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都要擔心肚子痛到像生產痛,甚至喉嚨腫痛無法呼吸,當心可能罹患罕病「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一名35歲壯男突然休克昏倒,送醫診治意外發現自己為HAE患者,天天擔心發病像不定時炸彈。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提醒,此病經常與過敏、蕁麻疹混淆,但若未及時治療恐致命,可透過3大症狀特點來分辨。
隨時都要擔心肚子痛到像生產痛,甚至喉嚨腫痛無法呼吸,當心可能罹患罕病「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一名35歲壯男突然休克昏倒,送醫診治意外發現自己為HAE患者,天天擔心發病像不定時炸彈。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提醒,此病經常與過敏、蕁麻疹混淆,但若未及時治療恐致命,可透過3大症狀特點來分辨。
30歲小芳因發燒和全身持續5天又癢又紅的疹子,住家附近診所當蕁麻疹治療無效後,轉診皮膚科醫師發現,小芳身上多處的皮疹雖像蕁麻疹,但卻多了紫斑樣變化,同時也觀察到她有甲狀腺腫大、呼吸急促和心搏過速的症狀,抽血檢查發現甲狀腺素過高及抗甲狀腺抗體,配合皮膚切片結果後,診斷為甲狀腺亢進併發的蕁麻疹性血管炎。
農曆春節將至,又適逢病毒性腸胃炎好發季節,民眾常常因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發燒等症狀,而到急、門診掛號求助,雖然不是致命疾病,但症狀也能讓患者不舒服好幾日,甚至需要點滴針劑治療。不過醫師提醒,除了腸胃炎會引發上述症狀,也要小心可能是危險急症的表現徵狀,例如「疝氣合併腸阻塞」就是其一。
肚子痛不一定是闌尾炎,也可能是腸子上的脂肪發炎!醫師指出,若是高油低纖飲食吃太多,就有可能引發「腸脂垂炎」,指的是掛在大腸上的脂肪,因腸道蠕動摩擦而產生發炎反應,造成腹痛,常可能跟大腸憩室炎、闌尾炎混淆,但其實後兩者治療上較為複雜,而若是原發性腸脂垂炎,可稱為「良性的肚子痛」,使用消炎止痛藥後約1週即可自癒。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常見的癌症之一,可怕的是任何人都可能罹患,而且大腸直腸癌在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平常要如何察覺與預防呢?《SAY NO TO大腸癌》一書由消化道癌症名醫林肇堂撰寫,並邀請台灣頂尖專家學者共同編寫,於書中分享大腸癌的衛教知識,包括大腸癌的預防、發現與治療,幫助讀者遠離大腸癌。以下為原書摘文:
一名1歲的小男嬰,在睡覺前突然躁動不安,即使安撫也無法入睡,因此媽媽趕緊帶男嬰來掛急診求助。在小兒科急診醫師詳細問診及理學檢查後,評估小孩並無發燒、呼吸道及腸胃道症狀,精神狀態也正常,但會因間歇性腹痛而哭鬧,且上週曾有感染腺病毒的病史;進一步施行腹部超音波後發現,主因位於右上腹腸道,出現帶有甜甜圈形狀的「腸套疊」作祟。
膽結石是十分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因為不正常的膽汁成分,在體內形成結晶體增生或結成石塊,一旦發作可能導致腹痛、發燒、噁心嘔吐等症狀。想要預防膽結石,可以透過調整飲食、控制體重、規律運動等方向著手,像是採取地中海飲食,並適當補充維生素C都有效預防。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加上經常久坐、三餐外食,腸躁症就成了常見的症候群,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5人中,就有1人受腸躁症困擾。許多民眾壓力大常跑廁所、肚子痛,這些反覆的腸道問題,不僅會影響生活及工作表現,也造成心理負擔。究竟腸躁症有哪些症狀呢?以下就整理出常見「6大腸躁症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