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

膝蓋卡「關」 葡萄糖胺怎麼吃才正確?

膝蓋卡「關」 葡萄糖胺怎麼吃才正確?#膝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身體未老,膝蓋先老」是說關節就像機器一樣,長久使用容易造成磨損,尤其是久坐一族的白領階級,很容易因久坐不動而造成膝關節的提早退化。事實上,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除了中晚期的玻尿酸注射及手術開刀外,許多人也會選擇攝取葡萄糖胺來潤滑關節的磨損。馬偕醫院藥師楊淑滿說明,葡萄糖胺的產品百百種,目前通過健保局規定的藥品僅有硫酸鹽葡萄糖胺,她強調,即使是同樣成分,不同的製成技術也可能影響療效,提醒民眾購買藥物前還是應與醫師充分溝通,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身體未老,膝蓋先老 您也是其中一員嗎?新光醫院骨科廖振焜醫師表示,因為現代人動得少、坐得多,若再加上長期姿勢不良,很容易造成關節提早退化,尤其是身體的負重關節,如:膝關節就特別容易出現提早退化的情況。目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初期以藥物治療為主,到了中晚期則以玻尿酸注射潤滑磨損的關節,此外,像是服用葡萄糖胺也是常見的治療方式,因為葡萄糖胺除了可以改善關節退化症狀,同時也具有抗發炎的功效。但若情況嚴重,醫師可能會進一步以手術的方式,開刀更換人工膝關節。結晶型硫酸鹽葡萄糖胺 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以初期關節炎的藥物治療而言,目前主流為攝取葡萄糖胺藥品,然而,市面上葡萄糖胺藥品百百種,民眾到底該如何選擇?對此,楊淑滿藥師說明,目前通過健保局規定的葡萄糖胺藥品僅有硫酸鹽葡萄糖胺,但是不同的製成技術或環境也會影響人體吸收的效果。常見的劑型如:「結晶型硫酸鹽葡萄糖胺」因添加少量的氯化鈉,可讓藥品更安定,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而「液體型的葡萄糖胺」因添加程度不一的糖分,嘗起來味道甜甜的,糖尿病患者就不適合使用。楊淑滿藥師強調,目前市面上葡萄糖胺藥品相當多元,即使是同樣成分,不同的製成技術也可能影響療效,呼籲民眾,應根據自身的關節問題,與醫師充分溝通後再行服用。此外,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找上門,平時應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尤其年輕人常認為自己不可能會得到關節炎而輕忽,甚至因過度使用關節,讓關節過度承載,使退化性關節炎提早找上門,提醒民眾應時常變化姿勢,避免關節過度使用才能幫助降低得倒退化性關節炎的機會。

肥胖傷膝蓋 罹患關節炎機率高出4成

肥胖傷膝蓋 罹患關節炎機率高出4成#膝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以往常聽聞「慢跑傷膝蓋」,但美國報告指出,慢跑對關節並不會造成直接傷害,反倒是體重過重或是家族有關節病史者罹患關節炎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45%,且每增加1磅體重,膝蓋承受壓力就增為4磅。振興醫院復健科醫師李林鍵指出,規律的運動,尤以有氧運動及低阻力之肌力訓練能有效提高肌肉耐力,進而減輕關節負擔,反倒體重過重者會讓關節承受壓力增加,容易引發關節相關疾病或加速關節退化。常搬運重物恐加速關節退化此外,銀髮族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它發生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全身的關節會隨著老化讓關節腔中滑液的玻尿酸濃度減少,因此降低對關節、軟骨保護、同時減少吸收震動作用、降低物理碰撞功能,如此一來便讓關節暴露在威脅之中。醫師也提醒,常搬運重物或膝關節曾受傷、開過刀者都是得到關節炎及加速關節退化的危險因子,除此之外也不要常常坐太低的椅子,或長時間維持同一姿態如盤坐、蹲踞、跪等彎曲膝蓋的動作。 

類固醇使免疫力降 高三女染新隱球菌

類固醇使免疫力降 高三女染新隱球菌#膝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就讀高三的林姓女同學,七年前被診斷罹患紅斑性狼瘡後,就開始規則地使用類固醇做控制。前幾個月突然出現左膝有局部腫痛的現象,行走時症狀還會加劇,她不敢輕忽,前往聯合醫院就醫。經醫院檢查,確診為全身性新型隱球菌感染併發遠端股骨感染,雖然經抗黴菌藥物治療後,症狀已獲得改善,但仍持續於門診追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醫師黃銘哲表示,隱球菌屬是一種真菌,新型隱球菌為其中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人類致病菌種,經由接觸或吸入被鳥類污染的土壤塵埃而進入體內,後經血液循環至其他器官,肺部及中樞神經系統是最容易被侵犯的部位。黃銘哲說,隱球菌感染在正常健康的人體身上很罕見,遭到感染的病患本身大多有免疫功能低下問題,例如遭受HIV病毒或結核菌感染、癌症患者、類骨瘤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後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的病人等為高危險群。林同學則是因為長時間接受類固醇治療而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因此才受到隱球菌的伺機性感染。黃銘哲指出,目前治療原則主要還是以抗黴菌藥物為主,若是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則需輔以清創手術治療。最重要的還是提高警覺,不要輕忽長久不癒的腫痛,最好及早尋求專科醫師協助,以免造成治療上的延遲。

聽信偏方自敷草藥 男子膝蓋紅腫發黑

聽信偏方自敷草藥 男子膝蓋紅腫發黑#膝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40多歲劉先生因肌肉關節痠痛,聽信偏方在痠痛的膝蓋敷上一種叫做「黑面馬」的草藥,沒想到竟引發接觸性的皮膚炎,膝蓋紅腫發黑宛如「黑麵龜」、甚至還冒出水泡,最後膝蓋痠痛沒治好,還得到醫院皮膚科報到,醫師以抗組織胺等抗過敏藥物治療後,才免於惡化成皮膚潰爛甚至是細菌感染或蜂窩性組織炎的危險。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廖利亨指出,「黑面馬」是一種叫做白花藤的植物,夏天會開出白色的花,坊間不少民眾視為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及筋骨痠痛的秘方。但有些人會或因體質的關係,敷用這種草藥後易引起皮膚灼熱、變黑、起水泡、糜爛等接觸性皮膚炎的產生。廖利亨表示,除了「黑面馬」外,門診中還常遇到塗敷一種「左手香」藥草而產生接觸性皮膚炎的患者,據傳「左手香」這種藥草具備清熱、消炎、化痰、健脾胃等等功效,因此許多民眾都會自行摘來服用或擦在傷口上,因為使用的人多,發生接觸性皮膚炎的患者也不少。這種接觸性皮膚炎的病患如果沒有好好治療,輕微者,色素沉著不易退散,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傷口潰爛,如再加以細菌感染,甚至演變為蜂窩性組織炎。醫師強調,台灣中醫草藥學十分普及,而民眾在使用這些藥物偏方要非常小心,最好是能經專業醫師診斷開立來把關,否則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對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當皮膚接觸到任何植物藥草後,倘若出現一些症狀如紅腫、發癢發熱,甚至疼痛等時,請別自行塗抹藥膏,應立即至醫院皮膚科就診治療,方為上策。(圖片來源:光田醫院提供)

退化性關節炎 針灸可有效改善

退化性關節炎 針灸可有效改善#膝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若足踝關節因過份使用或退化,致出現疼痛及變形,將大大影響日常生活。數據指出,每1,000名65歲以上人士,便有約4人受足踝關節退化困擾。台中市一名七旬老翁,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醫師表示,藉由針灸及中藥治療,老翁症狀明顯改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郭大維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臨床常見的多發性關節軟骨疾病,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臨床試驗研究結果指出,中醫療法對退化性膝關節炎是安全且有效,英國研究更指出,針灸可作為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輔助治療,且能減緩膝關節疼痛及增進膝關節活動功能。郭大維說,中醫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並以針灸搭配中藥調理提升效果。像這名七旬老翁,經三個月治療後,膝關節恢復正常大小,疼痛緩解,配合居家復健運動,不用置換人工關節。不過,郭大維也強調,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年齡,逐漸下降,尤其膝關節不好的民眾,更不建議走樓梯運動,因為上下樓梯膝蓋負擔是身體重量的四到六倍。

27歲男膝蓋刺痛 竟檢查出關節退化

27歲男膝蓋刺痛 竟檢查出關節退化#膝蓋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27歲家住中和的李先生,從事電線維修員,每天拿著梯子爬上爬下。最近天氣冷冷熱熱,讓他一早起床,左膝蓋就出現陣陣刺痛,吃止痛藥也不見改善,只好到醫院骨科求診,診斷為創傷型膝關節退化伴隨前十字韌帶及半月軟骨破裂。李先生表示,17歲時曾因打籃球造成左膝蓋前十字韌帶及半月軟骨受傷,經治療後改善,也沒出現不舒服症狀。沒想到事隔多年,膝蓋又開始疼痛難耐,擔心自己是不是需要換人工膝關節。署立雙和醫院骨科林哲立醫師表示,最近天氣變化大,門診中年輕人因膝關節炎來求診的人數也激增2成。當天氣由晴轉陰,或氣溫突然降低,平常工作關節須承受較大重量的病人特別容易發生軟骨磨損、調節緩動功能不足,關節出現腫脹或發炎症狀,產生疼痛。即使休息或服用止痛藥後,情形也不見得改善。林哲立醫師說,年輕型膝關節退化屬於次發性關節炎,多為創傷所引起,發生原因除了運動或曾車禍受傷,造成膝關節骨折、半月板破裂或前十字韌帶斷掉等問題外,另外少數人天生基因遺傳也會讓關節軟骨容易受損,提前退化。而代謝性疾病、先天性關節發育異常、軟骨下骨頭缺血性壞死或感染而引起關節軟骨的破壞,也會引起退化性關節炎。林哲立醫師指出,李先生就是因為工作關係,膝關節長期承受重力及運動,造成關節表面軟骨失去彈性,使軟骨下方的骨頭受力增加。加上學生時期膝蓋因運動受傷,長期磨損造成軟骨厚度減少,使關節間隙變得狹窄,引起膝關節退化。林哲立醫師表示,目前病人已接受關節鏡手術重建,至於軟骨磨損方面,先以打洞手術來促使纖維軟骨的增生。若無法達到改善膝蓋疼痛問題,會考慮再施予軟骨移植或使用幹細胞療法,促進軟骨的再生。若嘗試過所有方法,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最後一步才考慮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關節退化的治療,主要是延緩進一步退化,林哲立醫師建議,膝關節退化的患者應該儘量少爬樓梯及爬山,並減少蹲、跪的活動。如果出現關節疼痛不止,第一要務就是好好休息,才能加速膝關節傷害處的復原。(圖:雙和醫院提供)

38歲女膝蓋無故脹痛 檢查竟是關節長「絨毛」

38歲女膝蓋無故脹痛 檢查竟是關節長「絨毛」#膝蓋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38歲的尤小姐,是平常的家庭主婦,無不良習慣與嗜好,右膝蓋卻無故反覆腫脹逾一年時間,剛開始發生時並沒有疼痛感,直至近半年來感覺關節卡卡的,下蹲受到限制,且腫脹時有會疼痛,向其他醫院求診,初步都被認定為痛風、關節炎,但反覆腫脹情況未見好轉,且時間過長,病患察覺有異,便赴童綜合醫院求醫。童綜合醫院骨科醫師郭家孝看診後,因單關節發病、發病時間逾一年等情形,推斷不是痛風、關節炎,進行關節穿刺抽取檢查,發現關節液中帶有紅色血絲,再進行核磁共振電腦掃描儀(MRT)檢查,高度懷疑為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因症狀未改善,安排進行微創關節鏡下滑膜切除手術,將病變的滑膜組織全切除,術後情況良好,病人住院四天後返家療養。郭家孝表示,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是一種涉及全身關節和滑膜、腱鞘高度增生性疾病,病例少見,好發於20~40歲青壯年,通常以男性居多,目前病因仍不明,沒有明顯的全身癥狀,但如果未能及時治療,長期下來會導致關節提早退化,以個案尤小姐為例,最後病理切片確認為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如未進行手術治療,可能在40多歲就須要更換人工膝關節。郭家孝醫師呼籲,發現身上固定某部位關節腫脹、無痛或輕度疼痛伴腫脹情況、反覆發作,就應立即就醫進行檢查、治療、手術,如此才能避免關節病變持續惡化與損害。(圖片:童綜合醫院提供)

膝蓋如「氣象台」?當心恐是退化性關節炎

膝蓋如「氣象台」?當心恐是退化性關節炎#膝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最近天氣越來越冷,有些人膝蓋就像報氣象一樣提醒著「變天了」。一位40幾歲婦女近期至復健科門診求診,抱怨膝蓋疼痛、蹲不下去,站或走愈久愈感到疼痛,而久坐後出現無力的現象,此外,上下樓梯尤其感到痛苦不堪,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困擾,台大醫院竹東分院復健科主任張泰睿醫師表示,病患因未及早診斷「退化性關節炎」,而持續進行不適合的活動而導致疼痛惡化。前述情形是復健科門診常見的病患族群之一,部份患者因怕痛而減少活動,另部份患者因不了解病況而持續進行不適合的活動而導致疼痛惡化,然而單純服用消炎藥物,仍舊無法緩解上述症狀。究其原因,係未能即早正確地診斷及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以下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可能成因、常見症狀、檢查方法、及治療方式等逐項說明,以期患者能真正地認識這個疾病。退化性關節炎因為關節表面的軟骨失去彈性,使得軟骨下方的骨頭受力增加,而造成軟骨加速磨損,使得軟骨變薄、關節變窄。如此一來,會使得行走或運動時所受的力量直接傳導到軟骨下方的骨頭,而使得骨頭硬化、變形、壞死、甚至形成囊狀空洞,退化性關節炎的病因包含有:長期姿勢不良、體重過重,加重關節變性與破壞,以及創傷:如骨折、軟骨、韌帶的損傷,都會加速膝關節退化。根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至少有一半以上,可以從X光片檢查發現關節退化性病變,不論脊椎或四肢關節,一半以上均有關節痛的病史,只是當事人常常不在意,而忽視了早期的診斷與治療。不過某些研究顯示可能與遺傳有關。另外早期的關節外傷,數年後也可能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可及早透過X-光檢查、電腦斷層等檢查,若能及早接受藥物及運動復健治療,則可幫助症狀解除增進生活品質,及減緩疾病進行而有機會免於手術之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