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520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 「藝」起運動傳愛

520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 「藝」起運動傳愛#運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僵直性脊椎炎為一種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大部分最先察覺到的症狀為下背晨間僵硬和酸痛,經常會先誤認是生長痛或運動痠痛,藉由活動伸展會獲得改善;相反的,若不動、長期休息症狀則會更嚴重。少部分患者的初期症狀則以兩側腳後跟或足底慢性疼痛、眼睛發紅為主。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高正理事長表示,當病友說出發病當時的辛酸與無奈,都激動不已,自己也是病友更能體會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為支持所有病友勇敢面對疾病的挑戰,今年協會以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的英文縮寫「AS」命名活動,舉辦『AS, YOUR FRIEND過關斬「僵」接力賽  72小時運動傳愛』的影片串連活動,期望社會大眾一同關心、支持AS患者,做他們的最大支持者。本身同樣是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的藝人阿緯,也透過影片分享罹患AS的心路歷程。他表示,一開始發病時,以為是跳舞過度所導致的腰酸背痛現象,後來下背痠痛加劇,進一步至就醫才發現原來是僵直性脊椎炎作祟。為了改善日漸嚴重的痠痛現象,阿緯除了尋求正確的治療外,也比以往更積極的鍛鍊身體,成功讓僵直性脊椎炎的疼痛狀況減輕到最低,也成為粉絲眼中的小巨人。截至目前,已有逾百名病友、醫師、藝人與網友加入此活動,藝人部分包含邰智源、陳漢典、阿緯、阿喜、潘若迪、JR紀言愷、戴祖雄、主播張雅婷等人皆共同響應,超過百萬位網友相挺。5月20日是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高理事長呼籲國人以實際行動關懷相挺,並鼓勵病友,規律追蹤、依照醫囑用藥,並依照病情挑選合適運動,養成運動習慣是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此能夠減少併發症,擁有美好的生活。

跟肥肉分手並不難!2妙招讓你愛上運動

跟肥肉分手並不難!2妙招讓你愛上運動#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以下2個關鍵能輕鬆達到運動的效果:第一,讓運動變成一件愉快的事。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運動最好能夠有同伴相隨,例如,兩人同行散步就比一人獨行來得有趣。若計畫上健身房,那參加一些課程會比單獨運動讓你更有動力,像有氧運動或瑜伽等課程都不錯。如果有同伴一起參加課程,那你就更有動力每天準時去健身房報到。你可以把健身視作一個特別的活動,並事先規劃運動完要享用什麼健康的餐點。如果運動計畫是跳舞或打網球,你可能壓根不覺得你是要去運動,因為跳舞或打網球太好玩了,實在和運動扯不上什麼關係。記得保持運動的新鮮趣味感,否則你就不會想1週運動2次,更別提3次了。大部分人對快樂的定義就是要有朋友,所以你需要有同伴相隨才會覺得運動好玩。第二,規律運動比偶爾為之來得有效。套用牛頓第一運動定律:「靜者恆靜,動者恆動」。假設你是那個靜止物,也就是說,若你緊緊的黏在沙發上,那可能會一直窩在裡面不想起來。相反的,如果和朋友每2天就在晚餐後出去散步1次,這樣的習慣很容易保持。我強調規律運動還有一項重要的原因:單節運動的效果不大。如果常去健身房,那你會發現的確是如此。請跳上離你最近的跑步機,跑個1.6公里,然後喘口氣,按下控制鍵,看看你燃燒了多少卡路里。很意外吧?沒錯,你大概只消耗了100卡的熱量,那還不到一份麥當勞薯條或一罐汽水熱量的一半。偶爾才做一次運動就像偶爾吃一頓健康餐一樣,對健康沒什麼太大的幫助。想要增進健康,一定要將運動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要規律運動的另一個原因是:運動的效果不能持續很久,這有好有壞。好處暫且不提,壞處在於:若有天你受傷必須長時間臥床,血糖或體重就會逐漸回到運動前的水準。要能固定每天或每2天就快走或騎單車1次,才能持續得到運動的好處。結論是:讓運動變有趣並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運動效果。(本文摘自/糖尿病有救了:完全逆轉!這樣做效果驚人/柿子文化出版)

肥胖問題多 大腸癌、乳癌風險增2倍

肥胖問題多 大腸癌、乳癌風險增2倍#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指出,45歲以上成人,逾二成有肥胖的風險,超過一半以上同時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危機,且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指出,肥胖相較健康體重者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之相對危險性高達3倍以上,而癌症(如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高血壓也有2倍的風險。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 是造成肥胖的主因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台南市衛生局表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腎臟病等8項死因,也與肥胖有關,由此可見,肥胖所造成問題不容小覷!然而,不健康飲食與缺乏運動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為有效預防肥胖造成的危害,國民健康署自2002年起推動健走,希望民眾能把走路融入日常生活,每天只要15分鐘,即可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至於在飲食上,過去《優活》也曾指出,台灣肥胖盛行率之高,手搖飲料文化就是禍首之一,所以,建議民眾除了少吃高油、高熱量的食物外,飲料最好也要盡量避免,如此一來,才能朝向健康邁進。

久坐傷身!辦公室一族必學2招養肝健身法

久坐傷身!辦公室一族必學2招養肝健身法#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辦公室一族經常對著電腦,加上久坐,時間長了可損傷肝,身體也就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了。因此,建議辦公室一族一定要動起來,只有動起來,才能精氣神十足,才能養肝護肝。辦公室一族在辦公室養肝只需要一些伸展四肢,練一些養肝的小動作就能達到目的。我們長時間坐著,不起來活動,會導致氣血瘀滯。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力的最基本物質,氣血失和會導致多種疾病。對此,《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說:「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因此,我們就需要運動起來,養肝增強肝的生理功能,以補肝血,促進肝主疏泄的功能。肝血充盈,肝氣正常疏泄,則身心就能健康。因此,建議辦公室一族,不要經常對著電腦,最好抽出時間進行適當運動,以養肝名目,舒筋活絡促進氣血的循行,維持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的人說自己也想運動,可是工作非常忙,根本沒有時間。對辦公室一族來講,因為每天都要忙於工作,回到家裡還要操持家務,留給自己的時間是少之又少。那麼,這些人該如何養肝護肝呢?我可以直截了當地告訴大家,不要什麼事情都回家做,你在辦公室就可以了。呵護肝一樣,也能在公司裡面完成。諸如趁著中午休息時間出去曬曬太陽,經常站起來活動一樣,經常揉揉眼部穴位,多喝水等,這些舉措都能對肝達到良好的呵護功效。除掉上面這些實用小方法之外,你還可以在辦公室伸伸胳膊伸伸腿,將身體好好舒展一下。下面我介紹幾種辦公室養肝運動法,希望能幫助辦公室一族緩解壓力,放鬆身心。1)頭部轉動,呼吸/直立,兩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側平舉。頭部輕柔地向右側傾斜,將右耳輕放於右肩上,在這個過程中呼氣,保持一會兒,吐氣,恢復到起始狀態。然後,再將頭部輕柔地向左側轉動,在這個過程中呼氣,保持一會兒,吐氣,恢復到起始狀態。可做三至五分鐘。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中,閉上眼睛試想自己正置身於優美的自然環境中,效果自然更佳。經常練習此動作,不僅有助於養肝,對預防頸椎病也比較有幫助。2)肩膀轉圈、聳肩/曲肘,將小臂放到身體前面,拳心相對。然後肩膀往前轉圈,注意肩膀朝後移動時,胸脯就往前擴張,做二分鐘。然後肩膀往後轉圈,堅持二分鐘。然後放下兩臂,朝耳朵聳肩。在這個過程中,頭部要盡可能向上延伸,手臂要盡可能向下延伸。可堅持二分鐘。做完後,閉上眼,放鬆,體會脖子、肩膀、手臂等處有一股柔和、輕盈的能量。上述運動方法都比較簡單,比較適宜在辦公室練習。總之辦公室一族一定要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這樣才可能增強體質,防範疾病發生。(本文摘自/養生一定要養肝/八正文化出版)

減肥好難「瘦」!專家:少吃效果勝於運動

減肥好難「瘦」!專家:少吃效果勝於運動#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全球肥胖人口正逐漸增加中,尤其國人10大死因中,就有多項與肥胖有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腎臟病等。因此減重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課題,但多數人想到對抗肥胖的方式就是多運動,不過近期英國的醫學專家指出,控制好飲食才是減肥良方,而且效果勝於運動。據英國報導指出,3名國際學者在《運動醫學》期刊打翻了大眾對運動的迷思,他們認為運動雖能夠降低罹患糖尿病、心臟疾病等風險,但是對於肥胖實在效果有限。 當中的一名專家Aseem Malhotra更跳出來批評,食品業者只一昧強調運動就可以預防過胖,而刻意忽視吃不健康食物才是導致肥胖的重點,也就是攝取過多的糖類和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關鍵。控制飲食是減重關鍵  運動為輔專家說,一個肥胖者不需要做過量運動就能減肥,他們只需要少吃一點及避免垃圾食物、加工食品,並再搭配適量的運動即可;因為有許多人在減重的人認為:「反正我有運動,想吃就吃什麼」,飲食毫不忌口!但專家們指出,體重標準的人群中,也有4成身上帶有與肥胖有關的代謝不正常循環。因此他們也提醒,不健康食物所導致的不健康問題,比沒運動、飲酒、吸菸所造成的問題加起來還嚴重。

想養六塊肌?研究:情侶一同健身 成功率激增七成

想養六塊肌?研究:情侶一同健身 成功率激增七成#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我要努力運動!」不少人為了能好好養成運動習慣,第一步驟則是搜刮各種運動用品,甚至是購買健身房課程,彷彿信教,期許能向天立下誓言,從今以後要脫胎換骨,養出六塊肌、馬甲線,然而,這一把把烈火,往往過沒多久就被完全撲滅,過去所購花的大把鈔票,也一同付諸流水,但事實上,下定決心之前,不妨可以把自己的另一半找來一起運動,成功率可望加倍!花大錢找健身教練 不如找另一半一起運動一份來自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針對一萬五千餘人,追蹤長達二十年的報告指出,情侶或夫妻之間,只要其中一人能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另一半也會受其「感化」,跟著離開沙發,努力的動起來。研究發現,夫妻之間,只要妻子平日養成運動習慣,先生達到每周建議運動量的機率比常人高出了七成以上。反之,若先生養成運動習慣,妻子達到每周建議運動量的機率,也提升了四成左右。研究人員建議,培養運動習慣,與其找健身教練,不如找另一半來運動,成功率反而較高。

又翹又硬!研究:運動是最天然的威爾鋼

又翹又硬!研究:運動是最天然的威爾鋼#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男性運動除了能讓肌肉堅挺硬梆梆之外,就連小老弟也能一同「受惠」,跟著挺起身子,意氣風發!根據國外的最新研究指出,那些有養成運動習慣的男性,都能擁有較好的勃起硬度以及性功能,運動儼然成為最天然的威爾剛!此研究來自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根據三百位跨種族,且不同年齡層男性進行 分析比對。身體代謝能力高 老二自然堅挺研究人員找來這些男性受測者,讓他們針對自己的運動習慣,以及勃起的頻率和硬度,進行自身能力填表評估,再進一步將這些資料做進行探討。他們發現,有運動習慣,且身體代謝率較高的男性,對於自身的性功能評價,來得較沒運動習慣的男性高,研究人員認為,這顯示運動的好處良多,每個都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方能維持身體健康。

就是懶!台灣國民運動量「全球墊底」

就是懶!台灣國民運動量「全球墊底」#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不運動會對身體產生哪些影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年超過兩百萬人的死亡原因,都與身體活動量不足有關,其中,莫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都為運動量不足所引起,然而,在我國罹癌病例數年年年暴增之下,國人運動習慣仍持續不佳,若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9個國家比較,台灣國民運動量,竟慘排最後一名!七成五國人不運動 苗栗縣最慘依據2014年國民健康署的「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結果顯示,15歲以上國人身體活動量不足率為76.3%;性別部分,女性身體活動量不足比率達83.1%高於男性69.5%;年齡層則以35~39歲之身體活動量不足情形最嚴重,為83.2%。若以縣市排名來看,身體活動量不足率前三名為苗栗縣(78.8%)、雲林縣(78.3%)及新竹市(78.2%);臺東縣雖為身體活動量不足率最低之縣市,但其比率也高達71%。每天運動三十分鐘 能延長三年壽命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利用台灣大型追蹤世代的研究指出,每天運動15分鐘可以減少14%總死亡、10%癌症死亡及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並延長3年壽命。為了健康,國人應提升身體活動量,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而提升身體活動量方式很多,如:可以改變通勤方式,利用走路或自行車活動搭配大眾運輸來取代騎機車或開車,不僅可以節省交通支出、節能減碳、降低空氣污染又能提昇身體活動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