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禁止胎兒性別告知 只限於懷孕初期

禁止胎兒性別告知 只限於懷孕初期#懷孕

日前國民健康局規定,除非是基於醫學理由,否則不可以透漏胎兒性別,且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民眾揭露。這個目的是為了導正性別比例失衡的問題,沒想到卻引起許多的爭議,包括「任何形式」是否包括作超音波等。對此國民健康局特別表示,醫師在懷孕較晚期的超音波檢查中告知家長寶寶性別,是沒有任何問題、完全合法的行為,不需要過度解讀。(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是Ken Hammond。)國健局表示,為了防止民眾知道寶寶性別之後,進行人工流產,篩選寶寶的性別,所以在去年8月的時候,要求醫師不可以透漏寶寶的性別。但是這樣的命令卻引起許多的恐慌與爭議,因此國健局於101月2日9日邀集法律、倫理、婦產科、護理等領域專家討論,專家認為重要的是避免懷孕早期的性別檢測與選擇性人工流產。但是到了懷孕晚期,醫師做超音波檢查,順便告知胎兒性別,是要提早讓準爸媽知道並準備,所以不需要禁止。國健局表示,很多民眾在迎接下一代時,會希望早點知道胎兒是男是女,提早做出準備,政府都需要給予尊重。同時婦產科專家也建議政府,可以結合婦產科醫學會,在告訴準父母寶寶是男生或女生時,可以導以正向的態度,並且加強宣導女孩男孩都很好,減輕準父母壓力。

孕前患糖尿病 寶寶易有先天心臟病

孕前患糖尿病 寶寶易有先天心臟病#懷孕

糖尿病患不僅要注意飲食,想懷孕的患者最好更加小心血糖的攝取。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一項報導指出,婦女若原本患有糖尿病,生下的寶寶未來罹患先天性心臟病、脊柱裂疾病的風險高出一般女性有4倍之多,建議患者在準備懷孕前與孕期間,要更加嚴謹地控制血糖。患有糖尿病的女性由於性腺荷爾蒙分泌不正常,會引起女性經期異常導致步易懷孕,而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即便糖尿病患順利懷孕也得更加小心血糖的攝取。英國新堡大學日前發表一項針對1996至2008年40多萬孕婦的研究,發現其中患有糖尿病的1677名孕婦生下的寶寶,罹患先天性心臟病、脊柱裂機率高出一般孕婦的寶寶4倍。因此英國國家指導方針建議,想懷孕的糖尿病患者最好先將血糖控制在6.1%以下,而研究員Ruth Bell博士表示,糖尿病患孕婦一定必須比正常孕婦更加注意飲食與勤做運動,一旦血糖控制不良,會因為大量血糖從胎盤輸給胎兒,讓寶寶體內產生多量胰島素,以至於脂肪組織、肌肉、肝等器官與骨骼快速增長,造成寶寶體積過大導致男產。Ruth Bell博士呼籲,孕前與孕期間務必控制血糖,才會生出健康又漂亮的寶寶。根據彰化秀傳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先天性脊柱裂主要屬於「神經管先天缺陷」,會造成患者大小便失禁、下半身麻痺等狀況,而由於神經管通常在受精後的4週內就開始發育,因此準備懷孕的女性平時要多多補充葉酸,即能有效預防胎兒出現「神經管先天缺陷」。而深綠色蔬果中,都含有豐富的葉酸,抑或是透過一般的綜合維他命都能適量補充。

影音/懷孕服用藥物 孩童氣喘機率增

影音/懷孕服用藥物 孩童氣喘機率增#懷孕

氣喘兒的比例有增加的趨勢,近20年來,國內孩童氣喘盛行率由5.1%上升到7%。醫生分析,氣喘發生的相關危險因子其實從媽媽懷孕期就開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台大公衛學院聯手調查發現,媽媽懷孕時服用西藥,中草藥或是接觸二手菸,小寶寶未來罹患氣喘的機率是一般寶寶的3.6到4.4倍。這篇研究論文是全球首度提出媽媽懷孕期間服用中草藥會增加新生兒罹患氣喘比率,而這篇論文也已刊登在2012國際醫學期刊上,另外醫生也表示,產婦在生產時,如果使用真空吸引器也會增加孩子罹患氣喘的機會。除了生產時使用真空吸引器外,小寶寶1歲前反覆出現呼吸道感染或3歲前就被送去托嬰中心和幼稚園也都會增加罹患氣喘的機率,因此醫生建議,有氣喘過敏體質的家長,媽媽從懷孕就要開始預防,避免這些危險因子外,並保持居家乾燥,同時盡量哺餵全母奶至少六個月,都能減少孩子氣喘發生。

劉德華太太懷孕4個月!健康管理重要

劉德華太太懷孕4個月!健康管理重要#懷孕

影帝劉德華公布太太朱麗倩的懷孕喜訊!日前他接受港媒採訪時,很開心的親口承認老婆有喜,目前4個多月,預計今年6月生下龍子。這對夫妻年紀都不小,為了有小孩可說是卯盡全力,而朱麗倩45歲的年齡成功懷孕,算相當不容易。(圖:擷取自youtube,台視金馬頒獎片段)高齡產婦的比例越來越高,光田醫院婦產科蘇棋楓醫師表示,高齡產婦比例的增加為目前全台灣普遍的社會趨勢,即使是較鄉下的海線地區亦是如此,且統計中發現高齡生產的幾乎都是台灣籍的媽媽,由於高齡產婦和寶寶的健康風險會比較高,因此提醒年過34歲的媽媽們要特別注意個人的健康管理、定期產檢和遺傳性疾病的篩檢。蘇棋楓醫師說,由於台灣年過30甚至35歲以上才結婚的族群越來越多,連帶造成婦女朋友生育年齡層逐年上探,有些夫妻即使不晚婚,但考慮到經濟壓力、心理準備等問題,也常會晚點才計畫生寶寶,希望能提供孩子較好的成長環境。當然,超過34歲以上的女性朋友如果擔心身體狀況會不會影響生育計畫,建議可以接受孕前的健康檢查,了解是否有婦科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等健康問題,同時請醫師提供專業的建議,作為往後懷孕時須注意的健康參考依據。醫師強調,高齡懷孕的媽媽們也千萬不要因年齡關係在懷孕期間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只要生活作息正常,飲食均衡,同時定期產檢、隨時因應身體狀況求助婦產科醫師,相信一樣能開開心心迎接健康新生命的到來。

隨時注意孕婦情緒 產前產後不憂鬱

隨時注意孕婦情緒 產前產後不憂鬱#懷孕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懷孕的婦女或生產後的媽媽因為憂鬱症而自殺的悲劇,往往給一個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及衝擊。而憂鬱症常被認為是精神科醫師的治療範圍,經常被婦產科醫師所忽略。其實在懷孕、生產及產後恢復的過程中,除了家人以外,當屬婦產科醫師與產婦接觸最多,若能及早察覺問題,自可減少許多悲劇發生。「產前憂鬱症」是發生在懷孕後出現的憂鬱狀態,發生的原因包括,荷爾蒙變化或身體不舒服造成之心情低落、懷孕期間的調適困難、過於擔憂生產過程、孩子出生的健康等,而「產後憂鬱症」發生在產後六個月以內的憂鬱狀態,具有和憂鬱症相同的症狀,好發於初次生產的女性。針對產前憂鬱症的部分,在門診產檢時,除了要注意胎兒的狀況外,也要注意孕婦的情緒,若發現有問題時,及早給予幫助或與家人溝通討論。而對於產後憂鬱症的部分,於產後4~6週的回診是篩檢的建議時機。許多醫學報告都指出,未懷孕的憂鬱症病人在停止藥物控制後有高達50%的病人在六個月內會復發;而病人在懷孕期間停止服藥控制時也容易復發憂鬱症,因此,若想停止服藥前應該徵詢醫師的意見,考量其病史、疾病嚴重度及罹病時間長短,以做適當的控制。心理的治療為輕度及中度憂鬱症的第一線治療,其中又以人際關係的治療最常被運用。此外,多運動、多攝取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及葉酸的食物也有一定的幫助。藥物的使用方面,建議婦產科與精神科醫師共同討論協調,目前以「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為第一線用藥,其中以抗鬱劑樂復得對於新生兒的副作用較少,是餵母乳的媽媽首選用藥。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郭恬妮表示,產前產後憂鬱症若能及早診斷治療,對於懷孕婦女、新生兒及家庭其他成員都是一大福音,這也是婦產科醫師與精神科醫師必須共同認真看待的一個重要課題!(資料來源:奇美電子報提供)

生了孩子牙就壞?原來是牙周病作怪

生了孩子牙就壞?原來是牙周病作怪#懷孕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張瀞文醫師表示,日前在牙科門診有位女性患者因為全口有多顆牙齒鬆動不適而前來求診,病患詢問,「醫師,我生了很多孩子,是不是因為『懷一個孩子,壞一顆牙』,所以牙齒才壞光光啊?」經檢查發現有嚴重的牙周病。其實牙齒鬆動而脫落的主因是牙周病,所謂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像是牙齦發炎流血、齒槽骨流失,導致齒牙動搖的情形。此患者因為口腔衛生不佳,有牙菌斑的堆積而導致牙周病,加上懷孕時期的女性荷爾蒙增加,使牙齦更容易發炎流血,所以牙周病有加劇的情形。與懷孕有關的牙齦炎,在懷孕的中、後期更容易發生,並且會比較嚴重。張瀞文醫師建議,準備要懷孕的女性最好在之前先作全口牙齒檢查,若有蛀牙或牙周病,都需在懷孕之前先做好適當的治療。

肚子痛街頭產「死胎」 少女不知已經懷孕

肚子痛街頭產「死胎」 少女不知已經懷孕#懷孕

一名16歲少女跟29歲男友,原本準備到台中逢甲夜市逛街,沒想到在公車上突然肚子痛,緊急下車找廁所,沒想到一下車就瞬間流產,男胎從少女的褲管滑下來,留下一大灘的血跡,經過消防隊緊急送醫後,發現男胎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經過醫師研判,這名胎兒已經五個月大。根據少女的說法,曾經懷疑自己懷孕,但是卻又有月經來,而且自行驗孕時也沒有發現懷孕,所以才會發生這種事情。根據高醫醫訊表示,所謂的「流產」,是指妊娠不到20周,非人為因素導致胎兒脫離母體,此時的胎兒無法存活,在大部份的流產發生前,孕婦都會出現陰道出血,以及腹痛呈陣發性痙攣。過了20週之後如果胎兒有提早出生的可能性,就叫做早產。如果流產若發生在12周內,有85%機率與胎兒畸型有關;13至20周妊娠時的流產,可能與母親本身因素如內分泌功能失調、生殖器疾病、母體全身性疾病等有關。一般來說,流產大約分成五種類型,包括先兆性流產、過期性流產、不可避免性流產、不完全性流產與習慣性流產。先兆性流產患者在20週以內有出血現象,感覺腹部微疼但仍繼續懷孕中,先兆性流產可立即就醫而安胎。過期性流產是指懷孕20週以內發生胎死腹中,或胚胎無法成形,胚體滯留在子宮內。不可避免性流產是指長期大量出血,持續疼痛加上子宮收縮,甚至羊膜破水,嚴重的話會引起敗血症。由於情況已嚴重到一定會流產,故稱不可避免性流產。不完全性流產是指懷孕20週以內,胎盤或胚胎等已排出子宮;通常這種流產會引起大量出血,所以應該由醫師詳細診斷,且施行吸刮術、徹底清理子宮,才能確保子宮得到休復與治療,才不會影響下一胎的生育。如果全部的懷孕物如胎盤、羊膜及胚胎已完全排出子宮,則稱為完全性流產,不需要處理,但對母體而言也需要適當的調養身心。習慣性流產是指連續三次以上流產,且因有較高的再發生率,必須詳細檢查是否子宮異常、內分泌異常、遺傳基因或免疫機能異常,並斟酌予以治療才能免於再次流產。愛滋患者年輕化!不安全性行為是元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36醫護人員動起來 走出戶外追求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37瞎米!電擊後庭取精 男子一舉得龍鳳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35

裝避孕器仍不斷懷孕 原來是「雙子宮」引起

裝避孕器仍不斷懷孕 原來是「雙子宮」引起#懷孕

苗栗一名35歲黃姓婦女,雖然在5年前裝設了避孕器,卻仍然不斷懷孕,一開始推測是避孕器有瑕疵,經婦科醫師超音波檢查後才發現,黃姓婦人是因為有罕見的「雙子宮」,發生率僅有五千分之一。為恭醫院婦產科醫師沈國壽表示,一般女性僅有1個子宮,另外還有雙角子宮、雙子宮雙陰道等案例。黃姓婦人自從生了3名子女後,裝了避孕器決定不再懷孕,想不到之後還陸續懷孕3次,陸續換了幾家避孕器之後,仍然「中獎」,醫院為黃婦做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在子宮左下側還有另一個子宮,這月初又懷孕,胚胎就是在另一個子宮形成。沈國壽認為,黃婦的例子相當罕見,雙子宮等子宮異常多是由於子宮妹膜表面擴大,肌肉排列異常,易發生流產或早產,也可能不孕,而黃婦卻可足月又是自然產下3胎,還不斷懷孕,表示2個子宮皆有完整功能,更是相當罕見的例子。黃婦表示不打算再生第四胎,進行人工流產後且兩個子宮內都裝設避孕器。對於避孕器的避孕效果,醫師表示一般避孕器的效果約95%,最好5年更換一次,否則避孕效果使用年限越久效果就越低,並定期檢查,找醫生複診、諮詢才能達到完整的避孕效果。飯後別馬上喝茶與咖啡 恐會抑制營養吸收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01心肌梗塞奪藝人命!「健康搜查隊」追蹤心血管疾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69&HN_Yr=0&HN_Mon=0腰酸背痛消失了 安全抽脂可以重拾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90&HN_Yr=0&HN_Mon=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