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製劑

憂鬱、全身長疹、無來由暴瘦…幾乎攻擊女性族群,都是「這疾病」引起

憂鬱、全身長疹、無來由暴瘦…幾乎攻擊女性族群,都是「這疾病」引起#生物製劑

憑《倚天屠龍記》演出而有「最美周芷若」稱號的港星周海媚,日前驚傳因病驟逝,也讓粉絲十分不捨。而生前曾有好友透露她長期受到「紅斑性狼瘡」困擾,也讓大眾更加好奇此疾病的成因與影響。紅斑性狼瘡症狀相當多元,發病部位難以預料,患者通常一開始難以確診。臨床上曾有一名約40歲中年女老師因教學問題陷入憂鬱,因已影響日常而赴身心科治療,卻遲遲未獲得改善,之後又發現皮膚出現紅斑與血球低下情形,輾轉求診不同科別,直到免疫風濕科才知道是「紅斑性狼瘡」導致。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是一種慢性侵犯全身器官系統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造成原因不明,但一般認為先天可能帶有某些基因,若加上後天如藥物、紫外線、病毒、荷爾蒙異常等因素誘發,就會出現全身性的發炎反應症狀。 骨骼、器官、肌肉、黏膜、情緒……都可能出現問題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主治醫師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全身的器官都可能受到影響,症狀相當多元,像是臉部出現蝴蝶斑、皮膚出現紅斑、黏膜損傷如嘴破、掉髮、長期疲勞、關節肌肉腫痛等,嚴重甚至會使腎臟、心臟、肺臟等重大器官損傷,其中有超過一半的病患更會發生腎炎(俗稱紅斑狼瘡腎炎)。 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台灣罹患紅斑性狼瘡的人數大約2~3萬人,等於每10萬人當中就有100人,不過陳瑋昇醫師認為數量有可能被低估;紅斑性狼瘡主要罹病族群多為20~49歲女性,男女比率約為1:9。 一般人的概念多以為紅斑性狼瘡只是身體發炎,但陳瑋昇醫師說明,這名女老師因為免疫系統攻擊中樞神經,因此從情緒憂鬱開始表現,一直到身體出現多重狀況才找到病因,這類個案雖相對少見但並非唯一。門診也有20幾歲年輕女性因為食慾不振,短短半年內體重從60公斤掉到30幾公斤,看腸胃科、身心科未果,甚至以為是癌症,輾轉到免疫風濕科才發現是免疫系統攻擊造成腸血管發炎,確診為紅斑性狼瘡。 新生物製劑藥物明顯改善症狀,降類固醇副作用 治療紅斑性狼瘡大致可分為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疾病緩解抗風濕藥及生物製劑等,以往多使用含類固醇藥物,雖能緩解症狀,但病患也深受副作用所苦。 目前已有新的生物製劑藥物出現,不僅降低免疫系統攻擊器官的症狀損傷,同時對改善發炎也有明顯效果。陳瑋昇醫師表示,這一款藥物是近十年來第二個FDA通過的紅斑性狼瘡生物製劑,它的作用機轉就是讓與紅斑性狼瘡高度相關的「第一型干擾素」的活躍性降低,新藥有顯著成效,能明顯改善紅斑狼瘡的症狀,也能讓病患能減少類固醇使用,避免副作用帶來的不適。 陳瑋昇醫師也提醒,病患平時仍舊要注意環境因子誘發的可能,例如紫外線照射就是一個很容易導致復發的因素,門診不少患者就是出外遊玩忽略保養而讓病情再度發作。另外,紅斑性狼瘡病患本身抵抗力較差,因此,飲食要多注意避免生食,勿亂吃偏方;而進入秋冬後,各種病毒(新冠/流感)可能更加活躍,紅斑性狼瘡病患即便打了疫苗,但因對疫苗反應較差,仍舊要做好防疫措施,避免感染帶來的影響。 現下紅斑性狼瘡已有許多創新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陳瑋昇醫師鼓勵患者,除了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外,也可以多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換得不受干擾的人生! (圖/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陳瑋昇主治醫師)  

反覆咳嗽看不好?小心嚴重氣喘易致命!醫:FeNO檢測+生物製劑助改善

反覆咳嗽看不好?小心嚴重氣喘易致命!醫:FeNO檢測+生物製劑助改善#生物製劑

氣溫驟降,很多人開始出現呼吸道症狀如咳嗽現象,醫師提醒,如果已經咳二週以上,伴隨喘、哮鳴聲的症狀,甚至有點呼吸困難,就可能是氣喘!氣喘是呼吸道處於發炎狀態,長期忽略不僅可能轉為嚴重氣喘,甚至還有致命危險。 台灣呼吸健康促進照護協會秘書長、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醫師表示,氣喘的原因很多,第一種是非典型刺激物像是空污、抽菸等後天因素造成,比較常發生在年紀比較大的族群;第二種則與第二型發炎過敏體質有很大的關係,主要是過敏原如塵蟎引起,較常發生在年輕族群。第二型氣喘由於常反覆發作,如果沒有正確治療很可能變成嚴重型氣喘,不論是哪一種氣喘,沒有治療都可能造成致命後果。 不是「喘」才是氣喘,長期發炎導致呼吸道敏感 鄭世隆醫師指出,氣喘最大的危險在於多數人認知不正確,以為「喘」才叫做氣喘,或者誤認咳嗽只是感冒。氣喘與感冒的嚴重度有相當大的不同,感冒多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為主,氣喘是吸吸道長期處於過度敏感狀態的發炎狀態,如果沒有將發炎處理好,任何外在因素都可能誘發導致反覆發生。 台灣氣喘人口沒有大型的規模研究,但根據一些統計數據顯示,都會區的過敏族群較為嚴重,鄭世隆醫師說明,以台北市小孩族群來說,有25%為氣喘過敏,成人比較嚴重的氣喘、過敏也達5~10%。由於多數患者一開始發作時都會先找基層診所就醫,較難發現真正問題,民眾如果久咳未癒,就應盡快轉胸腔內科做詳細的檢查治療。 以往氣喘治療的印象多停留在是不是要用到類固醇?會不會有副作用?鄭世隆醫師說明,氣喘治療一開始會用到類固醇搭配氣管擴張劑,最主要就是考量要能精準作用在呼吸道,不要用到劑量較高的口服類固醇,因此以吸入型來控制藥量,通常穩定用藥的條件下,約70~80%患者能獲得控制。 FeNO精準檢測過敏發炎程度,個人化用藥才能阻斷發炎路徑 不過,臨床也有一些族群容易反覆發作,可逐漸調整為吸入型加上口服類固醇的作法,以及評估是否要使用生物製劑。目前氣喘已朝向精準化個人治療,能針對過敏型態精準用藥,阻斷特殊發炎路徑。 這部分需要透過更進一步檢查是否為第二型嚴重氣喘,除了抽血檢查IgE是否過高、過敏源、嗜酸性白血球以外,還要搭配FeNO檢測,透過吐氣的方式驗出一氧化氮的濃度,幫助了解發炎指數的狀態,給予相對應的生物製劑,對病患來說,有助大幅降低反覆發作的痛苦。 鄭世隆醫師門診就有一名20幾歲的年輕人,檢測之後發現過敏原相當高,以往用藥都還是反覆發作,治療一直沒有太大效果,後來透過FeNO檢測選擇適當的生物製劑用藥,短短一個月就感受到人舒服很多,症狀也明顯改善,降低肺功能逐漸變差的風險。 鄭世隆醫師強調,嚴重氣喘者發作時常要跑急診住院,高達10~20%氣喘患者更面臨輾轉就醫的困擾。目前健保已有核准多種生物製劑給付於治療第二型嚴重氣喘,只要透過更精準簡易的檢測法找到正確治療方針,相信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就能具體改善。 台灣呼吸健康促進照護協會秘書長 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鄭世隆醫師

2023乾癬治療新指引》乾癬病灶「清零」不是夢!醫曝「1招」超有效

2023乾癬治療新指引》乾癬病灶「清零」不是夢!醫曝「1招」超有效#生物製劑

45歲王先生為中重度乾癬病友,最一開始從小腿陸續出現1元大小紅斑,到皮膚科就醫用藥,改善效果有限外,也曾誤信民間偏方,都沒有讓疾病有效改善。紅斑甚至不斷長大,開始脫屑、發癢,最嚴重時臉上都是紅斑。直到4年前終於使用到生物製劑,首先感受到癢感快速改善,再來是紅斑快速消退,PASI指數都能維持在90以上,人生有了重大轉變⋯

鼻竇炎難根治竟因「這體質」?醫:新療法抓出關鍵發炎因子才是改善關鍵

鼻竇炎難根治竟因「這體質」?醫:新療法抓出關鍵發炎因子才是改善關鍵#生物製劑

鼻竇炎是一種常見的發炎性疾病,很多人想說開刀就能一勞永逸,但臨床卻發現有部分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術後半年內仍舊再度復發,相當痛苦;這種鼻黏膜長期處於發炎狀態且合併鼻息肉,在歐美有高達8成病患會發生,屬於「第二型發炎過敏體質」。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耳鼻喉部副主任許雅晴醫師表示,一名竹科40幾歲男性患者,曾因鼻竇炎與鼻息肉開刀三次,本想說手術能夠有大幅改善症狀的效果,但術後卻又再度復發,經過進一步檢查發現是屬於「第二型發炎體質」,也就是特別好發鼻息肉的鼻竇炎型態。 25~30%患者演變為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鼻竇炎有分為急性與慢性,有些人感冒時也會併發急性鼻竇炎,但哪些人容易演變為慢性鼻竇炎?許雅晴醫師說明,臨床上發現本身如果有過敏性鼻炎、氣喘、下呼吸道疾病者,或者天生鼻子內部構造較為特殊、有免疫問題、長期胃食道逆流、長期使用抗發炎藥物等,會比較容易造成慢性鼻竇炎,在個人臨床間觀察發現男性族群居多。 「慢性鼻竇炎患者當中,大約有25~30%比例會演變成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這類患者會因細菌感染而不斷產生黃膿鼻涕,鼻塞也因為鼻息肉增生更嚴重,不僅嚴重影響睡眠,白天工作的專注力也變差,不少病患的嗅覺幾乎失去功能,都讓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手術是目前治療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主要方法,以往術後會搭配局部或全身性類固醇治療,但由於類固醇是屬較強制性阻斷發炎的方式,有些病患會因全身性類固醇治療感受到副作用較強而產生其他免疫功能反應;因此近幾年,安全性高的生物製劑逐漸成為精準治療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重要選項之一。 生物製劑用藥改善症狀,術後恢復也較佳 許雅晴醫師說明,由於鼻竇炎與發炎狀態環環相扣,針對第二型發炎過敏體質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患者,透過生物製劑降低發炎反應的機轉,在臨床上發現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感受到鼻塞、嗅覺異常等症狀改善,更延緩反覆發作的頻率,術後恢復也更好。以前述的竹科個案來說,術後便是搭配生物製劑進行治療,一個月內患者就明顯感受到鼻涕變少、嗅覺功能也慢慢回來,目前已持續治療了4、5月,狀態也逐漸穩定。 許雅晴醫師強調,有些患者因為懼怕手術,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忍受很多年都不敢就醫,其實現在手術已經相當進步,搭配新的藥物運用,病症是有機會長期穩定控制不復發的。她提醒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患者應與醫師充分溝通,透過個人化手術、藥物的運用,便能將療程做得更完備;進行手術之後,也應遵循清潔保養並搭配藥物療程,鼻竇炎與鼻息肉儘早就醫治療,才能找回良好的生活品質。 (圖/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耳鼻喉部副主任 許雅晴醫師)  

異膚傳統治療導致肥胖又傷肝腎 醫盼健保加速給付生物製劑

異膚傳統治療導致肥胖又傷肝腎 醫盼健保加速給付生物製劑#生物製劑

「異」起守護!罹患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小云(化名),臉部皮膚嚴重紅腫破皮,遭受同學與老師排擠,造成封閉性格;使用類固醇與免疫抑制劑的效果有限,長期更導致嚴重發胖、11歲體重超過60公斤、肝腎功能變差等副作用,忍痛完成照光療程仍與健保生物製劑無緣,讓心疼孩子的媽媽絕望不已,家人也因異膚而陷入爭吵之中。對此,兒科醫師呼籲政府多給異膚兒童多一些關懷,參考國際治療趨勢,別讓像小云一樣的中重度異膚孩童承受不必要的照光之苦,加速生物製劑健保給付,不但幫助孩子長期穩定控制疾病、快樂且健康地成長,也有助凝聚家人情感,一同對抗異膚。 台灣1/10兒童罹患異膚 皮疹持續2個月快就醫 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呂克桓理事長,同時也是中山醫學大學董事,他表示台灣平均每10位兒童就有1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中山附醫臨床研究更發現6-8歲兒童中的異膚盛行率逼近3成,這是一種會反覆發作、慢性發炎的皮膚疾病,以嚴重搔癢、乾燥、紅斑丘疹與苔癬化為主要症狀,當嬰幼兒皮疹症狀反覆發作且持續2個月以上,應盡快赴醫檢查,遵從醫囑根據疾病嚴重程度,持續做好基礎保養與規律治療。 安全性?有效性?嬰幼兒異膚治療難上加難 亞太過敏氣喘及臨床免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嬰幼兒與兒童正值生理發育與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治療不但要早,還要兼顧安全性與有效性。雖然類固醇與免疫抑制劑等傳統治療有助降低發炎,但效果相對有限且長期使用有副作用的疑慮,需謹慎評估。 呂克桓理事長補充,中重度異膚孩童長期使用類固醇容易有影響發育、皮膚變薄萎縮、胃口變大導致肥胖、水牛肩、月亮臉,甚至引發白內障、骨頭壞死、出血等副作用的隱憂;經常使用免疫抑制劑恐有肝腎功能損傷的風險,需定期監測;就連餵藥,寶寶也總是抗拒、全部吐光光,讓家長束手無策。而照光治療,因每週需2次到醫院照光、影響上學、皮膚容易敏感、長期安全性未知且可能出現皮膚癌化風險,國內治療指引不建議12歲以下兒童使用。 中重度異膚共病多 穩控疾病把握6歲前黃金時期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蔡易晉主任表示,異位性皮膚炎通常從嬰兒時期開始發病,大部分患者會在3至5歲之後逐漸好轉,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會隨年齡增長而越發嚴重,演變為中重度異膚。 假如青春期仍控制不佳,不但病友本身長期飽受嚴重搔癢之苦,社交關係與生活品質大打折扣,容易步入「異膚—食物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竇炎」的過敏進行曲,併發睡眠障礙、憂鬱、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等共病的風險升高,家人的睡眠品質、日常工作與經濟負擔也會跟著打折扣。因此蔡易晉主任強調,治療應把握6歲上小學前的黃金治療時機。 孩子發育不能等!醫界籲生物製劑加速給付中重度異膚兒童 如何突破治療瓶頸,幫助中重度異膚兒童長期安全穩控疾病呢?王志堯理事長表示,隨著醫療進步,目前已有多種標靶藥物,如:生物製劑及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突破中重度異膚嬰幼兒的治療瓶頸,精準鎖定引發乾癢與發炎的細胞激素,安全性高,且搔癢與發炎症狀改善顯著。前述異膚兒童「小云」就是在自費生物製劑的幫助下找回健康光滑的皮膚,不但重拾信心與笑容,家人關係變得更緊密,姐姐也不再討厭妹妹,學會體諒,甚至選讀醫學系,專攻過敏免疫相關疾病。 小孩子的未來發育不能等!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莊競程委員特別出席今(29)日活動,表達對於孩童異位性皮膚炎的關切。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與醫師也同聲感謝政府,看到中重度異膚病友的苦與痛,生物製劑及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健保對象已逐步從成人放寬至12歲以上青少年,同時希望政府能再給兒童族群多一點關注,以醫學證據與國際治療趨勢為主要依據,別讓孩子承受不必要的照光之苦,重視傳統用藥的副作用風險,加速生物製劑健保給付的時程,幫助中重度異膚孩童早日穩控異膚,擁有快樂童年、健康的人格與身體。

5歲童小腿「滿江紅」以為是蚊子咬⋯擴散全身才知異位性皮膚炎

5歲童小腿「滿江紅」以為是蚊子咬⋯擴散全身才知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

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照護難題多。一位5歲個案2年前從公園返家,小腿開始出現細細紅點,起初以為是蚊蟲叮咬,沒想到病灶漸漸擴及四肢與全身,到處求醫才確診為異位性皮膚炎,急性嚴重時更併發汗皰疹,身上與手指滿是傷口,在過去3年防疫期間,更是全幼稚園唯一無法使用酒精的人。

連打蛋都痛!20歲的她以為肌腱發炎⋯確診才知「類風濕性關節炎」

連打蛋都痛!20歲的她以為肌腱發炎⋯確診才知「類風濕性關節炎」#生物製劑

42歲陳小姐,20年前以為是車禍後遺症導致肌腱炎,服用消炎藥半年未痊癒,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後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當年正處於夢想拼搏的年紀,人生猶如被按下暫停鍵;原先喜好烘焙的她,因手部關節腫痛而無法打蛋、揉麵團,然而這樣的疾病症狀,旁人從外表上卻看不出來。

預防冬日乾癬大爆發,精準用藥可有效控制病灶

預防冬日乾癬大爆發,精準用藥可有效控制病灶#生物製劑

入冬了,皮膚部就診的乾癬患者逐漸增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下簡稱高醫)皮膚部主任藍政哲表示冬天是乾癬容易惡化的季節,病灶會變得較平常嚴重,像是癢、乾、脫屑,或是龜裂及疼痛等都是在門診中常見的病況。其中最令患者困擾的不單是因外觀病灶帶來的身心壓力,連日常生活也會衍生出許多不便。曾有病患向醫師形容,在大發作期間,皮屑掉滿地,每天都必須掃三次地,相當苦惱。 藍政哲醫師建議,中重度患者在夏天膚況較容易控制時,持續規律用藥並做好保養,於入冬之際應提高警覺,避免病灶惡化的因子,如抽菸、壓力、作息不正常及感染等,且切忌等到大發作時才至醫院就診,因而延誤適當治療時機導致後續療程備加艱辛。 乾癬治療善用醫病共享決策 以達乾淨皮膚治療目標 乾癬是需要長期穩定控制的疾病,藍政哲醫師指出,現今乾癬治療已有相當大的突破,接受精準治療後可使病患身上的皮膚病灶幾乎完全清除,回歸正常的狀態。醫師認為要達到乾淨的皮膚(病灶改善 90-100%),必須透過醫病間良好的溝通,患者需與醫師共同討論最適切的治療與用藥方式,雖然乾癬無法完全治癒,但透過病患的配合及醫師充分告知不同嚴重程度的對應治療方式,依然能穩定控制病況。 藍政哲醫師表示,要達到皮膚完全乾淨的治療目標,輕度及中重度患者在用藥的選擇上有不同考量。輕度患者只要遵照生活上的注意事項並搭配外用藥膏,基本上便能達到不錯的效果。至於中重度病患,因為皮膚病灶範圍大,相對不易遵從一天兩次擦拭外用藥膏,此時則需要選擇更符合患者生活形態的治療方式,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藍政哲醫師對於生物製劑的療效給予正面肯定,在治療中重度患者時,使用新一代的生物製劑如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17、介白素23等,讓患者的皮膚病灶達成清零的目標,幾乎達到乾淨的皮膚。目前患者必須經照光治療及其他系統性治療(搭配兩種口服免疫調節劑)無效,方可申請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 高醫照光設備新穎,單人隔間保障病患隱私 藍政哲醫師提及,照光治療是中重度乾癬患者申請生物製劑前的必要條件,根據藍醫師的臨床觀察,醫院照光設備友善與否也是影響患者能否遵從醫囑的主因。考量到患者的隱私,高醫採用單人隔間的照光設備,提供患者隱密的治療空間,藉以提高病患遵從性。此外,高醫也提供夜診服務,讓白天需工作或輪班的患者在照光治療保有彈性的選擇空間。 藍醫師呼籲,現今乾癬的治療已有許多選擇,若民眾發現身上出現疹子,且反覆發作許久,建議盡快至皮膚專科鑑別診斷,唯有正確治療、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皮膚部於12/10周六下午兩點舉辦一場乾癬衛教講座,歡迎病友一同報名參與。報名洽詢:(07)3208214分機15。 (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皮膚部主任 藍政哲醫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