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87期奇美醫訊 神經內科 林慧娟醫師腦中風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三位,耗用全民健保資源則高居第二位,也是老年人殘障最重要的原因。隨著人口的老化,因中風造成的失能已逐漸成為社會與家庭沈重的負擔。而即時有效的中風醫療,除了醫界的努力之外,民眾對腦中風的認識及力行,更是不可或缺的要件。中風的防治包括未發生中風前的初段預防,及已發生中風的急性治療、二次預防和復健。腦部和其他器官一樣,需要足夠的血流來供應營養及排除代謝廢物。一旦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血流供應受阻,神經細胞受損,即產生中風的種種症狀。奇美醫學中心每年需診治約1,300人次急性中風,其中缺血性中風約佔八成,出血性中風兩成。兩者的治療並不完全相同,必須立即做頭部電腦斷層掃瞄,確定是哪一型中風後,再決定如何治療。目前針對急性缺血性中風,唯一證實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在發作3小時內從靜脈血管施打血栓溶解劑,雖然要冒著增加6%血管破裂造成腦出血的危險,但可以增加3分之1的機會在中風後3個月時能獨立生活。根據院方統計的結果,大多數的病人都是因為中風後沒有能夠即時就醫,致使無法在3小時內接受這項治療。超過3小時再治療,不僅效果大打折扣,出血的機會增加更多。所以,民眾應該要提高警覺,尤其是有中風危險因子如年紀大、高血壓、糖尿病、抽菸、心臟病、高血脂、肥胖等,一旦有突發性兩側不對稱的症狀,要立即到有能力處理急性中風的醫院急診,以搶機先。此外,立即使用口服抗血栓藥物如阿斯匹靈等,並持續長期治療,也有減少殘疾及預防再度中風的效果。對於一些因心律不整或心瓣膜疾病引起的中風,抗血栓藥物的使用另有其特殊的選擇,名為「抗凝血劑」,服用這些藥物要與醫師配合,按時服藥並定期抽血監測藥物效果,以減少出血的副作用。至於出血性中風,大多是長期高血壓且控制不良,造成血管壁損傷破裂所引起,通常中風症狀較嚴重,死亡率也比較高。治療的方式會因血塊的大小、位置而決定是使用外科手術,還是內科支持性治療。此外,在中風後第1-2天內再度出血的風險也很高,必須嚴密地監測及控制血壓在合理的範圍內。除了以上針對急性中風的特定治療,中重度嚴重的病人因為臥床不起,也會產生很多併發症,例如吸入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瘡、跌倒受傷意外等。本身已有的慢性疾病如心臟病也可能惡化。即使一開始中風輕微的病人,也有10-20%在急性期症狀會惡化。另外,儘早開始復健治療,則有助於減少併發症及加速功能的恢復。所以急性中風必須住院,接受積極的評估、檢查和治療,將傷害減到最少,才有利於將來的復原。腦中風源自血管和循環系統的疾病,而血管循環的病變大多非一夕造成,而是長年累月浸潤在危險因子之中,直到有一天爆發中風而造成腦部的傷害。因此,治本之道,還是在於中風危險因子的控制:除了適當的藥物治療,生活形態的改善以及健康的促進,更是成效的關鍵。所以,專業的醫療加上病人及家屬積極主動的參與,才能有效地防治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