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研究:兒童擁有運動才藝 學習能力較好!

研究:兒童擁有運動才藝 學習能力較好!#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為了從小培養孩子興趣、加強課業表現,許多父母都會將寶貝兒女送進珠算班、音樂教室來找尋熱情;然而,在這個靠文憑吃飯的環境下,鮮少家長會將目標投向游泳班、舞蹈教室,一心只想將小朋友課業往上衝!但是美國研究卻發現,每周至少參加1小時運動課程的小孩,在思想及學習能力上都表現較好。有運動習慣小孩 體脂肪、心跳次數較穩誰說聰明學生只會待在家讀書?愛運動的小朋友課業表現同樣一級棒!美國心理學家針對45名7~11歲體重正常的兒童進行研究,發現其中個性活潑、反應快、想像力豐富者,每周至少會參加1小時的游泳、體操、球類或舞蹈等運動課程;而其他表現較差者,都沒有固定運動習慣。研究顯示,體重正常、愛運動的小朋友,體脂肪和心跳次數都相對穩定,且於專注能力上也獲得較高成績;負責此研究的心理學家說,兒童身體活動量與大腦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體重和運動量最易反應於其思想與學習能力上;因此家長在安排孩童課外學習時,不妨將運動加入其中,同時也要控制飲食熱量攝取。

晚上走路30分鐘 消除白天疲勞睡更好

晚上走路30分鐘 消除白天疲勞睡更好#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想各位當中有很多人都曾有以下的經驗。當疲勞累積時,人就變得容易發怒,疲勞與壓力會讓自律神經呈現混亂,因此人累積疲勞當然就容易發怒。為了控制怒氣,就要每天下工夫自我修復,以免疲勞累積,這點很重要。所謂的自我修復,其實並不需要特別的道具。為了有效地自我修復,我建議把所有的活動以30分鐘為單位來分割,然後化為行動。因為30分鐘不會太長也不算太短,是整頓一項工作剛好夠用的時間。過了下午四點,我想很多人就會因為疲倦導致工作停頓不前,但是即使如此還是得繼續手中的工作。我通常在這時候會設法休息30分鐘。設定鬧鐘或計時器,剛好就在30分鐘內,什麼都不做、只是放空自己。這樣做之後,自律神經就趨於安定,30分鐘後身體就可以重新開機。當然無法消除全部的疲勞,但是一旦自律神經可以重開機,就可以恢復精神集中力。至於解除因工作產生的疲勞的方法,我的建議是晚間走路30分鐘。在吃過晚餐到就寢之前,請以緩慢的速度走路。我大概都是以30分鐘走完大約兩公里的路程。或許有人會擔心工作之後已經累了,回家之後根本沒有體力可以運動,但是晚上運動好處很多呢!白天會因為工作感到疲累,主要是長時間採用相同的姿勢導致肌肉僵硬、血液循環變差的緣故。如果在夜間做點輕微的運動如散步,就可以解除肌肉僵硬,末梢血液循環也會變好。結果是運動反而比不運動更可以消除疲勞。血液循環變好,自律神經的活動自然也會改善。就實際測量的數據來看,利用晚上運動比不做任何運動,夜間的睡眠品質更好。在睡眠時間內消除疲勞的效果也比較高。但是請不要從事太劇烈的運動。例如,可以散步但不要慢跑。晚上是副交感神經應該活絡的時刻,如果做劇烈運動會導致交感神經活躍,產生反效果。走路時也建議選擇安靜的場所,以免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大家總認為早上運動比較好,不過就結論來看,晚間運動的效果比早上來得好。因為早上運動可是伴隨著許多風險呢!早上是交感神經較活躍的時刻,此時血管收縮、肌肉較僵硬,因此比較容易受傷。以前很多運動部門都喜歡在早上練習,但是因為受傷的風險很大,目前多數的案例顯示,最早至少也要超過早上十點,才開始展開晨間練習。再者,早上也是最容易發生心肌梗塞的時刻,跟醫療有關的人應該都知道,早上運動是相當危險的。早上做運動還有一個缺點,到了開始工作時身體也開始感到疲累。我過去也曾試過早上運動,但是因為在疲倦的狀態下上工,明顯感覺到工作的精準度下滑了。因為疲勞,所以也容易變得焦慮,我認為早上運動對工作絕對沒有幫助。早上,在開始準備上班之前提早30分鐘起床,先做點閱讀書籍、寫文章等動腦的事情度過這段時間,這樣最理想。確保早上這30分鐘的時間,或許就會產生很多好的靈感和創意。再者早上的時間如果很充裕,也可以避免因為擔心「會遲到」產生焦慮,導致自律神經崩盤。對自律神經而言也是很好的切換方式。日本古代有句諺語,「早起好處多」可不是胡說呢!(本文摘自/打造身體一生不動怒的方法/天下雜誌出版)

美人開關!3招伸展操 養成易瘦體質

美人開關!3招伸展操 養成易瘦體質#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要變瘦!想要變漂亮!很多人出於這樣的動機開始運動。運動本身是很棒,但光是運動,並不會讓人變美。為了在一星期內瘦下3公斤,每天跑10公里,這樣嚴苛的運動,消費熱量也許很高,卻不是能長久持續的。想要變瘦而進行劇烈運動以前,請先檢查一下自己是否能「筆直」站立。以端正的姿勢站立,自然就會鍛鍊到腿部肌肉與腹肌。腿部肌肉是全身當中體積最大的肌肉,因此只要鍛鍊腿部肌肉,就可以提升代謝力,變成易瘦的身體。除此之外,還要每天做伸展操來伸縮肌肉,改善血液循環,以輕微的運動達到提升肌力的效果。因為不勞累,才能每天持續,但又可以有效率地長久鍛鍊到應該鍛鍊的肌肉,如此一來,自然能打造出易瘦的身體。以快速姿勢矯正伸展操,打開美人開關!前面提到,正確的姿勢,是打造美麗、易瘦體質的基礎,但工作和念書的時候,姿勢經常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得彎腰駝背。因此我建議一天幾次,進行簡單的伸展操,順便檢查一下姿勢。1)背貼牆1分鐘/將頭-背-臀部貼在牆上,拉直背脊。這時不只是背骨,也要努力讓左右肩胛骨貼在牆上。如此一來,肩膀自然會打開,下垂的下巴也會仰起,脖子到肩膀停滯的血液循環變得順暢。只要伸展肩部,頭腦就會變得清晰,氣色也會變好。在辦公室,建議可以利用每次上廁所的時間來做伸展操。2)後揹手1分鐘/雙手在背部中央交握,然後把交握的手向後拉,抬到肩胛骨的中心位置。如此一來,雙肩就會打開,肩胛骨收攏,伸縮到肱二頭肌,改善脖子到胸口部位的血液循環,所以肩頸周圍會感到放鬆。臉色會變得紅潤,眼皮自然張大,眼睛看起來更炯炯有神,給人神采奕奕的印象。3)深坐1分鐘/坐椅子的時候,刻意把背貼到椅背處,深深地坐好。這時要刻意讓腰的底部與背骨呈垂直的角度。如此一來,腹肌和背肌自然就會緊繃,骨盤拉緊,大腿往內側收攏,雙膝緊貼。如果坐得太淺,就會無意識地彎腰,背脊也會彎曲,對腰部造成負擔。一天幾次,好好地利用深坐來矯正姿勢吧。(本文摘自/女醫師才知道的正確美容法/平裝本出版)

秋冬關節炎不上身 先戒掉這3種壞習慣

秋冬關節炎不上身 先戒掉這3種壞習慣#運動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天氣變得濕冷,你的關節也開始隱隱作痛了嗎?亞東醫院骨科陳勇璋醫師表示,臨床發現,的確天氣轉冷,病患膝蓋僵硬的程度會比較明顯,此時若再加上久坐不動、少運動及肥胖等問題,退化性關節炎不舒服的症狀機率也會跟著升高。建議民眾,平時應加強膝關節活動,並做好膝蓋的保暖,減低關節炎可能帶來的不適。久坐不動、少運動及肥胖 加重關節炎的主因!事實上,退化性關節炎發生族群主要是在50至60歲的族群,不過假使你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經常久坐不動,又有肥胖的問題,退化性關節炎很有可能提早找上門。「這三種情況與關節退化都是息息相關的!」陳勇璋醫師解釋,因為久坐不動,就代表著身體沒有得到適當的伸展,在沒有活動的情況下,肌肉強度一定低,此時,膝蓋就得承受更多的重量與壓力來維持身體的重量;若再加上體重過重的問題,膝蓋的負荷又更大,所以臨床上經常可以發現,肥胖患者伴隨著退化性關節炎問題的發生。減重、提升肌肉強度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第一步針對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陳勇璋醫師表示,假使上下樓梯時發現膝蓋痠痛、蹲下時也感覺不舒服,都正說明著你的膝蓋可能開始退化。要緩解不舒服的症狀,一般都會請病患先減重,將體重恢復到正常範圍內,同時加強膝蓋周圍的肌肉強度;藉著減重以及提升肌肉強度,來分散膝關節承受的壓力,這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最重要的一環。至於部分民眾會吃保健品來補充膝蓋軟骨,這是正確的作法嗎?陳勇璋醫師解釋,膝蓋軟骨的成分是葡萄糖胺,過去曾有研究指出,適度補充葡萄糖胺有助於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特別是針對初期退化性關節炎改善幅度會比較大。葡萄糖胺保健品別亂用 否則恐傷腎!但葡萄糖胺有分藥品級以及保健品兩種分別,到底該選擇哪一種?事實上,藥品級的葡萄糖胺其成分是硫酸鹽葡萄糖胺,有經過健保局的認可;而保健級的葡萄糖胺成分為鹽酸鹽葡萄糖胺,兩者成分上有些許的不同。陳勇璋醫師強調,不管是哪種葡萄糖胺都不建議過量使用,提醒民眾,使用前還是建議諮詢骨科醫師再做適當補充較為妥當。

憂鬱易致骨鬆!運動、日曬助預防

憂鬱易致骨鬆!運動、日曬助預防#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發起「骨質疏鬆症防治與高危險群健康促進研究計畫」,發現其中憂鬱症與骨質流失有高度相關,醫師指出,積極從生活介入才能有效防治,包括銀髮族運動處方的運動介入,並強調透過日曬、飲食等有效補充維生素D3,預防憂鬱、提升骨健康。銀髮族運動建議:平緩321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監事黃兆山醫師指出,民眾熟知的333運動方案,並不適合60歲以上的老年人,建議銀髮運動處方「平緩321」,即選擇戶外平坦的場地、前後5分鐘為輕度緩和運動、每周運動3天但須隔天做、每次運動時間20分鐘、目標心跳率為每分鐘110下;場地的選擇上也應考量交通方便,同時配備高齡友善設施,讓老年人外出運動時能減少跌倒骨折的發生。北歐、日本等高齡化國家,公園中配備完善的高齡友善健身器材,台灣也逐漸普及,常見如扭腰機、上肢牽引機、漫步機、肩肘活動機等,民眾可多使用這些高齡友善設施來輔助運動,能幫助肌力、預防跌倒及骨流失,並選擇交通方便且安全、座椅數量足夠,且高度較高方便長輩起身、指示字體大等的公園,讓老年人外出運動時減少跌倒骨折的發生。補充維生素D3、戶外運動 有效改善骨鬆黃兆山醫師補充,維生素D3的補充對於改善骨鬆及憂鬱症皆有幫助,其重要吸收來源為陽光,根據國內運動習慣調查,60歲以上的年長者有較高的規律運動比例,且有運動習慣的民眾,約有8成會選擇在戶外運動,研究也顯示,戶外運動的確比起室內有更好的運動效能。

國健署:培養運動習慣 首選健走

國健署:培養運動習慣 首選健走#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健走不需特殊裝備,是世界衛生組織認證最容易被實踐也是最為推薦的身體活動,因此,國健署將每年11月11日訂定為全民健走日,1111象徵「兩人雙腳,結伴而行」,透過彼此的提醒,把健走融入生活。適時釋放腦內啡 保持愉快、預防疾病國民健康署鼓勵沒有運動習慣的朋友們,可以利用假日與家人朋友一起為健康而走,共同享受健走帶來的好處。根據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隨機抽樣18歲以上民眾計18194人,收集民眾過去1個月運動情形,發現57%的民眾過去每星期有運動,其中30.41%民眾從事的運動項目以健走(含散步)為主。國健署邱淑媞署長指出,研究發現每天健走15分鐘,能夠改善各項身體機能,而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長期維持每天運動15分鐘的習慣,更可控制體重並延年益壽。運動產生的腦內啡,除能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外,還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與心肺功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憂鬱和失智等風險。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週必須從事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兒童及青少年每天都應至少達到中度身體活動60分鐘以上,每週累積420分鐘以上。運動融入生活 通勤、飯後都能動邱淑媞表示,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來說,健走是很好的入門,僅需加快平常走路速度,達到些微流汗的程度,不需特殊裝備,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並遵循「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健走小口訣,並利用上下班通勤時,部分路段步行,部分路段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健走蹓狗,或是飯後利用住家附近運動設施開放之校園,與全家一起在操場健走等方式,將運動融入生活中,也能促進家人感情。她提醒民眾,健走時記得穿著包覆性好、鞋墊軟硬適中的運動鞋,著易排汗、鬆緊適中的服裝,攜帶水壺,適時補充水分,若在夜間健走,請著反光衣,結伴同行,以策安全。

按摩+運動!4方法預防妊娠紋

按摩+運動!4方法預防妊娠紋#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肚子變大之後就會出現的妊娠紋,是肚子的皮膚突然被拉開,皮下組織無法跟隨著擴張,形成像裂痕一樣的線狀。因為妊娠紋一旦形成,即使變薄了也不會消失,所以從懷孕初期開始就要用心的保濕和按摩,預先提高皮下組織的彈力。另外,注意避免體重變化過大,留意適度的運動,也能夠幫助預防。預防妊娠紋的按摩法在肚子部位塗上具有保濕效果、對身體溫和的油或乳霜,讓油或乳霜深入肌膚當中,每天進行按摩。也可以把它當作是溝通感情的方式,請伴侶幫忙吧。1)從肚子下面,像是畫心形一樣,按摩3~5次。2)從肚子的正中央向外側,以畫螺旋狀般,按摩2~3次。3)雙手貼在肚子上,像是要從正中央往外拉開似的,按摩2~3次。4)把雙手放在側腹,沿著腰線往下滑動,按摩2~3次。(本文摘自/順產操/台灣廣廈出版)

肥!火鍋熱量爆表 吃一頓得爬8座101才消耗

肥!火鍋熱量爆表 吃一頓得爬8座101才消耗#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天氣漸漸轉涼,入冬時節,民眾常選擇熱騰騰的火鍋來禦寒,而吃到飽火鍋餐廳的崛起,常常激起民眾的好勝心,非得吃個回本才過癮,最後帶著快撐破的肚皮離開,然而,許多人都忽略了大快朵頤的背後,背負著將近3000大卡的驚人熱量,遠遠超過成年人一餐所需,吃一頓需要爬8座101大樓(2046階樓梯),才能將多餘的熱量消耗完畢。民眾於吃到飽的火鍋店用餐,常會無意間吃進過多的熱量、脂肪及鹽分,若經常食用,可能會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及相關併發症,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腦中風、狹心症及心肌梗塞等。國民健康署提供民眾「挑三減四」吃火鍋小撇步,在享用暖呼呼的火鍋同時,也能顧到身體健康。1) 挑湯底/1碗麻辣鍋底湯熱量約170大卡,超過半碗飯的熱量,盡量選擇由昆布或蔬菜熬製的清湯底,拒絕高熱量及高鈉含量之湯底,如麻辣鍋底及酸菜白肉鍋底等。2) 挑高纖/選擇蔬菜類及菇類等高纖食材,不僅可增加飽足感以降低其他高熱量食物之食用量,同時還能攝取到豐富的纖維質及營養素。3) 挑低油/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肉以取代高脂的紅肉,並且去皮以減少脂肪攝取。4) 減少份量/適量的火鍋食材,維持餐餐8分飽的飲食習慣。5) 減少加工/選擇新鮮食材以取代加工火鍋料,加工火鍋料多為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食品,建議於購買前詳閱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並且避免食用過多。6) 減少沾醬/選擇蔥、薑及蒜等新鮮食材提味,減少使用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醬料,如沙茶醬、豆瓣醬、辣椒醬及醬油等。7) 減少甜點/選擇水果取代甜點,並飲用無糖茶水取代含糖飲料,甜點中含大量糖分及熱量可能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國健署指出,丸子及餃子類等加工火鍋料,於加工製作過程中,會添加富含脂肪的肥肉來增加香氣及口感,並添加許多調味料以避免在久煮後風味散失。因此,食用過多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加工火鍋料容易造成身體危害,導致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