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當「心」!愛喝含糖飲料恐阻塞血管

當「心」!愛喝含糖飲料恐阻塞血管#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別以為只有大魚大肉才會使膽固醇上升,如果你愛喝含糖飲料,可得要小心,也有可能使得膽固醇上升,甚至因此而導致血管阻塞!營養師建議,想要使血管通暢,最好是別喝含糖飲料,而且要多吃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蔬果。 使血管通暢 多吃含水溶性纖維食物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表示,想要使血管通暢,一定要多吃含有水溶性纖維的食物,例如蘋果與木耳就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飲食中並應該要降低容易造成膽固醇的食物,例如高油脂食物及高糖食物,而且應特別留意精緻糖食物,例如糕餅點心與含糖飲料,尤其是含糖飲料。 含糖飲料 會使膽固醇上升高糖食物中,可別忽略了含糖飲料;尤宣文營養師指出,很多民眾大多已經知道高油脂食物會造成膽固醇上升,而且通常是攝取很大量的飽和脂肪,才有可能造成膽固醇上升,卻往往疏忽了含糖飲料,因為糖份也會使膽固醇增加,進而導致血管阻塞。 飲料較沒飽足感 不知不覺吃進過多糖份尤宣文營養師進一步指出,少吃蛋與豬牛羊等動物性脂肪多的食物,可以預防膽固醇;但是,含糖飲料則更是要小心,因為吃肉或是吃蛋通常較有飽足感,而含糖飲料卻因為很容易一下就喝完700CC,比較沒有飽足感,就會不知不覺吃進過多糖份。(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膽固醇太高 鋼鐵人玻璃「心」

膽固醇太高 鋼鐵人玻璃「心」#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灣有8成冠心症、心肌梗塞病史患者,即便使用高強度降血脂藥物,壞膽固醇仍無法有效獲得控制。這群患者是縱橫職場和守護家庭的「鋼鐵人」,但他們有顆脆弱的心、隨時可能復發奪命!壞膽固醇偏高 二度心肌梗塞46歲的張先生為軍人出身,自認身強體壯,46歲時的某日因急性心肌梗塞,壞膽固醇當時飆高至140 mg/dL。張先生出院後,依醫師指示服用降血脂藥物、飲食節制及定期運動,但還是沒把壞膽固醇降到70mg/dL的標準。沒想到一年內心肌梗塞復發,二度進出鬼門關,才發現是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偏高未達標所致!受試者膽固醇明顯下降臺北榮民總醫院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暨國立陽明大學內科學科教授江晨恩教授表示,根據2014年台灣病患參與的《泛亞高膽固醇血症治療不足之集中調查報告》中,發現台灣壞膽固醇控制率僅有49.5%。醫學界近年的研究發現,人體內的PCSK9蛋白質是控制壞膽固醇的關鍵,若是抑制PCSK9,就能夠讓體內壞膽固醇降低!日前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的2017年美國心臟學會年會中,發表了最新突破性的高血脂症治療研究(ODYSSEY KT Study) ,江晨恩教授說明,針對台灣、韓國兩地已服用最高耐受強度史他汀類藥物、壞膽固醇仍未有效控制的病人,在加上全新機轉的PCSK9抑制劑針劑4周後,受試者的壞膽固醇即有明顯下降。在24周後,相較於單純使用史他汀類藥物,可平均多再降低57.1%的壞膽固醇,達到史上新低(約41 mg/dL),且高達85.8%的受試者壞膽固醇成功達標(<70mg/dL)。壞膽固醇指數務必控制在70mg/dL以下台灣血脂衛教協會秘書長暨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吳造中教授提醒,根據美國的調查,心血管疾病患者終生醫療支出更是糖尿病2倍之多。 建議急性冠心症候群、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共病患者等,務必使壞膽固醇指數控制在70mg/dL以下才算達標,就是希望提醒心血管患者要重視壞膽固醇控制,才不會時時活在心血管疾病復發的威脅中。  

不甜不行?糖癮上身恐致癌

不甜不行?糖癮上身恐致癌#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糖,就是下一個尼古丁。糖其實是很毒的。它會導致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我們每人每年平均吃下68公斤以上的糖,由它所衍生的健康問題而死亡的人,比古柯鹼、海洛因、或其他類似物質更多。糖容易加速細胞老化、體內發炎有一項研究報告恰到好處地形容糖為「癌細胞的糖果」。它會加速細胞老化與體內發炎的狀況,接著就會促進癌細胞的增長。時至今日,我們已能篤定地說,只要減少糖的攝取量,就可以減低得到癌症的機率。越來越多人投入相關研究,發現即使是比正常值高一點的血糖(82~110mg/Dl),長期下來都會對你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高於正常值的血糖與大腦的萎縮有一定程度的關聯;吃下越多的糖,體內的發炎情形也會更嚴重;這會讓你整個人由裡至外都老化得更快速。除了從新鮮蔬果中獲得的糖分外,攝取任何額外的糖分,都不是好事。抽菸會在體內累積毒素導致癌症人們曾經認為抽菸是舒服、放鬆的,它能釋放壓力,滿足渴望,帶來短暫快速的愉悅。(聽起來是不是跟「吃甜食」很像呢?)直到後來我們才知道抽菸會在體內累積毒素、導致癌症、讓人變老、且會消耗體內的能量。雖然非常不容易,但人們終於慢慢開始戒掉這個壞習慣。糖也是很容易上癮的,這點與尼古丁相當類似。每一次攝取甜食,它就會誘發大腦釋出多巴胺,讓你想吃更多。有位著名的腦神經學家是這麼說的:如同酒精跟毒品,糖會「觸動腦中掌管獎勵的區域」,大腦甚至會逐漸提高糖的攝取量。因此,只要開始攝取糖分,你的身體就會一次比一次需要更多的量,來得到相同的愉悅感受。戒掉糖癮 降低慢性病、癌症機率這就是為什麼藥廠現在都爭先恐後地研發能降低糖分攝取量、戒掉「糖癮」的藥物,以期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的機率。但這就像尼古丁貼片、或尼古丁口香糖一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暫時解決方案。最終,你還是必須徹底戒去攝取太多糖的習慣。一夜之間就要你完全不吃糖是不太可能的,就像要一個抽了一輩子菸的老菸槍馬上戒掉這個壞習慣一樣,而且可能更難。因為生活中到處充滿了糖,各種天然食物、加工食品中都有它的存在,許多活動和慶祝的場合更是少不了它。最不公平的是,糖還會持續控制我們的大腦,要求攝取越來越多的量。嘗試達成每月只攝取個位數的目標然而,你還是必需要好好保護自己。你可以先從停止攝取人工添加的糖分開始。所謂人工添加的糖,並不只是你倒進咖啡或茶裡的糖而已,大部分你在外面買到的食物裡也都添加了糖。瀏覽營養成分表時,請看一下糖的總量,它的克數越接近零越好。任何比10克更多的數字,都表示它含有太多不必要的糖分。美國心臟疾病協會建議,女性應降低每日糖分攝取量至25克(6茶匙),男性則應降至38克(9茶匙),你甚至可以嘗試達成每日只攝取個位數的目標。請記得,我們的身體完全不需要人工額外添加的糖分,它對營養一點幫助也沒有。(本文摘自/你的生活只能這樣嗎?/本事文化)

只是小感冒 竟檢查出一堆病

只是小感冒 竟檢查出一堆病#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0多歲中年男子因為小感冒就醫,沒想到進一步做了免費成人健檢,竟然檢查出一堆病,不但有代謝症候群,肝功能也不好,甚至還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經由飲食調整與運動,不必用藥就獲得改善! 5位成人中 就有1人代謝症候群收治這名男子的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麗卿表示,該名男子有中廣身材,腰圍超過90公分,並且血壓高於140/90mmHg,高密度膽固醇也低於40mg/dl,已有代謝症候群的問題,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其實,國人代謝症候群的情況很嚴重,每5位成人中,就有1人有代謝症候群。 免費成人健檢 使用率不到35% 還不只是代謝症候群,該男子甚至肝功能也都有問題;黃麗卿醫師指出,4、50歲男性通常都忙於工作,往往都是生病了才來就醫,很少去做健康檢查,而國健署推出的免費成人健檢,使用率不到35%,國人沒有好好利用,非常可惜。 控制飲食 不用吃藥也可以回復正常黃麗卿醫師進一步指出,預防勝於治療,這名男子還好做了免費成人健檢,檢查出有代謝症候群以及肝功能異常,由於各項指標都是高出一點點,在進行了心血管風險因子的評估,並且建議他經由活動量增加以及飲食控制來改善,在不用吃藥的情況下,已讓他各項指標都恢復正常。(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醫訊/愛腎護腎講座

醫訊/愛腎護腎講座#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國際腎臟醫學會及腎臟基金會國際聯合會共同發起的『世界腎臟病日』,訂於每一年的三月的第二個星期四,其宗旨為加強對慢性腎臟病和其它併發症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率之認知,以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預防之觀念。國人住院門診洗腎每年耗約健保450億元,由此可見腎臟病已成為現代人健康的巨大威脅。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將於3月25日(六)上午9:20至12:30在大雅院區十樓學術講堂,舉辦「愛腎護腎講座」,邀請腎臟病友與社區民眾共同認識了解顧腎的重要,建立腎臟病防治及預防合併症發生的正確觀念,現場並提供參加者免費的血糖、血壓測試及尿液篩檢。由於不當藥物的使用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原因之一,故此次邀請腎臟保健中心主任陳奎篤醫師及藥師,專題演講有關慢性腎臟病的用藥觀念,希望病患能配合醫囑正確使用慢性病藥物,本身若有三高的患者也要做好控制,才是對於腎臟保健的根本之道。講座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活動名額100人,額滿為止,全程免費,為響應環保請自備環保杯與筆記用品,歡迎慢性腎臟病、肝病、糖尿病患者及家屬或社區民眾踴躍報名參加。報名請洽:腎臟保健中心謝秋琴、李惠敏衛教師,聯絡電話(05)-2752940。名稱:愛腎護腎講座時間:106年3月25日(六)上午9:20-12:30地點: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大雅院區十樓學術講堂(嘉義市東區大雅路二段565號)洽詢:衛教師謝秋琴、李惠敏(05)-2752940。  

小鹿亂撞?恐為中風前兆!

小鹿亂撞?恐為中風前兆!#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心跳忽快忽慢感像戀愛中小鹿亂撞的感覺恐為心房顫動,可怕的是,每5小時就有一人因心房顫動引發中風!愈晚愈冷,季節交替的同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增加近4成,雖然明日氣溫回升,但日夜溫差也應小心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助理教授詹益欣醫師表示,最近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患者增加3至4成,其中不少患者被確診為心房顫動。每6位腦中風患者 有1人是心房顫動引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兼教授級主治醫師郭啟泰表示,每6位腦中風患者,就有1人是因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所引起,心房顫動盛行率約1%-2%,發生率隨著年齡增長亦隨之提高。65歲以上發生率為5%,80歲以上成長為10%,推估在台超過23萬名患者。隨著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心房顫動的盛行率將會越來越高。因為症狀並無特異性,致使心房顫動患者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延遲2.6年。心臟亂跳容易血栓中風郭啟泰醫師表示,心房顫動因為症狀沒有特異性,患者心跳會呈現不穩定速度、又快又亂,就像初戀一樣心臟小鹿亂跳,但有些患者甚至根本感覺不到任何症狀,當心臟亂跳就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剝落後順著血流達到腦部,造成阻塞會引發失能狀況更嚴重、死亡率更高的缺血性腦中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可降中風發生率預防心房顫動造成的缺血性中風,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要服用3至6天才有效果,服藥時也有多種禁忌、出血副作用也高,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NOAC)大幅改善治療限制,起始作用快、不須定期監測、劑量固定,使心房顫動患者生活品質大幅提升,有助於患者提高藥物順從性。詹益欣醫師表示,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Dabigatran)可顯著降低38%缺血性中風發生率、42%住院性大出血發生率、56%顱內出血發生率、55%死亡率。 

驚!心臟支架1年再阻塞率達30%

驚!心臟支架1年再阻塞率達30%#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冬天氣候寒冷,血管容易收縮,以致心血管疾病特別好發,一旦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最常採取的治療方法就是置放支架,藉此打通血管;而目前所使用的血管支架有一般支架、塗藥支架以及可吸收生物支架。然而,腦中風也常在冬天突然發生,此時若是要搶救腦中風,若須做核磁共振檢查,可得要先看你用的是哪種血管支架。 裝2種心臟支架後 不建議做核磁共振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智偉表示,心肌梗塞治療時所使用的血管支架,不論是普通支架或是塗藥支架,都是外來物,裝了這2種支架,不建議在6個月內做核磁共振,但是核磁共振在腦中風病人又非常需要,這就會有醫療上的兩難現象,而至於可吸收生物血管支架就沒有這困擾。 普通支架1年再阻塞率30%林智偉醫師指出,血管支架裝上後,第1年拿不下來,而且會一直刺激血管,普通支架1年再阻塞率是30%,即使是塗藥支架,1年再阻塞率可減少到3%,但是藥物釋放完了,支架仍然在血管內,血管內無法回復如正常人,仍然會有支架內再狹窄的問題。 可吸收生物血管支架 3年後可被身體代謝至於可吸收生物血管支架好處還不只能夠立即做核磁共振檢查,林智偉醫師一步指出,置放可吸收生物血管支架能使血管恢復原來大小,並且可以維持血管通透性,再加上服用藥物使膽固醇降下來,不會讓膽固醇卡在血管壁上,也可使血管恢復正常,而且可吸收生物血管支架可在3年後被身體代謝,又不會有支架在心血管中的問題。但是,這款支架目前尚無健保給付,必須自費。(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防中風 記得動動手腳再下床

防中風 記得動動手腳再下床#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冷颼颼的天氣最容易誘發心臟病和急性中風,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口,容易因氣溫驟降產生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症。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中風每年奪走約1萬3千多條國人寶貴人命、1萬7千人生活失能,對病人及家屬的身心與經濟都造成重大打擊。長者起床時 先動動手腳再下床春節期間溫差變化大,林奇宏局長呼籲長者清晨醒來時別急著掀開棉被,可以先坐在床上動動手腳再下床。至於預防中風之道,規律的生活、有恆的運動、清淡的飲食、愉悅的心情、不抽菸、不酗酒等,尤其是家人有中風病史的人更不能輕忽,衛生局有鑑於此,聯合轄內各大中重度急救責任醫院、各醫學會推出「防治中風3步驟」:1) 健康就要動/在各鄰里活動中心、社區裡揪團一起來運動,養成自我健康管理的好習慣。自我健康管理的同時還能預防疾病。2) 把握黃金3小時/隨時警覺腦中風發生的蛛絲馬跡,一旦突然嘴歪眼斜、臉部不對稱(Face),單側手臂無法舉起(Arm),口齒不清(Speech)等疑似中風症狀,務必要分秒必爭地緊急就醫(Time)也就是FAST。快速、愈早就醫,把握黃金治療3小時效果愈好。3)  運用黃金自立給付包/腦中風病患在出院準備期間就可以向衛生局申請接受評估,一旦出院返家後相關的居家照顧、護理及復健馬上到位,無縫接軌地提供服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