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

「繭居族」社會疏離 家族治療可改善

「繭居族」社會疏離 家族治療可改善#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0歲的志傑過去在學校表現平平,高中時受同儕霸凌拒學,大多躲在家裡。志傑生活日夜顛倒,門窗緊閉,一開始會自行出門覓食,後來甚至連房門都不出,要家人將三餐放在門口,用餐完再將空托盤放回門口。和雙親僅透過紙條聯繫,沒有朋友或任何人際關係。但志傑會透過網路購物,若父母拒絕,會有摔東西等暴力行為,或傳給父母有威脅意味的訊息。「繭居族」足不出戶 即便與家人溝通也稀少成大醫院精神部醫師李嵐婷表示,上述個案狀況呈現「社會退縮」狀態,是所謂的「繭居族」(日語:引;英語:Hikikomori),與外界全然隔絕。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0年提出標準,「繭居族」指待在家裡半年以上,不工作、不上學也不社交的人。根據日本厚生省調查,日本有60至100萬繭居族,其中7成為男士,多數在30歲以下。「繭居族」社會疏離,幾乎整天窩在家裡,出門也只是去便利商店或超市,交際範圍狹隘。情況更嚴重者,連家門都不出,甚至有連房門都不出的,與家人溝通只透過傳遞紙條。近幾年,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普遍發現兒童或青少年的拒學現象日益嚴重,甚至足不出戶或晝伏夜出,也是「繭居族」。由於案量累積,此類「拒學行為」越來越受到關注。家族治療也可營造有利環境 引導孩子接受治療李嵐婷醫師說明,因社會退縮症狀表現就診,需先排除憂鬱症或思覺失調症;而因缺乏有效藥物,「繭居族」治療依賴積極的社會心理介入。繭居案例中,個案本人從初診就參與諮商非常稀少;但即使只有家人出席,也須開始進行與父母的家族治療,家長也可以營造對治療有幫助的環境,逐漸引導孩子願意接受治療。家族治療不是為了追究孩子原因,而是探索問題如何被「維持」的,找到特定互動模式後,再進一步協助家庭尋回自主解決問題的力量。家族治療把孩子和家庭關係的相互作用一併考慮。在其關聯行為中,政府及教育單位針對拒學孩童有相關應對方式。繭居族需要相關協助時,應尋求精神科專業醫療管道。

控制型教養 易致孩子負面思考釀悲劇

控制型教養 易致孩子負面思考釀悲劇#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控制型家庭之所以傷人,原因在於講求的是討好和保護父母,而不是提供家庭成員理想的成長環境和自我表達的機會。這樣偏頗的系統,對孩子自我扭曲會一直延續到成年以後。以下是成年生活和受控童年間常見的關聯,不妨注意一下哪些敘述符合你情況:情緒如果你不被允許表達傷心難過,那份哀傷可能會一直跟著你。如果繃緊神經是生活的方式,你可能現在還是時時保持警戒。如果生氣是不被允許的,你可能會覺得很難允許自己生氣,即使是在應該要生氣的時候。如果小時候你必須管好自己的情緒,現在你主要的感覺可能就是麻木。如果你的感覺被否定或禁止,你可能會對自己的感受很困惑,或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情緒。如果生氣、恐懼或憂傷等「負面」情緒受到壓抑,你可能也會壓抑自然而然產生的正面情緒。如果你的父母是剝奪型或利用型,每當有好事發生,你可能會直覺地認為一定有什麼你在乎的東西會被奪走。精神生活如果你在不當控制下成長,你可能很難找到符合你需求的精神信仰。如果父母在你心目中的形象等同於懲罰與控制,上帝在你心目中可能就等同於懲罰與控制。生理健康如果你受到不當控制,你的身體可能會付出代價,例如罹患壓力相關疾病、常常精神不濟、或有慢性疼痛的問題。如果你受到剝奪,你可能會從上癮或冒險的行為尋求慰藉。如果父母過度控制你,你可能會面臨來自飲食失調的挑戰。如果父母對你施以身體控制,你對自己的身體形象可能會有不實的認知。如果父母對你揶揄嘲諷或嚴加懲罰,你可能很難愛惜並照顧自己的身體。心理健康如果父母是完美主義者,你可能還是很努力要追求完美。如果父母是嚴厲的批評者,你的思緒可能會被一個「內在暴君」占據。如果父母有雙重標準,你可能會選擇相信別人而怪罪自己。如果父母以非黑即白的眼光看世界,你可能很難看見灰色地帶。如果父母看輕你,你就可能也會看輕自己。如果父母的言行舉止充滿恨意,你可能會覺得自己不討人喜愛。如果小時候很少受到讚美或自尊受到打擊,你可能很難建立應有的自尊。整體發展如果父母不允許反對意見,你可能會有自我表達的障礙。如果父母控制你的一舉一動,你可能很難採取主動。如果父母將你的獨立精神視為一種罪過,你可能會持續依賴父母,或不斷尋求其他能讓你依賴的人。如果父母把你當成小孩,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沒辦法負起成年人的責任。(本文摘自/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橡實文化)

住郊區嚴重精神疾病 遠距醫療多一倍

住郊區嚴重精神疾病 遠距醫療多一倍#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遠距醫療服務需不需要擴大呢?國外研究發現,居住在郊區的嚴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遠距醫療的頻率高出1倍以上,此研究已刊登於期刊〈健康事務〉(Health Affairs)。此研究根據2004-2014年美國醫療保險Medicare論量計酬申報資料,分析居住在郊區,且罹患任何一種精神疾病,或是嚴重精神疾病的被保人,使用遠距醫療的情形,釐清美國國會以及許多州議會是否應該擴大民眾獲得遠距醫療的機會。嚴重精神疾病患者 使用遠距醫療頻率高結果發現,使用遠距醫療的精神疾病患者,平均每年增加45.1%;進一步分析發現,居住在郊區的精神病患中,每100名有5.3人次使用遠距醫療,而居住在郊區的嚴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遠距醫療的頻率增加至每100名有11.8人次。美國逾9個州 使用遠距醫療達25人次研究也發現,各州使用遠距醫療的情形也不盡相同,舉例來說,從2014年的資料顯示,超過9個州居住在郊區的嚴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遠距醫療超過25人次;然而,卻有4個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完全沒有精神病患使用遠距醫療。遠距醫療法規友善 使用頻率較高研究者表示,與患有精神疾病的族群相比,使用遠距醫療的一般族群通常年齡小於65歲,而這些族群被納入Medicare的原因,多半是因為失能或是居住在相對貧窮的社區。另外,有通過《Medicare遠程醫療平價法案》(Medicare Telehealth Parity Act),以及對於遠距醫療的法規較為友善的州,使用遠距醫療的比例也較沒有立法的州較高。參考資料、文獻來源:1.翻譯人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研究生李若綺2.參考文獻:AteevMehrotra, et al. Rapid Growth In Mental Health Telemedicine Use Among Rural Medicare Beneficiaries, Wide Variation Across States. Health Affairs.2017; 909-917. 3.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4.《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研究:職業婦女壓力大 過勞風險增

研究:職業婦女壓力大 過勞風險增#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生活的壓力正在損害年輕女性的健康。根據一項研究顯示,與30年前相比,現今處於過勞風險女性的人數是過去的兩倍。研究分析了來自瑞典北部MONICA的研究參與者,年齡在25至34歲,共有1,811人。女性自認不健康 24年後增逾2倍1990年,有8.5%的女性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比同齡的人更糟;到2014年,此趨勢已經上升到20%。相較之下,與研究開始時相比,男性在研究結束時將自己的健康狀況評價為更好。結果還顯示,現今越來越多的男女皆反應其飽受肥胖、焦慮及對其個人財富不滿意之苦。成功、外在吸引力 女性受到社會期待壓力過大當女性期望「掌控一切」,包括工作與家庭時,她們感到痛苦。研究人員說,女性受到來自社會的普遍壓力—必須成功、受到社會歡迎並具有外在的吸引力。研究指出以女性為主的職業(例如醫療照護)工作條件負擔過大。其他因素包括與壓力相關障礙症增加、私生活缺乏平等、可能遭受男性暴力相向等原因。研究同時指出,相較於過去,現今的男性更快樂,因為儘管其教育程度較低,但卻工作上卻比女性受到更高的重視。研究聲稱,對兒童和家庭擔負更平等的責任有利於男性的健康,平等規範對所謂「男性角色」增添更多變化。年輕女性自評健康惡化 彰顯男女角色不夠平等研究作者Annika Forssenu醫師表示,自評健康是一種評估人群健康的普遍方法。未來疾病的獨立預測因子包括心臟病發作、糖尿病風險、憂鬱症、風濕性疾病、病假、醫療照顧利用率與死亡率。她補充說:「近年來,公眾辯論提出了女性疾病與病假增加等問題。我們的研究首次顯示,年輕女性也有相對應的健康趨勢」。Forssen博士說,瑞典是一個強大的福利國家,與其他國家相比,失業年輕人的比例很低,大部分年經人擁有高等教育的學歷和相對較高之體力,這應該讓自評健康結果更好。但研究顯示年輕女性的自評健康狀況卻在惡化當中。對此,共同作者Goran Waller博士建議:「促進男女平等的健康權利需要重大修改」。(文章授權提供/台灣女人健康網)

研究:心理健康APP 有效減緩憂鬱

研究:心理健康APP 有效減緩憂鬱#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新款智慧型手機層出不窮,形成搶購風潮。許多附有健身類或與行動裝置配對的應用程式,記錄個人心跳、睡眠習慣、步數等,管理個人身體健康。然而你知道使用心理健康相關應用程式,也能改善情緒狀態嗎?根據研究顯示,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能有效治療憂鬱症,提供患者安全、可及性高的治療選擇。手機心理健康應用程式 改善憂鬱症狀研究檢驗22種透過智慧型手機提供的心理健康干預措施,對象包括3,414名18至59歲有精神疾病或相關症狀者,包含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失眠等。研究結果指出,智慧型手機可以用來改善憂鬱症。使用智慧型手機心理健康相關應用程式的組別,憂鬱症狀顯著降低,僅使用智慧型手機干預治療,比起將手機與其他人類或電腦合併治療,效果更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林家興教授表示,從上述研究結果得知,智慧型手機的心理健康應用程式對改善憂鬱症狀有正面效果。心理健康應用程式的設計與心理諮商相同,以不同的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結果顯示無論是應用程式或心理諮商,使用不同理論治療對於改善憂鬱或焦慮症狀並無差異。中度或複雜憂鬱問題 建議尋求專業協助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不同年齡、性別的人都能受惠於結合智慧型手機和生理回饋的應用程式。心理健康應用程式應讓使用者便於操作,能夠每日記錄自我情緒、認知及行為變化。智慧型手機心理相關應用程式因為能讓使用者獨自操作,得到自我控制感,對於輕度憂鬱症患者確實有幫助,但中度以上或情況複雜的憂鬱問題,應用程式無法全面取代藥物及心理治療,還是須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指出,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可望提供偏居住鄉、沒辦法就近醫療,或無法穩定進行醫療協助的患者,可行性高且負擔小的治療機會。具匿名性,保有隱私,提供不用擔心被標籤化與自我管理的照顧途徑,有需要協助者,是一大福音。民眾不妨使用程式進行情緒篩檢,尋求適當的專業協助。

無三高突然癱瘓 夫妻不睦導致心身症

無三高突然癱瘓 夫妻不睦導致心身症#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心身症造成的影響,其實恐怕超出預料之外,甚至還要更嚴重。一對感情不睦的夫妻,在吵完架之後,妻子忽然右半邊癱瘓、無法動彈,做了許多檢查卻找不出生理上的病因。無三高突然癱瘓 竟是心理因素致病沒有罹患高血壓,也沒有細胞病變,更沒有心臟病,如果這是中風,應該會合併其他症狀才是,於是從內科轉到精神科來。經過仔細晤談,發現問題極有可能在夫妻相處的心理因素上,於是由心理師安排做夫妻治療之後,妻子的癱瘓症狀漸漸得到改善。這也是一個真實案例。某天軍中一個新兵打完靶之後,突然他扣扳機的食指再也無法動彈。就跟許多患有身體疾病的病人一樣,這個病人原先也很抗拒看精神科:「我的手指不能動,應該是去看神經內科才對,為什麼要看精神科?我的腦袋又沒問題!」食指無法動彈 父子關係問題導致後來也許連神經內科都無法查出他到底怎麼了,終究還是把人送來了精神科。經過心理分析治療後,發現他與父親的相處存在很大的衝突,一個是怯懦的兒子、一個是威權的父親。對這位新兵而言,扣扳機這個動作,意味著對威權──潛在父親的憤怒與發洩,但他內心「道德自我」的部分卻告訴自己不可以那麼做。不可以對父親扣扳機,即使這是無傷的自我想像(偶爾幻想自己殺死親人是無害的),但他辦不到,這種潛意識的道德力量突然將食指的能量壓制,造成他看似癱瘓的結果。了解問題的根本之後,要治療他的食指症狀就容易多了。(本文摘自/好想找人說說話/遠流出版)

男性會孕吐?「準爸爸症候群」作祟

男性會孕吐?「準爸爸症候群」作祟#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有些人認為「誰都不願意生病,更別說是自己『故意』讓自己生病了。」但真的是這樣嗎?你真的對你的身體瞭若指掌嗎?你知道身上的病症多少也反應了內心無法解決的問題嗎?更何況很少有人能察覺「潛意識」的問題。舉例來說,「顎骨性關節症」是一種牙齒咬合問題的疾病,在最新的醫學報告中,許多牙醫都認為這極有可能是身心壓力導致患者,在無意識的咬緊牙根所導致的問題。壓力大偏頭痛、考前拉肚子 都是心身症反應又例如偏頭痛或拉肚子,這是我們最熟悉的毛病,相信大家都聽過身邊太多因為工作壓力大產生偏頭痛、或者要進考場前忽然想拉肚子的例子。這就是很典型的心身症反應。中國有所謂「積勞成疾」、日本有「過勞死」的說法,皆與身體承受巨大心理壓力脫不了干係。歐美國家醫學界目前已經同意,不僅懷孕婦女心理上會有變化,連準爸爸也有「準爸爸症候群」。當得知自己的伴侶懷孕時,許多準爸爸會經歷噁心、下背痛、早晨感到疲倦等症狀,也會開始變得神經質、敏感。到了懷孕後期,準爸爸們進入「戰鬥狀態」,會覺得更加疲倦,手指腫脹,好像跟老婆大人的水腫很類似。準爸爸症候群 在伴侶懷孕時跟著噁心、疲倦這些毛病讓準爸爸難以啟齒,他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了解自己究竟怎麼了。奇妙的是,當小孩出生後,這些毛病也自動消失了。其實這是好事,大自然要男人在此時某種程度的「當女人」,並做好當爸爸的準備,因為男人無法實際參與懷孕十月的過程,只好藉由這樣的體驗,分擔與同理太太的辛苦。不過我想,並非所有男人都會有準爸爸症候群,出現這種「症頭」的男人應該會認同「懷孕是兩個人的大事」,絕大部分是願意與另一半分享經驗、共創一個家的盡責好爸爸。如果是認為「女人懷孕就懷孕嘛,哪個女人不懷孕」的男人,我想多半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本文摘自/好想找人說說話/遠流出版)

以為很「正常」?潛藏心理疾病危機

以為很「正常」?潛藏心理疾病危機#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正常有多可貴?這問題就跟健康多可貴的意思一樣,人只有在不健康的時候才會驚覺且珍惜,大部分的時候它就像空氣一樣,誰會去體會空氣的滋味?先不說什麼叫不正常,這夾帶了社會的刻板印象與不當標籤,以下我舉個例子,帶大家看看當自認為自己正常時,是如何看待跟我們不一樣的人。對於精神疾病患者 大眾普遍帶有刻板印象有一天,一個自助餐老闆要送便當到精神科病房,正好與我搭同一部電梯,他的眼神有些驚懼,一副為了賺錢不得不來的表情問我:「這樓的人都是神經有問題的喔?」我則一派輕鬆地回答:「沒那麼嚴重啦,他們只是生病了。」誰都會生病,為什麼要對他人生病如此避之唯恐不及,但當自己生病時卻擔心被排擠、誤解?人真的是一種自我中心、事到臨頭才覺醒的矛盾動物。病人不僅在醫院,而更多是在家裡面,在街上,在公司隔壁部門,在樓上鄰居家裡,而且多如過江之鯽。許多人都潛藏精神心理問題記得我當初取得臨床心理師證照時,還只是個執業菜鳥,時不時有友人藉故相約:「好久沒見想跟你聊聊。」我心裡其實很清楚,這些友人都是心裡有事,想找信任的人說說話,聽著聽著,才知道這年頭人們潛藏在的心理危機有多嚴重。不僅有N年沒聯絡、十分不熟的朋友跑來訴說心事,更常聽到身旁親友爆料:隔壁住的某鄰居常跟這位親友起口角,說什麼自己要害他;久未謀面的嬸婆的小兒子,原來患有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很久了;常常喊好煩的某同學,其實是憂鬱症纏身。情緒、知覺出問題 不應聽信旁人須速求診我念小學時,不知道大表姊為什麼會突然拿菜刀揮來揮去,當時也是小學生的姊姊嚇得躲在廁所不敢出來,直到老爸趕去奪刀為止。等我從事這行後,才知道這叫做思覺失調症,且大表姊從來沒有就醫過,周遭親友怎麼勸她都不肯,等到父母年邁一一去世之後,她便執意獨居,在毫無生活品質、很沒尊嚴的情況下去世。不論是情緒出了問題,還是感覺到知覺失調、想法上出現改變或退化等,有別於大部分人的異常問題,都需要進一步就醫來釐清症狀與病名,這些問題無法自我斷定,更無須聽信旁人隨口一句:「那個某某,就是『躁鬱症』啦!」狀況並不會因為任意貼上一個疾病標籤便消失,而是需要後續的密集治療,才有痊癒的可能。(本文摘自/好想找人說說話/遠流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