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丟掉消炎貼布吧!減重、運動改善腰痠背痛

丟掉消炎貼布吧!減重、運動改善腰痠背痛#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34歲的K先生是建築師,幾乎每天都對著電腦長時間繪圖,過去十幾年來,一直都有腰痛的毛病,四處找整形外科或整脊師治療。每次治療後,的確會暫時舒服很多,但這並非根本的解決之道。他來找我的時候,腰上穿著緊身褡(以質輕金屬製成的無袖覆身物,用以固定脊椎、骨盤,矯正脊柱彎曲或避免疼痛),在諮詢的過程中,還透露自己經常使用消炎鎮痛藥膏和貼布。我對著很愛講道理的K先生說,通常腰痛是因為腰部缺乏力量、交感神經過於緊張等原因造成的。貼上鎮痛藥膏或貼布,或是穿上緊身褡,也許會暫時讓症狀舒緩不少,但這麼做是無法根治的。我建議他,想改善腰部的血流狀況,必須刻意鍛鍊腰部的力量。具體來說,就是要修正上身向前傾的姿勢,同一個姿勢不要維持太久,適時做做伸展操,偶爾還要扭動腰部,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鍛鍊一下腹部肌肉。K先生聽了我的建議後,果然身體力行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環,讓腰部保持溫暖,漸漸不再需要倚賴消炎鎮痛藥膏和貼布,最後成功跟腰痛說再見。在上門求助的病患中,腰痛或膝蓋痠痛的人數僅次於頭痛,名列第二,而且有很多人習慣使用消炎鎮痛藥膏。依我的經驗,大多數人只要改變姿勢、減重、養成運動(步行)習慣,就能不再依賴藥物,完全脫離疼痛。當然,身體疼痛總是讓人難以忍受,而且疼痛會引起失眠、易怒、抑鬱,也會讓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因此為了盡早消除疼痛,對症下藥非常重要;但若只會針對症狀下藥,卻忘了要根治,這也是不行的。 (本文摘自/90%的病自己會好/大是文化出版)

別低頭走路、久坐 2大招矯正駝背姿勢不良

別低頭走路、久坐 2大招矯正駝背姿勢不良#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要教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維持正確姿勢,改善彎腰駝背的不良體態。很多人都以為,只要矯正「站姿」、「走路方式」就能改善駝背問題,但其實不然。在〈PART1〉中我們已強調多次,「肌肉量低落」才是駝背的真正原因。若無視肌肉量低落的問題,只一味地矯正姿勢,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矯正駝背步行法只要平均鍛鍊身體各處肌肉、拉近肩胛骨和脊椎的距離,骨骼自然會回到正確的「崗位」,走路姿勢也能獲得矯正。就拿我的健身學生來說吧,我從沒教過他們正確的跑步姿勢,但他們上完我的課一年後,卻都能呈現完美的自然跑姿。所以啊,與其花心思矯正站姿、走路姿勢,倒不如把時間省下來鍛鍊肌肉。基於以上原則,我在這裡只提醒駝背苦主一件事:站著、走路時「不要垂頭喪氣」。為什麼呢?因為一旦低著頭,身體就無法呈現漂亮姿勢了。我的好朋友市橋有里是非常優秀的運動員,她曾代表日本參加雪梨奧運的女子馬拉松大賽。市橋的跑姿被譽為「世界第一美」,她的跑步姿勢非常完美有型,無論是從側面看、前面看、後面看都是無懈可擊。我曾請她「低著頭跑跑看」,沒想到她完美的跑姿竟瞬間亂了套,跑得亂七八糟。無論是一流跑者還是頂尖超模,低著頭是絕對無法跑、走出漂亮步伐的。想要呈現完美體態,忌當「低頭族」。這裡要教大家一個改善駝背的方法──「視線法」,走路時直視前方,不低頭看地面,就能輕鬆改善駝背姿勢。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只要你願意,今天就可以開始實行。不過走路時還是要小心障礙物喔!如果你總是在不知不覺當中「垂頭喪氣」,可能是因為下列原因:● 腹痛。● 視力不足,怕跌倒。● 因壓力而心情沮喪。若有以上情形,建議可到醫院看診(像是到眼科配一副新眼鏡),從根本解決問題。別急著坐下你是否有運動量不足的問題呢?如果有,建議你可以從「多動下半身」做起。搭電車、巴士時,看到空位先別急著坐下,盡量養成站著搭車的習慣;待在家時也不要當「沙發馬鈴薯」。肌肉量低落的人,長時間坐在沙發上容易導致彎腰駝背。肌肉量過少容易導致姿勢不良,只要「少坐多站」,就等於踏出了「鍛鍊肌肉」的第一步喔!站搭電車時,身體應站得筆直,眼睛直視前方,盡量別靠在門、扶手上,否則會變成「靠著站體型」。(本文摘自/每天10分鐘微健身,日本體適能專家教你輕鬆解決駝背、烏龜脖、腰痠背痛、肩頸痠痛!/平安文化出版)

延緩關節炎更要動 快走、游泳是良方

延緩關節炎更要動 快走、游泳是良方#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民眾常容易誤解,認為退化性關節炎是起因於運動過度所致,所以一旦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就不能從事運動,認為運動會導軟骨磨損加速惡化而停止規律運動的習慣。但事實上,適度運動能增加氧氣和營養物質在關節組織的流動,維持軟骨的正常運作,而規律的運動還能控制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因此關節炎患者仍應持續運動,只是要注意方式。4運動處方  降低關節炎發生率衛福部新營醫院復健科倪昊白醫師表示,延緩膝關節退化的運動以走路、騎腳踏車、游泳、水中運動較佳。相較於慢跑,走路對膝關節的衝擊較少。像是騎腳踏車(尤其是室內腳踏車),既能訓練肌肉的力量又不傷膝,且除了達到增進心肺功能,及骨質密度的效果,而且對關節的衝擊也較少。但還是要注意調整座墊的高度,以坐下來向前踩踏板時,腳尖能夠碰觸地面為宜,避免活動空間不夠,造成膝蓋彎曲角度太大,反而磨損膝蓋。而游泳及水中運動,則對膝蓋關節沒有負擔,如果不會游泳,可做些水中運動,例如在水中走路,這些運動對關節非常好,因為水的浮力可以減輕關節的壓力,水的阻力也可用以強化肌力。過度依賴護膝 無法訓練肌肉至於有膝退化性關節炎者,則較不建議參加專業級的登山活動。倪醫師表示,對已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來說,在從事走路或其他活動時,要注意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時間與量,並有間歇性休息,例如,走10分鐘休息5分鐘,不要勉強。足夠的休息對保護膝關節也很重要,因為疲累的肌肉無法讓膝蓋穩定。倪醫師叮嚀,一般人在從事劇烈或長時間運動時常穿戴護膝來保護膝蓋。但護膝也不需要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使用,而是間歇性使用。例如,當膝蓋不舒服時穿上,狀況好時則拿下,不要一直依賴護膝,才有機會訓練肌肉。

每天多站2.5小時 一年可望瘦下14公斤

每天多站2.5小時 一年可望瘦下14公斤#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家都知道運動的重要性,但其實運動之外的日常活動量,與預防及解決中年肥胖問題,有相當大的關聯。近年來,美國研究專家指出,肥胖的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比平常人少消耗350卡的熱量。以實際統計數據來說,消耗熱量的差距,相當大的原因在於:肥胖者一天站立的時間是373分鐘,坐著的時間是571分鐘;而平常人一天站立的時間是526分鐘,坐著的時間則是407分鐘。一天少消耗350卡的熱量,一個月就等於比別人多囤積10500到10850卡的熱量,一年下來,就等於是12萬7750卡。這些熱量如果全部換算成體脂肪,相當於一年就胖了14公斤。因此,要預防肥胖、保持身體健康,在生活中最好能夠養成勤勞、多動的習慣。尤其是辦公室工作居多的上班族,更要特別留意。(本文摘自/喚醒你的回春賀爾蒙,年輕15歲/大是文化出版)

飲食、運動規律 婦不到50歲竟骨質流失

飲食、運動規律 婦不到50歲竟骨質流失#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一名43歲的上班族女性平時注重養生,飲食均衡且有運動習慣,二年前骨密度檢查為0.77(相當於T-Score=-1.1),但在去年復檢時,骨密竟像雲霄飛車般快速下滑到0.58(相當於T-Score=-2.0),僅一年骨鈣竟流失12%!醫師表示,骨質流失無聲無息,平時就應注意生活習慣及鈣質攝取,延緩鈣質流失。骨質30歲開始流失 50歲達高峰振興醫院骨科朱唯廉醫師表示,國人的飲食習慣中普遍缺鈣,在骨質逐年流失及少鈣的雙重影響下,不到50歲就因此就醫的個案已不再是特殊案例。且骨鈣流失沒有症狀,許多人更是發生骨折後,才發現自己骨質流失嚴重。朱唯廉醫師指出,骨質從30歲起每年流失0.5%~1%,40歲骨質流失率增加2倍,而50歲則是3倍或更多。最新國際研究指出,50歲停經女性將面臨骨質流失高峰,50~59歲的骨質流失率,相較40~49歲增加22倍。均衡飲食+鈣片攝取 延緩骨質流失骨質流失多為無聲無息,因此民眾容易忽略平日攝取足夠鈣質的重要性,朱唯廉醫師建議,攝取足夠的鈣質可延緩鈣質流失,平日從食物中攝取鈣質外,若不足時可搭配鈣片,補足每日所需攝取量1,000mg;同時攝取維生素D3幫助鈣質吸收,及鎂鋅銅錳等礦物質幫助鎖住鈣。愛喝咖啡、吃外食 9成女性鈣不足骨質流失為不可逆,加上近年來國人飲食生活型態改變,上班族早餐和午餐都外食及喝咖啡等生活習慣,容易造成鈣質攝取不足,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的調查統計皆顯示,18歲以上的女性高達9成鈣質攝取不足,在骨質流失、缺鈣的雙重加速下,國內40歲以上女性,恐提早面臨因骨質流失而造成的風險。國人對於補鈣的態度多為亡羊補牢,總是等到發現問題後,才來積極攝取鈣質。若要有效延緩鈣質流失,每天需攝取1,000mg鈣質。根據統計,國內女性每日平均從食物攝取鈣質不到600毫克,可以說是不及格。對於忙碌的女性上班族,朱唯廉醫師建議,除了均衡飲食外,規律的運動、充足的日曬也是同等重要,此外,適當補充鈣片,也能補足從食物中攝取不足的量。

不挨餓!運動後1小時內進食真享瘦

不挨餓!運動後1小時內進食真享瘦#運動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採訪報導)大家都知道少吃多動是減重的不二法門,但用錯了方法,恐跌入肥胖深淵。為了讓效果更好,很多人運動後選擇忍著飢餓感猛灌水,對此,營養師表示,運動後1小時內進食減重效果更好。蘇慈閔營養師解釋,若運動後沒攝取任何東西,或者時間隔的太久,減重的效果並不顯著,因此建議,運動後30至60分鐘是黃金時段,在這期間攝取簡單的食物,不會轉換成脂肪,還可以增加肌肉量及補充肝醣。別再只吃蛋白質 3:1黃金比例一般怕胖的人,在運動後通常只敢喝杯豆漿或吃顆水煮蛋,但人體此刻只需要蛋白質嗎?營養師解釋,運動後會大量流失肝醣及脂肪,應立即補充體力,不用捨棄碳水化合物,建議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採3:1的比例攝取,但別以為這樣就能猛吃,熱量以不超過300大卡為限。因此,只要把握住這個大原則,便利商店的食物都能是減重小尖兵,營養師建議,在碳水化合物的部分可以選擇香蕉、地瓜、馬鈴薯、全麥吐司;蛋白質則是低糖豆漿、牛奶、茶葉蛋、水煮蛋等,這些除了比較易取得,熱量也較低,但要注意的是份量須斟酌,吐司2片,其他則以1份為限。另外提醒,像是油炸類、精緻甜食等減重地雷仍要忌口。運動30分鐘真簡單 分次進行也有效最後,營養師提醒,若想成功減重,除了飲食控制,應確實執行政府積極提倡的「運動333原則」,就是每週至少進行有氧運動3天,每天至少30分鐘,每次運動時心跳至少達到130次/分以上,另外,若民眾時間有所限制,可拆成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完成,因運動初期流失的都只是肝醣等能量,至少要持續10分鐘不間斷,才會開始消耗脂肪,否則流再多汗都是白費力氣。

日增42位乳癌患 每週運動75分降風險

日增42位乳癌患 每週運動75分降風險#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根據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平均一天新增42位女性癌症病友,顯示女性癌症的防治已是刻不容緩。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每週激烈運動75分鐘,可能降低罹癌風險;國內醫師也建議癌友每天運動30分鐘、每週5次以,保持身體機能,更能面對抗癌治療,規律運動已成為重要的抗癌處方之一。乳癌可預防:規律運動、戒菸酒乳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卵巢癌是女性特有癌症,根據101年癌症登記資料1,全年共有15,264人罹患女性癌症,平均一天新增42位病友,顯示女性癌症對於女性健康的嚴重威脅!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一般民眾每週激烈運動75分鐘,可能降低罹癌風險;國內也有醫師建議,癌友每天運動30分鐘、每週5次,以保持身體機能更能面對抗癌治療。美國癌症研究所指出,高達38%的乳癌是可以預防的;乳癌的危險因子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可改變的,先天的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1胎,以及未曾哺乳、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後天的即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而這些後天的危險因子是婦女可藉由自身行為改變的。25%乳癌 為運動不足造成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3項致癌因子,包括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和肥胖,都與乳癌息息相關;此外,國人女性的運動量與乳癌篩檢率更是嚴重不足,台灣女性運動量排名在OECD國家中敬陪末座,是屬於最缺乏運動的一群,而有21~25%乳癌的肇因就是運動不足造成。適度運動除了能預防乳癌外,根據《優活》過去報導,乳癌雖發生率高,但現有治療方式已可有效控制,而術後的復健運動更是重要,透過核心穩定運動,訓練核心肌群,增加脊椎穩定度,可協助促進淋巴回流、改善淋巴水腫;可見不僅預防癌症要多運動,手術後的更需要透過運動提升術後整體療效。

改善情緒、助胎教 雙人瑜伽4好處

改善情緒、助胎教 雙人瑜伽4好處#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兩個人彼此協助的雙人瑜伽可大幅提升運動效果。尤其對孕婦而言,雙人瑜伽不只能鍛鍊體力,還能幫助心理安定、撫平情緒,讓身體與心靈同時獲得療癒。夫妻倆一起感受寶寶的反應,也有助於胎教。1)促進孕婦及寶寶交流/與另一伴不時四目相對,成為彼此有力的支撐,雙人瑜伽可同時達到身心靈三方面的療癒效果。兩人進行相同動作的過程中,即便每個人的柔軟度不一,在互相倚靠、支撐的同時,增進雙方交流及互信的情感。比起完美標準的瑜伽動作,更重要的是兩人之間的信賴感與融洽。父母親之間的良好情緒,自然會對胎兒產生正面影響。2)輕鬆做、不費力/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身體越來越沉重、平常能輕鬆做到的動作,也變得辛苦疲憊。讓另一半來協助自己,除了增大動作幅度、減少自身耗費的力氣,還能確實強化運動效果,有效舒緩緊繃的肌肉。雙人瑜伽最重要的是彼此的配合與交流,應相信彼此的支持。若抱以笑鬧或不耐煩的心態,就難以產生預期中的效果。3)陰陽調和/瑜伽能調和身體,讓心靈取得平衡。陰陽調和也是相當重要的元素,男女(尤其是夫妻)進行雙人瑜伽,更能達到由內而外的放鬆效果,成就更深的情感基礎。4)傳達父愛/懷孕4 個月之後,胎兒的感覺器官開始發達,新手父母們也會在這個時期預備各種胎教,提供對胎兒有正面影響的環境。胎教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而雙人瑜伽是爸爸們傳達父愛的最佳途徑。透過肌膚接觸,彼此傳遞體貼、共鳴、倚賴、信任等情感,也是雙人瑜伽主要目的。孕婦先因此獲得心理安定與舒適,再將父母親之間的幸福情緒傳給胎兒,幫助寶寶保持安全感,刺激頭腦發展。成功的三方交流胎談&胎教遊戲胎談是指父母親與寶寶說話溝通的行為。剛開始可能會尷尬不自然,但出現胎動之後,胎談也會變得自然又頻繁,寶寶也會漸漸對父母親說話的聲音產生反應。媽媽:有了寶貝,媽媽每天都好幸福喔!爸爸:謝謝你來當我們的孩子。媽媽:好好長大,我們○月○日見囉!爸爸:我們都好愛你喔!胎談遊戲胎談遊戲可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進行。譬如每天早上說「寶貝!睡得好嗎?」或「今天的天氣很好喔、今天我們要做什麼呢?」等,向孩子訴說每天的心情或計畫。具體敘述某個美麗的故事,或者將童話、童詩背下來,慢慢講給寶寶聽,也是相當不錯的胎談工具。如果不知道該說什麼,可以播放音樂,或者把自己的日記唸出來。胎兒熟悉母親聲音,就會開始產生安全感。下列是胎談的簡單範例。胎動遊戲每當出現胎動時,即可與孩子說:「今天我的寶貝心情好嗎?在媽媽肚子裡玩得這麼開心」之類的話,等待再一次胎動。若成功出現第二次胎動,可用手指輕敲出現胎動的相反方向,再說「今天和媽媽一起聽快樂的音樂好嗎?」,此時胎動通常就會轉向敲手指的方向。當然剛開始胎兒反應可能較少或不明顯,只要反覆進行胎談與胎動遊戲,漸漸就會成為父母親與孩子之間神奇又珍貴的回憶。(本文摘自/超模瑜伽老師懷孕安胎瑜伽/采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