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

國小時期高度近視 未來失明風險大增

國小時期高度近視 未來失明風險大增#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沒戴眼鏡、沒有近視,在台灣似乎早已成為稀有動物,而要減少我國民眾的近視率,唯有從兒童時期培養起,避免過度用眼,才能對症下藥,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台灣有近六萬人失明,其中,高達九成以上都可預防與避免,國民健康署就呼籲,兒童時期若有高度近視,未來罹患白內障、青光眼等風險將大大提高,提醒家長控制兒童的用眼時間。根據醫學研究顯示,年紀越小近視,越容易高度近視(度數>600度),而高度近視亦易產生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我國青少年近視率 高達八成國健署統計資料指出,102年3歲至未滿6歲、6歲至未滿12歲及12歲至未滿15歲之近視盛行率分別為6.1%、43.3%和66.9%與98年之調查資料比較7.7%、43.8%和69.7%,近視盛行率稍有減緩現象。惟該項調查亦發現近視兒童戶外活動情形「幾乎天天都去」之比率有16.4%與98年14.1%相比,有微幅提升。但是,假日「看電視及打電腦、上網或打電動」的時間在102年仍約4.4小時,仍遠大於美國兒科醫學會指出的兒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不超過1小時的建議。為避免孩童戶外活動過少,以及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影響孩童的視力,甚而加深近視度數,國健署呼籲民眾要掌握3要原則,每日戶外活動2~3小時以上。近距離用眼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避免2歲以下兒童看螢幕,大於2歲以上兒童每日看螢幕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每年定期1~2次檢查視力,可早期接受矯治降低近視及惡化的發生。另外如小孩出現經常瞇眼、揉眼睛、近距離看東西等現象,為可能發生近視的徵象,父母應儘早帶小朋友至眼科進一步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矯治,避免視力惡化。

角膜塑型片非人人可戴 近視超過600度不適合

角膜塑型片非人人可戴 近視超過600度不適合#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國小3年級的高小弟,左右眼近數度數竟高達四百五十度,而在幾年前時,使用長效散瞳劑治療,但因畏光的副作用,治療效果不佳,雙眼近視度數逐年快速加深,後來在醫師的建議下,改用角膜塑型片進行近視矯正,目前兩眼視力逐漸進步。但醫師提醒,塑型片的配戴有適應範圍,年紀在8歲以上,近視在600以下,散光250度以下的近視患者較適用。近視年齡越小 未來高度近視增花蓮慈濟醫院眼科邱正仁醫師表示,近視發生年齡愈小,未來高度近視的機率較高,且近視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兒童、青少年在成長發育期時,因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近視度數就越深,所以,對於近視控制的預防工作,必須從國小開始,家長若稍不留意,小朋友進展到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機率將會非常大。成人用塑型片治療 矯正速度較慢在治療方面,醫師表示要減緩近視度數增加,除了點散瞳劑讓睫狀肌放鬆,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以外,還有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配戴角膜塑型片,而所謂的角膜塑型片是一種夜戴型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藉由夜間睡眠時間配戴6~8小時,改變眼角膜的形狀,進而改變眼球屈光度。大多數的配戴者早晨取下鏡片後,不戴眼鏡情況下,能保有一整天的好視力;但若一段時間未配戴,角膜將回復至原來的形狀,是一種可逆轉的矯正方式。此外,角膜塑型片雖然是適用於兒童與青少年,成年人也可以配戴,可成為近視雷射手術之外,另一種治療的選擇,但成年人的適應期會較長,矯正近視的速度也較慢。鏡片未清潔乾淨 易引起發炎邱正仁醫師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畢竟角膜塑型片是直接接觸角膜,一次就戴好幾個小時,鏡片清潔的功夫一定得做到足,否則容易發炎、潰瘍等感染問題。而配戴角膜塑型片的目的,在於延緩近視加深的速度,並非戴了就不會近視,配戴期間仍應養成良好用眼習慣,並且定期回診追蹤,才能達到控制近視的效果。 

北市近視兒童比例 竟高達四成!

北市近視兒童比例 竟高達四成!#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電腦、手機、平板等普及,孩童的輕易依賴,讓我國近視兒童的比例日漸攀高,依據臺北市小二學童專業視力檢查結果,103年1月至3月近視比率為43.08%,比例驚人,呼籲家長應讓孩童節制使用螢幕產品的時間,以免年紀輕輕,早已陷入重度近視的風險之中。兒童近視比例數據驚人衛生局指出,依據臺北市小二學童專業視力檢查結果,102年7至9月近視比率36.42%,學童近視300度以上比率3.27%,103年1月至3月近視比率為43.08%,近視300度以上比率為4.73%,顯示孩子的視力健康不容忽視。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體育及衛生保健科許裕陞科長表示,依據101年兒童福利聯盟調查,67.6%兒童多在6歲以前就接觸3C產品,且2成以上兒,童每天使用超過1小時,甚至超過3小時;7至11歲兒童的假日看電視時間,平均高於平日的2倍。呼籲家長暑假是學童接觸3C產品高峰期,家長需與孩子約法三章,若要玩3C產品,周圍環境燈光要充足,每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家長應協助監督孩子日常生活行為每日「睡滿8小時」、「吃蔬果均衡飲食」、「看電視、玩電腦少於2小時」、「戶外活動1小時」等規律生活,以維護孩子的健康。此外,也提醒臺北市國小二、三年級家長,放暑假開學前利用電話及網路掛號,填妥「護眼護照」基本資料,持護眼護照到臺北市81家合約眼科醫療院所,全程不需額外付掛號費及自付負擔費用,即可每半年免費接受專業視力檢查。

輕忽兒童近視 當心罹患白內障、青光眼

輕忽兒童近視 當心罹患白內障、青光眼#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眼睛是靈魂之窗,也是每個人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梁,因此,臺北市政府自103年7月1日至9月30日止持續推動國小學童免費專業視力檢查,項目包括:視力電腦檢查、未矯正視力測量、矯正後視力測量、裂隙燈檢查、散瞳後電腦驗光等。今年檢查服務對象更擴大至103年度9月升國小二、三年級生,同意檢查學童預估3萬人以上,故提醒家長儘速於暑假結束前帶學童接受檢查,避免擁擠,藉由早期發現高度近視高危險群,及早追蹤矯治。未用睫狀肌麻痺劑檢查視力 1/4近視學童不易被發現臺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根據103年臺北市2年級學童專業視力檢查結果發現,未使用睫狀肌麻痺劑進行檢查,約1/4有近視的學童未被正確檢查出,而有1/5沒有近視的學童可能被認為有近視。因為學童睫狀肌收縮能力易受到外在因素影響,造成量測的近視度數不準確,所以,為維護學童視力健康,推動散瞳後驗光專業視力檢查,以量測正確的度數進行矯治或追蹤。兒童近視率 正逐漸增加中林莉茹處長進一步表示,依據臺北市小二學童專業視力檢查結果,102年7至9月近視比率36.42%,學童近視300度以上比率3.2%,103年1月至3月近視比率為43.08%,近視300度以上比率為4.73%,由此可見,孩子的視力健康是不容忽視。暑假為兒童接觸3C產品的高峰期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體育及衛生保健科許裕陞科長表示,依據101年兒童福利聯盟調查,有67.6%兒童多在6歲以前就接觸3C產品,且2成以上兒童每天使用超過1小時,甚至超過3小時;7至11歲兒童的假日看電視時間,平均高於平日的2倍。因此,提醒家長暑假是學童接觸3C產品高峰期,家長需與孩子約法三章,若要玩3C產品,周圍環境燈光要充足,每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而家長應協助監督孩子日常生活行為每日睡滿8小時、吃蔬果均衡飲食、看電視及玩電腦少於2小時、戶外活動1小時等規律生活,以維護孩子的健康。高度近視者 易造成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最後,臺北市衛生局表示,600度以上高度近視者容易造成視網膜剝離、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罹患白內障、青光眼的機率亦較一般人高,所以,家長應每半年帶孩童至醫療院所視力檢查,多利用暑假到戶外活動,以避免造成增加近視度數及其他眼睛疾病等。

孩童暑假狂玩電腦 近視度數恐飆增400度

孩童暑假狂玩電腦 近視度數恐飆增400度#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暑假一到,若家長未給孩子安排活動,電腦與電視很可能就成了孩子的最佳玩伴,但根據眼科醫師針對門診的觀察,暑假是孩童近視度數最易暴增的時期,多則00~400,最少也有一百度起跳,若家長讓孩童肆無忌憚的看手機與電視,恐怕未來罹患重度近視甚至是白內障、青光眼風險恐會暴增!假日看電視比例 是平日2.2倍根據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中顯示,假日期間看電視的比例是非假日的2.2倍;玩3C產品的比率是非假日的3.31倍;而這個狀況也反應到眼科門診中,暑假一過眼科門診中近視飆升的比率普遍多出3~4成,主要原因是,爸媽上班去,孩子看書、看漫畫、電視、電腦、電玩、手機、平板一機在手,片刻不離身,誘發出假性近視或近視度數極速飆升。眼科醫師王孟祺觀察,過去近3年臨床上出現「暑期近視飆升症候群」暑假兩個月近視度數多者飆升約至300~400度,普遍飆升50~100度是很常見的現象。每年增加一百度 國小畢業近日度數驚人王孟祺醫師提醒,家長千萬不要小看這50~100度的飆升,短期極速的視力飆升對眼睛體質上是一大隱憂;如果以每年暑假飆升100度,國小還未畢業即變成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是相當驚人的現象;而高度近視可能引發的四大併發症,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視神經病變及早發性白內障等對其終身的視力健康更是一大威脅。王孟祺呼籲,暑假期間孩子近距離閱讀或玩3C產品時至少每40分鐘要休息10分鐘看看遠處;也可搭配夜間使用散瞳劑進行近視度數控制,另晚上睡覺時佩戴角膜塑形片來滿足隔日所需的視力也是一項很好的選擇,更可避免佩戴一般眼鏡鏡片遭受撞擊時對眼睛的危害,並可同時延緩近視度數的飆升。

研究:低劑量散瞳配耳穴按摩 近視能有效控制

研究:低劑量散瞳配耳穴按摩 近視能有效控制#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台灣孩童因大量且長期的接觸手機與平板,導致我國每三個國小學童,就有一位面臨近視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孩童近視年齡愈低,未來近視暴增甚至罹患各種眼睛疾病的風險將大幅提高,而台北慈濟醫院真對延緩近視度數增長的方法進行研究,發現,按摩耳朵穴道搭配低劑量的散瞳劑,能有效延緩近視度數增加的情況!高劑量散瞳劑往往會畏光 要如何治療近視,醫學界有許多方式,但目前仍以長效散瞳劑(阿托平,Atropine)效果較為顯著,雖然劑量濃度高效果較好,但其副作用畏光、近距離視力模糊多種原因,反而導致孩童不願意點藥,因此如何延緩近視度數的加深,一直都是醫學界待解決的問題。低劑量散瞳配耳穴按摩 近視有效控制台北慈濟醫院就融合了中醫耳穴合併低劑量散瞳劑進行研究,試圖找到方法降低近視度數的增加,眼科鄭涵之醫師指出,研究針對6~12歲,平均近視兩百度的孩童為研究對象,不同於一般醫師開0.25% ~ 0.5% 的散瞳劑,研究給予0.125%的低濃度散瞳劑讓孩童每日睡前使用。再加上每天至少按壓三次耳朵上的神門穴、心穴、目一穴、目二穴以及眼穴,經過一年多的研究,相較於沒有作穴位按摩僅點藥水的孩童,近視增加幅度平均少了25度。         鄭涵之提醒,如果家長平日疏於小孩視力保健問題,很可能在短短的一個暑假,視力惡化就多了100度。暑假來臨,為了避免家中孩童近視加深,建議家長一定要定期帶孩童前往眼科追蹤檢查,並配合醫師建議點藥及治療。同時,保持充足光線、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的使用眼睛,才能讓孩童保有健康的靈魂之窗。

謹記護眼7招 別讓3C成為暑假保母

謹記護眼7招 別讓3C成為暑假保母#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七月一到,孩童紛紛放暑假,這時許多爸媽將3C產品列為安撫孩童最佳的方法之一,可是長時間的使用3C產品,可能造成孩童的視力再也回不去了。根據國民健康署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至11歲兒童近視的比例為32.7%,7歲以上的學童近視比例更高達47.8%;也就是說,孩童在初期假性近視時,若未盡早矯正視力,隨著年齡層的增加,演變成高度近視後,易併發相關眼疾: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裂孔、黃斑出血及黃斑退化。統計基隆市102年針對轄區幼兒園健康篩檢資料統計中,在5,182篩檢兒童人數中,將近732人患有視力及立體圖篩檢異常,其異常率高達14.1%。因此兒童近視防治成為你我守護幼童成長重要的一環,要守護小寶貝的眼睛可依循以下護眼7招:1)每半年定期做視力篩檢2)增加兒童戶外活動3)謹記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4)看書保持35-45公分的距離5)2歲以下幼童避免使用3C產品;2歲以上使用3C產品不超過1-2小時6)均衡飲食,天天五蔬果;多食用深綠色蔬菜類,有益眼睛健康7)勿於光線不足處閱讀、使用3C產品等把握6歲前視力發展黃金期另,依據眼科醫師建議,暑假期間應避免孩童使用3C產品超過1~2小時,並多外出踏青遠眺綠色景觀;6歲以前為視力發展的黃金期,應每半年定期做視力篩檢,以了解孩童視力發展情形。可別暑假一放完,卻多了一副眼鏡當禮物。

北市近視學童多!平均每日新增4名

北市近視學童多!平均每日新增4名#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臺北市政府自102年暑假起提供國小2年級學童免費專業視力檢查,近2萬6千人次於半年內接受檢查。針對2次受檢學童檢查結果,近視比率半年增加6.9%,近視人數增加865人,代表臺北市小2生平均每日新增4名近視學童,近視增加比率以中山區、松山區及大安區為前3高。因此,北市府於103年7月1日起將持續推動免費專業視力檢查,人數預計從2萬多增加為4萬位學童,對象擴大為暑假國小升2年級及3年級,以搶救孩子的惡「視」力!臺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今日表示,2次專業視力檢查結果發現,4成5學童近距離用眼少於30公分、9成4學童每天戶外運動少於2小時、7成5學童上過安親班或課後輔導。調查結果分析「父母有無近視」、「近距離用眼」、「有無上安親班或課後輔導」與「每日戶外運動時間」均影響學童近視度數狀況。護眼5原則  抵抗惡視力林處長提醒符合受檢學童,家長應自7月1日起可利用電話及網路掛號,填妥「護眼護照」基本資料,即可每半年施作免費專業視力檢查,若經檢查後發現近視,須遵照眼科專科醫師依個人化需求,給予衛教、配戴眼鏡或後續治療,避免視力惡化。高度近視易造成視網膜剝離、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罹患白內障,青光眼的機率亦較一般人高。北市教育局體育及衛生保健許裕陞科長說,暑假是學童接觸3C產品高峰期,家長應協助監督孩子,包括以下5項日常生活行為,才能有效控制近視度數產生及惡化:●睡滿8小時。●吃蔬果均衡飲食。●看電視、玩電腦少於2小時。●戶外活動1小時。●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