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

自閉症治療大突破!長庚研究「1療法」提升社交認知功能:效果至少4週

自閉症治療大突破!長庚研究「1療法」提升社交認知功能:效果至少4週#精神疾病

自閉症患者可能從小社交溝通困難,導致長期人際關係、興趣發展受限等影響。但林口長庚醫院近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指出,自閉症治療有最新療法,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可以提升自閉者社交認知能力,效果可維持至少4週。這項發現為自閉症治療帶來新的方向,對改善患者固執行為、情緒調節和適應功能具有進一步研究的潛力。

朋友說他不想活⋯我該如何回應?專家教「心理急救5步驟」先這樣回應

朋友說他不想活⋯我該如何回應?專家教「心理急救5步驟」先這樣回應#精神疾病

「我這陣子心情不好,能陪陪我嗎?」「對人生無望,每天都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活⋯⋯」你曾聽過身邊人說這些話嗎?當家人、親朋好友發出求救訊號,我們如何傾聽及回應,給予正確的情緒價值與支持,對於能否幫助他們度過當下的低潮及自傷至關重要。心理健康專家提醒,陪伴的重點在於不爭論對錯,透過積極提升助人心理知識和技巧,不僅自救也能救人。

思覺失調症會好嗎?醫揭新一代針劑「比高血壓、糖尿病用藥還便利」

思覺失調症會好嗎?醫揭新一代針劑「比高血壓、糖尿病用藥還便利」#精神疾病

50歲的阿如原本從事美容美甲,個性內向、勤奮,20年前出現妄想及幻覺,以為被明星跟蹤騷擾,經常與家人爭吵,甚至自傷,就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然而,阿如抱怨服用傳統藥物後,出現肢體僵硬副作用,自行停藥後導致病況加重,不在乎衣著清潔、拒絕與人接觸,失婚又失業,直至醫院團隊介入,使用新型長效針劑治療後才穩定控制疾病,目前已回歸職場。

老年憂鬱人口超過失智症!楊聰財授1招健腦:用「快樂激素」防孤獨

老年憂鬱人口超過失智症!楊聰財授1招健腦:用「快樂激素」防孤獨#精神疾病

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老年憂鬱症日益嚴重。許多老年人因孤獨感、健康問題及心理壓力導致罹患憂鬱症。《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老年憂鬱症的盛行率已超過失智症,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演變成更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提高輕生風險。提醒民眾留意長輩身體不適及身心健康問題,避免延誤治療。

咬指甲、狂洗手⋯如何改善強迫症?神經學專家教「4步驟」自我控制

咬指甲、狂洗手⋯如何改善強迫症?神經學專家教「4步驟」自我控制#精神疾病

強迫症屬於焦慮性疾患的一種,病人會出現反覆且持續的想法或行為,嚴重干擾日常生活。醫學院精神醫學研究員、神經可塑性治療法專家傑夫瑞 M. 許瓦茲(Jeffrey M. Schwartz)於《我和我的強迫行為》一書中,提出可以由自己施行、可以幫助自己與他人的「4R療法」,幫助讀者有效對抗強迫的意念與強迫的行為。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時光鮮亮麗,有時也可能傷害他人⋯他:精神病患需要的是「被理解」

有時光鮮亮麗,有時也可能傷害他人⋯他:精神病患需要的是「被理解」#精神疾病

大家對精神疾病病患的印象是什麼樣的?有時會光鮮亮麗地出現在別人面前,有時卻又跌落谷底⋯精神疾病本來就不是一直持續不斷的狀態,只是相較於正常人而言,有著一些不願意攤在他人面前的樣貌⋯《優活健康網》特摘心理作家龔佑霖所撰此文,透過他分享親身經驗,探索精神分析下的疾病面貌。

偏頭痛怎麼辦?哪類人好發、如何治療?醫揭「發作當下」快記2件事

偏頭痛怎麼辦?哪類人好發、如何治療?醫揭「發作當下」快記2件事#精神疾病

偏頭痛一發作就要人命?除了吃止痛藥還能怎麼做?神經內科醫師解析,偏頭痛好發在頭部任何一處,更可能每次頭痛都「換地方」,提醒民眾若偏頭痛頻繁發作,當下應記錄「2件事」並盡快就醫治療,不應自行亂吃止痛藥,小心治頭痛不成反惡化,可能併發焦慮、憂鬱等精神共病風險。《優活健康網》整理醫師解析「偏頭痛懶人包」7大QA一次看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