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

1年不來月經 女大生減肥害卵巢早衰

1年不來月經 女大生減肥害卵巢早衰#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0歲出頭的孔小姐上大學後1個月內減重10公斤,漸漸月經延遲至一年沒來,檢查後為女性荷爾蒙不足,有早發性卵巢早衰及萎縮。後來至中醫婦兒科門診求助。醫師以中藥調節患者賀爾蒙,加上即飲包,於服藥3個月後,月經總算準時到來。之後繼續服藥讓月經週期恢復正常,現已月經準時不需服用藥物。卵巢早衰會有如更年期的熱潮紅、易怒症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旭東指出,卵巢早衰發生在40歲前女性,發現有月經延遲、量少,甚至出現類似更年期的症狀面色潮紅、烘熱汗出、煩躁易怒、失眠健忘、陰道萎縮、肥胖,導致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比如抗穆勒氏賀爾蒙AMH指數降低),生育能力減退,近年來發病族群趨向於年輕化,未來更有不孕的危機。謝旭東醫師表示,卵巢早衰原因在於「腎精虧虛」,會導致患者面容枯槁,未老先衰。現代研究補腎藥具有提高卵巢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性和卵巢中性激素受體含量,促使卵泡、子宮發育,恢復受損的卵巢功能,建議最少要連續3個月經準時才能停藥。有特定因素導致的卵巢早衰需根據原因治療,若是找不到原因,還可以針對其他部分保養:1) 飲食保養/女性賀爾蒙不足可以補充豆類與其製品,因為豆類具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為植物性雌激素,或是一些黃色食物如黃玉米、南瓜、香蕉。2) 穴位按摩/晚上洗澡後將雙腳泡在熱水盆裡,左右邊輪流按摩湧泉穴各5分鐘,具有溫腎通經的效果。

避癌症危機 子宮、肌瘤一起切除行嗎?

避癌症危機 子宮、肌瘤一起切除行嗎?#月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年齡增長,子宮肌瘤發生率也隨之增加,不少中年婦女早已完成生育任務,不想再忍受子宮肌瘤的種種症狀,以及避免日後一再復發,於是選擇將子宮連同肌瘤一起切除;但是這個決定會帶來哪些副作用呢?女性荷爾蒙刺激 子宮肌瘤越大越多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童寶玲表示,子宮的功能為孕育新生命,沒有懷孕的女性,每個月子宮內膜會剝落形成月經,子宮肌瘤的形成原因是女性荷爾蒙刺激子宮肌肉層,隨著每次月經來潮,荷爾蒙反覆刺激進而造成子宮肌瘤的體積越長越大、數量也越來越多;直到更年期後,缺乏女性荷爾蒙,子宮肌瘤才會逐漸萎縮。子宮肌瘤生長位置 決定症狀表現若子宮肌瘤位置靠近子宮內膜,容易發生經血量過多、強烈痛經;子宮肌瘤太大壓迫到膀胱、腸胃道或輸尿管,會造成頻尿、尿不乾淨、無法排尿、便秘、腎臟水腫;子宮肌瘤靠近子宮內腔,則可能導致流產、不孕症。由於子宮肌瘤造成的種種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有許多婦女常詢問是否可以切除子宮肌瘤?童寶玲醫師表示,手術切除子宮肌瘤必須一顆顆取出,再將子宮縫合,可能發生腸沾黏,會導致便秘、腸絞痛,沾黏到輸卵管而造成不孕症,或是增加懷孕時子宮破裂的風險;但子宮肌瘤仍會持續復發,若沒有生育需求就建議將子宮切除。留意手術危險併發症 子宮次全切除副作用少子宮切除可選擇子宮全切除、子宮次全切除,但要留意手術的危險併發症。童寶玲醫師舉例,子宮肌瘤過大時,手術會增加腸道、膀胱及輸尿管破裂的風險;而子宮次全切除可保留子宮頸,切除的組織較少,腸道、膀胱及輸尿管破裂的風險較低,同時可維持子宮頸周圍韌帶構造,比較不容易發生手術後尿失禁等問題。藥物治療為優先 傳統藥物副作用多童寶玲醫師認為,治療子宮肌瘤應以藥物為優先選擇,例如子宮收縮藥物、避孕藥、止痛藥,雖然可以暫時減少經血量,但有血壓升高、強烈胃痛等副作用,且藥物使用劑量容易越來越多,最後仍需手術切除子宮肌瘤;而注射抑制腦下垂體藥物,可暫時進入假性更年期,達到縮小肌瘤的效果,但會出現熱潮紅、盜汗、失眠、心情鬱悶等副作用,長期使用更會造成骨質疏鬆,一旦停止使用,子宮肌瘤又會再復發。新型黃體素口服藥物 8成患者肌瘤萎縮近年國內已有新型黃體素口服藥物,可阻斷女性荷爾蒙刺激子宮肌瘤,連續服用3個月、停藥2個月,高達8成患者肌瘤萎縮、變小,同時減少月經出血量;即使停藥後,子宮肌瘤也不會長大。童寶玲醫師曾收治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子宮布滿百顆肌瘤,造成嚴重貧血,曾使用傳統藥物治療都無效,接受肌瘤切除手術仍復發,經過使用新型黃體素口服藥物3個月後,經血量過多獲得改善,血紅素回到10g/dl,讓她終於不再愁眉苦臉。(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月經只來3天?亞健康婦女當心不孕

月經只來3天?亞健康婦女當心不孕#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5歲的王小姐月經天數只有3天且量少,同時生活忙碌根本沒時間好好休息,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加上患者的先生長期失眠處於疲累狀態,導致婚後4年仍不孕。醫師檢查發現,患者除了腎虛之外,還有肝氣鬱結,受孕機率自然下降許多。醫師使用補腎填精的右歸丸,加上疏肝解鬱的柴胡疏肝散,月經天數漸漸延長至5天,因此使用梔子豉湯加減安神除煩,2人養精蓄銳,爾後一舉得子。「亞健康」族群的民眾,表示身體已經出現問題,卻無明顯徵兆,世界於健康與疾病間的模糊界線。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頭暈,卻找不到真正原因,為現代許多人的文明病之一。男女雙方共同治療事半功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指出,不孕為男女雙方共同責任,最好一起做檢查,治療也要一起治療才能事半功倍,日常生活上先生著用太緊的褲子,泡澡及三溫暖都會讓睪丸溫度過高,精子活動力下降,盡量著寬鬆透氣的褲子、不熬夜、不抽菸喝酒、適時運動。另外,太太也要少穿迷你裙、牛仔褲,每天做仰臥起坐10下,但勿過度運動,並可以搭配1周3次慢跑30分鐘,改善卵巢子宮局部血液循環。生活壓力大、體虛 2款茶飲助解憂若是年齡超過35歲才想懷孕,腎氣已衰,以下茶飲不但適用於過度疲勞、身體虛弱的族群,若是求子壓力過大,或是平時生活緊張壓力大,也會影響受孕,可考慮以下茶飲紓壓解鬱:1) 育腎助孕飲/材料:枸杞子三錢、覆盆子三錢、大棗三枚。做法:將以上材料洗淨,置入茶杯內,沖入熱水,加蓋悶上15分鐘即可飲用,一周服用2至3次。功效:枸杞子、覆盆子因為名字中有「子」,中醫認為蘊含生生之氣,能夠令人有子,且明目烏髮、補腎填精,有養生抗衰老的功效。 2) 解鬱美人方/材料:玫瑰花3錢、香附2錢、搭配適量冰糖。做法:以3碗水煮成一碗水,一周服用2至3次。功效:玫瑰花芳香行散,能疏肝解鬱,和血調經,香附為女科聖藥,加強玫瑰花的效果,此方能減輕心情壓力,使人面色姣好,也改善經前症候群,心情愉悅自然受孕機率大增。 

月經乾淨了還下腹痛?子宮腺肌症警訊

月經乾淨了還下腹痛?子宮腺肌症警訊#月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性朋友要注意,「經痛」除了表現在月經期,還可能發生於其他時間。中醫師林襄穎近來診治兩位病患,她們都是在「月經快要乾淨、或是剛乾淨時」感到下腹痛,這乃是罹患子宮腺肌症警訊,所幸中藥治療後都有明顯改善,目前已恢復正常。中醫師林襄穎表示,正常子宮內膜長在子宮腔,但若發生異位,內膜就會出現在不該出現的位置,例如子宮肌肉層,便是「子宮腺肌症」。異位內膜組織會隨著月經週期增長,引起出血、發炎、進而下腹痛。所以正確認識此病的「下腹痛類型」,婦女們也可自我檢視。第1類型:經痛從月經期延續到月經乾淨了還在痛白小姐自始即有月經痛,但最近卻發現經痛程度變嚴重了,止痛藥愈吃愈多,經痛時間卻愈來愈長,後來竟然連月經乾淨了也還在痛!婦產科檢查告知子宮腫大,乃是子宮腺肌症。第2類型:月經期不太痛,經痛反而發生於月經快要乾淨、或是剛乾淨時張女士月經期間狀況還好。奇怪的是,最近總在「月經快要乾淨、或剛乾淨時」感到強烈下腹痛。婦產科醫生檢查說子宮卵巢都正常,只是換了更強效止痛藥,但下個月仍然很痛,最後只好吃抗生素。兩位病患都來到中醫門診,把脈診察後發現,白小姐是中醫說的「濕熱體質」,使用清熱利濕中藥如:木香、川楝子、苦參根、柴胡、黃芩、澤瀉、車前子、牡丹皮;至於張女士則屬「氣滯血瘀體質」,使用行氣活血中藥如:延胡索、烏藥、益母草、桃仁、蒲黃、赤芍。林襄穎醫師指出,中醫治療本病能夠正確診斷病患各種不同的「體質類型」,並且「對證用藥」,是中藥最大優勢。這兩位患者治療後經痛與下腹痛都大大減輕,終於不必再吃止痛藥與抗生素,可以恢復正常上班工作,從此對中醫刮目相看,也好奇中醫是如何有此效果!中醫針對體質用藥 不必止痛而痛自減林襄穎醫師強調,中醫治本病是從體質根本調理,如上所言,濕熱體質給予清熱利濕;氣滯血瘀給予行氣活血,病因解除了,經痛自然減輕,不必止痛而痛自減。呼籲婦女朋友,對於下腹痛一定要提高警覺,儘早就醫。(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月經量多易貧血 子宮肌瘤惹禍!

月經量多易貧血 子宮肌瘤惹禍!#月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女性都有經痛的困擾,甚至是月經量很多,因而導致貧血,而若是有這些問題時,可別以為只需要去調經就能改善,因為這些情況有可能是因為子宮肌瘤所導致。臨床上,就有一名年輕的上班族因為經痛且月經量多就醫,結果發現有個5公分子宮肌瘤,在服用藥物治療後,不但子宮肌瘤縮小了,月經量也減少,而且貧血也獲得改善。正常血紅素為12gm/dl以上 她不到7gm/dl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吳文毅表示,這名33歲女子來就醫時,臉色非常蒼白,且常會有頭暈目眩、頭痛、心悸、喘等症狀,經由檢查發現,她除了有個5公分的子宮肌瘤,而且因為經血量多有貧血問題,她的血紅素不到7gm/dl,一般正常人的血紅素為12gm/dl以上;但她由於工作因素不想手術,因而選擇服用全新機轉的口服藥來使肌瘤縮小。肌瘤太大壓迫器官 嚴重時會不孕或流產子宮肌瘤最主要症狀就是不正常出血!吳文毅醫師指出,若是出血量多,就會造成貧血,並會導致頭暈、頭痛、臉色蒼白、心悸、胸悶、體力變差;子宮肌瘤甚至會壓迫到膀胱、輸尿管與腎臟等周邊器官,進而有頻尿、排尿困難與水腫等問題,肌瘤太大時也會因壓迫而有經痛與腹痛,並會壓迫到輸卵管與子宮,嚴重時會造成不孕與流產。治療方式有手術與非手術 手術切除會復發治療子宮肌瘤則是有手術與非手術方式;吳文毅醫師解釋,手術就是切除子宮肌瘤,對於很大顆與很多顆,若是單純切除會復發,有人是選擇全子宫切除;至於是否要手術需考量不舒服症狀是否無法忍受,或是有可能是惡性時也要考慮手術切除。而非手術則是服用止痛藥與止血藥,但是效果有限;此外,目前則是有使腫瘤縮小的針劑藥物,以及全新機轉使腫瘤縮小的口服藥物。全新機轉口服藥物可使肌瘤縮小1/2 大量出血可快速止血吳文毅醫師指出,治療子宮肌瘤全新機轉的口服藥物基本療程要3個月,完整療程要吃3個月後休息2個月再吃3個月;臨床顯示,全新機轉口服藥物可使肌瘤縮小1/2,而且可維持較長時間,不會快速長回來,女性荷爾蒙會降低,但是不會有更年期症狀。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往往不只長一顆,且會有大量經血,此藥物並且可快速止血,因而可做為大量出血的止血劑,也有人肌瘤大到10公分,不用超音波檢查,用手都摸得到,但是服用此藥後就可以感覺腫瘤縮小。(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乳房有移動腫塊別怕 停經後會消失

乳房有移動腫塊別怕 停經後會消失#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乳癌盛行率高,女性危機感也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一旦觸摸到乳房硬塊,便會擔心罹患乳癌,十分緊張地到醫院就診。事實上,乳房腫塊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而90%的乳房腫塊都是良性的,雖然有10%的機率是惡性腫瘤,但只要及早發現與正確治療,可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乳房出現腫塊 常見為生理腫塊阮綜合醫院乳房中心主治醫師湯雅涵表示,乳房出現腫塊的原因,除惡性腫瘤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最常見為乳房生理腫塊。女性從青春期開始,乳房漸漸發育,大約到20歲左右成熟。乳房發育完成後,受女性荷爾蒙影響,在月經來潮前幾天經常出現腫脹不適、疼痛,觸碰時可能摸到硬塊,但在月經週期結束之後會緩解消失。屬於自然生理現象,不需過度擔憂。可能是纖維腺瘤 演變為腫瘤機率不高30歲以下年輕女性若摸到硬塊可能是乳房纖維腺瘤。外觀平滑形圓、邊緣明顯且會滑動,大多不會感覺疼痛。纖維腺瘤初期很小且生長緩慢,長到接近3公分左右,有時候會停止生長,一部份女性在停經後會變小或消失。一般來說,演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不高。35歲至停經期左右年齡群則常見乳房纖維囊腫變化。「乳房纖維囊腫變化」為乳房產生纖維化及囊腫變化,臨床症狀多以乳房疼痛、腫塊表現,疼痛可能發生在局部或廣泛的範圍,尤其是乳房外上方。一般在月經來前3、4天或1週時症狀最顯著,隨月經後症狀緩解。9成以上水瘤屬良性 停經後症狀會減輕同樣常見於35歲到50歲左右女性,還有乳房囊腫,又稱「乳房水瘤」。為圓形或卵圓形而充滿液體、可移動的囊腫,形成原因與乳房荷爾蒙的產生與吸收失調,導致乳腺管擴張或阻塞產生水泡有關。9成以上水瘤屬良性,停經期後會逐漸緩解或消失。湯雅涵醫師表示,一般人難以鑑別良性腫瘤與乳癌間的差異,一旦在乳房發現異常腫塊、凸起、分泌物,應儘速就醫。年滿45歲到65歲婦女,以及40歲以上且有家族史等乳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應進行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至於未滿40歲但有危險因子或者相關症狀,也建議定期接受專業醫師諮詢評估,以利早期判斷與治療。 

每月紅色警戒 可以運動嗎?

每月紅色警戒 可以運動嗎?#月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先說說我自己的狀況。紅色警戒期間,我還是照常做肌力間歇運動,但會視當時的狀況,減低強度或組數。紅色警戒前一週,因為黃體素升高,容易水腫、皮膚油膩粗糙長痘痘、憂鬱、想大開吃戒。掃除經前憂鬱 運動很有效通常在這段期間,我特別懶惰,做運動時容易無力酸軟,這時如果撐過去,勉勵自己持續運動,跟酸軟感對抗,大概第2天後就能讓懶惰、連帶經前水腫一掃而空。再來,因運動時會分泌多巴胺,產生快樂的感覺,可掃除經期(前)憂鬱,建議大家生理期憂鬱感來襲、想發飆時,或想大開吃戒時,趕緊去運動一下,以免苦了自己,也委屈了身邊愛你的人。紅色警戒期,關於運動總存在許多迷思,像是:1) 小紅來襲期間,不可以運動?有的人小紅量很大,會導致外漏窘況或經期痛到打滾,以上狀況建議先去看婦科診斷,是否是其他問題導致。如果是在健康良好的狀況下,是可以正常運動的,如果真的覺得很不舒爽,可以在小紅來襲第一天休息,第二天逐步恢復運動,把動作強度與時間加回來。當然,如果真的下腹疼痛或運動當中感到暈眩,請停止運動好好休息。2) 小紅來襲期間,不能做重訓?網路上許多文章提到,月經期間不能重訓,會導致經血倒流。事實上現在已經有婦科醫生指出,會經血倒流的女性為數不少,但因倒流的量不大並無大礙;網路盛傳的「倒立與腿高於骨盆腔的動作將導致經血倒流」也是無根據的謬傳。回歸一個觀念,只要你是健康沒有病痛的,都可以正常運動;若有貧血或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炎等問題,還是要好好看醫生且評估休息天數。3) 小紅來襲期間,怎麼吃都不會發福?怎麼可能!多吃的熱量又沒有消耗掉時,它就是會累積成脂肪堆在身體裡。紅潮來襲期間,身體熱量消耗會增加,但是零嘴飲料就吃回來,大吃大喝、甜點無上限,還是免了!若因為憂鬱導致想大吃,請換成運動來增加腦內啡分泌,比吃東西有用多了。4) 小紅走後,減肥超有用?很流行的生理期減重法,主要訴求為:強調女性在小紅報到後的7?20天,因荷爾蒙變化,代謝變強,可以趁機減肥。生理的狀態沒有不對,錯誤的是,強調女生「在這個階段運動減肥」這件事。如果只在特定期間運動減肥,對於長期養瘦根本沒幫助!運動和飲食控制必須是長期不間斷的,才能發揮出最好效果。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生理期後特別瘦,是因為水腫消除了,而不是體脂變少了,真的不要被生理週期因水分滯留體內的體重數字所影響。5) 生理期間,運動必備的小配備?筋肉媽媽紅色警戒期間,必備的配備是:「導管衛生棉條」與「棉質內褲」。小紅來襲時女性朋友不愛運動,很大一個原因是一直有液體流出來的感覺很不舒服。隨時擔心外漏,或因為異物感導致動作卡手卡腳,甚至擔心生理期的特殊氣味,因為大動作飄散??其實,只要配戴衛生棉條,一切問題就都沒了!另外,棉質內褲讓紅色警戒期間特別脆弱的妹妹肌膚,能夠擁有溫柔呵護,也避免摩擦長疹子,畢竟,這期間妹妹已經很潮濕了,不需要穿上不透氣的材質增加負擔。生理期一來就是5~8天,假如期間內都放棄運動,對於運動習慣與瘦體質養成,還頗傷害的。千萬不要給自己偷懶不運動的藉口,因為運動是一種恆心毅力的展現延伸,對任何小細節不輕言放棄的女人,才能比任何人都早一步成功喔!(本文摘自/鍛鍊,成為更好的自己:跟著筋肉媽媽,生了孩子照樣3個月練出六塊肌!/三采文化出版)

順暢排便 6預防招式報你知

順暢排便 6預防招式報你知#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飲食精緻化的結果,常導致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水喝太少、不愛運動,便秘因而成為現代人常見的煩惱。一名27歲年輕女性工作壓力大,長期飽受頭痛、睡不安穩、月經紊亂困擾,就醫檢查發現種種問題原來都是長期便秘導致的,醫師以中藥調理,並教患者足三里穴穴道按摩後,糞便次數、質地都有明顯改善,頭痛和月經不順問題也隨之消除。便秘常伴隨腹脹、婦痛、口臭症狀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中醫科主任康鍾禧表示,女性因為先天構造上缺乏肌肉,容易有便秘問題,便秘的發生機率是男性的3倍。便秘常伴隨腹脹、腹痛、口臭,舌苔很厚,嚴重時可能也會引起痔瘡、肛裂,或頭暈、頭脹,食慾減退,睡眠不安等全身性的症狀。引起便秘的問題很多,康鍾禧主任提出6項生活小叮嚀預防:1) 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習慣/早上用過早餐之後,若有便意,立即如廁。即使沒有便意,也如廁靜坐片刻。2) 喝水量要夠/每天喝2,000CC以上開水,早餐前喝300CC溫開水(或溫開水中加少許鹽),可促進腸胃蠕動,增強便意。3) 每天運動逾30分鐘/尤其要多做腹部運動:例如仰臥起坐運動,增強腹肌力量;或做吸氣提肛運動,增強肛門括約肌的控制力。4) 多吃粗糙含纖維多、水分多的食物/例如選擇較粗糙的糧食:糙米、麥、玉米等;纖維多的蔬菜,如豆芽、韭菜、油菜、茼蒿、芹菜等;水果類如草莓、梅子、梨、無花果、甜瓜等;各種堅果和植物種子,如杏仁、核桃、腰果仁、各種瓜籽仁、芝麻等;此外,脂肪多的魚、鮮奶、乳酸飲料,應該多吃。5) 經常便秘的人,從多方面調適/規律的生活、適度的運動、節制的飲食、情緒壓力的調適,不可單純依賴藥物。6)    穴道按摩促進排便/時常按摩足三里穴促進排便,也是養生的好方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