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電視劇主角總吐血身亡?肺結核傳染力比流感低

電視劇主角總吐血身亡?肺結核傳染力比流感低#咳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電視劇中,角色總是咳嗽吐血而死,因為早期醫療條件差,很多人都死於肺結核。時至今日,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而是能靠服藥完全治癒的疾病。結核病主要源自於結核菌感染,除了頭髮及牙齒,身上各部位都可能發病,不過有80-85%結核病發生在肺部,因此肺結核廣為人知。密切接觸逾8小時才可能傳染台灣結核暨肺部疾病醫學會理事王振源醫師表示,肺結核典型症狀包括咳嗽有痰、體重減輕、食欲不振、夜間盜汗、發燒、咳血,極少會有流鼻涕、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症狀,「一般感冒往往一、二周就能改善,肺結核卻不會。」「外出用餐時,隔壁桌有流感病人,同空間用完餐後,很有可能就會被傳染流感。但肺結核的傳染力,比流感、天花、麻疹要小很多。」王振源指出,結核病主要透過飛沫傳染,通常與具有傳染力的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超過8小時,或在可傳染時間內累計曝露量超過40小時,才比較可能傳染。若是不幸成為潛伏結核感染者,在還沒有發病之前並不具有傳染力。不過,往往發病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病人不自知卻已經具有傳染力。王振源提到,因為結核病往往症狀類似一般感冒,在台灣的病人從發病到就醫平均耗時3-6個月。肺結核確診方法包括照X光,若肺部有發炎、開洞、鈣化、或纖維化等新舊雜陳的病灶,便要高度懷疑罹病;或者透過驗痰發現結核菌就能確診。潛伏感染者儘快治癒 可避免肺功能被破壞肺結核治療需時至少6個月,一開始需合併四種抗生素藥物治療,當結核菌數量減少、症狀改善後,就能減藥。王醫師強調,潛伏結核感染者更應積配合疾管署政策,接受政府提供的藥物治療,最快3個月療程,就可以痊癒。「寧願不要發病,因為結核菌會破壞肺部,就算痊癒日後仍可能影響肺功能,也有癌變的可能性。」疫情關係,民眾出門都戴口罩,已大幅降低結核病在公眾場合傳播的機會,但若咳嗽超過3周以上必須有所警覺,儘快就醫。(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長期咳嗽竟是肺阻塞 菸齡越長越要小心

長期咳嗽竟是肺阻塞 菸齡越長越要小心#咳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3歲的鄭先生菸齡37年,10年前雖已戒菸,但4年前仍因長期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檢查發現是嚴重的肺阻塞,所幸在穩定服藥和持續進行肺復原療程下,鄭先生目前病情控制良好。醫師指出,長期吸菸已被證實是罹患肺阻塞的高風險因素,且罹患肺阻塞的風險跟吸菸時間成正比,越是老菸槍越要小心。症狀容易和感冒搞混 經常很喘未必是肺活量不好肺阻塞是「慢性阻塞性疾病」的簡稱,常見症狀有慢性咳嗽、濃痰、運動易喘等等,因症狀容易和一般感冒搞混,許多人患有肺阻塞,自己卻完全不知情,就算經常感覺很喘,也以為只是缺乏運動、肺活量不好。「最關鍵的仍然是戒菸。」花蓮慈濟醫院個管師侯惠娟說,肺阻塞患者絕大部分都有吸菸習慣,身為個管師最重要的就是想辦法讓患者遵從醫囑、確實戒菸,提高患者對療程的配合意願,「每個人的難處都不同,單純要求患者做這個、做那個,有時候效果並不好,所以才需要個管師介入了解,提供最合適、客製化的治療辦法。」患者專屬運動處方 訓練心肺功能「除了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還要還要幫患者設計適合的運動處方。」呼吸治療師陳宜榛表示,肺復原運動最重要的是讓患者在體力允許範圍內,盡量完成醫師及呼吸治療師設定的目標,達到心肺訓練的效果;同時需要監測心電圖、血壓及心跳是否異常,因此必須有呼吸治療師在旁協助。肺復原室內也備有純氣,必要時提供給進行肺復健的患者使用。由於肺阻塞是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若沒有及早發現、妥善治療,當肺部功能損壞和惡化,除了可能導致日常呼吸困難,嚴重時甚至有性命危險;國人十大死因中長期佔據第七名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其中就包含肺阻塞。避免吃產氣食物如豆類、高麗菜 減輕肺部負擔胸腔內科醫師劉迪塑醫師說,慢性疾病的療程通常都是持續且漫長的,即便對於症狀同樣嚴重的病患投以相同的處方藥,根據對醫囑的配合程度也會有不同的效果。有像鄭先生這樣入院時雖然已經嚴重肺阻塞,但後續病況控制良好的個案;也有始終無法戒菸,導致病情惡化快速的患者。個管師侯惠娟表示,除了治療肺功能本身,營養師也會教導患者如何吃得健康,比如避免產氣性食物,像豆類、高麗菜、洋蔥、玉米,以減輕肺部負擔。

咳痰帶血逾半年 竟是排骨屑卡支氣管

咳痰帶血逾半年 竟是排骨屑卡支氣管#咳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0歲男子,近半年來胸口時常感覺不舒服,咳嗽的痰偶爾有血絲,他害怕罹患肺癌,醫院一間換過一間就是查不出病因,最後醫師靠臨床經驗詳細問診,終於藉由支氣管鏡檢查,找出卡在支氣管的排骨屑,取出異物。患者以為罹肺癌 提心吊膽半年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立修表示,先為患者照胸部X光,排除肺炎及其他疾病後,再仔細詢問生活情況與異狀,關鍵就是「時有時無的哮鳴聲」。當下懷疑異物阻塞氣管可能很大,當天下午就安排支氣管鏡檢查,果然支氣管鏡一進到支氣管馬上發現左側支氣管卡著一塊直徑約1公分的排骨屑,抽痰後再以支氣管鏡冷凍術取出骨頭,男子就不再動不動想咳嗽。男子這才忽然想起半年前,曾經在吃排骨時嗆到,讓他很驚訝半年來的擔心全是多餘的。陳立修強調,X光影像檢查也會有死角,排骨屑鈣化密度也不高,又和脊椎骨位置重疊,不容易看出它的存在,只能從患者病史找出診斷的線索,最後透過臨床經驗問診與聽診等理學檢查解謎,不動用高科技影像設備,也有機會揪出病灶。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沈煥庭表示,由於排骨屑卡的不緊,呼吸或咳嗽的氣壓使異物在氣管間左右滾動,進而造成氣管與支氣管壁黏膜刮傷,引發瀰漫性發炎。「醫生怕治嗽」慢性咳嗽需耐心接受檢查類似情況,臨床最常見的是包括牙齒、骨頭、果凍軟糖及金屬物等異物,沈煥庭提醒,由於多半發生在吞嚥困難老人和氣管還在發育的小孩身上,家屬都要小心注意他們避免誤食。俗諺說:「醫生怕治嗽,土水師怕抓漏,廚師怕站中午。」陳立修強調,引發慢性咳嗽原因有很多種,須進行鑑別診斷,排除肺炎、腫瘤或結核菌等疾病的可能性,患者要有耐心接受各種檢查,才有機會找出病灶。

久咳不癒 當心肺纖維化變菜瓜布

久咳不癒 當心肺纖維化變菜瓜布#咳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覺得呼吸困難、喘不過氣,或是有慢性咳嗽的症狀嗎?別以為只是小感冒,這可能是肺部在發出警報!醫師提醒,如果時常感到喘或有咳嗽症狀,可能是罹患「菜瓜布肺」,一定要盡早就醫,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紅血球難進行氣體交換 不可逆傷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杭良文表示,「菜瓜布肺主要症狀是咳嗽和喘,但菜瓜布肺患者的咳嗽、喘,跟一般呼吸道疾病不大一樣,菜瓜布肺患者的咳嗽不大會有痰,而且呼吸困難的症狀會漸進式的越來越嚴重。由於患者大多從下肺葉開始纖維化,因此聽診器放在患者後背下肺葉處,會聽到一個很特別的摩擦音,配合X光檢查,大概就可以確定患者罹患菜瓜布肺。特發性肺纖維化俗稱「菜瓜布肺」,患者的肺泡壁與微血管之間會充滿纖維組織,使紅血球無法順利進行氣體交換,肺部慢慢變成像是曬乾後的菜瓜布一樣乾硬,逐漸失去氧氣交換功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抽菸、睡眠呼吸中止症是高危險群杭良文主任指出,菜瓜布肺患者年齡多分布在60至65歲,甚至很多到75至80幾歲才確診。菜瓜布肺的危險因子跟所有肺部疾病一樣,就是抽菸造成肺部產生發炎變化。此外,從過往研究也發現與空氣污染、胃食道逆流、病毒感染及遺傳有關。除了抽菸導致罹患率增高,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民眾,更會增加肺纖維化的嚴重性。杭良文主任表示,「菜瓜布肺患者因為氧氣交換功能不佳,容易缺氧,睡眠品質連帶受影響,若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與呼吸衰竭。及早治療調整作息 存活率可望達5年杭良文主任表示,菜瓜布肺有非常好的口服藥,能延緩肺功能下降,並延長患者的存活期,副作用也非常低。但患者也要調整生活習慣,首先是均衡飲食,包括蛋白質與脂肪的攝取,患者體重絕對不能下降,另外就是適度運動。杭良文主任提醒,民眾如果咳嗽、喘不過氣、疲累持續超過兩個月,一定要儘速就醫。菜瓜布肺死亡率很高,如果能把握黃金治療期,尤其當患者肺功能還在80%以上時,及早治療並調整生活習慣,存活率有機會超過2年,甚至5年以上。

冬季養肺有秘訣 改善過敏咳嗽按這裡

冬季養肺有秘訣 改善過敏咳嗽按這裡#咳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天氣忽冷忽熱、溫差大,讓人忍不住咳嗽,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內科主任林經偉分享日常保養肺部的秘訣,包含穴道按摩、飲食之外,也分享肺癌病友的肺部保健,以中藥材來調養,改善治療後身體不適的症狀。滋潤養肺可吃白木耳、山藥咳嗽有痰、打噴嚏、鼻塞、聲音沙啞、鼻竇炎或是皮膚乾燥、頭髮枯黃可能表是肺氣不足,林經偉主任表示,建議平日可以多使用溫補肺的食材,如蘿蔔,可以化痰熱;白木耳,可滋潤肺部;百合,能潤肺止咳;山藥,可用於肺虛咳嗽,病友在食療選擇上可食用水梨燉貝母、銀耳蓮子紅棗湯,或是熱的甘蔗汁泡幾片甘草,可以潤肺止咳、補中益氣。也可以多食用深色食材像是桑葚、紫山藥、茄子,不只顧腎氣也可以保肺。按摩列缺穴 緩解感冒聲啞平時也可以透過穴道按摩來保養肺部,中醫部內科主任林經偉表示,可以按摩肺經的列缺穴,以兩手虎口交叉,食指按在另一側橈骨莖突上凹陷處,即是列缺穴,可以緩解感冒聲啞、咳嗽痰多等症狀。按虎口 改善鼻子過敏及咳嗽症狀「肺與大腸經相表裡」林經偉醫師指出,肺經與大腸經相連,彼此互相影響,所以可以按摩位於大腸經上的合谷穴,其位於大拇指與食指間的虎口處,可疏通氣血,改善鼻子過敏及咳嗽症狀。若是急性感冒、聲音沙啞、失聲,也可以按壓大拇指指甲根尺側轉角處的少商穴來緩解,每次按摩五秒,持續一分鐘即可。肺癌連續十年蟬聯癌症十大死因第一位,肺癌病友也可以透過中藥材來調養,林經偉醫師說,可依據病人的體質虛實和疾病的輕重緩急,來開立處方用藥以改善不適症狀,術後若有疲倦無力等症狀,可以服用人參、白朮、黃耆等補氣益肺中藥,以及沙參、麥冬、玉竹等滋陰潤肺中藥,增強身體抵抗力。肺癌病友化療後常見的掉髮及手腳發麻等不適症狀,中醫也會使用補血與補肝腎藥物,包含當歸、熟地、何首烏等,促進頭髮生長;而手腳發麻或手指末端皮膚變暗沈,屬於「氣滯血瘀」的體質,可使用行氣化瘀和養血活血的中藥來緩解症狀。另外,也能搭配運動來保養肺部,林經偉主任說,深呼吸法能訓練肺活量,或是太極拳、外丹功、八段錦等緩慢並配合呼吸的氣功來鍛鍊肺部,對恢復體力和提升免疫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咳好幾週 過敏咳、感冒咳該怎麼分?

咳好幾週 過敏咳、感冒咳該怎麼分?#咳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昨天熱到穿短袖,今天變天冷颼颼,天氣忽冷忽熱,咳嗽、喉嚨癢、打噴嚏等呼吸道毛病馬上出現,讓人整天難過精神差!正值秋冬之際,冷熱交替氣溫變化劇烈,近期因過敏、感冒就醫的人數大幅增加,也常有民眾搞不清楚到底是過敏還是感冒。基隆三總副院長李明勇醫師表示,過敏與感冒病因不同,但症狀卻有些類似,例如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常是因為溫差大、空氣太乾燥、接觸過敏原所導致,症狀包括常見的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甚至是眼睛、鼻子癢,並且鼻水與痰液也比較清澈。而感冒主要是因為病毒感染呼吸道導致發炎反應,可能伴隨著發燒、喉嚨痛、或是全身酸痛等不同的症狀,咳嗽的痰顏色較黃也較濃稠。感冒和過敏的咳嗽症狀都會在晚上睡覺時特別嚴重,因睡覺時平躺使得鼻涕倒流且痰也不易排出,進而刺激呼吸道使得症狀更明顯不適。醫師強調,假如只有單純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症狀超過兩週以上,就要懷疑是否有過敏的可能,另外,感冒伴隨的前期症狀比較多,而後期通常只剩咳嗽有痰,一般感冒症狀最多一到二週就會減緩或消失,過敏就不一樣,如果一直受到外界刺激,症狀就會反覆持續發生。季節轉換該如何因應? 從注意生活細節做起過敏患者容易受天氣冷、空氣乾燥等外在因素影響,平時可以預先防範,包括戴口罩、使用暖氣改變居家環境、避免接觸過敏源、減少生活壓力、建立好的作息等等。秋冬時節如果空氣品質不佳也盡量避免外出,在家可使用空氣清淨機來減少污染物進入呼吸道而引發過敏。李明勇醫師提醒,除了日常防護之外,飲食上也可多吃蔬菜水果等抗氧化食物,均衡營養、正常作息、適當運動來提升身體抵抗力。另外,也可以選擇潤喉養肺的枇杷膏,每天服用3~4湯匙,搭配開水稀釋飲用,可以幫助呼吸道排除有害物質,以減輕症狀。若是做好日常保健保養後,就比較不易打噴嚏、流鼻水、甚至咳到整夜都睡不著影響生活品質,即使發生,症狀也會較為輕微。尤其目前是流感高峰期,建議民眾也可以接種流感疫苗提升免疫力,若症狀嚴重,應求助專業醫生診治,不要放任不管,避免病情更加嚴重。(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動不動就卡痰?從痰的顏色辨端倪!

動不動就卡痰?從痰的顏色辨端倪!#咳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正常唾液是清澈的,如果咳出的唾沫顯得黏稠,並影響到肺系統,容易從呼吸道、肺部系統咳出,叫做痰就,代表有發炎現象。翰鳴堂中醫診所王心眉中醫師認為,痰阻經絡影響的部位可能在胸脇、四肢或是腸道。痰刺激到呼吸道、支氣管,身體會想把痰咳出,以免造成呼吸道阻礙,這是身體的自然反應,所以有痰就會咳嗽,不過咳嗽不是疾病,而是一種反應。喉間有常常有痰,在臨床上的主因常常不是鼻涕倒流,就是胃食道逆流,由於晚上躺著睡覺,鼻涕就沿著呼吸道卡在喉嚨,通常在晨起時會有卡痰的感覺,治療痰常常從肺與胃這兩個臟腑下手,體內生痰與脾胃運化有關,肺則是儲痰的地方。因此要治療喉嚨症狀,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的各器官也都要仔細審視,要予以根治,最重要的是潤肺及調理腸胃機能。通常祛邪多用桑白皮、黃芩等清熱化痰;第二類用來扶正,服用黃耆可補氣,針對年齡退化或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造成體質陰虛,導致喉嚨乾、癢、痛等症狀,可用麥冬、生地、玉竹等藥物滋陰。而針對脾胃造成的痰飲,一般使用陳皮、山楂、麥芽、雞內金、神鞠等科學中藥,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減少胃部不適,烏賊骨則有類似西藥制酸劑的功效。痰大致分成燥痰、熱痰、濕痰、寒痰四種1.燥痰型,即所謂的卡痰,屬肺陰虛型。由於肺黏膜乾燥,故痰少,但黏性強不易咳出,中醫常常使用麥門冬湯,可吃潤肺的食材如百合、蘆筍、銀耳等。2.熱痰型,吐出痰呈黃綠色,而且較黏稠,甚至呈現一塊一塊,表示有發炎現象,顏色越深,代表發炎越厲害。中醫認為這是肺裡積熱。要吃降肺熱、通常伴隨著急性呼吸道感染,中醫常常使用麻杏石甘湯、魚腥草等中藥治療,也可喝點牛蒡茶、薄荷茶、綠茶、桑葉茶。3.濕痰型,身體內也容易濕氣重,濕氣重,代謝不好,就容易生痰,所以痰多和體內的濕氣有密切的關聯性,不只受環境、空污(例如PM2.5)等影響,濕度變化也是一大因素,氣候乾燥較沒問題,但台灣屬海島型氣候,濕氣偏重,例如夏天只要一陣雷雨,濕度就升高,所以要觀察室內濕度變化,必要時使用除濕機維持適當的濕度。也是肥胖患者常見的狀況,代表腸胃水分代謝失衡,產生痰濕(多餘水分停滯體內)。通常也伴隨胃食道逆流,中醫常常使用五苓散治療,建議要減少甜食攝取,平時可以喝點陳皮茶。4.寒痰型,容易四肢冰冷、臉色蒼白,睡覺時翻來覆去睡不安寧,遇風則咳,天氣變化溫度低時即咳。通常痰呈泡沫狀最常出現在氣喘、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患者,中醫常常使用小青龍湯,平時可多吃溫性食材:如薑、蔥、紫蘇、肉桂等溫肺化痰。長期感覺喉嚨有痰,除了請醫師提供適當的治療以外,平常應該戒除菸酒,並養成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在找出過敏原之後,日常生活中應該要避免接觸過敏原,並維持居家環境清潔,定期換洗床單,空氣品質不佳時避免外出活動,若真的要外出也請戴口罩,待在室內時使用空氣清淨機讓空氣循環,季節轉換交替時節,最容易引發過敏,得特別保暖口鼻,維持身體健康狀態。另外本身有胃食道逆流也容易導致咽喉有痰,首先要戒除菸酒,平常要保持心情舒緩,不要有太大的壓力,睡眠要充足,避免食用油炸、太鹹、太辣或太甜等刺激性食物,不要空腹吃酸性或刺激性食物,也要少喝咖啡和茶飲,睡前2小時內不要吃東西,枕頭可以稍微墊高一點,大部分都可以獲得改善。平時多走動,肺部下方的橫膈膜可以得到很好的活動。由於橫膈膜是呼吸時最重要的肌肉,活動良好的橫膈膜,有助肺臟的擴張、收縮,幫助呼吸的順暢,也有助於痰液的排除。

孩童天冷咳不停!止咳藥物應謹慎使用

孩童天冷咳不停!止咳藥物應謹慎使用#咳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氣漸涼,因感冒咳嗽而就診的孩童也增加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陳品君藥師提醒,咳嗽是正常的生理防禦機制,但若小朋友咳嗽超過兩週,就要趕快就醫了。 急性咳嗽一般14歲以下孩童,美國胸腔科醫學會定義,不超過4週為急性咳嗽,但也有些學者認為以2週為限,因為大多數普通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種輕微且會慢慢康復的疾病,在嬰幼兒中,感冒症狀通常在第2至3天達到高峰,10至14天內逐漸改善,而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症狀會在5到7天內消退。 慢性咳嗽兒童持續乾咳或慢性咳嗽常見的有:氣喘(或稱哮喘)、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少見的如:胃食道逆流或吸入異物所造成,若咳嗽超過2-3週,一定要就醫。非藥物治療:緩解短期症狀1.補充溫熱飲品孩童咳嗽導致喉嚨紅腫疼痛時,喝溫水或雞湯可舒緩不適,若已超過1歲,可將2.5至5毫升的蜂蜜泡溫水中喝下,緩解夜間咳嗽。(1歲以下幼兒不能食用蜂蜜,也不要喝太多白開水)。2.口含止咳喉片不含藥物的止咳喉片(或稱喉糖)僅能使用在6歲以上、不會有吞入異物風險的孩童。3.蒸氣治療蒸汽機的濕潤空氣可鬆散鼻腔分泌物,配合化痰藥物效果更佳,但不建議用自行加熱的蒸氣,以免呼吸道灼傷。藥物治療:劑量因人而異若幼兒因咳嗽或感冒需使用藥物,建議6歲以下的嬰幼兒,家長應避免自行給予使用非處方藥物(OTC藥物),應就醫治療;6-12歲兒童,亦需謹慎使用,建議可詢問社區藥局藥師,以選擇合適之藥品,並瞭解正確的使用劑量,如果使用後症狀沒有改善,仍應就醫治療。右美沙芬止咳藥水 不可自行給3歲以下嬰幼兒服用含有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的止咳藥水,因為右美沙芬雖副作用極罕見,但可能會造成嗜睡和頭暈,兒科安全性較不足夠,若沒有醫師指示下,不要自行給3歲以下嬰幼兒服用。可待因(codeine)止咳藥水有嗜睡等副作用可待因是有效的止痛、止咳成分,常添加在成人止咳藥水,但有嗜睡、鎮靜、呼吸抑制的副作用,在兒科使用上須謹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多次發布相關藥物警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也在民國106年8月公告,針對未滿12歲兒童,常添加在成人止咳藥水,非處方藥則是完全不能使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