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認識肢體.一起探索身體的奧妙

認識肢體.一起探索身體的奧妙#媽媽寶寶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寶寶約莫一歲至一歲半之間開始能聽大人的指令指出身體的一至兩個部位,其中包含手和腳,當大人詢問寶寶:「小手在哪裡?」寶寶會將自己的雙手伸出來,有時還會可愛地擺動著。接著,在一歲半至兩歲之間,會開始模仿大人的某些肢體動作,越有趣的動作他們學起來越快,例如用手摀眼睛玩躲貓貓、開合手指頭表示沒有了、有節奏地拍手等動作。 家長可以善用寶寶們在各階段的發展特性,多進行一些互動性的身體部位相關小遊戲,不但可以讓寶寶多認識自己的身體,也可以讓他們肢體發展和掌控能力更加優秀。 玩偶‧寶寶學習好夥伴 在寶寶的成長階段,也可以跟著寶寶一起挑選一隻玩偶做為學習的好夥伴,不過也存在著一些令家長擔憂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材質是否安全且可清洗」。此外,玩偶的功能性也是家長的考量之一,如果玩偶的功能不只是陪伴,還可以促進認知學習、感覺統合、人際互動,想必會更加吸引人。挑選玩偶可參考以下要領: 1.兼具安全材質、配件大且不易脫落、可反覆清洗、多功能性的玩偶。 2.包含日常生活技能學習的元素(例如鈕扣、拉鍊、鞋帶、穿皮帶、穿衣服及脫衣服等)。 3.全身上下包含各種不同的材質,給予寶寶豐富的觸覺刺激。 4.顏色鮮豔,給予寶寶視覺上的饗宴。 5.五官、肢體明顯,可以教導寶寶認識五官與身體部位。 認識身體對寶寶有什麼幫助? 1.促進寶寶對於口語指令的理解能力,例如拿東西給寶寶時,以口語指令請他們把手伸出來,如果沒有任何反應,可以帶著他們的手做出正確的動作,並同步重複一次口語指令。經過幾次練習後,爾後再給予同樣的口語指令時,或許家長只要給予口語指令並動動自己的手,寶寶就可以知道要將手伸出來拿東西。 2.促進寶寶各個領域的學習能力,如自我照顧、肢體動作與人際互動,甚至是認知學習,例如有時可善用寶寶的肢體動作來學習文字,例如用身體擺出數字等,加強對於數字的印象。 3.促進寶寶學會保護與愛護自己的身體,例如用口語或肢體動作正確表達身體不適的部位。 認識肢體小遊戲分享 以下提供幾個肢體動作的小遊戲,家長們可以利用每天親子互動時間跟寶寶一起動起來唷!   ◎遊戲收穫:身體部位認識與動作模仿 ◎準備工具:寶寶熟悉且喜歡聽的兒歌 ◎遊戲方式: 1.隨著音樂,家長帶著寶寶的頭、身體和手進行擺動,如點頭、搖頭、搖手、拍手、身體左右擺動等。 2.待寶寶熟悉並有主動的動作出現後,家長可以讓寶寶自由發揮,並適時給予拍手或歡呼的回饋。 3.寶寶跳舞時,家長在面前跟著動,寶寶也可能會模仿家長的動作,效果加倍!   ◎遊戲收穫:身體部位認識、自我照顧技巧培養 ◎準備工具:寶寶熟悉且五官與四肢明顯的玩偶(建議先幫玩偶取名字,例如Bobo)、各種日常生活常見的用品,如毛巾、牙刷、杯子等 ◎遊戲方式: 1.先向寶寶說明Bobo的身體構造,如眼睛、鼻子、嘴巴、手、腳等。 2.請寶寶擔任保母,照顧玩偶Bobo。 3.家長可以給予口頭指令,例如: ‧Bobo口渴了,請寶寶拿杯子靠近Bobo的嘴巴餵他喝水。 ‧Bobo的手手髒髒,拿毛巾幫Bobo擦一擦。 ‧Bobo哭哭,寶寶抱抱Bobo,摸摸Bobo的頭安慰他。 ‧Bobo想睡覺囉!在睡前要記得刷牙,我們來拿牙刷幫Bobo刷刷牙。 4.有時也可以針對寶寶本身下指令,家長操控Bobo與寶寶互動,例如: ‧寶寶,你的嘴巴髒髒,Bobo用毛巾幫你擦一擦。 ‧寶寶,你的鼻子癢癢的,Bobo用手手幫你抓一抓。   ◎遊戲收穫:肢體動作模仿、動作協調、動物認識。 ◎準備工具:寶寶較熟悉的動物圖卡數張(建議:狗、大象、兔子、青蛙、小鳥)、小袋裝餅乾數包。 ◎遊戲方式: 1.先向寶寶介紹圖卡裡的動物與其特徵。 2.家長示範各種動物的動作,並請寶寶跟著一起做。 3.正式遊戲開始,寶寶先抽起一張圖卡,並模仿圖卡裡動作的動作,此時家長可以引導他們以動物的姿勢動作完成一項任務(例如將餅乾運送回秘密基地),以下為相關的動作範例: ‧小狗爬行,將餅乾運送到秘密基地(餅乾可放在口袋中)。 ‧大象鼻(一隻手當作象鼻放在鼻子前方),用象鼻進行餅乾的運送。 ‧學小鳥飛的樣子擺動手臂,並將餅乾運送回秘密基地(餅乾握在手中)。 ‧年紀稍大會跳的寶寶,則可以融入青蛙跳躍(蹲姿,雙手著地)或兔子跳躍(蹲姿,雙手打開放在頭上)。   ◎遊戲收穫:手指靈巧度。 ◎準備工具:準備約1立方公分大小的物品數種,如彈珠、小積木、豌豆等。 ◎遊戲方式: 1.請寶寶用大拇指和食指取物,並順勢送入手掌心中藏起來,如果寶寶不懂,家長可以示範。 2.引導寶寶說出:「不見了!」,家長亦須配合發出驚喜的聲音,並詢問:「你把東西藏在哪裡?」 3.引導寶寶把手掌打開,秀出藏起來的物品。 ◎遊戲變化: 1.先從藏一個物品開始,再依能力逐漸增加數量(一個一個拿即可)。 2.家長可以指定物品請寶寶拿,也可以訓練聽理解能力與物品辨識能力唷!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延伸閱讀:讓孩子學習懂得保護自己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伊萊家的萌力生活:讓孩子愛吃青菜的小訣竅

伊萊家的萌力生活:讓孩子愛吃青菜的小訣竅#媽媽寶寶

文‧圖/伊萊媽    很多媽媽問我是怎樣養成伊萊愛吃青菜又不吃零食的方法,其實之前在我們的書《Q力伊萊萌力全開》中也有跟讀者們分享我們的小祕訣喔! 蔬菜泥奠定基礎 伊萊剛開始要吃副食品時,我們跟大家比較不同的做法是,在米湯階段完後,我們沒有直接進入孩子最喜歡的水果泥,而是直接進入蔬菜泥系列,偶爾再配上一些地瓜泥做變化跟調味。所以伊萊在很小的時候(大約五個月時)就非常能適應不同蔬菜的風味,一直到大約八、九個月開始,我才讓他接觸水果泥。我的想法是因為水果甜度高,本來適口性就很好,所以讓孩子先從適應蔬菜泥,再轉換到水果泥就會相對簡單,果然這個方式在伊萊身上相當見效,一直到現在伊萊五歲了,他每餐都一定要有一碗滿滿的青菜來搭配著吃! 少吃零食有效降低過敏 零食方面的控管則是在伊萊三歲以前,我真的非常嚴格執行!主要是因為伊萊遺傳到爸爸家族性的過敏,諮詢醫生後給的意見是:「除了居家環境清潔問題之外,只要在零食方面控管得好,就可以大幅下降他體內過敏基因出來發作的機會,然後長大之後會隨著孩子的抵抗力增加,過敏就不會這麼困擾了」。 建立良好的飲食榜樣 一直到伊萊三歲前,他的零食除了天然無添加的米餅之外,他從來沒有吃過其他任何種類的餅乾跟糖果,當然能這樣做需要爸爸、媽媽很堅定的信念,但我必須說:「撐過了就是你的!」目前伊萊的過敏性鼻子,發作的次數真的隨著他的年齡增長逐年遞減,現在我偶爾會讓他吃一些小餅乾跟零嘴,畢竟也不能太嚴格(尤其是因為有時候媽媽也會很想吃哈哈),不過唯一不變的是糖果類的零食,因為會有蛀牙的問題以及太多添加物,所以還是儘量敬謝不敏,要記得家長的飲食習慣就是小孩最好的身教,如果你希望寶貝大量攝取蔬果類的營養,做為爸爸、媽媽的我們也要建立起好榜樣喔!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延伸閱讀:偏食挑食怎麼辦? 寶寶餵食困難解決方案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期飲食10重點・避免不健康外食選擇

孕期飲食10重點・避免不健康外食選擇#媽媽寶寶

文/郭珮綺‧李藹芬 採訪諮詢╱國泰健康管理營養科婦幼營養組組長陳葵蓉、 臺安醫院營養師任凱琳、 可苡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黃苡菱、 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暨產房主任彭成然 外食族人口愈來愈多,但是自己健康自己顧,應善用一些方式,讓自己當個吃得健康的外食族! 不得已成為外食族,並不表示一定就吃得不健康,了解潛藏的飲食危機,避開地雷,還是能吃出健康來。 外食族的飲食危機 黃苡菱營養師表示,三餐老是在外吃的外食族,可能面臨以下飲食危機: ‧分量多卻營養不均衡:以外食族最常吃的便當為例,整體分量不小,但營養卻偏重在澱粉類、蛋白質與油脂,蔬菜量偏少,水果更是幾乎沒有,明顯營養失衡。 ‧添加物過多:除非是吃直接以食材烹調的菜餚,否則各項食物免不了有添加物的存在,幾種食物的添加物種類加一加,不知有多少種? ‧食材來源安全:從多次爆發的食安危機來看,無論是名店或小店,都有可能使用不安全的食物、油品等,對外食族而言,有如提升腸胃戰鬥力的晉級考驗。 ‧食材清洗程度:各種要吃下肚的食材有沒有洗乾淨,大概只有老闆知道,其他人不會知道。 「老外」也能健康吃 外食族選擇店家,可多方挑選,除了口味合適外,也可側面了解老闆採購食材的管道、經營心態等,確保自己吃得安心。 對於不足的蔬果類則可採取「自力救濟」,黃苡菱營養師建議,自行買水果吃不難,而蔬菜類當中的葉菜類,即使上班也能輕鬆補充,「自備燜燒罐,放入100℃的水,再將青菜放進罐內燜約10至15分鐘,外出用餐時,就能帶著一起配飯菜食用」。 而分量多的問題,不妨考慮與同事一起分食,「考量自身的體重與活動量,掌握適當的食量,飯或麵約一碗的量,搭配多樣式的菜,減少一人獨用的大份量」。 微波食品食用技巧 黃苡菱營養師指出,「微波食品的風險不在食品本身,而是食品添加劑與外包裝」,由於要確保微波食品即使未能在標準的儲存條件中也不易腐壞,勢必放入可保色保水的添加劑,「雖然使用的添加劑都是安全劑量,但安全劑量的數值都是在單一項目實驗下所得到的結果,而每一項食品通常不只放一種添加劑,在複合使用狀況下就未有明確的安全劑量,因此,建議少吃為宜」。或是考慮儲放冷凍食品,比起冷藏,冷凍食品存放條件較嚴格,添加劑相對使用量較少。 除非在店內完成加熱,若是帶回家自行加熱,她提醒,「因家中的微波爐與店內的功率不同,為避免外包容器產生質變,最好更換自家的陶瓷容器加熱或換不銹鋼容器用電鍋蒸」。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 ※延伸閱讀:孕媽咪絕對不能吃的食物 ※延伸閱讀:外食族孕媽咪的飲食選擇 ※延伸閱讀:教妳養胎不養肉,完全不胖媽咪大撇步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愛護自己第一步‧認識身體

愛護自己第一步‧認識身體#媽媽寶寶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新北市私立慈園幼兒園主任張碧雲、新北市私立日光幼兒園園長廖繼薇   認識自己的身體,不僅能使我們靈活運用肢體、學會保護自身的安全,也能更加瞭解自己! 認識身體助成長 新北市私立慈園幼兒園主任張碧雲表示,0到6歲是幼兒敏感期以及學習爆發期,透過感官的訓練,對孩子日後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培養感官能力,也有助於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當孩子認識自己的五官、身體器官後,可以更進一步與他探討身體器官的功能,以及倘若失去這些功能後會面臨到的問題,就能引發孩子照護自己身體的動機。此外,張碧雲主任表示,帶領孩子探索自己的手腳構造、訓練大小肌肉的協調性,能進而培養運動的樂趣、促進身體健康。 循序漸進使孩子認識自己 廖繼薇園長表示,教導孩子認識身體其實從小就可以開始,2歲以下的幼兒,家長可以讓孩子透過照鏡子先認識自己的五官,再逐步教導他們認識身體的其他部位,此外,也可以慢慢試著讓孩子描述自己的外表、身體部位的名稱以及功能,有助於孩子慢慢了解自己的特徵以及性別。 當孩子建立性別觀念之後,就可以進一步的與日常生活結合,張碧雲主任指出,可以利用圖畫書、模具,讓孩子們充分了解男孩與女孩生理結構的不同,或者藉由洗澡時認識自己的身體,保護自己的私密部位不受侵害等問題。 性教育亦是愛的教育 廖繼薇園長說教導孩子性教育時,一併教導情感教育,讓孩子擁有「愛」以及「健康的親子關係」,才足以支撐孩子成長路上對性的好奇。性教育除了讓幼兒學習身體每一部位的正確名稱、生殖器官、性別角色、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傷害等知識與行為之外,性教育同時也是生活教育和愛的教育。廖繼薇園長提到,孩子會因為長大而對「性」感到好奇,會出現開始掀女生的裙子或者偷看別人上廁所的舉動,所以家長和老師都應該要用正面且自然的態度去教導,因為對孩子而言,性器官就如同其他器官一樣自然,並不會以情色的眼光去看待,因此,若是師長用害羞的態度去介紹性器官,孩子反而會覺得奇怪。 張碧雲主任認為,教導孩子性教育,家長和老師都應提前做好準備,應尋找適合的時機談論,再依據孩子的年齡,以簡單、適齡的對話加上使用正確的名稱教導他們,也可以準備相關教具及圖書,吸引孩子學習。另外,性教育也傳遞正確的性觀念與健康的性關係。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延伸閱讀:荷蘭爸爸真心話‧東西教養兩樣情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用安全的方法緩解寶寶惱人鼻塞

用安全的方法緩解寶寶惱人鼻塞#媽媽寶寶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科部賴映璇主治醫師   鼻塞讓人睡不好也失去食欲,若發生在年幼的寶寶身上,不會擤鼻涕、不會咳痰又不會說,夜裡因為不舒服而睡不好,讓媽媽好心疼也好傷神,透過了解鼻塞的原因與緩解方法,讓媽媽們備而不用,即使遇到寶寶鼻塞,也不再如此焦慮。 惱人鼻塞有原因 聽到寶寶鼻子不通的呼吸聲,爸媽不免擔心是否孩子呼吸不順或感覺難過,尤其是出生6個月前的寶寶,呼吸有聲音經常讓家長感到焦慮,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科部賴映璇主治醫師表示,嬰幼兒因為鼻腔內軟骨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容易出現生理性鼻塞,且絕大多數的寶寶都會有相同狀況,家長無須過於擔心。 對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常見發生鼻塞的類型整理如下: 生理性鼻塞:因為鼻軟骨尚未發育完全,寶寶的鼻翼較塌、鼻腔空間較狹小,若空氣不佳,使鼻腔內累積髒東西而成鼻屎,寶寶就容易出現鼻塞的狀況,或是因為嬰幼兒的鼻子較敏感,空氣中的刺激源,誘發寶寶鼻黏膜分泌物生成,也會使寶寶出現鼻塞症狀。此時,建議家長可使用棉花棒沾生理食鹽水或食用油,輕輕為寶寶清除看得見的鼻屎,或是待寶寶大哭一場,也能緩解生理性鼻塞。基本上,生理性鼻塞無須送醫,寶寶也不會因為這個原因睡不好,且約於月齡6個月後,症狀大多會明顯緩解。 鼻黏膜腫脹:因為受到空氣汙染物的刺激,鼻腔中的鼻黏膜有可能腫大而造成寶寶鼻腔堵塞,這種情況無法以棉花棒清理,只能透過藥物或其他物理方式緩解,且可能與過敏有關。 過敏性鼻炎:寶寶若患有過敏性鼻炎,鼻黏膜會容易受到溫度變化、菸味、空氣汙染的刺激而腫脹,並產生分泌物,即鼻水,通常無色呈水狀,但若在鼻腔逗留較久,有時會變黏稠或稍微呈現微黃的顏色。過敏性鼻炎,家長須從環境過敏原隔絕著手,若嚴重影響睡眠時,也可請醫師診斷後開立抗組織胺藥物,緩解寶寶症狀。 生理構造:鼻息肉、鼻中膈彎曲等因素,也會造成孩子鼻塞(通常是較大年齡的兒童),若嚴重影響生活,需與醫師討論是否進行手術治療。 病理性鼻塞:罹患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時出現鼻塞症狀,通常會有濃稠的鼻涕,賴映璇醫師指出,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依據病毒侵襲的部位與每個寶寶免疫反應的不同,相同的病毒可能引發這個寶寶咳嗽、喉嚨發炎,但卻讓另一個寶寶產生鼻塞與頭痛,因此鼻塞只是表現身體微恙的其一症狀,不是罹患感冒就必然會發生的症狀,此時醫師開立的藥物主要針對症狀治療(緩解症狀),讓寶寶可以感覺比較舒服,但要解決孩子因為病毒所產生的感冒(病因),仍須仰賴孩子的免疫能力去對抗病毒。 鼻水倒流不要緊 無論因為何種原因造成寶寶鼻塞,因為嬰幼兒還不會擤鼻涕,因此鼻水或鼻涕的倒流可能讓家長不安,賴映璇醫師表示,鼻水為鼻黏膜的分泌物,量一多就會變成鼻涕,但無論是鼻水或鼻涕,仰躺時所造成的倒流,進到胃裡也會被胃酸消化或殺菌,不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脅。 不過賴映璇醫師提醒,等到孩子長大會擤鼻涕後,也儘量鼓勵孩子輕輕擤或是單邊輪流擤(右邊擤完換左邊),比較不會造成中耳炎,因為若孩子的感冒從病毒感染發展為細菌感染,加上兒童的耳咽管較短,兩邊鼻孔同時用力對耳朵造成壓力,就可能讓細菌上行至中耳腔,造成中耳炎,使寶寶耳朵產生疼痛。 鼻涕倒流通常比較擔心的是引起寶寶咳嗽,此時可請醫師開立藥物,緩解因鼻涕倒流所引起的咳嗽,而若是經醫師診斷確定為因感冒所引起的細菌感染,可能就需要使用抗生素。 緩解鼻塞的居家保養 多喝水:增加身體的水分量,讓分泌物比較不黏稠,方便寶寶咳出或流出;多休息則可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蒸鼻子:例如:透過洗熱水澡時的蒸氣、熱毛巾、蒸鼻器,或是以馬克杯盛裝熱水,蒸約3~5分鐘,讓黏膜維持濕潤,使鼻分泌物變稀,比較好流出或清除。 清除鼻屎或鼻腔內分泌物:讓鼻腔儘量保持暢通,建議可以用沾了生理食鹽水或食用油的細棉花棒輕輕為孩子清理。 吸鼻器慎用:除了不建議家長以嘴巴對鼻孔直接為孩子吸鼻涕之外,吸鼻器的使用也必須小心,因為孩子的鼻黏膜比較脆弱敏感,若使用不當容易造成黏膜受傷,反而增加感染機會。 注意保暖:天氣變化大時,為孩子多準備一些保暖衣物或配件,如:口罩、圍巾或肚圍,並避免冷風直吹寶寶頭部。 環境整理:若鼻塞的原因來自於過敏性鼻炎,環境的清理可幫助減少過敏原,說明如下: 透過使用除濕機控制濕度,使環境濕度低於50%以下。 減少家中地毯、布製家具、厚重窗簾的使用,填充玩具與絨毛娃娃也應減少購買。 濾網清洗:家中有冷氣或空調設備時,保持濾網清潔,能使空氣中的過敏原或刺激物減少,有助減少寶寶鼻塞的機會。 衣物、棉被、床單、被單、枕頭套清洗前,可用55°C的熱水浸泡10分鐘後再進行清洗,並定期於陽光下曝曬。 避免二手煙汙染。 家中儘量保持整齊清潔,不存放雜物積累灰塵。 每日開窗至少2小時以保持通風;或經常帶孩子到戶外走走,避免每天24小時都只待在室內。 適時使用空氣清淨機或過濾器。 安全緩解鼻塞 為了緩解孩子的鼻塞,有些家長會希望採取洗鼻子或抽鼻涕等方法來解決孩子的不舒服,但因為洗鼻子或抽鼻涕都算較為侵入式的方法,不但可能容易造成孩子鼻黏膜受傷,也會引起孩子的恐懼,建議還是以物理方法或藥物治療為優先考量。 寶寶用藥須請醫師開立 對許多成人而言,因為過敏性鼻炎經常發生,為求方便,可能會直接透過藥局購買鼻塞噴劑以幫助睡眠,賴映璇醫師提醒,市面上成人使用的鼻塞噴劑有些含有鼻充血劑,不適合讓寶寶使用,寶寶的鼻塞若嚴重影響睡眠或生活,建議還是要求助醫師,由醫師開立適合寶寶使用的藥物較為安全。 寶寶看診‧優先選擇小兒科 寶寶出現鼻塞症狀,有些家長會猶豫究竟要看耳鼻喉科還是小兒科,賴映璇醫師建議,嬰幼兒看診還是應以小兒科為主,因為孩子18歲之前的身體發育仍與成人有別,藥物劑量也必須依孩子的體重計量,且兒科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疾病如:川崎氏症,兒科醫師比較熟悉,因此若寶寶不舒服,建議優先帶往小兒科看診。 從體質加強‧增強孩子免疫力 當寶寶因為病毒感染而感冒,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啟動防禦機制將病毒打敗,逐漸使症狀改善,病程持續時間依寶寶的免疫能力約需1~2周的時間,期間寶寶發燒的表現會呈現燒燒退退的狀況,但只要孩子的活動力、食欲、睡眠與精神狀況良好,家長就無須過於擔心,但當孩子出現耳朵疼痛、已經退燒好幾天卻又開始發燒、精神萎靡,或是黃綠鼻涕超過10天,並伴隨其他症狀,就可能是病情已發展為細菌感染,需立即回診。 賴映璇醫師不諱言,嬰幼兒感冒發燒需要幾天的觀察時間,除了從初期症狀表現判斷可能病因,若沒有特殊症狀,一般的感冒醫師也不容易知道是哪種病毒侵襲,因此回到家中,家長仍需密切觀察,若有出現新症狀就需回診明確告知醫師。 針對病毒所引起的感冒,目前醫師開立的藥物能幫助孩子緩解症狀,讓孩子的感受較舒服,但實際恢復健康,則需仰賴孩子的免疫能力,建議家長平常多注重孩子的均衡飲食、多帶寶寶外出運動、勤餵母乳與讓孩子充分睡眠,多管齊下強化孩子的免疫力。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 ※延伸閱讀:寶寶鼻塞的原因 ※延伸閱讀:用這些好工具幫助寶寶緩解鼻塞 ※延伸閱讀:寶寶生病不見得是感冒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把握4重點‧高危險群媽媽莫驚慌

把握4重點‧高危險群媽媽莫驚慌#媽媽寶寶

文╱郭珮綺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楊于萱 許多孕媽咪或許沒聽過「子癇前症」,但「高血壓」這個疾病你一定知道!患有這個疾病,最嚴重可是會影響母體和胎兒健康,高危險群孕媽咪絕對不能輕忽。 在寶寶的成長中,胎盤扮演很重要的關鍵角色,一但功能減退,將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甚至可能有缺氧的情況,嚴重會影響腦部發育,造成生長遲緩。除此之外,媽媽也會受到胎盤生長長期不足,導致子宮動脈血管擴張,引發所謂「子癇前症」。 警訊‧血壓升高要留意! 妊娠高血壓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懷孕的過程中血壓出現收縮壓大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90 mmHg(註:美國心臟學會提出標準下修至130/80mmHg,未來可能會改變定義);這是在孕期當中,風險極高且容易合併嚴重併發症,是過去難以預測的孕期疾病之一。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五萬名孕婦不幸因子癇前症死亡,在台灣則是約有2%~5%的發生率,每200個孕婦當中,其中就會有一位孕婦發生小於34週的早發型子癇前症。 當心‧連續變化重奏曲! 子癇前症(又稱妊娠毒血症)出現於媽媽懷孕20週之後,孕婦血壓變高(大於140/90mmHg),且合併出現蛋白尿(單次大於2+或24小時蛋白質累積量超過5克)、水腫,嚴重的會發生肺水腫、腦中風及凝血功能異常等狀況;此些變化並非單一症狀,而是像一個連續性變化所產生的重奏曲。 2種類‧高危險群要注意 醫學上主要會將高風險群歸納為兩類,一是主因來自於母體本身高血壓的體質;二是源自胎盤血管形成過程中,生長因子分泌不足導致滋胚層細胞在著床於內膜的過程中,螺旋血管擴張不足,阻力較高而無法供應懷孕中後期胎盤大量血流的需要,這兩類是目前醫學研究推論後可能致病的因素。 4大重點‧要掌握! 抗氧化維他命(C、D、E)、鈣質 建議可以透過攝取不同蔬菜、水果來補充抗氧化維他命;蔬菜則是以番薯、堅果類及深色蔬菜,這些食材當中富含維他命E的成分。透過適量攝取,可以達到預防氧化、保護胎盤的功能。 少吃油炸、過鹹食物 減少食用油炸類及過鹹的食物,不僅可以改善血壓問題,也能減輕身體的負擔,同時能有效控制孕婦的BMI。 適量運動 醫生建議,每天20至30分鐘的步行,對於孕婦而言是很好的運動。透過適量的運動,可以改善水腫的問題,也能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環和子宮動脈的血流,並有效幫助睡眠、舒緩身心。 每天記錄血壓、定期回診 透過定期回診,檢視每天記錄的血壓,醫生可以透過觀察血壓的變化,適當給予降血壓藥物控制。 問診時間!停‧看‧聽 懷孕的時候每一胎都一定要檢測嗎? 每一胎都應該進行檢測,胎盤是孕期暫時性的器官,因此每胎風險都不一樣,尤其是下列孕婦更應該進行檢測,例如:高齡、第一胎、多胞胎、本身患有抗磷脂質症候群(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慢性高血壓等,都建議做子癇前症風險評估。 子癇前症造成的水腫和一般懷孕期間的水腫有不同嗎? 一般孕期所造成的生理性水腫主要分布在下肢,透過抬腿及按摩可以達到舒緩,而若是水腫分佈範圍已達全身,且主要集中於手部及臉部,透過按摩及調整姿勢皆無法獲得改善,合併血壓變高甚至出現體重短時間內異常增加,務必要注意可能為子癇前症的前兆! 如果在懷孕期間罹患子癇前症,產後可以恢復嗎? 若非母體本身體質併發造成子癇前症,在生產時胎盤分娩出母體後,這些影響也會有所改善,除非併發不可逆的狀況(例如:中風),而這些影響則需要透過長時間的療養復健,才有可能恢復。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 ※延伸閱讀:產前30天的準備,孕媽咪快注意 ※延伸閱讀:妳是4大早產高危險族群孕婦嗎? ※延伸閱讀:什麼是胎兒肩難產?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PM2.5危機來襲!媽媽寶寶請注意

PM2.5危機來襲!媽媽寶寶請注意#媽媽寶寶

文‧整理/彭曉薇 採訪諮詢/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所)教授陳慶和 懸浮微粒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卻容易被人們所忽略,然而你知道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及環境汙染,對於媽媽寶寶有多大的影響呢?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所)教授陳慶和將為你解析。 懸浮微粒是什麼? 根據美國環保署(USEPA)與國內環保署的定義,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s, PM2.5、PM10)是指粒徑小於10微米的顆粒物質,容易被人體吸入並且深入人體肺部,如該粒子附著其他汙染物,則會對人體產生更大的危害,且來源四面八方,因此無論室內室外都要多加注意,而人們每天大部分的時間處於住家、辦公室或其他建築物等室內環境中,因此針對居家環境及室內公共場所的懸浮微粒必須特別小心。 對人體器官影響 陳慶和教授說明,相關研究指出,PM2.5對於人體器官影響,可分為呼吸道系統、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與生殖系統四部分,PM2.5可溶性部分會直接進入血液,在肺泡中PM2.5不可溶性的部分,累積後將會引起呼吸道系統的肺炎;PM2.5會嚴重刺激心血管系統中心臟與控制心肌的自主神經;引起血液毒性與血液凝固功能等血液系統異常,並且觸發心臟疾病;若暴露於附著不同汙染物質的PM2.5,如重金屬、多環芳香烴等,會引發胎盤血液毒性,還會直接對胎兒有害,如胎兒發育遲緩、體重不足,尤其是在懷孕第一個月時期,影響更為嚴重。 對胎兒發育影響 陳慶和教授表示,根據研究數據顯示,空汙暴露對胎兒發育的影響可能是深遠的,因為子宮內發育遲緩在成年後會增加心臟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而懸浮微粒及其所附著的部分化學物質,也是環境因素中造成先天畸形的致畸原之一。由於胎兒接受從母體富有養分和氧氣的血液,然而相關研究證實懸浮微粒(PM2.5)會經由循環系統,隨著血液到達懷孕者身體各處,並且穿過胎盤屏障,經擴散作用、膜泡傳輸等作用輸送到胎兒體內,並且透過心血管的氧化壓力、發炎反應、凝血功能、內皮功能和血流動力學等機制反映,而導致胎兒低出生體重、早產、子宮內發育遲緩等影響。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 ※延伸閱讀:呼吸道過敏體質是先天還是後天? ※延伸閱讀:預防空污有撇步 ※延伸閱讀:新生兒呼吸道常見問題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教導孩子學習乖乖吃飯

教導孩子學習乖乖吃飯#媽媽寶寶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大樹到府育兒諮詢顧問暨《育兒顧問到你家:與孩子和好的幸福》作者趙崇甫(大樹老師) 如何讓孩子自己吃飯,是常見的育兒問題。大樹到府育兒諮詢顧問暨《育兒顧問到你家:與孩子和好的幸福》作者趙崇甫老師表示,「吃飯」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避免給孩子壓力,等到雙方都準備好,再邀請孩子一同學習餐桌禮儀。 飢餓感為學習的時機點 讓孩子練習吃飯除了用合適的方法之外,也需要抓住對的時間點。趙崇甫老師表示,當孩子有飢餓感的時候,也會比較有學習的意願。此外,餐間的點心時間也是讓孩子學習餐桌禮儀較好的時機,因為若孩子不願意練習吃飯,捨去吃點心並不會有太大影響,反觀正餐時間,還是會希望孩子以吃飽為主。 另外,趙崇甫老師分享經驗,還在喝奶的孩子,通常不會認真吃正餐。因為奶水裡的營養成分已經能滿足孩子所需。許多家長時常因擔心孩子正餐沒吃飽,就會餵奶,造成孩子喝奶後就不想吃正餐,如此一來,就容易變成惡性循環。趙崇甫老師建議,應與孩子溝通,告訴孩子已經長大了,可以跟大人一起吃同樣的食物,若是孩子無法改掉喝奶的習慣,則可以用豆漿或鮮奶取代。 學習吃飯有利身心發展 讓孩子學習自己吃飯,不僅能增加自信心,也有助於孩子手眼協調的能力。剛開始嘗試自己吃飯,孩子可能會因手眼協調尚未純熟,導致無法準確將食物送入口內,因此,讓孩子學習吃飯也能增加練習手眼協調的機會。 此外,趙崇甫老師建議,寶寶長牙後,就不要再將副食品全部打成泥狀,而是要適時增加固體食物的比例,加強孩子的咀嚼能力。咀嚼能力較弱的孩子,在日後學習語言時,容易有咬字、發音不清楚的狀況。另外,有些家長曾因為孩子吃飯時噎到,而害怕給予孩子完整的固體食物,就將食物全部剪碎。趙崇甫老師表示,可依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循序漸進調整食物形體,若需剪碎食物再給予孩子,也應儘量保持每餐都還是要有完整的固體食物。 「吃飯」由孩子自己決定 追孩子吃飯、深怕孩子吃不飽,這些「過度在意」孩子到底吃了多少、吃了幾餐的情況,是現下很多家長的寫照。趙崇甫老師表示,大人也會由於工作或者有其他活動的緣故,而沒有準時吃飯,或是因為不餓而不想吃東西。所以毋須強迫孩子一定每餐都要吃,吃多吃少也該由孩子自己決定。家長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觀察孩子吃飯的狀況即可,若是覺得孩子太過偏食,可以請求小兒科醫師專業的指導、檢查孩子的身體狀況,只要成長幅度維持在一定的標準,且家長有確實觀察孩子吃飯的狀況就好。 此外,家長也毋需催三請四地要孩子吃飯,只需要在開飯前邀請孩子一同用餐,吃或不吃就讓孩子自己決定,因為若孩子還不餓,也會像大人一樣等餓了才想吃飯。家長可以先用餐,孩子有時會因為好奇心而自己過來吃飯。另外,家長用餐時也要避免頻繁離開座位,讓孩子看到爸爸媽媽用餐時不會走來走去,自然而然就會明白用餐的禮儀。 ※原文刊載於2018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1期。 ※延伸閱讀:讓厭食寶寶愛吃飯的8大妙招 ※延伸閱讀: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專家教妳絕招 ※延伸閱讀:作好身教讓孩子學習吃飯 ※延伸閱讀:寶寶一餐該吃多少 ※延伸閱讀:孩子吃甜食好嗎?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