可想而知這對一個還在適應環境的稚嫩嬰兒來說是多麼巨大的改變。 感知生活細微變化 有一句話這麼說:「快樂的媽媽才能生出快樂的寶寶」,當寶寶還在媽咪肚子裡的時候,其實就能夠覺察媽媽的情緒變化,但覺察能力不等於他們有相對的認知去理解事件,孩子在0至3歲這個階段,無論是行為、語言、認知等發展相當快速。粘慧美醫師表示,等到孩子可以走、可以模仿表達,雖說表現得像小大人般,但他們能力的品質與成人是非常不一樣的。為了得到照顧者的關注,孩子從嬰兒時期就是用所有的感知覺去觀察、感受外界給予的所有刺激:像是照顧者的臉部表情、說話語調、氣味、體溫,甚至是被抱在懷裡的肌肉張力或力道大小等微小細節,揣測周遭發生什麼事? 無能為力改變現況的衝擊 無論是夫妻離婚或是另一半因故離開,家庭結構產生變化是任何人都不願意面對的狀況,當家庭氣氛變得低迷、悲傷、氣憤,對寶寶來說,面對這些講不清楚、想不明白的分開與失落,他們還是用盡全力想要找到某種可以理解的方式,甚至可能聯想到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而使得原來的幸福不見了?如果自己能夠表現的好一點、乖一些,身邊的人會不會不再如此難受?粘慧美醫師表示,寶寶會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拼湊訊息,或藉由引發照顧者的反應做為解惑的線索。同時他們所經歷的無助感,疑問、害怕、焦慮等難以消化的情緒,可能會直接反應出來,但也可能延續在不同事件上發酵。 婚姻不是件簡單的事,經歷婚姻生活的改變對每對夫妻而言都是相當大的挑戰,先對自己負責,才能對家庭、另一半與孩子負責,提供孩子一個理想的照護環境,不只是要滿足他的生理需求,還要先問問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是否足夠穩定,足以帶給孩子一個充滿愛與安全的成長歷程。 ※原文刊載於2018年6月號《媽媽寶寶》376期。 ※延伸閱讀:婚姻中不可缺少的10大真心話 ※延伸閱讀:3步驟.有效解決育兒爭吵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出生開始學教養.守護你我的未來-bobo地球防衛隊

出生開始學教養.守護你我的未來-bobo地球防衛隊#媽媽寶寶

文/曾任醫學中心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第一、二屆創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於可能危害自然環境的各種物品過度依賴(例如:汽車、冷氣、清潔劑、電器用品等),但或許要過得更舒適與便利的生活是需要付出點代價的,但還是需要「適可而止」。 部分自私人類為了圖利所做的惡意行徑(例如:濫砍樹木、隨意排廢水與廢氣、過度捕撈海洋生物、填海造陸、隨意亂丟垃圾等),加速了地球環境的惡化,太不可取了。也因為如此,這幾年來電視台不斷轉播著冰山面積逐漸縮小、北極熊因缺乏食物而自相殘殺等新聞,不禁令人擔憂我們的下一代不僅無法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甚至連是否能在地球上繼續存活下去也都成了問題。雖然人類對地球的傷害已造成,但如果我們繼續漠視這些問題,不但沒有挽救的機會,還可能加速地球滅亡的時間。因此,如果我們能從小就開始培養寶寶愛護地球的觀念,將會是延續地球生命的一大關鍵。 bobo防衛隊 背負延續地球生命的重大責任 猶記得小時候,小男生都對保護地球安全的機器人、超人與各式特戰隊非常著迷,而這些英雄們共同的敵人都是來自其他星球的外星人。然而,現在地球的處境,人類惡意破壞環境的各種行徑,可能連外星人都不敢踏入地球了呢!即刻起,正式徵召全世界的寶寶們一起組成「bobo地球防衛隊」,這次共同的目標不是打倒外星人,而是「維護自然環境,延續地球的生命」。 想加入「bobo地球防衛隊」沒那麼容易,須先通過五個關卡 關卡一:愛惜物品,不隨意浪費,從玩玩具做起 1.從小讓寶寶體會有努力才有收穫,例如:跟他們約定有好表現才能買玩具,得來不易的玩具更能讓人珍惜。 2.如果是生氣亂丟玩具或故意破壞玩具,可以採用負向回饋的方式,暫時將玩具收起來,有好的表現才能再拿出來;如果造成玩具的損壞,不可以立刻購買新品。 3.可以嘗試玩具租賃,確認寶寶真的有興趣才下手購買,避免對他們對新玩具只有3分鐘熱度,讓好玩的玩具成了家中角落的推積物。 4.如果玩具玩膩了或不符合年紀,則可以建立玩具共享或分享的習慣,互相交換玩具或捐贈舊玩具,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省錢又環保。 關卡二:不亂丟垃圾,做好垃圾分類 1.從小養成收拾玩具、收拾餐盤等整齊與清潔的習慣,讓寶寶在乾淨的環境中成長。 2.教導寶寶垃圾分類的概念,在家中丟垃圾時,可以帶著寶寶一起丟入正確的桶子中,家長也可以在垃圾桶上張貼廢棄物的圖片供寶寶對照。 3.到戶外玩樂的同時,也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巡視路上的狀況,如果有看到垃圾,隨手撿起丟至垃圾桶或帶回家丟。 關卡三:廢棄物再利用,玩具也能很環保 1.利用養樂多瓶、鋁罐、保特瓶、紙杯或紙箱等,發揮點巧思與創意製作出好玩的玩具,例如:先前網路上很流行的紙箱停車場或扭蛋機、古早童玩等。 2.玩具損壞後,可以進行簡易修復,雖然不能再玩,但可以做為寶寶房間或遊戲室的裝飾品。 關卡四:愛惜生命,不破壞自然生態 1.藉由玩偶遊戲讓寶寶認識動植物,並搭配相關的繪本或影片的劇情玩家家酒遊戲,讓寶寶對於它們產生情感連結與同理心。  2.利用假日安排生態之旅,例如:海生館、動物園、賞螢火蟲、潮間帶、植物園等,但須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且合法經營的場所為考量。 關卡五:養成生活好習慣,省錢又環保 1.養成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的好習慣,現在市面上有許多相關的玩具,可以透過扮家家酒遊戲的方式教導寶寶節約能源的觀念,寓教於樂。 2.養成運動好習慣,減少寶寶對推車、機車、汽車的依賴,近距離的行程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健行或騎腳踏車,兼顧健康與環保。 3.減少外食與吃袋裝零食的習慣,購買外食與袋裝零食不僅容易造成身體的負擔,也會產生許多無法回收的垃圾。此外,家長也可以利用天然的食材自行製作健康又環保的點心唷! 4.外出自行攜帶水壺,並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避免在外面購買飲料或瓶裝水。 5.盡可能以手帕擦手、上完廁所後以水沖洗、抹布擦拭髒汙等方式,減少衛生紙的使用。 家長須扮演典範學習的對象,如果大人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垃圾袋、少買塑膠瓶裝商品、自己攜帶餐具與環保袋等,寶寶從小耳濡目染,將來也會成為他們的習慣。 結語 以上的五個關卡您們是否可以全部通過呢?如果還有未通過的關卡,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寶寶們同心協力一起努力,並且要以身作則;如果您們已經全部通過的話,恭喜您的寶寶正式成為「bobo地球防衛隊」的一員囉!最後,跟著我一起大聲唸出「bobo地球防衛隊」的隊呼吧!「守護地球,人人有責;大手拉小手,一起愛護地球。」 ※原文刊載於2018年6月號《媽媽寶寶》376期。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親子一起來:陪伴+習慣+遊戲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建立自我保護觀念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無私的奉獻、無數的等待「地球保衛戰」正式上映!

無私的奉獻、無數的等待「地球保衛戰」正式上映!#媽媽寶寶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有一顆藍色的星球-地球。它是人類生命的起源,無私的付出且孕育著生長在上面的生命,因為生命而美麗,卻也因為生命而衰老。 珍古德曾經說過「我們由上一代繼承這個地球,卻同時向子孫處借來,不、不是借,是偷來,偷來未來的資源,且仍繼續在偷。」這句話一點也沒有錯,截至目前,由於人類過度消耗了地球資源,科學家預估在2030年人類的生態足跡必須要有兩個地球才能負荷。 信念教育‧從小開始 讓孩子從小開始建立「信念」,對於重要的事情應該寄予何種態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專家表示,若是在教導永續環境的課題中,還能讓孩子理解,這不僅僅是一個對於自身很重要的課題,而是對於全人類有很大的益處,何樂而不為;對於「永續環境」這個議題,我們可從兩個方向引導孩子,一個是建立信念,另一個則是習慣教育。我們知道,在日常中養成一個良好習慣,必須先建立信念加上每日的習慣培養,無形中便會自然而然地融入我們的生活,因此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好奇」最佳的助攻手 孩子的好奇是天性,伴隨身體五感的發育,不論是透過故事、繪本等方式,讓孩子沈浸在探索及發現自然環境的樂趣中,都是與其建立連結很好的管道。繪本是學齡前孩子最早接觸的圖畫書,學齡前的孩子認知能力有限,透過淺顯易懂或是簡單的故事配合圖畫,讓孩子可以在玩樂中學習,亦或是以互動式方式設計問題,將討論的範圍擴大延伸至生活周遭,不僅如此,親子共讀也是許多人推薦建立親子關係的方法之一。將探索的空間留給他們,才能激盪出更多不一樣的想法及愛護地球的方式。 體會‧成為一份子 愛護地球的方式有很多種,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日行一「綠」,亦即每天至少做到一項生活環保,例如:不要浪費食物、自備水壺、環保餐具、購物袋,不要使用用完就丟的塑膠品等。專家特別提到,在建立這些行為及習慣前,不妨先讓孩子理解地球與自己的緊密關連度,才有機會進行永續環境的教導,永續環境包括4個層面的概念。第一個層面是必須讓孩子了解自己是環境中的一份子;第二是讓他們必須節制且妥善地利用周遭環境的資源;第三是要避免讓環境遭受汙染和破壞;最後一個則是,當環境被汙染破壞時,要找出方法修護並好好的維繫。 專家舉例,當家長不知道該如何傳達「愛地球」的概念時,大家可以帶著孩子走出室外去看看一棵大樹,讓他們主動去觀察樹上有什麼,再透過引導的方式讓他理解:一棵樹承載、孕育多少種類的生命,以問句的方式問孩子「如果有一天樹被砍倒了會怎麼樣?」「如果樹上的水果被人摘光了,會發生什麼事?」,讓孩子體驗我們的行為與周遭環境及其他生物,會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相關性,這樣的機會教育更能讓他們深植永續環境的重要性,而非停留在片段、單點的資訊當中。 ※原文刊載於2018年6月號《媽媽寶寶》376期。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守護你我的未來!bobo地球防衛隊 ※延伸閱讀:良好人際關係.從「與幼兒和好」開始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期這樣吃‧養胎不養肉

孕期這樣吃‧養胎不養肉#媽媽寶寶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代謝享瘦班營養師曾祺 懷孕到底應該增加幾公斤比較恰當?又需要補充哪些營養素,胎兒才能健康長大呢?本篇將介紹懷孕期間到底該怎樣吃,以及如何平均分配增重幅度,才能養胎不養肉。 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太多會提升子癇前症、難產的風險,不過倘若增加太少,又會擔心胎兒過小,或者會不會有營養不足的問題,臺安醫院代謝享瘦班營養師曾祺建議應儘量將體重控制在標準內,並特別留意孕所需的營養。 孕期體重增加幅度 婦女懷孕期間增重幅度要視孕前體重而定,一般而言10至14公斤最合適,尤其孕前體重較重的孕媽咪,增加的體重應該要愈少。孕期體重增加標準與孕媽咪懷孕前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有關,並且建議平均分配增重幅度,曾祺營養師建議,第一孕期以不增重為主,第二以及第三孕期,每週可以增加0.5公斤。孕期如何控制體重,可以參照下列表格: 懷孕前的身體質量指數 (BMI) 建議增重量 第二和第三孕期每週增加重量 公斤(磅) 公斤╱週(磅╱週)   <18.5 12.5~18(28~40) 0.5~0.6(1~1.3) 18.5~24.9 11.5~16(25~35) 0.4~0.5(0.8~1) 25.0~29.9 7~11.5(15~25) 0.2~0.3(0.5~0.7) >=30.0 5~9(11~20) 0.2~0.3(0.4~0.6)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資料來源:美國婦產科學會(The American Congress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 懷孕前的身體質量指數 (BMI) 建議增重量 12週後每週增加重量 公斤(磅) 公斤╱週(磅╱週) 雙胞胎 總重15.9~20.4(34~45) 0.7 三胞胎 總重22.7(50)   資料來源: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ADA)           小叮嚀 曾祺營養師表示,若是孕媽咪不想在孕期增加過多體重,應該尋求營養師以及產檢醫師的建議,切勿自行限制飲食,以避免造成胎兒營養攝取不足,或影響胎兒健康。 孕期補充營養素 懷孕期間,孕媽咪一定都會擔心胎兒的營養夠不夠,曾祺營養師建議,孕媽咪應該把握吃「食物」不吃「食品」的原則,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並且應該在不同孕期額外補充適當的營養素。 孕期需要攝取多少熱量? 懷孕期間一天應該要攝取多少的熱量,體重才不會失控呢?曾祺營養師表示,若孕前身體質量指數在標準範圍內,並且三餐飲食均衡者,則懷孕時只需要在第二孕期後每天多額外補充300大卡的食物即可,此外,若是孕媽咪想自行計算一天需要攝取的熱量,營養師建議可以依照懷孕前的體重再乘以活動量算出,計算出的結果即為一天所需熱量,第二孕期後只需要每天再多加300大卡即可。 簡易熱量算法:孕前體重(kg)*活動量=孕媽咪一天所需總熱量 輕度活動量*30 中度活動量*35 重度活動量*40   例如:懷孕前60kg、輕度活動者,則孕期一天所需的熱量就為60乘以30等於1800大卡,而第二孕期後,每天可以再額外增加300大卡的熱量。 菜單規劃 第二孕期後每天增加的300大卡可以當作餐間的點心,曾祺營養師建議,三餐熱量的分配比例以1:1:1為主,此外,若是孕媽咪想控制體重,也可以將三餐熱量的分配比例改為2:2:1,或者在睡前4小時用餐完畢,不過曾祺營養師表示,每個孕媽咪身體狀況不同,所以還是建議應由專業的營養師協助規劃菜單,以下以孕前165公分、60公斤的孕媽咪為例,計算出第二孕期後孕媽咪一天所需的熱量為2100大卡: 早餐 一個饅頭(120g)+蔥蛋+一杯牛奶 午餐 一碗糙米飯+一條肉鯽魚+半碗莧菜+半碗杏鮑菇+10顆櫻桃 點心 烤地瓜(100g)+一杯香蕉牛奶(香蕉半根) 晚餐 一碗陽春麵+切片豆干+海帶+半分嘴邊肉(約2湯匙的份量)+一份燙青菜+一顆蘋果 ※原文刊載於2018年6月號《媽媽寶寶》376期。 ※延伸閱讀:孕期飲食也可很輕鬆.專家提出菜單 ※延伸閱讀:孕期不慌張.從均衡飲食開始!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清潔口腔‧從小做起

清潔口腔‧從小做起#媽媽寶寶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親子牙科主治醫師李盈盈 孩子蛀牙,不僅是因為清潔牙齒不夠徹底,還和傳染有關,家長與孩子親吻、共食,都容易將口腔內的細菌傳染給孩子。 長牙前的口腔清潔 清潔口腔應從出生就開始做起,禾馨民權婦幼診所親子牙科主治醫師李盈盈表示,寶寶約6個月後會開始長牙,而長牙前,家長可以先使用濕紙巾、口腔清潔棉或者紗布巾,替孩子清潔雙頰口腔內膜以及軟顎的部分。首先,家長必須先將雙手洗淨,再將紗布巾一角套在食指上,然後以溫水浸濕,之後就可以依序清潔寶寶臉頰口腔內膜與軟顎,需要特別留意每換一個部位擦拭時,紗布巾也要換至乾淨的區塊清潔。 長牙前的嬰兒,家長可以使用面對面的方式幫寶寶清潔口腔,不過李盈盈醫師建議,寶寶開始長牙後,家長就需要使用膝對膝的方式幫助孩子清潔口腔,爸爸和媽媽面對面坐,由其中一人幫孩子刷牙,而若是只有爸爸或媽媽一人可以幫忙孩子清潔口腔時,則建議以十字固定法的方式替孩子刷牙。李盈盈醫師叮嚀,替孩子潔牙時,家長的手指一定要將孩子的嘴唇翻開,才能有效清潔。 2至3歲的孩子會開始因為好奇而想要自己刷牙,家長可以利用白天嘗試讓孩子自己刷牙,不過晚上仍然需要親自幫孩子徹底清潔牙齒,因為夜間睡眠時,口水量比較少,容易導致細菌在口腔內分解而產生酸,造成牙齒表面的琺瑯質產生脫鈣腐蝕現象,形成蛀牙,所以睡前的口腔清潔最為重要。 正確的刷牙方式 幫孩子清潔牙齒除了需要正確的姿勢之外,挑選合適的牙刷以及潔牙的方式也很重要。李盈盈醫師建議,家長可以幫孩子選購刷毛較軟、刷頭較小的牙刷,建議6歲以上的兒童,刷牙方式應該要將牙刷與牙齒呈45度角,兩顆、兩顆牙齒來回刷,做短距離的水平運動約十次,將牙刷與牙齒呈45度角有助於把牙齦縫的汙垢清潔乾淨,而且將牙刷保持1/3在牙肉,另外2/3在牙齒上,不過嬰幼兒的刷牙方式只需要將牙刷與牙齒呈90度角,以「平刷」的方式做短距離的水平運動即可。 含氟牙膏才有效 李盈盈醫師表示,有齒縫的乳牙其實才是最佳的乳牙排列,因為齒縫比較寬的牙齒,使用牙刷比較容易清潔乾淨;然而,若是要清潔牙齒比較緊密的齒縫,就需要透過牙線,才能完整清潔牙齒。 許多家長因為擔心孩子誤食牙膏,會選購低氟或者可吞食的牙膏,李盈盈醫師建議,應該使用標示含有1000ppm含氟量的牙膏才能有效清潔,否則就與一般清水清潔效果相同而已。此外,3歲以前的幼兒,建議一次以不超過一個米粒大小的牙膏用量;而3歲以上的孩童,一次則可以使用豌豆大小的用量,清潔完後再用紗布巾擦拭即可,年齡較大的孩子則可以開始學習漱口以及吐掉的動作,以利清潔口腔內部殘留的牙膏泡沫。除此之外,李盈盈醫師表示,怕學齡前的孩子使用漱口水容易誤食,所以比較建議國小以上的學童再搭配漱口水清潔口腔。 ※原文刊載於2018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5期。 ※延伸閱讀:60秒學會寶寶口腔紗布清潔 ※延伸閱讀:顧好寶寶牙齒!預防奶瓶性蛀牙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