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糖尿病是國內10大死因之一,已成為現代常見的慢性疾病,但許多人忽略其可能帶來的嚴重併發症。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江珠影指出,糖尿病患友若血糖未能妥善控制,患者恐面臨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風險,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失明或截肢,不可不慎。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糖尿病是國內10大死因之一,已成為現代常見的慢性疾病,但許多人忽略其可能帶來的嚴重併發症。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江珠影指出,糖尿病患友若血糖未能妥善控制,患者恐面臨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風險,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失明或截肢,不可不慎。
強烈大陸冷氣團一波波來發威,清晨輻射冷卻效應明顯,低溫常常下探10度以下。在天冷時,很多人都有被冷醒的經驗,但《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表示,這應是睡覺時保暖工作沒有做好,但也可能是年長者睡眠品質不佳、頻尿所致,若保暖不慎可能引發猝死,須提高警覺,建議「這些部位」首重保暖。
年節過後,許多人開始調整作息,試圖恢復身體的最佳狀態,但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安欣瑜提醒,身體肥胖不能單看體重,台灣人有70~80%內臟脂肪偏高,屬「體重正常型肥胖」,也就是體重正常但內臟脂肪超標,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透過211餐盤改善。
完農曆新年,緊接而來的就是元宵節了!元宵家家戶戶吃湯圓已成為傳統習俗,但象徵「團團圓圓」的湯圓也並非可以無節制食用,因為除了熟知的高澱粉、高油與高糖外,含有芝麻、花生、豆沙甜餡的湯圓更含有高磷,這將對腎臟病患者造成極大負擔。對此,醫師建議腎友要隨時注意身體狀況,若有相關症狀盡快就醫。
平均高達近10年的長照生活,許多家庭照護的辛苦都是從「中風」開始,誰會希望有一天自己會家人倒下來呢?一次不小心中風,從此就讓生活由彩色變黑白。《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說明8大中風徵兆及相關預防、照護議題,並提醒民眾若想要預防中風,先從避免三高開始做起。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氣溫明顯偏低,許多民眾會選擇吃火鍋來保暖,不過部分火鍋食材含高磷、高鉀、高鈉⋯⋯等成分,攝取過量可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對此,醫師建議,控制火鍋中的鈉、蛋白質、鉀和磷的攝取量,不僅有助於保護腎臟健康,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骨骼健康問題。
每天飯後吃堅果,補充熱量、不飽和脂肪酸,能有益健康,讓疾病遠離。但堅果一天可以吃多少?不同種類及營養的堅果又該如何挑選、搭配?《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分享堅果對人體的益處,有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選擇堅果時也能掌握一些小訣竅,例如選擇原味最好、吃膩了也能作為食材入菜搭配。
大寒是一年中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2025年大寒落在1月20日,距離農曆過年還有9天。大寒是氣溫處於全年最低的一天,正是寒冷冬季的極致時刻,但也象徵著冬天即將結束,隨之而來的是立春。大寒養生食補吃什麼?中醫師推薦暖身茶飲「薑汁黑木耳露」,民眾可在家簡單4步驟自製,黑木耳和生薑分別有活血、補氣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