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研究:吃個早餐也能減肥!

研究:吃個早餐也能減肥!#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匆匆忙忙起床,早餐常常來不及吃?現代人上班上學趕趕趕,難以認真地坐下來好好吃一頓飯。然而研究顯示,天天吃早餐並選擇優質蛋白質食物,有助於穩定血糖,長期下來更有助於降體脂肪、控制體重。據2015年發表於《營養學雜誌The 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顯示,相對於只吃3克蛋白質的學童來說,吃18克蛋白質的學童脂肪平均消耗量會高出16%、醣類代謝在餐後第4小時會高出32%,而且飢餓感降低14%、飽足感增加32%。吃早餐助穩定血糖 降低慢性病發生率2009年發表於《糖尿病照護Diabetes Care》期刊的研究顯示,沒吃早餐時,午餐前血中游離脂肪酸(FFA)濃度和午餐後血糖都上升;但有吃早餐時,午餐前血中游離脂肪酸濃度較低,且午餐後血糖上升幅度會減少95%。董事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明,血中游離脂肪酸濃度增加會造成胰島素阻抗,使血糖濃度上升;而從研究可見,吃早餐能抑制午餐前的游離脂肪酸濃度,有助於穩定血糖、減低肥胖和慢性病發生率。早餐單喝果汁 血糖容易波動玉許惠主任建議,盡量選擇優質蛋白質食物,如茶葉蛋、原味低脂乳品、無糖優酪乳和無糖豆漿,而飯糰和三明治可挑選瘦肉如鮪魚、烤雞等內餡。盡量避免油炸及加工肉品。另外,想喝咖啡可選擇拿鐵,但要注意奶茶裡如果添加的是奶精,不但無法補充蛋白質,還容易攝取過量油脂;也別單喝一瓶果汁當早餐,人造果汁反而容易讓血糖波動大。許惠玉主任再次強調,因為身體在前一天晚餐後,整晚處於空腹狀態,如果隔天又沒吃早餐,等到午餐時往往已餓過頭,產生彌補心態吃下比平常更多份量,還會特別想吃鹹甜重口味等易胖食物;即使再忙再趕著上班,還是別忘了吃含有優質蛋白質食物的早餐!

過敏好不了 這些食物害的!

過敏好不了 這些食物害的!#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以前我也跟其他媽媽一樣逛逛婦幼用品店,看看有沒有適合寶寶的零食,但每回一看到商品背後密密麻麻的成分說明,就會自動把它們放回架上。我認為成分愈天然、愈單純的食品,才代表愈健康、愈安全,但這對加工食品而言真的太難做到了,所以我也幾乎不會花錢購買它們。堅果對孩子成長發育很有幫助小朋友嘴饞時,玲玲會幫他們準備新鮮水果,或以天然維他命軟糖來讓他們解解饞。此外,無調味的堅果含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及礦物質,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也有幫助,也是我們家餐桌不可或缺的東西。如果是3歲以下的幼兒,擔心堅果類容易嗆到的話,建議可以磨成粉後再給他們食用。麵包DIY 安全又健康 一般市售的麵包、蛋糕含有太多的添加物及反式脂肪,所以我們很少讓女兒吃,取而代之的是在家自己做麵包。自從家裡買了一台麵包機後,麵包DIY就成了每星期玲玲和大女兒的重要事情。其實做麵包一點都不難,沒有大家想像中需要揉麵、發酵等繁雜步驟,只要把材料備齊並稱好份量,然後直接倒入麵包機裡,時間一到就有香噴噴的麵包吃了!自己做麵包不但安全、衛生又好吃,最重要的是不會添加一些亂七八糟的色素、香精、香料,不必擔心孩子吃了身體會出狀況。不過要提醒家長們,雖然自己做的麵包比較安全、健康,但麵包還是屬於碳水化合物,給小朋友食用的份量不能太多,否則吃了太多精緻醣類,正餐就會吃不下,反而容易導致營養不均的情況。餅乾、蛋糕可能含有代糖、色素等過敏原由於一年才過一次生日,蛋糕肯定是生日宴上不能缺席的主角,否則孩子們會覺得很掃興,但市售的一般蛋糕被我們家列為拒絕往來戶,該怎麼辦呢?幸好,找到了一間有機蛋糕店,每年女兒生日時,就會去訂有機蛋糕來慶祝,這樣孩子就能吃得開心又沒負擔。每當家長帶著過敏發作的孩子來找我,我會仔細跟他們討論,層層過濾可能造成過敏的原因,且告訴他們如何杜絕過敏原,雖然家長們都很願意配合,但有一項漏網之魚,就是加工食品。餅乾、零食這些加工食品含有代糖、色素、香精及反式脂肪等各式各樣的添加物,是引發過敏或讓症狀加劇的一大原因,但家長們還是會讓小朋友食用,除了不知道它們是過敏原外,也可能覺得於心不忍或拒絕不了小朋友的要求。加工食品可能是過敏好不了的原因到底什麼是加工食品?還是有很多家長搞不清楚。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定義,加工食品為任何生鮮農產品以外的食品,及經過加工程序(包括:罐頭包裝、烹調、冷凍、脫水和研磨)的生鮮農產品。簡單的說,只要不是天然的、不是食物的原形,就屬於加工食品。為什麼加工食品不能碰?主要是它們在製造時會加入許多添加物,像是防腐劑、抗氧化劑、殺菌劑、漂白劑、著色劑、膨脹劑或調味劑等。這些添加物可以讓食品的賣相更好、嘗起來更可口。由於人體可以自行代謝這些添加物,因此在合理的使用範圍內,這些添加物對一般人是無害的,但對過敏兒而言,它們很有可能是讓症狀一直好不了的原因之一。添加成分越多 越容易誘發過敏當家長們已經盡量將環境打掃清潔、要求小朋友對造成過敏的食物忌口,但皮膚紅癢、發疹子、鼻炎、氣喘等症狀還是一再出現的話,一定要再次檢視孩子最近的飲食,是不是吃了加工食品。當然,現實環境中我們很難完全杜絕加工食品,因此建議家長,在選購食品時多費心,仔細看背後的食品說明,若添加的品項愈多、看不懂的成分愈多,代表很可能是誘發過敏的高危險因子,此時請放棄,改選成分較單純的產品。爸媽以身作則 「三不三要」避免吃零食我們會要求過敏兒這不能吃、那不能碰,但若爸媽自己無法以身作則,頻頻在孩子面前吃零食,孩子怎麼可能會願意配合。很多孩子零食吃上癮,有時還因此擔誤正餐,造成這樣的情形,家長的態度是重要關鍵。針對這樣的情形,要以「三不三要」原則,來改善孩童食用零食的情況。1) 三要/要用新鮮食物取代加工食品、要讓孩子認識各種食品成分、要讓孩子培養健康飲食習慣。2) 三不/不以零食為獎勵品、不在看電視時吃垃圾食物、不在家放置太多零食。除了遵守三要三不政策,建議家長自己本身也要拒絕食用,若真的無法做到,至少別在孩子面前吃,才不會讓他們覺得無所適從。(本文摘自/低敏共生,小兒過敏自然消失!/三采文化出版)

保「肝」康 口服藥有條件開放

保「肝」康 口服藥有條件開放#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上萬名B、C肝患者有福了!「肝病」堪稱「國病」,根據104年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每年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死亡人數高達13,000人,C肝治療多會產生副作用使患者中斷治療,而國外成功研發出C肝全口服藥物,治療成效可達9成以上,我國在去年核准引進C肝全口服藥物,並於今年有條件開放藥物給付,大幅降低患者的醫療負擔。副作用微發燒、咳嗽 嚴重時可能會貧血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劉俊人表示,C肝是台灣肝病僅次於B肝的第二號殺手,過去治療方式是以長效干擾素及口服雷巴威林為主,治療過程中會發燒、咳嗽、食慾不振,嚴重時亦可能出現貧血、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症狀。患者容易中斷治療,因此台灣C肝治療比率欠佳。劉俊人教授進一步指出,除了C肝納入健保外,給付B肝治療也大幅放寬條件,干擾素治療從原先6個月延長至12個月,e抗原陽性患者可用口服藥物治療到e抗原消失,而e抗原陰性患者則從原來的限制兩次放寬至不限次數,為患者提供更健全的保障。C肝接受病毒突變檢測(RAS) 提升用藥療效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強調,現階段健保給付2款C肝全口服藥物治療成效高皆有可能引起肝功能指數異常,若患者有嚴重肝纖維化、肝硬化在治療時更須謹慎,建議應與醫師充分討論後擬定治療對策。此外,高嘉宏理事長提醒許多C肝患者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同時服用C肝藥物可能引發藥物交互作用,患者若有相關病史務必主動告知醫師目前使用哪些藥物。健保亦規定患者使用某款藥物前需接受病毒突變檢測(RAS),可確認病毒是否突變以降低用藥風險。 

手搖飲大數據!秒懂你是哪裡人

手搖飲大數據!秒懂你是哪裡人#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臺灣手搖飲為全球知名特產,客製化的分級口味、專業級的服務總是讓外來旅客津津樂道,不論夏天冬天,飯後一杯手搖飲解膩回甘,戒都戒不掉。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知名手搖飲連鎖業者共同分析手搖飲點單大數據,選擇北部(臺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市)及南部(嘉義縣、臺南市及高雄市)6個縣市,共抽查300家門市販售系列手搖飲,由1,920種組合發現,北部比南部民眾更喜歡選擇低甜度飲料。地域性差異影響南北民眾對手搖飲甜度及冰塊的喜好研究顯示,6成的北部民眾選擇低甜度的手搖飲,近5成的北部民眾喜好不含冰或熱飲,8成的南部民眾喜好含冰塊飲料,證實南部口味偏甜的說法,此外,氣溫炎熱也反映民眾對冰塊的選擇,地域性差異影響南北民眾對手搖飲甜度及冰塊的喜好。臺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目前臺灣手搖飲一年的市場規模約為800億元,每年賣出12億杯手搖飲。南北民眾都喜歡回甘且馥郁的綠茶、原鄉四季等茗品手搖飲,103年北部民眾有28.7%會選擇無糖,105年選擇無糖已增加至35.8%,而全糖由7.6%降低至3.8%,由大數據發現低甜度手搖飲族群逐年上升,高甜度手搖飲大幅度下降,顯示民眾對健康手搖飲議題的重視提升。冰塊工廠5%有不符規定臺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飲料買到手應儘速喝完,冷凍並沒有辦法殺菌,且冰塊使用的水源必須過濾及殺菌,臺北市衛生局105年針對飲冰品業者及食用冰塊製造工廠,共計抽驗398件產品,檢驗生菌數及大腸桿菌群,結果仍有5%(20/398)有不符規定情形,食品業者應重視製作過程及自主管理,建議市民朋友購買手搖飲後儘速喝完,避免放到冰箱隔天再喝。 

講座/運動養生

講座/運動養生#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家一起動一動,邊運動也可以邊養生!久坐不運動、飲食精緻化、熬夜又晚睡是現代人的通病,利用小動作改變姿勢或按摩身體可以達到經血通暢,簡單養生的目的。本次講座邀請針灸科主任吳建隆分享「運動養生」講座,講座內容將會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與大家分享,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運動養生時間:106年3月29日(三)上午8:30-9:00地點: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中心)1樓寬心堂(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530號)洽詢:02 2591-6681

點心亂吃 這病死亡率增27%

點心亂吃 這病死亡率增27%#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波動問題是每日大事,高達8成患者不知道每日營養攝取的限制量,不懂得聰明選擇食物,少量多餐容易在無意間攝取過量,更會誤踏高糖、高鹽、多脂的飲食地雷,一名65歲的女性患者,罹糖尿病20年後受肥胖問題所苦,藉由餐間攝取吐司、蔬菜餅乾、豬肉乾節食減重,沒想到含鈉量、含油量高、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反而讓他血糖、體重雙失控! 服藥變胖、體重過重者 死亡率高出27%糖尿病患容易血糖波動,據國健局統計,國內4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7成有BMI過重及肥胖的問題。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後,體重有可能較治療前增加;另外,患者本來就體重過重者,也可能使血糖無法得到良好控制。體重若持續超標,中風、死亡率也要比體重正常者高出11%、27%!乳清蛋白 能助糖尿病患降低21%餐後血糖台北市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提醒,糖尿病患若想控糖、減重兼顧,日常飲食要注意少油、少鹽、多纖的飲食原則。另外優質蛋白質的攝取,如:乳清蛋白也十分有幫助,有研究證實,依照營養攝取的專業設計,能有效幫助糖尿病患降低21%餐後血糖,減輕7.6公斤的體重。一般人確實能透過少量多餐,或不吃來達到減重的目的,但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用藥不吃,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問題。飲食中若能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取量,可以同時控制體重,更能有效降低因糖尿病所引起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風險。「三少一多」 降心血管疾病風險國際和台灣針對糖尿病患如何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除此之外,程涵宇營養師指出,糖尿病患為了控制體重、血糖,建議可以適量地補充「優質蛋白質」,優質蛋白質可幫助抑制食慾、增加飽足感。另外,「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的營養原則為病友最佳的飲食建議。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表示,糖胖病友「控糖、減重」併行,透過藥物搭配飲食,才能做到最全面代謝控管。  

講座/失智症病患的飲食營養

講座/失智症病患的飲食營養#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社會高齡化,可以預期未來失智症的人口數也會依比例上升,失智症防治成為一重要課題。而目前失智症在治療上,大多只能延緩病程的惡化,難以逆轉或者根治,也沒有很好的方式來預估一個人會不會得到失智症。因此,如何降低失智症發生的機率,是和每個人都切身相關的問題。飲食的部份如何來預防失智風險呢?又發生失智後飲食部分應注意什麼呢?此場團衛將由營養師吳宛真介紹預防失智飲食及失智後飲食注意事項。名稱:失智症病患的飲食營養時間:106年3月30日(四)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咬合困難 缺牙不補恐致關節障礙

咬合困難 缺牙不補恐致關節障礙#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逾60歲婦人因為吃東西有困難到牙科門診求診,經過醫師檢查後發現,口內後牙區有2處缺牙,原本可接觸的上、下牙齒在拔完牙一段時間後,上下排牙齒變得無法緊密咬合,造成咬合吃力、進食困難。長期缺牙不補 恐影響進食與咬合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醫師楊智仁表示,因長期缺牙不補影響到進食與咬合的案例不少,此類患者需要花2-3個月時間做咬合調整,必要時甚至需要拔除無法保留的牙齒,使患者上、下牙能完全接觸,再將缺牙區部份以合適的假牙贗復,缺牙處的假牙補綴方式一般可以考慮活動假牙、固定牙橋及人工植牙。蛀牙缺牙不補 嚴重恐致關節障礙楊智仁醫師指出,上述案例的病人就是忽略了假牙的重要性,導致缺牙的緊鄰牙齒因為長久沒有補綴而傾斜,而缺牙處的對咬牙也因無阻擋而向下長長,致使咬合亂掉了而無法進食。「缺牙不補,後患無窮」,有牙齒缺損的病人還是要盡早檢查及補綴,一般經過適當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咀嚼。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口腔外科主任曾建福表示,早期植牙發展啟於全口假牙運用,近年來,材料與技術的進步,因外傷、意外或牙周病造成單顆缺牙的患者也多了植牙的選擇,除了功能的恢復以外,更重視自然美觀的概念。牙齒因蛀牙長期不治療,可能會造成缺牙,牙齒傾倒而影響到牙弓排列狀況,影響咀嚼功能,因缺牙無法正常飲食也常會造成單側咀嚼,長期顳顎關節受力不平均,亦會導致關節盤變形或關節頭破壞,引發疼痛及不適感,長期未注意更可能造成關節障礙,臉部發育變形偏斜。牙周病細菌可能會影響胎兒健康曾建福主任指出,人體口腔內含有大量細菌,若是因為蛀牙、牙周病或口腔黏膜疾病,可能造成細菌四處流竄導致局部感染、蜂窩性組織炎及壞死性筋膜炎。任何牙周問題都可能讓細菌趁虛而入,美國婦產科醫師警告,孕婦必須注重口腔健康,牙周病細菌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牙周病或蛀牙牙髓壞死,都可能會惡化成腦膜炎、腦膿瘍,對健康來說都是很大的傷害。缺牙引起其它疾病或影響一個人一生會有二套牙齒一套乳牙,一套恆牙,牙齒與咀嚼功能習習相關,當缺牙時間長而導致不正常的食物攝取就可能因此造成身體的營養不良,如缺牙的數量多更有可能因為無法有效咀嚼,大部分食物直接吞食而導致腸胃不適、吸收障礙。營養攝取不足的狀況下,輕者使孩子的生長發育受阻進而影響智力發展,成年人容易導致疲倦體重下降,進而肌肉萎縮,免疫力下降而無法對抗疾病。嚴重的就可能會引發包含可導致高血壓、冠狀動胍心臟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肥胖症、糖尿病、結腸炎和便秘等疾病。 重視口腔衛生維持減少缺牙確保身體健康多數國人刷牙不到3分鐘,且刷牙的方法大多是不正確的,導致在年老時缺牙的狀況更為嚴重,且部份民眾一般只於早上起床後及睡前刷牙,而不是於餐後立即刷牙,食物及口腔內細菌經一段時間變酸後侵蝕牙齒,增加了齲齒的機會,因此,在餐後立即刷牙是非常重要的,也可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牙縫清潔更重要!由於食物會殘留於牙縫,刷牙時不一定能清的乾淨,因此牙線及牙間刷的使用非常重要。除了早晨及睡前,三餐飯後的牙周清潔也要注意,降低酸蝕時間就能減少齲齒機會。另外,除了飯後刷牙,每半年也要記得定期檢查,保障健康從「齒」開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