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注意!卡介苗延後接種時程

注意!卡介苗延後接種時程#媽媽寶寶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邱南昌 一旦抵抗力弱的嬰幼兒受到結核桿菌的感染,容易導致肺外結核症狀,嚴重者甚至危及性命,這就是每個寶寶都需要接種卡介苗的主因。然而,近年來因發現有接種卡介苗而罹患骨髓炎的情形,促使衛福部在多方考量下,將卡介苗建議接種時程從「出生24小時」,延後至「5~8個月」,以期望能降低可能的傷害、提高預防效果。 【小檔案】卡介苗BCG  主要目的:預防結核桿菌的感染。 疫苗種類:活性減毒疫苗。 接種時間:出生滿5~8個月,最遲1歲內。 接種方式:皮內注射。 施打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中點。 可能副作用:注射部位膿瘍、左側腋下淋巴結腫大、骨髓炎、瀰漫性感染等。 照護小叮嚀:避免摩擦、搔抓,保持接種位置的清潔與乾燥即可。 ------------------------------------------------------------------------------------------------------ 2影響 結核桿菌對嬰幼兒傷害大 在台灣,多數民眾對於結核病的認識,仍以「肺結核」為主。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邱南昌表示,結核病的病原為「結核分枝桿菌」,其可能侵犯人體任何部位而發病。除了易侵犯肺部之外,還可能造成「肺外結核」的症狀。 肺結核 肺結核俗稱「肺癆」,大部分較容易發生在成人身上。他表示,曾有相關研究指出,若成人受到結核桿菌的感染,約95%是屬於此類症狀。肺結核患者的病情進展較緩慢,若未發覺及接受適當治療,可能成為潛在帶原者,將來發病會傷害自己或傳染給他人。 肺外結核 除了侵犯肺臟,結核桿菌還可能轉移至全身各部位,例如:淋巴結、骨骼、腦膜、胸膜、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或造成瀰漫性的肺外結核症狀。其中,又以「結核性腦膜炎」好發於免疫力弱的嬰幼兒族群,造成的傷害也大。 邱南昌醫師表示,「腦部受結核桿菌侵襲的機率少,但若嬰幼兒遭受感染,往往病況會比較嚴重,不但可能導致結核性腦膜炎,還可能因此造成腦積水、腦梗塞、腦部受壓迫等病變,甚至出現終身殘疾等後遺症,致死率高達20~40%」。 接種卡介苗 預防嚴重結核菌感染 因此,為了降低嬰幼兒罹患結核性腦膜炎及其他瀰漫性症狀,我國規定每個寶寶都必須接種卡介苗。邱南昌醫師補充,根據我國過去的統計顯示,「未接種卡介苗者的罹病率,比有接種者高出47倍之多」。由此可知,針對嬰幼兒結核桿菌感染症狀,接種卡介苗仍是目前最佳的預防方式。 活性減毒疫苗 激發抗體 卡介苗是一種由牛分枝桿菌(牛型結核桿菌)經過人工數代的培養、減毒後,所製成的「活性疫苗」。 疫苗的作用,邱南昌醫師比喻「有點像提前演習的感覺」。「先讓小兵(減毒的疫苗株)去攻打城堡(免疫系統)。小兵戰力弱,不太會造成危機(致病),但會引發一連串的防禦措施(誘發免疫反應);最後小兵被消滅,城堡恢復平靜。由於之前的對抗經驗,所以已建立一套戰略(如何消滅病菌、產生抗體等),產生免疫記憶。若之後真的碰到較強大敵人(結核桿菌)入侵,守衛城堡的小兵不會手忙腳亂,知道怎麼去對抗,因而也較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感染症狀)」。 延後接種 期望減少骨髓炎機會 原先的卡介苗接種時間為「新生兒出生滿24小時(體重需達2,500公克)」,但從105年1月1日起,延後至「寶寶5~8個月大開始,最遲1歲內完成接種」。邱南昌醫師表示,更改接種時程的主要考量與「接種疫苗後副作用」有關。 月齡愈小 骨髓炎機率較高 台灣擁有全球少數、可進行完整卡介苗不良反應主動監測的系統,透過此系統,只要醫師確診5歲以下嬰幼兒罹患肺外結核,就必須主動採集檢體,送至疾病管制署做進一步的檢測,以確認是被結核桿菌或卡介苗內牛分枝桿菌所感染,「因此,台灣幾乎不會漏掉相關的個案」。由此監測系統,再進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學檢驗方法發現,每年接種卡介苗的寶寶中大約有5~10個罹患骨髓炎。 疾管署參考了日本的情況,即日本在實施延後施打卡介苗的政策後,嬰幼兒骨髓炎、骨炎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有下降的趨勢。 因此,綜合上述因素,促使疾管署決定將卡介苗建議接種時程延後,以期望降低疫苗後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機率。 多方權衡 決定接種時間 總而言之,「疾管署希望能維持卡介苗減少嬰幼兒罹患結核性腦膜炎等疾病罹患率的效果,但又希望能減少骨髓炎等副作用的發生」,多方權衡下,決定稍微延後接種時間至「寶寶滿5個月大」。但可能增加的風險是:寶寶來不及在施打卡介苗產生保護力前,就被結核桿菌感染。 不過,邱南昌醫師形容這是「享受好處,但也儘量減少壞處的影響」,如此才能讓卡介苗發揮更大的「預防效益」。 簡歷: 邱南昌醫師 現任/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 經歷/馬偕醫院臺東分院小兒科主任 馬偕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 美國杜克大學小兒科進修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24-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胎兒過大過小都煩惱

胎兒過大過小都煩惱#媽媽寶寶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宜雍 懷孕後,為了胎兒健康,孕媽咪無不關心怎麼吃,才能讓胎兒長得好。只是難免因為一些狀況,使胎兒體重出現了過重或過輕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不僅困擾父母,也考驗醫師該如何做出對胎兒最適當的處置。 胎兒大小與預產期有關 陳宜雍醫師表示,要評估胎兒是否過大或過小,必須先確認預產期,才能了解「胎兒大小是否符合妊娠週數應有的水準」。關於預產期,「最好在7至12週完成預產期校正,因為此階段的胎兒大小差異性不大,然後以此為基準,再進行評估胎兒大小」。否則隨著妊娠週數增加,每一個胎兒的生長狀況有如各走各的路,差異愈來愈大,就算是同週數的胎兒,也不可能一樣大,這時就要對照妊娠週數,以評估胎兒是大是小。 當胎兒過小時 若胎兒體重小於相同懷孕週數的胎兒體重分布生長曲線族群的10%,即稱為「小於實際週齡」。 原因 這時,先評估母體狀況,陳宜雍醫師表示,「如果媽媽本身較為瘦小,那麼胎兒的小是來自先天基因所致,只要活動力好,在子宮內有併發症的機會小,出生後的生長狀況多不錯!」換言之,這類胎兒小歸小,但並不等於「胎兒生長遲滯」。 當胎兒在子宮內未能達到預定週數的體重,又合併母體或胎盤的問題時,即稱為「胎兒生長遲滯」,他指出,「若為胎兒生長遲滯,可從臍帶血流不好、羊水過少與構造異常觀察,且出生後易有併發症」。 煩惱在於何時生產較好 陳宜雍醫師表示,「當胎兒有生長遲滯時,必須評估在子宮內狀況為何」,除了孕媽咪透過胎動感受胎兒的活動力外,產科醫師會以超音波與胎心音變化了解胎兒的活動力,由於胎兒生長遲滯造成胎死腹中的機會大增,為避免發生此一遺憾,必須考量週數以評估是否需要提早出生」。 至於胎兒以何種方式出生?陳宜雍醫師表示,「看當時狀況而定,若是胎位正,可先採催生方式,讓胎兒自然娩出;如果已有胎兒窘迫的情況,就考慮用剖腹生產」。 改善建議 胎兒過小,若是問題出在孕媽咪營養狀況不佳,可從飲食控制做起,儘量做到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甚至多吃一點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多少可追上一點體重。如果問題出自胎盤功能不佳的話,就無法以飲食控制改善胎兒體重。而且為了母胎兒全,須適時取出胎兒以改善母體狀況。 當胎兒過大時 相對胎兒過小,胎兒過大是指胎兒體重大於相同懷孕週數的胎兒體重分布生長曲線族群的10%。陳宜雍醫師表示,通常足月出生的寶寶,體重約2,500至3,999公克,4,000公克以上稱為「巨嬰」,國外的巨嬰體重則為4,500公克。 原因 常見胎兒過大的原因為「吸收好」,也可能是來自遺傳,當父母身材高大或肥胖,很可能導致胎兒過大,只要沒有羊水偏少且胎位正常的話,就不用擔心。陳宜雍醫師指出,如孕媽咪有妊娠糖尿病,很容易讓胎兒過胖。另外,也有一些少見疾病容易使胎兒過大。 煩惱在於生產時 陳宜雍醫師說,胎兒過大時,若為自然產,容易出現難產或肩難產、產道裂傷;剖腹則有因脂肪層厚使傷口處理較為費時、傷口感染機會大而影響癒合等狀況,至於因子宮收縮不良而引起產後大出血,則是自然產與剖腹產都可能遇到的問題。 若是母體有妊娠糖尿病又生下巨嬰的話,新生兒發生低血糖及低血鈣的機會較高,「出生後必須監測血糖,再根據病嬰之症狀及血糖數值做適當的處置」。 為了避免胎兒過大而增加自然產的難度,陳宜雍醫師指出,「可事先評估胎兒狀況與孕媽咪的子宮頸成熟度,視情況考慮於38、39週進行催生,讓事後的處置變得相對單純」。 生產方式有討論空間 臨床上,遇到超音波估計胎兒體重3,900公克逼近4,000公克時,產科醫師多會詢問孕媽咪對於生產方式的意願,事先取得共識,他解釋,「產前預估胎兒體重超過4,000公克,實際約只有3~4成真正超過4,000公克,超過4,000公克符合健保給付的剖腹產適應症標準,如未超過4,000公克,還要看產婦是否有內科合併症其他適應症,有的話,健保付,沒有就須自費」。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01-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TroubleTwo、TerribleThree真不是蓋的!

TroubleTwo、TerribleThree真不是蓋的!#媽媽寶寶

文 圖/布布媽 今天要來偷講一點我兒小布的壞話。回想起小布2歲以前,真的是一個天使寶寶,很愛吃東西、脾氣也算好相處,就在我竊喜「老二真的是來報恩」時,2歲以後的他突然越來越有個性,生氣和被我們罰站的頻率也越來越高。終於,小布在2歲半到接近3歲的此刻,進入了「激怒爸爸媽媽姊姊」的高峰! 「堅持」特別多的2歲半 由於2歲半之後語言能力大爆發,他們開始想對周遭的人事物表達各式各樣的意見,所以這年紀的小惡魔們,常常有著「外人無法理解,但他們卻莫名堅持的點」。舉小布為例好了,我跟他常常為了「出門時要媽咪換衣服?還是爸比換衣服?」「刷牙要媽咪刷?還是爸比刷?」「叫他把丟在地上的玩具撿起來!」「不是點心時間不能吃餅乾。」之類的小事,僵持超過半小時。有時趕著出門幫他穿好鞋子,他會為了「今天我想要爸比幫我穿,不要媽咪幫我穿!」坐在門口崩潰大哭,該崩潰的應該是我吧? 就大人的邏輯,我們會覺得「這種小事到底有什麼好堅持的?」試著「理性」與他們溝通無效之後,內心的怒火就會越來越高漲,最後結局免不了就是大人生氣怒吼,小孩大哭不止。 我跟小布最長僵持過快1小時的時間,他有他的莫名堅持,我也不願讓他這樣為所欲為,於是母子二人就這樣對看到肚子餓(小布是很有個性的獅子座,而我是很固執的摩羯座)。但我後來發現,要對付這年紀的孩子,首先要讓他們不要把情緒漲到最高點,因為就我的豐富經驗來說,通常那個時間點,小孩根本聽不進去爸媽在講什麼,而且會變得超級盧。 冷靜、理性態度 面對失控場面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一開始與小孩意見有分歧時,要冷靜、理性地告訴他「怎麼做才是對的」,並且「帶領著孩子一起做」(一起做是重點)。譬如說,之前小布生氣有時會丟玩具,如果我一開始就責備他,並叫他自己去把玩具撿起來收好的話,愛面子的他一定是越講越不去收,然後又落入「媽媽生氣、兒子哭鬧」的循環;但如果我換個方式,先跟他說「生氣時丟玩具是不對的,玩具會痛痛而且會壞掉!」先理性的跟他說做錯了什麼,接著說「我們一起去把玩具撿起來好嗎?」給小布一點台階下,其實大多可以避免後續僵持不下的情況發生。 其實我覺得3歲孩子真的很可愛,開始能跟大人溝通、表達自己想法,但相對的也開始很有意見,我想這時候我們除了更多的耐心之外,也要摸索每個孩子的個性特質。最後,每當被激怒時,別忘了跟自己精神喊話:「一切都是過程啊,可怕的3歲總會過的!」共勉之! ※原文刊載於2017年7月號365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502-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海洋生物總動員 和bobo一起探索神祕的海洋世界

海洋生物總動員 和bobo一起探索神祕的海洋世界#媽媽寶寶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回想小時候,每當電視播著卡通《北海小英雄》時,總是會對影片中的小男主角小威投以羨慕的眼光,多麼希望每天都能像他一樣搭著大大的船遨遊於大海之中,與刺激的冒險來個不期而遇。同儕之間也有不少小男孩,夢想著長大後可以成為偉大的水手,以大海為家。我想,不只是小孩子,不少大人們的心中應該也藏著有同樣的夢,尤其是看完熱門動漫《航海王》之後。 無論是孩童或大人,對於海洋總是懷抱著滿滿的希望與期待,做什麼事情都會將海洋列為主要選擇之一。有些人在鬱悶時會想到海邊遙望大海,對著大海一吐心中的怨氣,自然心情就會好一些;有些人則是將海邊當做是度假的首選,許多台灣人每年總是會安排幾天到墾丁、小琉球等海邊度假勝地旅行,躺在沙灘上享受陽光的溫暖,踏著浪花享受海水的柔情,堆著沙堡享受上天所賜予我們的禮物-最天然的黏土,當然這也是孩童們的最愛。 海洋的高深莫測,不只是海平面上瞬息萬變的海象,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的70%以上,因此海底世界更是截至目前為止人類尚未完全探索、充滿神祕面紗的領域,也因此人類對於海底的世界充滿了想像與好奇,衍生出許多關於海洋的傳說與臆測,例如亞特蘭提斯海底文明、世界上是否有人魚存在等,以此為故事、電影題材的熱度更是不亞於外星人。因此,充滿題材的海洋世界,也廣泛被運用在教育、玩具設計與故事繪本之中。 讓寶寶認識海洋世界的方法 1) 透過繪本、布書、著色本或卡通影片(如經典的《海底總動員》)、APP(如免費版的《寶寶海洋學校》),讓寶寶透過生動有趣的方式認識海洋生態。 2) 藉由玩偶讓寶寶認識海洋生物,建議可以找特徵較明顯的生物,例如小丑魚、章魚、鯊魚、鯨魚、海龜、海馬、海膽、海豚等。 3) 為每種海洋生物找一首童謠、帶動唱、手指謠、故事繪本或卡通影片等,如此一來,可以讓寶寶對於海洋生物的印象更加深刻。例如有許多家長會將小丑魚搭配著《海底總動員》中的尼莫一起認識,因而產生令人感到驚喜的效果,有些寶寶看到小丑魚時會因此而大喊:「尼莫!」 4) 準備與海洋相關的洗澡玩具,如海洋生物、船隻等,趁著洗澡有水時,跟寶寶來場模擬海洋世界的遊戲。 5) 利用海洋相關的玩具讓寶寶邊玩邊認識,例如拼圖、配對板等。 6) 將每種海洋生物的特徵或動作設計成肢體動作,先表演給寶寶看,然後引導寶寶模仿做出一樣的動作。 7)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除了室內的活動外,家長可以安排度假時間,帶著寶寶一起到海洋生物博物館參訪,體驗真實的海洋世界。 8) 如果沒有時間安排海生館之旅也沒關係,在住家附近尋找有飼養海洋生物的水族館,也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唷! 9) 帶著寶寶一起到海邊度假會是更棒的選擇,看著沙灘上爬行的螃蟹、擱淺在潮間帶小水池內的各種生物,這種體驗一定會比看圖片或看水族箱裡的魚類更加強烈,更令人感到興奮。只是準備的工作與須注意的事項相對繁瑣許多,例如防曬、環境安全等都必須有周全的考量,不過一定要掌握的原則--必須是「合法的」海水浴場! 教導寶寶須珍惜與愛護海洋 近年來,海洋生態環境因人類種種自私的行為(如亂排廢水或廢油、過度捕撈海洋生物、填海造陸、探勘石油、隨意亂丟垃圾、大量使用塑膠袋等),寶寶的未來是否還能見到美麗的海洋呢?許多海洋生態學家認為,愛護海洋的環保觀念應該從小扎根,透過淺顯易懂的卡通影片、玩具設計(例如有個海龜玩偶的肚子打開後不是食物,而是垃圾)等方式來讓寶寶們意識到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性。 從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可以適時將海洋生態與良好的生活習慣連結在一起,讓寶寶了解正確的觀念,在潛移默化之下,寶寶長大後勢必更有能力承擔起保護海洋世界的重責大任! 帶著寶寶一起做環保! 從小培養環保意識,學習保護海洋,也保障自己的未來。 1) 教導寶寶垃圾分類的概念,在家中丟垃圾時,可以帶著寶寶一起丟入正確的桶子中,家長也可以在垃圾桶上貼圖片供寶寶對照。 2) 到海邊玩沙、戲水的同時,也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巡視沙灘上的狀況,如果有看到垃圾隨手撿起後,丟至垃圾桶或帶回家丟。 3) 家長扮演寶寶學習典範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少用垃圾袋、少買塑膠瓶裝商品、自己攜帶餐具與環保袋等,寶寶從小耳濡目染,將來也容易養成良好的環保觀念與習慣。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45-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給孩子吃「甜」要節制

給孩子吃「甜」要節制#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臺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翁慧玲 大家都知道攝取過量糖分會對人體造成負擔,然而喜好甜味是孩子的天性,面對生活周遭充斥著含糖食品,爸媽該如何避免小寶貝吃進太多糖分呢? 臺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翁慧玲表示,常見的砂糖、冰糖、方糖或紅糖等,其實都是加工精製後的蔗糖,無論是哪一種糖,若「過量攝取」,經身體代謝後會轉變為脂肪,儲存於肝臟或身體其他部位,進而引發其他疾病。 幼兒每天建議攝取量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除了正常飲食之外,一日當中所攝取的糖分,以不超過總熱量10%為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1~3歲大的幼兒每日飲食攝取總熱量依活動量不同約需要1,150~1,350大卡,翁慧玲營養師指出,若以每日所需總熱量為1,150大卡計算,每日可額外攝取之糖分為115大卡( 1公克=4大卡),約28公克。 例如:1顆方糖約5公克,1瓶100c.c.的養樂多約含3顆方糖,只要喝2瓶養樂多,含糖量為4(大卡)X5(公克)X3(顆)X2(瓶)=120大卡,遠遠超過幼兒1日可攝取之標準,由此可見,幼兒每日可額外攝取的糖分並不多,不小心控制就非常容易超出建議攝取量。 攝取過多糖分對幼兒的影響 若人體攝取過多糖分,會造成肥胖、三酸甘油脂過高、形成脂肪肝,或引發其他代謝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還會加速細胞的老化;有研究顯示,吃甜食可能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不易安撫、精神亢奮等情緒變化。她指出,單就部分個案無法斷定孩子情緒不穩定是吃太多甜食所致,但攝取過多糖分會對身體造成負擔,這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生活周遭有很多食品為了增添風味而加入大量糖分,對幼兒來說,這些吃進嘴裡的「甜頭」,除了會造成疾病或影響情緒之外,最直接影響了孩子的食欲,進而使部分營養攝取不足並影響發育與生長,此外,也可能增加蛀牙的風險。 酌量提供的教養原則 喜好甜味可說是孩子的天性,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糖果餅乾,孩子很難不被吸引。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售的糖果餅乾,除了含有高糖分以外,為了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適口性、美觀性等,還會使用其他人工添加物,例如:人工色素、反式脂肪酸、防腐劑等,若大量食用,可能會影響健康甚至成為誘發疾病的潛在因子。 營養師翁慧玲說明:「3歲以下的嬰幼兒,生活環境與接觸對象多以家庭為主,限制含糖食物相對較容易」,她以個人經驗建議,減少孩子吃糖可訂定規則,例如:一週一次或這個東西吃完就沒有了,既能滿足孩子對甜食的欲望,又不讓孩子養成吃糖果餅乾的習慣。」除了訂定規則酌量提供甜食的頻率與分量之外,家長應不主動提供、不把零食做為獎賞、避免家中囤積零食,減少孩子「想吃」的念頭,最重要的是,為不影響正餐食欲應避免在飯前給予。 自製甜點 許多爸媽為了讓孩子獲得充足營養、健康成長,對於食材選用及料理方式相當講究,以自製甜點取代市售產品,翁慧玲營養師表示,甜點的種類選擇相當多,可以天然食材、具有營養價值的甜品為首選,例如:紅豆湯、綠豆湯或蓮子銀耳湯等,食材本身就具有甜味,剛開始煮給孩子吃的時候,可試著減少糖分添加,或以料多湯少的供應方式,讓孩子多吃具有營養的食材,少喝甜湯。 而甜味劑也可使用水果或原味優格取代,但她提醒,無論是水果內的果糖,或是原味優格添加的少許砂糖,都是熱量來源,「過量」攝取還是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點心聰明選.健康無負擔 翁慧玲營養師指出,一般5歲前的幼兒,1天建議給予5~6餐,而餐與餐之間的小點心,可以提供奶類、水果類、主食類,同時也要注意點心的分量,以不影響孩子吃正餐的食欲並適時調整為主。她提醒,享用甜食的喜悅容易讓人忘情,但不要忘了「淺嘗適量」原則,才能讓心肝寶貝健康且快樂成長。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10-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海洋教育從「玩」開始

海洋教育從「玩」開始#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郭兆偉 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能從玩耍的過程中,得到不同的經驗與資訊,無論是去海邊挖沙坑、築城堡、摸摸貝殼,感受海水冰涼的感覺,或是坐船出海賞鯨、感受海浪的波動、海風的吹拂,其實都是海洋教育的一環,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自然、喜歡自然、接近自然。  海洋教育從「玩」開始 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郭兆偉指出,即使只讓孩子單純在沙灘上活動,就有很多東西可以玩,例如:沙灘上的砂子顆粒大小不同、有粗有細,孩子可以透過觸摸、搓揉,甚至是將沙子撒滿全身去感受,或是,沙灘上不只有沙子,還混合著貝殼、石頭、被海浪沖上岸的其他生物、玻璃碎片,甚至是垃圾。 孩子藉由玩耍不但能感受與接近自然,爸爸媽媽也能在孩子親身體驗、發現問題時做機會教育,加深孩子愛護自然環境的意識,知識性的資訊不用多,也不用擔心孩子問了自己不懂的問題,一起找出答案的過程也是重要的親子互動,能讓孩子學習到「不懂並不丟臉,只要盡力找出答案」的態度。 安全環境.自在探索 或許有些爸爸媽媽對於帶孩子接觸自然環境會有所抗拒,例如:沙灘好燙孩子會燙傷、螃蟹可能會夾傷孩子的手指,又或是覺得自然環境很髒,孩子可能受到病菌的感染等顧慮,郭兆偉祕書長分享自己帶孩子體驗海洋的經驗,他說:「當我的孩子還不會走路,只能用手腳撐起身體爬行時,我就帶他體驗潮間帶的生態環境,這時候的孩子不懂得什麼是海兔、海蔘、海藻或螃蟹,還可能會覺得害怕,但是當他處在一個泥沙細軟、海水清涼的環境之下,自然而然較容易放開心胸,盡情探索」。 除此之外,他提醒,海洋教育不需要侷限場域或方式,因為不同的生態環境會有不同的生物及特色,對孩子來說都是新鮮的刺激,最好以住家附近、容易到達的目的地為優先選擇,將出門遊玩的負擔降低到最小,讓大人與小孩都能盡興享受大自然所帶來的樂趣。 大自然不可怕.懂得看臉色 長浪、海嘯、暗流、亂流等潛在危險,讓許多人對海洋抱持著戒慎恐懼的心態,郭兆偉祕書長指出,曾經有一個經驗讓他頓時懂得「大自然並不可怕」!只要我們了解他們的語言與臉色,並適時「退後」就能保持自身安全,擁抱海洋。例如:無論到海邊或岩岸玩,看到地上是濕的,很明顯就代表浪會打上來,要懂得觀察浪的前進是平緩的還是偶爾有大浪,再者,就是注意天氣、潮汐變化,像是颱風來臨前會有長浪、東北風與梅雨共伴時海浪會變大等狀況,應保持安全距離或擇日再前往。這些資訊都可透過氣象預報取得,手機APP也有相關程式,可多加利用。除此之外,選擇有救生員看管的水域,或請當地熟悉附近水域的教練陪同,幫孩子準備泳圈、手臂浮圈等輔助裝備,都能保護孩子的安全。 ※原文刊載於2017年7月號365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46-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8大生理變化 聰明辨別懷孕前兆

8大生理變化 聰明辨別懷孕前兆#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盧信芬 「月經該來沒來」通常是女性懷疑自己是否懷孕的最初源頭,除此之外,噁心、想吐、頭暈、疲倦、乳房脹痛、腹脹、頻尿等是懷孕初期常見的徵兆,但每個人體質不同,身體自然會有相異的反應! 懷孕初期是指孕期的前12週。胚胎從5週大會開始分化出各個器官,並一點一滴勾勒出胎兒的雛型。但是,大部分先天缺陷便是發生在懷孕初期和中期,因此做好準備及早發現懷孕,才能避免器官發育在重要時期受到傷害。 胚胎成功著床 懷孕前兆逐漸出現 當卵子由濾泡中脫穎而出並與精子結合,且胚胎順利著床於子宮內膜之後,胚胎便會開始分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素,促進黃體素與雌激性的分泌,使子宮內膜保持穩定,直至胎盤發育足夠成熟之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素、黃體素與雌激素的分泌,就轉由胎盤負責。 懷孕過程中,除了胎盤會分泌某些特定荷爾蒙之外,像是為了產後泌乳,腦下垂體會分泌泌乳激素等,荷爾蒙的微妙改變,則會造成不同的生理反應,但這些症狀也可能是一般月經來臨前會發生的狀況,盧信芬主任表示,雖然驗孕才是確定懷孕與否的最好方式,但是,也要懂得觀察並留意身體發出的訊息;常見孕期生理變化如下:  1) 月經過期/ @內:若是月經週期比較固定的女性,容易因月經過期及早透過驗孕棒檢查出是否懷孕,但是有些女性經期較不規則,並不容易從月經過期這個跡象意識到懷孕的可能,因此,懂得懷孕初期可能出現的徵兆,有助於及早發現自己是否懷孕。 2) 陰道少量出血/ 臨床上,懷孕初期子宮內膜較不穩定,有可能因為胚胎著床產生出血,若因懷孕造成的出血,出血量明顯較經血少且天數短。 3) 乳房腫脹感/ 孕期乳房的腫脹感,主要來自於黃體素與雌激素的刺激所造成,未懷孕的女性可能在經前或經期感到同樣的變化;而乳房變大,則是為了產後哺乳需求,進而使乳腺泡增生及脂肪堆積。 4) 乳汁的分泌/ 一般而言,受月經週期影響與荷爾蒙變化,未懷孕的女性也可能因為乳頭受到刺激,而產生泌乳的情況,但分泌量相當少不易察覺。由於為產後哺乳需求做準備,懷孕期間泌乳激素濃度會增加,但受到黃體素的影響,並不會正式啟動泌乳機制。 5) 孕吐、腹脹/ 當胚胎著床時,為維持子宮內膜的穩定性,胚胎會分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素,刺激黃體素與雌激素的分泌。而黃體素會減緩平滑肌的收縮,使腸胃蠕動變慢,延長食物停留在胃裡的時間,就容易引發噁心、嘔吐,甚至是腹脹的感覺。 6) 疲倦、嗜睡、頭暈/ 盧信芬主任表示,許多女性在懷孕初期,會特別容易感到疲倦、想睡覺、頭暈,而自己也有深刻的體會。這些變化主要是受黃體素的影響,使血管擴張、降低血壓,加上血液大多聚集子宮而導致腦部血液供應較少。 7) 頻尿/ 懷孕初期,從外觀雖看不出腹部明顯變大,但隨著胎兒的成長,子宮便會逐漸變大,因此,會造成其他骨盆腔內器官受到壓迫,而當位於子宮前側的膀胱受到壓迫,儲尿空間變小,就會出現頻尿症狀。 8) 色素沉澱/ 乳暈、腋下、脖子、胯下、肚臍中線等部位,黑色素細胞數量較多、活動力也較強,因此較容易出現色素沉澱,而孕期受荷爾蒙的影響,改變則愈趨明顯。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578-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懷孕對腸胃道的5大影響

懷孕對腸胃道的5大影響#媽媽寶寶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成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許沛揚 懷孕,有如讓女性歷經了一場身體的奇幻旅程,各種因懷孕而起的不適先後出現,在在考驗孕媽咪的耐受力。其中,腸胃道受到的影響幾乎讓每位孕婦都有所感受,只是程度輕重有別,醫師提醒,若有不適,千萬別忍著,講出來,才能讓醫師幫孕媽咪找到方式以改善症狀。 成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許沛揚指出,懷孕對於腸胃道的主要影響有二:一是蠕動變慢,二是日益增大的子宮推擠腸胃道,於是造成以下5種常見的生理反應: 孕吐 許沛揚醫師表示,妊娠噁心嘔吐的發生原因常是多發性的,可能原因包括妊娠期間荷爾蒙的變化,如: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hCG)和雌激素(estrogen)的濃度上升、胃節律失調、幽門螺旋桿菌的影響及精神因素。他補充,精神因素可能是因生理改變影響了心理或是壓力,曾有研究顯示,讓孕婦處於輕鬆狀態,孕吐狀況會比較好,「建議孕媽咪儘量讓自己排除壓力,避免孕吐的發生」。 雖是正常反應‧仍要排除其他疾病 通常孕吐發生於妊娠初期到12至16週的階段,不過,也有少數孕媽咪一路吐到生。許沛揚醫師強調,「雖然噁心想吐是孕期的正常反應,但也要做鑑別診斷,排除嘔吐是因某些特殊疾病所引起,包括:中樞神經(如:腦腫瘤)、腸胃不適(胃潰瘍、腸潰瘍或幽門螺旋桿菌)與電解質不平衡(如:腎功能異常)等問題」。 避免脫水‧造成惡性循環 由於噁心想吐會讓人食不下嚥,許沛揚醫師提醒,「至少要維持水分的攝取,避免出現脫水症狀,因為脫水更容易促發噁心想吐,萬一形成惡性循環,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更大」。 約7至8成的孕媽咪的孕吐症狀還算輕微,「大多可藉由飲食的調整或簡單的藥物輔助達到緩解」,嚴重者僅3%至5%,其中,又約有1%的孕媽咪可能因嘔吐次數頻繁,無法進食任何食物,導致脫水、電解質不平衡、體重下降,屬於「妊娠劇吐」,必須住院治療,「住院接受點滴注射,避免產生酮酸中毒,進而影響母體或胎兒的健康」。 胃食道逆流 許沛揚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在孕期很常見,而且從第一孕期就開始,隨著懷孕週數增加,發生的機會愈高,通常生完就會恢復」。由於孕期受到荷爾蒙和黃體素的影響,造成食道和胃中間的括約肌閉合能力減弱,胃酸逆流的機會因此增加,加上子宮隨著孕期增加而頂住胃部,使腹腔內的壓力上升,胃食道逆流會更嚴重。這時,胸悶、打嗝,甚至出現「火燒心」的不適感隨之而生,喉嚨也常常覺得不舒服或聲音沙啞。萬一孕前就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懷孕將使狀況更為嚴重。 影響‧腹脹、便祕與痔瘡 脹氣、便祕與痔瘡可說是孕期常一起出現的問題,且持續到產後。許沛揚醫師解釋,因為要提供胎兒一個安穩的居住空間,母體會產生與平常不同的荷爾蒙,建立保護機制,如:黃體素,但同時也對腸道運作造成不小的影響: 脹氣 黃體素會減緩平滑肌的子宮收縮,使腸道肌肉因黃體素而鬆弛,讓蠕動的速度變慢,影響消化的速度,當食物還未在腸道完全消化時,在細菌作用下分解與發酵,就會產生大量氣體,順利排放出就是「放屁」,放不出則令人覺得「脹氣」。 便祕 許沛揚醫師表示,「便祕是有定義的,就解便次數來說,1週解便少於3次,且有1/4的時間需要用力解便,可能就符合便祕的診斷」。因便祕與腹脹的增加與懷孕期間受到荷爾蒙(尤其黃體素)的影響,使得大腸與小腸的活動下降有關,「也因此隨著懷孕週數增加,體內荷爾蒙量也隨之增加,讓大腸和小腸運輸時間拉得更長,便祕的機會也就在第二到第三孕期出現機會更高。另外,物理性的壓迫也是造成腸道傳遞速度下降的原因之一,尤其對於小腸的壓迫在第三孕期會特別顯著」。 痔瘡 痔瘡的發生主要與肛門附近的血循環受壓迫而產生靜脈曲張有關,「懷孕到後期受到子宮增大的影響,對局部的壓迫尤其顯著,所以,懷孕期間的痔瘡特別容易在懷孕後期出現,大約有3至4成的懷孕婦女會受痔瘡所擾,造成的常見症狀包括:肛門附近的搔癢、解便不適及出血,如果同時合併便祕的話,會形成惡性循環,進一步使痔瘡惡化」。 不過,有人雖解便正常,仍受痔瘡所苦,但如果糞便易於排出,對痔瘡的刺激就會相對減少。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03-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