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治療憂鬱症 不是非藥不可!

治療憂鬱症 不是非藥不可!#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根據一些研究結果顯示,有些憂鬱症病患,大腦兩邊的「前扣帶回大腦灰質」會出現缺損,經過藥物治療,檢查腦部可以發現有一些大腦的變化,同時也強調可以增加血清素。但是,這樣就可以證明,憂鬱症是因為大腦受傷?要證實並不難,只要醫師在開藥之前,先做大腦影像學檢查,證實大腦真的有缺損(放射科醫師可以提供客觀的檢測報告),再做血清素的檢查,比較用藥前後血清素的變化,即可證實這樣的論點。然而,這只是理想。實際的狀況是這樣的:醫師每天的病患很多,一個人可能只有三五分鐘的時間,他要在三五分鐘之內,立刻做出診斷。所以,你被護士招呼到問診室之後,醫師口頭上問幾個問題,你如實回答,他憑著現在表面的症狀,診斷、開藥,五分鐘剛剛好。所謂詳細的腦部功能影像學檢測,目前僅止於少數的研究人員在做,一般精神科門診較少安排這類檢查,健保醫療給付也不允許,不屬於標準醫療診斷流程。此外,血清素也缺乏實驗室檢查,可以供醫師和患者做前後比對。一般醫學診斷,不會檢測血清素。不過藉由功能性醫學,可以用尿液測得血清素代謝物到底夠不夠,甚至國外研究還用腦脊髓液、血液來測得血清素,但是很難測出大腦神經細胞血清素濃度的高低。無法自行痊癒的憂鬱症 通常是因為身體功能失衡沒有任何客觀的檢測可以直接證實,憂鬱症是因為腦部受損所引起的。若是換個角度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憂鬱的症狀?即便有大腦影像學的觀察變化,到底又是什麼原因引發?大腦真的如此脆弱,隨便就出狀況?中樞神經難道這麼虛弱,隨意就發生萎縮或病變?還是說,身體出了更大的狀況?無法自行痊癒的憂鬱症,通常是因為身體功能失衡,但卻沒被發現。心理壓力雖然也有影響,但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幾根稻草。若可以藉由相關檢測找出問題,著手進行營養飲食來調整改善,進而幫助大腦功能恢復,應該比單純把憂鬱症歸咎於就是大腦惹的禍,必須長期依賴藥物控制,如果停藥又復發,就得終生服藥控制,這樣營養飲食調整治療的風險相對是少得多了。但是,我們至少能提供血清素的原料讓憂鬱症患者服用,例如色胺酸,它可以提供血清素,配合維生素B6服用會比較放鬆不憂鬱,比較不會胡思亂想。憂鬱症患者在治療時 把它當成是選擇題 而不是是非題不了解身體功能失衡的真正原因,只想靠藥物來控制症狀,不僅沒有直接的實驗室數據來說服,而且容易淪為長期的精神病患,請大家不妨多思考這些作法及觀點的立論基礎及差異,也建議憂鬱症患者在考慮治療時,把它當成是選擇題,而不是是非題。每個人有權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治療憂鬱,並不是非藥不行。(摘自/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博思智庫出版) 

研究:常吃速食憂鬱症機率提高51%

研究:常吃速食憂鬱症機率提高51%#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很多人說吃了甜食以後,會心情變好,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但是幸福過後,緊接而來的,是憂鬱。近期英國倫敦大學(UCL)的研究發現:愛吃甜食、精緻加工食物的人,容易產生憂鬱。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不吃的人高出58%。甜點不再是幸福的保證,為什麼?雖然研究人員尚未弄清楚,為何某些食物會引發心理憂鬱,但我想以此為起點,探討飲食與心理疾病的關係。我不認為愛吃糖就會引發憂鬱,就營養醫學來說,有可能是當身體不好時,會一直想吃不健康的食物,但是吃了精緻加工的食物之後,反而加重身體的負擔。B群、Omega-3 脂肪酸或者橄欖油 可減少憂鬱風險2011年發表於公共健康營養期刊(Public Health Nutrition Journal) 的研究,直接了當的告訴我們:經常食用速食的人的憂鬱症罹患率提高51%。吃的量越多,憂鬱風險就越高。速食增加憂鬱症風險,相反地,B群、Omega-3 脂肪酸或者橄欖油等等,可以減少憂鬱相關風險,最常被推薦的地中海飲食,憂鬱症發生率也大幅降低30%(刊登於美國醫學期刊)。既然食物會引起憂鬱,是否也可以改善憂鬱?記得三年前,我曾經在一個學術研討會的場合,和一位營養品公司的高層管理幹部談到一位客戶,客戶的家人患有重度憂鬱症,除了心情低落、害怕與人交談、工作無法執行以外,精神狀態也非常糟。「他憂鬱症的症狀非常嚴重,整個人沒有一點生氣,臉色永遠是蠟黃的,面無表情,像活死人!」他形容。由於這家廠商主推的產品是綜合蔬菜、水果萃取的膠囊,後來也開發綜合的植物性蛋白補充粉,因此他們建議這位憂鬱症患者,儘量補充營養改善其憂鬱症狀。神奇的是,兩週過去,這位重度憂鬱症患者的症狀一掃而空!飲食品質較佳的青少年 心智較為健康蔬菜、水果及植物性蛋白,如何改善憂鬱症,而且是嚴重的憂鬱症?澳洲狄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研究團隊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發表研究指出,飲食品質較佳的青少年,在青春期這段過渡時期,心智往往較為健康。青少年若攝取充足營養,改善飲食品質,或許可預防憂鬱症上身。均衡的飲食,對憂鬱症患者當然有益!一旦飲食品質改變,身心健康也會出現惡化。若飲食變差,心理健康狀態也會受到衝擊,反之,飲食品質獲得改善,心理狀態也會趨於穩定。長時間下來,便可減少憂鬱症、焦慮症風險。(摘自/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博思智庫出版)

研究:「自我忽略」長者 逾6成憂鬱

研究:「自我忽略」長者 逾6成憂鬱#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報告指出,台灣將於今年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14%,也就是每10人就有1至2名老年人。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老年憂鬱症的比例約佔7%,以此推估,台灣約有 33萬名60歲以上長者罹患憂鬱症。「自我忽略」長者 逾6成有憂鬱現象美國研究指出,27%長者有自我忽略的現象,其中超過6成老年人憂鬱。憂鬱症狀增加與自我忽略風險相關,和沒有憂鬱症狀者相比,有輕、中、重度憂鬱症狀的長者更容易出現自我忽略的現象。增加鄰里凝聚力,有助預防和處理長者自我忽略的問題。台北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老年憂鬱症難以從情緒察覺,但可從「自我忽略」層面觀察長輩是否可能有憂鬱症風險,老年憂鬱症可能以自我忽略作表現。自我忽略的長者不僅產生憂鬱情緒,也會飲食不正常、營養不良、因被囤積的貨物割傷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等,甚至引發公共風險,形成社會危害。不修邊幅、囤積物品 應注意長者情緒狀態當看到家中或街坊鄰居的長者出現自暴自棄、不修邊幅、囤積物品等行為時,不要只是抱有嫌惡眼光,應給予長者的情緒狀態更多關懷,幫助脫離孤獨,減少老年憂鬱風險。全台有越來越多社區關懷據點、老人文康中心提供長者共餐、各式課程或社團等服務,幫助高齡者擴大交友圈及建立人際互動網絡。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可以社區或大廈做為經營基礎,關懷彼此家庭狀況,發展支持、互助機制。外向、熱心的長輩可多關心獨處、不愛出門的鄰居,了解生活作息與狀況,主動問候。時間一久,更多長輩願意走出家門,不僅提升鄰里凝聚力,也能在緊急狀況時相互協助。

研究:女性因體質、壓力 易患憂鬱症

研究:女性因體質、壓力 易患憂鬱症#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罹患憂鬱症,壽命較短?根據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發表研究指出,相較沒有情緒疾患的人,憂鬱症患者有較高的死亡率,這種狀況在女性中更明顯。女性受產後憂鬱、更年期賀爾蒙影響,較男性易罹患憂鬱症。90年代後女性壓力大 憂鬱症率增加研究以 3410 名加拿大成年人為對象,追蹤長達 60 年,研究期間對受試者進行3次訪問(1952、1970、1992年),每次約6%受試者患憂鬱症,患憂鬱症者平均壽命較短,男性只要罹患憂鬱症,死亡風險就會提高。於 1952 年患憂鬱症的25歲男性,平均壽命較一般人少12年。而女性罹患憂鬱症與死亡的關聯至90年代才顯著,1992 年患憂鬱症的女性,在2011年前的死亡率高出其他女性 51%。90年代後女性意識抬頭,就業率提升對傳統家庭角色帶來衝擊,女性承受更多壓力,使近代女性憂鬱症的罹患率增加。憂鬱症易與慢性病共病 增加死亡率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造成患者短命的主因應非憂鬱症而是其他疾病,憂鬱症與慢性病共病的比例較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相較一般人,憂鬱症患者不太與人溝通,不易採取健康的生活形態,罹患慢性病風險提高,加上就醫治療率不佳,造成病情惡化,增加死亡率。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情緒低落、對事物提不起勁、經常出現負面想法等為憂鬱症患者常見症狀,後續影響患者健康。易造成患者人際上的惡性循環、孤單無望感、運動量不足、停止慢性疾病的用藥等狀況。症狀還很輕微,找伴運動重拾活力,若為中重度憂鬱症則需立即就診。民眾可利用線上篩檢量表定期的檢視情緒,培養良好紓壓習慣,並建立工作與生活平衡型態。線上情緒檢測:https://goo.gl/Jj9RBz。

研究:心理健康APP 有效減緩憂鬱

研究:心理健康APP 有效減緩憂鬱#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新款智慧型手機層出不窮,形成搶購風潮。許多附有健身類或與行動裝置配對的應用程式,記錄個人心跳、睡眠習慣、步數等,管理個人身體健康。然而你知道使用心理健康相關應用程式,也能改善情緒狀態嗎?根據研究顯示,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能有效治療憂鬱症,提供患者安全、可及性高的治療選擇。手機心理健康應用程式 改善憂鬱症狀研究檢驗22種透過智慧型手機提供的心理健康干預措施,對象包括3,414名18至59歲有精神疾病或相關症狀者,包含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失眠等。研究結果指出,智慧型手機可以用來改善憂鬱症。使用智慧型手機心理健康相關應用程式的組別,憂鬱症狀顯著降低,僅使用智慧型手機干預治療,比起將手機與其他人類或電腦合併治療,效果更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林家興教授表示,從上述研究結果得知,智慧型手機的心理健康應用程式對改善憂鬱症狀有正面效果。心理健康應用程式的設計與心理諮商相同,以不同的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結果顯示無論是應用程式或心理諮商,使用不同理論治療對於改善憂鬱或焦慮症狀並無差異。中度或複雜憂鬱問題 建議尋求專業協助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不同年齡、性別的人都能受惠於結合智慧型手機和生理回饋的應用程式。心理健康應用程式應讓使用者便於操作,能夠每日記錄自我情緒、認知及行為變化。智慧型手機心理相關應用程式因為能讓使用者獨自操作,得到自我控制感,對於輕度憂鬱症患者確實有幫助,但中度以上或情況複雜的憂鬱問題,應用程式無法全面取代藥物及心理治療,還是須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指出,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可望提供偏居住鄉、沒辦法就近醫療,或無法穩定進行醫療協助的患者,可行性高且負擔小的治療機會。具匿名性,保有隱私,提供不用擔心被標籤化與自我管理的照顧途徑,有需要協助者,是一大福音。民眾不妨使用程式進行情緒篩檢,尋求適當的專業協助。

男性照護者恐陷憂鬱 10秘訣紓壓

男性照護者恐陷憂鬱 10秘訣紓壓#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43歲男性與母親合力撐起家計、照顧不良於行的父親,因無法提供女友經濟及照顧,無法承諾結婚。交往10年的女友年紀漸長仍遲遲無法結婚,近來想結束關係,該男性開始出現焦慮、憂鬱、失眠嚴重、悲觀、吃不下、暴瘦、無法專注工作,甚至萌生和父親共赴黃泉的念頭。男性照護者不願傾吐心情 恐陷入憂鬱精神科醫師施佳佐表示,當家中有人須長期照護,大多仰賴家庭成員,照護者又以女性居多。男性照護者人數雖然較少,但多不願傾吐壓力。加上傳統社會對在家男性不友善,多會忍隱自身病痛不適,常陷入憂鬱而不自覺。一旦發生問題,易出現激烈反應或嚴重失常行為。照護者憂鬱症的診斷準則,可參照憂鬱症準則。當9項主要的症狀之中符合5項以上,且時間持續超過2週就要當心。這9項主要症狀包括情緒低落、凡事提不起興致、睡眠問題、食慾改變、動作遲緩、疲倦、自責、自殺的意念以及無法專注。照護者避免憂鬱 學會紓壓10心態治療儘量挑選副作用較少的藥物,通常需4到6個星期,甚至8個星期才能看到藥物效果。並且配合心理治療與家庭資源整合協談,協助整合家庭資源,提供外界資源資訊轉介。下列10招可供照護者參考,如何自保避免憂鬱或是即時求助:1)拉大格局,長遠思考/看「長線」非短線。2)放下完美主義及自我過高期待/允許自己無法照顧到面面俱到。3)接受他人幫助/放下心中罪惡感,讓自己可以有「喘息」。4)偷時間給自己5)尋求其他家人支持及認同6)積極尋求資訊及資源7)避免陷入「兩人世界」避免只有照顧者及被照顧者兩人過度病態依附的狀況。8)適時放假/發現自己情緒不穩,導致照顧品質不佳,建議暫時給自己放假。9)出現狀況尋求協助/自己身心出現狀況,如焦慮、失眠等,要勇於就醫,尋求協助。10)學會照顧自己/永遠記得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愛他(生病者)就要先照顧好自己。施佳佐醫師提醒,高齡化社會來臨,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照護者。照護者身心出狀況時,不一定願意向外求援,要靠家人觀察留意,及時拉他一把,協助就醫。照護者學會自保,避免憂鬱,才能真正幫助罹病家人。

個性懦弱?潛藏「持續型憂鬱症」危機

個性懦弱?潛藏「持續型憂鬱症」危機#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一般人對於心理治療常有個既定的盲點,那就是「我來了、我有問題→我是有問題的人」。實際上,來心理治療的人不見得就是問題本身,可惜那些被稱為「症狀」的問題拖垮了自我信念,我們幾乎都要相信自己是一無是處的了。情緒低落 影響看待自己的眼光症狀會讓我們變得不像原來的自己,例如低落的情緒,會影響你看待自己的眼光。一個學有專精,能從事同步口譯、留學法國的個案告訴我,學歷好又怎樣,現在還不是廢人一個!一個長相清秀,我認為相當漂亮、個性也好的女生,卻說自己一無是處,不值得被愛。不論外人怎麼看怎麼說(對於正向說法一律解釋成「那是別人在安慰我」、「心理師當然要說好聽的話」),執拗的認為自己就是不夠好。病症會使你再也看不見自己的好,以為是自己性格懦弱,但這極有可能是情緒慢性化的結果,讓你已非原來的你。有個三十歲出頭的女性告訴我,她年輕時才不像現在這樣厭惡與人相處,那時的她開朗健談,朋友都說她活潑、點子多,也很會講故事;現在的她卻猶如一灘死水,非得出去見人時,也老想著逃走回家。長期、慢性的情緒低落 也可能是憂鬱她也以為,這就是她的宿命,是年齡的增長讓她的個性改變。但這並不公平,是情緒症狀干擾了原來的性格,讓她變得不像原來的自己。只要經過妥善治療、除去情緒上的雜質,那原先願意信任、友善的個性就有可能再次浮出水面。憂鬱,並非不自殺問題就不嚴重,更多值得注意的憂鬱是長期、慢性的情緒低落狀態,沒有真正開心的感受、不覺得快樂。儘管人前陪笑,卻往往皮笑肉不笑。或者認為自己「只是」吃不下,長期的胃口不好,怠惰感、常常無法做決定,重要的事情會拖延而被責罵。持續型憂鬱症至少2年 情緒漸漸影響自信這就是最新定義的「持續型憂鬱症」(Persistent Depression Disorder),為過去慢性憂鬱和輕鬱症兩種心理疾病的總稱。這樣的情緒低落持續至少兩年的時間,即使在這段時間你沒有自殺或自殘的念頭,也不表示你沒有問題;儘管沒有強烈意識到自己需就醫,這樣的情緒卻一點一點改變你的生活,猶如溫水煮青蛙,時間久了感覺自己愈來愈無用,使你在社交上、工作上處處碰壁。許多心理疾病都會讓當事人失去原來的自己,例如思覺失調症,潛藏在意識底下扭曲的知覺,讓你在片刻間變成另一個不認識的自己、無法控制行為,真正的自己被症狀包圍困在角落,一點也使不上力。(本文摘自/好想找人說說話/遠流出版)

不吃油脂好健康?反而提高憂鬱症風險

不吃油脂好健康?反而提高憂鬱症風險#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一般人常認為「減肥要少肉、少油」,其實,減肥時不吃肉、不攝取油脂,反而會提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導致肥胖的來源是米飯、麵包、點心等精製醣類食物,「醣類」容易被身體吸收,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剩,一旦攝取過多醣類,情緒也容易不穩定,對身體毫無益處。不吃油脂 恐造成健忘、記憶力減退「蛋白質」則是身體的基礎,也是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會影響情緒,若身體缺少蛋白質,會使心靈變得空洞而殘破,當然,我們也不能就此採取極端的無油飲食。雖然攝取過多有害油脂,會形成脂肪並影響身心功能,不過,優質的油脂則能形成防護膜,保護細胞,當細胞被包覆在油膜下時,能讓神經傳導物質間的傳遞順暢,若完全不吃油脂,反而會使腦袋不靈光、健忘、記憶力減退等,有害無益。只吃植物性蛋白 無法合成體內蛋白質有些人覺得「豆腐或納豆」能代替肉類,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因為植物性蛋白質的蛋白質指數低,也缺乏某些必需胺基酸,像是促使身體合成蛋白質的「甲硫氨酸」等,因此,只依賴「植物性蛋白質」也無法充分合成體內的蛋白質,唯有均衡攝取植物性及動物性蛋白質,才能維持身體健康,若刻意不吃蛋白質,反而會讓肌膚變得粗糙乾燥,毫無光澤。食物攝取膠原蛋白 不會馬上被吸收在有益肌膚的營養素中,最受推崇的即為「膠原蛋白」,不過,只吃膠原蛋白也無法讓肌膚充滿彈性,原因在於「膠原蛋白」是由胜鍵結多種胺基酸而形成長鏈,就算從食物中攝取,無法立刻被吸收,必須先在體內消化後分開鍵結,直達胺基酸層級才會被人體吸收,這段過程非常漫長,導致有些膠原蛋白會被排出體外。因此,若想再生成肌膚細胞,必須由分解後的胺基酸、鐵質與維他命C共同合成膠原蛋白,換句話說,並不是單吃膠原蛋白就能直接增加肌膚的彈性,想要有完美的肌膚,除了攝取蛋白質,也需要維他命與礦物質,只要體內營養充足,外表就能容光煥發。(本文摘自/活腦力飲食/采實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