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

失智者恐成防疫缺口 「比照學童提供照顧假」

失智者恐成防疫缺口 「比照學童提供照顧假」#防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灣失智人口超過30萬人,然因受到疾病影響,失智者可能難以理解及落實防疫措施,不但增加自身染疫風險,更恐成為社會防疫潛在破口。且受疫情影響,全台494個失智症社區服務據點服務均暫停,使得失智者頓時無處可去,不但在家躁動不安、頻吵著要出門、與家人衝突增加,居家照顧壓力隨著疫情升溫。社團呼籲及早讓失智者施打疫苗、鼓勵企業防疫照顧假給薪、社區包容協助失智者,以利防疫滴水不漏。 建議列優先施打疫苗名單 紓解家屬照顧壓力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呼籲,失智者屬於高感染風險,且為易發展嚴重併發症之高危險群,當疫苗數量增加時,建議政府將失智者列入優先施打疫苗名單之一,不但可避免失智者無法貫徹防疫措施的隱憂,也可降低重症發生的機會及紓解家屬照顧壓力。民眾能認同暫停長照服務,然而失智者因認知障礙導致難以理解此突然的改變,仍然每天吵著要前往,政府雖提供居家服務配套措施,但失智者接受新照顧者需要一段時間,且居家服務人力吃緊。該會秘書長湯麗玉肯定政府比照學童家長防疫作法,提供家屬「防疫照顧假」,但應包含使用「失智據點」的家屬也可申請「防疫照顧假」,而且為降低家屬照顧及經濟壓力,呼籲財政部給予企業稅負優惠,以鼓勵企業於「防疫照顧假」給薪。 失智者忘記戴口罩 避免責備以免導致反效果湯麗玉指出,政府執行防疫措施時,應考量失智者的困難和限制,盡量以「勸導協助」取代「立即罰鍰」。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以致配合防疫措施有困難,例如一直吵著要外出活動、忘記戴口罩等,民眾應避免責備失智者以免導致反效果,除了耐心反覆提醒,也可適時轉移焦點,以失智者本人重視的人、事、物來引導勸說,例如由失智者最疼愛的孫子或權威人物來重複叮嚀;對於比較在乎金錢者,可告知不戴口罩會被罰很多錢,必要時可拿出一疊鈔票作勢要交給警察。家屬陪同失智者外出時,記得隨身攜帶身心障礙證明以利說明失智者困境。 防疫期間為避免染疫,應減少外出活動,居家照顧失智者要維持正常規律作息,積極安排居家活動,以保持身心活躍,例如每天做30分鐘運動、翻閱舊時相簿、著色繪畫、園藝活動或透過視訊關心遠方親友等。防疫期間有照顧困難,請多多利用失智關懷專線0800-474-580與專業人員討論照顧策略。

宅在家防疫 3招預防熱傷害

宅在家防疫 3招預防熱傷害#防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因為疫情啟動學校停課不停學的措施,且許多企業提升居家辦公比率,宅在家成為時下現況。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資料顯示,連日高溫炎熱,近期各縣市接連亮起高溫預警燈號,至少達36℃以上,甚至有時會高達38℃,國健署提醒民眾做好防範措施,預防熱傷害。漫長夏日,室外因輻射容易造成熱傷害,然而在室內也需注意預防,如果室內空氣不流動,空間內的熱能無法排出,導致環境溫度不斷升高,若加上人體溫度調節不佳,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更容易產生熱傷害,所以家中有老人或兒童,應特別注意室內的溫度及通風。國民健康署提供3招預防室內熱傷害:1.多喝白開水對抗熱傷害,預防勝於治療,要定時的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以白開水最好,避免喝含有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2.冷氣設定在26至27℃,不開冷氣務必保持室內良好通風經常進出冷氣房,身體難以適應瞬間溫差過大,容易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等不適感,建議冷氣設定在26至27℃,從戶外到冷氣房內最好先穿薄外套;不開冷氣應保持室內良好通風,以避免悶熱的環境,散熱速度下降。3.穿著寬鬆及透氣衣服人體內的熱量是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向外擴散,寬鬆衣服內可以形成對流,將人體部分熱量帶走消散。尤其領、袖、褲腿等開口處最好敞開些,將更有助於散熱,穿起來會更涼快。炎炎夏日預防熱傷害相當重要,悶熱的環境是造成中暑的原因之一,保持室內良好通風以及多補充水分是保護身體的不二法門;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隨時關心家中長輩及孩童是否產生有熱傷害徵狀,如疲倦、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並以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提供加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等方式降低體溫。

酷課雲停課首日大當機 媽媽還有這幾種選擇

酷課雲停課首日大當機 媽媽還有這幾種選擇#防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本土個案遽增,全台進入三級警戒,雙北17日宣布,高中以下停課至5月28日,教育部則在18日跟進,宣布全台各級學校停課。但停課不停學,仍需在家進行學習課程,但北市學生在家學習首日,就發生採用北市府開發的「酷課雲」線上教學系統大當機的災情,北市議員許淑華質疑,酷課雲根本是砸大錢搞烏龍。孩子突然停課,讓許多雙薪家庭措手不及,不僅要找臨時保母代打或請防疫照顧假,全職媽媽要24小時帶孩子,還要陪他們線上學習,更是不知所措,以下整理各種線上學習網站,幫助媽媽們輕鬆陪讀。Learn Mode學習吧學習吧是許多老師使用的線上教學工具,可以進行線上備課、出功課、改作業等,提供康軒、翰林、南一版本教科書的內容,也有英語學習、閱讀素養等內容,而且全部免費使用。均一教育平台免費提供國小到高中的學習影片,影片可以無限循環播放,平台本身的獎勵徽章機制,可以提升孩子學習動機,「周計畫」管理學習也能讓老師、家長掌握學生學習動態。南一OneClass南一書局防疫自學特別企劃,期間限定免費開放,提供全台師生、家長在家自學資源。OneClass真人Live家教500堂免費課程,提供全面停課的雙北以及其他縣市自主停課學校,申請時間即日起至5月28日額滿為止。翰林教師各科教學備課電子書,運用多媒體、學習單、評量方式讓學生學習不打折。遠端派課教學測驗分析平台提供國小、國中、高中各年級各課次相應教學資源,TEAMS教學測驗管理系統,老師可申請試用,停課時開放全校使用。康軒雲老師可以在平台上出題,並且自動批閱試卷,立即產出分析圖表,快速掌握學生學習效果。龍騰文化提供各教學方案,涵蓋備課教材、課堂互動、電子書、課後測驗卷,以及學生自學課本英文單字例句、大考測驗App,讓教學更智慧便捷。三民東大自學霸提供師生豐富的學習資源,課程分普通高中及技術高中,學生在家也能輕鬆自學,讓防疫不停學。

染疫怎麼吃好得快?5大飲食指引助康復

染疫怎麼吃好得快?5大飲食指引助康復#防疫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新型疫情升溫,國內本周就暴增779名本土案例,營養師提醒,患者既使沒有明顯口渴或飢餓感,也應持續進食及補充液體,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才有足夠的免疫力對病毒。大部分新冠肺炎確診者屬於輕症或無症狀,未來可能至集中檢疫所或在家隔離,在營養照顧上可以參考以下做法,將有助於身體康復,也有助於維持醫療量能不致崩潰。一、飲食攝取原則及注意事項(1)高熱量高蛋白飲食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表示,此時期不該過度限制熱量,應多攝取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及飲品,讓身體有足夠營養對抗體內的能量耗損。每日熱量攝取:體重x25-35大卡+200-250大卡(如60公斤成人平時每日的熱量攝取約1500-2000大卡,因熱量需求增加,需比平時提高200-250大卡/天);可選擇含2-3份油脂來源的食物,如堅果種子、酪梨、乳酪等提高熱量攝取;每日蛋白質攝取量:體重x1.2-1.5公克(如60公斤健康成人每日需75-100公克);可攝取280-400公克的魚肉獲得足夠蛋白質需要量,良好的蛋白質來源為大豆製品、魚貝類、雞蛋、各種肉類、乳製品(牛奶、優格、起司等)、蛋白質飲品等。【高蛋白奶昔】約600ml(每杯可提供200大卡熱量及12公克蛋白質)全脂優格:3/4杯(希臘優格蛋白質含量更高)全脂牛奶:1杯(若希望質地濃稠點可自行加量)花生醬:1大匙新鮮水果:如香蕉、芒果、莓類等(可依個人喜好加入適量水果增加風味)(2)少量多餐這個時期食欲可能會變差,就算沒有明顯飢餓感,也應每隔2-3小時進食一次,6餐/天,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補充營養。(3)使用營養補充品將口服營養補充品納入日常飲食一部分,增加餐間營養攝取。尤其不覺飢餓或對進食感到費力,無法吃到足夠需要量時,使用口服營養補充品,可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的熱量、蛋白質及必需營養素,可選擇每瓶250-300ml提供至少250大卡熱量及15-30公克蛋白質的飲品,並可冷藏取代一般冷飲,選擇不同口味產品,以避免味覺疲乏。二、液體補充原則及注意事項(1)維持體內足夠的水分,隨時注意是否脫水脫水症狀包括:口渴感增加、發燒、尿液量減少、濃或呈深色、口乾、心跳加快、疲累及意識混亂等,當身體處於脫水時,呼吸系統的分泌物會變得較為濃稠,難以從肺部排出,當肺部無法清除這些分泌物時,就可能導致肺炎,為避免脫水,此時期需增加液體攝取量。每日液體攝取量:體重x40-45毫升(如60公斤健康成人每日需至少2400-2700毫升的液體補充),最佳的補充液為具熱量及蛋白質的清流質飲品、口服電解質補充液或運動飲料,可補足身體必需的電解質及礦物質,以維持正常生理機能。評估液體補充是否足夠,則為觀察尿液顏色(每3-4小時解尿顏色應呈淡黃色)。(2)如何預防脫水1.每小時都要補充,每15分鐘補充80-160ml液體,無法一次喝大量液體者,建議少量且每隔數分鐘喝一次。2.選擇多樣化的流質種類避免味覺疲勞。3.睡前床邊應放置足夠液體,確保半夜醒來能夠補充。4.若有嘔吐或腹瀉情形,除喝水外,也應要補充口服電解質液,如舒跑、寶礦力水得等,可以居家自製口服電解質補充液:鹽(1/2-3/4茶匙)+果汁(如蘋果/橘子/葡萄/蔓越莓)1杯+水(3.5杯)。三、味覺或嗅覺改變時可以怎麼做1.將食物放冷或放至室溫下,可能會比熱食嘗起來更佳。2.若食物嘗起來有金屬味,建議使用塑膠餐具盛裝及進食。3.避免過於甜膩的食物。4.若飲品喝起來有酸味或苦味,可加入適量的糖分調整。5.無味的食物中可加入天然辛香料,增加風味。四、維持體重體重是身體含水量及營養狀態的重要指標,體重流失顯示體內持續的液體、脂肪、肌肉量減少。肌肉量減少會使身體感到虛弱,會影響下床、走路或日常活動的行為表現,由於身體重新合成肌肉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預防急性期肌肉量的流失,對於日後的復原極為重要,應每天量體重,並維持目前的體重為佳。五、復原及復健期的營養維持高熱量高蛋白飲食,並搭配運動,能保有抵抗力及減少肌肉流失,有助於恢復日常活動。需提醒的是,若患者本身為慢性疾病者,營養需求則需依個別情況調整。

疫情升溫好焦慮 四不五要專注自我防護

疫情升溫好焦慮 四不五要專注自我防護#防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情不斷升溫,不少民眾出現恐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姜學斌建議,可以透過「四不五要」來減低焦慮:包括不要轉傳或散布恐慌性購物的資訊與照片;不要整天看新聞,應該要透過官方媒體獲得整理好的資訊;不要專注在確診者足跡,要專注在完整自我的防護;減少當面人與人的連結,以「安、靜、能、繫、望」的5字訣,照顧好自己的心靈健康。姜學斌表示,隨著確診者足跡的公布,診間民眾的擔憂更明顯。然而在防疫等級從疫調足跡的警覺,到升級成全面防護的當下,疫情越嚴峻,台灣人更應該站在一起:「我們的敵人,自始至終都是病毒,而不是感染了病毒的人。」造成焦慮的原因有很多,過度接觸令人恐慌的資訊、過度聚焦在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過度預期性地假設尚未發生的事情,都是焦慮的來源。民眾常常會思考,究竟這樣的焦慮是不是過頭了?姜學斌表示,焦慮與一般煩惱的差別,在於症狀的嚴重程度。倘若一整天都處在焦慮的情緒中、或焦慮的嚴重度與壓力源不成比例、覺得自己無法控制或者轉移焦慮的情緒,甚至因為焦慮的狀況,出現類似「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如胸悶、心悸、耳鳴、喉嚨卡卡的、喘不過氣.等症狀,在經過內外科檢查後,若沒有明顯的器官損傷,就要思考焦慮症導致身體症狀的可能性。在防疫期間,如何避免焦慮產生,姜學斌醫師提出四個建議:1.不要轉傳或散布恐慌性購物的資訊與照片物資是充足的,避免密閉空間群聚才是現在的重點。不要讓自己變成散布恐慌的媒介。2.不要整天看新聞,透過官方媒體獲得整理好的資訊如果一整天都沉浸在重複式、威脅式的媒體資訊裡,會更難擺脫焦慮的可能。不如固定一個時間觀看新聞,或是透過「疾管家」line官方帳號獲得資訊。3.不要專注在確診者足跡,要專注在完整自我的防護我們無法掌握其他人的足跡,但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出門去。不管周遭有無確診者足跡,這幾周的當務之急,都是把自己管好,避免不必要的群聚。聚焦在自己可以掌握、可以改變的事情。4.減少當面人與人的連結,拉近彼此心與心的距離這個時候,可以嘗試以「安、靜、能、繫、望」的五字訣,照顧好自己的心靈健康。包括了:促進安全:疫情已經從特定防護,進入全面防護的階段。應藉由正確防疫資訊的了解,提升自我防護,如減少不必要外出與聚會、維持社交距離、不隨意聽信假新聞、下載衛福部推出的「台灣社交距離」APP等,以創造身心的安全狀態。找回平靜:藉由有效且無害的方式,尋找自己的平靜。包括適度運動、泡澡、休息、聽音樂、深呼吸、做伸展操、正念冥想等,都是不錯的方式。提升效能:若出現不確定感,覺得無能為力或不知所措,可以藉由做一些簡單的小事情,比如清理家裡、好好讀本書、與家人一同做料理等,讓自己得到更完整的自掌控感。互相聯繫:雖然因為疫情影響需要維持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但是仍然可以透過通訊軟體、網路視訊或電話與親友互相支持,表達關心。保持希望:透過安、靜、能、繫,讓自己感覺踏實與肯定後,讓自己知道疫情是一時的,總有一天會過去,對於未來還是要抱持希望。

國中會考下午3時開放看考場 發燒禁入校

國中會考下午3時開放看考場 發燒禁入校#防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中會考明、後天登場,超過20萬名考生上陣,今天下午3時到5時開放看考場,配合防疫須量體溫,額溫高於37.5℃或耳溫高於38℃就不能入校。各考場學校會安排動線,請考生和家長確實遵守,避免人潮過度群聚。會考依往例,為維護試場品質,考生及家長都不能進入,只能在外察看座位。考試全程戴口罩 不開放家長陪考據教育部日前擬定防疫措施,已報名且依法執行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經醫院安排採檢未獲結果者),期間涵蓋會考考試日期考生,一律不得參加考試,改參加5月29、30日補考。統計至昨天晚間為止,全台有四名考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匡列,其中一人是居家檢疫,明、後天不能到場,改參加補考;另一人居家隔離,在考試前期滿,將安排到第二類備用試場應試。今年會考規劃相關防疫措施,包括全程戴口罩、量體溫、不開放陪考及開啟試場內四個角落窗戶各5到10公分、加強消毒、管制考場進出場動線等。考場內增加防疫物資及廁所清潔頻率會考並加強三項防疫作為,包括增加考場內設酒精及乾洗手等防疫物資及定點數量;增加洗手台及廁所清潔消毒頻率;加派工作人員、增加巡區頻率、防疫協助及提醒參加人員全程戴口罩。

水情吃緊不忘洗手 防疫醫師傳授3撇步

水情吃緊不忘洗手 防疫醫師傳授3撇步#防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台水情嚴峻,4/6起苗栗、台中及北彰化地區開始實施「供5停2」民生限水措施,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提醒,民眾於限水期間仍應注意衛生、勤洗手,並傳授洗手3撇步,以預防傳染病。1.限水期間,如轉開水龍頭還有水依「濕、搓、沖、捧、擦」五步驟洗手,勿將水龍頭的水量轉到最大,勿長開洗手,避免塗抹過多肥皂或清潔劑,抹濕、沖洗時,儘量將水量轉小。2.沒有自來水,但有其他儲水或乾淨水源可泡製3至5 ppm含氯漂白水置於附有水龍頭地儲水桶,先打開儲水桶水龍頭,用小水量含氯漂白水沾濕雙手搓揉約20秒後,再以少量含氯漂白水沖洗雙手,最後以清水洗掉殘留漂白水。3.無法取得清水且手部無明顯髒污可使用酒精含量75%的酒精或乾洗手清潔雙手,務必搓至完全乾燥為止;由於酒精對諾羅病毒及腸病毒消毒效果有限,且無法取代正確洗手步驟,提醒民眾如未正確洗手,仍應避免用雙手接觸口鼻、眼睛或照顧嬰幼兒。飲水務必煮沸或喝瓶裝水 儲水應加蓋且勿超過3天除了手部衛生,林詠青提醒,飲水及飲食衛生也要多加注意,務必飲用煮沸的開水或市售瓶裝水;用餐時應以熟食為主,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等高風險食物。民眾儲存用水時應將容器加蓋,且儲水時間勿超過3天,儲水容器應每周刷洗一次,避免污染及孳生細菌或病媒蚊。如使用地下水做為備用水源,應先進行地下水井與化糞池滲漏及其他可能污染源的檢查及維修,以確保用水衛生安全;未經消毒與水質檢驗合格的地下水,應僅供沖廁或澆灌使用,不可做為餐廳、廚房、飲水機或洗手台等用水。

口罩設計比賽 留美小學生畫出台灣防疫No.1

口罩設計比賽 留美小學生畫出台灣防疫No.1#防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生活型態有了不同以往的改變。新冠病毒是以飛沫傳染為主的新興傳染病,口罩的佩戴顯得格外重要,為增加兒童對於防疫的認知與重視,馬偕兒童醫院舉辦「我手畫我口」口罩設計比賽,希望孩子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更能體會防疫的重要。此次投稿踴躍,一共收到70件設計作品,甚至遠從美國郵寄而來。馬偕兒醫團隊經過評選討論後選出幼兒園組、小學組及中學組共12幅優選作品,公開頒獎表揚並舉辦為期兩個月的展覽。創意豐富 薇閣國小學童作品獲選印製實體口罩馬偕兒童醫院李宏昌院長於頒獎典禮致詞表示,看到孩子們努力畫出最棒的口罩圖樣,十分感動,就像八里國小洪婕恩同學在作品理念提及「戴口罩很不舒服,但是可以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也可以很漂亮,要開開心心戴上口罩。」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何啟生也謝謝孩子們熱情參與這次的徵稿活動,認同口罩是阻隔細菌與病毒的最佳裝備,不僅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完全展現台灣的防疫精神及驕傲。擔任評審主委的馬偕兒童醫院醫務專員邱南昌則表示,評選過程看到許多豐富創意的作品,實在很難取捨,評審團最後以符合投稿規則的五色以內、美感設計及創作理念等三個重點進行評選。再從優選的12幅作品中,考量不織布面印刷需求,選定薇閣國小陳哲文同學的作品進行印製,成品色彩活潑討喜,受到許多人的詢問及喜愛。即起在馬偕兒童醫院9樓展出2個月優選作品之一的美國塔博中學黃子安同學,家人接獲得獎通知後既驚喜又略帶遺憾,因為3月下旬須返回美國,無法親赴領獎。馬偕兒醫團隊精心安排提前頒獎,在返美當天由邱南昌代表頒發獎狀,給予黃同學嘉許鼓勵。投稿作品即日起於馬偕兒童醫院福音樓9樓走廊展出,邱南昌還透露一個插曲,兒醫團隊於評選完成後隔周,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投稿信箋,郵戳時間符合投稿規定而加入展覽行列。此作者是在美國讀小學的張景圓同學,他特別強調「台灣防疫COVID-19 全世界第一!」作品中亦呈現台灣與全世界共同抵禦新冠肺炎病毒的超人決心,顯見台灣防疫成績揚名海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