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掌握胎兒健康 量測胎動的2大原則

掌握胎兒健康 量測胎動的2大原則#媽媽寶寶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日升 胎動,是孩子出生前與媽咪最大的互動,更重要的是可以得知他在腹中的狀況。通常不可能24小時都利用超音波檢查胎兒的狀況,因此大多數的時間,並不清楚肚皮下發生了什麼事。唯有正確測量胎動,孕媽媽才能及時掌握胎兒健康。 孕期各階段的胎動頻率 胎兒在子宮內大部分的時間在睡覺,少部分的時間在活動,胎兒剛開始兩次清醒的時間間隔大約30分鐘左右,之後每一個小時內有40到50分鐘的睡眠時間,10分鐘左右的活動時間,妊娠後期的睡眠時間則會拉長至3至4小時,清醒時間增加到30分鐘。 許多媽咪認為胎兒在半夜的時候活動次數較多,但事實上胎兒的睡眠時間和活動時間是規律在運作,但在孕期的不同階段,孕媽媽能感受到的胎動頻率也不相同。 1) 懷孕初期/ 懷孕16週起,媽媽們開始感覺到胎動。但這時候的胎動並不明顯,因為胎兒身形還很小且力量微弱,因此孕媽咪不會有太大的感覺。 2) 懷孕中期/ 17到29週之間,也是胎動最頻繁的時期,這時候的胎兒身形大概只佔據子宮一半左右,所以還有空間讓胎兒在肚子裡做較大動作的活動,但因為肌肉還在學習,所以動作不多,孕媽咪感覺到的胎動多半以滾動為主。 3) 懷孕後期/ 約自29週起,胎兒成長速度快,子宮內所剩空間不大,手腳不能完全伸直,只能以四肢的簡單活動為主,加上睡眠時間拉長,使得活動次數減少,但力道明顯變大,有時,孕媽咪隔著肚皮就能摸出胎兒的手、腳、膝蓋。 如何正確測量胎動 胎動除了是胎兒與媽媽的互動之外,也可以從胎動中得知胎兒的活動力, 胎動若有所減少,表示可能有重大的問題,因此,正確測量胎動的目的是避免遺憾發生,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適時掌握胎兒的健康。 原則1:一天至少十次 兩小時內胎動達十下,且一天內感受到十次都在胎動的標準中。測量胎動並不一定要在某一個固定時間,可以藉由通勤、午休等瑣碎的時間測量,即可簡單掌握寶寶的健康。由於有時候胎兒比較不愛動,可能是因為孕媽媽忙於工作而忘記吃飯,導致胎兒肚子餓,因此活動力下降,適時補充糖分、熱量,加上起來走動、輕微搖晃肚子,通常胎兒在一小時內就會醒來開始活動。但若超過一、兩小都沒有感覺到胎動,就要儘速就醫。 另外,若媽咪懷的是多胞胎,胎動次數也要個別分開計算。通常產檢的時候,醫師會告知胎兒的位置,請孕媽媽們一定要分開計算多胞胎的胎動。 原則2:次數減半是警訊 計算胎動次數是掌握胎兒健康的關鍵,除了上述基本原則外,若是孕媽媽有明顯感受到胎動次數減少為原先的一半,建議先藉由吃東西、走動以試著改善胎動狀況,但若胎動還是明顯減少,且持續超過一個上午,就建議到醫院做檢查,確認胎兒健康狀況。 由於孕媽咪在臨盆前因為子宮空間變小且羊水減少,因此胎動會比較不明顯、次數也比以往降低,還有若是媽媽感冒不舒服,也會造成胎兒活動力下降,但這兩種情況下的測量基本原則仍不變,胎動次數一天至少還是要有十次。 ※原文刊載於2017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7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1005-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戒除奶嘴看時機

戒除奶嘴看時機#媽媽寶寶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龍 戒除奶嘴對寶寶來說是重大的改變,此時爸媽的支持與鼓勵很重要,必須與寶寶站在同一陣線。 吸吮是本能也是需求 大約於妊娠32周,胎兒在媽媽腹中即已能做出吸吮的動作,出生後,在正式邁入心理學領域中所謂的口腔期時,吸吮的需求已經存在,一方面是為了出生後,透過吸吮,能夠順利的從媽媽乳房中獲取奶水,另一方面,對某些寶寶來說,吸吮也能滿足自我安慰的需求(在早產兒病房中,有些早產寶寶因為太小無法吸吮奶嘴,醫院甚至會提供細小的管子讓早產的孩子吸吮,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在早期人類育嬰的經驗中,吸吮奶嘴即已有所紀錄。 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龍表示,有許多研究是針對寶寶吸吮奶嘴的行為進行探討,發現對寶寶而言,奶嘴的功能除了提供安撫、滿足孩子的吸吮欲望之外,也能促進口腔肌肉的成熟發展,對某些孩子更提供幫助達成規律作息的目的,例如:成為睡前的安撫儀式或增加睡眠品質。 此外,在安全考量上,新生兒吸吮奶嘴可避免寶寶趴睡造成窒息、被毯遮蔽口鼻,以及避免寶寶呼吸中止,有助預防新生兒猝死症,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對於新生兒吸吮奶嘴的行為,基本是給予支持,唯建議給予奶嘴的時機點應晚於出生後3~4周,待寶寶已建立吸吮乳房的習慣後再提供奶嘴,避免奶頭混淆。 觀察徵象 選定戒除時機 雖然美國兒科醫學會對於出生後使用奶嘴給予支持,但研究仍顯示吸吮奶嘴可能帶來副作用,包含影響齒列的發展、有微幅增加罹患中耳炎的機率,以及因為奶嘴未保持清潔所帶來的感染風險與可能讓寶寶減少練習口語表達的機會。說明如下: 1) 影響齒列/ 經常性的吸吮奶嘴確實會造成寶寶齒列的變形(如:暴牙或牙齒歪斜),張龍醫師指出,孩子3歲之前,因吸吮奶嘴所造成的齒列不整,可在戒除後快速恢復整齊度,但若超過3歲,自動恢復整齊度的機率就減少,因此建議家長可以觀察,若寶寶的齒列已受吸吮奶嘴影響整齊度,就建議可以考慮3歲前協助寶寶戒掉奶嘴,若齒列的整齊未受影響,則可在6歲前(長出恆齒前)慢慢協助戒除(齒列整齊度是否受影響,通常與寶寶吸吮頻率有關),同時,也建議可以請教熟悉的牙醫師,請他依據孩子的牙齒狀況提供建議。 2) 微幅增加罹患中耳炎可能性/ 因口腔、鼻子與耳朵相連,因此對有些寶寶來說,吸吮奶嘴的行為可能對耳咽管功能有所影響,存在讓寶寶增加罹患中耳炎的機會,建議若寶寶經常性出現中耳炎的症狀,就應考慮為寶寶積極戒除奶嘴。 3) 奶嘴不清潔成致病原/ 吸吮奶嘴的另一個隱憂來自於奶嘴的清潔度,因為必須放入寶寶口中,因此若奶嘴上附著致病菌,便很容易讓細菌直接被寶寶吃進體內,建議使用奶嘴必須經常清潔與消毒,才能避免孩子病從口入。 4) 影響語言發展/ 研究發現,寶寶吸吮奶嘴影響語言發展的定論並未獲得支持,但張龍醫師認為,若孩子長期或整日吸吮奶嘴,確實可能因此減少開口說話與練習正確口語表達的機會,讓語言的發展速度受到遞延,建議可在孩子逐漸懂事後,協助他減少吸吮奶嘴的時間,並經常與他對話,幫助孩子每階段的口語發展。 戒除奶嘴的時機點,醫界有不同的主張,有些醫師建議於3歲前,也有醫師認為可遞延至6歲前,張龍醫師建議,若孩子出現前述徵象時,可隨時積極為他戒掉奶嘴,否則便可與孩子在取得共識後,慢慢達成戒除奶嘴的目標。 戒除奶嘴需要爸媽的支持與鼓勵 戒除一個習慣,即便是成人,都需要時間與毅力,張龍醫師提醒,為孩子戒除奶嘴時,爸媽的支持很重要,必須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不要持相反立場或對孩子說難聽的話,必須認同孩子的需求、陪著他一起戒除吸吮奶嘴的習慣,告訴他需要戒除的理由與好處、給予他鼓勵、認可他的進步,並協助他尋找可以另外取得慰藉的方法,如:安撫巾或玩偶。 同時,為孩子戒除奶嘴時,如果沒有立即性必須戒除的理由,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循序戒除,讓他可以對戒除奶嘴這件事有心理準備,但張龍醫師提醒,戒除期間,若遇上孩子生病或因為某些變故造成孩子的重大失落時,不要強行戒除奶嘴,建議此時可讓奶嘴暫時成為孩子自我安慰的角色,讓戒除計畫延後達標。 ※原文刊載於2017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7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1046-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婦須知自然產與剖腹產‧生產風險面面觀

孕婦須知自然產與剖腹產‧生產風險面面觀#媽媽寶寶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木生婦產科診所副院長毛士鵬醫師   風險經常伴隨著事件而存在,無論是剖腹生產或自然分娩,不但皆存在相同的生產風險,不同的生產方式也各自存在不同的一般性風險。 早期社會生產具高風險 早期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時代,生產有時須賭上媽媽的性命,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與醫療儀器的日新月異,因為分娩所發生的天人永隔事件已不多見,臨床上,懷胎足月後順利讓寶寶誕生的比例超過99%,產婦的死亡率也低於千分之2。 木生婦產科診所副院長毛士鵬醫師表示,早期社會產婦遭遇難產的情況可能來自兩個面向,其一與媽媽本身的內科疾病有關,如:甲狀腺異常、紅斑性狼瘡、高血壓或糖尿病等,若這些疾病於生產過程中發作,會讓產婦面臨生命危險或併發嚴重的後遺症,而另一種狀況則來自於生產過程的意外情況無法掌控,例如:產程過長使子宮收縮無力造成產後大出血,或是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等狀況所造成的產前嚴重出血等,都會讓母胎生命同時遭受威脅。 醫療進步讓多數生產風險可掌握 然而,以現在的醫療技術而言,只要孕媽咪有定期產檢,即可針對內科疾病預先歸類為高危險妊娠情況,並進行風險防範,而生產過程的意外,也可在儀器監視下有效降低發生率。 以因待產時間過長所造成的產後大出血為例,在早期沒有超音波的年代,若胎兒太大,遲遲無法讓產程順利推展,待產程一拉長,產婦的子宮會逐漸無力收縮,最終當胎兒娩出後,子宮仍無法收縮,致使產婦凝血功能不良,即可能造成血崩(產後大出血)。此種情況在現代醫療處置中,除了能在待產過程中,透過儀器監看胎兒情況,也會確保在子宮疲乏前進行剖腹,讓寶寶平安出生、解除可能的生產危機。 仍有無法規避的生產風險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不僅產婦本身因素所造成的生產風險可有效降低,透過超音波、胎兒監視器與基因檢測等儀器與技術的發明,許多自費檢測也讓胎兒的健康與健全狀態能在產前有9成以上的掌握,但毛士鵬醫師不諱言,即便目前的醫療技術再進步,生產仍存在風險,其中產婦部分,包含有輕微子癲前症傾向的產婦,生產時血壓突然飆高造成子癲症,或是羊水栓塞與不明原因的產後大出血等狀況,都無法在產前予以預防;胎兒部分,其健康風險則包含:許多器官功能或代謝功能,必須等寶寶離開子宮後才有機會得知,產前透過高層次超音波或基因檢測都無法預先掌握狀況。 剖腹生產降低難產率 早期對孕婦狀況無法掌握,又只能選擇自然分娩時,有許多可能危及母胎平安的狀況難以避免,如:胎兒臀位(胎位不正)、胎盤早期剝離或植入性胎盤等,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與剖腹生產的應用,高危險妊娠的孕媽咪可以在懷孕期間就及早發現,並針對可能發生的狀況積極防範,同時配合在適當時間以剖腹生產方式將寶寶抱出,以維母胎平安,因此,剖腹生產雖屬醫療介入行為,但卻確實地降低高危險妊娠產婦於生產時發生危急狀況的比例。 不同生產方式所帶來的一般性風險 分娩時發生子癲症、羊水栓塞與產後嚴重出血等產科急症,此些無法預知、發生率偏低、緊急,並潛藏致死率的生產風險,不會因選擇自然生產或剖腹生產而有太大的差異,除此之外,以目前的醫療環境而言,「生產行為」非常安全,因此,即便是沒有剖腹產適應症的孕媽咪,對於生產方式反而也有了選擇機會,而不同的生產方式,也同樣存在一般性的選擇風險,即便不致危害產婦性命,但一樣需要孕媽咪於選擇時事先了解。 自然分娩仍為優先選擇 雖然剖腹生產與自然分娩的一般性風險都能在妥善應對下獲得控制,但在無剖腹產適應症的前提下,自然產仍是婦產科醫師優先的建議,除了兩相比較下,剖腹產的好處沒有大於自然產、自然產的生產風險沒有大於剖腹產之外,其中自然產產後復原快,使媽媽體力恢復快、銜接母乳哺餵與育兒生活亦相對能較快上手,就能夠帶給媽媽許多好處。 ※原文刊載於2017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7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1039-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得知懷孕前做這些事要緊嗎?

得知懷孕前做這些事要緊嗎?#媽媽寶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 懷孕後,常常是媽咪重新檢視生活習慣的契機,如果未知懷孕前,不小心做了可能影響胎兒而心生不安的行為,建議一定要仔細向婦產科醫師告知與詢問。 孕前行為 因為無法在性行為之後立即得知是否受孕,大多數女性初次得知懷孕的時間點多半已為妊娠5~6周後,此時,在驗孕前就已進行,但可能不利胎兒的行為,就可能讓得知懷孕的媽咪感到焦慮,無法全然為懷孕的結果開心。 第一孕期是胎兒細胞分裂最快速的時候,胎兒神經系統與心血管系統在這個階段會一一形成,蔡亞倫醫師認為,孕媽咪在懷孕初期對飲食與生活習慣有更多的留心確實重要,但同時,卻也容易因為不了解而對某些行為出現過度的不安感。蔡亞倫醫師解釋,事實上,多數媽咪擔心的行為,不必然都一定會影響胎兒健康,或是必須終止妊娠,但得知懷孕後,停止NG行為、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卻是孕育健康寶寶的不二法則。 得知懷孕前剛喝了酒 酒精之所以必須在孕期避免,原因在於酒精可能影響胎兒的神經系統,或是因為喝酒讓媽咪的血管擴張,影響輸送至胎盤供應胎兒的血液量,使胎兒無法獲取應得的氧氣與養分等。然而,這樣的情況,通常是對於知道懷孕後也無法停止酗酒的媽咪而言,才有最高的風險性,若只是得知懷孕前喝了一點小酒,但懷孕後已避免酒精,就不需要終止妊娠或擔憂是否會導致胎兒的不健康。 孕婦若酗酒,寶寶出生後罹患「胎兒酒精症候群」的比例高於32%。酒精成分中的乙醇,被肝臟代謝成乙醛後,會傷害體內細胞,導致影響胎兒的各階段發育,胎兒酒精症候群可能帶來的危害包括使胎兒出現生長遲滯、小頭症(腦部發育障礙)、智力障礙、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畸形或臉部特徵異常,如:臉頰小、鼻尖短、人中模糊等。 以為胖了吞服減肥藥 蔡亞倫醫師不諱言,雖然已知市面上的減肥藥分為作用於中樞神經的減肥藥(以抑制食欲達成減肥目的)與非中樞作用兩大類,但實際成分很難明確得知,因此建議孕媽咪一旦得知懷孕就停用減肥藥,以避免對胎兒造成危害。懷孕初期,是胎兒發育的關鍵時期,各器官高度分化,藥物的作用可能對胎兒的發育形成干擾,建議孕媽咪產檢時,確實告知,以利醫師後續追蹤觀察。 臨床上,若在得知懷孕後終止減肥藥物的服用,一般都不致危害胎兒健康,但仍提醒有懷孕準備的媽咪,備孕期間,仍應該謹慎服用任何成藥。 驗孕前連續服用感冒藥 為了維護胎兒,多數的孕媽咪會儘量避免在孕期用藥,但若得知懷孕前連續幾天服用感冒藥,是否會因此影響胎兒健康?蔡亞倫醫師表示,針對感冒所服用的藥物不外乎是解熱鎮痛、抑制鼻水、鼻涕或止咳化痰等作用,如果是經由醫師所開立的感冒藥,成分多屬安全,得知懷孕後,可與醫師詳細確認後,更換更符合孕期安全的用藥,但不必擔心之前服用的藥物會影響胎兒。 但若非經醫師依症狀所開立的藥物,是自行購買的成藥,則安全性較不確定,仍建議孕媽咪在產檢時詳細告知,尋求婦產科醫師的確認,多數情況只須立即停藥、持續追蹤即可,並不需要擔心會有危及胎兒的風險或考慮是否需終止妊娠。 重點產檢不馬虎 建議女性一旦有了懷孕的心理準備,就可檢視自身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在備孕期間適時修正或調整。若在未知懷孕前進行了某些NG行為,也不要過分焦慮,現行的產檢項目已能對胎兒健康、甚至基因問題,有較多的了解與掌握,孕媽咪只要把握產檢時詳細告知、積極提問、與醫師共同討論的原則,並確實施作醫師囑咐的必要產檢項目,即可為寶寶的誕生做好準備。 ※原文刊載於2017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7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994-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破解寶寶3%生長曲線的迷思

破解寶寶3%生長曲線的迷思#媽媽寶寶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 小瑩有一個8個月大的可愛兒子,但每次回到婆婆家,總不免被問到:「這小孩是不是沒吃到營養?怎麼一直這麼瘦啊?」加上兒子的生長曲線始終維持在5%,讓小瑩越來越焦慮,究竟要怎麼做,兒子的體重才會增加呢? 媽咪從開始哺餵母奶後,就一直期望自己的孩子身高、體重發展能維持在標準以上,但有些寶寶從小奶量不少,吃副食品也沒特別挑食,生長曲線卻始終落在3%〜15%,讓媽咪不免憂心寶寶的生理發展是否健康。 3因素‧影響生長發展 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表示,家長不妨善用兒童健康手冊內頁的「兒童生長曲線」來觀察,得以確實掌握寶寶的發展狀況。 若寶寶生長曲線落在3%〜97%之間都屬正常範圍;此外,從出生就一直介於3%,生長曲線變化不大也無須擔心,反而是曲線突然下降,或是始終位於3%以下,就必須注意,建議請小兒科醫師檢查評估。常見影響寶寶生長發展有3個重要原因: 1遺傳 @內:關於寶寶生長發展,其實「遺傳基因」是重要因素,尤其對身高的影響最大,一般來說,1〜2歲左右,寶寶的生長曲線會根據遺傳基因而有所變化,如果爸媽個子較高,寶寶生長曲線通常會上移;如果爸媽都偏矮小,寶寶要突破97%也不太容易,這是正常現象。 2營養 @內:飲食是寶寶攝取營養最直接的來源,從出生起到1歲階段,母奶或配方奶可說是最重要的食物,4〜6個月大以後會添加副食品,練習咀嚼和飲食技巧,嘗試攝取奶以外的營養;1歲後開始進食一般食物,奶類已成為輔助食品。在這些階段中,如果寶寶常會偏挑食,或是經常生病,尤其是常發生腸胃、呼吸道相關疾病,寶寶的飲食營養攝取品質都會較差,進而影響生長發展。尤其對剛出生至2歲的寶寶生長曲線影響最大。 3內分泌 @內:如果寶寶生長速度減慢太多,醫師會檢查評估寶寶是否有內分泌問題,通常在新生兒篩檢時就會知道,大部分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等。若是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此為導致智商遲緩常見的原因之一,它的發生率約是1/3000〜1/4000,女性發生機率是男性的2倍,其中僅有15%與遺傳有關。 健兒門診與生長曲線 定期觀察生理發展 當寶寶生長如出現以下2種狀況時,就必須就醫檢查了解: ‧寶寶的身高低於身高曲線3%。 ‧寶寶的生長曲線突然由較高的百分比偏向較低的百分比。 因此,醫師於健兒門診測量時,如果寶寶生長發展突然下降較多、體重成長不足,通常會建議家長帶寶寶至小兒內分泌科,接受進一步抽血與照骨齡來檢查身體狀況,了解是否身體出現異常狀況,診斷是否為腸胃、飲食、營養或代謝內分泌異常所造成的生長遲滯,如有異常就再安排做進一步的治療。 體重過輕或過重 不同狀況要注意 許多家長總憂心孩子太瘦、太胖,潘俊伸醫師表示,先觀察生長曲線,過低或超標都可能身體已經出現狀況,必須就醫檢查。 體重過輕 當生長曲線圖的體重都低於3%時,可能要評估寶寶平日在飲食上的問題,如果幾乎都是餵奶,是否有厭奶狀況,或是已經4個月大,已經開始吃副食品,是否有挑食、偏食的情況,或是腸胃常有腹瀉、便祕;以及寶寶有過敏體質、鼻子過敏、異位性皮膚炎等都會影響食欲與飲食狀況,如有以上症狀,就必須轉至相關科別治療,改善病症。 體重過重 當寶寶體重的生長曲線超過85%屬於過重、超過97%就屬於肥胖。因此,當體重過重時也要請家長特別注意,是否平日飲食沒有節制,導致熱量過剩,或必需請醫師評估是否有內分泌、新陳代謝的問題,如:「小胖威利症」,為一種染色體異常造成的罕見先天性疾病,患者無法控制情緒,由於大腦下視丘的缺陷,導致體內無法產生飽足感,常導致體重過重等問題,甚至是年紀輕輕就罹患糖尿病。 ※原文刊載於2017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6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只鼓勵不讚美‧不讓稱讚扼殺孩子的能力

只鼓勵不讚美‧不讓稱讚扼殺孩子的能力#媽媽寶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亞和心理諮商與訓練中心正向教養講師暨心理諮商師陳奕維(FB粉絲專頁:陳奕維心理師所思所想) 不適宜的讚美,無助孩子能力的培養,如同Dreikurs(阿德勒的嫡傳弟子)曾說:「鼓勵之於孩子,就像植物之於陽光、空氣和水;而讚美就像巧克力糖,吃多可會蛀牙。」 沒有糖就不畫畫 大部分的家長明白從小在適當的時候讚美孩子,對孩子的能力發展具有正面影響,然而,不恰當的讚美,卻可能讓孩子對能力的養成失去動機。 陳奕維心理師舉例,心理學家曾針對孩童的動機設計一項實驗,實驗者將一群孩子帶至研究室中,在這個研究室裡放了許多色筆,讓孩子可以任意地在牆上塗鴉,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孩子很自然地拿起畫筆進行牆面創作。此時,為了研究「獎勵」如何影響孩子的動機,研究者開始提供餅乾、糖果等物品獎勵孩子的塗鴉行為,孩子也因為獎勵而認真塗鴉,但數次後,研究者告知不再提供獎品,孩子仍可繼續於牆面上塗鴉,但這些孩子卻因為失去獎勵,對塗鴉不再感興趣。 陳奕維心理師解釋,此即所謂認知上的過度辯證現象,孩子原本喜歡塗鴉的動機源於內在,但在大人開始給予獎勵後,孩子會自然的將內在動機轉換為外在動機,亦即原本喜歡塗鴉的內在動機,因為獎勵出現後,引導孩子認為獎品才應該是繼續塗鴉的動機來源,而忽略原本的內在動機(自然喜歡塗鴉的心情)。 陳奕維心理師進一步指出,如果孩子喜歡塗鴉,正確的鼓勵與引導應會強化他的內在動機,引發他對繪畫的熱情,使未來有機會讓他持續為熱情進行繪畫、發展繪畫的天賦,但若是錯誤的獎勵,在孩子尚未發現自己的熱情時,則可能會扼殺孩子做這件事情的內在動機,如果不給予獎勵,該如何鼓勵孩子? 「鼓勵」與「稱讚」大相逕庭 陳奕維心理師表示,在阿德勒學派的觀點中,「鼓勵」和「讚美」並不相同,「鼓勵(encourage)」是讓孩子發展出勇氣、自信與行動力,讓孩子能發展出自我價值與歸屬感;「讚美」則會讓孩子依賴他人的認同與讚美,得不到認同或讚美就害怕失敗並容易放棄。究竟該如何正確給予孩子鼓勵?陳奕維心理師提供下列原則: 1) 避免價值評斷 不為孩子的行為套上「好」與「不好」等價值評斷,例如:「你這次考試考了100分,真的很棒」。這句話隱含著認為100分才是好的,會逐漸養成孩子只著重於追求分數的習慣,長此以往,若分數不理想,孩子不會肯定自己的努力,只以分數界定自己,會變得容易失去信心,但若改成「準備這次的考試,媽媽發現你真的很認真準備,很棒」,則會讓孩子覺得被重視的是自發「努力的過程」、獲得的成果是自己認真得到的,因而對自己的能力與成就感到自信。 2) 以孩子為中心 若家長總是說「我真為你感到驕傲」、「你很聽話,很棒」,會讓孩子只為了得到家長認可而表現,未來也會習慣追尋別人的認可而採取行動,但當覺得自己有可能會表現不好、無法獲得讚美時,就會對自己感到沒自信。反之,若是鼓勵式的話語,如:「你一定很為自己感到驕傲」、「你有遵守約定,很棒」,則會讓孩子覺得「是我以自己的能力達成目標、完成任務的」,並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肯定。陳奕維心理師補充,鼓勵的話語,以孩子為出發點,主要在滿足孩子,讚美則是為了滿足家長的期待。 3) 避免比較 讚美通常隱含著「比較」,如:「說孩子做得比誰好」或「你是最好的」等,都隱含將孩子與他人比較的期望,這會讓孩子的行動或表現是為了勝過他人,並養成對輸贏有嚴重的得失心;但鼓勵的話語強調孩子與自己相比,看重的是個人能力的增長,當孩子未來在比賽中受挫、輸了競爭,也不會否定自己的成果。 4) 增強孩子的內在動機 「你彈琴比賽得了第一名,好厲害」與「你用心彈的旋律,我們覺得很感動」,前者的稱讚讓孩子認為獲得「名次」是重要的,一旦沒有得到名次,可能就會有強烈的沮喪感;後者的鼓勵,讓孩子明白「用心」可以讓曲子深入人心,名次的追求成為其次。 ※原文刊載於2017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6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慎防2風險‧孕期出國旅遊要注意!

慎防2風險‧孕期出國旅遊要注意!#媽媽寶寶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孫序東   今年3月,一名20歲準媽咪懷著7個月的身孕和先生一起前往沖繩旅遊,沒想到卻在當地早產,由於嬰兒體重過低,因此被送往特殊醫療中心治療。相關醫療費用至少須支付600萬日圓(約新台幣169萬元),這場意外的早產,不只讓夫妻倆擔憂寶寶健康狀況,也在經濟上陷入愁雲慘霧中。 近幾年不斷有準媽咪於懷孕期間出國旅遊,卻發生意外早產的新聞,究竟懷孕期間究竟適不適合出國?本篇就孕期搭機可能產生的風險與注意事項一一說明,讓孕媽咪能先行了解,謹慎評估出國旅遊的風險。 孕期18〜24週最適合出遊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婦旅遊最安全時間點,為孕期第18〜24週,因為這段期間,孕吐症狀幾乎都消失了,孕婦也適應懷孕時各種生理變化,精神較好,可說是整個孕期身體狀況最佳的階段。 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孫序東表示,搭機旅遊是否不小心會早產或引起其他風險,婦產科醫師也沒辦法給絕對的答案,只能不斷提醒孕婦,搭機旅遊都有基本的風險,要自我審慎評估才能將意外降到最低。其實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最關鍵的還是孕婦和胎兒的身體狀況,以及懷孕週數。 哪些孕婦不適合搭機? 懷孕已經滿35週以上,以及孕婦本身有早產跡象、前置胎盤、中重度以上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或鐮狀細胞貧血、體重過重、胎盤異常、妊娠高血壓、糖尿病或曾有婦科手術過的孕婦,不適合搭乘飛機。因胎兒可能易發生嚴重缺氧,導致胎死腹中、流產,或較容易發生腎小管血栓及血尿等症狀,故不建議搭機,如有特殊需求必須搭機,建議請醫師先行評估。 搭機事先注意2風險  懷孕時想出國旅遊,或因公務需搭乘飛機,懷孕的身體狀況本來就與一般人不同,孕媽咪必須事先做好各種準備,以及了解自己孕期是否適合搭機,以免發生突發狀況而措手不及。以下將懷孕搭機時易產生的症狀與風險詳列,提醒要出國旅遊的孕媽咪,於不同孕期可能產生的問題,以及搭機時必須防範的症狀,以事先預防,才能享受一趟平安又愉快的旅程。 1胚胎未穩定‧易引發流產 懷孕初期,孕婦經常害喜想吐、胃口不佳,加上胚胎還尚未完全穩定,並不適合出遠門。坐飛機過程中,孕婦很有可能會因為飛機的晃動和起落,長途奔波航程較遠的旅行,過度勞累而容易發生先兆性流產的下腹悶痛、出血症狀,必須更加注意小心呵護,因此,不建議此時搭機旅遊。 2後期防早產‧久坐易血栓 懷孕自29週以後,肚子會越來越大、行動也越來越不便,且越接近預產期時,只要過於勞累,都有可能引起宮縮、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等風險。此外,懷孕後期搭乘飛機時,可能因在飛機上長時間必須久坐固定在座位上,無法活動,加上增大的子宮壓迫到血管,影響血液回流,易導致血栓形成。 預防下肢深部靜脈栓塞 深部靜脈栓塞是指離心臟最遠端的下肢靜脈管內,因為血液凝結成分、血管壁平滑性或血流動力等因素,形成血栓塊阻止靜脈血迴流,就像馬路塞車一般,整個靜脈循環動彈不得。尤其懷孕時最容易發生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如果長時間搭機,或者汽車、火車等,當久坐時間超過4小時,發生機率就會加倍。 因此,孕婦如要搭機旅遊,儘量前往短程距離,約4小時內的航程可到達國家最好;在搭機期間,為防止下肢靜脈栓塞,孕婦長時間搭乘,可預訂靠近走道的位置,穿著彈性襪並儘量每隔1〜2小時起身走走,伸展一下雙腿,搭機期間並多喝水、穿著寬鬆衣服,讓突發風險降到最低。 注意出國疫情與行程 孕婦對出遊國家的飲食衛生、交通工具與疫情狀況如:瘧疾、霍亂等疾病要先充分掌握,注意國外疫情資訊,遠離疫區,事先做好預防。特別是有些未開發國家、生活飲食上衛生條件欠佳地區,或是氣溫太冷、太熱的地方,在懷孕期間最好避免前往。 ※原文刊載於2017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6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拒絕塞奶‧職場媽咪不憋奶

拒絕塞奶‧職場媽咪不憋奶#媽媽寶寶

文‧整理/洪郁鈞 採訪諮詢/陳俊明中醫師診所中醫師暨好孕工作室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陳攸旻 從乳房脹奶、乳房腫脹,最後演變為乳腺管阻塞或乳腺炎,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若媽媽能在脹奶時,有效移出奶水,就能預防乳腺管阻塞或乳腺炎的發生。 不拘泥「定時定量」 以剛復職的媽媽來說,身邊沒有寶寶隨時提供吸吮,要兼顧維持奶量並且避免乳腺阻塞,就建議若在集乳時間到之前,乳房出現腫脹感時,徒手擠出少許奶水直至乳房舒適為止。陳攸旻中醫師強調,為了舒緩乳房腫脹預防阻塞及發炎,無須拘泥於「定時定量」,即使只有3至5分鐘也好,只要擠至乳房感覺舒服即可。 如同有尿意時就解尿,媽媽們儘可能不要憋奶,假使寶寶是少量多餐型的,媽媽若固守定時定量的擠奶模式,基於FIL物質的供需平衡特性及保護機制,比較容易讓身體錯過及時移出奶水的提示,反而可能使泌乳量越來越少。 追奶,擠奶次數比時間更重要 不少媽媽回到職場後,會感受到奶量供不應求,當母嬰分離時,哺乳的身體無法依需求餵食,且受到工作中集乳的各種時間和空間限制,加上壓力使然,泌乳量難以隨著寶寶的食量而自然調節,這時可利用增加擠奶次數來達到追奶的目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子女未滿2歲,須受僱者持續哺(集)乳者,除規定之休息時間外,雇主每日應給哺乳或集乳時間60分鐘(延長工時超過1小時,須額外增加30分鐘),若情況允許,建議規劃成每日3至4次(每次15至20分鐘),會比每日2次(每次30分鐘)更能確保充沛奶量。在誘發噴乳反射(奶陣)時,奶水流速快使得集乳的效率較高,待流速降低時即可收工,由於奶水永無排空之時,掌握少量多次的策略,一週左右就能增加泌乳量。 7至10日內可消失的乳房硬塊無礙 然而,除了把握及時移出奶水的原則確保乳腺通暢外,下列情況的發生也可能造成乳腺阻塞: 1) 哺乳次數減少:寶寶喝奶需求減少(突然睡過夜、大小餐),或媽媽因為過於疲勞減少哺餵次數。 2) 寶寶含乳姿勢不良,或總是固定相同的餵奶姿勢。 3) 物理性壓迫:胸罩及上衣太緊、背包太重,睡覺時壓迫到乳腺,肩背部肌肉緊繃僵硬。 4) 乳房組織受傷:乳房遭到撞擊。 5) 飲食因素:攝取使個人體質較易發奶的食物。 緩解乳腺管阻塞(硬塊),建議可讓寶寶下巴對準硬塊位置、調整姿勢吸吮,使硬塊前端奶水移出後,再逐漸舒緩後方的奶水淤積。陳攸旻中醫師指出,哺乳期間,乳房難免會出現局部硬塊,隨著奶水持續移出,硬塊於2至3天內縮小,一般可在7至10天之內消失。 若是乳腺反覆阻塞,硬塊出現太頻繁,可檢視上述幾項原因,並尋求專業泌乳顧問的協助來改善。此外,硬塊若未隨著奶水移出而縮小,則可能是乳腺囊腫或是其他乳房疾患,建議尋找對哺乳友善的醫師做進一步檢查,並評估持續哺乳的可行性。 寶寶下巴對準硬塊位置,緩解乳房硬塊哺乳姿勢示範線上看:https://m.youtube.com/watch?v=ME1E_LFLDpc ※原文刊載於2017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6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