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培養良好人際關係‧從「與幼兒和好」開始

培養良好人際關係‧從「與幼兒和好」開始#媽媽寶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中崙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鍾岱芳 「與幼兒和好」看似微不足道,卻是未來孩子面對同儕與兩性關係時,重要的事前學習。 與幼兒和好3步驟 1.整理情緒 在情緒當下,就算是成人,也不容易在此時平靜的表達歉意或是與他人和好,建議當負面情緒出現時,若有另一半可以換手協助育兒,就請求協助,讓自己暫時離開現場以整理情緒,同時,可以跟幼兒說:「媽媽現在還在情緒中,還有點生氣,等我氣消了再來找你」、「媽媽現在沒辦法跟你說話,等等心情平復了再來找媽媽,好嗎?」 而當孩子正在哭鬧時,也建議此時不要急著跟孩子講道理或和好,因為哭泣中的孩子聽不進去任何話語,先試著讀懂孩子情緒背後的想法脈絡。必須等到孩子也平復心情後,再嘗試與他和好或溝通。 2.與孩子和好 對孩子來說,能夠被了解,有助培養孩子往後瞭解他人的情緒(也就是同理心),與孩子和好,為的就是讓孩子知道:「媽媽真心想修補與你之間的關係」與「我願意了解你的需求、愛你,並與你溝通」。在任何關係中,「和好」是雙向的,並非單方面口頭道歉,卻不考慮衝突的原因,所謂和好,是奠基於:我願意了解你的需求,並嘗試與你取得共識或彼此為對方調整做法。 與幼兒的和好亦是如此,並非只是爸媽安撫孩子的情緒,而是理解孩子鬧情緒的原因,並在下一次同樣事件發生時,願意為了孩子的需求調整做法,或是讓孩子理解無法這麼做的原因。例如:理解孩子不願意睡覺是因為積木還沒排好,那麼下回可以跟孩子約定時間、提早預告,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或是調整時間讓孩子完成再睡覺等。 「道歉」兩個字,通常不容易說出口,心理師表示,與孩子和好其實更重視的是修補關係,所以不用拘泥於形式,如果抱歉兩字說不出口,也可以用「我覺得我不應該對你這麼兇」等句子做為開頭,並適時的表達對孩子的愛、給予擁抱。 3.覺察並調整行為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親子間的「衝突」經常是孩子莫名的哭鬧、踰矩,讓家長情緒失控所致,此時,除了與孩子和好之外,家長也可以進行自我對話,了解這次的不愉快是來自於自己的壓力、對孩子的不合理期待,或是忽略了孩子哪方面的需求。 另外,在某些情況下,家長會混淆「期望」與「合理要求」,而對孩子有不恰當的責罵,例如:要求孩子打招呼,家長覺得是正確的行為,但對幼兒而言,他不明白為何需要與他人打招呼,或是他經常看到照顧者也不對他人打招呼,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不打招呼就可歸咎出合理原因,但家長卻可能因為幼兒「不符期望」與「感到沒面子」就對孩子發脾氣,忽略了探究孩子不打招呼的原因。 心理師提醒,一段關係的維持,在於雙方知道即使有不愉快,仍然會和好,其中和好的前提,就是覺察彼此的分歧點與需求,進而因為理解而體諒、取得共識、並不再重蹈覆轍。 練習和好‧讓關係更親密 每一次的親子衝突,都是練習維繫感情、理解孩子的契機,隨著每一次衝突發生、整理情緒、調整行為的反覆經驗,孩子會逐漸明白關係能夠被修復、有情緒是自然的事情,並且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修補關係後,強壯自己對受挫經驗的容忍力,同時也讓家長越來越了解自己的孩子、與孩子越來越親密。 ※原文刊載於2018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5期。 ※延伸閱讀:寶寶也會有壓力?正向回應‧給予寶寶安全感 ※延伸閱讀:培養3Q好寶寶:RQ篇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bobo愛運動-陪伴+習慣+遊戲

bobo愛運動-陪伴+習慣+遊戲#媽媽寶寶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4千2百萬名(約6.5%)5歲以下幼兒有肥胖或過重的情形。而在台灣,幼兒福利聯盟調查資料結果顯示,將近71%的幼兒每週除了學校活動以外,運動時間不足2個小時,甚至將近有50%不足1個小時。 依衛生福利部所公告的體重標準,更發現3歲至5歲幼兒過重的比率高達 23.9%,而教育部在104學年度學生健康檢查資料結果顯示,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比率更提升至28.7%,由以上統計數據可知,台灣幼兒過重的情形已經超越世界標準且不容忽視,如欲了解幼兒是否過重,可至網路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BMI,即可找到各年齡層的相關數據以供參考。 運動習慣不佳‧幼兒肥胖主因 在諸多造成幼兒肥胖的原因中,運動習慣不佳可能就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接著,我們就來探討幼兒運動量不足的原因。究竟是幼兒不喜歡運動?又或者是電視或手機等3C產品的吸引力勝過於運動呢?還是家長工作繁忙抽不出空檔陪幼兒運動?在我過去的臨床經驗,曾經帶領了幾個梯次的幼兒戶外運動團體,一開始幼兒們確實是不喜歡運動,尤其是跑起來會喘會流汗的活動。 不過,經過我們精心的將遊戲與運動結合在一起,讓幼兒們邊玩邊動,結果發現他們參與動機與活動的參與度明顯提升許多,原本不喜歡爬樓梯的幼兒開始為了提早抵達運動遊戲場地而加快腳步;原本做暖身操漫不經心的幼兒也為了在遊戲中展現好表現而更加認真;原本跑步跟不上隊伍的幼兒漸漸跟上了,甚至還跑到了隊伍的前頭;幼兒們打棒球、踢足球、丟接球的表現也進步了許多。 由此可知,幼兒們不是不喜歡運動,而是缺乏「運動習慣」。關於幼兒的運動習慣,家長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要靠家長的陪伴與良性互動來逐步養成,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就如同打籃球,多人一起玩鬥牛遠比一個人拿著籃球投籃有趣許多,也不容易感到疲累。綜合以上,簡單來說「只要家長願意多花點時間和心思,將遊戲融入運動之中,逐步養成幼兒的運動習慣,他們勢必可以樂在其中。」 運動對於幼兒發展的好處 促進肌肉力量、肌耐力與心肺功能的提升 肌肉力量與肌耐力相輔相成。在日常生活中,單就提升肌肉力量還是不足以應付所有活動,仍需要同步提升肌耐力(持續度)才能達到最完美的表現。「肌力」和「耐力」兩者的訓練方式不盡相同,所謂的肌力即是我們所俗稱的「力氣」,要練力氣的話大家直覺就會想到啞鈴或握力器,這些提供「高阻力」的器具的確就是用來訓練肌力的好幫手,相對的因為肌肉需要對抗較大的阻力,因此持續度就會偏低,就像舉重選手一瞬間可以把上百公斤高舉過頭,支撐幾秒後快速放下,但幾乎沒看過有舉重選手可以將重物撐在半空中超過1分鐘,因此,訓練肌力的原則即是「高阻力,低持續度」;相反的,訓練耐力的原則即是「低阻力,高持續度」,就有如跑馬拉松的選手一樣,並非全程衝刺,而是細水長流的將體力消耗殆盡。 維持適當的肌肉張力‧運動不疲累不易受傷 適當的張力可以讓肌肉更有效率地出力。肌肉張力為「肌肉在不刻意出力的狀況下還能讓軀幹或肢體維持一定的姿勢」,這樣的定義似乎有些抽象,舉些淺顯易懂的例子,當我們站著的時候我們不需要特別出力就可以維持站姿;雙手握住方向盤的時候,手臂不用刻意用力就可以維持深伸直的姿勢。上述這些能夠讓我們維持姿勢的即是「肌肉張力」。 提升專注力‧幼兒學習更有效率 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已被專家證實與專注力有關連性。而運動可以促進這些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此外,也有許多臨床研究證實,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加大腦中與專注力相關區域的血流量,並促進分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因此,運動已逐漸被證實能提升幼兒的專注力。 促進感覺統合發展 缺乏大肌肉運動習慣的幼兒,可能會因為在大肌肉動作相關活動中累積受挫的經驗而導致缺乏自信、逃避,甚至抗拒從事大肌肉動作相關的活動,只喜歡從事靜態的活動,能不動則不動,可能因此減少前庭覺、本體覺等相關感覺刺激,進而影響感覺統合發展。運動可以提供大量的「前庭覺」與「本體覺」的刺激,如果將運動搭配遊戲進行,提升幼兒的主動參與動機,也能促進感覺統合的發展。 「前庭覺」在身體平衡感、加速度與重力感覺、動作計畫與協調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讓我們在動作當下接收到身體平衡狀態、速度的訊息,經過大腦整合後,輸出正確的訊息讓身體進行姿勢調整或做出動作反應,例如:走在搖來搖去的平衡板時,當身體往左邊傾倒,此時前庭系統即會偵測到,並將訊息傳遞至大腦,接著告訴身體要往右邊用力來恢復身體的平衡狀態;而「本體覺」則關係到對於自己身體各部位的認識、其所在位置、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移動的感知能力等,攸關於寶寶學習新動作的成效、肢體動作協調與動作計畫能力。 ※原文刊載於2018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5期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延伸閱讀:滿足需求陪伴.bobo一起成長!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自然產產程速寫‧不要吃「全餐」!

自然產產程速寫‧不要吃「全餐」!#媽媽寶寶

文╱李藹芬‧郭珮綺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病房主任吳文毅‧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蘇河仰‧ 三軍總醫院產房護理長李佩蓉‧台北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蕭勝文‧住院醫師宋承嬡‧ 禾馨民權婦幼健康中心主任黃貴帥(依文章出現順序排列) 到了終於要「卸貨」的日子,產婦的心情想必是既高興又緊張,大家的高興應該都是來自同一件事──迎接小生命的到來;緊張的是,不知自己會歷經多久的待產時間?也不知是否會有意外的插曲?此時此刻,請您先放鬆緊張的情緒,讓我們把產程所要經歷的事娓娓道來,因為了解,更有勇氣面對未知的一切! 然而,產程瞬息萬變,即使大家所要經歷的事情看似差不多,但其實每位產婦都有自己的故事,無論如何,都希望是一段難忘的美好記憶! ‧第一產程 第一產程分為「潛伏期」和「活動期」,通常可入院待產,表示已進入活動期,即「潛伏期之後到子宮頸全開(從開4到10公分)的階段」,這段時間的宮縮頻率將更為密集,強度也更強,台北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蕭勝文建議,「產婦可選擇自費減痛分娩,控制子宮收縮引起的不適」;而子宮頸口擴張的狀況為:初產婦每小時約開1.2公分以上,經產婦則為1.5公分以上,整個活動期的時間普遍而言,初產婦平均耗時6至8小時,經產婦為4至6小時,但實際狀況因人而異,「如果產婦使用減痛分娩,活動期的時間可能要再多1至2小時」。 臺北長庚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宋承嬡補充,「對初產婦而言,即使子宮頸全開,還要看胎頭是否下降到陰道口,呈現『呼之欲出』的程度,代表是可送入產房生產的時候了」,但第二、三胎,大約開6至8公分,即可推進產房。 ‧第二產程 第二產程是指子宮頸全開到胎兒娩出的階段,產婦每隔1至3分鐘會感到陣痛1次,每次持續60~90秒。蕭勝文醫師表示,「第二產程需要產婦配合子宮收縮來用力,讓胎頭隨著子宮收縮的力量被擠出產道」,因此,當收縮開始時,產婦必須深吸一口氣,憋住約10秒以上,等到收縮停止再休息,等待下一次收縮的開始。 ‧第三產程 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稱為「第三產程」。通常胎兒娩出後,醫師一手輕拉臍帶,胎盤自然會輕輕被拉出來,另一手同時從腹部往下壓住恥骨部位,避免因大力拉而造成子宮外翻。這段時間大約5至10分鐘,至多不超過半小時。為了讓胎盤順利娩出並預防產後大出血,蕭勝文醫師指出,「胎兒娩出後,護理師會在點滴中注射子宮收縮劑,幫助子宮收縮」。 胎盤娩出後,醫師須確認胎盤的完整性,必要時,以手伸入子宮內檢查是否有殘留胎盤組織,然後進行會陰縫合,縫合的難度與時間須視會陰裂傷程度而有所差異。完成縫合後,由護理師清洗傷口,為自然產產程畫下句點。 不想「吃全餐」的因應做法 蕭勝文醫師表示,一旦出現胎頭遲遲不降,胎心音又不穩定的狀況時,會視狀況評估適合「立刻轉以剖腹產」或「使用真空吸引器」。 蕭勝文醫師指出,「生產的過程瞬息萬變,可能待產過程進展順利,不過,最後階段出現胎心音減速的變化,再考量子宮頸全開已有一段時間,為了讓寶寶能快點生出來,我們會考慮再幫產婦一點忙」。 「這份忙」就是使用真空吸引輔助生產,他解釋,把吸盤放在胎兒頭頂,當吸盤形成真空狀態時,會把胎兒部分頭皮吸住以做為固定及施力的點,然後,醫師再把胎頭往外拉。雖然可能會形成頭部局部水腫,但約一星期會消失,不用擔心對寶寶有所影響。「緊急狀況下使用,可讓產婦免於吃全餐,還是能以自然產方式生產」。 ※原文刊載於2018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5期。 ※延伸閱讀:我能有不一樣的生產選擇嗎? ※延伸閱讀:我要如何解決生產的痛?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王以路蛋妹教養經 不讓孩子當低頭族

王以路蛋妹教養經 不讓孩子當低頭族#媽媽寶寶

文‧圖/王以路 還沒當媽時,跟有孩子的朋友一起聚餐,當時看到同桌一歲半的孩子沈迷於平板的世界,我相當意外,我以爲孩子應該要對世界充滿好奇與探索,當然父母的說法不外乎就是,看平板才能安靜下來,才願意吃飯。 健康的休閒娛樂 有了蛋妹後,我試著成為不給孩子3C的媽媽,心想至少愈晚接觸愈好。蛋妹現在2歲2個月,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主動給她平板或手機,不過這樣真的很累啊!要幫孩子找很多娛樂,在家當然就是看書、畫畫、玩積木、辦家家酒,好天氣絕對帶出門去公園溜滑梯、盪鞦韆、玩滑步車,有多一點時間的話,我們就會去動物園帶她認識動物,希望她能夠親眼認識,而不是透過平板,另外,當我帶著蛋妹出門跟朋友聚會用餐時,也會準備貼紙書、小繪本或著她最愛的玩具車,讓她吃完飯、我們在聊天時,也不會感到無聊。 不當低頭族‧增加互動 這些日子下來我發現沒有當低頭族的蛋妹很會觀察周遭環境,例如:她會注意到餐廳的魚缸,會開心地跟我分享她看到的魚,或者她會發現店家有招財貓,就會說有貓咪,她也會跟我的朋友有眼神接觸、會跟長輩問好,甚至跟服務人員打招呼、說再見,然後自已找東西玩、關心上的菜有什麼東西,看到愛吃的就會立刻開心的說:要吃! 探索世界 當然也有吵鬧的時候,因為這就是孩子啊!吵鬧時我會先看蛋妹有什麽需求,如果是坐不住,再拿出準備的小玩具、繪本。沒有3C保母帶孩子真的很累人,所以我也不反對等孩子長大些,爸媽也可以放鬆一下,尤其辛苦的全職媽媽忙不過來時,可以讓孩子看一下經由父母篩選過的兒童影片,但是我個人覺得還是要等孩子長大些再接觸會比較好,因為比起當低頭族的孩子,我更愛看著蛋妹抬著頭,用那雙發光、發亮的雙眼,好奇的環顧四周,以及看著她用雙手探索這世界。 ※原文刊載於2018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5期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延伸閱讀:0~1歲寶寶五官發育與啟蒙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bobo動一動・肢體發展放大鏡

bobo動一動・肢體發展放大鏡#媽媽寶寶

文/郭珮綺 採訪諮詢/新北市私立日光幼兒園園長廖繼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兒童醫院職能治療師彭可佳 孩子的發展動作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為大肢體粗動作,另一則是小肢體細動作;在不同的年紀會發展出不同階段性的肢體語言,且動作發展與骨骼肌肉、大腦認知,及心理成熟度等相關,因此,每個孩子可以做到的動作不大相同,家長可以依照孩子的發展順序,給予更多的練習機會。 給予刺激‧奠定基礎 俗話說「七坐八爬」意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肢體動作會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新北市私立日光幼兒園園長廖繼薇指出,很多人會在孩子1歲的時候,開始規範孩子要好好坐著吃飯,在大腦及生心理上便會開始奠定良好的肢體發展基礎,透過不同時期的肢體發展,給予孩子不同的刺激。 先滿足孩子的需求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整天喜歡跑跑跳跳,非常好動,很難帶。」不過仔細觀察,仍會發現寶寶的體力其實有限,有時候活動過量,反而會讓他們因為過累而吵鬧。廖繼薇園長建議,家長可以先透過「滿足」孩子想要跑跳的需求,安排適量的動態活動,接著再規劃一些靜態活動。 0~4個月的發展 ★粗動作:新生兒受到原始反射影響,許多動作屬於非自主行為;在0~4個月年齡區間的孩子發展重點為「頭控能力」及「軀幹控制能力」,在粗動作上最明顯的指標為翻身。 ★細動作:孩子在0~4個月大時,小肢體細動作的指標動作為「伸手抓自己想要的東西」,馬偕兒童醫院職能治療師彭可佳提到,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伸手去抓想要的東西,若孩子抓不到是正常的行為,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5~8個月的發展 ★粗動作:最明顯的表現是不需要大人扶著可以自己坐好、貼著地上往前爬行、扶著站等;彭可佳職能治療師提到孩子可以透過這個動作去探索、取得他想要的東西,因此「爬行」被視為一個功能性的動作。 ★細動作:觀察發展的進程是從遠端(軀幹)再到近端(細動作);孩子5~8個月時,可以發現他們逐漸發展出運用大拇指及食指「捏」的方式拿取物品。而8個月大的孩子會拍手、拿著積木以雙手敲的方式發出聲音,或將東西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 9~12個月的發展 ★粗動作:9~12個月的孩子,會運用愈發成熟的肢體做出各種動作,只為了達到某些目的;雖然完成度不高,但這些過程會累積在孩子學習的經驗當中,幫助其未來的肢體發展,最明顯的表現是—獨立站到放手走路。 ★細動作:孩子在9~12個月齡時,手指會發展出可以「比1」的分化動作,當看到想要的東西或想去某一個地方,會朝著那個方向指,彭可佳職能治療師特別提到,在孩子12個月大以前,孩子的各項發展並非只有單一面向,而是會藉由不同發展,逐一往前進展,才能再進階到下一個發展歷程。 18~30個月的發展 ★粗動作:此階段可以完成兩步一階到一步一階上樓梯的肢體發展動作,接著孩子會開始出現運用到四肢軀幹中,更具協調性的「跑步」、「丟球」兩大動作;;寶寶30個月大時,基本上可以完成雙腳「同時」離地往上跳的動作,這些動作發展可確認,孩子在此階段的平衡感以及軀幹(腳)的力氣是否足夠。 ★細動作:當孩子玩小積木時,留意拿起積木的同時,物品是否都有碰到孩子掌心,月齡18個月時,基本上已經可以發展出兩隻手做不一樣的事情,稱之為「雙側動作」。 3~6歲的發展 ★粗動作:在3歲這個階段最具指標性的動作為騎腳踏車,此為發展雙側協調和平衡的重要階段,且孩子會日漸發展出各種具順序性的高階動作。 基本上就是將3歲以前必須做到的各項指標,在動作完成度及正確性上更要求。例如: 4歲的孩子上下階梯時,可放手以一步一階的方式進行;5歲的孩子可以在奔跑時,煞住步伐不致撞上物品讓自己受傷;6歲的孩子可以學會跳繩、將球踢高離地或丟接較小的球等,這些對他們而言都是正常的發展。 ★細動作:孩子在3~6歲時,可以從掌內控制,進階到將同一隻手掌心的物品由內往外推出去,在這個發展階段中,每一隻手指頭都必須完成不一樣的事情。 ※原文刊載於2018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5期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延伸閱讀:0~1歲寶寶五官發育與啟蒙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婦打鼾要注意!慎防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孕婦打鼾要注意!慎防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媽媽寶寶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部主治醫師鄭立享 打鼾,不只是男人的專利,連女人也會打鼾。本來不會打鼾,但懷孕之後卻開始出現了鼾聲雷動的情況,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打鼾呢?若是打鼾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更是要小心才是! 會打鼾的人通常不會知道自己的鼾聲有多麼驚人!因為鼾聲干擾到的不是自己,但即使深受其擾的枕邊人有所反應,打鼾的人也多抱持懷疑態度,不相信自己會打鼾,更不相信自己會發出如雷的鼾聲!感謝有智慧型手機,枕邊人直接錄影存證,不容打鼾者否認。 鼾聲來自呼吸道之氣道受阻 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部主治醫師鄭立享解釋,打鼾是上呼吸道的氣道阻塞所致,由於在睡眠時,神經興奮性下降,全身肌肉放鬆,連呼吸道的肌肉也不例外,因舌頭、軟顎、懸雍垂、扁桃腺柱及咽壁處,一旦放鬆就會塌陷,因此,讓呼吸道的空間變小,當氣流通過狹窄部位時,空氣和呼吸道黏膜之間發生摩擦產生渦流並引起振動,從而出現鼾聲,吸氣時尤其明顯。 其實,大部分的人在比較疲勞、感冒、鼻塞或喝酒後,或多或少都會有微微的鼾聲,不過,偶爾發生並無大礙。如果經常性(每週超過3晚)打鼾就需要特別注意。 孕期生理變化讓鼾聲大作 很多女性在懷孕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會打鼾,鄭立享醫師指出,原因出在懷孕之後的生理變化,因孕婦體內的雌激素增高,循環血量也增加了,導致鼻黏膜充血而腫脹,同時,鼻腺體分泌也會增多,影響鼻腔通暢度,造成上呼吸道阻力增加,加上睡覺時的上呼吸道塌陷,進而導致打鼾的發生。 懷孕後期,隨著胎兒變大,造成腹壓增加,引起橫膈肌上抬,若再加上體重不斷增加等因素,也會讓孕婦的上呼吸道阻力增加,從而加劇打鼾和孕婦對氧的供需平衡。打鼾時,孕婦會因深層睡眠減少而不同程度地影響到睡眠質量,而且若睡眠時發生呼吸暫停,還可能導致孕婦血壓升高,增加妊娠高血壓的風險。 他提醒,當孕婦長時間處於缺氧和高二氧化碳狀態時,還可導致胎兒生長發育受限、胎心音異常、胎兒呼吸窘迫或新生兒窒息等不良妊娠的發生率增高。鄭立享醫師建議,可用鼻帶或鼻條貼來改善鼻塞;並控制飲食和適度運動,不讓體重失控;另可注意睡姿,通常只有在懷孕後期的時候,才會建議採取左側睡姿,「但無論是在哪個孕期,只要發現打鼾,可儘量採左側臥的姿勢睡覺,以減少打鼾的症狀」。 打鼾對健康大有影響 打鼾,並不代表睡得熟,反而對健康大有影響。鄭立享醫師表示,打鼾對身體最基本的影響就是睡眠品質不好,打鼾者雖然睡眠時數可能不算少,但醒來後卻不好受,不是有口乾舌燥、疲倦不堪的感覺,就是出現頭痛、白天嗜睡的狀況,連帶的就會有精神不好、記憶力減退,甚至脾氣暴躁的情形。狀況嚴重時,對工作與日常生活將可能造成難以想像的影響,例如:精神不濟可能影響行車安全、做重要決策時無法全心思考而判斷錯誤。 打鼾者不知自己的鼾聲多麼擾人,可是睡在打鼾者旁邊的人,不免飽受睡眠品質不佳的困擾,不少夫妻因此分房,甚至釀成離婚導火線,可以說打鼾不只有害健康,更容易傷及感情。 更值得注意的是,「打鼾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一項最重要的表徵,在打鼾的人當中,有部分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研究指出,會打鼾及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比起沒有睡眠呼吸疾病的人,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比率都較高」,他解釋,因打鼾引起氣流不斷震動,導致心血管中的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增加動脈硬化之機會,宛如健康的「隱形殺手」。 鄭立享醫師表示,容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群,包括:體重過重(BMI大於24)、脖子較粗(男性大於43公分、女性大於38公分)、呼吸道較狹窄、顎部結構異常、鼻阻塞、高血壓、抽菸、有喝酒、服用安眠藥與鎮靜劑習慣等族群,另外,男性、年長者出現比率也較高。 ※原文刊載於2018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5期。 ※延伸閱讀:肥胖問題多・育齡婦女要保持適當體重 ※延伸閱讀:睡姿不正確 恐影響胎兒安全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認識胎位不正

認識胎位不正#媽媽寶寶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奐樺 懷孕後期胎兒會在子宮內翻轉,使得胎頭朝向子宮下方,以利分娩,不過若是胎位不正該怎麼辦?胎位又分為哪幾種? 正常胎位 子宮呈現上寬下窄的梨形,因此在懷孕後期,多數胎兒會頭部朝下,手腳則可以在空間比較大的子宮上方活動,所以正常的胎位為頭位,頭位又分為下列4種: 枕骨前位 最順產的姿勢,枕骨前位指的是胎兒後腦杓靠在孕媽咪的肚皮,而臉部面向孕媽咪的尾椎,這樣的姿勢能夠順應產道的曲線,因此為最佳的分娩姿勢。 枕骨後位 枕骨後位的姿勢與枕骨前位相反,指的是胎兒後腦杓靠在孕媽咪的尾椎,而臉部面向孕媽咪的肚皮,枕骨後位也算是胎位不正的其中之一,雖然可以嘗試自然生產,但可能還是會有因產程遲滯,而須改成剖腹生產的機會。 顏面位 @內:若是分娩時胎兒的臉部先露出,就稱為顏面位,也是屬於胎位不正的情況,會有產程遲滯的風險,自然產的成功率為60至70%。 額位 與顏面位相似,額位為分娩時,寶寶的額頭先行露出,同樣為胎頭仰伸不完全導致,也是屬於胎位不正的情況,產程遲滯的可能性非常高,除非胎兒小或骨盆腔夠寬,否則多數時候都得剖腹生產。 胎位不正的姿勢 研究顯示,約有3成的孕媽咪在懷孕7個月時是屬於胎位不正,不過到第8個月後降低至2成,而到第9個月則僅剩1成的孕媽咪有胎位不正的狀況,最常見的胎位不正即為臀位。 胎位不正原因 母體因素 孕媽咪若有子宮異常現象,例如:雙角子宮(子宮下方呈現兩個角,類似兔子耳朵的形狀)、子宮內隔膜(子宮內被分為兩個腔室)、子宮肌瘤等狀況,也會導致胎位不正,尤其子宮內隔膜以及子宮肌瘤,皆是因為胎兒活動空間受限所導致的胎位不正;另外也可能與胎盤位置相關。 胎兒因素 若是胎兒有先天性異常,例如:染色體異常、中樞神經異常、水腦或者某個部位肢體比較大等狀況,也會因為身體的重心與一般胎兒不同,所以容易導致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只能剖腹產嗎? 陳奐樺醫師表示,一般而言,胎位不正仍然建議以剖腹產的方式生產,若選擇自然產,則產程遲滯的風險高,並且生產過程也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傷害,例如:臀位為屁股先行露出,但若胎兒手部位置不佳,就可能會卡在產道,進而導致胎兒手部神經叢受傷。除此之外,陳奐樺醫師指出,臀位的孕媽咪如果想要自然產,也需要符合一些條件,例如:胎兒應該儘量保持在2,500至3,500公克之間,並且經產婦又比初產婦適合,因為經產婦的子宮較初產婦鬆弛。 ※原文刊載於2018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5期。 ※延伸閱讀:我能有不一樣的生產選擇嗎? ※延伸閱讀:入院待產後,我會歷經哪些處置?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急中生「事」‧生太快或生太早都有麻煩事

急中生「事」‧生太快或生太早都有麻煩事#媽媽寶寶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吳婦產科院長吳瑞文 關於生產這件事,如果可以按著正常程序來,總是穩當一點。萬一寶寶急著要出來,可能會發生一些「麻煩事」,不過,若能做對一些事,仍可降低母胎所承受的風險。 關於早產‧要知道的事 若不滿37週就出生,稱為「早產」。吳瑞文醫師指出,由於早產的發生率約占所有懷孕的5%~10%,但卻占所有新生兒死亡的80%。早產兒除了面臨死亡威脅外,伴隨早產而來的各種急、慢性問題,常使整個家庭不知所措,甚至陷入困境。據統計資料顯示,約一半以上的極低體重早產兒需要靠呼吸器維持呼吸,其他的早產兒合併症,如:高黃疸血症、敗血症、呼吸道疾病、後晶體纖維化導致失明,或顱內出血所遺留的神經傷害及腦性麻痺等,不但造成孩子一生的陰影,更是成為家庭,甚至社會的沉重負擔。 處置‧母體轉診至合適醫院 吳瑞文醫師表示,由於早產兒面臨許多健康問題,身為開業醫師有責任確保母胎平安,因此,當孕媽咪因密集的子宮收縮來院就醫時,會積極安排母體轉診。讓寶寶一生下來,就能接受新生兒科醫師的照護,相信對預後有很大的幫助。 最理想的狀況是,可依週數選擇適合的醫院轉送,妊娠34週、32週與不滿30週的產婦各有不同的選擇考量,為不同週數出生的早產兒選擇有能力照顧他的醫院,降低寶寶受到早產併發症影響的程度。 關於急產‧要知道的事 從產痛開始到寶寶出生,整個產程小於3小時,為廣義的「急產」,至於狹義的「急產」,則是以子宮頸擴張的速度來看,初產婦每小時擴張5公分以上,經產婦每小時擴張10公分以上,就算是急產。吳瑞文醫師表示,急產讓媽媽與寶寶都面臨風險! 應變處置5原則 出現急產警訊時,建議呼叫救護車,並就近送醫。若未能撐到救護人員抵達,寶寶就急著蹦出來了,產婦與家人又該如何應變呢?可掌握以下5原則: 1)採取平躺姿勢: ​當產婦一有急產警訊時,應儘快讓媽媽躺下,避免胎兒有掉落危險,並準備隨時生產。 2)輕抵寶寶頭部,減少產道撕裂傷: 當寶寶已下降至媽媽的陰道口,一旁的家人應先將雙手洗淨(如能藥用酒精擦拭消毒更好),再用手掌輕輕抵住陰道口、扶著寶寶的頭部,以避免寶寶快速衝出產道而造成嚴重撕裂傷。 3)不必急著剪斷臍帶: 避免沒處理好會增加失血量,而且家中沒有無菌設備也可能會引發感染,等專業救護人員到場再處理會比較安全。 4)胎盤娩出後可由腹部按摩子宮: 胎盤若未立即娩出,可以到生產醫院後再處理。若胎盤伴隨後續的子宮收縮而娩出,此時救護人員如尚未抵達現場,陪伴家屬可幫產婦做子宮按摩,幫助子宮收縮,以降低產後大出血的發生機率。 5)幫新生兒保暖: 只需稍微把新生寶寶的體表胎脂、黏液擦掉,再用乾淨的毛巾或衣物包裹寶寶。如來不及準備包巾,也無乾淨剪刀可剪斷臍帶時,可將寶寶放在媽媽的胸腹部,讓媽媽幫寶寶保暖,避免出現失溫現象。 ※原文刊載於2018年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4期。 ※延伸閱讀:新生兒轉診外接服務.搶救小生命即刻行動 ※延伸閱讀:急產‧對母體與新生兒的影響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