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3大徵狀‧小心產後憂鬱上身

3大徵狀‧小心產後憂鬱上身#媽媽寶寶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江惠綾 寶寶的到來,打破了原有的兩人生活,新手爸媽得在手忙腳亂裡逐漸習慣,同時更要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精神壓力。 產後憂鬱原因 一般而言,產後憂鬱的高危險群為曾罹患憂鬱症或有其他精神疾病者,還有生活中有重大壓力事件、家庭支持度不佳等原因,以及孕期即有焦慮或情緒低落狀況的媽咪,尤其在產後身心狀況改變的情形下,更提高產後憂鬱的風險。 生理因素 媽咪在產後會因荷爾蒙變化,造成開始出現類似經前症候群情緒不穩的狀況。另外,生產後傷口不適,再加上需日以繼夜地照顧新生兒,使得媽咪睡眠不足、身體疲累,這些情形都會令新手媽咪倍感挫折。 心理因素 產後迎接孩子的第一天起,內心充滿繁雜的情緒,例如:該如何照顧孩子、自己能不能成為好媽媽等。而若是孕前對體態要求甚高的媽咪,面對產後身材改變的困擾與夫妻間相處的變化,都讓媽咪產生巨大的精神壓力。 產後憂鬱症狀 江惠綾醫師建議,媽咪可以觀察自己在產後與懷孕期、孕前的情緒改變,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也可以做「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以了解自己是否有產後憂鬱症,以下為產後憂鬱症常見徵狀: 1.情緒差 在產後出現心情低落、情緒不穩,對任何事情都興趣缺缺、覺得自己做什麼都無法完成、沒辦法將孩子照顧好,或者沒來由地流淚等狀況。 2.失眠 媽咪在產後常面臨到新生兒半夜哭鬧不睡覺的問題,造成媽咪睡眠品質低下,但是倘若媽咪在可以休息的時間內卻仍失眠、或者過度嗜睡,抑或是身心疲累、失去活力等,都很有可能為產後憂鬱的徵兆。 3.食欲改變 面對滿桌子的菜餚卻毫無食欲,或者因壓力過大而導致暴飲暴食,以及體重急速下降等狀況,皆是可能為產後憂鬱的指標。 治療產後憂鬱症 治療產後憂鬱症可合併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江惠綾醫師叮嚀,媽咪應先將自己照顧好,唯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才能給寶寶完善的照顧。 1.藥物治療 一般而言,治療產後憂鬱的藥品為抗憂鬱劑,有助於提升情緒,但倘若產後憂鬱還伴隨嚴重焦慮的症狀,會適度開立抗焦慮劑幫助媽咪。此外,若是哺餵母乳的媽咪,部分藥物可能進入母乳,為了審慎起見,可進一步與醫師討論,以確保安全。 2.心理治療 心態調整和家人支持是改善產後憂鬱很重要的部分,尤其憂鬱狀況較嚴重的媽咪,焦慮、沮喪的情緒,可能連帶影響身旁的伴侶,若身邊的人不知如何給媽咪心理上的支持,建議夫妻兩人一起接受心理治療,共同努力。 3.情緒調適 江惠綾醫師表示,媽咪的心情調適最重要,建議避免將照顧孩子這件事全部攬在自己身上,可適時請求家人幫忙,或者分擔其他家務事。另外,也可藉由長輩幫忙照顧孩子之餘,從事能令自己放鬆的活動,幫助紓壓,例如:運動、聽音樂、出遊等。 4.傾聽訴苦 學會將內心的困難及鬱悶與家人、朋友分享。此外,江惠綾醫師表示,男性通常不會主動求助於他人,慣於壓抑自己的情緒,又須體恤妻子產後脾氣易怒,也常會導致自己情緒低落,因此,建議夫妻可多安排獨處的時間,一同分享育兒碰到的問題、互相關心彼此情緒。 5.規律的生活作息 注重體態的媽咪在產後可能會減少飲食量,希望恢復孕前的苗條身材,然而,醫師建議應攝取充足飲食,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哺餵母乳及照顧孩子。另外,也應利用白天或孩子睡著後,休息片刻,避免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問題。 ※原文刊載於2017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0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1755-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如廁訓練不心急

如廁訓練不心急#媽媽寶寶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杰星親子工作室職能治療師洪凡倫 當寶寶兩歲多的時候,父母可能常被外人問道:「還在包尿布喔?」「會自己上廁所了嗎?」若寶寶還在包尿布,可能立刻感受到「你怎麼還沒訓練寶寶如廁」的壓力。其實何時開始進行如廁訓練,每個寶寶的狀況不一樣,請父母不用心急,也要講求方法,才能讓寶寶順利養成自行如廁的能力! 杰星親子工作室職能治療師洪凡倫指出,「如廁能力可被視為幼兒的發展里程碑,如果能做到,代表已是獨立的個體,且自我對身體的掌控能力趨於成熟」,因為孩子要能自行上廁所,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語彙先於行動,才能將想上廁所的需求向大人預告,有漲尿感覺時,會拉著大人說『要尿尿』,而不是等尿濕了才說」,且可完成流程中的諸多步驟,包括穿、脫褲子與清潔等,「每一種能力都是慢慢累積而成,前後至少約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 當孩子養成如廁能力後,在有意識或清醒的情況下,不需要包尿布,「再從午休開始訓練不用包,逐步進階到晚上不包,然後,完全戒除尿布」。當孩子不用再包尿布,可增加外出的方便性,若要進幼兒園小班就讀,也不需要特別麻煩老師。洪凡倫治療師建議,「大約自2歲起可以開始訓練」。 訓練前應有正確心態 究竟該從何時開始訓練,其實每個孩子的狀況不太一樣,但打算幫孩子進行如廁訓練前,父母該建立哪些心態,卻是共通原則,洪凡倫治療師提出建議如下: 1.觀察記錄孩子狀況 「先觀察孩子包尿布的狀況,是一換新尿布後,很快就濕了?或是沒有馬上濕,但之後才有一大泡尿?」如果是後者,表示孩子可以憋尿一段時間,適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了。又或者孩子會主動要求換下已濕的尿布,因為不喜歡尿布濕濕的感覺,這也代表孩子適合接受訓練的時機到了。 2.不用嚴肅態度說話 建議採輕鬆的態度,使孩子在有安全感的氛圍下進行如廁訓練。因為有孩子覺得尿布濕濕的才有安全感,對大便小便離開身體感到失落,需要長一點的時間熟悉自行如廁的方式並化解這種失落感。轉換如廁的方式,對孩子而言,都是一項挑戰,只是有的孩子能夠接受,有的則會視為大挑戰! 3.以正面並充滿愛的感情引導 讓孩子捨棄尿布,學習如廁的過程,是一項大改變,只要孩子有一點進步,甚至成功達標,就應給予肯定讚美;即使進步幅度很小,也要適時給予安慰鼓勵,不讓孩子覺得有壓力或焦慮。 4.訓練要有耐心 畢竟每個孩子的適應速度不一樣,請父母不宜預設時間表,需要陪著孩子反覆嘗試,並抱持有耐心與鼓勵的態度,等待達標的結果出現即可。千萬不要跟其他的孩子比較,徒增孩子的心理壓力。 5.支持孩子主動嘗試 如果孩子主動表示嘗試之意,請父母全力支持,不要怕麻煩,即使在外出的車程上,可能有所不便,也務必視情況與孩子溝通,不要直接拒絕。當然,事先多準備幾套備用衣褲是必要之舉。 若孩子沉浸於玩玩具而不願嘗試,可適時提醒他,「我們先去尿尿,玩具會等你回來」,讓他願意先放下玩具去上廁所。 6.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 練習之初,父母難免不放心,習慣跟進廁所「監督」,看著孩子執行所有流程,不過,有的孩子喜歡自己來,不要父母跟在旁邊,這時,就請父母放手,先讓他自己來,如廁後,再幫孩子檢查是否有需要調整之處。 觀察以適時開啟練習大門 如廁能力的養成,是自然而然的發展,急不來,洪凡倫治療師指出,根據嬰幼兒心智能力發展歷程來看,15個月大起,會意識到自己尿尿或便便了;18至24個月會注意到尿布髒了,並分辨尿尿和便便的差異;24個月會表達大小便的需求;30至36個月會主動要求大小便;48個月,如廁模式與大人接近。然而,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不盡相同,這些時間點可供做參考,「請父母多加觀察孩子的狀況,再評估何時適合開始訓練」。 她指出,除了觀察換尿布後的尿濕狀況,也可觀察喝水後的排尿情形,還有其他行為能力可供觀察: ‧模仿:如果出現模仿的動作,表示有能力學習他人的動作。 ‧能否獨立走進廁所:廁所多有門檻,如廁需要孩子可自行跨過門檻,有利後續的過程學習。 ‧理解兩個步驟的指令並執行成功:如廁訓練需要歷經好幾個步驟,確認孩子有能力記下兩個步驟並成功執行,對於後續的如廁練習有相當的幫助。 ‧會把玩具歸位:表示具有連結關係的能力,可了解尿尿便便與廁所或馬桶的關係。 ‧會正確表示「要、不要」或「好、不好」:面對大人詢問意願時,若孩子可依實際狀況正確表達「要、不要」或「好、不好」,不致讓大人誤判情況,如:口要心不要(不想尿)或是口不要心要(要尿尿),而影響了學習意願。 洪凡倫治療師表示,「關於這些能力,若孩子都準備好了,即是利於訓練的時機」! ※原文刊載於2017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0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1736-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布布教養日記:準備過聖誕囉!

布布教養日記:準備過聖誕囉!#媽媽寶寶

文‧圖/布布媽 有關布布媽 我是布布媽,目前育有一對每天都讓我生活充滿歡(噪)樂(音)的四歲半&兩歲半姐弟。我不是育兒專家,更不是所謂的完美媽媽,我一直深信「Happy Mom,happy Family.」,做個開心的媽媽,才是育兒的長久之路。(FB粉絲團:I’m布布媽咪) 轉眼即將要進入一年之中我最喜歡的12月,12月有大人小孩都愛的聖誕節,剛好也是我本人的生日,所以這個節日除了家人的團聚之外,對我們家來說也是格外的有意義。 用心創造聖誕回憶 記得小時候每到12月,我跟弟弟就會非常期待&乖巧,盼望著聖誕老人能送給我們禮物。我爸媽也很用心,在我長大認得他們字跡、開始懷疑聖誕老公公就是他們時,還會想盡辦法請阿姨們輪流寫聖誕卡片給我。印象中某一年,我在平安夜跟他們說:「我今晚不睡覺了,要等著聖誕老公公來我們家放禮物」,結果爸媽也就只好跟著我撐著眼皮到凌晨,才偷偷跑去放禮物(他們應該覺得我很麻煩吧哈哈)。小學四年級時,曾經因為還相信聖誕老公公,被同學取笑說我很傻,但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謝謝爸媽的用心,讓我持續這個美夢好多年… 守住孩子的美夢 轉眼間,我們成為父母了。當媽媽的這些年,覺得小孩最珍貴的,就是他們的單純、童心,可以的話,我希望能盡力幫他們守住「聖誕老公公」這個美好的夢。從布叮懂事開始,我們就跟她一起組裝聖誕樹,把家裡佈置得很有過節氣氛。現在布叮會寫一些單字,所以今年他跟小布一起寫了要寄給聖誕老公公的信,神聖的把它交到我們手上說:「麻煩爸比幫我們寄給聖誕老公公」,看到他們這麼期待,我也覺得很開心。 期許保有單純的心靈 親愛的布叮&小布:雖然不知道你們會相信這個美麗的童話到幾歲,但只要你們相信的一天,我跟爸比都會盡力扮演好你們生命中的聖誕老公公。或許某天會被你們拆穿(拆穿就沒有禮物了喔哈哈),但除了收禮物之外,我們更希望的是,你們能在未來的日子裡,持續保有孩提時期的善良&單純,也希望你們長大後回憶起小時候的聖誕節,會發自內心的微笑。最後要祝所有的讀者聖誕節快樂&Happy New Year!2018年見囉。 本專欄「布布教養日記」已告一段落,全新的育兒分享專欄即將登場,敬請期待! ※原文刊載於2017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0期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1722-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親餵母乳‧寶寶吃飽沒?

親餵母乳‧寶寶吃飽沒?#媽媽寶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耕莘健康管理專校護理科臨床實習指導教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陳如 無論是出生前或出生後,媽媽最在意的就是寶寶健康,親餵母乳,對營養的提供安心了,卻無法確定寶寶究竟吃飽沒,其實,透過觀察,寶寶是否吃得足夠可以輕易發現,媽媽也能因此逐漸感到輕鬆與放心。 確認飽足‧放心親餵 哺育母乳期間,親餵的方式不僅容易給予新生兒更多安全感、有助穩定寶寶情緒,對於母乳的供應,也容易與寶寶之間輕鬆建立供需平衡的默契,然而,因為擔憂孩子可能沒吃飽,寧願辛苦擠出奶水的媽媽大有人在,事實上,親餵母乳能透過觀察寶寶的尿布量與觀察寶寶的行為來確認孩子是否吃飽。 耕莘健康管理專校護理科臨床實習指導教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陳如表示,全親餵母乳建議按寶寶需求哺餵,以母乳容易消化吸收的特性來說,哺餵新生兒的間隔不應超過3小時,尤其初期新生兒尚未習慣吸吮與被餵食的模式(在子宮中可隨時吞嚥羊水,以及靠胎盤供應養分及營養),加上此時期希望寶寶頻繁吸吮刺激母乳量,若寶寶睡眠已達3小時,應確認寶寶是否有餵食的需要,可以用打開包巾檢查尿布、擾動他的睡眠等動作進行確認,避免寶寶在睡覺過程中血糖降低。日後等到寶寶已建立餓了、被哺餵的規律及胃容量逐漸增大後,即可依其飢餓表徵及線索來哺乳。 全親餵時,可透過下列方式確認寶寶是否吃飽: 1.尿布確認法 出生6天內,每增加1天需多一片尿布量,例如:出生第1天需有1包重重的尿布、第2天2包、第3天3包,直到第6天,需有6包,之後持續維持每日6包重重的小便尿布。新生兒的1次尿量(滿月前)約50g~100g重,家長可拿一罐養樂多瓶子裝水倒在尿布上,感受其大致的重量,隨著月齡增加,每包小便的尿布重量會漸漸增加,因此親餵母乳時,只要寶寶一天有6包正常小便的尿布量,就表示有喝到足夠的奶量。 2.體重計算法 寶寶出生後,因為水分與胎便的排出,體重會持續下降,約於出生後第4~5天,體重會下降到最低點(下降的幅度不要超過出生體重的10%,若下降至出生體重的7%~10%,可以請專業人員評估哺乳狀況並給予適切的建議),一般到第7天,寶寶體重應開始增加,不應該仍在下降,足夠的奶量會讓寶寶在出生後10~14天恢復到出生體重,之後平均1個月需增加至少600g(6個月前),透過觀察寶寶體重的變化,家長可依此判斷寶寶的喝奶量是否足夠,或腸胃吸收功能是否正常。 3.生長曲線比對法 家長也可以比對孩子的生長曲線,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陳如強調,是指孩子「自己的生長曲線」,亦即孩子的生長只要持續位於同樣的百分比上即可(例如:總是位於50%的位置,就一直沿著50%的那條線生長),不要擔心孩子沒有每次進步,因為先天條件不同,只要孩子每階段都有等速成長,就無須跟別人比較或強求孩子要超越,只要數值不低於3百分位或不要掉落2條線,都算正常。 4.飽足特徵辨識 寶寶飢餓時,出於天生的反射動作,無須家長手指置於嘴邊,寶寶就會出現左右轉頭張嘴、搜尋乳頭或肢體動作變多、吸吮等反應,而吃飽時,寶寶也會出現自然地放開乳頭、手掌鬆開、全身放鬆滿足地睡著等特徵,且隨著母嬰之間的默契增加,媽媽會慢慢知道孩子真的吃飽時大約須吸吮多久時間,並能依時間、次數的突然增加或減少,輕易掌握寶寶今天的食欲與需求量。 寶寶奶量 寶寶的奶量從出生後逐漸增加,以4公斤的寶寶來說,奶量約可達一天600~700c.c.,但隨著寶寶的不同特質、身體狀況與環境影響,每個寶寶的奶量會有些許的差異,例如:比較缺乏安全感的寶寶,透過吸吮比較能平靜下來,被餵食的機會就會增加,奶量也可能比較多;有時為了達到所謂定時定量或醫療的需求,胃容量可能會被撐大。 依據嬰兒體重與所需熱量比(30c.c.約供應20卡熱量)的計算方式,在未添加副食品的情況下,每階段寶寶的奶量需求大致如下(副食品的添加會影響寶寶對奶量的需求,添加副食品後可能讓奶量需求持續持平或減少): 體重(單位:公斤) 一天所需奶量(單位:c.c.) 3 450~550 4 600~700 5 750~850 6 900~1,000 7 1,050~1,150 ※原文刊載於2017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0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4367-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我會保護自已PART2一起成長DADDY、MUMMYTOGETHER!

我會保護自已PART2一起成長DADDY、MUMMYTOGETHER!#媽媽寶寶

文/媽媽寶寶 面對年幼的孩子,家長必須要知道,他們天生就是脆弱的個體,保護自己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適當的觀察並給予保護,是家長的責任;然而,很多時候過度的保護,卻是扼殺孩子探索世界的殺手。陪著孩子成長並不難,「適時的放手、花時間陪伴孩子」,都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必須一起成長的課題。 FIVE POINT! 仔細觀察‧培養耐心‧減少傷害 認知能力 認知是抽象而且廣泛的,必須經由外在行為去觀察,長時間的學習才會歸納出定義。例如:當沒看過的人出現在孩子眼前,在他們僅有的認知中,統稱這些人為陌生人,而當大人告訴他們,穿著綠色衣服送信的人稱為郵差,在他們的腦中,才會建立起「郵差」這個詞彙。 判斷能力 判斷力是經由認知能力所衍伸出來的,孩子的判斷力並非與生俱來,他們會透過從小建立的認知能力,判斷過往是否有類似經驗。但往往學齡前的孩子往往因為經驗不足,所以無法判斷當下的行為是否危險。在居家安全當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孩子對於冒煙感到好奇,而嘗試觸摸燒開的熱水壺,造成燙傷的問題,這時候家長就必須主動將熱水壺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減少孩子受傷的可能性。 應變能力 良好的應變能力所指的是,面對不同環境遇到的狀況,能做出將風險降到最低的情況,而提高孩子的應變能力是需要透過家長長時間的引導,慢慢培養出來的。例如:當孩子在過馬路的時候,儘管是綠燈,也要記得提醒孩子,一定要先確認沒有來車再行走,並且提高警覺注意是否有車子要右轉,如果有也不應強行通過。如此一來,不僅能教導孩子正確的交通安全規則,也能加強孩子的應變能力。 語言溝通能力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語言發展上,7、8個月大的孩子,會開始發出一連串的聲音,1歲6個月左右的孩子,大約會說6-7個單字,而到了2歲時,開始會有簡短的句子。因此在語言溝通上,學齡前的孩子常常頭腦想的卻和嘴巴傳達出來的意思不同,出現詞不達意的狀況,家長若沒有仔細觀察,這時候,孩子很可能因為家長無法理解,心急之下產生不開心的負面情緒。 動作協調能力 學齡前的孩子雖然在動作協調上比起前幾項容易有進展,但在穩定度以及協調性上仍明顯不足。而家長也應該透過平常與孩子的互動從旁觀察。在上下樓梯的時候,建議家長可以牽著較幼齡的孩子一起走,或是以嘴巴數數的方式,一方面培養專注力,讓小孩養成好習慣;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降低踩空的機率。 孩子的選擇‧要尊重! 針對身體自我保護這一塊,專家建議應該從三歲開始做起。透過情境模擬的方式教導他們,除此之外,家長也應該尊重孩子的身體自主權。例如:家長帶孩子到公園玩,陌生的叔叔阿姨看到孩子很可愛想伸手碰觸,而孩子很抗拒時,家長應對孩子建立一個概念是「除了親人以外的陌生人,都不應該輕易的觸碰自己的身體,如果不喜歡就拒絕對方」,林宜正醫師提醒,當下應尊重孩子的決定,且不需要反過來告訴孩子,這樣的舉止不大方;他也特別強調,讓陌生人輕易的觸碰孩子,這樣的做法反而容易讓孩子產生認知上的混淆。 重要觀念‧要訓練! 在自我保護的學習中,「防止傷人」的教育一直都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當孩子們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不知道怎麼控制力道,往往不經意的一個舉動打到對方,這時候被打的另一方,多半也會還手,最後從開心的遊戲演變成打架的場面。 事實上,這樣的意外是可以避免的,家長們可以透過引導的方式教導孩子,當面臨這樣的狀況時該如何應對。例如:教導孩子,如果在玩耍的過程中,被同學推打甚至被咬,都應該明確的告訴對方我不喜歡這樣,接著離開那位同學去找老師;若是狀況相反過來,家長也不要急著處罰孩子,可以先聽聽看孩子自己怎麼說,並以適當的處罰和嚴肅的態度告訴他,這樣的行為是不正確的,所以要被處罰。 「斥責‧教訓」要適當! 當孩子若出現危險的動作,會立即導致自己或是他人受傷時,家長必須要先大聲制止。但若是小朋友常常出現不適當的行為時,除了以「斥責、教訓」的口吻糾正他們之外,建議家長也可以另尋其他處理的方式。家長期待孩子能遵守規則是正確的,但若只單一使用「斥責、教訓」的方式而不對孩子進行引導,效果有限且無法讓孩子學習正確的行為。教導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得使用打罵教育來達到目的;如果小朋友當下哭鬧不休,林宜正醫師建議可以採取「帶離現場」的方式,帶離現場之後,再向他強調這樣的行為不適當、會讓自己受傷,若孩子年齡比較大,也建議進一步的引導孩子去思考。 「堅持‧嚴肅」必須要! 在教導的過程中,除了鼓勵孩子勇於表達外,家長應該扮演聆聽者的角色,且應該建立親子間良好的關係,這樣才能讓小朋友在學習的過程中願意表達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孩子鼓勵並且有耐心的反覆教導,雖然是很重要的一環,但台北私立浩恩幼稚園馬文華園長特別強調,平常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適時的放點水是沒關係的,但只要是攸關於「安全」的問題,家長「堅持與嚴肅」的態度很重要,才能讓孩子了解事情的重要,也可以讓他們深知其中的嚴重性。 訂定規則‧不能少! 台北私立浩恩幼稚園馬文華園長建議,家長在家中要明確的立下「家規」!舉例而言,「吃飯前要洗手」、「玩完玩具要收好」,明確的告訴孩子規則有哪些需要遵守;如果擔心孩子不聽話,她也建議,可以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了解不遵守規則可能會造成摔跤、受傷等後果。而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家長特別要注意的是,避免過當地利用孩子的憐憫心,以免往後孩子只要遇到一點問題,便以哭鬧的方式,希望求得大人的關注,造成反效果。 ※原文刊載於2017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0期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1716-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育兒日記‧母嬰依戀關係發展

育兒日記‧母嬰依戀關係發展#媽媽寶寶

文/洪郁鈞‧周滋靜 採訪諮詢/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暨中崙諮商中心臨床心理師呂信慧 初次與寶寶相見,感覺既陌生又熟悉,迎接新生命的經驗不只讓人難忘,育兒之路的開展也讓爸媽印象深刻,寶寶的身心發展隨著時間悄悄變化、逐漸成熟,成長中的每個里程碑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記憶著親子間每次互動的甜美紀錄。 第一階段:身心發展起步走 母嬰依戀關係-前依戀期(the preattachment phase) 時期:0至6周 寶寶出生後,寶寶與主要照顧者(多數時候是母親)之間的相處,是孩子未來人際關係的雛型與安全感的奠定基礎。人類求生存的本能讓寶寶在0~6周間,雖然無行為能力,卻能以微笑、抓握與凝視等行為來回應照顧者,此階段的寶寶雖然視覺尚未發展成熟,但是能透過情境、嗅覺與聽覺辨認出母親與他人,且還不會對特定對象發展出依戀的情感,因此此時能夠接受來自不同人的照顧,並給予相似的回應。 雖然在寶寶0~6周的前依戀階段中,可以接受來自任何人的擁抱與餵食,但為了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照顧者適時回應仍然非常重要,可以讓寶寶在初期感受「環境能回應我的需求,並感受環境是友善的,進而逐漸對這個世界建立初步信任」。 第二階段:區分陌生與熟悉 母嬰依戀關係-依戀建立期(the attachment-in-the making phase) 時期:6周至6~8個月 約從寶寶6周起,開始能夠記憶與辨識主要照顧者、熟悉的人與陌生人,並給予不同的回應,約至月齡6~8個月時,寶寶會對主要照顧者會表現較多正向回應,並對陌生人有較多的警戒、戒備,呂信慧臨床心理師指出,在此階段,寶寶會出現明顯的陌生焦慮,即見到陌生人會展現不安情緒,並準備與主要照顧者建立更深的關係,這是孩子認知成熟的展現,也是孩子正常的發展過程。 呂信慧臨床心理師也強調,寶寶的依戀關係發展存在著明顯的個別差異性,每個寶寶的時程不盡相同,例如:有些寶寶對熟悉者與不熟悉者的認知區辨較早發展出來,因此陌生焦慮發生的較早,有些寶寶可能延至8個月後才發生,但是依據臨床上的觀察,依戀關係的發展次序尤重於年齡上的絕對區隔,建議家長無須拘泥於寶寶到了某年齡是否有該年齡階段的表現,只要觀察孩子的發展正位於哪個進程即可。 寶寶若出現陌生焦慮,例如:看到陌生人就哭,建議家長不要苛責孩子,也無須因為孩子的反應覺得難為情,這是寶寶在身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屬於正常的發展表現,也是寶寶準備與媽媽建立明確依戀關係的開始。 第三階段:世上只有媽媽好 母嬰依戀關係-明確依戀期(the clear-cut attachment phase) 時期:6~8個月至18~24個月 在此階段,寶寶開始將主要照顧者視為安全堡壘或後盾,支持他以主要照顧者為圓心向外探索環境,並時時確認他在遇到挫折時,能回到主要照顧者的懷裡獲得安慰,呂信慧臨床心理師表示,依據每個家庭照顧寶寶的模式,孩子的安全堡壘可能不只1位,例如:白天是托嬰中心的老師,晚上是媽媽與爸爸。 也因為對照顧者有明確的依戀,加上還不明白「媽媽若離開視線,還會再回來」這件事,寶寶會在此時同時出現分離焦慮,亦即當主要照顧者離開視線範圍,就會焦慮哭泣,因此家長可能會發現,在「明確依戀階段」之前,早上離家去上班,孩子都不曾哭泣,卻在某個時間點之後,對於媽媽去上班變得超級敏感。 第四階段:建立穩固而安全的親子關係 母嬰依戀關係-相互關係階段(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phase) 時期:18~24個月以上 寶寶已了解與媽媽或主要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鏈結會持續存在,媽媽(安全堡壘)不會不見,因此可以離開更久的時間、到更遠的地方去探險,例如:上幼兒園,並且在探險後,樂於與媽媽分享與交流所經驗到的各種事情。依戀關係發展至此,孩子內在的運作模型已初步形成,他會開始了解如何與人建立關係,並複製與爸媽(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經驗,做為與同儕及未來另一半的互動基礎。 在關係中感到安全,有助提升孩子的耐挫力,對人際關係的經營也比較容易有正向發展,例如:若孩子從與父母的相處中感受到受挫時會被安慰、做不好時仍可被接納、有爸媽支持我不孤單、不會被遺棄等,那在與同儕相處時,就會複製這樣的經驗與人互動,或是遭受拒絕時,也比較不容易立即出現挫折感;反之,若是童年時期遭受到暴力對待或忽略,孩子對成人會發展出不信任感,在人際互動中也比較容易出現不安全感。 ※原文刊載於2017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0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1740-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讓孩子建立自我保護觀念

讓孩子建立自我保護觀念#媽媽寶寶

文╱郭珮綺 採訪諮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林宜正‧台北市私立浩恩幼稚園園長馬文華 小朋友的成長過程裡處處充滿危險,而從6個月大開始,他們漸漸有了感知能力,而到了一歲之後,開始會說話、走路,對身邊的人事物更是充滿好奇心,然而面對危險許多孩子們往往卻一無所知,因此,從小建立自我保護的觀念,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很重要的課題。 找對方法-DADDY、MUMMY DON’T WORRY!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林宜正表示,自我保護與認知概念具有很大的相關性,若是要讓小朋友產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必須先讓他們和這個世界建立連結。 但以嬰幼兒而言,他們對於環境的感知能力比較弱,尤其是1歲以前的寶寶更是沒有辦法做到自我保護,因此,在這階段「家長」顯得特別重要,與其教導小朋友如何自我保護,家長更應該負起責任,循序漸進耐心並反覆引導他們建立自我保護的概念。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除了家長的責任外,孩子也應該在不同的年齡層漸漸建立起自我保護的概念,例如:當陌生人靠近想要碰觸自己的身體時,這時候要勇敢說不,甚至是大聲呼叫;或是當過馬路的時候要記得左右察看是否有來車,必須謹慎、注意安全;而在家中,除了家長要避免讓孩子接觸危險物品外,也應該設下規矩讓孩子知道,在家中不能奔跑嬉戲,以免撞到桌角。雖然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由於隨著孩子長大,活動範圍也變更廣,這背後的危險性卻不容小覷。 刺激感官‧探索世界 在新生兒的階段,寶寶只能透過聽覺與觸覺感受身旁的事物。漸漸的會開始透過把東西抓在手中或是放入口中等方式,開始擴張探索的範圍。林宜正醫師也提到,隨著發展的年紀去觸發他們對於環境的認知是很重要的。 2至3個月大的寶寶,是透過抓握和接收聲音的方式感受外在環境,因此家長可以透過不同材質的觸覺遊戲、玩聲音的遊戲和寶寶互動;4至6個月則是可以透過口腔刺激的方式,因此,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逐漸嘗試多樣化的副食品,避免口腔敏感的問題發生;而在1歲的階段則是可以開始透過簡單的詞彙,增加認知能力,加深對周遭人事物的記憶。從孩子2歲開始,他們開始會透過簡短的字句表達想法,但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口語、記憶發展上才正逐漸成熟,也因此他們只能記得部份發生過的事情。3、4歲的孩子,已經可以明確的表達自己的需求、與他人溝通,但在這個階段多是以自我為中心,較不懂該如何與人分享互動。除此之外,孩子也有強烈的模仿能力,但在對於自身身體的認知上,也已經處於可以明確學習並且描述器官的階段,孩子對於男女的性別會有不同的認知。建議家長可以從這個階段開始,帶孩子學習對於身體以及周遭環境安全的認知,或是學習對於熟人、陌生人、環境的警覺性。而處於5、6歲階段的孩子,則是個性養成很重要的一個時期,也會開始接納旁人不同的意見,這時,建議父母可以用不同的教養策略,來慢慢引導孩子。 分層教育‧很重要! 事實上,大部分學齡前的孩子學習能力強,模仿力也高。家長在這個階段不僅要耐心教導,也必須以身作則當榜樣,以防孩子仿效,留下不好的習慣。而當家長在對小朋友進行危機概念教育的過程中,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是很重要的一環。家長必須依據他們的身心發展以及特性,才能夠設身處地的替孩子建立正確且適合的自我保護概念。 2歲以前 孩子在2歲以前,他們已經開始學走路、探索世界,雖然語言發展尚未成熟,但事實上他們可以大致聽懂禁止的指令,台北市私立浩恩幼稚園園長馬文華表示,建議可以在危險的地方貼上禁止的符號,讓他們建立危機意識,而家長除了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也可以搭配嚴肅的表情,既可以有效讓他們了解其中的危險性,也可以讓他們在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3歲 在這個階段,孩子會對於身邊的事物容易感到好奇,遇到新鮮、沒看過的物品會想直接動手,這時候家長除了要時時刻刻跟在一旁,最重要的是,當孩子做出危險動作時,可以先帶離現場,並以嚴肅的口氣,讓他們知道事情的危險性。此階段的孩子好奇心強,相對年紀較大的孩子,外出時很難約束規範他們,常常在大人轉身不注意的時候,突然被玩具或是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而溜走,因此,建議家長在外出時隨時叮嚀孩子,務必要緊跟父母不可以單獨行動。 3~4歲 3~4歲的孩子在語言發展和溝通能力上,已經可以透過句子來描述,這個時候醫生建議,當危險行為發生的當下,除了要以嚴肅的態度制止他們當下的行為並帶離現場外,也必須透過引導的方式教導,避免下次再做出相同的行為。相較於2~3歲的孩子,3~4歲孩子理解能力漸強,平時,家長可以透過繪本以及說故事的方式(例如:小紅帽與大野狼)教導孩子,在說故事的過程中,告訴他們事情的前因後果,替孩子以有系統的邏輯方式建立自我保護的概念。 4~6歲 隨著孩子年齡漸漸變大,表達能力越來越好,這時候的他們會開始產生自我意識,出現哭鬧、生氣、反抗、難以溝通的現象,這時候家長的態度顯得更加重要,必需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處理孩子的行為狀況。有時,適時以「冷處理」的方式,等他們先冷靜下來,再以溫和但堅定的態度,告訴他們事情的嚴重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後果。建議家長平時在家可以透過拋出問題,或是以情境劇的方式,讓他們自己提出遇到危險時的解決辦法,家長也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將更好的方式補充教導孩子,以溝通對話的方式一起討論。 CHECK!小地方開始 孩子對於抽象的警告,有時可能較難理解。建議家長可以在家中製作警告標誌,並帶孩子實際操作讓孩子了解,以便強化他們的印象。例如:在熱水壺貼上紅色的警告標誌貼紙,或者讓孩子實際看到熱水冒煙的情況,並告訴孩子「燒開的熱水壺很燙」、「熱水會冒煙,不能碰!」,接著可以再邀請孩子自己重複說一遍,這樣也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 CHEER UP!拒當溫室裡的花朵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面對困難、危險,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是,必須讓孩子透過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家長若是一昧擔心受怕,阻止孩子接觸外在環境,亦或總是替孩子解決問題,反而會降低孩子對於外在環境的警覺心,不僅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挫折忍耐力也會降低,甚至成為溫室裡的花朵,永遠長不大。 ※原文刊載於2017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0期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1719-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流感高峰又來到‧接種疫苗保護好

流感高峰又來到‧接種疫苗保護好#媽媽寶寶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木生婦產科診所兒科主治醫師張馨宇 每到10月,流感疫苗開打,無非是為即將來到的流感季節做好預防準備。千萬不要小看流感的威力,萬一不幸併發重症,嚴重時,可是會致命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公費疫苗接種對象,首度納入家有6個月以下寶寶的父母,提醒符合資格的父母,不要放棄權益,才能避免跟上這討人厭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的威力究竟有多強?歌手蕭敬騰曾經因罹患A流而發高燒,並在後台昏倒送醫;6月間,一名2歲女童,從確診染上流感到死亡,僅僅4天的時間而已。最近更傳出藝人潘瑋柏因嚴重流感引爆肺炎,住進加護病房1星期。 面對流感高峰季即將來臨,其實每一個人都不應輕忽流感的威力! 最佳預防方式‧接種疫苗 若不想讓流感病毒在身上逞兇鬥狠,最佳的預防方式就是接種疫苗。張馨宇醫師指出,「接種疫苗後,需要兩週讓體內的抗體濃度上升以產生保護力,保護力約可維持4至6個月,提醒高危險群對象能早日接種,面對即將到來的流感高峰期,才能發揮保護力」。 不少人想問:接種疫苗後,就完全不會得流感嗎?她說,「流感疫苗的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而有所差異,平均約可達3至8成。雖然仍有可能得流感,但症狀會比未接種來得輕,也降低成為重症的機會」。根據往年的統計數據可見,得到流感重症的患者,大部分並沒有接種疫苗。 今年的流感疫苗已經於10月1日開打,與往常不一樣的是,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擴大了兩類:「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及「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提醒符合資格的對象,不只為了自己的健康,更為了保障小寶貝的健康,請積極接種疫苗。 張馨宇醫師補充,由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是流感的高危險群,但是6個月內嬰兒尚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必須靠周圍的人做好自保,以避免讓嬰兒被感染。其實6個月內嬰兒最常接觸的對象,除了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外,主要照顧者可能是保母或家中的長輩,「若這些人不符合50歲以上享公費接種的資格,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不妨考慮自費接種」。 另外,孕婦也屬於流感的高危險群,因懷孕時的免疫功能會下降,加上心臟以及呼吸系統的改變,使得流行性感冒的併發症和死亡的發生風險,較一般人來得高;同時,感染流感可能引起早產,而早產所衍生的問題更是令人煩惱,她提醒,「請孕婦做好預防流感的準備,接種流感疫苗,不僅可以保護自己,產生的抗體會透過胎盤傳給胎兒,保護6個月以下的寶寶」。 流感疫苗Q&A 目前國內的流感疫苗有國外進口與本國自製,國外進口又分為「三價」與「四價」,公費疫苗採購的是三價疫苗,四價疫苗則需要自費。每到接種流感疫苗,醫師就常被問到下列問題: Q1:打進口疫苗比較好? 張馨宇醫師表示,不論是進口或是國產疫苗,「效果無差別」,因所使用的病毒株種類都一致且製程相似,其保護效果一樣,也無安全的疑慮。「不過,不免有家長對國產疫苗的副作用感到疑慮,而會問:什麼時候有進口疫苗?事實上,醫療院所會拿到什麼疫苗無法事先知道,因為都是由疾管署配統一配送」。 Q2:打三價好?還是打四價比較好? 公費接種使用的流感疫苗是三價,包含3種病毒株:A(H3N2)及A(H1N1)和1種B型,四價流感疫苗則涵蓋了2種A型與2種B型株。B型流感大致可分為山形株(Yamagata)與維多利亞株(Victoria),三價的B型是「二選一」,猜對與猜錯的機率各是二分之一,若與實際流行的病毒株不符,就會有B型流感的流行;四價的B型則因「全包」,不用擔心猜錯,保護範圍與效果自然比三價來得大。如果經濟許可,自費施打四價是不錯的選擇。 張馨宇醫師指出,「四價疫苗並未對3歲以下提出使用規範適應症,換言之,3歲以下只能施打三價疫苗」。若是3歲以上,就可選擇接種三價或四價疫苗,她建議,「想自費接種四價疫苗得到多一點保護,但又想省一點錢的家長,若孩子是9歲以下且第一次接種者,必須施打兩劑(相隔一個月),第一劑接種公費的三價疫苗,第二劑再自費施打四價疫苗」。 ※原文刊載於2017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9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1472-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