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

男患紅斑性狼瘡 中醫調整不再發燒膝蓋痛

男患紅斑性狼瘡 中醫調整不再發燒膝蓋痛#膝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位15歲男性患系統性紅斑性狼瘡,面部皮膚紅斑明顯、手指膝蓋疼痛明顯,小便泡沫,反覆低燒,經使用越婢湯加減治療後,慢慢的症狀減緩。許多人認為服用類固醇的患者,使用中醫藥是為了提升免疫力,然而醫師表示,其實應該是用中醫藥調整身體平衡能力。自體免疫疾病 像「警察抓好人」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醫師張仁序醫師表示,免疫系統主要是保護我們的身體免於受到外來的病原體攻擊的角色,並且它還負責抓出身體裡不聽話亂長的癌細胞,因此免疫系統比較像是警察的功能,又要幫忙抓偷渡客,也要抓國內的罪犯。但是就像警察有時忙中有錯、會抓錯人一樣,免疫系統也會出這樣的錯,這時候,我們說免疫系統生病了。如果是把在海灘散步的外國遊客當作偷渡客抓起來、這時候是警察反應過度了,在免疫系統就叫做過敏。若是把老實的好人誤認為壞人抓起來、這時候是警察過勞頭暈了,在免疫系統就叫做自體免疫疾病。在過敏的狀況,通常很少使用類固醇,除非是嚴重的蕁麻疹或是重度氣喘,才會用到類固醇治療。而在自體免疫疾病,如果遇到嚴重破壞的反應,就必須使用類固醇,暫時降低免疫系統的工作能量,以免破壞過度嚴重。而在降低工作能量後,如果還是有些破壞或者躁動,就必須用免疫抑制劑改變免疫系統的工作模式。中醫藥幫助身體衡定、調整免疫系統但是研究當顯示,免疫系統還要負責體內環境的信號溝通和衡定,當使用類固醇或者免疫抑制劑來降低或改變免疫系統的工作狀況,身體的衡定也產生問題,因此會有疲勞、痠痛、食慾變差、嘔吐、睡眠變差、痠痛變更嚴重等諸多問題,甚至腎臟功能也會受影響。此時若配合中醫藥的使用,便可以幫助身體衡定、並且把免疫系統調整得更適合身體。張仁旭醫師表示,免疫系統的疾病,是伴隨著人類出現而自古至今都有的疾病,中醫古籍當中常可見類似症狀記載,加上現今大量的臨床經驗,中醫藥包括針灸,確實可以為此類病人帶來福音。但中藥甚至灸法不可亂用,免疫系統才不致受到過度刺激而失控。

膝蓋卡卡疼痛難彎曲 貝克氏囊腫惹禍

膝蓋卡卡疼痛難彎曲 貝克氏囊腫惹禍#膝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75歲的女性病患,左膝關節出現輕微腫脹,但無明顯疼痛,因此不以為意。但這兩周腫脹嚴重合併疼痛。最明顯症狀是膝關節後方膕窩處出現明顯腫脹現象,以致於關節無法彎曲,上下樓梯都很辛苦,因此趕緊就醫尋求治療。檢查確認其為退化性關節炎合併貝克氏囊腫,透過超音波定位實施囊腫抽吸關節液,之後再注射類固醇於關節內。病患下床後立即表示疼痛腫脹情況改善,走路不再一跛一跛,膝蓋也可以彎曲了。膝關節損傷發炎 膝窩囊腫易上身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林政宜醫師指出,貝克氏囊腫又稱膕窩囊腫,形成原因與膝關節損傷發炎有關。膝關節滑膜囊經由膝關節後側關節膜的缺損處向後擴展進入膕窩,因此腫塊延伸至小腿腓腸肌和半膜肌間最為常見。當膝關節發炎時,發炎積液會不斷增加,迫使關節液進入囊腫,導致關節腫脹且難以彎曲。而林醫師表示,治療均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囊腫內積液抽取、關節內類固醇注射治療、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若臨床判斷成因與膝關節退化有關,亦可考慮玻尿酸或其他注射治療以減少膝關節磨損發炎機會,避免再發。僅有少數反覆出現劇烈腫脹疼痛病患需考慮手術。他提醒民眾,一旦出現關節腫脹問題應儘早就醫找出病因,方能對症治療。

膝蓋痛非退化 婦髕骨症候群走路「卡卡」

膝蓋痛非退化 婦髕骨症候群走路「卡卡」#膝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53歲的廖女士,年輕時就很喜歡爬山、運動,近幾年,每次下山或運動後,膝蓋總是隱隱作痛,隨著年紀增長,疼痛感加劇。有次參加志工營隊活動,連續兩天不斷上下樓梯、忙進忙出,活動結束隔天,廖女士的右膝嚴重腫痛,完全無法走路,就醫也找不出原因,照了X光,醫師說膝關節一切正常,然而,此後無論爬山或騎腳踏車,只要腳使力,膝蓋仍舊有卡住、疼痛的感覺,也常常腫脹難以行走。極度困擾的廖女士,於是求診於台北慈濟醫院,經骨科醫師周博智診斷為「髕骨症候群」,隨即進行微創髕骨減壓手術。術後當天即可下床行走,配合復健動作,大約三個月的時間,已經可以輕鬆上下樓梯、騎著腳踏車到處走。蹲下起立讓髕骨提早退化 女比男多2倍周博智醫師表示,髕骨位在膝蓋前方,俗稱膝蓋骨。腳部用力時,髕骨和大腿骨會產生壓力與摩擦;而蹲下去站起來的力量,可以達到體重的8倍,長時間磨損會造成髕骨提早退化;60歲以上婦女,發生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比例,約為男性的2倍。髕骨壓迫或磨損會讓患者膝蓋不舒服,尤其是上下樓梯,或是蹲、坐要站起來,膝蓋需要彎曲用力時,膝蓋的前面,就會感覺酸軟無力且疼痛。平常持續運動 氣功、游泳鍛鍊肌力周博智醫師提到,髕骨手術若針對外傷誘發的病況,多採用關節內視鏡手術,適合連帶處理半月板(介於大腿骨與小腿骨間的韌帶纖維軟骨)等相關病灶。而對中老年族群,肇因於髕骨磨損退化,則適合進行「微創髕骨減壓手術」。透過微創手術器械,僅須約1公分的單一傷口,不刺激關節滑囊,就能緩解膝蓋髕骨的壓力和疼痛。周博智醫師說,這個手術,打破傳統認為退化後就只能等著換人工關節的論點,且整體手術時間大幅縮短,傷口小、無血腫、組織破壞少,術後能立刻行走。周博智醫師說,長青族群平日應持續非衝擊性的運動,如氣功、游泳、快走,鍛鍊腿部肌力,對關節功能都有加強效果。同時呼籲民眾,只要有膝關節卡卡,上下樓梯或蹲坐困難,務必盡早尋求醫療協助,以有效改善活動和生活品質。

1成2老人膝無力 3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1成2老人膝無力 3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膝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東西用久會壞,身體器官也會隨著年紀增加開始退化!70歲的林姓婦人近日常感膝蓋無力,坐著要站起來時相當吃力,並且會有疼痛感,就醫發現是退化性關節炎造成。醫師指出,60歲以上的人,膝關節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比率達12.1%。減肥、避免過度運動 保護膝關節收治各案的南投醫院王證琪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是很常見的疾病,尤其是膝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60歲以上的人,膝關節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比率達12.1%。嚴重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會造成走樓梯、上下車、站立、走遠路時,出現膝蓋疼痛的現象,造成生活上諸多的不方便。王證琪醫師說,從日常生活便妥善保養膝關節,再搭配適度的運動,並且避免傷害膝關節的因子,可以保養膝關節,減緩關節老化、退化的速度。並舉出3項避免傷害膝關節的因子:1) 避免肥胖/肥胖造成關節負荷增加,若能減輕體重,關節的負荷則能降低,改善關節疼痛。2) 避免持續蹲、跪/長時間的蹲、跪造成關節內應力過大,韌帶容易受損,進而造成關節退化。家庭主婦應避免蹲著做家事或跪著擦地板。3) 避免過度的運動/過度的運動或是未經熱身的運動,容易造成韌帶肌腱受傷,而導致關節退化提早發生。運動應了解自己的極限,量力而為。有氧運動 可促進新組織再生王證琪醫師說,快走、水中走路、游泳等有氧運動,能增加氧氣和營養物質在關節組織的流動,促進新組織再生。規律的運動能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進而減少關節的磨損,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靠牆半蹲、直抬腿則是訓練股四頭肌很好的方式,藉由加強大腿股四頭肌的耐力與肌力,可以增加關節的穩定度。如果已經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應在從事走路或其他活動前,增加溫和的肌力訓練,增強肌耐力,以保護關節。

路跑膝蓋痛?醫:發炎不理恐釀膝蓋長骨刺

路跑膝蓋痛?醫:發炎不理恐釀膝蓋長骨刺#膝蓋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路跑會不會造成膝蓋的傷害?事實上,路跑若沒有評估自己的自身膝蓋狀況、做好暖身活動,確實很容易引起運動傷害。新光醫院復健科謝霖芬醫師表示,近年因路跑風盛行,診間因此引起運動傷害而就診的病患也逐漸提升,大部分原因是膝蓋使用不當,造成肌腱、髕骨或髕骨後軟骨磨損發炎,若置之不理,很容易年紀輕輕就膝關節退化,嚴重甚至長骨刺!骨刺最容易出現在膝蓋、脊椎及手指「醫師,聽人家說,脊椎不舒服是因為長骨刺所致,到底什麼是骨刺?」謝霖芬醫師解釋,所謂的骨刺是指關節因種種原因引起軟骨的磨損、破壞,進而刺激到軟骨周圍骨頭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的現象,最常見於老化的情況上。不過近年來發現,現代人常因反覆及不適當的運動,也會使得關節骨骼及軟骨組織過度磨損而長出骨刺。膝關節退化 上下樓梯不舒服可要注意「膝蓋長骨刺代表膝關節已經退化了!」事實上,膝關節退化由症狀輕微到嚴重可靠4點自我檢查,謝醫師也建議大家不妨可以檢測,看自己的關節退化落在哪一個程度。1)下樓梯膝蓋不舒服/下樓梯時,感覺膝蓋容易痠痛,尤其是內側膝蓋。2)蹲下時站起來膝蓋酸痛無力/當由蹲下的姿勢站起時,雙腳膝蓋會無力,甚至伴隨痠痛感。3)上樓梯膝蓋不舒服/這是比較嚴重的現象,代表膝蓋軟骨嚴重磨損,以至於膝蓋只要受力,便會引起不適的現象。4)連一般走路也不舒服/假使膝蓋磨損到一定程度時,就連平常走路也會感覺不舒服,甚至坐久膝蓋就會僵硬,使不上力。藥物及復健治療膝關節退化至於膝關節退化要如何治療?謝霖芬醫師表示,一旦膝關節開始退化,一般會讓患者吃副作用低的普拿疼或止痛藥,降低膝關節不舒服的症狀;同時會利用物理儀器進行復健治療,以及教患者做運動,強化大腿的肌肉,藉著分散膝關節的受力位置來保護膝關節。「有些人會吃葡萄糖胺來補軟骨是正確的嗎?」家醫科黃啟銘醫師表示,葡萄糖胺是人體自行產生的成份,它可能可以促進蛋白聚糖(proteoglycan)和葡萄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的合成而刺激軟骨細胞產生膠原蛋白與蛋白多醣、增加關節液的黏稠與潤滑性來保護關節。他進一步提醒,目前僅有藥品級的葡萄糖胺為醫師指定用藥,民眾在使用前仍需聽從醫囑建議服用。黃啟銘醫師呼籲,「聽膝關節的話」意思是如果覺得膝蓋不舒服,就休息,即使只是走路,這點非常重要!提醒民眾應盡量減少下樓走樓梯、體重過重或提重物等加重膝關節負擔的情況;同時避免外傷(車禍、打球、跑步等)、減少關節過度勞動及蹲跪、膝關節彎曲等動作,從生活習慣開始改善,降低關節退化的可能性。

膝蓋嚴重磨損影響行走 老婦來台治療重拾膝望

膝蓋嚴重磨損影響行走 老婦來台治療重拾膝望#膝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78歲的孫女士,來自中國大陸山東省青島市,因過去30多年來一直退化性關節炎的毛病困擾著,原本膝蓋疼痛,只要忍一忍就沒事,但隨著年紀的增長,近2年來狀況日趨嚴重,不但影響行走功能,還須仰賴枴杖才能勉強行走,直到來台接受了微創式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現在的她在四腳拐的協助下逐漸恢復行走功能。雙膝磨損、關節變形 她腿已向外彎曲約20度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陳英和醫師表示,一般膝蓋在健康情況下,頂端會呈現圓弧狀,但孫女士的雙膝卻已嚴重磨損,加上退化性關節炎長久下來,導致關節變形,原本腳型正常的人就有可能變成O型腿,但她的雙腿已呈現向外彎曲約20度。因此,在確定手術必須性與可行性後,隔天就接受雙膝的微創式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且術後第二天,不但可以下床,包括疼痛指數,行走方式,相較於術前有大幅改善,術後只要經過一至兩個月的枴杖回復期,即能放開拐杖自主行走。體質、工作形式 都會造成關節退化退化性關節炎是骨科常見問題,包括體質因素、工作形式、運動方式,都會造成關節退化,因此,陳英和醫師提醒民眾,一旦有不舒服的症狀還是要盡早就醫,遵循醫師所給予的適當藥物治療、接受玻尿酸注射、PRP注射等多元治療方式,嚴重時也應接受醫師適時建議,進行手術治療,以免問題日趨嚴重。

自己的血救膝蓋?注射PRP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自己的血救膝蓋?注射PRP改善退化性關節炎#膝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71歲的林姓婦人,自10多年前開始即常有膝關節疼痛問題,尤其是上下樓梯及蹲下時,經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先施予復健及注射玻尿酸,但近一年疼痛加劇,合併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醫師建議以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後,疼痛症狀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武俊傑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老人常見疾病,國人最好發於膝關節,傳統均先利用復健及非類固醇抗癌藥治療,局部類固醇注射在急性發作時可採用,但不適合長期使用,而玻尿酸膝關節注射發展約20年,但當膝關節已磨損至一定程度時,效果恐變差。關節每日磨耗   退化性關節炎能緩解難治癒武俊傑醫師說,每個人一生皆會因為活動使用到關節,所以都會產生程度不一的磨損,但關節每天仍處在磨耗的狀態,因此退化性關節炎不可能治癒,所以近年來,發展的利用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PRP),即抽取自己血液予以離心後萃取富含生長因子的部分,再予注射至膝關節內,其原理在利用生長因子促使修補損傷軟骨,但此治療屬自費。他也提醒,此種治療近年來在私人醫療院所已如火如荼進行,但技術良莠不齊,因此建議選擇PRP治療務必慎選值得信賴醫療單位。

天氣變化膝蓋先知道?關節炎冬天疼不停!

天氣變化膝蓋先知道?關節炎冬天疼不停!#膝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天氣又溼又冷,很多人都覺得膝蓋、腳踝腫腫、卡卡的,隨天氣變化有感覺,就像氣象台一樣!醫師表示,這是關節炎徵兆,對有關節炎的人來說,冬天幾乎是最難熬的季節。阮綜合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孫俊明醫師解釋,關節炎是一個或多個關節發炎,引發疼痛、不適,甚至導致嚴重失能,常見關節炎包括: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與痛風關節炎。老化、肥胖罹患率增 天氣濕冷疼痛加劇退化性關節炎和關節內軟骨磨損有關,肥胖、關節使用過度、老化以及曾經受傷等,也會增加罹患機率,而每當天氣明顯改變,關節疼痛、僵硬特別明顯;此外一直在潮濕環境下,症狀也可能會惡化。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出問題引起的疾病,由於免疫系統錯亂,連自己的關節也認不得,攻擊再攻擊使得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關節受創。減少復發 寒冬保護關節有5招患者的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等不適症狀,尤其以手腕、手指頭等小關節特別嚴重。孫俊明醫師解釋,如果沒有持續的治療,時間久了,這些關節會破壞、變形而失去功能,甚至殘障。在冬天時要減少疼痛,除了要嚴格遵守醫師指示用藥,更要知道寒冬的自保之道:●減少外出,若出門行走或騎車,可戴連指手套,穿厚襪或多幾層襪子。●寒流來或變天時,除穿著足以禦寒的衣物外,注意不要穿太緊的衣物,以免影響血液流通,因為頭頸部會散發大量熱度,除戴帽子也要包覆圍巾或頭巾。●居家房間,可使用暖氣保持溫度,或在中午氣溫較高時開窗通風。睡眠時,在棉被下及床單上各加一層毛毯,痛風病友宜加強足部保暖,睡覺時穿襪子。●洗澡水溫不宜太低,將浴室門窗緊閉,先用蒸汽溫暖浴室,可使用熱毛巾或熱敷包隔著毛巾置於患部關節,但一次以20鐘為限,以免燙傷。●做家事,勿碰冷水盡量使用溫水,而至超市冰櫃或家中冰箱取物品時,要戴手套保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