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

化療與標靶各具優勢 健保給付合併使用於大腸癌

化療與標靶各具優勢 健保給付合併使用於大腸癌#化療

由於現代醫學發展迅速,以前令人聞之喪膽的癌症,在今天已經發展出許多有效的治療藥物。但在使用各種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的同時,也可能造成癌症患者身體上短期或長期的傷害。因此癌友除想了解各種治療藥物的效果外,也憂慮這些藥物對身體造成負面的影響。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顏厥全醫師表示,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在這兩年已與肺癌及肝癌並駕其驅,而發病的年齡層更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國健局也將大腸直腸癌的篩檢列為重點項目之一。手術治療仍是大腸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方式。不過,近年來藥物的進步,更大幅改善病人的存活。目前用於大腸直腸癌的化療藥物主要有三種,分別為5-FU搭配葉酸(leucovorin,簡稱LV)、草酸鉑類的奧沙利鉑(Oxaliplatin)及喜樹鹼衍生物的抗癌妥(Irinotecan)。目前連續輸注5-FU/LV併用irinotecan(簡稱FOLFIRI)或oxaliplatin(簡稱FOLFOX)已成為腫瘤科醫師治療轉移性大腸癌最常用的兩種處方。2000年以後,標靶治療的發展更將轉移性大腸癌直腸的治療帶入一個新的境界。目前有兩種標靶治療藥物,分別為bevacizumab(又名Avastin癌思停)及cetuximab(又名Erbitux爾必得舒)。對於轉移性大腸癌的患者,若能妥善組合並循序使用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病人的平均存活期可達兩年以上。目前三種化療藥物與爾必得舒均有健保幾付,而且在今年06/01起,健保開始給付化療藥物抗癌妥合併使用標靶藥物癌思停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癌上。此外,每一種腫瘤藥物多少都會造成患者健康上的損害。草酸鉑類藥物,如使用奧沙利鉑時,會引起病人的周邊神經病變,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嚴重時甚至會引起休克。另一方面,少數病人因先天體質的問題,對抗癌妥的代謝較差,在接受抗癌妥治療後會發生嚴重的腹瀉及白血球數量下降等副作用。標靶藥物如爾必得舒,會引起皮膚乾燥、青春痘等症狀,癌思停則可能引起出血與傷口癒合不佳等問題。因此在接受此類治療時應由專業醫師謹慎評估,並定期追蹤,以期將副作用傷害降到最低。延伸閱讀「完整文章」: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203

34歲男子每天烈酒3瓶 發現已食道癌3期

34歲男子每天烈酒3瓶 發現已食道癌3期#化療

喝酒傷身又一血淋淋的例證!一名34歲的年輕男子菸酒不離手,有時甚至每天灌3瓶烈酒。去年因吞嚥疼痛到光田醫院檢查,才發現已經罹患了食道癌第三期。原本他以為生命堪虞,但在接受完引導式放療、化療療程後,未開刀癌細胞就已完全消失,患者感動得說,這次自己撿回一條命,以後絕對不再碰菸酒!光田綜合醫院癌症中心郭集慶主任敘述,這位34歲的張先生外型酷帥,因為年少時際遇坎坷,因此國中時代就開始抽菸、喝酒。出了社會以後,這些不良習慣更是變本加厲,幾乎可說是菸不離手,有一陣子甚至每天喝下3瓶以上的烈酒。這樣折騰自己健康,就算是鐵打的身體也禁不住。去年9月起,張先生吃東西時開始有吞嚥困難,食道疼痛的感覺,到光田醫院癌症中心檢查後,竟於食道中發現一顆直徑已5公分大的惡性腫瘤,確定是食道癌第三期。這對年輕張先生來說真是晴天霹靂,也對於過去不健康的惡習感到悔不當初。光田腫瘤科團隊立即針對患者的病情擬定通盤的治療計畫,先透過化療合併放射腫瘤科動態式弧形刀的放射線治療,讓腫瘤縮小範圍,通常之後必須再施予外科手術,才能將病灶切除。在醫療團隊的通力合作下,張先生放療與化學治療的結果非常順利,腫瘤居然在還沒手術的情況下就完全消失。醫療團隊為求謹慎,仍透過手術再將原本病灶的位置清除乾淨,以避免癌細胞復發。光田放射腫瘤科王銘志主任進一步指出,通常食道癌3期的患者都必須手術切除後,才能清除癌細胞,但張先生接受完引導式化學合併放射線治療後,腫瘤已完全消失,病理切片也證實沒有癌細胞存在,讓原本對病情悲觀的張先生非常驚喜。其實,在專業癌症團隊的治療下,縱使是已合併有酒精性肝硬化的病人(對藥物的代謝差),也有機會得到病理性完全緩解(病理切片已無癌細胞),所以醫師建議病人不要輕易放棄治療。而張先生除了再三感謝醫療團隊的診治外,也相信是上天再給他一次「重生」的機會,他定期回診檢查時也向醫護人員承諾以後要當個「乖寶寶」,絕不再碰菸酒檳榔、糟蹋這失而復得健康了。

多吃高纖維食物,可減少腸癌的發生

多吃高纖維食物,可減少腸癌的發生#化療

文/財團法人為恭醫院 一般外科 張宏名醫師惡性腫瘤自民國71年起,連續25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而大腸直腸癌僅次於肝,肺癌,位居所有癌症死亡率排名的第三位,依據統計分析發現,全球每年約新增八十萬名大腸直腸癌患者,患者以六十歲的族群為多,但是也有4.7%左右的患者是在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一個人一生中發生大腸直腸癌的機率為6%,而且隨著民眾飲食西化,發生率正不斷的增加中。早期大腸癌沒有症狀,隨著病灶不斷擴大可能徵狀包括:排便出血,排便習慣改變,糞便變細,不明原因的腹痛或絞痛、.持續想排便、缺鐵性貧血或體重減輕,有這些症狀的民眾,都應儘速就醫。大腸癌的高危險群還包括:年紀在50歲以上、曾患大腸癌、家族性瘜肉症病史、炎性腸症患者、大腸癌家族史、家族性瘜肉症、飲食型態屬高脂肪及低纖維飲食,缺乏運動、體重過重、飲酒過量與抽菸等,有這些問題的民眾,雖然身體沒有症狀,仍應積極地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大腸直腸癌篩檢的方式簡介如下:直腸指診。糞便潛血檢驗。乙狀結腸纖維鏡檢。大腸鏡檢。大腸雙相鋇劑攝影檢查。如果你沒有任何的大腸癌危險因子,建議從四十歲開始,每年接受糞便潛血檢驗和直腸指診。50歲以上者每3-5年進行一次乙狀結腸鏡檢,同時每5年進行一次大腸鋇劑攝影,至少每10年進行一次全大腸鏡檢。如果你具有任何的大腸癌危險因子或是曾患大腸息肉、大腸癌或其它癌症,接受全大腸鏡檢的頻率則應更為密集,而且應更年輕時,就積極地接受全大腸鏡檢。大腸癌之治療:有以下三種,手術、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及化學治療,根據病患之嚴重度而可能有不同的合併之治療方法:大腸手術切除:通常是將大腸癌之部位切除後再將好的腸子連接起來,有時腸造口手術是必須的,若一切順利病人可在手術完後5-7天出院,並可在6週內恢復正常活動,當然實際的住院及恢復時間是依照病人的狀況而定。傳統剖腹切除腹腔內腫瘤,手術後疼痛、傷口大,加上手術後腸道恢復慢,常常帶給病人痛苦和不適,透過「腹腔鏡手術」處理,除可達到手術效果外,手術傷口小、術後疼痛減輕,住院天數減少,健保可部分給付「乙狀結腸癌」及「右半大腸癌」腹腔鏡手術,對大腸直腸癌患者可說是手術另種選擇。放射線治療:在大腸癌之治療上此方法是一種輔助性療法,可用來減緩病情的嚴重度,但無法治癒大腸癌。化學治療:全身性的化學治療可有效的殺死癌細胞並延長患者之存活率。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原因及機轉雖然不清楚,不過少吃肉類及動物性脂肪,多吃高纖維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胡蘿蔔及適度運動,可以減少腸癌的發生。因此,我們可採取以下措施來減少罹患大腸癌的機會,如減少高脂肪類食物之攝取,並大量食用水果及蔬菜類食物,可減少罹患大腸癌的機會。

「及時介入全面管控個別化治療」糖尿病新型單劑複方口服療法有效減緩症併發症

「及時介入全面管控個別化治療」糖尿病新型單劑複方口服療法有效減緩症併發症#化療

根據國健局最新三高調查顯示,國內每年平均約有2.5萬人發生高血糖,其中40-59歲中壯年者是發生率增加速度最快之族群,而糖尿病患併發中風、腎臟病、心臟病等疾病機率是正常人的一點五至三倍,也是國人第五大死因,因此如何預防糖尿症發生及併發症是全球糖尿病防治中相當重要的課題。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蔡世澤指出,國際最新糖尿病治療三大趨勢「及時、全面、個別化」,將可協助病患在控制上有更明顯的進展,呼籲病患應正視血糖問題,及時積極治療控制,以有效預防併發症發生,同時應避免低血糖等副作用。〈及時介入〉血糖控制應及時積極控制第二型糖尿病研究發現,疾病治療時具有「遺蔭效應(legacy effect):早期積極控制血糖,形成良好的代謝記憶(metabolic memory),可以更長久的預防併發症發生。」英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就發現在積極藥物控制血糖的病患,相較僅以飲食與運動控制血糖的病患,不僅能有效減少小血管併發症,如腎、視網膜、神經病變的發生達25%;在持續追蹤10年後,亦觀察到心肌梗塞併發症比率減少15%、及總體死亡比率減少13%,顯示早期積極控制的必要性。〈全面管控〉針對病患的多重病因,聯合治療、安全達標蔡世澤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多元病因及合併症的問題,應同時處理病患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合併症,在血糖控制上考量針對主要的多重病理缺陷問題進行治療,如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阻抗、肝臟製造過多葡萄糖等問題」。而目前主要口服藥物單方使用時,仍無法同時針對第二型糖尿病多重病理問題治療,故及時聯合不同機轉藥物治療使血糖得到控制為最新趨勢,但是仍須注意常見不良反應,包括低血糖、體重增加、水腫。〈個別化治療〉每個人的控制目標不同、治療選擇也不同而最近發表於新英格醫學期刊研究指出,針對已罹病10年的第二型糖尿病病患,在三高治療上「降愈低不一定愈好」,而應釐訂合理的治療目標。例如在血糖治療上,同時應避低血糖症的發生。蔡世澤醫師強調:「糖尿病治療需依個人的治療目標不同而量身打造治療方式,並同時避免低血糖及副作用的發生」。美國的糖尿病學會、心臟學會、心臟病學基金會,於2009之最新共同建議中,強調不同類型糖尿病患可考慮不同血糖治療目標。蔡世澤醫師表示:設立治療目標及藥物治療時,應考慮病患是否能承受低血糖、體重增加等副作用的風險,不同藥物在飯前、餐後血糖的控制效果不同,及根據造成病患的多重病因,來對症下藥。糖尿病新型單劑複方口服療法3月1日起健保給付因此針對多重糖尿病病理問題治療、副作用低的藥物組合療法,已經演變成國際與國內的治療新趨勢,可以帶給病患更好的治療效果。甫於3月1日獲得健保給付的新類型糖尿病復方口服療法的固定劑量合併療法,正是同時針對第二型糖尿病「β胰島細胞功能缺陷」、「胰島素阻抗性」、「肝臟葡萄糖製造過多,」三大核心病理問題治療,將三種治療藥物研製成一錠,減少病患同時服用多顆藥物,以改善服藥順從性。此合併療法於臨床研究顯示治療54週時,可幫助67%病患達到A1C<7%的治療目標。且較無傳統口服藥物低血糖及體重增加的副作用。蔡世澤醫師提醒病患應認識飯前、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持續監測的重要性。掌握健康少糖飲食、規律運動、按醫囑用藥,即可輕鬆控制血糖,提高生活品質。

中西醫整合治療 對癌症化療病人更有效

中西醫整合治療 對癌症化療病人更有效#化療

放射線、化學治療產生的副作用,經常導致癌症患者不得不中斷治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戴承杰主任、血液腫瘤科戴承正主任最新研究-「併用中藥對接受化療癌症病人肝臟保護及完成化療之成效」結果顯示:中西醫整合治療對癌症化療病人更有效,且併用中藥可保護化療期間的肝功能。此研究於今年10月為美國實證醫學期刊(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接受。 此項研究歷時一年完成,為病例對照研究設計,調查對象年齡皆大於20歲,經專科醫師診斷為癌症的病例,自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接受癌症治療的研究個案共89位,並參與184次化學療程。其中42次的化學療程為『併用中藥治療』,意指癌症病人化療期間在傳統醫學科門診依照病人之血液檢查值使用保肝或加強造血的中藥,保肝之中藥以小柴胡湯、黃連解毒湯,或五苓散為主。收集資料包含四部份:基本屬性因素:性別、年齡與高血壓、糖尿病、病毒性肝炎帶原帶原之其他疾病史。疾病及治療因素:癌症診斷、癌症分期和狀態(初診斷或復發)、化療時機(術前或術後)、腹部放療或非腹部放療。是否取消或延遲化療。化療評估期(執行化療之前一週)、化療治療期(化療療程之最後一次化療前一週)及化療恢復期(完成化療之後兩週)的SGOT(麩草酸轉氨脢)、SGPT(丙胺酸轉胺?)檢驗值。戴承杰表示,本研究結果顯示,當控制年齡、性別、癌症分期、放射線治療部位、癌症診斷等變項之後,併用中藥之病例組在化療期間之SGOT(麩草酸轉氨脢)值較未併用中藥之對照組低,顯示對癌症化療病人的肝臟有保護作用。控制病毒性肝炎、初診斷或復發、放射線治療部位等變項之後,併用中藥之病例組與未併用中藥之對照組,兩者相對照之下,併用中藥之病例組於化療期間並無危險值存在,且可保護化療期間病患之肝功能,所以本研究支持中西醫整合性醫療對於接受化學治療癌症病人具有成效。

關節附近不明腫塊 當心是骨癌警訊

關節附近不明腫塊 當心是骨癌警訊#化療

所謂骨癌,即發生於骨骼的癌症。骨癌的種類很多,主要可分成原發性及轉移性骨癌兩大類。原發性骨癌若於青少年以惡性骨肉癌(Osteosarcoma)為最多;而成年之後,則以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為主。但所有骨癌還是以其他部位癌症轉移至骨骼較為常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范政裕指出,十至十九歲是惡性骨肉癌的第一好發年齡層,發生部位多於膝及肩關節附近。初期症狀為痠痛,尤其夜間常更為不適,中後期症狀是關節附近的腫塊發生。不過,骨肉癌的誤診率相當高,患者經常被診斷為「生長痛」或肌腱炎,而延誤病情,家有成長中青少年的父母應提高警覺,尤其發現關節附近的不明腫塊,必須即刻就醫治療。范政裕醫師表示,骨肉癌在六十年代化學治療發達前絕大多數要行截肢手術以保命,而即使截肢且五年存活率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因此在以往骨肉癌令人聞之色變。所幸在過去三十多年來,隨著化學治療發展,配合放射診斷學的進步及手術技術的提升,目前骨肉癌的五年存活率己大幅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國外知名醫學中心更可提高到百分之七十左右。不僅如此,骨肉癌手術治療也已進步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病患不必行截肢手術,減低對患者的身心衝擊。取而代之的手術趨勢為肢體保留手術,術後存活率不遜於截肢手術,局部復發率也不高。至於轉移性骨癌,則較常發生於四十五歲以上的年長者,最常由肺癌、乳癌、攝護腺癌、腎臟癌,及甲狀腺癌轉移而來。但事實上任何一種癌症均可能轉移至骨骼,骨骼是僅次於肺臟 及肝臟容易被癌細胞轉移的器官。范政裕醫師強調,如果癌症患者發現有不明原因的軀幹或肢體疼痛,最好能儘早就醫檢查,如果確定是由癌症轉移所致,化療、標靶治療與放射線照射或手術治療,均能有效減輕病患疼痛或預防病灶繼續擴大導致病理性骨折。此外,如果早期發現是單一骨骼轉移,甚至還可視同原發性骨癌予以廣泛性切除,提高病患之存活率。而無癌症史者,更勿輕忽身上不明之疼痛,范醫師說,臨床上也發現為數不少的病例是先查出轉移性骨癌,才繼而診斷出乳癌、肝癌、肺癌等癌症。早期就醫治療,大部分病灶靠一張普通的X光片即可得到初步的診斷。骨癌的成因在目前仍不清楚,所以也沒有有效的預防之道。但是,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充分醫師配合,骨癌並非絕症,大部分還是有機會治癒的。

評估癌症化療後成效 正子造影可有效測量

評估癌症化療後成效 正子造影可有效測量#化療

醫界在正子造影對於非小細胞肺癌(佔我國肺癌病例的絕大多數)的篩檢和手術前後分期方面已十分肯定。光田醫院管理中心表示,對於臨床上採取放射線治療作為輔助或主要治療方式的肺癌病患,正子造影也有助於擬定治療計畫以及偵測腫瘤的復發。然而肺癌的治療除了手術與放療外,化療也是常用的方法。化療在近年來有蓬勃的發展,許多新藥被研發出來,但這些藥物往往都不便宜,除了金錢負擔之外,「良藥苦口利於病」,許多化療藥物在療程中還有些令病人不適的副作用,因此化療後或化療中的療效監測,遂成為各國醫學專家追逐的聖杯。光田醫院管理中心指出,過去評估化療效果常是以腫瘤大小的變化作為估算的根據,大致上都是以電腦斷層攝影或磁振造影作為測量的工具,而這兩種方法有時無法有效區分出治療後殘存的疤痕與腫瘤,且某些藥物是抑制癌細胞的活動而不是消滅癌細胞,對這一類的藥物而言,腫瘤的大小完全不足以代表療效。而正子造影則足以克服這些問題,不僅能判斷腫瘤大小,還可以更精準的探知腫瘤細胞的活動是不是有改變。在臨床上,提前了解當前使用的化療藥物效果對於患者的治療關係重大。目前除了肺癌以外,已知正子造影對乳癌和淋巴癌的化療監測也很有用。頭頸部癌症方面,因為腫瘤分類、分期跟治療的方式比較複雜,正子造影在這方面雖還沒有像肺癌、乳癌、淋巴癌這樣明晰的效果,但仍有所幫助。

癌症統合療法 有效延緩病情

癌症統合療法 有效延緩病情#化療

目前癌症之正統治療,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加上一部份的癌症免疫療法外,這10年來可說是進展不多。除了較早期癌症有些可以有治癒的希望,大部分的癌症病人不是已轉移,就是再復發。目前醫界雖然努力於改善手術技術,開發新的放射治療機器,以及研發新的藥物,但是目前這些對癌症之治癒幫助仍然有限。輔成醫學(Complementary & Alternative Medicine)是一新進崛起之醫學,又稱為輔佐及替代醫學。與正統醫學合併治療,又稱為整體或統合(Integrated)醫學。以前輔成醫學(CAM)是屬於不同國家民族所沿襲之傳統醫學、或各種民俗療法,他們經過非常長時間之臨床經驗累積,可說是有實驗理論根據及臨床驗證,但仍缺乏大規模之臨床試驗肯定。光田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 - 柯萬盛醫師表示,在民間它已被應用在許多慢性病,作為輔佐或替代醫療之角色,尤其是癌症治療、慢性疼痛治療及調整免疫力等。美國自西元1992年開始注重CAM之研究,希望透過科學化之整理印證,選取有實證醫學根據的,來彌補正統療法之不足。於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機構(NIH)成立了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於西元1997年更進一步擴大成立National Center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在當年用在CAM研究花費達212億美元,比其再正統療法上花200億還多。希望藉由此機構之正式成立,能有系統的研究開發CAM,將臨床使用之CAM納入正軌。台灣目前之死亡率,以癌症居首位。其死亡率從當年每10萬人口的80人,增加到今天的200人以上,其長期存活率只有25%,比歐美國家之50%來得甚低,如何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癌症治癒率,實在是醫界應該努力之責任。柯萬盛醫師指出,目前提高癌症治癒率之方向,包括早期診斷及治療;引進最先進之癌症治療方法;結合有實證根據之CAM;積極開發分子靶點新藥;開抗腫瘤血管新生藥物;開發及使用可增加抗癌免疫之中草藥等…。目前CAM療法之藥物及保健品,其機轉可能包括以下幾種:(1)誘導癌細胞分化;(2)促進癌細胞凋亡;(3)抑制血管新生;(4)抑制癌症轉移;(5)抑制癌細胞分裂信號傳遞;(6)調控細胞週期分裂;(7)增加放射治療之敏感性;(8)減低化學治療之抗藥性等。目前市面上的生物科技有關癌症的產品很多,病患如何作選擇是很重要的,應該選擇有實證根據之CAM,即臨床應用是否有用,還有其副作用及毒性也是要考慮的因素。柯萬盛醫師說,癌症統合療法可以應用在四類癌症病人:第一類:針對正在治療中之癌症患者,提供CAM來增加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的效果,減低治療之副作用及抗藥性的發生。第二類:針對已完成治療之病患,提供治療後的長期追蹤,並依不同之病情提供多分子靶點作用之癌症統合療法及保健品,來延緩再發及延長存活率。第三類:針對經歷各種治療皆無效之癌症病患,在沒有更進一步可用的治療方式之情況下,提供具有分子靶點的CAM治療,來改善生活品質,延緩病情進展,甚至讓腫瘤穩定及縮小。第四類:針對末期癌症患者,提供人道上支持性的統合治療,改善其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