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老年憂鬱知多少?寡言、睡不著要小心

老年憂鬱知多少?寡言、睡不著要小心#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長輩吃不下也不想去種菜,晚上幾乎沒什麼睡,還會說活這麼久沒意思。常有上述家屬憂心忡忡帶著家中長輩就醫,排除生理疾病導致因素後,發現常因長輩有老年憂鬱症問題。重型憂鬱症 出現睡眠易醒、難再入睡問題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老年精神科醫師高靜玲說明,典型老年憂鬱症狀可分為輕度及重度。輕度憂鬱症狀通常出現不太明顯的憂鬱情緒,像挫折、鬱悶、心中不滿、看什麼都不順眼、憤怒、易發脾氣、失望等,並會伴隨產生一些焦慮、不安、激躁等情緒。患者體會到情緒無法控制,心浮氣躁,而感到不安害怕。睡眠方面,會出現入睡困難型失眠、易驚醒及夢多現象。重型憂鬱症,症狀主要以嚴重憂鬱情緒、喪失對以往有興趣事物的喜好為主,這種憂鬱情緒表現明顯情緒低落、表情愁苦、易流淚、時常搖頭嘆息。這種嚴重憂鬱的情緒也影響患者的生活興趣及日常活動,例如每日必看的報紙新聞、電視節目以及參與一些社交活動、宗教團聚及休閒活動,此時也變得完全沒有興趣、退縮。患者變得不想說話、反應變慢、思想遲鈍,做事猶豫不決,動作也變呆滯。睡眠也變得不正常,通常極易入睡,但睡了1、2小時後,半夜就醒來。此時情緒壞到極點,再也不能入睡。重型症狀還會出現一些悲觀的想法,例如覺得自己沒有存在價值,沒有希望,也沒人能幫助他,嘴上常喊「怎麼辦」,認為自己是廢物,不應存在世上,嚴重個案會出現想死及自殺念頭。慢性疾病造成行動不便 進而產生憂鬱症高靜玲醫師表示,老年人較年輕人易發生慢性疾病,如腦中風、關節骨骼退化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巴金森氏病等,這些慢性病都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形象、自主性,而使其自尊心受到打擊。由於這些慢性病造成身體殘障及疼痛,行動不便,連自己最起碼的日常起居生活也需要家屬或他人協助代勞,自尊心強的老年人很容易產生憂鬱症。如果老年人在年輕時的個性較傾向要求完美,對事期望過高、易自責,或除了工作外沒有任何嗜好或休閒活動者,年紀大時也易發生憂鬱症。社會家庭方面,老年人較年輕人易產生失落感,因老年人較易遭受一些引起失落感的情形,例如退休、家人或好友離去或死亡、錢財房子損失等,失去珍惜或心愛的人、事、物,就容易產生憂鬱症。老年憂鬱症發生率2成 女性比例較男性高1倍老年人一旦有憂鬱症狀,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生活品質,如不及早治療,可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憾事。輕型憂鬱症可在門診治療,除了服用抗鬱藥物,還必須接受認知及支持性心理治療,消除心中負面消極想法,並擴大自己社交及精神活動層面,改善生活品質。重型憂鬱症則以住院治療為主,治療方法包括抗憂鬱、抗焦慮、抗精神藥物治療,待急性症狀消除後,需接受心理、認知及行為治療。高靜玲醫師提醒,在一般老年人口中,憂鬱症發生率達約20%,女性憂鬱症比例較男性高1倍,老年憂鬱症的症狀很多是以身體不適來表現,也有可能造成記憶衰退、認知功能變差及反應遲鈍,一般人也可能誤認為失智症。當發現長輩有老年憂鬱的徵兆時,及早就醫治癒率可高過9成,提醒大家關心長輩,把握治療時機。

憂鬱症治療別中斷!黃金90天是關鍵

憂鬱症治療別中斷!黃金90天是關鍵#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一宗接著一宗駭人聽聞的社會案件層出不窮,無論是民眾還是媒體,便馬上懷疑兇嫌可能有精神上的問題,甚至直接與精神病患劃上等號。醫師表示,故佈疑陣、清理現場、製造不在場證明,其都遠超過自始的暴力,ㄧ般精神病人是無法做出如此縝密的犯案計畫,因此不該隨意把凶殺嫌犯與精神病患混為一談!別把精神病與凶嫌化等號 汙名化恐使精神病成社會隱憂 中華忘憂草身心健康促進協會創辦人、林耕新醫師表示,廣義的精神病人是大家一眼即能看出,如喃喃自語、精神狀態不佳等精神狀況,其往往不是最大的問題;看不出的精神病患者,才是真正潛在我們生活周遭最大的隱憂。而當社會事件發生,常常將事件與精神疾病作連結,不僅將精神病人汙名化,同時也讓更多看不出有精神疾病者,找到可循的方法,進而產生模仿效應;因此媒體在報導時,應呈中性且客觀,避免使用過於激烈的語言,且民眾平時應多關心身旁親友的情緒,才能預防憾事發生。貿然停藥恐致戒斷症 5年內復發率高達9成社會新聞案件中,即常有家屬不願讓憂鬱症患者持續服藥,使疾病因未受控制而造成憾事發生。林耕新醫師說,憂鬱症患者多因無病識感、不曉得藥物作用,或者因藥物產生頭暈、噁心、嗜睡、注意力無法集中等作用,部分甚至因感受不到藥物效果,所以導致服藥順從性差;另外,病人自認狀況穩定而自行減藥,甚至是停藥的例子更時有所聞,林耕新醫師強調,憂鬱症的治療應把握黃金90天,若中斷治療是件非常嚴重的事,其5年內復發率高達9成,且容易產生血清素戒斷症,出現類似感冒的徵狀,直到病人跑遍各科別遲遲不癒,再度回到身心診,就得重頭開始治療。新型抗憂鬱劑通過健保給付 助減緩生理不適、降低認知功能障礙  林耕新醫師指出,過往使用抗憂鬱劑,病人不僅容易出現頭痛、失眠、噁心等副作用,也易引發認知功能障礙,導致病人在工作、學習以及生活品質大受影響;而目前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抗憂鬱劑即能減緩生理不適,並降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林耕新醫師分享,他曾收治過一名罹患憂鬱症的女性,一開始也是服用傳統的抗憂鬱劑,因長期飽受身心理的不適,使其病況加劇,經友人介紹而至診所就醫,在服用低劑量新型抗憂鬱劑後,再度回診時,該名女性自述其腦袋變得更清楚,且病況改善效果相當顯著,現在每周也規律的前來回診,病情控制相當得宜。不說鼓勵的話 陪伴就是最大的協助當遇到情緒低落,或是罹患憂鬱症者,我們總會以「你要加油」、「你不要胡思亂想」、「要正向積極」、「你就是太閒」等來激勵他們;然而,林耕新醫師說,很多憂鬱症病人都已經過於努力地勉強自己,因此當我們自以為是鼓勵、關愛為出發點,告訴對方這些話,聽在憂鬱症病人的耳裡,其實都是指責及要求,進而使其更深陷在否定自我的情緒裡;因此在門診中,他不會問病人情緒低落原因,因為心理健康促進比憂鬱症防制更重要,而會詢問「你的生活有沒有發生什麼好事?」,來協助他們換個角度面對問題。規律服藥+快樂指數量表 治癒憂鬱症關鍵                                                           林耕新醫師說,憂鬱症儼然是現今社會的文明病,除了藥物治療外,透過快樂指數量表,讓病人每天早中晚做一件自己認為快樂的事情,並且將其記錄下來,讓自己從日常生活中治癒自己;而身旁的親朋好友,最重要的就是陪伴,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是孤軍奮戰,且不需要立刻擺脫憂鬱,對憂鬱症病人而言就是最大的協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青少年易怒恐是憂鬱症 未就醫害身心

青少年易怒恐是憂鬱症 未就醫害身心#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14歲的國二男生,由家長陪同至身心科就醫。原來男學生這學期情緒不穩,表現易怒又不耐煩,連關心吃飯、洗澡都默不回應,甚至有時生氣到用力甩門,躲進房裡,在校成績直直落,上課經常趴著睡覺。針對案例的易怒情緒需先鑑別診斷,是否面臨人際學業壓力,同時排除對立性反抗症、注意力不足或發展性疾患等,還需留意國小階段的情緒表現有無異樣。發現上述案例在國小3、4年級時就常因小挫折而過度憤怒,撕毀考卷、用拳頭搥書桌,極有可能是「侵擾性情緒失調」,導致易怒的情緒更嚴重,家長內心掙扎很久,才帶來身心科看診。經過評估診斷出個案目前有憂鬱及焦慮傾向,經家長和男學生同意以藥物治療,服用2個多月後易怒情緒獲得改善。高中生和大學生求診身心科 可能因人際、感情、家庭等問題青少年罹患憂鬱、焦慮症,有增多的潛在趨勢,家長的細心觀察更重要。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身心科主治醫師陳怡如醫師提醒,青少年情緒失調,如未能及早就醫評估,恐會影響未來身心發展及人際交往,更嚴重可能出現自我傷害或濫用藥物的情形。近幾年來在身心門診中,有高中生和大學生求診,可能是人際焦慮、感情困擾或家長管教等問題,獨自或朋友陪同看診。也可能是學校諮商單位的轉介,經身心診斷鑑別後,給予正向開導,有些個案無需用藥。治療同時讓家長和小孩都接受諮商,引導正向的親子關係和教導如何因應情緒、挫折。青少年憂懼、焦慮症未就醫 恐影響成年自信、人際陳怡如醫師提醒,青少年的叛逆可能是成長的歷程,也可能是環境適應的問題或行為、情緒障礙所致,當已影響日常生活常規,建議儘快尋求醫療的協助。隨著社會的開放,青少年的情緒發展日益複雜,有憂鬱或焦慮的傾向勢必增多,家長或學校師長應更加細心觀察。青少年型的憂懼症和焦慮症如未能及早就醫,可能會影響未來的身心發展,從身心醫學的臨床研究發現,成人後恐會影響個性的發展,工作缺乏自信心、人際交往容易產生負面想法,由於長期處於情緒失調,更可能深陷濫用藥物的不良習慣。

憂鬱症成因非單一!身心、社會皆有關

憂鬱症成因非單一!身心、社會皆有關#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往年的5、6月是梅雨季,陰雨連綿容易讓憂鬱症病患的情緒起伏加大。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胸悶,看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只靠鎮定劑放鬆助眠。退休後看診才知得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1年,症狀明顯改善,慢慢回復正常生活。憂鬱症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題。其實憂鬱症不只是心理問題,生理也可能有狀況,還需從社會層面給予病人支持。憂鬱症成因複雜 與心理、生理、社會3面相有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彥鋒表示,許多人以為憂鬱症是心情不好,其實成因複雜,必須從心理、生理、社會3個面向探討。生理方面,很多研究顯示,大腦內分泌、生理活動或結構變化,都與憂鬱症有關。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是「單胺假說」,病人的情緒內分泌失調,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題,新一代抗憂鬱劑,大多針對3者調節。憂鬱症也可能與遺傳有關,有些慢性病也會誘發憂鬱症,如甲狀腺功能低下、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心理方面,人格特質有關鍵影響,包括成長經驗、兒時曾遭虐待或忽視、對負面情緒的察覺敏感、處理壓力的方式,都可能導致憂鬱症。女性又比男性風險高,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社會層面涵蓋家庭狀況、人際關係、職業功能等,及社福系統能否給予支持。當巨大壓力來襲時,若沒有足夠的社會支持系統,可能得憂鬱症或加重病情。憂鬱症藥物治療 最常用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診斷憂鬱症不容易,必須符合足夠多症狀,且持續時間夠久,同時嚴重影響到生活,如無法上班或上學。憂鬱症常見症狀,包括食欲變差、失眠、嗜睡、疲勞、無精打采等;還有與自主神經系統有關的生理變化,像頭痛、肚子痛、拉肚子;若合併焦慮症狀,會出現胸悶、心跳變快、喘不過氣,通常以老年病患較常有身體症狀。藥物治療最常使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約對半數病人有效,使用4至6周後若效果不佳再換藥;試過2種藥物後,約8成病患有療效。林彥鋒醫師強調,抗憂鬱劑並沒有成癮性,服藥後持續2個月未出現症狀,就算完全緩解。之後再觀察半年,無異狀便可停藥。要避免憂鬱症復發,病患須遠離壓力源。由於憂鬱症病人容易「自動化思考」,較常見「把結果想到最糟」、「全有全無的思考」、「覺得別人生氣是因自己」、「只看到壞的一面」。要試著改變想法及處理壓力的方式,一旦又陷入情緒低谷,務必隨時回診。

研究:女性易「反芻思考」憂鬱風險高

研究:女性易「反芻思考」憂鬱風險高#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面對難受的情緒時,自我慈悲是非常有力的工具,可以使人脫離情緒化反應的破壞循環,這種情緒化的反應經常控制我們的生活。本文將仔細觀察自我慈悲讓情緒復原、增益身心健康的方式。能自我慈悲的人焦慮憂鬱的程度較低諸多文獻中最有力、最一致的發現就是,能夠自我慈悲的人焦慮憂鬱的程度比較低,且兩者的關聯性很強。也就是說,對焦慮與憂鬱來說,自我慈悲是一個主要的保護因素。自我批判、能力不足的感覺與憂鬱焦慮有強烈關聯。當人覺得自己有嚴重缺點、應付不來生活中的挑戰時,容易因為恐懼與羞愧而封閉自己的情緒,眼中只見一片愁雲慘霧,於是事情每下愈況,因為負面的心態蒙蔽所有的感覺,我將這種心態稱之為「瀝青」(black goomind)。研究證實,大腦對負面資訊的敏感度大於正面資訊,當一個人在評估別人或自己時,對負面事實的重視程度大於正面。例如,參加派對前你照了一下鏡子,發現下巴長了一顆青春痘,接下來,你完全不會去注意髮型是否出色或是衣服亮不亮眼,眼中只有那顆青春痘,宛如救護車上的緊急紅燈在你眼前閃個不停,於是,你對自己今晚看起來如何的感覺隨之扭曲。這一切都是其來有自的。大腦對正面資訊的注意力和時間比不上對負面資料的關注在自然的環境中,負面資訊意餵著威脅靠近,如果沒有立即對潛伏在河岸的鱷魚做出反應,不久就會成為牠的盤中飧,因此大腦進化到對負面資訊高度敏感,並在大腦的杏仁核迅速反應,也就是採取行動把生存機會拉到最大。所以,大腦給予正面資訊的注意力和時間比不上對負面資料的關注。《佛陀腦》(The Buddha’s Brain)一書作者韓森(Rick Hanson)說:「大腦對負面的體驗就像魔鬼粘,對正面體驗卻像不沾鍋。」因此,人類把正面資訊視為理所當然,把注意力全投注在負面資訊,彷彿生命繫於其上。一旦緊抓負面心念不放,就像壞掉的唱機般不斷跳針。這個過程稱之為「反芻思考」(rumination),與造成憂鬱症、焦慮的重複性、侵入性、無法控制的思考方式有關。反芻思考過去的負面事件容易導致憂鬱症,而反芻思考未來可能發生的負面事件,同樣也會焦慮。女性罹患憂鬱症比例約是男性的兩倍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反芻思考,這一點說明何以女性罹患憂鬱症與焦慮症的比例約是男性的兩倍,這個性別差異有一部分是來自生理方面,但是文化也有影響。因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婦女在社會上的權力小於男性,對事情的控制力量沒有那麼大,因此必須對危險更提高警覺。(本文摘自/寬容,讓自己更好:接受不完美的心理練習/天下文化出版)

男大生裸奔 「桃花癲」躁症發作

男大生裸奔 「桃花癲」躁症發作#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位18歲的林姓男大學生曾因憂鬱症接受治療,持續用藥後病情獲得控制。去年考上大學後,功課壓力加上學校住宿,擔心被同學發現吃藥而自行停藥。兩個月前開學時出現異常行為,包括白天經常情緒亢奮、走來走去;晚上卻夜夜失眠,甚至全身裸露詢問室友評論自己的身材。剛開始室友不以為然,當作玩笑帶過,不料林姓大學生卻變本加厲,在男生宿舍開始裸奔,逢人就問自己的「尺寸」如何,引起學生間議論紛紛,因壯碩的體型,還被同學取名「男宿浩克」。校方得知後指派輔導老師介入,並轉送精神科醫師協助,經確診為雙相情緒障礙中的躁症發作,又俗稱「桃花癲」。躁症易失眠話多性慾漲 易被誤認性變態開業醫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桃花癲」就是精神醫學上雙相情緒障礙中的「躁症」,由於症狀好發在春季,又因春季桃花盛開而得名。季節性的「躁症」主要與氣候變化大,導致腦部運作失調有關,臨床表現症狀包括睡眠需求減少、話多及情緒高昂,甚至性慾高漲,致使患者做出超乎常理的行為。一般民眾經常對「躁症」有錯誤迷思,認為出現暴露身體或裸奔性器官等行為,就將其貼上「性變態」的標籤;楊聰財醫師指出,類似性偏好症,其患者會透過某些異於一般性愛的行為來滿足性慾,但確診條件是持續同樣的行為長達六個月以上,雖然行為表現類似,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疾病,治療方式更是天差地遠。雙相情緒障礙呈週期性 應具有病識感小心應對楊聰財醫師補充,所謂「雙相」情緒障礙就是患者的行為、情感表現會出現兩種極端的變化,並且以週期性的方式呈現「躁期」及「鬱期」,上述男大生案例就是標準的「鬱期」結束後,因氣候變化及擅自停藥,情緒轉換成「躁期」,因此出現異常行為。治療方式除了以藥物控制外,也會視情況安排團體心理治療,楊聰財醫師強調,凝聚相同群體間的相互交流,進而可提高患者對於疾病的適應性;另外,想要提高治療效果,患者自身應先具有病識感,知道自己生病了,並積極配合醫師治療且不可擅自停藥,避免症狀再度復發。百人之中就有一例 若情緒不定應尋求專業協助季節交替之際,除了日夜溫差大容易感冒外,由於天氣急遽變化容易引起情緒起伏大,精神疾患若沒有按時服藥,會提高疾病復發機率,尤其是躁鬱症患者最近求診激增三成,就是因為受到季節轉換影響情緒控制,要提高警覺!楊聰財醫師提醒,現代人罹患身心疾病愈來愈普遍,每一百個人之中至少就有一個人有類似的情緒障礙症狀,如民眾在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的時候,發現自身或親屬有情緒起伏不定的現象,應立即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避免症狀持續惡化造成遺憾。(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抗憂鬱藥副作用 恐致情緒「喪屍化」

抗憂鬱藥副作用 恐致情緒「喪屍化」#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自1970年代以來,心理健康界中最大條的新聞,始終是藥物治療呈爆炸性成長。包括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監控不佳、藥效有疑慮等,都是心理藥物治療的主要爭論。不過,還有其他更深刻、更具哲學性的反動角度,反對以藥物治療悲傷、憂鬱、焦慮、狂躁、過動等問題。然而這類問題可說是人類極端但又自然的面向,那麼,用藥物來治療情緒是正確的嗎?一九九○~二○一一年,美國的抗憂鬱藥用量增加將近四倍,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旗下的國家健康統計中心統計,十二歲以上美國人,有一一%在服用抗憂鬱藥,其中有大約一四%已有十年以上的藥齡。機器人般的超完美嬌妻抗憂鬱藥的許多副作用之一,是情緒變得平板或遲鈍—嚴格來說就是「平板感情」—尤其以SSRI這類抗憂鬱藥為甚。這類藥物會影響神經細胞處理血清素,而血清素負責傳導訊息,例如眾所皆知的百憂解就是一種SSRI。服用SSRI的病患有一至兩成會出現平板感情現象。患者會感覺麻木、脫離、平淡,甚至會「喪屍化」,雖然案例相對罕見,但這樣的感受已進入大眾對百憂解的認知,認為百憂解的副作用會將服藥者變成「機器人嬌妻」。此外,百憂解也廣遭指控會削弱創造力,言下之意是,極端的情緒是真正創造力所必須。緩解症狀還是壓抑感覺?藥物到底是緩解症狀,還是壓抑感覺?我們真的想扼殺所有的感受嗎?即使是難以負荷的痛苦?藥物治療的基本理由,有一部分基於以下論點:憂鬱症等心理失調肇因於大腦化學失衡,然而上述論點並沒有確鑿無疑的證據,對於化學失衡到底是什麼情形也所知甚少。例如,並沒有任何檢驗方法,可檢查神經化學物質的「平衡」;此外,憂鬱症等疾患有心理、社會、精神的層面,這些不同的領域如何透過藥物治療處理?關於這個問題,哲學家一向有很多話要說。舉個例子,德國修道士托馬斯.肯皮斯在著作《效法基督》主張:「不時遭遇困難和逆境是好的,困難往往會逼人去探索自己的內心。」中世紀早期羅馬哲學家波伊修斯,也主張逆境可形塑性格:「好運會蒙蔽人,厄運則會教導人。」藥物只是橋梁 引導走出情緒困境不過還有另一方的觀點。一九七二年,美國精神科醫師克勒曼首度將反對藥物治療者稱為「藥理學的喀爾文主義」。就克勒曼的觀點而言,用藥被視為便宜行事,象徵在道德和(或)性格上的軟弱,這套頗有「苦行僧」味道的觀點,把服藥視為一種逃避行為,迴避精神上自我改善必經的「辛苦」。這套觀點某種程度反映出心理學的二元論,意即心靈跟身體是分開的,不承認心靈是有形的物質;如果心靈是無形的「非物質」,那麼心理毛病就不可能有肉體上的病因,也就不是用藥物或任何肉體療法就可治癒。比起這些,許多心理治療師強調的是藥物治療的務實面。二○○九年,波士頓塔夫茲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科臨床教授派斯博士指出:「憂鬱症本身通常會導致情緒反應鈍化,無力感受生活上尋常的喜悅和悲傷(中略)……從客觀的角度來看,與嚴重的憂鬱症本身相比,抗憂鬱藥的副作用問題能糟到哪裡去嗎?」派斯認為:「藥物只是連接『感覺很糟』和『感覺很好』的橋梁,但這中間的距離,還是得靠人的雙腳去克服。」至於藥物治療會慢慢侵蝕創造力的根基,這一點已經有很多藝術家強烈駁斥,他們認為剛好相反,甚至有一整本書《百憂解詩人》致力於打破這個迷思。(本文摘自/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對任何事都沒感覺,真的比較好?〉/遠流出版)

長久失業當心憂鬱!醫師剖析3層面

長久失業當心憂鬱!醫師剖析3層面#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6歲的阿凱大學畢業後做過幾份工作,無業2年。父母一開始安慰鼓勵的態度逐漸變成冷嘲熱諷及批評斥責。阿凱心情低落一個月,到精神科就診,認為父母天天在家叨唸,沒人了解自己痛苦。氣父母,氣這社會,更氣自己。鬱悶提不起勁,不想出門,沒辦法找工作。失業導致壓力 三層面機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醫學部醫師陳頌威表示,失業非罕見,失業、失志、生病惡性循環。倫敦大學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Bartley與Ferrie教授在書中提及,失業者與受雇者相比,「生病」與「死亡」的風險皆提高近2兩倍。失業後第一年風險最高,第二年後風險逐漸下降。陳頌威醫師說明,失業本身是「失落」的「壓力事件」,會經由三層面機制影響健康,建議特別留意此三層面的保健之道:1)心理機制/工作除提供經濟收入,亦提供認同感、安全感、成就感、人際接觸等心理回饋。失業造成挫折會憤怒,壓抑憤怒會憂鬱。憂鬱會影響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引起全身自律神經失調,導致慢性疾病。建議失業者善用「多出來的時間」,修養心理、保養身體。為下一個工作修養韌性,理性調整思考方式,保持樂觀積極態度。2)行為機制/人們可能以喝酒、少運動、飲食不均、抽菸、成癮、衝動行為等「不健康行為」來舒緩壓力事件造成的「情緒」或轉移注意力。失業者在宣洩或壓抑憤怒時,可能出現攻擊他人或傷害自己的行為。建議失業者停止自責怨嘆,嘗試培養健康行為以休閒舒壓,如散步運動、陪伴親友、休閒娛樂、學習新知等。3)物質機制/失業時為了節省開支,生活水平下降可能會面臨營養不均、飲食不潔、衣物不周、環境擁擠髒亂,結果可能造成感染疾病、心血管疾病、意外災害等健康問題。失業者宜精明謹慎地節省,把錢花在刀上,儘量維持生命健康安全的基本開銷,如健康飲食或清潔環境。失業者出現2周以上憂鬱症狀要當心陳頌威醫師提醒,宜留意身邊失業者是否出現2周以上憂鬱症狀,如悲傷情緒、興趣減退、食欲變化、失眠或嗜睡、激動或遲滯、疲倦、無價值感、罪惡感、專注決斷能力減退、自殺意念等。親友除關心陪伴外,也可考慮求助精神醫療的專業協助。呼籲失業者切莫失志,注重保養身心健康,才能再創契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