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

家有長者注意!血尿就醫驚見百顆結石

家有長者注意!血尿就醫驚見百顆結石#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高齡92歲的林阿公已經攝護腺肥大10年,沒做攝護腺手術,解尿困難只裝尿管。某次血尿,就醫照X光有幾堆疑似石頭,所占的體積過大,只得進行傳統的開腹手術,沒想到石頭竟然上百顆,大的2、3公分,多數小於1公分,共重160公克。恐因攝護腺肥大,長時間解尿不乾淨,結石物質沈澱在膀胱尿管口,一段時間就脫落掉入膀胱,造成上百顆結石幾乎占據整個膀胱。膀胱逼尿肌收縮力不足 造成結石另一名62歲張姓阿嬤10年前中風,智力受損,目前有失智現象。也因血尿就醫,X光顯示有「一大塊」石頭,取出一顆大如拳頭的結石,採傳統開腹手術,取的結石約8.5公分,重達254公克。結石應該是多年累積而成,阿嬤中風後,膀胱逼尿肌收縮力不足,造成每次解尿不乾淨,長期累積沈澱物成大石頭。衛福部彰化醫院泌尿科醫師蔡卓榮表示,老人家較易膀胱結石,家人要多留意。男性長者的膀胱結石常因攝護腺肥大導致,因攝護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難,解尿不乾淨,殘尿沈澱後累積成結石。長者解尿不順應及早就醫 降低感染風險老人家或因行動不便憋尿,或因排尿功能異常而解尿不順,都可能是膀胱結石的原因。家人要多關心長者,只要解尿不順應該馬上找醫師解決,當結石還小就可用內視鏡處理,也降低結石越來越大可能引發的感染風險。蔡卓榮醫師表示,除了膀胱結石外,國人也常見腎臟及輸尿管結石,最重要的預防之道是多喝水,一天至少喝2、3千毫升,讓沈澱物不會沈澱為石頭。若有腰痛、血尿症狀,還是要及早就醫。

血尿要當心!膀胱癌初期症狀無痛感

血尿要當心!膀胱癌初期症狀無痛感#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1歲的邱先生2年前排尿開始帶血,後來血尿頻繁而就醫,診斷為第2期肌肉層侵犯性膀胱癌。後來轉變成第4期合併淋巴腺轉移,進行機械手臂根除性膀胱切除及重建人工膀胱手術,手術後固定進行免疫治療,目前可自行解尿,生活品質良好,癌症沒有復發。膀胱癌徵兆 血尿、小便困難第2期至第4期的膀胱癌是非常惡性的腫瘤,需要接受根除性膀胱切除術,手術併發症很高,造成生活品質不佳,而且缺乏適當輔助治療,病患存活率降低,這些病患需要多科整合積極治療,以提昇生活品質不佳,提高病患存活率。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微創內視鏡主任翁瑋駿表示,膀胱癌發生原因不明確,好發於中老年人。血尿是膀胱癌早期症狀,接下來會小便困難、疼痛與解不出尿。研究報告指出,吸菸是導致發生膀胱癌的主因,其他致病因素包括染料、橡膠、皮革、油漆、印刷、石油和其他有機化學工業使用的化學物品,男性罹患膀胱癌的機會比女性高出1倍。膀胱癌第2至4期 惡化、轉移快速膀胱癌依照侵犯程度分為3類, 第1類是尚未侵犯肌肉層(第1期),第2類是侵犯至肌肉層以上至鄰近器官(第2期至4期),第3類是轉移性膀胱癌轉移至淋巴及遠處器官(第4期)。第3類轉移性膀胱癌病人需儘快接受化學或免疫治療,無法手術或沒手術,平均存活率17個月。根治性膀胱切除合併轉移病兆完全切除,平均存活率可達53個月。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表示,侵犯至肌肉層以上及轉移性的病人可能快速惡化、轉移,有致命危險,2/3病人沒有治療或不適當治療,導致存活率不高。可合併「術前新輔助性化療」、微創手術及「術後輔助性化療」。新免疫藥物給病患新的希望,改善生活品質,有拉高整體存活率。

尿液竟呈紅色!泌尿道系統異常徵兆

尿液竟呈紅色!泌尿道系統異常徵兆#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有時因為吃了某些食物,會尿出顏色不如以往的尿液,譬如吃過火龍果,尿出偏紅色的尿液。但如果沒有吃火龍果,尿的顏色就偏紅,小心可能是血尿。尿液顏色正常 仍可能有尿潛血成大醫院泌尿部醫師胡哲源表示,血尿是泌尿道系統異常徵兆。尿液排出的顏色會根據出血位置、發生時間及出血量不同。但是,食用火龍果,某些藥物及維他命B,也可能造成像是血尿的顏色。然而,有些血尿卻是肉眼無法察覺尿色變化的血尿,在尿液分析下會發現尿中出現紅血球。可能是因為腎臟過濾系統受傷,或是集尿、排尿系統,包括腎盂、輸尿管、膀胱、男性攝護腺、尿道病變。不只發炎 外傷、運動也是成因尿潛血反應除了血尿,還有血紅素尿及肌紅素尿。血紅素尿為溶血性貧血、輸血反應、嚴重燒傷、感染、激烈運動造成。肌紅素尿是外傷、長時間昏迷、抽筋、肌肉代謝疾病導致。胡哲源醫師表示,依據血尿發生原因,治療方法不同:1) 發炎/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男性攝護腺發炎,使用抗生素治療。2) 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保守治療、藥物排出治療,或是內視鏡手術、經皮腎造廔取石術、腹腔鏡或開腹手術、體外震波碎石術。3) 凝血系統異常/血小板不足、血友病,常使用抗凝血藥物。除治療原因,亦可調整抗凝血藥物劑量。4) 瘤/腎細胞癌、腎盂上皮癌、輸尿管上皮癌、膀胱上皮癌、尿道上皮癌或前列腺癌。依病症分期,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5) 外傷/車禍、外力撞擊或穿刺傷,依傷害種類及部位保守觀察性治療或手術止血。6) 運動/少數人激烈運動後會血尿,改變運動強度及方式可獲得改善。7) 月經/月經時尿液檢查,會於尿中混入經血。

腰痛就是腎臟出問題?專業醫師大解密

腰痛就是腎臟出問題?專業醫師大解密#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位於腰後兩側的腎臟,又稱「腰子」,因為疾病不容易被了解,加上人人耳聞「洗腎」色變,許多人對某些症狀常有相同的疑問,例如:「腰痛就是腎臟不好嗎?」、「出現症狀時應該看泌尿科或腎臟科呢?」事實上,腰痛來源很多,機件、皮膚、神經都有可能是兇手,對於難解的腰痛問題,專業腎臟科醫師教你如何找出兇手!腎臟功能不好並不會出現腰痛情形亞東醫院腎臟科醫師徐愷翔表示,腎臟對於人體排毒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腎臟是否能發揮正常功能對於調節體內環境、排除毒素非常重要。腎臟的好壞通常取決於腎臟是否能發揮正常功能,因此單以功能而言,腎臟功能不好多半不會出現腰痛的症狀。徐愷翔醫師表示,除了腎臟外,後腰部的人體組織,包括:脊椎骨、脊椎附近的神經、以及表淺的肌肉、肌腱、皮膚,都有可能是腰痛的來源。腎臟結構、功能出問題要分別看不同科此外,許多病人對於自己該看泌尿科或腎臟科也常感到疑惑,徐愷翔醫師認為,如果腎臟裡頭長了腫瘤、長了膿包、長了石頭,都是屬於「硬體」也就是結構性上的疾病,通常我們會請泌尿科醫師幫忙。如果是腎臟的排毒功能下降,體內的尿毒上升,可以看作是「軟體」也就是功能上的異常,這時候請由腎臟科醫師來傷腦筋。檢驗尿毒素含量可看出腎臟功能是否良好另外,徐愷翔醫師也提到,若將腎臟疾病大致分為功能不佳與結構異常。對於腎臟的結構,醫師常會安排超音波檢查,在沒有輻射線的狀況下,大致了解是否有結構的異常。針對腎臟的功能部份,由於排毒是腎臟的重要功能,因此醫師可能會檢驗您血液當中的尿毒素含量,一旦尿毒素上升,可能就是腎臟怠忽職守了!

泡泡尿就是腎臟病?站姿可能是兇手!

泡泡尿就是腎臟病?站姿可能是兇手!#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同樣是泡泡尿,結果可能大不同!剛滿20歲的小李多年來小便一直有泡泡,但尿液篩檢結果顯示腎臟並無異常;50歲的王女士也因小便有泡泡求診,尿液分析發現血尿及蛋白外,抽血檢驗發現王女士有急性腎臟損傷,醫師建議接受腎臟切片檢查,病理報告為甲型球蛋白腎病變,經接受高劑量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後,腎功能維持穩定。尿液速度過快也可能出現泡泡成大醫院腎臟科醫師郭依婷表示,正常生理情況下,如尿液速度較快、溶質濃度較高而改變尿液的表面張力,小便也可能出現泡泡。關鍵則在於分辨尿液中的溶質,尤其是蛋白質,也就是所謂的「蛋白尿」,並據以追查背後的實際病理原因。暫時性、姿勢性蛋白尿都是良性病程尿液中常見蛋白質溶質,也就是「蛋白尿」。發燒、感染、運動導致腎臟過濾通透性改變而造成的暫時性蛋白尿,與活動和站立有關的姿勢性蛋白尿,多認為是良性的病程,隨著年紀增長後逐漸改善。因此,若為持續出現的蛋白尿,就要提高警覺背後有無潛藏的疾病。泡泡尿未改善應盡快就醫郭依婷醫師指出,病理性蛋白尿可能來自原發性腎臟病(例如腎絲球腎炎)或常見的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所引起。腎臟是維持身體代謝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藉由尿液的變化可作為觀察腎臟疾病的1項指標,不論是泡泡尿或蛋白尿,皆有正常和異常的可能性,雖不需過度緊張,但也不能掉以輕心,郭依婷醫師指出,若持續未改善,應進一步諮詢專業醫師以盡早找出病因。

防攝護腺癌 PSA多少才安全?

防攝護腺癌 PSA多少才安全?#血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男人只要活得夠老,就幾乎都會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雖然攝護腺肥大並不一定會進展到攝護腺癌,不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所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攝護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都是第6名,且有逐年上升趨勢,上了年紀的男人們須特別注意! 頻尿、夜尿、解尿困難衛福部桃園醫院泌尿科醫師莊恆彰表示,最近天氣逐漸變涼,攝護腺肥大病人因為頻尿、夜尿、解尿困難就醫有增多現象,通常男性50歲以上就會開始出現攝護腺肥大症狀,治療方法會先以吃藥控制,若效果不好,或有膀胱結石、血尿及腎臟水腫等併發症,才會建議以手術治療。 PSA超過4屬於不正常攝護腺肥大病人就醫時,通常都會進行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檢查,以及肛門指診,以確認是否有罹患攝護腺癌的可能性,莊恆彰醫師指出,PSA一般平均值為1ng/ml以下,超過4ng/ml則屬於不正常,若是偏高時,會再做攝護腺切片檢查,在超音波之下,用粗針抽吸攝護腺組織後,化驗檢查確認是否有癌細胞。 攝護腺癌治療以手術切除優先莊恆彰醫師進一步指出,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以外科手術切除為優先,若是年紀大且心臟與肺部有問題,則會進行放療與冷凍治療,至於全身有轉移的情況下,就以荷爾蒙治療或是化療為主,而攝護腺癌轉移最多的部位是骨頭。 5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抽血檢查PSA很多男性都是因為解尿問題就醫,在檢查PSA指數異常時,被發現罹患攝護腺癌。因此,莊恆彰醫師提醒,老人家很常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而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的症狀差不多,因此,5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定期抽血檢查PSA指數,有家族史者,應在45歲做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時做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醫訊/男人不能說的「泌」密-攝護腺癌!

醫訊/男人不能說的「泌」密-攝護腺癌!#血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的攝護腺癌發生率快速上升,從1、20年前的第7、8位,到現在已躍升為男性的第5癌症,據衛生署統計,近2來國內每年新增約5千例攝護腺癌病例,以攝護腺癌來說,因為早期沒有太多明顯的特殊症狀,許多人是頻尿、夜尿、血尿和尿道疼痛等泌尿系統症狀就診才檢查發現。3成患者診斷是末期 會腰痛、骨折臨床上約3成患者診斷出來已是末期,這時癌細胞早已經轉移,侵犯到骨骼、淋巴腺甚或腰椎,會造成腰背疼痛,甚至還可能產生病理性骨折。攝護腺癌好發年紀於50歲以上的熟男,但近年來因環境變遷,患者年紀有下降的趨勢,除了定期抽血追蹤PSA數值及做肛門指診預防攝護腺癌外,還提醒攝護腺癌患者,一定要特別預防骨轉移的發生及治療,因為攝護腺癌在發生骨轉移後患者的存活率相當高,治療可減輕疼痛並延緩惡化,也可減少病理性骨折及癱瘓的發生率。講座宣導攝護腺癌預防治療為了增進國人對於攝護腺癌的預防及治療常識,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於105年12月17日(星期六),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2室舉辦「攝護腺癌治療新進展」民眾衛教講座,並邀請到泌尿科的專業醫師與民眾面對面,歡迎病友及民眾踴躍參加。名稱:「攝護腺癌治療新進展」民眾衛教講座時間:105年12月17日 星期(六 下午14:00-16:40地點: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2室 (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洽詢:採下列任一方式 免費報名1) 電話報名:02-2351-8660 2) 線上報名:goo.gl/EWVt9z (請優先以此方式報名,以加速報名作業)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