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

焦慮、記憶變差⋯我的大腦生病了嗎?「1分鐘自我檢測」思覺失調症

焦慮、記憶變差⋯我的大腦生病了嗎?「1分鐘自我檢測」思覺失調症#精神疾病

在金馬獎獲最佳劇情長片的電影《瀑布》中,由賈靜雯飾演的女主角羅品文,是一位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母親,揭露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居家隔離期間,因性格壓抑、失婚而接連出現幻覺,造成與女兒的一次次爭執、情感撕裂,也是繼《與惡》一劇後,再度喚醒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的重視。

親友得憂鬱症,我該怎麼辦?網紅阿滴提醒3件事:優先顧好你自己

親友得憂鬱症,我該怎麼辦?網紅阿滴提醒3件事:優先顧好你自己#精神疾病

與憂鬱症患者相處,具體該怎麼做,才不會加重對方病情,或傷害自己的情緒健康。知名YouTuber阿滴在罹患憂鬱症後靠著身邊親友支持,逐漸康復,並在《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一書中分享,憂鬱症陪伴者本身也須要注意到的問題,除了同理、不說教,尤其要照顧好自己,避免不自覺隨著患者一起陷入憂鬱。以下為原書摘文:

得了憂鬱症,會好嗎?知名人氣網紅阿滴從「做小事」練習重建生活

得了憂鬱症,會好嗎?知名人氣網紅阿滴從「做小事」練習重建生活#精神疾病

面對情緒難關,甚至確定罹患憂鬱症,影響了生活與工作,我們該如何重新整理自己?知識型YouTuber阿滴在2021年7月向外界揭露罹患憂鬱症一年,並將這段時間與疾病共處的心得,集結成《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一書,分享給同樣困在身心疾病中的朋友們,他如何試著讓自己停下來修復,覺察自己的真正需求,一步一步重建。以下為原書摘文:

寄養機構兒少 終身精神疾病達5成

寄養機構兒少 終身精神疾病達5成#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失去父母或遭受重大變故的兒童及青少年,會被安置到安置機構(育幼院)以得到暫時性的妥善照顧。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千人,這些兒少過去的恐懼或陰影可能持續影響其身心,根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少保護中心最近完成的研究發現,高達五成的安置機構兒少有終身精神疾病,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礙症,其次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對立反抗行為。女童遭媽媽男友長期性侵 噩夢揮之不去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暨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表示,這項研究結果支持個案在進入安置機構時,進行心智科評估與定期追蹤的重要性,並且需要跨團隊的整合介入,才能幫助這些兒少得到適切的身心照顧。這篇論文已發表於2020年3月的《台灣精神醫學期刊》。12歲的小妮從小失去父親,媽媽的男友長期對她性虐待,並威脅必須守著這個「秘密」。直到2年後的某天清晨,上夜班的媽媽回家發現小妮下體流血,緊急送她至醫院,在醫院的協助下才揭露這起不幸事件。小妮被緊急安置在安置機構,開始新的學校新的人際關係,但長期的性侵噩夢仍在小妮生命中持續了好幾年。林口長庚兒保中心主任葉國偉醫師表示,兒少遭受虐待或不良對待,可能導致或加重其精神疾病,如反應性依附障礙、分離焦慮、懼學症、憂鬱症、適應障礙、創傷後壓力症、飲食障礙、對立行為疾患或規範障礙等,也可能加重其原有的精神疾病,如自閉症類群疾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學習障礙等。此外,有些身體虐待傷及頭部創傷,也會影響兒少認知功能或執行功能,因此完整的精神科診斷性評估與神經心理功能評估,可提供後續社會心理治療介入之依據,也可提供後續機構照護及教育系統之依據。林口長庚兒保中心在土城長庚醫院院長黃璟隆教授帶領下,提供桃園地區多家安置機構的兒少長期完整評估及身心照護,今年並針對2011至2014年間的97名兒少身心調查結果進行研究,其中76人是經社會局安置的個案,21人來自高關懷處遇機構或司法安置的青少年。長庚:最常見行為規範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梁歆宜醫師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安置機構中的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為54.6%,高出台灣兒少精神疾患盛行率(32.3%)兩成;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礙症(22.7%)、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5.5%)和對立反抗行為疾患(13.4%)。其他還包括憂鬱症(10.3%)及創傷後壓力症(4.1%)等。這份研究報告顯示,機構兒少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之終身盛行率,是一般兒童精神疾患盛行率(10.1%、1.7%、0.1%)的1.5倍、6.7倍及41倍。此外,機構中兒少六個月的精神疾患盛行率為28.9%,也高於一般兒少(25.0%)。機構中兒少約有一成自陳有明顯憂鬱,且在8至12歲的族群高達一成七。梁歆宜醫師指出,在兒童時期(尤其是幼年時期)遭受到虐待經驗,不僅對個案在精神心理層面的影響,同時也會長期影響身體,包括生長發育與生理變化、引起長期發炎反應、及破壞壓力賀爾蒙的系統的調節,也就是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簡稱為HPA) 的回饋控制系統。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除了與壓力調控息息相關,同時也調節許多身體活動,包括消化、內分泌、免疫系統、心情和情緒以及能量貯存和消耗等。此外,受虐經驗對孩子身心發展的影響也包括大腦的學習功能。在大腦神經系統的生化機制作用下,腦部杏仁核的恐懼反應被過度喚起,負責理性分析的前額葉皮質功能被抑制,使得兒童青少年專注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變得衝動、易怒或是躁動不安。優先處理情緒行為問題 接續心理治療及腦部心智功能復健林口長庚兒保中心黃文怡臨床心理師表示,若是受虐兒童現階段已出現明顯的失眠、焦慮及憂鬱情緒、創傷後壓力症,進而影響生活適應、人際互動、課業學習,則應先至兒童心智科就診,請臨床醫師進行臨床評估與診斷分析。接著可依照醫師評估及診斷結果,判斷是否需要針對受虐兒童進行藥物治療,優先處理急迫的情緒行為問題,後續則可依據受虐兒童的狀態,選擇適合的心理治療取向,與進行長期腦部心智功能復健。黃璟隆教授表示,醫療機構除了通報責任外,後續的醫療身心照護及資源轉介與整合,也是在兒虐處遇的重要任務。因此林口長庚兒少保護醫療中心成立後,即將精神醫療團隊融入整體運作,同時在長庚院方的大力支持下,把兒保平台延伸到安置機構(育幼院)、學校等,以對個案進行後續的整合性服務,幫助這些孩童能健康成長。

創傷後壓力症 失憶是自我保護機制

創傷後壓力症 失憶是自我保護機制#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國片「返校」是最近全台熱映的電影,據媒體報導觀影人次已超過100萬,影片劇情也成為民眾熱切討論的話題。衛福部苗栗醫院心理師余錦星觀片後指出,劇中男主角魏仲廷每經拷打後,只要閉上眼就會重複進入相同的惡夢中,無法想起與事件有關的重要部分。女主角方芮欣一再浮現過去片段影像,卻記不起與事件有關的經過,每當接觸到與創傷相關的事物就會引發激烈生理反應,對某些事件感受卻又過於表現情感麻木疏離。上述皆為創傷後壓力反應的表現。余錦星臨床心理師表示,國片「返校」除傳遞戒嚴時期,政黨為鞏固政權所做的行為、白色恐怖事件,以及轉型正義意涵之外,他也窺見影片中主角因創傷事件所誘發的精神症狀,並藉此呼籲民眾了解及正視「創傷後壓力症」問題。創傷後壓力症 需精神科醫師評估余心理師解說,依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第五版(DSM-5),個案曾直接經歷或目睹一嚴重事件後,出現一再經歷與事件有關的經驗,例如惡夢、突然憶起創傷片段。會對引發創傷事件回憶的人、事、時、地、物,表現出逃避、麻木或無法記起。身體反應過度警覺,出現易怒、無法專注、焦慮、失眠等。這些症狀不只對個案造成心理上極大痛苦,也會對個案的生活、人際、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影響。症狀在創傷後馬上出現,時間超過三天,稱作為「急性壓力症」。若持續一個月以上,即稱為「創傷後壓力症」。但實際的診斷,仍需要精神科醫師進一步的評估。遺忘或失憶 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保護機制「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又稱創傷後遺症)是指人在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返校」影片中一句旁白「你是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雖然失憶是逃避罪惡感的表現,卻也是人類與生俱來保護性機制運作的一種,藉以減輕事件帶來的痛苦。而一句:「忘了過去,好好向前看不行嗎?」此句話也是臨床上很多家屬對個案的期望,希望個案可以忘卻過去的傷痛,重新開始,從此過著正常的生活。「創傷」比一般人知道的更為普遍一般人會覺得PTSD不會發生在自己或身旁的人,但其實它距離我們一直都不遠。因為相同事件在每個人心中的主觀體驗是不一樣的,當個體的身心無法應對威脅且出現極端壓力反應時,就易產生創傷後的症狀。從輕微的頭痛、頭暈、胸悶不適…,到心悸、恐慌、鬱悶、失眠等症狀,嚴重時也可能會合併其他精神疾病,包括焦慮症、恐慌症、憂鬱症等,並導致個體的社會生活功能出現障礙。有些創傷隨著時間經過,與良好自我照護,雖能夠自我恢復,但症狀若持續惡化,那就有就醫治療的必要。個案治療三步驟目前治療創傷壓力症的方法有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目的是改善情緒障礙、身體不適,並協助個案回歸正常的生活功能。藥物治療有緩解情緒及改善不適症狀感受的功效。心理治療在建構安全的環境下,協助個案學習適當的因應技巧,大致治療三步驟為:1.建立安全感,穩定個案身心狀態。2.整理創傷記憶。3.整合身心的痊癒與成長到新生活中。最後,余心理師提醒,在現實中,壓抑、逃避,不能帶來痊癒。但過度舔食傷痛,也會為個體帶來更多的痛苦,並延續影響到身旁的他人。唯有真實面對過去,接納自己及事實,以適當正確方式因應所處環境,放下自己的執念或對他人仇恨,生活才有邁步向前的可能。

情緒在天平兩極擺盪 躁鬱知多少

情緒在天平兩極擺盪 躁鬱知多少#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許多民眾常常好奇「躁鬱症」指的是什麼狀況?甚至有些人常常用我今天很躁鬱來形容自己。其實一般人認為的煩躁、不耐煩並不是躁鬱症的症狀,在精神醫學的定義裡,到底怎麼樣才符合躁鬱症呢?躁鬱症在青年期發病後 出現情緒狂躁時期及憂鬱時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張祺康表示,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患者在青年期發病後會出現情緒經歷狂躁的時期及憂鬱的時期,這種在天平的兩極擺盪的狀況英語形容叫作「雙極症(bipolar disorder)」。根據美國《精神醫學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DSM 5)中說明,躁期症狀是持1一週以上以情緒躁動與高亢為主要表現的疾病,主要病徵為情緒高昂易怒、易激動、目的取向活動和高風險享樂活動增加(性、金錢活動增加)、睡眠的需求減少、多話、注意力不集中、自尊膨脹、思考飛躍。而鬱期指的是持續2星期以上的低落情緒、失去興趣、睡眠失調、食慾改變、疲勞或失去活力、思考講話速度變慢、專注力下降、無用感及罪惡感、自殺意念等。躁鬱症深深影響生活 可就醫幫助控制病況躁鬱症患者常常處在情緒的交互蹲跳中,而情緒會明顯影響生活,需要固定服藥才可穩定病情。即使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有些患者也常常會因為擔心壓力會影響發病而無法接受一些生活上的挑戰。另有些患者常常會為了追求人生的自我實現,而不斷讓自己反覆處在讓自己容易發病的環境中,常見的人生關卡,對於患者來說都有可能是過不去的一道鴻溝。張祺康醫師提醒,若您不幸正處於躁鬱的幽谷中,除了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外,惟有更進一步了解自己,並在過程中不斷摸索,才能和自己的疾病和解進而新生。

年輕人有精神疾病症狀 易網路成癮?

年輕人有精神疾病症狀 易網路成癮?#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28連假即將到來,為期4天的假期,是否已安排好豐富行程,還是打算宅在家滑手機、打電動呢?根據研究指出,潛在精神疾病症狀與社群網絡和電玩遊戲成癮有關。單身、女性、年齡較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強迫症、焦慮症和憂鬱程度較低者與社群網路媒體的成癮有正相關;而男性、單身、年齡較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強迫症、憂鬱程度較高者與電玩遊戲的成癮呈現正相關。ADSD、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可能與網路成癮有關2016年3月發表於《成癮行為心理學》期刊的研究,共23533人完成調查。研究者使用卑爾根社交媒體成癮量表、遊戲成癮量表、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填量表、強迫症量表修訂及醫院焦慮憂鬱量表進行分析。參與者女性佔65%,男性佔35%,年齡範圍從16至88歲,平均年齡為35.8歲。研究者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有精神疾病症狀(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強迫症、焦慮症和憂鬱症)特徵的青少年和年輕成人可能可以列入預防網路成癮的目標,但其中網路成癮行為,社群媒體與電玩遊戲間的相關性較低,且與不同變項有關,將「網絡成癮」視為統一概念並不恰當。社群網路成癮焦慮程度較高 電玩成癮憂鬱傾向較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表示,上述研究顯示「社群網絡」和「電玩遊戲」成癮者有不同的特徵,其中社群網絡成癮者焦慮程度較高,害怕與人面對面交談,但仍期待與人互動並且建立關係;電玩遊戲成癮者的憂鬱傾向較高,可能藉由電玩遊戲逃避人群,從中尋找自我價值和成就感。網路成癮如同酒精或藥物成癮者,嘗試藉由改變心智的物質達到自我治療。社群網路或遊戲成癮者常合併有精神方面疾病,代表科技產品使用上癮者也試圖自我治療。詹佳真醫師呼籲,不論是何種原因,一旦對科技產品使用上癮,必然對社交、娛樂、工作教育還有家庭生活造成影響,讓原先想逃避的問題更嚴重。科技產品的使用只是休閒娛樂,如果有身心方面問題建議尋求專家協助,以免不小心淪為網路成癮者。師長、父母可觀察孩子行為 是否異於往常或其他孩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顯示,潛在精神疾病症狀與社群網絡和電玩遊戲的成癮有關,其中憂鬱、單身、年紀輕的人較易成為網路成癮者。呼籲親友或師長透過「覺察」、「行動關心」及「協助」成為孩子第一線守護者。父母可觀察孩子行為表現是否異於過往;學校端師長則能透過孩子間的比較,覺察出差異性(排除孩子個性特質),例如在班級中鬱鬱寡歡、沒勁、疲倦總是想睡覺等。網路成癮有3項覺察指標:網路使用時間過長、作息明顯改變、表現出很極端的情緒。例如使用網路幾乎佔據孩子醒著的所有時間,或是玩不停,睡眠減少甚至略過吃飯時間,以及如果不使用就會產生不安、焦慮甚至憤怒。孩子可能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卻沒辦法控制,當發現他們出現這些行為合併成績滑落、跟朋友沒有互動,建議進一步聊聊,給予行動關心。葉雅馨主任提醒,當孩子的網路使用行為已經無法控制,不論是親友或師長應帶孩子尋求專業協助,避免網路成癮行為造成更大的影響。

思覺失調擅自停藥 屢屢復發恐惡化

思覺失調擅自停藥 屢屢復發恐惡化#精神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輕女子從大學時開始,不斷出現妄想安症狀,總覺得有人要陷害她,也有聽幻覺及怪異的言行,就醫時確定診斷為「思覺失調症」。初期接受口服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雖然藥物的反應佳,但是卻一再擅自停藥。因為缺乏精神病識感,導致疾病反覆復發,甚至惡化。經過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暨精神醫學部邱南英醫師建議後,決定施打長效抗精神病針劑每個月一劑,治療迄今,精神狀況穩定,家庭生活和人際關係逐漸步上軌道,職場表現也已恢復以往。幻聽、妄想、怪異言行 為「思覺失調症」的典型症狀邱南英醫師說明,「思覺失調症」可能發病的原因包含遺傳、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個人的體質、環境的壓力、感染病毒、使用毒品…等因素,具體的原因迄今仍尚不明確,好發於青春期和成年的早期,常見「正性症狀」、「負性症狀」、「情感症狀」、「認知功能障礙」等症狀。「正性症狀」為腦內邊緣系統的「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過多所致,出現感官知覺的異常,像是聽幻聽,聽到別人在談論、嘲笑或批評、命令自己,也會產生妄想,認為有人要害他、跟蹤、監視或控制他等;「負性症狀」為多巴胺在大腦前額葉的功能過低所引致,如面無表情、社會退縮、懶散、消極、被動、不願睡、出席活動、變得沉默寡言等;「情感症狀」可能是因為幻覺的恐嚇、威脅聲音及妄想,導致很焦躁、緊張、恐懼、沮喪、情緒低落;「認知功能障礙」則是腦部功能退化,如記憶力變差、難以做決定、失去解決問題能力、判斷力和執行力差等。「長效抗精神病針劑」 副作用低便利性高 邱南英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病識感通常不佳,不認為自己罹患精神疾病,一旦未能及時接受診斷治療和持續治療,恐怕會造成各種功能的持續退化,最後會影響日常生活;嚴重者更可能出現自我傷害、自殺或傷害他人的行為。過去治療思覺失調症時,使用第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患者容易出現錐體外徑的症狀,如手抖、僵硬、動作緩慢、坐立不安等,也可能增加體重,或是升高泌乳激素,導致月經異常、男性女乳症等副作用;此外,有些患者害怕被他人知道自己罹患精神病,因此未能按時就醫回診、不規律服用藥物甚或拒絕用藥,導致藥物順從性差,病情因此惡化。所幸現在已有新型的抗精神病藥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療效佳,不只是改善正性症狀,也能緩解其他的症狀。其中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的「長效針劑」也已經上市,並且健保能給付,透過每個月注射1次,藥效相對的穩定,安全性佳,副作用也較少,患者能更便利用藥,改善病情。同時也能夠去除疾病的污名化,改善生活品質和人際關係,促使他們返回社會和職場,重拾健康和生活。親友適時的瞭解傾聽 大幅改善患者的預後最後邱醫師呼籲,患者應該積極接受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身旁的親朋好友應該認真瞭解疾病,適當給予患者關懷、仔細傾聽,對於患者的預後影響很大。彰化基督教精神醫療體系提供這類病患完整的醫療,除了門診、急診、急性住院和慢性住院及日間住院診療、社區關懷以外,還持續執行思覺失調症的居家照護治療,定期訪查、診療,期盼透過專業的協助照料患者,也能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