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跌倒自行拿藥止痛 高齡婦痛到無法起身

跌倒自行拿藥止痛 高齡婦痛到無法起身#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跌倒受傷要注意,隨意貼藥膏、吃止痛藥,恐會使得問題越來越嚴重!日前,一名81歲的謝女士,原本兩週前就已經在浴室跌倒了,只是,當時症狀不嚴重便到家中附近的骨科診所拿藥止痛,沒想到,四天前又不慎跌倒,使得她痛得無法起床,幾乎不吃飯,臥床四天,最後,所幸是被鄰居發現才送醫檢查。結果發現,她右下葉肺炎及多處胸腰椎壓迫性骨折,因此,先給予抗生素治療後收住院,只是,當醫師對她進行基本檢查,發現她有貧血、低血鈉、低血鉀等問題,而在老人周全性評估後,也發現她有憂鬱、活動功能下降、照護人力缺乏、營養不良等問題,後來經過醫療團隊討論後,先幫她一一解決身體上的問題,接著並協調出院照護人力及方式,目前她順利已出院回家了。老人跌倒發生率 佔所有族群中的37.4%根據醫策會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民國102年的統計資料指出,跌倒事件為歷年病人安全事件通報的前二名,65歲以上老人,約佔所有跌倒事件的37.4%,19~64歲則佔46.8%,而通報的跌倒事件中有78%的人發生在醫院裡,並有53.1%的人有輕度以上的傷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老年醫學科謝正芳醫師表示,醫院跌倒高危險族群在近一年中跌倒次數有明顯升高的趨勢,一年內跌倒一次以上的人約有31.5%,是為非高危險族群的2~3倍。65歲以上、5歲以下 為跌倒高危險族群跌倒高危險族群包含有年齡65歲以上及5歲以下、曾有住院期間跌倒經驗、過去一年內曾跌倒、生理狀況(頭暈、虛弱感)、身體活動功能(肢體無力、步態不協調或平衡能力差、移位步行需他人協助)、頻繁如廁、藥品使用、意識躁動或不清等。而醫院跌倒事件發生的可能原因以病人因素為最常見,病人因素中又以步態不穩為最常見。老人合併症狀問題多 可到醫學整合門診來就醫隨著老年人口越來越多,為了服務高齡長者,謝正芳醫師建議65歲以上長者,只要合併以下6種情形,即可到高齡醫學整合門診,以整合性醫療模式來就醫,如此一來,就能幫助民眾做到最完善的治療。1)身心功能於「近期」快速惡化者。2)具有一種或多種(例如:失智症、譫妄症、跌倒、營養不良、壓瘡、尿失禁、憂鬱或多重用藥等)老年病症候群病患。3)多重疾病且控制不良者。4)多重用藥患者。5)經常就診、反覆入院需頻繁使用醫療資源者。6)因多重身體、功能或合併社會心理問題需要跨領域多專業團隊介入的病患。

75歲以上老人 12%心瓣膜狹窄恐喪命

75歲以上老人 12%心瓣膜狹窄恐喪命#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老人開刀免驚慌,局部麻醉降風險!日前,一名91歲的尹老太太,因主動脈瓣嚴重狹窄,需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但礙於麻醉及手術危險性高,以致於遲遲無法開刀,使得病患及家屬十分憂心,後來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了局部麻醉,經導管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而術後她只在加護病房觀察一天後,隨即轉至普通病房,而目前行走自如,並迅速恢復日常活動。老年人口多 心瓣膜狹窄患者也逐漸增加中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陳嬰華醫師表示,隨著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主動脈瓣狹窄的病人也有增加的趨勢,根據統計指出,超過75歲的老年人,約有12%的人有這方面的問題,其中瓣膜開口小於1公分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在75歲以上老年人中發生率為3.4%。僅用藥物治療 一年死亡率竟高達五成主動脈瓣膜狹窄的主要症狀有心絞痛、昏厥及心臟衰竭,一旦症狀出現後,若不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僅用藥物治療的話,一年死亡率將高達5成,但有3成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的患者,因年紀過大或合併其他疾病,而無法接受手術。因此,經導管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就成為了替代性療法,不僅能降低因年紀過大或其他合併症所產生感染的併發症外,也可減少在加護病房觀察的時間,以及住院天數。

吃軟不吃硬!老人易營養失調 恐增肺炎風險

吃軟不吃硬!老人易營養失調 恐增肺炎風險#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每當年節假期的到來,就是多數民眾的放鬆的大好時刻,也因此在飲食方面通通不忌口,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但根據國民健康署「國人於春節期間體重控制調查」結果發現,有近4成1的民眾表示,過年期間體重會增加,平均增加1.7公斤。除了體重會增加外,其實新年期間大魚大肉,也會增加腸胃問題,賠上自己的健康,據統計指出,台灣6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人患有1.4種慢性病,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最多,且老人的心血管疾病,往往都與高膽固醇有關,因此,在過年期間如何兼顧營養,又避免造成病情控制變差,是所有民眾最重要的課題之一。避免老人營養失調 3大類食物要謹記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黃守正醫師表示,由於老年人咀嚼能力較弱,無法咬太硬的食物,進而偏重米飯及蛋糕等軟食,導致容易產生營養失調的問題,雖然營養過剩導致肥胖好,但太瘦也會造成抵抗力減弱,罹患肺炎或褥瘡的機率也會大幅提升。因此,適當的營養補充是很重要的,在可以吃的範圍內,儘量保持食物的原狀,把它煮軟以幫忙吞食,另外,針對老人基本營養攝取,醫師提供了3大類,幫助民眾在飲食攝取上可多加留意,以避免過度偏重某一種類,造成營養失衡等問題產生。1)乳類、乳製品/對於老年人很好,可預防骨質疏鬆,一天1~2杯牛奶就足夠,只不過,對於牛奶過敏者,可改用優格或乳酪代替;膽固醇過高者,則以改喝脫脂牛奶。蛋是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只要沒有膽固醇過高,一天一個蛋是很好的營養補給,尤其對於體力差、蛋白質不夠的老人更加需要。2)海產、魚、肉/常是老年人不敢吃的,但其實它們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如果肉太硬可以用調理的方式把肉弄軟,而魚最好吃新鮮沒有醃過,因為魚油中的EPA、DHA可預防如心肌梗塞等血栓性的疾病。至於豆腐對於老年人是合適的食物,它含有良好的蛋白質、很少的鹽分、又軟,容易消化,也含有豐富的鈣質及食物纖維。3)蔬菜/如果調理得法,牙齒咬得動,可以充分食用,像是馬鈴薯、水果、海藻、香菇等,都是食物纖維的良好來源可以預防便祕。不偏食、適量攝取 不用擔心營養不足除了一些因特殊健康問題需要特殊飲食治療外,最好的飲食計畫,其實是可以很簡單的,也就是吃各式各樣的食物,黃守正醫師表示,水果和蔬菜中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肉類、魚類、乳製品含蛋白質,而維生素及礦物質存在於大部份我們吃的食物中,所以,只要不偏食,營養即已足夠。

泡湯安全多注意 慢性病患、老人勿久泡

泡湯安全多注意 慢性病患、老人勿久泡#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入冬後持續低溫,三五好友一起泡湯聊天,絕對是冬季最佳休閒活動首選,因此,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民眾衛生安全,針對溫泉業者進行衛生稽查與水質抽驗工作,若水質經抽驗與規定不符者,限期7~14天內改善後辦理複驗,若仍不合格者依規定裁罰。泡湯後皮膚易乾癢 塗抹乳液助保濕今年11~12月間,陸續抽驗本市白河區關子嶺、六重溪及楠西區龜丹等33家溫泉業者,11月抽驗36件均合格;12月抽驗39件,其中3件經輔導後複驗合格,但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將持續不定期的衛生稽查與輔導,並提醒業者要落實衛生自主管理,提供給消費者使用器具或布巾等務必定期清洗消毒,維持營業場所清潔乾淨。另外,衛生局提醒民眾,應注意泡湯安全,尤其是罹患慢性疾病或年齡較長者等,更應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勿長時間浸泡,定期補充水分,結束後建議應擦拭適量乳液保濕,避免皮膚過度乾燥,如此一來,才能盡情安全享受泡湯的樂趣。

失智老人易走失 平均每天有10人失蹤

失智老人易走失 平均每天有10人失蹤#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警政署統計指出,近3年來平均每年都有逾3400人失蹤老人,每天近10位老人失蹤,且一旦遇到嚴峻寒冬時,失蹤老人容易因失溫而危及生命,日前,有位因不幸走失而往生的老年人,在公車上表示搭公車去哪裡都好,在馬路上不理會紅綠燈等危險用路行為,這些現象已超越正常範圍。因此,除了家人須多留意失智老人外,如民眾發現異常狀況都應主動協,友善地關心長者要往哪裡去,或聯絡警察協助,幫助他們找到回家的路。切勿應外觀正常 而忽略失智症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邱銘章理事長指出,走失事件頻傳是失智人口增加過程可預期的現象,且未來還會增加速度還會更快,失智者因方向感障礙以致走失,判斷力障礙加上欠缺問題解決能力,所以,在走失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及適時求救。而民眾需要對失智症有清楚的認識,切勿因長者外觀正常、行動自如、對答如流即認為長者很正常,一旦發現長者出現異常行為時,多一份關心、主動伸出援手,就可能挽回一條寶貴生命,並幫助到一個家庭。定位器、指紋捺印 都是預防走失的方法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指出,即使再用心、再小心照顧的家屬,都有機會碰到失智長者走失的意外。因為大部份輕中度失智患者行動能力很好,甚至比家屬動作還要快,常常是一轉眼人就不見了。因此,任一預防走失的方法都有失效的時候,所以,為確保長者安全,預防走失必須採用多重策略,例如:指紋捺印、防走失手鍊、衛星定位器、防走失警報器等都是可使用的方法。最後,提醒無法陪伴失智症的民眾,應儘量安排長者去日間照顧中心,許多家屬聘雇外勞,為的就是可安全陪伴失智長者,冬天時,失智長者容易出現行為改變,家屬須多一份留意,於大門可加一層門簾,不但可禦寒還可防長者走失。

4成老人有睡眠障礙 謹記6原則安心睡

4成老人有睡眠障礙 謹記6原則安心睡#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普遍民眾都認為,老年人睡眠時間比原來少是正常的,但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醫學部陳世哲醫師表示,這觀念其實是不正確,因為老年人雖然晚上睡眠時數較少,但在白天卻不斷在補眠,所以,若以一天24小時為單位來計算,總共加起來的睡眠總時數,並不真的會比年輕人少。隨著年紀增加 睡眠功率也會跟著降低隨著年紀增長,人的各種生理系統逐漸老化,神經系統也不例外。因此,老年人的睡眠狀況也有顯著改變,例如:老人家在吃完晚餐後約七、八點時,就會開始昏昏欲睡,但若是到了凌晨三、四點醒來後,就會再也睡不著,且入眠期增長,必須躺很久才能勉強入睡,此外,在睡眠過程中,也會常常中斷醒來,甚至無法繼續入睡等種種狀況,都造成老年人整個睡眠功率降低。睡眠障礙困擾多 恐會影響身心健康根據一項針對台灣社區老人所做的身心調查研究顯示,約4成以上的老年人,有睡眠障礙的困擾,且同時也發現,大多數的老年人,並未就醫或未能接受有效的治療,而這種現象也直接影響到身心健康狀況,甚至造成照護者的極大負荷。因此,陳世哲醫師建議老人家若出現睡眠障礙時,家屬可先盡量協助其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另外,舒適穩定的睡眠環境,如維持臥室適當通風、溼度,減少周遭的噪音,都是維持良好睡眠的必要條件,此外,醫師也提供6點原則,幫助民眾遠離睡眠障礙:1)規律作息,盡量準時上床,準時起床,如有需要午睡,盡量不要超過一個小時。2)中午過後,就不要吃含有咖啡因的東西。在上床睡覺前,避免喝酒或大吃大喝。3)盡量避免晝夜輪班的工作以維持睡醒週期的穩定。4)適當規則的運動習慣有助於睡眠狀況,但最好在下午5點前完成。5)床是用來睡覺的地方,盡量避免在床上看電視。6)臥室的舒適度影響很大:溫度、光線、噪音、床、枕邊人或室友等都要因人調整。亂用安眠藥 恐會影響認知功能有些民眾為改善睡眠品質,會自行到藥房購買或未經醫師指示就服用安眠藥,對此,陳世哲醫師提醒,亂服用安眠藥不僅會產生成癮依賴問題,甚至也會影響認知功能。而坊間還有些宣稱含有褪黑色素或有安眠效果的健康食品,雖然有理論上根據,但因未經嚴格的藥物試驗,較不建議民眾任意使用,而目前在治療上,已可針對老年人的睡眠疾病,提供準確的診斷及完善的治療,因此,若發現親朋好友有此問題,千萬不要視之為正常老化現象或避諱求醫,反而應該要即早就醫治療。

青光眼非老人專利!小三童竟也中標

青光眼非老人專利!小三童竟也中標#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剛上小三的錢小妹,常跟媽媽抱怨頭痛、眼睛不舒服,最後甚至說不想上學。帶至醫院仔細檢查後,發現錢小妹的眼壓極高,原來是青光眼作怪,經藥物治療後,才又開心去上學。醫師指出,青光眼非中老年人的專利,而是會發生在任何年齡層,也是國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阮綜合醫院眼科劉沛綱醫師說,事實上,錢小妹原本就有輕微近視,在醫院檢查時,眼壓已高到38毫米汞柱(正常眼壓在10至21毫米汞柱),因眼壓急速上升,產生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小孩常頭痛、噁心 竟是青光眼作怪一般而言,小兒先天性青光眼3到5歲前就會發作,外觀會出現眼球凸起或變大像牛眼的現象。但由於兒童青光眼沒有特殊症狀,頂多以頭痛、溢淚、畏光、眼睛發脹、噁心、嘔吐等症狀表現,常被誤以為是偏頭痛或腸胃炎,甚至被當懼學症。劉沛綱醫師表示,青光眼,簡單說就是眼壓過高,壓迫到視神經,進一步導致視野受損。但有少部分人眼壓正常仍會罹患青光眼,稱之為常壓型青光眼。而造成青光眼的原因包括:有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及近視的患者,或是經常使用類固醇藥物。勿忽視青光眼  嚴重恐失明而40歲以上民眾則要注意,年紀愈大罹患青光眼的比例愈較高。急性青光眼常見的症狀,除了眼睛紅、視力模糊之外,常伴隨頭痛、惡心、嘔吐、血壓上升等症狀。青光眼治療以控制眼壓,防止視神經傷害為主。但若青光眼患者眼壓控制不良,則必須手術治療。醫師也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年接受眼壓及視神經檢查,早期診斷治療,可防止因青光眼而引起的失明。

老人易染肺炎鏈球菌 致死率竟達4成

老人易染肺炎鏈球菌 致死率竟達4成#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肺炎及流感是秋冬季節最容易引起感染的疾病,因此,為避免65歲以上長者受到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的威脅,台南市衛生局提醒,可與公費流感疫苗同時接種,且建議施打左流(流感疫苗)右肺(肺炎鏈球菌疫苗),才可增強接種效益。另外,自10月起開放公費流感疫苗提供65歲以上老人、50~64歲高風險慢性病患、重大傷病、罕見疾病、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六年級學童、醫事及衛生防疫、禽畜養殖及動物防疫等對象接種。流感病毒易變異,且接種後2週才能產生抗體,所以每年均需接種,減少嚴重性及併發症。肺炎將隨著年紀增加 風險也越高肺炎是老年疾病最常見的一種,隨著年齡增加,風險也越高,在台灣感染性肺炎中有20~22%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起,而65歲以上老人感染此肺炎鏈球菌死亡率高達4成。肺炎鏈球菌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及65歲以上長者,可引起多種侵襲性疾病,主要包括敗血症、肺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腹膜炎等。而接種疫苗主要目的在於增加肺炎鏈球菌抗藥性問題,並減少病菌伺機性感染,且若受到流感威脅同時又感染肺炎鏈球菌,嚴重的話可能會致死。最後,衛生局呼籲民眾,即日起應帶家中長者及子女扶老攜幼前往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而接種時請攜帶健保卡IC卡及身分證(身分證、孕婦健康手冊、兒童健康手冊、戶口名簿或居留證等),才能即早預防,降低感染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