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研究:做瑜珈能減少罹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做瑜珈能減少罹心血管疾病風險#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從國外女星女神卡卡,到國內女星蔡依林、林若亞等,幾乎都是知名的瑜珈愛好者,使瑜珈在國內外演藝圈,儼然形成一股熱潮,不過做瑜珈除了趕流行之外,對身體有哪些助益呢?根據荷蘭的最新研究發現,瑜珈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且能有助減重與減少體內膽固醇。對於不運動人士而言 瑜珈的確能促進健康此項研究已刊登於「歐洲心臟病學預防期刊」,研究指出,相較於平日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做瑜珈有顯著的好處,例如,能夠減少肥胖,以及高血壓和膽固醇超標的風險。不過研究也顯示,這些好處,僅限於平常不愛運動的人,因為相較於快走或是慢跑,瑜珈對身體的助益,還是顯得較少。專家也表示,目前還是無法掌握瑜珈為什麼能促進健康,他們進一步推測,也許瑜珈能放鬆身心靈,進而達到健康目的。但對於那些無法做激烈運動的人而言,的確是一項好消息。

醫訊/癌症病友復健運動講座

醫訊/癌症病友復健運動講座#運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病的治療,不僅有助於延長壽命,更能幫助患者在事後可提昇生活品質,讓生命更據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因此,為協助癌症病友與家屬了解在治療期間,及結束時期如何透過復健運動,維持健康好體力,林口長庚特邀桃園分院體適能中心利國生老師主講「我該如何運動」,提供病友進一步了解疾病期間適當的運動方式,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癌症病友復健運動講座時間:12月18日(四)10:30~11:3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病理大樓6樓化療等候室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閻思汝、陳玥秀小姐(03)3281200轉3563、5180

預防冬季憂鬱 運動增加血清素助紓壓

預防冬季憂鬱 運動增加血清素助紓壓#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進入冬季,冷鋒一波波,濕冷的天氣讓許多民眾降低外出運動意願。因此,董氏基金會與可口可樂基金會積極推廣跳繩運動,強調跳繩運動的便利、不受空間、天氣與人數的限制,昨日(12/6)於中正紀念堂號召3000位親子,由活動代言人胡宇威與職棒好手詹智堯、知名部落客童星喬喬與樂樂帶領,完成三人團體跳繩連續一分鐘的記錄。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能產生正面情緒。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也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胡維恆醫師表示,冬天日照少,不少民眾會出現「冬季憂鬱」現象,研究已証實,腦中的血清素分泌與情緒有關,而運動是增加血清素的有效方式。3千人齊跳繩  好心情樂迎冬而董氏基金會推廣「跑跳好心情」的跳繩運動,不受氣候、場地影響,在這個時節正是能讓人維持運動習慣的方式。「跑跳好心情」跳繩運動已推動三年,全台超過40所小學共襄盛舉,民眾對跳繩從所謂的「民俗技藝」,現在已是許多小學推展的重點運動。他強調,跳繩運動可讓孩子藉由與他人練習,一起建立共同目標,在過程中產生共同的經驗,增加專注力、提升學習效果及紓解壓力。而董氏基金會推動跳繩運動三年,從第一年2000多人參與創紀錄,到今年參與人數超過3000人,跳繩成為全民新運動,也期待更多學校加入成為跳繩運動的推廣種子,有更多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

定期運動不只讓你健康 還更有魅力?

定期運動不只讓你健康 還更有魅力?#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探討簡報的技巧之前,希望各位能夠藉由每天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或慢跑來增強體力。不論是什麼職業,「工作能力不佳者」的共通點,就是缺乏能量與體力不足。根據調查發現,在27名失敗者中,其中有24名是因為明顯能量不足而導致失敗。「工作能力強的人」通常是精力旺盛的,即使連續工作12個小時之後,也有精力去享受運動、繪畫或是閱讀等興趣。簡報所耗費的能量,其實遠遠大於我們的想像。若我認真起來,一天就可以瘦下二公斤,因為「簡報其實就是體力的大考驗」。缺乏能量或體力,根本就沒辦法進行簡報;就算有體力進行簡報,也無法撼動人心。沒有體力的人所進行的簡報,充其量不過是單純的「說話」而已。若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會帶給我們什麼改變?隨著體力增加,內心也會隨之堅強。自然而然就更有自信,並表現於聲音及表情上。再者,養成運動的習慣後,與沒有運動習慣的人相比,「人的魅力」也會跟著水漲船高。根據加拿大東南部的阿卡迪亞大學(Acadia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 Chris Shields 所言,比起完全不運動的人而言,有定期運動習慣的人,更有「魅力」。一旦養成運動習慣,不僅能有足夠的體力進行簡報,身為簡報者的魅力也會有所提升,可說是一石二鳥。除此之外,外表也會看起來較為健康(事實上,也真的會變健康)。身體不再沉重,工作起來也會比較輕鬆,相對地行動力也會隨之提升。如此一來,就不僅是一石二鳥,益處甚至更多。即使小腹凸出,只要有魅力、討人喜歡,也會受人歡迎。但是,如果能透過運動瘦下來的話,就更能贏得好人緣。為了提高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我希望各位能夠培養運動的習慣。(本文摘自/不用PPT也能說服人的簡報心理術/寶鼎出版)

癡肥宅男變運動型男 他狂減32公斤登台中甩肉冠軍

癡肥宅男變運動型男 他狂減32公斤登台中甩肉冠軍#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我國肥胖人口大約佔三成,走在街上幾乎每三個人,就有一人過胖,雖衛生單位持續奮力宣導減重的重要性,然而雖人人皆知需忌口減肥不能太胖,但美食當前,擋都擋不住,極為容易半途而廢,而為了表揚那些意志力堅強,減重成功的民眾,台中市衛生局日前舉辦減重成果發表會,最高紀錄則是順利減掉三十二公斤,從癡肥宅男,搖身變成運動型男。大學後體重狂飆 最高破百公斤這名減重成功的青年,就是23歲的吳羿穎,從小就是個可愛的小胖子,頗得長輩歡心,國、高中時常因身材被同學取笑,也不以為意。上了大學到外地讀書,到處嚐遍了美食,體重不斷增加。大一時出了一場車禍造成左腳韌帶受傷,行動不便、無法運動的情況下,體重更是直線飆升至105公斤。當時他的復健師就提醒,以他170公分的身高來說,體重105公斤造成膝蓋相當大的負擔,這讓熱愛籃球運動的他,得到了很大的警惕,因而下決心開始減重。一開始他單純以節食方式減重,但總因受不了吃了更多體重不減反升,後來在衛生所上班的姑姑提醒及指導下,開始自己煮飯帶便當,逐漸養成少油少鹽、多蔬少肉的飲食習慣,烹調食物也改以水煮或蒸的方式替代。天天運動低油飲食 十個月減重成功原來就對運動有興趣的他,也強迫自己養成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的習慣,透過慢跑、籃球、有氧運動的方式,偶爾輔以重量訓練避免因枯燥而無法持續。經過10個多月的努力,今年9月體重已經從105公斤降至73.5公斤。在持續的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習慣維持下,目前更已成功減至73公斤,讓他明顯感受到身體負擔變輕,以往只敢穿黑色衣服的他開始勇於嘗試鮮豔、亮色系的衣服,整個人更有自信,身體也更健康。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今年台中透過30區衛生所及各職場、社區、醫院及學校領域的努力,截至11月21日止,共計91,297人參加,減重143.6噸。期盼能有更多市民繼續加入減重計畫,一起擁有健康的身心。

半數青少年運動量不足 恐陷憂鬱情緒

半數青少年運動量不足 恐陷憂鬱情緒#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運動除了能預防肥胖,更能減少憂鬱的產生,但檢視我國學生的運動習慣,發現一半以上運動量都未達建議的標準量。董氏基金會的調查發現,每周運動三次以上的青少年,僅占57.7%,每次運動時間達31~60分鐘者佔55.2%,顯示學生的運動量,有待進一步提升。運動可以紓壓 青少年應加緊動起來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國內外已有許多研究說明運動能促進心理健康,董氏基金會在憂鬱防治工作上近年特別加入運動紓壓主題,邀請企業及學校合作,以跑步結合公益的方式讓兒童青少年建立運動紓壓習慣,此計劃明年邁入第五年,至今參與學校已達105所,影響37萬人次,從學校回饋發現,參與樂動校園計畫後,兒童青少年運動量有提升,如原本每周只在體育課跑步四圈的學生,跑步圈數增加至少一周七圈。不過,許多父母雖了解運動對孩子有益,但叫孩子運動時經常用「威脅、交換條件、比較、激將法」或在不對的時間要孩子運動,反而降低孩子運動意願,產生負面情緒。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指出,父母想激發孩子運動動機,可以先和孩子計畫好運動時間,每週固定一個時段,或呼朋引伴,跟著孩子一起運動。陽岱鋼力推運動好處 常常帶孩子出門運動參與運動推廣計畫的陽岱鋼也指出,運動是他的職業,也是他的紓壓方式,從小就開始建立的習慣,讓他能將自己的失落、挫敗轉換為拚勁。現在已經當爸爸的他最不想錯過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樣愛上運動,平日就會帶孩子散步,或玩鬼抓人。剛好家附近有湖,他夏天就和女兒一起划船,冬天則是去滑雪,透過遊戲方式帶孩子建立運動紓壓習慣。他呼籲家長們,要孩子快樂運動,就不要讓他們覺得運動有壓力,用遊戲帶出運動趣味,感受運動的快樂,才能帶來健康。

運動防骨鬆 快跳健身操打造強健骨

運動防骨鬆 快跳健身操打造強健骨#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調查顯示,台灣每10萬人口中每年新增392名髖骨骨折的女性、196名男性,發生率已是亞太地區第一。造成髖骨骨折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很多,對於疾病的認知度低即為其一,包括不了解骨鬆骨折的危險性、自己是否為高危險群、什麼時候該檢測骨密度等。因此,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也藉此發表「Dr. Bone認識骨鬆」App,讓骨鬆知識帶著走。骨鬆學會陳芳萍理事長說,此App介面設計是為讓長輩容易操作及閱讀,內容有衛教影片、服藥時間提醒、醫院搜尋等功能。運動錯誤恐難刺激骨質生長而隨著健康養生觀念的盛行,越來越多民眾藉著運動防骨鬆,但若動作不正確,很難刺激骨質生長。為此,骨鬆學會特與國立體育大學衞沛文教授合作,設計一款目前唯一經科學實證,能有效強化骨質密度的健身操。因專為銀髮族設計,動作簡單易學,音樂旋律也改編自「練舞功」,增加記憶度,配合音樂節奏,每個段落中的拍手及第四段的踏地動作,透過兩手相擊及腳掌踏地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便能對骨骼上下縱軸產生較大的撞擊力,促進造骨細胞建新骨,改善骨質。陳芳萍理事長也說,想預防骨鬆骨折,除了改善骨密度,提升肌力及平衡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骨鬆操中也藉著舉單腳及前後移動等動作,改善銀髮族的肌力及平衡感,進而降低跌倒的發生。有興趣的民眾也可回家上網搜尋「強健好骨力  骨鬆健身操」,每天早晚各跳一次,遠離骨鬆威脅。

醫師告訴你!運動時該喝水還是運動飲料?

醫師告訴你!運動時該喝水還是運動飲料?#運動

有研究指出,運動時間小於一小時,單純補充水分就已足夠,如果運動持續超過一小時,最好是喝運動飲料來補充電解質與熱量。運動時水分流失遠大於想像劇烈運動時,身體會流失大量水分;其中以流汗為主。一般從事中度體能的工作者,每天水分需求量約為2000㏄;若以20℃為標準,氣溫每升高5.5℃,水分需求量就會增加1000㏄。汗液中主要電解質是鈉和氯離子,以及少量的鉀、鈣;長時間的運動,會使大量的電解質隨汗液流失,如果沒有適當補充,便可能產生電解質失調,影響選手的表現與健康。若持續一個小時以上的劇烈運動,就建議使用運動飲料,除了補充水分,還能補充熱量、電解質,降低熱衰竭、中暑,並且縮短運動後恢復時間。長時間運動者適合補充運動飲料是具有調節人體電解質的含糖飲料,是為從事劇烈運動的運動員所設計。根據國家標準(CNS)規定各種電解質的濃度為:鈉離子552微克/毫升以下、鉀離子195 微克/毫升以下、鈣離子60微克/毫升以下、鎂離子24微克/毫升以下,PH值介於2.5 至3.8 之間。長時間的運動,身體急需補充的是水分與能量,才能夠避免產生脫水與低血糖。能量的來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固態食物或碳水化合物濃度太高的飲料,會延緩胃的排空速度,不利於吸收,反而可能造成噁心、腹瀉。而運動飲料的碳水化合物濃度不會影響胃的排空,可使水分與醣類能迅速被小腸吸收。如果運動時,每15分鐘能補充200㏄的運動飲料,就足以應付劇烈運動的需求。此外,運動飲料中的鈉離子還能幫助體內水分的儲存,避免流失太多。平時微量運動不一定要補充運動飲料其實,大量電解質的攝取反而會加腎臟負擔,對人體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並不建議在平時或微量運動時飲用。此外,運動飲料屬酸性,也不適合胃潰瘍的病患或空腹時飲用。(本文摘自/高寶書版/國家代表隊醫師教你運動不受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