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抗老防線第一道 顧好腸胃!

抗老防線第一道 顧好腸胃!#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脂肪包括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動物脂肪含有較高比例的飽和脂肪(魚類除外),大家都知道,飽和脂肪容易增加血膽固醇,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其實身體很多重要的(固醇類)荷爾蒙都需要膽固醇來合成。適量油脂的飲食 降低食物硬度避免食道受傷姑且不論是動物性的飽和脂肪,或是植物性的不飽和脂肪,對其他生理系統的影響,這些油脂在攝取的過程當中,對腸胃道還是有一定的協同功能。含有適量油脂的飲食,能增加口感及食慾,降低食物硬度避免食道受傷,及減少胃酸的過度分泌,同時促進脂肪酵素的分泌,以及幫助脂溶性營養素在腸道的吸收。不要過度限制脂肪食物的攝取中短鏈脂肪酸還能直接被腸細胞利用產生能量,油脂能調節糞便的含水量,以利於腸道將其順利排出,預防便祕。(飽和/不飽和)脂肪酸還會影響細胞膜的彈性與通透性,這與營養分子要進出細胞的效率有很大的關係。為了腸胃健康,建議還是不要過度限制脂肪食物的攝取,如果還是擔心動物性脂肪的風險,堅果類可以是理想的脂肪酸營養來源。決定飲食對腸胃健康的因子當然不只如此,其他還包括維生素、礦物質、益生菌之類,甚至一些植物營養素,還能幫助抑制腸道壞菌的增生,提升腸道的免疫機能。腸道提早衰老 青春美麗也將提早告別人體老化是從腸道開始,消化道是抗病的第一道防線。身體的淋巴7成以上分佈在腸道四周,一旦腸道提早衰老,你的青春美麗也將提早告別!就用蔣夫人的百歲養身箴言,呼應這本書的主題──「顧好腸胃不生病」,希望大家都能從中得到珍貴無價的健康身體!(本文摘自/顧好腸胃不生病:180道暖腸健胃抗加齡食療/博思智庫)

暖「心」過冬 長者必作4件事

暖「心」過冬 長者必作4件事#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氣溫直直落,減少心臟血管疾病風險,保暖防寒要做好!當氣溫降低時,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根據健康署102年委託研究結果發現,冬天因心血管疾病就醫比率增加約1~2成,應謹慎注意天冷影響!早上8~-9點後、晚餐隔1個小時再運動早起運動要注意!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是有抽菸、肥胖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等,早上8~-9點以後等太陽露臉再出門運動,晚餐後也應至少隔1個小時再運動。無痛性的心肌缺氧 冒冷汗、嘔吐要注意健康署提醒民眾,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狀是突發嚴重胸痛,但也有部分病人是無痛性的心肌缺氧,常常因無痛性而輕忽了其他表徵,進而延遲就醫時間,因此若有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明顯的焦慮不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國民健康署提供減少誘發心臟病4措施:1) 隨手添衣暖身心/今年冬天冷熱交替頻繁,65歲以上長輩,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剛起床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出門採洋蔥式穿法,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儘可能選擇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的衣物。2)  早起運動曬太陽/習慣早起運動的民眾,不要急著太早出門運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或建議也可改在室內運動。對於高危險群,最好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3) 規律服藥天天量血壓/提醒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4) 注意徵兆搶時間/台大醫院醫師王宗道表示,民眾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儘速就醫。另外更年期女性民眾,心肌梗塞會出現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的症狀,民眾不易分辨,如有上述症狀時,也應該要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化療心驚驚?3對策搞定用藥

化療心驚驚?3對策搞定用藥#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當發現罹患癌症時,許多病人除了擔心身體狀況之外,還會擔心化療效果、副作用不佳對身體造成的負荷太大,首次化療病人內心常惶恐不安,而究竟哪些藥物有交互作用,日常生活又該如何調整,病人與家屬仍存在很大的疑問。 化療用藥指導服務 提升整體照護品質成大醫院藥劑部藥師陳弘益表示,為保障病人化療期間的用藥安全及品質,與妥善處理副作用,由藥師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首次化療用藥指導服務」,提高首次化療病人自我照護的能力、降低化療前的不安,提升整體照護品質。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102年癌症新發現人數為99,143人,較101年增加2,449人,每5分鐘18秒就有1人發現癌症,大腸直腸癌則是發生率第一的癌症,「首次化療用藥指導」的服務對象,包括門診及住院病人,由男女性個別發生率最高的大腸直腸癌及乳癌開始執行,目前已服務近800人次。依據病人使用的藥品 給予指導手冊陳弘益藥師指出,針對副作用的「時序性」給予指導,並回答病人關心的問題,而每位病人會追蹤3次,以陪伴病人面對化療初期的不適,待病人熟悉副作用與處理模式、釐清親友給的建議正確性後,後續改以電話諮詢方式服務病人。「首次化療用藥指導」針對病人的疑慮實施3項對策:1) 制定個別化指導內容。2) 建立醫療溝通轉介平台。3) 藥師諮詢專線用藥指導。

胸悶又喘 送醫時機知多少?

胸悶又喘 送醫時機知多少?#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有病不看醫生,突然胸痛、冒冷汗及有可能為中風前兆!一份「對於心血管疾病相關急症的認知」的小型調查指出,多數民眾在突然感到不舒服時,並不會馬上就醫,僅60%的民眾會選擇到急診就醫,而對於突如其來的中風症狀,也僅75%民眾會選擇到醫院就醫。民眾對送醫時機的認識普遍不足時序已入冬季,日夜溫差大,天氣逐漸變冷,氣溫突然變化往往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發作,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主任陳孟侃表示,雖然一般民眾對於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與相關的症狀都有基本認識,但是對於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急症送醫時機,卻有普遍不足的問題。出現中風症狀 僅有75%的民眾就醫陳孟侃主任指出,民眾對於「突然發生胸痛、胸悶、冒冷汗、喘」等相關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時,僅有60%的民眾會選擇立刻到急診就醫,其中更有10%的民眾選擇自行利用薄荷油或萬金油按摩便在家休息,對於相關典型的中風症狀「半邊偏癱、臉歪嘴斜、講話大舌頭」,僅有75%的民眾會選擇立刻到急診就醫。多注意保暖與自身血壓、血糖陳孟侃主任提醒,對於年長、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等高危險群的民眾,在秋冬氣溫之際,應該多加注意保暖與自身血壓、血糖、血脂肪的控制狀況,如果出現「胸痛、胸悶、冒冷汗、喘」等典型心肌梗塞症狀,或是「半邊偏癱、臉歪嘴斜、講話大舌頭」的中風症狀,應立即送醫,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醫訊/馬偕紀念醫院心血管防治衛教講座

醫訊/馬偕紀念醫院心血管防治衛教講座#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秋冬天氣變化之際為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心血管病友該如何因應?目前最新的治療方式有哪些呢?日常生活又該如何保健?歡迎免費報名參加衛教課程!此次講座,將會由心臟外科權威醫師李君儀主任及資深護理師,主講心血管疾病治療新知,及日常生活保健須知,此次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馬偕紀念醫院心血管防治衛教講座時間:105年11月26日 星期(六) 上午9:00-12:00地點: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福音樓九樓第一講堂(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92號) 洽詢:李文怡社工師 電洽02-2543-3535分機3052

醫訊/心臟血管疾病

醫訊/心臟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連續25年蟬聯前十大死因,心臟病一直是隱形殺手,許多人因飲食不均衡、身材沒有控制好,在天氣驟變時,突然心肌梗塞死亡,對家人來說都非常措手不及。關於心臟病飲食、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舉辦的講座給予建議,心臟科醫師李適宜將分享衛教講座主題「心臟血管疾病」,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心臟血管疾病時間:105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  洽詢:劉大任社工分機:(02)2791-9696轉1008        手機:0975-682-056(簡碼219148)           0932-155-634

C型肝炎輕忽治療 恐導致病情進展

C型肝炎輕忽治療 恐導致病情進展#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歲的劉老太太(化名)於十年前確認罹患C型肝炎,因已達肝硬化且年紀甚高,擔心身體不耐副作用,與家人和醫師討論後,決定不使用干擾素治療,這幾年僅追蹤觀察病情變化,沒想到後來疾病惡化進展成肝癌,心情備受打擊,所幸早期發現,腫瘤得以經射頻電燒根除性治療。肝癌治癒後,決心清除C肝病毒,在家人的支持下,自費使用口服新藥積極治療,近期獲得C肝治癒好消息,讓劉老太太心中多年的大石終於放下。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許耀峻醫師表示,台灣成年人C型肝炎血清陽性率約為4-5%,約 50萬到70萬慢性感染者,為數眾多,應視為國家主要的公衛問題,許多患者病齡多達10多年以上,若不積極追蹤和治療,發生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恐大增。C型肝炎為全身性疾病 提高罹患糖尿病與腎衰竭之風險許耀峻醫師進一步說明,C型肝炎病毒感染其實是全身性疾病,可影響身體任何器官系統,患者千萬不可以僥倖心態面對疾病,因病毒不但會導致肝臟持續發炎,走向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甚至也會提高罹患糖尿病,腎衰竭,甚至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已有許多研究證據顯示,消滅C肝病毒不僅改善肝病病程,也能有效降低其他共病風險!傳統干擾素治療,治癒率僅約7成且伴隨較多副作用,隨著口服新藥上市,治癒率提升至9成以上,況且明年將納入健保給付,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針對不適用干擾素或曾經治療失敗的患者可謂一大福音!許醫師強調,現階段政府尚未制定全面的篩檢政策,因此找出患者的任務有賴民眾與醫師的主動警覺,然而,根據以往臨床經驗,肝炎病毒感染常因無特異症狀而易被忽略,甚至許多患者因害怕副作用或是病識感不足,不願意治療與追蹤,皆是不正確的行為。現今口服藥物治癒率高而副作用低,許醫師鼓勵國人應做自身健康第一關守護者,千萬不可拖延病情,以免造成嚴重後果。面對疾病不恐慌 積極治療讓C型肝炎成為歷史許耀峻醫師表示,今年因口服新藥如何納入健保的議題,讓許多應及早治療的民眾持保留觀望心態,反而貽誤改善病情的時機,許醫師建議患者不應只是等待,應與專科醫師討論,盡早擬定治療策略,以免病情因拖延而加重。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5年發佈「格拉斯哥宣言」,宣誓全球合作消滅病毒性肝炎,具體目標是2030年前達成80%的治療率。許醫師表示,台灣應不落人後,呼籲政府擬定國家政策且國人應主動篩檢,透過積極治療,為消滅C肝齊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讓C型肝炎成為歷史!

炒青菜超油!快看飲食4陷阱

炒青菜超油!快看飲食4陷阱#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到秋冬,正是吃熱呼呼鍋物暖胃暖心的好時機,湯裡過多的鈉含量攝取,恐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在台灣每5個糖尿病患者,就有1個死於心血管疾病。營養認知有很大漏洞據最新公布的「糖尿病患對影響心血管併發症之營養認知調查」,發現,國內糖尿病患者及其主要照護者重視腎病變、視網膜病變遠遠高於容易致死的心血管併發症,且調查也發現,民眾在降低心血管併發症的營養攝取認知有很大漏洞,更讓自己陷入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風險中。油脂造成血管堵塞、血壓飆高糖尿病患要降低心血管疾病併發症,除了配合醫師藥物控制之外,飲食控制也很重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指出,過多油脂攝取會造成血管的堵塞、超標的鈉攝取會導致血壓飆高、血管彈性疲乏、硬化,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逾8成糖尿病患者不知道每天能攝取多少鈉、近6成患者不會注意每餐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對此,蔡世澤執行長指出,過去糖尿病患者對飲食的認知多偏重糖份的限制,對飲食中致心血管併發症的因子,如:鈉含量及油脂,攝取量都缺乏警覺性,也是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盛行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高鈉」、「高油」飲食4陷阱臨床上也發現,很多糖尿病患認為一天只要有吃到菜就可以,甚至認為一家四口共享一盤青菜就足夠,開業診所營養師李婉萍進一步分析,患者常忽略日常生活中隱藏的「高鈉」、「高油」飲食陷阱,常見糖尿病患錯誤飲食陷阱有4項:1)     不知道青菜用炒的會很油2)     不知道鍋貼其實很油3)     忽略湯裡的高鈉含量4)     不知道炒飯、炒麵、燴飯鈉含量很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