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雖然不是國人前十大癌症之一,但由於初期沒有任何症狀,過去藥物發展尚未純熟,常見的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對於腎細胞癌來說治療效果有限,加上有症狀發現時通常都為末期,致死率極高,被認為是一種極惡性又難治療的癌症。尤其是高危險群的腎細胞癌末期病患,往往預後效果不佳,病人難以存活。所幸,治療這類疾病的標靶藥物問世,更令病友開心的是,健保在今年元旦開始,將給付Torisel(特癌適)作為第一線治療高危險腎細胞癌晚期的藥物,未來除提升病患的整體存活率與生活品質外,更可大幅減輕病患家庭的經濟負擔。高雄榮總泌尿科余家政主任表示,腎細胞癌多發生於50歲以上男性,60-70歲為高好發年齡層,台灣每年約有800-900個新增病例,佔所有癌症發生率的2%-3%。腎細胞癌是腎臟近端腎小管發展出來的腫瘤,由於腎臟位於後腹腔深部,非常容易被忽略,此外,腫瘤較小時多半沒有任何症狀,通常都是在健康檢查時透過腎臟超音波意外被發現;或是腫瘤越長越大,才出現腰痛、小便帶血等症狀,此時前往就醫,通常都已經是第三、四期,有時甚至已合併其他器官轉移。針對早期腎細胞癌患者,開刀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大於4公分以上的腫瘤可考慮將整個腎臟拿掉,降低未來可能復發的機率,然而小於4公分的腫瘤通常只需將腫瘤切除或局部冷凍療法,而不需將腎臟整個切除,余主任強調,腎臟局部切除仍可保持部分腎臟功能,維持病患生活品質並且減少心臟血管問題的發生,但僅限於初期罹癌病患。然而針對晚期腎細胞癌患者,通常仍會先進行腎臟的全切除,再輔助其他藥物治療。由於腎細胞癌對於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的療效不佳,過去標靶藥物尚未問世時,皆以免疫治療為主,利用干擾素(Interferon)及白介素2(interleukin-II)兩類藥物激活並啟動免疫系統,進行攻擊癌細胞,現在則以標靶藥物做為晚期病患的第一線的治療選擇。用於治療腎細胞癌的標靶藥物分成兩類,一類是阻斷血管增生,包括紓癌特(Sutent)及蕾莎瓦(Nexavar);另一類則是抑制細胞增生,包括特癌適(Torisel)以及癌伏妥錠(Afinitor)。目前紓癌特(Sutent)已被健保核准給付在手術後轉移的第一線使用,針對晚期腎細胞癌預後較差的病患可使用最新的特癌適(Torisel),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余家政醫師解釋,Torisel(特癌適)是目前核准用於高危險群的晚期轉移腎細胞癌的標靶藥物,可治療包含亮細胞腎癌及非亮細胞腎癌的病患,對於預後不佳的高危險群,或其它藥物治療反應不好的晚期病人而言,是治療上的另一新選擇。所謂轉移性腎細胞癌的高危險群必須符合以下六點中的三點(含)以上:1.距離初次診斷出腎細胞癌之時間未達一年;2.Karnofski Performance Scale (KPS)介於 60至70之間;3.血色素低於正常值(12gm/dL);4.矯正後血鈣值超過 10mg/dL;5.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超過 1.5 倍正常值上限;6.超過一個以上的器官有轉移病灶。轉移性腎細胞癌預後較差的病患,約佔所有病患的1/3,臨床上也發現Torisel的副作用相較其他標靶藥物是較輕微,可能出現嘴巴破皮、皮膚疹及食慾不振的狀況。而且高危險群的腎細胞癌患者有福了,過去使用Torisel(特癌適)的病患,每個月須額外負擔將近13萬的治療費用,不過從今年1月1日起,Torisel(特癌適)納入健保給付第一線治療藥物,讓病患家庭的經濟負擔大大減輕,並提高病患的存活時間與生活品質。若能早期發現腎細胞癌早期接受治療,第一期腫瘤小於7公分的病患,五年存活率可高達95%,余主任也提醒已經罹患末期腎臟癌的民眾,要確實遵照醫師的治療指示,定期服用藥物,才能提高整體療效,此外,維持運動的習慣、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若有困難要主動尋求協助,目前有藥廠針對癌友推出「STAR program」,提供電話關懷服務,癌友可多加利用。余主任特別叮嚀,腎細胞癌的發生可能跟基因、環境因素都有關聯,除了有家族史的民眾要特別注意外,一般人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抽菸以及高脂肪性的食物攝取,化學物質及重金屬的接觸也需特別留意,建議五十歲以上的民眾要定期接受包括影像學掃描的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遠離癌症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