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

百斤女月經1年沒來 切胃減重終懷孕

百斤女月經1年沒來 切胃減重終懷孕#月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9歲的黃太太身高158公分、體重100公斤。結婚五年,因為多囊性卵巢、過胖等因素,遲遲無法懷孕。雖然試過各種減重方法,如飲食調整、運動、吃代餐等都無法成功減重,甚至出現一年無月經的情形。就醫經「胃袖狀切除手術」減重,術後配合飲食控制,術後一個月生理期恢復正常,術後一年體重降至60公斤,順利懷孕,日前平安產下兒子。胰島素阻抗 睪固酮濃度增加影響排卵衛福部資料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1%,男性為55.7%、女性為38.7%,而肥胖者除了體能衰退,還會導致各種慢性病。造成體重過重的原因有遺傳、疾病、環境、生活型態四大因素,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張健輝指出,雖然多囊性卵巢、肥胖與不孕是三個不同議題,但肥胖與多囊性卵巢互為因果,曾有國外學者針對肥胖女性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術前多囊性卵巢的發生率達45.6%,但術後隨著體重減輕,仍有多囊性卵巢問題者降至6.8%。胰島素號稱身體的「肥胖荷爾蒙」,也是血糖高低的關鍵,它會將身體多於的葡萄糖、熱量儲存轉換成脂肪,維持血糖穩定;但當身上脂肪太高,胰島素分泌再多都無法發揮效能使血糖回穩時就是「胰島素阻抗」。張健輝醫師說明,一旦發生胰島素阻抗,除了可能發生高血糖外,也會連帶使女性體內的男性荷爾蒙「睪固酮」濃度增加,加重肥胖程度,甚至抑制雌激素作用,影響排卵功能。因此肥胖又帶有多囊性卵巢的女性患者,若能有效減重,將有改善多囊性卵巢的可能。術後一年不宜懷孕 避免葉酸不足影響胎兒減重方式百百種,但若肥胖程度已嚴重影響身體機能或是BMI值超過40的病態性肥胖,便可評估各項醫療指數,決定是否執行減重手術。以黃太太為例,術前檢查各項數據,確定不是因分泌疾病或藥物導致的肥胖後,醫師為她做「胃袖狀切除術」,以微創技術切掉三分之二的胃,達到減少胃容量與肌餓荷爾蒙、增加飽足荷爾蒙的效果。術後,定期回診監測荷爾蒙數據,配合飲食調整與一周三天的重訓,一年後黃太太順利瘦身40公斤,多囊性卵巢的問題也不藥而癒,順利懷孕。張健輝醫師提醒,適婚女性若執行減重手術,術後一年不宜懷孕,以免因維生素、葉酸等微量元素不足,影響胎兒健康。此外,減重手術並非萬能,術後務必改變飲食方式、培養運動習慣,才能有效維持體態,擁有健康身體。

月經血塊如仙草凍 原為氣陰兩虛體質

月經血塊如仙草凍 原為氣陰兩虛體質#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47歲熟女突然發生月經大量出血,當時不以為意,不料,隔月生理期再來,竟出現嚴重盜汗暈眩狀況無法上班,緊急掛急診。經檢查發現該名熟女有一顆約1.2公分x0.7公分的子宮肌瘤,醫師建議開刀切除,但她對開刀持保留態度,後續又陸續看了二、三名婦產科醫師。月經量大且含血塊婦產科醫師經過腹部超音波、卵巢檢查、子宮頸等檢查,均無發現其他異常,但後來該熟女每次月經來流量還是很大,甚至還會出現如仙草凍大小的血塊,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她無奈說:「每次MC來,都擔心會出現像瀑布般血崩狀況,非常尷尬。」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沈俐伶醫師表示:「此類患者屬中醫的氣陰兩虛夾血熱的體質,使用補中益氣湯有補氣升提的作用,可把它想成將水龍頭轉緊的動作,加上知柏地黃丸可以滋陰降火,類似將水壓降低減緩出水量,而達成減緩出血的速度。另外在經期將結束時,搭配中醫的止血藥,讓月經收乾淨。」經約半年的調理,患者月經大出血狀況已明顯改善,經期來不再出現如「仙草般」大量血塊或大量出血的狀況。少吃燥熱食物 養成早睡習慣對於出血量大的患者,沈俐伶醫師提醒需要注意飲食的調整,少吃燥熱食物,包含烤炸辣烹調的食物,調味香料例如肉桂、蒜頭、咖哩也不可多食。另外早睡及固定睡眠時間也很重要。

月經剛走又來?內分泌失調致排卵出血

月經剛走又來?內分泌失調致排卵出血#月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年輕婦女,每次月經剛結束沒幾天,就又來月經,大概每個月都是來兩次月經左右,去婦產科檢查,婦產科醫師說子宮和卵巢沒有長什麼東西,不要太擔心,醫師開了調經藥,吃了之後情況是有改善,但是體重一直增加,且常感到脹氣、噁心、頭痛!後來求助於中醫,經過中藥調理後,賀爾蒙逐漸恢復正常。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子宮和卵巢深深受到體內賀爾蒙變化的影響,而有週期性的變化。在濾泡期接近排卵期時,排卵前,體內的雌激素達到高,排卵時,成熟的卵泡破裂,卵子排出,雌激素濃度迅速下降,子宮內膜的生長便不能維持,於是會造成子宮內膜表層局部脫落,進而引發突破性的少量出血,這種情形就被稱為排卵期出血,大部分排卵期出血皆為少量,甚至是自己都沒甚麼感覺,但是也有些人會出現量較大、或是天數較多的情形,感覺就像是月經又來了。排卵期出血的主因為內分泌失調排卵期出血,出血原因常來自生活習慣改變或疾病造成的內分泌失調。例如:壓力過大、緊張、焦慮、暴飲暴食、過度節食、劇烈運動等,都可能影響大腦腦下垂體的工作,導致沒有排卵;或是排卵了,卻缺乏黃體素穩定子宮內膜,因此在不正常的時間點剝落出血。所以,治療上婦產科醫師通常會給予雌激素、黃體素,或是含有兩種成分的避孕藥,也可以用排卵藥等荷爾蒙調節藥物治療,改善內分泌失調的狀況。以中藥調整荷爾蒙 可減少荷爾蒙藥的副作用中醫把這種情形稱為『經間期出血』。排卵期的變化主要是沖任陰精充實,陰氣漸長,由陰盛向陽盛轉化的生理階段。若腎陰不足、脾氣虛弱、濕熱擾動或瘀血阻遏,使陰陽轉化不協調,遂發生本病。常見的病因有腎陰虛、脾氣虛、濕熱和血瘀…等等。所以,中醫除了找出病機加以調整,也會依照體質不同加以不同調理,像是滋腎養陰,固沖止血,清熱利濕,固沖止血,化瘀止血,健脾養血,疏肝理氣…等等方式,不須使用荷爾蒙藥物,卻可以使體內失衡的『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荷爾蒙軸回到正常工作,不但出血問題解決了,也沒有服用荷爾蒙藥物的副作用。(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重要日子提早規劃 避免好朋友來攪局

重要日子提早規劃 避免好朋友來攪局#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出國前碰到生理期,不能玩得盡興、生理期碰上大考,身體超級不舒服恐影響考試實力。生理期總是不按牌理出牌,所總是不規律的來訪,讓女性朋友困擾不已。為此,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婦科主任林敬旺醫師建議,如在既定規畫行程前,提早到婦產科就診,醫師可協助用藥物將經期提前或延後,就能避開生理期來攪局的痛苦。影響人體黃體素的藥物 可控制催經或延經生理期一開始時,卵巢會產出卵泡,在生理期中期時排卵,卵巢會形成黃體,分泌黃體素來穩定子宮內膜,以利受精卵著床。若是沒有受孕,在排卵後14天左右,黃體會自行萎縮,黃體素濃度驟降,子宮內膜因而崩落出血,即為月經。因此,催經(經期提前)是利用藥物提高體內黃體素的濃度,一旦藥物停止,人為黃體素濃度驟降,就會使月經提前;延經(經期延後)則是持續服用含黃體素的藥物,來接替卵巢萎縮的黃體,穩定子宮內膜而延後月經。把可能擾亂重要事件的經期 也列入規劃事項吧!林敬旺副院長建議女性朋友要提早規劃,若能在前一個月生理期的五天內到婦產科門診,無論是催經或延經,醫師都能如妳所願;若是離旅行或考試的日期太近才就診,就只能選擇延經的方式。透過藥物控制經期勿頻繁 以免損失健康雖然可透過藥物方式來提前或延後生理期,但若過於頻繁或次數太多,也會有荷爾蒙失調、亂經、或藥物引起的水腫不適等副作用,因此妥善規畫才能顧及自身健康,又不受生理期影響重要行程。

經期量大別輕忽!長期貧血恐心衰竭

經期量大別輕忽!長期貧血恐心衰竭#月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月經有時早到有時遲到,時而量多時而量少,甚至感到疼痛難耐。醫師提醒,千萬別小看月經週期異常症狀,尤其別以為經血量大、痛經是正常的,這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增生、瘜肉、子宮肌瘤等疾病,甚至可能是罕見動靜脈畸形導致。長期經血量大的患者可能會因為長期貧血導致心臟衰竭、心肌病變。子宮內膜異位症 可能導致巧克力囊腫、不孕一名約50歲的楊姓婦女曾剖腹產4子,平時生理期劇痛難忍,多自行服用止痛藥緩解。但這個月經血量突然相當洶湧,超乎往常。至婦產科就診經過抽血檢驗,發現血色素竟只有6.4g/dl(正常值約12至16g/dl),嚴重貧血。住院期間仍持續出血,血量超過2000CC,幾近休克。緊急輸血並安排檢查後,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將子宮摘除保命,已康復出院。南投醫院婦產科涂品儀醫師表示,一般月經來潮約3至7天結束,經血量約20至80ml,每位女性的月經週期與症狀不盡相同。而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外的地方,依其生長的地方會造成各種疾病,如在卵巢便會形成「巧克力囊腫」,在骨盆腔內便會使得器官沾黏而導致不孕。常見症狀是痛經、經血變多及月經週期不規則等問題。月經量及時間、出血、疼痛等異常要注意該如何與「好朋友」和平相處?涂品儀醫師表示平時應規律運動,少吃油炸、加工食品及外食,適時紓發自身壓力,控制好體重、血壓、血糖及血脂等慢性疾病,並且定期至婦產科安排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月經出血量過多或過少、過久或過短、超過半年未來經、停經後出血、痛經等異常狀況,有任何異常應盡早至婦產科就醫,由專業醫師安排相關檢查,進一步了解月經異常的原因,並安排相關治療。由於有些惡性腫瘤或疾病早期徵兆會顯現在月經異常表現,切忌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藥緩解甚至是服用坊間偏方,避免加重症狀或延誤病情。

別傻了!「大姨媽」來狂吃照胖不誤

別傻了!「大姨媽」來狂吃照胖不誤#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相信女性朋友一定都對「好朋友」非常有感覺,在月經週期的過程中,不但心情會隨之起伏,連體重也會隨之起伏。到底生理期減重法有用嗎?是不是用特別的飲食可以有效減重呢?女性在生理期的體重變化我們先來討論一下在沒有任何飲食介入時,女性在生理期的體重變化。女性的月經週期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期,而每位女性月經週期的長短不一,以下說明是以28天為例:月經期(濾泡期前期,第1天~第7天)/此階段是女性朋友「好朋友」來拜訪的時候,為期大約7天。此時,身體中的雌激素及黃體素的濃度都很低,子宮內膜開始剝落、出血,這時候妳會發現體重開始往下降。有很多人相信,此時大吃甜食如巧克力、甜的紅豆湯等不會胖,其實這些食物的熱量並沒有改變,也不會因為月經期就變得比較不會轉換成熱量。只是因為此時「生理性」的體重下降,讓大家有假象以為吃不胖,若在此時期沒節制的狂吃甜食,照樣會胖!濾泡期後期(第8天~第14天)/這時期大約是在月經結束後的一星期,此時體內的雌激素開始大量分泌,而黃體素的濃度依然很低。除了之前子宮內膜的重量,體內因為黃體素濃度很低,不會使太多的水份滯留在體內,所以女性朋友會發現體重降得特別快。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並不代表「減肥成功」。有很多人從經期第一天到排卵前,體重會降個一兩公斤,以為自己減肥成功;但是,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再過幾天,身體進入排卵期以後,因荷爾蒙的緣故,妳又會發現怎麼自己又開始「發福」了。黃體期(第15天~第28天)/當月經結束後的第二個星期,雌激素分泌到一個高峰後會急速下降,此時,濾泡破裂將卵排出,濾泡開始便成黃體,女性的身體正式進入黃體期。身體內雌激素慢慢下降,黃體素開始大量分泌,這時候體內因黃體素的濃度增加又開始水腫、體脂肪堆積,子宮內膜又開始變厚。尤其,快要到下一次月經來潮以前的幾天,身體會水腫得很明顯,有的人會開始出現「經前症候群」,有些人會頭痛、脾氣暴躁、冒青春痘等等。此外,在這段期間體重又會偷偷增加個1~2公斤。每個月的月經週期 體重會有1~2公斤的落差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女性朋友每個月的月經週期中,體重會有1~2公斤的落差都是正常的,有的人會建議在月經結束後那一星期減重,效果會最顯著。不過,體重變輕這是自然的生理現象,而不是真正的體重下降。所以,若真要減重,應該要打破這一兩公斤的藩籬,確實執行「低卡均衡的飲食」並加上「規律的運動」,這種原則並不需要因為月經週期有任何改變。不過,在黃體期時因為荷爾蒙的關係,會使食欲比較好,這個時期更應該控制飲食並加強運動,免得體重在此時不止是「生理性」的增加,而是真正的增加體重。而且,在黃體期也應該吃得清淡一些,免得水腫的情形更嚴重。(本文摘自/瘦不了的錯誤/臉譜出版社) 

出血、月經週期長 當心子宮內膜癌

出血、月經週期長 當心子宮內膜癌#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張女士結婚6年無法懷孕,至婦產部就醫。張女士月經不正常,經常2、3個月來一次,一整年都不來也不足為奇。檢查後發現張女士罹患多囊性卵巢,排卵不易再加上先生精蟲品質不佳,活動力或數目都不足。決定接受試管嬰兒治療後,接受子宮鏡撿查排除子宮腔內沾黏,沒想到有異樣,切片檢驗後竟然是子宮內膜癌。經黃體素治療、試管嬰兒 順利懷孕生產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蔡永杰表示,病理報告顯示張女士的子宮內膜癌是第一期初期,只要子宮內膜保護好,還有機會懷孕。張女士轉往婦癌腫瘤科門診,先接受高劑量的黃體素治療。經過2年治療,張女士的子宮內膜正常,適合懷孕,立即進行取卵手術,植入3個胚胎並冷凍剩下2個。張女士終於懷孕,並順利生產。產後婦癌腫瘤科醫師告知張女士,子宮內膜癌隨時有可能復發,最保險的就是把子宮拿掉。但張女士想到還有2個冷凍胚胎,要求再幫她進行一次試管嬰兒。2016年初,重新由子宮內膜切片開始,確定無任何癌細胞復發後,最後把剩下2顆胚胎植入,張女士也成功懷孕並在2017年初順利生產。子宮內膜癌無明顯症狀、無篩檢 難以確診自民國101年起,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已超越子宮頸癌,成為臺灣女性生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治療方式主要以手術切除子宮為主,再視癌症情況輔以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與荷爾蒙藥物治療。近年來,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年齡層有年輕化趨勢,再加上現代一般人普遍晚婚, 有些結婚婦女尚未生育就被確診罹患子宮內膜癌,不得不子宮切除,終其一生喪失生育能力。蔡永杰主任表示,由於早期子宮內膜癌沒有明顯症狀,且沒有像抹片有效的檢查可篩檢子宮頸癌,病人要早期發現並不容易。呼籲所有女性朋友,若有陰道異常出血、經血量不正常增多、月經週期好幾個月才來一次等現象要及早就醫,確定病因及早治療。千萬不要輕忽異常陰道出血,小現象有時是大麻煩前兆。

月經來潮血鈣降低 鈣質補充很重要

月經來潮血鈣降低 鈣質補充很重要#月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女性對鈣質的需要量與卵巢的活動有關,有月經來潮前一個星期,血鈣降低,而有緊張、暴躁,或是情緒沮喪等現象。在月經開始來潮時,血鈣降得更低,時常造成子宮壁的肌肉痙攣。青春期月精來潮 服用鈣片減緩抽筋青春期的少女情況特別嚴重,若不固定服用鈣片,這種情形可能會從月經來潮前一個星期,持續至月經完全結束。如果只是輕微的抽筋,可以每隔一小時服用鈣片,直到不再抽筋為止;此種月經性抽筋,通常會在半個小時內停止。婦女在更年期,卵巢荷爾蒙分泌不足,會產生嚴重鈣質缺乏的症狀。必須補充大量的鈣質,並確定鈣質完全為血液吸收,避免從腎臟流失。充足攝取鈣質 緩和更年期暴躁、盜汗攝取充足的鈣質,可以避免婦女在更年期時暴躁、燥熱、夜間盜汗、腿部抽筋或是情緒沮喪等情形。甚至在月經完全停止後,每個月的月經週期,仍然可以感覺鈣質的缺乏症狀,此時即應該增加鈣質的攝取量。早期的醫學書籍曾記載,以注射鈣質治療肋膜炎的劇烈疼痛。令人不解的是,鈣質並未廣泛的被用來緩和其他各種疼痛。有一位醫師說,他只將一至四克的葡萄糖鈣注射到病人的血管中,不用鎮靜劑,便能立即止痛。(本文摘自/吃的營養科學觀【修訂大字版】/世潮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