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

腦中風多併發症 僅10%能完全恢復

腦中風多併發症 僅10%能完全恢復#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0歲的周先生有高血壓病史,在某天清晨要起床的時候突然發現右側肢體無力,併有麻木感覺、嘴角流口水,後來被診斷出腦中風,住院治療並復健。 腦中風分2類中國附醫台北分院神經內科醫師楊程智分析,腦中風一般可以分為2類:1) 梗塞性腦中風(Ischemic stroke) /  佔85%,因腦部血管血液受阻塞造成。2) 出血性腦中風(Hemorrhage stroke) /  佔15%,因腦部血管破裂,血液到腦組織所引起,造成腦細胞壞死,而這個部位所控  制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患者會表現出手腳無力、麻木、語言困難、以及各種功能上  的問題。 若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並立即就醫,楊程智醫師表示,國人腦中風盛行率約為千分之6.4,估計約有14萬人,其中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包括了高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菸、心律不整、以及缺乏運動等。臨床也會有以下症狀:1) 突然發生1側手腳無力或是麻木。2) 突然發生意識不清或是不能言語。3) 1眼或是2眼突然看不見。4) 突然暈眩步態不穩或是動作不協調。5) 突發性劇烈頭痛或是嘔吐。 中風多併發症 應配合治療計畫與控制危險因子楊程智醫師指出,中風患者發病後的情形僅有10%幾乎完全恢復、25%只有輕微障礙、40%有中度到嚴重的障礙、10%需要在養護機構長期照護、15%死亡,此外,腦中風患者的併發症很多,日常生活也會面對很多問題,需要做整體的評估後針對問題來解決,醫師除了評估患者的醫療需求外,也會提供藥物與復健處方,並教導患者如何預防以及治療併發症,也讓患者好好控制危險因子,以減少腦中風的發生機會。(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FAST」自我檢測 遠離腦中風

「FAST」自我檢測 遠離腦中風#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腦中風為台灣近年來引起國人死亡的重大急症之一,死亡人數僅次於惡性腫瘤與心臟疾病,腦中風為一項急症,主因是腦部的血流受阻,導致無法供應腦部氧氣的需求,需即時接受有效的治療,恢復腦部血流,否則將留下許多後遺症,不僅需要急性期的醫療照顧,後續的醫療與社會成本更是非常龐大。黃金治療3小時 減少神經功能障礙因此,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需把握「黃金治療3小時」,快速且準確的診斷,並提供正確的治療,如給予血栓溶解劑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減少中風所導致的神經功能障礙,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正懷表示,在剛發現腦中風的3小時內,是使用血栓溶解劑最佳時機。8成逾黃金3小時 無法施打血栓溶解劑不過腦中風除了發生當下時的急診處置外,更重要應是事前預防與正確知識傳遞,有超過8成以上病患是因為超過黃金3小時,而無法施打血栓溶解劑,為能及早爭取時間、減少中風帶來的傷害,因此黃金3小時內就醫非常重要,林正懷醫師表示,一般人該如何及早發現腦中風,可以使用「FAST」來檢測:●  Face 臉/笑一下,是否一側臉無力或麻?●  Arm 手/兩手平舉,是否一側手臂無力?●  Speech 說話/說話時,是否口齒不清、無法表達、或者聽不懂?●  Time 時間/及時通知119送醫。

6旬男口齒不清 竟是腦中風

6旬男口齒不清 竟是腦中風#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名60多歲男子,清早起床活動了一會兒後,家人突然發現他變得反應遲緩、口齒不清,覺得越來越不對勁,趕緊叫了救護車將他送往醫院急診,到院後,發現男子有右側偏癱情形,立即啟動預設的腦中風搶救機制,即時接受了血栓溶劑治療,肢體活動範圍與手腳力道都有了明顯改善。南投醫院洪弘昌醫師表示,腦中風的高危險群是三高患者(高血壓、血脂、血糖)、不良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等),另外患有心臟病及本身即有腦中風的家族史,或是年紀較大的長輩族群,就需要預防注意。腦梗塞增到6成 血栓溶解藥tPA及rt-PA腦中風大致上可分成「腦梗塞」、「腦出血」、「蜘蛛膜下出血」這三種,以往是腦出血的例子占了大多數,但是從1970年代之後,腦梗塞的狀況增加到約六成,腦梗塞,就是凝固的血塊脫落堵住腦部的血管、阻礙血流,使氧氣和營養無法傳送到腦部,如果腦部缺氧過久,腦細胞就會死亡。為了讓因血栓而阻塞的血管恢復暢通,要以投藥的方法讓血栓溶解,在治療藥物方面,目前陸續引進了tPA(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及rt-PA(合成的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等藥效快速的血栓溶解藥,不當使用可能會引起腦出血等危險,因此有使用上的限制,在發病後三個小時內無法開始治療的情形下,就不能使用此藥物。發病後的4~6小時 為生死關鍵腦中風倒下時,發病後的4~6小時內的治療是生死關鍵,也被稱為黃金時間,然而,為了避免留下後遺症,必須在更短時間內迅速接受治療,而且還得考量到治療準備及檢查的時間,所以一定要儘快送到醫院。當家人實際發病時,重點於第一時間呼叫救護車,並且送到急救醫院,腦中風的預兆有手腳麻痺、說話突然口齒不清、舉步困難、不自覺流口水等症狀,因此平常多注意症狀的話,就能夠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作息亂+常應酬 男過勞腦中風

作息亂+常應酬 男過勞腦中風#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56歲黃姓男子,因上班時數長,加上作息不固定,又需長期應酬,某天半夜起床如廁,突然半邊無力倒臥地上,經緊急送醫後診斷為腦中風。在病情穩定後,醫師建議黃先生進行中風後的復健,從一開始肢體不協調、生活無法自理、吞嚥困難等狀態,經由復健團隊之安排,個案在半年後可自行走路、生活也能自理。腦中風及早復健 降低再發機率!復健科楊喻婷醫師表示,近年來腦中風的好發族群趨於年輕化,因此如何讓年輕的中風患者能重返職場,且預防發生二次中風,是一重要課題。腦中風的後遺症包括有肢體運動及感覺障礙、語言及吞嚥障礙;腦中風後若肢體不活動,時間越久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症狀就會出現,因此建議患者當病情穩定時,一定要盡早開始復健治療。一般來說,一個月內開始復健,患者恢復速度最快,若超過六個月以後恢復狀況就較差。把握3個黃金時間 恢復好壞關鍵然而他也說,中風復健可分為3階段:1)在生命徵象已穩定超過24小時後,就可以開始在床上做翻身及肢體關節運動,以防止關節僵硬及褥瘡的發生。2)病發後1星期,配合復健師之安排進行物理、職能及語言治療,幫助患者肢體行動、日常生活等功能。3)復健2~3個月之後,患者自理及走路功能應有良好的恢復,但如果此時停止復健的話,可能會退步,因此建議繼續做訓練,幫助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腦中風復健需要長期的規劃,除了患者自身的努力,家屬和照顧者的支持與協助也是非常重要的,若能配合復健團隊積極治療,大多數患者皆能回復正常生活,甚至重返職場,減輕中風家庭造成之負擔。

天冷腦中風增 心跳亂、脖子緊是警訊

天冷腦中風增 心跳亂、脖子緊是警訊#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超級寒流,全台極凍!天氣驟冷,血壓一上升就容易導致中風。因此,腦出血以每年的12月至2月為高峰期, 當寒流來襲,若是發現心跳混亂,而且頭脹、脖子緊,就有4~5倍的中風危機,應該儘速就醫。心肌梗塞易發作 年長者加強保暖而且,身體為了要抵禦寒冷,必須增加熱能,易加重心臟負擔,提高心肌梗塞發作的機率,尤其是周邊血液循環較差的老人家,特別容易感覺不適。因此建議,平時除了量心跳、血壓,更要注意保持身體溫暖。把握急救黃金期 4招辨別中風而據《優活》的過去報導,中風易在冬季發生,加上最近天氣變化大,提醒有三高問題的患者,須隨時注意血壓、醣化血色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控制,並學習辨識中風徵兆,提高警覺性,把握「急性中風黃金3小時」。因此未避免錯失黃金就醫時間,民眾可參考國民健康署網站,所提供的「FAST」口訣辨別中風徵兆並及早處理:●「F」就是FACE/觀察患者微笑或是面部表情,如露出牙齒時,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下垂。●「S」就是SPEECH/請患者講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T」就是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男腦中風合併肢體無力 靠肉毒桿菌舒緩!

男腦中風合併肢體無力 靠肉毒桿菌舒緩!#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一般提到施打肉毒桿菌素,都會聯想到改善細紋、煥回年輕肌膚等美容效果;不過,這名58歲李先生,因為腦中風合併左邊肢體嚴重無力,導致生活、復健受到影響;卻在醫師建議下,接受肉毒桿菌素肌肉注射治療,沒想到竟能改善疼痛,回歸生活!一年多前,李先生因為腦中風合併左邊肢體無力,雖持續接受復健治療,但左邊手腳肌肉僵硬卻日漸嚴重,甚至連復健都無法順利進行;在醫師建議下,他接受肉毒桿菌素肌肉注射治療,一個月後竟有所改善,目前已經可以回歸復健、正常活動。阻礙神經末梢傳遞 達放鬆效果對此,大千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黃康銘表示,腦部中風時會造成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導致肌肉張力無法傳遞,使患者肌肉僵硬、痙攣,若沒有接受適當治療與復健,很容易發生關節僵硬、變形等情況。而注射肉毒桿菌素於目標肌肉,可阻礙神經末梢的訊息傳遞,使支配肌肉無法收縮,達到放鬆效果。黃康銘醫師說,透過注射肉毒桿菌素,可幫助改善因肌肉張力太高引起的疼痛問題;接著搭配復健訓練,來幫助肢體功能與動作產生。他說,肉毒桿菌素注射後3~5天即會出現藥效,到了第3至4個月後藥效便會消退,因此患者可重覆注射治療,來改善肌肉僵硬、痙攣狀況。

中醫針灸治療 降低二次中風機率!

中醫針灸治療 降低二次中風機率!#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腦中風也就是所謂的腦血管阻塞或腦溢血,是一種腦血管疾病。而腦中風好發年齡為40至60歲,且男性多於女性,並常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症、糖尿病、心臟病等。因此,中醫師建議,腦中風患者通常脫離危險期後進入復健過程,可透過西醫治療輔以中醫的針灸療法,復原效果較佳,且其發生再次中風的機率較小。刺激穴位助復原西醫根據病理狀態將腦中風分為腦血管阻塞和腦溢血兩種,而中醫則根據病人的症狀分為中臟腑和中經絡兩種證型。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李啟光醫師表示,中風者出現中臟腑的表現,如昏睡、意識喪失,代表腦部的損傷較嚴重,臟腑之氣血陰陽狀態不佳,預後較差。針對此證型的病人,可採醒腦開竅法治療,藉由刺激內關、水溝及三陰交等穴位,幫助昏迷的中風患者恢復腦部的功能和意識。另,中經絡的證型表現,如手足不靈活、無力、麻木、吞嚥、說話困難、嘴角流涎等。針對此證型的病人,可刺激上下肢(如肩髃、曲池、合谷、陽陵泉、足三里、太沖)及臉部(如地倉、廉泉)的相關穴位,幫助運動及感覺障礙的病人早日恢復正常的功能。西醫搶救+中醫復健  接力治腦中風李醫師指出,在發病初期,現代醫學之治療是搶救生命的關鍵,待生命徵象穩定後,復健治療及中醫針藥施治,則可以促進身體機能恢復,減少永久性的功能障礙。中風後的六個月內是復健的黃金時期,除了接受西醫的復健外,更可加上中醫的針灸療法。研究顯示,中風後接受針灸療法的病人,其復原的程度較好,且其發生再次中風的機率較小。而隨著人口的老化,腦中風的患者勢必愈來愈多,常伴有後遺症,且容易復發,病情多持續加重,因此其防治工作非常重要。李啟光醫師提醒,在天氣逐漸變冷的時節,提醒高血壓、心律不整、高膽固醇血症、高脂血症的患者,秋冬時節更應該定時測量血壓,規律地服藥,注意飲食的控制。

心房顫動還傷腦?研究:失智風險增3倍

心房顫動還傷腦?研究:失智風險增3倍#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3歲林先生,近半年來記憶力減退,家人還發現他突然不會使用手機或鑰匙,反應似乎也緩慢許多。求診才發現,林先生為慢性心房顫動患者,腦部已出現多處中風病灶,因而造成血管性失智症。醫師指出,研究認為,心房顫動患者可能增加智能障礙,以及失智症風險達1~3倍不等;而造成智能障礙的主因,是心房顫動提高腦中風機率。腦退化疾病 中風也是推手成大醫院神經部宋碧姍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的風險為常人的3至5倍,還可能造成隱形中風,也就是臨床無症狀的腦中風,待中風病灶累積後才會出現症狀;此外,心房顫動患者出現隱形中風的普及率,大約是正常心律族群的2倍。宋醫師也說,中風引發的智能障礙、失智症,統稱血管性認知異常。據台灣及港陸地區研究發現,中風後 3個月內出現智能障礙或失智症的比例約有1成至3成。值得注意,中風也是其他腦退化疾病的推手。研究指出,中風或腦血管疾病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腦部病理變化及發生風險。掌握「二避一要」  慎防心房顫動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發生率會隨年紀上升增加,男性發生率較高。而造成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瓣膜疾病、心衰竭等。因此宋醫師提醒,為減少因為心房顫動造成血管性智能障礙風險,應注意「二避一要」:●第一避/「避免」出現心房顫動,要積極控制高血壓,並選擇合適的藥物,特別是針對左心室肥大或心臟收縮功能不佳的患者,可以減少新發生心房顫動的機會。●第二避/若已確診為心房顫動,不論是陣發性心房顫動或持續性心房顫動,應「避免」血栓型中風的產生,若病患屬中高危險群,醫師會建議使用抗凝血藥物治療,以避免血栓型中風。●一要/心房顫動患者及家人,應「要」隨時注意病人之智能狀況,若發現有記憶力減退或認知功能障礙,應盡快至內科醫師或神經科醫師處求診,把握在輕度認知障礙前及早預防中風與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