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老人看海享溫馨 嘉市病患看戲樂開懷

老人看海享溫馨 嘉市病患看戲樂開懷#老人

中秋節即將來臨,嘉義基督教醫院也於院內外舉辦了一系列關懷活動,陪伴弱勢長輩與病友一同歡渡中秋佳節。市居家服務中心邀請長輩體驗火烤兩吃,動口又動手吃「燒肉」;縣居家服務中心帶領近百位失能長輩、身心障礙者一同遊東石漁人碼頭、看海景;嘉基安寧與血液腫瘤科病房則邀請諸羅山偶戲團至病房演出,並由醫師眷屬巧扮月兔分送月餅;糕餅業者伊莎貝爾,今年則贊助近千份月餅,並將於中秋節前陸續分送,讓無法出門的長輩與環境弱勢家庭也能感受佳節氛圍與關愛。   為讓行動不便的長輩與身心障礙者增進與人群接觸的機會,9日嘉義基督教醫院縣居家服務中心帶著近百名長輩與身心障礙者,一同至東石漁人碼頭欣賞美麗海景,除讓長輩在漁人碼頭散步享受海風吹拂外,縣居服並安排一系列闖關遊戲及與猜燈謎,讓長輩動手又動腦。嘉義縣長張花冠、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特助林良昇等來賓,也一同出席祝福長輩中秋節愉快。縣長張花冠指出,雖然嘉縣老年人口多,但老年人的福利卻是縣府向來重視的一環,在政府與社福單位的攜手努力下,也盼長輩都能老的健康有尊嚴。     而為鼓勵長輩多家活動身體,嘉義縣長張花冠、嘉基院長特助林良昇與參與的來賓,更拿起彩球在舞台上大展活力,帶領長輩跳起健康操,並一同致贈月餅與柚子祝福長輩們佳節愉快。今年66歲的呂爺爺也帶著妻子一起參與活動,呂爺爺說,他和太太年輕時因媒妁之言結婚,沒能四處約會,兒女因工作關係無法同住,因太太與自己行動皆不便,能夠有機會帶一起外出看海很開心,「也算是給她一個補償」,兩人相互扶持感情更甜蜜,也為中秋活動添上幾許甜蜜。  在嘉基院內的安寧病房則邀請「諸羅山偶戲團」陪伴病患一起渡過中秋節。團長吳萬成以布袋戲的沿革為主題,介紹近40年來布袋偶戲的變化,並由戲偶上演轉盤子、跳sorry舞等內容,配上活潑逗笑的旁白,也讓許多在病痛中的病患與家屬露出久違的笑容,許多病房醫事人員也帶著眷屬熱情響應,並由眷屬巧扮小月兔,分送愛的月餅。今年73歲,已經歷26次化療的嚴伯伯看完戲後,大讚布袋戲偶邁向國際化的進步,生性樂觀的嚴伯伯也開心分享,雖然身體上有病痛,但他經常以自己歷經多次化療的心情與病友勉勵,唯有樂觀才能對抗病痛。     除辦理各項活動陪伴長輩、病患渡過中秋節外,糕餅業者伊莎貝爾也捐贈近千份的月餅予嘉義基督教醫院,將於中秋節前,陸續分送至長輩與弱勢家庭手中,讓處於社會弱勢的民眾,也能感受佳節氛圍與社會關懷。

用心調配飲食 讓老人吃得安心又營養

用心調配飲食 讓老人吃得安心又營養#老人

根據統計,社區老人有5~10%營養不良,養護機構老人有17~65%營養不良。老人營養不良容易發生跌倒、骨折、不能獨立生活、長期住院和增加醫療及照顧支出。造成老人營養不良最常見的原因為缺牙、咀嚼或吞嚥困難、使用多重藥物、感染及疾病等,可藉由佩戴假牙及提供合宜的食物及調整質地,來改善及預防老人營養問題發生。吞嚥困難為老人常見且容易被忽略的問題,根據調查約有三成的老人有此問題。平日可以觀察老人進食狀況,是否出現哽塞、流口水、餐間或餐後出現咳嗽、食物堆在口腔內的一側而不自覺、進食完後會有咕嚕聲等現象,若有即需要找醫師評估了。除了由醫療團隊確認由口進食的安全外,在飲食上可依照狀況選擇適當食物及調整質地,來改善進食問題。成大醫院營養部特別針對吞嚥及咀嚼功能不良的老人,設計一系列元氣濃湯取代傳統的流質飲食,且加入堅果等健康食材,使成品香濃營養,並呈現紅、橙、黃及綠天然色澤,提供住院中有咀嚼或吞嚥困難病人使用,經臨床上使用的效果評估,病人滿意度由79%提升至90%,熱量攝取由51%增加至80%。延伸閱讀「好吞不嗆飲食」: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2065

失智長者雖失認知功能 對社區仍有貢獻

失智長者雖失認知功能 對社區仍有貢獻#老人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將於9月17日下午1時30分至5時假國父紀念館西側廣場舉辦國際失智症月活動,今年活動主題為「打造失智友善社區GoGo憶起來」,期望社會大眾能對失智症有正確的認識,失智長者雖部份腦功能受損,但仍有許多完好的功能,若能肯定他們並適當的引導,失智長者也可對社會很有貢獻。86歲的唐伯伯是一位輕度失智的長者,大多時間都在家睡覺,家屬叫他起床時會發脾氣,家屬必須很費心力才能引導他下床;唐伯伯常忘記說過的話以及做過的事,所以每次安排好的事,時間到了卻否認並拒絕出門,令家屬十分困擾。但唐伯伯書法寫得很漂亮,還可畫出姿態動人的蘭花,更了不起的是,他是圍棋高手。唐伯伯於今年參加了台灣失智症協會創辦的瑞智互助家庭,在學堂有一位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常陪唐伯伯下圍棋,小朋友已學圍棋兩年,經過與唐伯伯下棋幾次後,小朋友的級數竟然晉級了!此案例顯示失智長者雖失去部份認知功能,但走入社區中,他仍可對社會有所貢獻,該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為肯定唐伯伯的貢獻,協會將頒發「瑞智圍棋指導老師」證書給唐伯伯,也歡迎熱愛圍棋的小朋友可與協會聯繫向唐伯伯學習棋藝。延伸閱讀「失智友善社區」: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2012

樂活不倒翁 防跌強化保平安

樂活不倒翁 防跌強化保平安#老人

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9年臺北市衛生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中,事故傷害佔第12位,而跌倒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位。且臺北市「2009年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結果,過去一年有27.3%老人曾經或差一點跌倒。又臺北市中山區65歲以上老年人口2010年底佔13.0%,顯示社區老人防跌工作是我們應該重視的一環。為了推廣老人防跌,臺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實踐大學合作辦理老人防跌班,並培訓社區種子及志工人員,預防跌倒發生,歡迎長者參與系列課程,即日起至11月4日止,每週五早上10時30分至11時30分、週日早上9時至10時,每次1 小時於實踐大學體育館,由專家引領教導做個樂活不倒翁。「樂活不倒翁--老人防跌班」聘請實踐大學老人生活保健研究中心暨體育室的專業團隊擔任授課老師,引用「有氧運動加瑜珈提斯」之方法,設計一系列適合長者之運動,透過呼吸運用,強化平衡、肌力與走路性運動訓練,並可依據個人狀態實施動作調整。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平日在社區宣導老人防跌教導適當方法,關注身體保健避免跌倒,此次導入實踐大學老人生活保健研究中心專業的團隊指導,開辦系列課程,歡迎家有老人的市民朋友,攜手陪伴參加精選防跌課程。「樂活不倒翁--老人防跌班」報名電話洽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02-25014616轉778陳小姐。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特別邀請實踐大學老人生活保健研究中心李孟芬主任、體育室楊綺儷教授示範長者防跌運動。

樂齡新風采 「憶」起Show活力

樂齡新風采 「憶」起Show活力#老人

我國自1993年開始邁入高齡化社會後,老年人口比率開始逐年升高,由7.10 %增加到2009年的10.6%(內政部,2009)。臺北市在98年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12.60%,老化指數83.43%。然而失智症好發於老年人,一般來說,65歲以上之失智症老人盛行率平均約為5%。以此推估臺北市65歲以上老人(328,416人)的失智症個案約為16,420人左右。失智症長者,是最近老年人口中常被關注的一群,尤其年齡越大患病機會越高。在其疾病演化的過程當中,常出現自我照顧能力退化及干擾行為的產生,失智症患者的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家屬。因此,幫助社區失智長者延緩功能障礙的程度、減輕家屬照顧的負擔、宣導失智症防治及民眾預防失智的衛教,以期早期發現疑似個案,協助早期診斷提供相關預防惡化與照護措施,更是現階段必須努力的重點工作。為能使社會大眾重視失智症議題,並正向支持鼓勵失智長者及家屬。特於19日上午,聯合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假信義區行政中心10樓大禮堂,舉辦「樂齡新風采,憶起Show活力」-100年度失智症長者樂齡活動照護成果發表會,藉由創造失智長者專屬舞台,激發長者參與社區活動意願,並讓家屬分享照護心路歷程,達到相互交流與成長,以期能幫助失智症長者及家屬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當日活動由臺北市信義區三張里長青健康活力站長者,表演彈力球+軟Q勇健毛巾操,為「樂齡新風采,憶起Show活力」-100年度失智症長者樂齡活動照護成果發表會活動開場,這些長者是信義區100年度阿公阿嬤健康活力秀中獲得「出類拔萃獎」隊伍,表演活力百分百;信義區瑞智樂齡學堂的七敲八打表演是失智長者的學習分享,藉由簡單的手部拍打動作,除了訓練手觸感、靈活感、手部肌力鍛鍊,來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穴道按摩的效果之外,並藉由不同部位的拍打順序、節奏,讓長者同時動腦筋去記,達到記憶訓練的效果;大安區慈馨文化發展協會是由一群用愛心關懷及投身公益的人士組成的社團,不定期到老人安養院、殘障看護中心,以舞蹈、歌唱表達對弱勢團體之關懷,藉以溫馨社會各層面,期許促進社會達到和諧友愛的境界。大安區彩虹長青園於96年成立,往年以「音樂治療」及「藝術治療」為主體,配合肢體協調、現實導向、藝術療法、打擊樂器、懷舊金曲等活動做為課程主軸,今年開始加入以「園藝治療」為主軸,透過聽覺、觸覺、嗅覺、視覺以及味覺的五種感官刺激,及植物或操作的活動來親近自然並達到治療及復健的效果。現場除了動態組曲歌唱(花現奇蹟),還有長者的園藝作品展示,讓大家一起感受花的美麗力量;最後由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樂齡照護的長者,運用自製的樂器表演NO TIME TO LOSE-憶不容遲及當樂聲響起,自當是非同凡響。另針對失智症警訊之認識及提早開始預防做起,活動現場同時提供簡易心智狀態篩檢服務,該問卷調查表(SPMSQ)亦可至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網站http://www.xyhc.taipei.gov或各健康服務中心網站下載相關資訊。

照顧步行困難老人 不可不知的居家安全指引

照顧步行困難老人 不可不知的居家安全指引#老人

您知道長者的居家生活環境中潛藏那些危機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避免步行困難老人因居家環境不安全、使用輔具不當或照顧者的疏忽而發生傷害,特地編撰「步行困難老人居家安全手冊」,教民眾如何為家中使用輔具老人的安全把關,歡迎民眾至衛生局網站下載,或向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暨五區服務站索取。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5年國民健康訪問訪問調查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臺灣地區老人年齡暨性別標準化跌倒盛行率由1999年的18.7%增加至2005年的20.5%,平均每5位長者就有1人曾跌倒。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有鑑於跌倒對於長者的健康及其家庭影響甚鉅,而以往的資料卻顯少關注於家中使用輔具的長者,99年特地委託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編撰「步行困難老人居家安全手冊」。該手冊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清楚呈現長者居家環境與生活行為中常見且容易忽略的不安全點,並提供改善方法及檢核表。以居家生活行為為例,建議讓長者穿著合腳大小並有防滑效果的鞋子或止滑襪,而褲子的長度不宜超過腳踝,避免因過長而跌倒。在居家生活環境方面,電燈開關要有夜間可辨識裝置,避免讓老人因摸黑尋找開關而發生意外。此外,地面不能有高低落差,建議選用不反光、不炫光並具有防滑效果的材質,若因經費有限無法進行工程改造,可使用斜坡道或鋪設防滑用品(如防滑墊、防滑條、防滑貼片等);防滑條的黏貼方向務必與老人行進方現垂直,且每條間距應小於4公分才有防滑效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游麗惠表示,該手冊專為家有步行困難而使用移行輔具的老人及其照顧者所設計,內容包含步行困難老人的安全居家環境指引、安全操作移行輔具指引,以及安全照顧行為指引,並附有居家安全檢核表。步行困難的老人及其照顧者可以利用檢核表來檢視居家生活中的不安全點並著手改善,降低使用輔具的老人在家中發生傷害的頻率,期能藉此降低老人發生事故傷害的風險,協助老人獲得更安全的居家生活。該手冊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業務資訊(文宣品及出版品>保健手冊)下載,或洽詢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

療癒失智長者的心房 積極照顧有幫助

療癒失智長者的心房 積極照顧有幫助#老人

根據研究顯示,有30~83%的失智症老人照顧者有憂鬱的情形發生,長期下來常導致照顧者產生身心負荷症狀;86歲的羅爺爺罹患失智症2年,常重覆問同樣的問題,對日常活動沒興趣,而羅奶奶因照顧上的壓力還得了憂鬱症。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邀請爺爺奶奶一起來參加「失智症長者樂齡照護~『花』現奇蹟」系列活動。在園藝老師一步一步的帶領製作「艾草香包」、「洋蔥娃娃」、「祈福樹」、「薑黃染布」、「押花與結業證書」等作品,羅爺爺很有自己的主見和美感,且每堂課得意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原本上課時不時要走動去上廁所的羅爺爺,上廁所的次數變少了,連羅奶奶都發現怎麼沒去上廁所呢?另外,83歲的李婆婆喪夫後,診斷有輕度失智症,記憶力與睡眠明顯變差,且有人際退縮的傾向,女兒千方百計帶她接觸人群,但始終使不上力,這次參加「園藝治療」的課程,李婆婆開始期待每週上課的日子,且會盛裝打扮自己,親手做的艾草貓咪香包就放在枕頭邊,淡淡的艾草香讓她睡得安穩,還要女兒買材料,準備送給孫兒們,從此,母女有了共同的語言。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李碧慧主任表示,大安區65歲以上老人有4萬5,538人,若以失智症盛行率5%推估,其疑似或罹患失智症人口約有2,277人左右,而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僅652人。失智症患者認知功能的各個層面皆會受到影響,除了讓患者產生不適感,更是造成照顧者主要的壓力來源,因而轉送至安養院的主因。根據研究顯示,有30~83%的失智症老人照顧者有憂鬱的情形發生,長期下來常導致照顧者產生身心負荷症狀,甚至間接影響工作及正常社交活動;失智症患者所需的照護時間又比一般工作時間長約0.95~2.57倍,其所花費的經濟成本對一般家庭及整體社會都是一項沉重的負擔。※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李碧慧主任指出,大部分的失智症並沒有治癒的方式,但積極的照顧對失智症確實有幫助。透過「園藝治療」的情境,利用花、果、蔬菜和香草等植物的栽種與花藝等活動,增進長者在社會、心理、生理和智能等機能;運用植物生命體為媒介,在照顧植物的過程中,使其感覺到生命的變化,增加對自我的肯定。再者,經由挑選的香草刺激聽覺、觸覺、嗅覺、視覺以及味覺的五種感官,使其意識到時間和季節性事件,培養對環境的覺察能力,並鼓勵失智症長者及其家屬去暸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與感受,以紓解焦慮,進而改變思考方式及提升自我認知。園藝治療老師觀察失智症長者及其家屬參與12場次「園藝治療」活動之「注意力」、「活動能力」、「與人交往」、「參與程度」及「享受小組程度」等項目評值顯示,「享受小組程度」由65.69%提升至95.09%最多,其次是「參與程度」由70.59%提升至91.18%,第三是「與人交往」由62.75%提升至84.31%,第四是「注意力」由74.51%提升至90.19%,第五是「活動能力」由69.61%提升至84.31%。從事園藝治療黃盛璘老師表示,植栽的顏色及釋放出的氣味與外在的質感等,都能對人體有刺激的作用,可以消除疲勞和減輕壓力、鬆弛神經與控制情緒。許多老人都是擅於照料植物的「綠手指」,藉由每日不斷生長變化的植物,可以帶給他們生命力與期待感,重新發現生命的長處,並體驗大自然的魅力。透過「玩」的方式,「讓植物來治療人!」,例如運用「五色幸福花草茶」對應五行養生、「消炎聖手-左手香」製作天然防蚊液、「端午節艾草平安束」喚起長輩記憶中的香味、洋蔥皮染出的咖啡色蛋雕,還有用自己做的押花做出獨一無二的結業證書,意義非凡,花開了,長輩們的心也開了。失智症患者能被全心全意照顧的並不多,如果懂得簡易居家照護,相信能為家屬的情緒黑洞帶來光明,讓失智症照護更人性且溫馨。失智症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您我都要及早認知,諮詢專線電話:27335831轉219,「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調查表(SPMSQ)」請上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網址http://www.dahc.taipei.gov.tw下載篩檢。

竹縣關懷老人健康 70歲以上免費健檢

竹縣關懷老人健康 70歲以上免費健檢#老人

縣政府100年度老人免費健康檢查,將自即日起受理至8/15日止,凡70歲以上老人家(30年7月31日前出生者),請至各鄉鎮市公所辦理登記。今年受檢的醫院計有竹東榮民醫院、臺大醫院竹東分院、東元醫院、新仁醫院、大安醫院、仁慈醫院等6家醫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