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別再說教 傾聽也是一種愛

別再說教 傾聽也是一種愛#心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多少家長,是以「藉著溝通之名,實則行說服之實」的呢?在跟女孩們的相處之中,我日漸行走得宜,是因為我知道,「傾聽」的最終目的不是說教,更加不是批評,陪伴女孩們成長,我們總想給她們滿滿的愛,我們期予這些愛足以讓她們去應對生活中的每一份挫折。陪伴中不可或缺 非傾聽莫屬陪伴中必不可缺的一劑,非傾聽莫屬,透過傾聽,我們足以看到孩子另一個內心世界,而透過傾聽,我們才能毫無障礙地行走於孩子們內心的花園,看見孩子們內心的缺失,亦或是見證她們因你給予的愛,而讓內心變得豐盈飽滿。感歎時光流逝 也見證彼此的成長女孩們的記憶力驚人,幾天前的事情我可能已經忘記,但她們卻仍舊記得幾個月前的事情,順著記憶之繩可以清楚地找著線索理出情節,姐妹倆還會互相補充彼此的記憶,我們常玩的遊戲之一叫作「翻記憶」,就是講起過去的一件事情,彼此分享再補充,往事浮於心頭,我們感歎時光流逝,卻也見證彼此的成長。曾受到別人幫助 從此也願意幫助別人有一次,我陪姐妹倆玩遊戲,我們列舉生命中對自己影響最深的人,是什麼事情讓你感動或難過?我跟女孩們分享兒時母親對我的關愛照顧,以及語文老師對我的讚美讓我從此與文字結緣的感動事件,小女兒說出曾受到同學的幫助讓她感覺很貼心,從此她也願意伸手幫助別人,大女兒此時抬頭問我:「是不是難過的事情也可以說?」「當然,我很願意聽。」「可是……我又不知道要怎麼講。」從女孩們出生至今,我跟女孩們之間無所不談,此時的她們心底裝有秘密?到底是什麼困惑讓她不知道怎麼講?她的擔憂與顧慮是什麼?微博有個ID名叫「說給樹洞聽」,很多陌生人皆將自己的秘密交託給那個樹洞,人人皆有傾聽的能力,但在傾聽的同時還要替她保密,讓交託自己秘密的人心裡有份安全感。祕密樹洞 絕對不讓第3人知道想到此,我小聲對女孩說:「姐姐,你就把媽媽當作是一個秘密樹洞,你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訴我,我呢?負責幫你保管這些秘密,絕對不會讓第3個人知道,好不好?」「真的不會有第3個人知道?」我點點頭:「等你想說的時候,隨時都可以來找媽媽,媽媽非常樂意聽你說你的小秘密,不管多晚,我都會等你喔。」(本文摘自/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時報出版)

定期清理「祕密樹洞」 心情好美麗

定期清理「祕密樹洞」 心情好美麗#心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女孩個性敏感,情感豐沛,在事件的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始終與她並肩的媽媽——我,我雖覺察長輩的教育方式有缺角,但從未想過去將那個缺角補齊,這是我的錯,因為答應女孩,這件事情是我們專屬的秘密,我不能夠重提該事件,避免女孩與我信任之線的打結,更避免讓原本單一的事件惡化。心平氣和向長輩說出心情及教育理念從那天起,我開始留意女孩與長輩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在我有充分的理由和事件時,我找機會心平氣和向長輩說出自己的心情以及我的教育觀念,以一種和平的方式將該事件解決。我跟女孩再次聊天,依舊坐在沙發上,我們坐得很近,我說:「寶貝,媽媽感謝你在事情發生之後想到的是媽媽,為了不讓我那麼難過,你把那件事情藏在心裡那麼久!但是你不用擔心了,媽媽已經處理好那件事情,之後『他』不會再為難你。」人生有很多事 不應該被一直記得女孩後忐忑地問我:「媽媽,你有說出那件事情是我說的嗎?」「沒有,媽媽每一次都遵守跟你的約定,對不對?」「對!」「姐姐,媽媽還有一件事情,想要跟你約定,好不好?」看著女孩點頭,我繼續說:「媽媽知道,姐姐的記性一直都非常好,所以很多事情都會一直記得,你就像生活字典,媽媽想不起的事情隨時可以問你,因為你總能幫我理清那天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如果這件事情讓你傷心難過,我覺得我們應該把那件事情丟掉。」「丟掉?」「人生有很多事情,是不應該被一直記得的。」「不應該嗎?」「讓你覺得難過,傷心的事情,我們應該把它丟掉,不然快樂和開心的事情怎麼裝得進來?」「怎麼辦,我每件事情都記得好清楚,不知道哪些事情該丟掉,哪些事情該留下來!」「媽媽願意做你的『秘密樹洞』,我們一起分享所有的事情。」「媽媽知道哪些事情是快樂的?哪些是難過的事情嗎?」感到失望的事情 定期清理掉「如果你願意告訴我,我們就能看到這些問題到底有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事情我們記下來,但那些會讓你難過,讓你哭,讓你覺得失望的事情,我們找到原因後,就把它丟掉好不好?」「丟去哪裡呢?」「丟在樹洞的垃圾桶裡,媽媽會定期把那些垃圾清理掉,好不好?」「好!我分不清的事情,全都交給媽媽,媽媽是我的『秘密樹洞』!」(本文摘自/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時報出版)

與內心對話 挑戰自己的奔馳人生

與內心對話 挑戰自己的奔馳人生#心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們總是問我,這麼年輕就如此努力的動機是什麼?最好的答案就是我始終求知若飢,迫切地渴望成功,賽車令我著迷,從第一次坐進卡丁車的那刻起,我就知道自己想要成為專業賽車手,與世界一流的車手們較勁,在成長過程中,我嘗試了幾乎所有的運動——從籃球到拉拉隊等等,但賽車對我來說完全不同——它像在與我的內心對話。不斷挑戰自己 同時關注微小細節賽車這項運動必須不斷挑戰自己、同時關注每一個微小細節,它是一種專業工程,關於即時物理,關於如何與團隊夥伴一同學習、工作、成長,而且,地表上最能讓腎上腺素飆升的非賽車莫屬了,每當點燃賽車引擎時,我的臉上總是掛著頑皮的微笑。秉持堅韌與執著 專心致志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總是會遭遇顛簸,對我來說,選擇一項所費不貲的運動,遭遇的阻撓不僅是因為我並非家境富裕(通常是如此),也由於在我剛起步時完全沒有賽車界的人脈關係,然而,我持續地督促自己,我理解前方有許多阻礙,但我接受了這個事實,並且仍不斷推進,幾年來我始終秉持著堅韌與執著,專心致志,這正是追求成功所應具備的態度。職業賽車手 必須涵蓋事業開創與品牌為此,若決心將賽車做為此生志業,我必須強迫自己鍛鍊商業頭腦,學著適應與成長,關於一個職業賽車手的養成,涉及的層面涵蓋了事業開創與品牌打造,我得學習各種技能,包括架設網站、編輯影片、經營社群媒體、進行提案簡報、募款、設計活動、宣傳、說服企業決策者、建立商業合作關係,面臨這些挑戰,使我體會到為了長遠考量,必須做得更大以創立自己的事業。(本文摘自/我的世界,自己定義!—75位千禧世代的追夢行動/時報出版)

解決摩擦 是上學目的之一

解決摩擦 是上學目的之一#心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小晨的父母管教很嚴厲,當小晨做錯事時,除了嚴厲制止,還會長篇大論講道理,告訴小晨背後的原因,小晨很聽話,也把父母的行為準則加以內化,所以當他與同學相處的時候,同學若是犯錯,小晨也會很嚴厲地指正,同時說出長篇道理,這種狀況使得同學不喜歡小晨,有些男同學是非常直接地嗆小晨。集體排斥 是種情緒虐待對於這種態度,小晨倒覺得還好,因為父親比同學更嗆,不過對於女同學的集體排斥,小晨就感到難以忍受了,這是一種無影無形的情緒虐待,於是小晨開始不斷討好大家,但是愈討好地位就愈低,討好行為等於把自己確確實實地擺在隨時可以被羞辱的可憐小跟班位置上。發生摩擦是來學校的目的之一當導師的人,大約都經歷過學生突然哭哭啼啼跑進辦公室的狀況,這時導師千萬別問是誰「欺負」你,因為這樣等於一開始就直接把問題定位在黑與白、是與非、對與錯的二元對立思維,學生之間發生摩擦本來就是他們來學校的目的之一。引導學生思考該如何處理摩擦學校教育的重點本來就在引導學生思考該如何處理摩擦,若處理摩擦失控,則再更進一步地學習處理如何解決衝突,因此一步一步來,一開始先直接問「怎麼了」,了解片面的說法後,再逐步從不同學生的個別談話裡,拼湊出較完整的面貌,核心方向是找到關鍵性的學生做個別的「引導」,並創造出學生們可以自行努力解決問題的空間。全班集體教訓 只會弱化學生的情感「自行努力解決問題」非常重要,這就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價值之一,若是費盡脣舌一個個「教訓」,或是全班一起集體教訓,只會弱化學生間的情感,強化個別學生間的對立,並且創造出更多不必要的微妙裂痕,而且也剝奪了學生學習成長的機會。(本文摘自/教育這種病/時報出版)

肯定自我 先「愛」一針

肯定自我 先「愛」一針#心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自我價值不能由別人來認定:你是有價值的,因為你認定自己有價值,如果靠別人來認定你的價值,那是別人的價值,你很可能罹患了一種社會通病,這種病稱為「自卑敗血症」,光靠打一針無法改善,現有唯一的治療方式是大量施予「愛自己」的藥劑。獲得當下的快樂 首先必須學習愛自己但也許正如社會上許多人一樣,你從小就認為愛自己是不對的,社會告訴我們要為別人著想,教會告誡我們要愛鄰居,似乎沒有人記得要愛自己,但如果你要獲得當下的快樂,首先必須學習愛自己,小時候愛自己是件很自然的事,但你也是從小就開始學習,愛自己是件自私或自負的事。凡事先想到別人 才顯示你是「好人」你學會把其他人擺在自己前面,凡事先想到別人,因為這樣才顯示你是「好人」,你學會避免出風頭,接受「好東西應該與人分享」等訓示,不管那些是你的寶物、珍品,或者父母親可能不會與別人分享的大人玩具,人們甚至教導你要「有耳無嘴」,以及「應該知道分寸」。青少年期 自我懷疑的程度有增無減小孩會很自然地認為自己既漂亮又很重要,但是到了青少年期,社會的訓示已經生根,他們開始極度自我懷疑,隨著年紀增長,自我懷疑的程度有增無減,畢竟你不應只愛你自己,這麼做的話,其他人會怎麼看你。懷疑與自我否定會一直持續到成年期這些躲藏在「禮貌」背後的規範,讓你把別人的判斷當作自己的判斷,代價卻是犧牲自己的價值,毫不意外地,這些懷疑與自我否定會一直持續到成年期,自我懷疑會如何妨礙我們?就是在「愛別人」的重要領域中,你可能會碰到困難,其實,愛別人與愛自己的程度有直接的關係。(本文摘自/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停止內疚、恐懼,別再製造藉口,過你想過的生活/如果出版)

追求完美?別讓孩子陷入教養陷阱

追求完美?別讓孩子陷入教養陷阱#心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時時刻刻追求完美,不只會讓父母心生不安與內疚,也會影響孩子,身為臨床心理學家,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觀察到父母追求完美,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首先,孩子會透過父母的言語,學習到犯錯時的焦慮感──這很多時候是因為孩子側聽到父母的談話。側聽談話 孩子聽得懂父母的內心6歲的冠宇聽到媽媽談論他的足球成績,或是8歲的雅惠聽到父母談論姊姊和老師所發生的問題,他們聽得出父母的擔憂,也聽得懂父母的抱怨,例如,孩子可能會聽到父母在閒聊時,提起他們的選擇:「我應該讓宗翰4歲時就開始學棒球,現在他已經6歲,落後太多了。」或是「我要寫信確定宥翔2年級的導師是李老師,因為林老師真的沒辦法讓學生做好升上3年級的準備,我不想讓宥翔的成績因此落後。」內化在心裡 導致不願承諾任何事聽到這些事情後,孩子會將一切內化在心裡,但是,他們的身心發展其實還不足以應付他們所聽到的事情,他們只聽得出父母言語中,對做了「錯誤」選擇所產生的焦慮感,並將其解讀為「一步錯,全盤皆輸」。宥翔的導師如果不是李老師的話,就沒有辦法做好升上3年級的準備,宗翰沒從4年級就開始學棒球,所以怎樣都成不了一個優秀的棒球員,這可能會導致兒童和青少年不願去承諾任何事,或是做決定,但是,萬一他們所做的選擇是錯的呢?萬一他們改變心意了呢?不情願是缺乏動力、對後悔的恐懼你可以看到父母如何為孩子「做準備」,讓孩子以為犯錯一事是可以避免的,也難怪孩子不願意做決定,父母可能會以為孩子的不情願只是缺乏動力,但事實上卻可能是恐懼──對於後悔的恐懼。一個8歲男孩的母親告訴我,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她兒子告訴她,他想打球,但是真的到了球隊要報名時,他卻改變了心意,然而當賽季開始後,他又告訴母親,他真希望當時報名了。(本文摘自/別急著給糖吃,先教孩子思考:在科技時代,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積極行動力/大好書屋)

醫訊/精神健康講座

醫訊/精神健康講座#心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社會環境變遷迅速且愈趨複雜化,成長環境中負面的影響因素及不良的誘因增多,往往會對孩童的心理社會發展造成影響,父母親如何建構適宜的成長環境,提升健康的身心狀態並創造幸福生活呢?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南投精神健康學苑與南投縣文化局合作,邀請南投精神健康學苑執行長、草屯療養院張介信副院長,主講「如何教養健康有能力的孩子」,分享如何培養孩子因應社會變遷的壓力,追求自我突破和成長,以獲得常保身心健康的能力。 名稱:如何教養健康有能力的孩子時間:105年9月24日星期(六) 下午14:00-16:00地點:南投文化中心演講廳(南投市建國路135號B1) 洽詢:高小姐 049-2550800#5300線上報名https://goo.gl/forms/5pTQDSv6pcvNFroo2 

繭居族好宅 培養韌性10建議

繭居族好宅 培養韌性10建議#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生活中反覆的挫折、不如意,又缺乏家人、朋友系統的支持,有些人就會選擇自我封閉、窩在家裡不出門,成為「繭居族」,心理韌性可以幫助每個人在面對壓力時,運用內外在資源來解決問題。習慣性拒絕社交 迴避參與社會臺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彥勳指出,繭居族描述的是特定青少年與青年族群,習慣性拒絕社交、迴避參與社會的心理狀態,習慣處於家中的狹小空間,鮮少出門,過著自我封閉的生活,有別於依賴父母生活、延緩獨立的啃老族,繭居族沒有人際互動,對社會與家庭造成很大的負擔。互動模式改變 嘗試突破的挫折黃彥勳醫師分析,繭居族常因為遭遇生活中的挫折,例如考試不理想、工作不順心、感情不如意而不敢與人互動,日本研究顯示,繭居族增加也可能與國家的經濟困頓有關,個人與社會互動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個人、家庭系統不知道如何應對,個案反覆嘗試突破的挫折感,讓他們更難離開家中的繭囊、走入社會。培養心理韌性 運用資源解決問題培養心理韌性,可以幫助每個人在面對壓力時,運用資源來解決問題,在生活上如果遭遇巨大的挫折而產生心理壓力時,黃彥勳醫師提醒可以尋求精神心理專家的協助,他也提出美國心理學會對於提高心理韌性的10點建議:1) 維持良好的家人、朋友關係。2) 正視危機,勿簡化為單純問題。3) 接受「有時環境並非一己之力可改變」。4) 設立合理可達成的目標。5) 面對困難時,需要有決心的行動。6) 培養自信。7) 從長期的角度評估目前的困難。8) 保持樂觀、幽默、並且留意可能的契機。9) 照顧心靈、身體,維持穩定的運動習慣。10) 克服困難,回顧過程,重新定義自我價值。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