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

對抗失智症 症西醫控制、中醫輔助調理

對抗失智症 症西醫控制、中醫輔助調理#針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台灣失智症人口比例逐漸增加,目前全台已約有18萬人罹患失智症,其中65歲以上就約有12萬人。不僅如此,年紀的增加,開始造成身體以及心理機能逐漸下降,患者除了使用西藥控制外,也可考慮以中藥、針灸輔助調理。中藥「龜鹿二仙」 預防衰老中醫師指出,龜鹿二仙即是中醫傳統運用的補腎名方,《醫方集解》中也把龜鹿二仙視為補氣補血、補精髓、益氣養神,通任督二脈之藥方,目前臨床也用來預防衰老、緩解更年期症狀、骨質疏鬆等。不過,中醫師也提醒各位民眾,服用前必需經醫師診斷指導,才不致於產生不良影響。針灸 活絡醒腦對於失智症狀,可用針灸來輔助治療,「百會穴區」為頭皮針較重要的部位,有助提振精神、醒腦開竅與補養元氣,同時日常可再加強頭皮的運動區、感覺區等相關穴位;耳針則是以腦點為主。雙管齊下的治療 將效果發揮到最大作用中醫師表示,透過中醫針灸與中藥藥方,加上食療和營養補充的幫助,可有效發揮中醫預防醫學,並調理腦力退化問題,另外,氣功、打坐或調息等,也都能改善失智患者的健康狀態。

肩頸緊!少年針灸緩解痠痛 竟氣胸收場

肩頸緊!少年針灸緩解痠痛 竟氣胸收場#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針灸緩解肩頸痠痛險氣胸?針灸雖能有效改善痠痛,但恐有氣胸危機!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因課業、工作或沉迷網路而長時間久坐,一旦姿勢不良且未適當休息,容易疲勞堆積、出現肩膀痠痛的情形。患者想藉由針灸來改善肩頸痠痛和背痛問題,卻可能導致胸痛、呼吸不順或氣胸情形,民眾應多加留意。豐原醫院急診醫學科朱俊盈醫師表示,一名17歲青少年,因左側肩膀痠痛,求診中醫師針灸治療,返家後感覺左側胸痛加劇、且呼吸不舒服,緊急前往豐原醫院就診;經胸部X光發現,少年左側有氣胸情形,程度尚不嚴重,醫師先給予止痛藥和氧氣治療,並住院觀察,氣胸情形未持續惡化,已於3天後出院。朱俊盈醫師進一步說明,肺臟如同2顆氣球,外面由兩層肋膜包覆,內膜緊貼著肺、外膜則貼著胸腔壁內側,兩層肋膜間含有體液,可於呼吸時提供肺臟伸縮潤滑作用;肺部會因為結構問題、外傷或是醫療行為,造成內層肋膜破裂,空氣跑到肋膜腔中,此種情形稱之為氣胸。預防氣胸:換穴位、挑細針、針灸半吋深中醫科林煥欽醫師也表示,針灸最常見的意外即為氣胸,在背部第十胸椎以上、側胸第九肋骨以上、前胸第七肋骨以上等胸背部穴位,針刺過深時,可能導致氣胸發生;為預防氣胸發生,可盡量少選背俞穴及胸部穴位進行針灸,以夾脊穴代替。此外,林煥欽醫師說,因人體背部、肩膀的脂肪較少,病人若較纖瘦,針灸時應選擇斜針或臥針,且針細應小於3公分,入針深度只能1.27公分(半吋),避免氣胸發生;並提醒患者,針灸時應保持輕鬆心情、舒適的姿勢,針灸後適度休息,確認無不適症狀產生,若針灸後出現暈眩、悶痛、喘、臉色發白、發紺等情形,應盡早就醫治療。

3招對抗坐骨神經痛 針灸立即見效

3招對抗坐骨神經痛 針灸立即見效#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醫師常聽到患者進到診間就說自己「坐骨神經痛」,希望醫師能幫他推拿、開藥、或貼藥布幫忙止痛。這是項常見的疾病,且因症狀發作範圍大且持續性高,容易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對此,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陳明珠醫師將對「坐骨神經痛」進行詳細的介紹,讓大家更深入的瞭解:1)何謂「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受到異常刺激,造成下背部以下至下肢的疼痛症,症狀可能迅速且突然發作,不會是漸進式,一旦發作,可持續數週以上;從腰、下腰處、臀部至下肢,甚至到足跟蹠部,嚴重時恐刺痛、麻木、或腿膝部無力,併發症可能影響腸道或膀胱控制喪失,造成排泄機能異常。2)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因素及族群?● 常見於中老年患者,因脊柱退行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所引起的疼痛。● 懷孕者,因子宮擴大直接壓迫的結果所導致。● 患有脊椎腫瘤者,腫瘤直接壓迫坐骨神經或神經根就會造成症狀。● 損傷造成,如骨折、感染或炎症引起。3)何種行為恐加劇疼痛症狀?可能因彎腰的姿勢、坐姿及座椅不適當、甚至咳嗽或打噴嚏而劇烈疼痛。對此,病患在日常生活中更應注意正確的坐姿、站姿、睡姿及搬運重物的姿勢,如搬重物時應彎曲膝蓋作蹲起式抬重,較不易造成腰背部問題。4)如何治療?● 物理性治療/復建,包括症狀改善及手術後復健二種,或是按摩、整脊及瑜珈,有時也能幫助緩解。● 化學性治療/分為口服藥物或直接注射藥物二種,椎管內注射可迅速降低周圍神經的炎症,因此常用於嚴重的坐骨神經痛;口服藥物又分為中藥及西藥,雖然制成及原理不全然相同,但效果都是能緩解疼痛。● 侵入性治療/針灸或外科手術,針灸對坐骨神經痛的緩解有立即改善的效果,且針療後若能緩解疼痛,仍建議用中藥配合治療,以及搭配西醫的復健治療,來達到持續性的治療效果;若是持續而嚴重的坐骨神經痛,已影響到行動和排泄功能,醫師將評估外科手術的必要性。

顏面神經麻痹 針灸可解救

顏面神經麻痹 針灸可解救#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54歲男性公司主管,平時工作承受不少壓力,有一天起床發現左半邊臉部肌肉麻木,左側額紋消失,口眼歪斜,漱口時水會從嘴角流出,眼淚液淚流不止,耳鳴,在服用類固醇之後並未獲得完全的改善。醫師指出,這是一個很典型的顏面神經患者所經歷的遭遇,當然典型的顏面神經麻痺患者並不一定都伴隨有眼瞼搐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周宗翰說,平常人眼皮如果一直跳個不停,大部分多以喜怒哀樂的前兆看待,很少懷疑是身體不健康所發出的警訊。這種現象常見於成年人,通常上下眼瞼均可能發生,少數伴隨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一起出現,其症狀包含:臉部肌肉會不自主抽動或痙攣,臉歪嘴斜,眼皮不能閉合,下眼皮往外下翻,流眼淚或眼睛乾澀,喝水從嘴角流出,吹口哨漏風,額部皺紋消失等。9成患者經治療會痊癒周宗翰表示,其實民眾碰到此問題不必太過驚慌,每個人都有機會發生,基本上這種病程大約為一個月左右,約9成的患者經過治療後自己會慢慢痊癒,但是卻有約1成左右患者未接受治療將會造成永久性的口眼歪斜症狀。周宗翰整合中醫各種理論療法,採用的是以董式奇穴為主的穴位包含火主穴,靈骨穴,大白穴,側三里穴,腎關穴等,加上以溫灸配合呼吸吐納來做動氣療法,可有效減緩神經炎性改變及水腫程度,臨床上已經證實可獲得不錯的療效,也可有效縮短病程,快速減輕患者痛苦。此外周宗翰醫師也建議,平時避免過度勞累、養成規律運動、多攝取蔬果、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取將有助於提升自體免疫力,這樣就可以預防顏面神經麻痺這種困擾的病魔纏身。

中醫治療雄性禿 「針」能讓你長頭髮

中醫治療雄性禿 「針」能讓你長頭髮#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許多年輕族群更是早早出現了掉髮危機。中醫師表示,一名33歲的許先生,於三年前發現兩側額頭的頭髮開始稀疏,髮線後退的狀況,且使用生髮藥水一年半療效並不理想,直到接受中醫師施予頭皮穴位的針灸治療,一個月後,終於新生了不少黑髮。台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中醫學認為毛髮生長所需的養分需由人體充足血液來供應,一個人只要觀察髮質好壞,便可察知血液的盛衰盈虧,氣血充足的人毛髮潤澤;反之,氣血不足則無法提供毛髮所需的營養,會使毛髮失澤、脫落。百會穴、四神聰穴 助你增髮林在裕醫師表示,依中醫觀點來說,頭皮氣血不足不能提供頭髮營養是禿髮的主因之一,像許先生因罹患雄性禿而頭髮稀疏的現象,可藉由針灸頭皮的兩個穴位:百會穴、四神聰穴來疏通經絡,並改善頭部周邊的氣血循環及新陳代謝,進而滋養髮絲促進頭髮生長。林在裕醫師也提到,目前頭皮針灸的療程約為三個月,臨床發現,對於工作壓力大,受情緒、壓力影響的掉髮,如:圓形禿、雄性禿,門診都有不錯的滿意度。而許多人擔心西醫用藥可能影響性功能問題,不妨可選擇中醫,以針灸方式刺激頭皮促進生髮,比較不會加重肝腎負擔。

秋冬「中風季」 針灸可降低再中標風險

秋冬「中風季」 針灸可降低再中標風險#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秋冬交替之氣,氣溫早晚落差大,讓這時候成了名符其實的「中風季」,而根據統計,中風長期以來成為我國十大死因中的第三名,也是成人殘障的第一主因,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在這樣的季節,應慎防中風!除了預防中風之外,中國附醫中醫部針灸科主治醫師張恆偉指出,臨床上常見到復原良好的病患,出院不久後竟再次中風,且嚴重程度更甚於第一次。這些病患部分不幸往生或喪失意識,部分就算復原良好,心頭也會蒙上再度中風的陰影。許多原本過著美滿生活的民眾,因為突如其來的中風,人生全變了樣,病發後衍生出來的經濟與照護負擔,更嚴重衝擊整個家庭。針灸具輔助效果 可望改善中風  張恆偉根據臨床經驗,中風住院病患在尋求復原的過程中,大多為了改善意識不清、手腳無力、言語困難、吞嚥困難等問題而會診針灸科,配合針灸治療後,症狀多會獲得改善。另一方面,中國醫藥大學林昭庚教授與施純全醫師日前分析健保資料庫發現,中風病患接受針灸治療,可以降低再中風的機會,其效果並不輸給藥物預防。張恆偉表示,有鑒於針灸的輔助效果,健保局七年前就啟動「腦血管疾病中醫輔助治療計畫」。中風三個月內病患住院時,於各個醫院接受針灸治療,本來均為自費數百元一次,在計畫補助下,現僅須部分負擔五十元。「腦血管疾病後遺症中醫門診照護計畫」則針對中風兩年內加入計畫者,於回診時提供額外的相關評估。三高患者 秋冬應注意保暖他解釋,臨床上施行針灸時,除了常用的穴位,也會考慮個人體質差異。譬如意識不清合併心律不整者,張恆偉會選擇穩定心律的穴道;言語困難者要下在經穴;手腳無力加上腎虛者,則須加強補腎氣之穴。預防中風從心主血脈著手,內關穴為常用穴道。配合藥物治療時,血循方及補氣驅風散是最常見的處方。而迎戰中風的支持系統日漸堅實,張恆偉提醒民眾,自我照護能力也須加強。尤其是心律不整、血糖血脂血壓三高、過度肥胖、長期抽菸者,更要注意防範。 

舒緩壓力、調體質 針灸帶來好孕

舒緩壓力、調體質 針灸帶來好孕#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近一位35歲女性嘗試懷孕多年未果,做了兩次人工受孕沒有成功,懷抱著一絲希望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就診,中醫科醫師林俐嘉根據她的體質,並且參考患者有過敏性鼻炎病史選用穴位,治療方式包含使用:針灸、耳針、藥薰、拔罐等,每週規律針灸治療2-3次,一個月後病人回診時滿臉笑容的說驗到兩條線。現代人越來越晚婚,使台灣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許多人更是等到婚後準備想要孕育孩子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容易懷孕,經過西醫檢查之後,有的婦女發現自己有子宮內膜異位、多囊性卵巢、卵巢衰竭等不利懷孕的因素。也有的婦女各樣檢查都正常,甚至連基礎體溫表都很漂亮,但就是遲遲沒有好消息。林俐嘉醫師建議不孕病人,可採用中西醫合併的治療,且不論男女皆可採用針灸療法調暢氣血循環,使人體陰陽平衡,身體狀態達到適合懷孕的環境,以增加受孕機率。針灸副作用少 相對安全同時,針灸沒有類似藥物有交互作用的禁忌,副作用相對是少,只要注意前胸後背的安全深度,病人不要在太餓、太飽、太累的狀態下針灸,針灸是安全、簡單又有速效的治療方式。最後林俐嘉也提醒患者,懷孕期間也是可以針灸的,只要避免腹部針灸,以手腳代替即可。而懷孕前三個月仍屬不穩定,尤其有2次以上自然流產病史的人,建議仍持續針灸至懷孕滿三個月,期間患者仍須注意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不食生冷、適度活動、保持心情愉悅,針灸也能緩解孕期噁心、嘔吐、頭暈等種種不適感。

心路歲末募款 侯昌明夫婦力挺

心路歲末募款 侯昌明夫婦力挺#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心路基金會於2013年終舉辦「生活好天天」歲末募款活動,邀請侯昌明、曾雅蘭擔任愛心大使,鼓勵民眾支持心路,捐款滿額還送知名插畫家兔包設計的精美酷碰手札禮。心路基金會執行長宗景宜提到,每年歲末募款時,都會特別有寒冬送暖的感覺,因為總是會接收到來自各界的愛心和關懷,讓智能障礙者能過個好年。經濟不景氣 募款連續下滑但伴隨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心路基金會長期靠小額捐款的服務經費來源連續下滑,又在各項物資及人事成本的上漲下,在2013年度的經費上,早期療育與成人服務各項經費增加近一成。因此,在這歲末年終之時,心路也急需每一位社會大眾的幫忙與支持。做為本次活動愛心大使的侯昌明、曾雅蘭,也有感而發的說,第一次接觸智能障礙孩子,雖然自理能力較弱,但努力學習、成長的精神真讓他們特別感動,也請大家一定要一起支持這群智能障礙寶貝們。生活好天天歲末募款活動,民眾只要單筆捐款滿1,000元,就會贈送兔包設計的精美酷碰手札乙本,裡面更有全台61家精選愛心店家優惠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