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時序已進入深秋,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下一個節氣則即將迎接冬天到來。中醫提醒民眾,霜降天氣明顯轉涼、日夜溫差逐漸擴大,此時要小心皮膚、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上身,並建議3招「霜降節氣養生法」,在入冬前多吃些溫補食物,如粥品及潤肺茶飲,以及穴位按模方法,讓身體準備好暖暖過冬。
今年時序已進入深秋,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下一個節氣則即將迎接冬天到來。中醫提醒民眾,霜降天氣明顯轉涼、日夜溫差逐漸擴大,此時要小心皮膚、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上身,並建議3招「霜降節氣養生法」,在入冬前多吃些溫補食物,如粥品及潤肺茶飲,以及穴位按模方法,讓身體準備好暖暖過冬。
流感來襲,當心心血管疾病悄然逼近!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指出,近年國際陸續發現流感重症與心血管疾病的潛在關聯;流感不僅可能使原有的心血管疾病惡化,研究顯示,即便過去無心血管病史,也恐增加8-10倍心血管疾病風險,李醫師特別提醒,青壯年一旦反覆感染流感,未來或許將面臨更高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從年輕時開始預防流感至關重要。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於10/1正式開打,且本次五個不同廠牌均為四價疫苗;他強調,接種流感疫苗不僅能有效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更有助促進心血管健康。根據疫苗大廠賽諾菲針對心肌梗塞患者進行的研究,在接種流感疫苗一年後,心肌梗塞或支架栓塞的風險降低了28 %,死亡率下降41 %。李醫師除了鼓勵符合接種對象的流感高風險族群踴躍接種,也呼籲家有幼兒、年邁長輩的19~49歲非屬公費族群者積極預防,遠離家庭群聚感染風險,為秋冬季節築起健康強力防線。 流感使心血管風險飆升,青壯年重複感染恐成隱患 流感不僅會影響呼吸道,還可能對全身健康構成威脅,甚至導致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尤其流感可能直接影響心臟功能,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指出,50歲以上感染流感14天內,中風、心肌梗塞風險會增加2倍以上;此外,若反覆感染流感,也將反覆傷害心血管健康。李醫師指出,流感會導致全身性發炎反應,正是導致血管內皮受損,引發動脈硬化的重要因素。他強調,動脈硬化是累積性的,若年輕時反覆感染流感,導致血管不斷發炎,恐增加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隱患。 然而,觀察許多青壯年容易輕忽流感嚴重性,更認為既然有特效藥,就不必接種疫苗。李醫師強調,流感重症往往伴隨嚴重細菌感染,而抗流感藥物與抗生素在感染初期使用較有效,但流感病毒與細菌仍會繼續破壞呼吸道一段時間,甚至引發嚴重併發症,因此疫苗效益還是遠多於治療。他提醒,雖然青壯年不屬於公費接種族群,但一旦感染流感,仍可能影響其工作能力,對社會和經濟造成的衝擊不容小覷,因此接種流感疫苗至關重要。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秋冬健康更加分 今年四價流感疫苗已納入新的H3N2泰國株,具有保護力。李秉穎醫師指出,雖青壯年普遍免疫力較好,但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不盡相同,定期接種疫苗才能確保免疫系統保持最佳狀態,隨著流感逐漸升溫,疫苗不僅能顯著降低感染重症風險,還能保護心血管健康,無論年齡和健康狀況都應定期接種,對於經常忙碌於工作和生活的青壯年來說,更能避免流感帶來的身體負擔及經濟損失。 目前台灣流感疫苗種類主要可分為雞蛋型、細胞型、佐劑型,而目前最常使用的雞蛋型流感疫苗,其血清轉換率約為64.1%至66.43%,細胞型則是利用細胞培養技術製造;而佐劑型疫苗則透過添加佐劑增強免疫反應,特別適合長輩族群;但不論是哪一種疫苗廠牌,對流感都具有保護效果,民眾皆可放心施打。 「流感全年化」趨勢待觀察,預防接種是關鍵 針對今年夏季流感疫情異常持續,李秉穎醫師指出,過往流感全年化現象在熱帶地區較為常見,因為這些地區夏季較長,病毒傳播條件相對較優越,而台灣流感全年化趨勢仍需繼續觀察;目前推測除了跟氣候變化有關,新冠防疫造成的免疫負債也使人們在疫情過後對流感的感受性增加,導致病毒更有機會打破原有季節性模式,在非流行季節持續蔓延。 李秉穎醫師強調,自疫情解封以來,多數人的流感抵抗力已顯著減弱,然而在流感病毒持續活動的情況下,他呼籲除了高風險族群,青壯年也應積極接種流感疫苗,不僅是保護自己,也保護身邊所愛的人。 MAT-TW-2401248-0.1-09/2024
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寒露,同時也是秋天的第5個節氣,天氣逐漸轉涼,露水增多,寒露與白露時節相比,氣溫下降較多,地面的露水也更冷了,故名寒露。中醫師建議,寒露慎防感冒與呼吸道感染、皮膚乾燥與過敏等不適症狀,民眾可飲用百合大棗銀耳茶來潤肺,也能透過按摩列缺穴調理胸肺相關疾病。
一名70多歲的老翁,平時在醫院擔任警衛工作,近期工作時常覺得疲累、喘,偶爾還會出現冒冷汗的症狀。起初,他以為只是過勞累,所以並沒有放在心上。但隨著症狀越來越頻繁,他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前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尋求心臟科廖振宇醫師診治,診斷為冠狀動脈症候群(冠心症)。
當颱風來襲時,我們的身體不僅要面對狂風暴雨,還需應對潛在的健康威脅。隨著氣壓驟降和氣溫急劇變化,呼吸道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增,甚至恐懼與焦慮感也會加重。《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日本研究揭密低氣壓對人體的「隱形攻擊」。了解颱風帶來的健康影響,學會3招應對,能讓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在颱風季節裡保持健康。
今年70歲的余先生,在56歲退休那年,接二連三遭遇家中變故,生活壓力倍增,長時間出現牙痛、肩背痠痛、呼吸不順、站起時暈眩等症狀,原以為是太疲累所導致,沒想到持續幾天後竟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緊急就醫裝心臟支架才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醫師告訴他,是因低密度膽固醇(LDL)過高,而導致心肌梗塞。
常久坐久站、不愛運動小心早死!研究指出,不運動容易增加心血管風險,更會導致慢性病及死亡風險。但想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新手該如何開始?《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家醫科醫師提醒,可先做到3件事,改變自己對運動的認知,帶來正面感受,就容易堅持並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
伏地挺身對於許多成年男性來說,是在熟習不過的體能訓練動作,然而,這項訓練除了可以訓練我們的上半身肌肉之外,還可以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表示,當一個人可以正確完成伏地挺身的次數越多,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低,這些發現將可能會建立出一套新的簡單基礎風險評估模式,至於這樣的研究是否真的可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