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性組織炎

糖友長雞眼 細菌感染險截肢

糖友長雞眼 細菌感染險截肢#蜂窩性組織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人有很多併發症,若是出現周邊神經病變,可能就有截肢的危險,不可不慎!一名罹患糖尿病的30多歲男子,因為出現周邊神經病變,不但對於長在腳上的雞眼沒感覺,雞眼因此出現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差點要截肢。 足部受力點改變 就有可能出現雞眼收治這名男子的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李子朋表示,糖尿病會出現神經病變,包括感覺與運動和自主神經,而且會造成腳的變形,其主要是因為感覺神經沒有感覺,運動神經失去功能;由於腳掌有些肌肉會幫助維持腳弓形狀,正常要維持腳弓除了骨骼韌帶,還要有腳掌的肌肉,而運動神經病變時,腳掌的肌肉會沒有力氣,會失去腳弓的功能,以致足部受力點會改變,再加上沒有感覺,踩又不會痛,就有可能出現雞眼。 將受感染骨頭清除 用親水性凝膠換藥該名男子就是因為足部受力不均,腳有變形,進而使得第五腳趾骨頭壓力過大且導致壞死,才出現雞眼,而且還因為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李子朋醫師指出,該患者原本在其他醫院治療時被告知需要截肢,後來轉診來此看診,經由將受感染骨頭清除,並且用親水性凝膠換藥四個月,才免除截肢的命運。 不要穿拖鞋和涼鞋 要穿布鞋和厚襪子李子朋醫師進一步指出,雞眼治療會先用刀片將厚繭削薄,再用水楊酸來幫忙角質脫落,治療好之後,就要穿特製的鞋墊來改善足部壓力,才能預防雞眼再次出現;然而,對於糖尿病人而言,要想預防雞眼產生,尤其不要穿拖鞋和涼鞋,應該要穿受力平均的布鞋,而且要穿厚襪子,以及穿鞋子時要確定鞋子裡面沒有小石子,要保護好足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忽視傷口去戲水 腳腫如麵龜

忽視傷口去戲水 腳腫如麵龜#蜂窩性組織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輕忽小傷口恐要命!一名12歲男童,2周前右腳腳背被蚊子叮咬而抓破皮,右腳有4到5處小傷口,但隔日依舊跟著家人去海邊戲水,沒想到當晚回家後,傷口處開始出現紅腫且熱痛情況,1、2天後範圍擴大到整個腳背都腫了起來,大如麵龜,還出現發燒、走路困難狀況,就醫確診為蜂窩性組織炎。蜂窩性組織炎 常發生在四肢與臉部男童住院治療,進行抗生素點滴注射治療後,病況逐漸改善,復原的速度很快,住院5天即出院,腳背紅腫狀況完全消除且不再疼痛,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高佳慧表示,蜂窩性組織炎是皮膚傷口的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好發於身體任何部位,但比較常發生在四肢,特別是下肢與臉部。局部紅腫熱痛、發燒、噁心、嘔吐通常皮膚遭到細菌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時,會出現局部腫脹、紅腫熱痛的情形,可能伴隨出現發燒,噁心,嘔吐,腹瀉等身體不適的症狀出現,若不快給予治療則可能侵犯至皮下組織與肌肉關節等部位,嚴重時細菌入侵血,可能產生敗血症。有傷口 勿接觸游泳池、溫泉、公共澡堂高佳慧醫師呼籲,當孩子身體有傷口時,勿接觸游泳池、溫泉、公共澡堂等公共空間,細菌容易趁機侵入傷口,進而導致更嚴重的感染,若傷口久未痊癒,或傷口患部範圍逐漸擴大、紅腫發熱時,應盡速就醫,以免感染情形擴大,嚴重而導致患部壞死,需截肢或引發敗血症造成病人死亡。

腿腫2倍!竹子釀蜂窩性組織炎

腿腫2倍!竹子釀蜂窩性組織炎#蜂窩性組織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年約70歲、平時務農的黃姓阿嬤,工作時不慎被竹子刺傷小腿,當下僅在傷口擦拭紅藥水,但小腿不但沒有改善甚至難以行走,子女趕緊將阿嬤送往醫院,醫師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患者的小腿比原本腫了2倍大,住院治療後,現已康復返家。未即時就醫 惡化可能會併發敗血症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表示,蜂窩性組織炎形成的主因是皮膚或黏膜的傷口遭到常見的細菌感染所致,患者經常是因為忽略了小傷口或因足癬而導致,直到細菌深入感染到皮下脂肪層組織,組織受到感染之後紅腫,廖嘉宏主任表示,如果未即時就醫使用抗生素治療,傷口惡化可能會併發敗血症,嚴重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慢性病患者、下肢血液循環較差要小心蜂窩性組織炎容易沿傷口擴散,形成紅、腫、痛、癢,發生蜂窩性組織炎的高危險群,容易表現在慢性病患者、下肢血液循環較差的人身上,或者當皮膚有缺損,傷口不易癒合時,細菌進入體內,可能容易發炎,醫師提醒,當有傷口久未癒合,切勿私自服用抗生素,應該盡早到醫院檢查,避免亂點藥水造成傷口潰爛等情形。傷口照護以維持乾淨為宜而處理傷口的部分,現仍有許多長輩家中多擺放小型急救箱,裡面放置著繽紛顏色的藥水,有紅藥水、黃藥水、紫藥水等等,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急診主任洪世昌提醒,傷口照護以維持乾淨為宜,搭配生理食鹽水、優碘等清潔即可,並不需要塗抹各種各樣太多的藥水與藥膏,如果傷口有感染疑慮,建議至醫院由專業醫療人員處理、治療。

牙痛不管 頭頸感染險要命!

牙痛不管 頭頸感染險要命!#蜂窩性組織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陳小姐患有糖尿病,平時懼怕看牙,右下顎的智齒露出半個牙冠,一直沒有正視問題,某日智齒又痛了起來,陳小姐自行買藥吃,到了晚上腫脹擴大,合併張口、吞嚥困難的問題,經診斷為右下顎阻生智齒所引起的顏面蜂窩性組織炎,緊急開刀,住院十餘日之後出院,陳小姐經緊急外科清創引流手術與抗生素控制,將嚴重的顏面感染控制下來。顎骨空間不足 常常導致智齒的阻生隨著演化,食物也越來越精緻,顎骨寬度也慢慢縮減,智齒的萌發時間約在16至25歲時,此時人的生理、心理已經趨近成熟,這顆牙齒被視為「智慧到來」的象徵,然而因為東方人的顎骨空間不足,常常導致智齒的阻生,無法順利萌發,往往是口腔衛生的殺手。阻生智齒發炎 恐致嚴重頭頸部感染因阻生智齒藏汙納垢引起第2大臼齒齲齒,並且造成齒槽骨嚴重破壞,將阻生智齒拔除後,需進行根管治療與假牙製作來保存第2大臼齒,更有患者因阻生智齒引起反覆發炎,所導致嚴重的頭頸部感染,造成顏面蜂窩性組織炎,則視情況需要藉由外科引流清創手術合併抗生素的投藥,方能痊癒。智齒拔牙困難度及風險有很大差異拔除智齒,尤其是阻生智齒,與一般的牙齒的拔除,困難度及風險率有很大的差異,上顎的阻生智齒靠近鼻竇,下顎阻生智齒牙根尖的位置很靠近下顎神經血管,可能出現的手術風險與後遺症比較多,所以阻生智齒的患者往往需要轉診到醫院的口腔外科做進一步處理。目前最新的科技是可以藉由牙科的電腦斷層的輔助,更加精準的定位牙齒與神經之間的相對位置,有阻生智齒困擾的患者,可至醫院口腔外科諮詢,也可對自己的口腔狀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蛀牙臉腫 竟致蜂窩性組織炎!

蛀牙臉腫 竟致蜂窩性組織炎!#蜂窩性組織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75歲的葉奶奶因為害怕看牙,牙痛時僅靠止痛藥來抑制疼痛,長時間下來,延誤治療先機,日前牙齒又出現疼痛,左半邊臉頰也有紅腫熱痛的情形,吃止痛藥無效後,到院接受治療,經由醫師診斷後發現,疼痛處已經演變成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緊急處理後,情況逐漸好轉。長年蛀牙深及牙根 導致左臉腫脹台北慈濟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許博智表示,患者若蛀牙出現傷口沒有接受治療,加上抵抗力弱時就容易出現感染的狀況,演變為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葉奶奶最終在無法忍受疼痛之下,終於接受治療,但因長年蛀牙傷口深及牙根,導致左側臉部腫脹,細菌感染造成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病況嚴重。嚴重恐造成腦膜炎、呼吸道壓迫許博智醫師表示,臉部的蜂窩性組織炎有90%是因為齒源性(齲齒或牙周病)所產生的,很多民眾因為不敢拔牙,忽視蛀牙狀況而沒有治療,長期的慢性發炎感染之下,演變為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情況嚴重的話,恐會造成腦膜炎或是深頸部感染進一步導致呼吸道壓迫,更嚴重甚至造成生命的危險。藥物控制 輔以移除蛀牙患部及殘根一般來說,「紅、腫、熱、痛」是典型的急性蜂窩組織炎症狀,急性蜂窩組織炎的治療,首要在於感染的控制及感染源的移除,抗生素是首要的選擇,藉由藥物控制輔以移除蛀牙患部及殘根,便能緩解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的症狀。蛀牙盡快治療 減少細菌滋生因此透過抗生素的治療後,葉奶奶的症狀慢慢獲得控制,許博智醫師說明,嚴重蛀牙,加上抵抗力不佳時,就容易發生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醫師提醒,除了維持口腔清潔外,定期做口腔檢查,預防勝於治療,若有蛀牙情況發生務必盡快治療,才能減少細菌的滋生,遠離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的威脅。

別貪玩!男子潛水割傷險截肢

別貪玩!男子潛水割傷險截肢#蜂窩性組織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台中一名31歲劉先生,五月結束為期一年的壯遊,帶著歐洲、南美的美好回憶,返台前到泰國拿潛水執照,右腳踝意外被礁石割傷,抵達澳門幾天後,突然發燒且腳踝嚴重紅腫,當地醫師診斷是蜂窩性組織炎,擔心狀況再惡化可能面臨截肢,要求立刻住院。蜂窩性組織炎,若拖延會變成筋膜炎,深部是肌肉炎,再嚴重是骨髓炎或關節炎,臺中慈濟醫院感染科醫師王瑞興表示,細菌培養顯示感染的是「化膿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這是蜂窩性組織炎常見細菌,傷口發炎感染,嚴重的需要清創手術,更嚴重時如有局部壞死情況就要考慮截肢。紅腫熱痛加劇 應盡速就醫王瑞興醫師提醒,國人國內外旅遊頻繁,尤其夏天到了,很多人熱衷自然生態野外與海上海島等水上活動,過程易有受傷卻輕忽致處理不當,萬一受傷應注意傷口變化,一旦發炎感染,應儘早就醫,出現以下情形建議火速就醫:1)紅腫熱痛加劇進展快速。2)發炎紅腫跟疼痛情形不成比例,例如紅腫的範圍不大不紅,但痛的範圍很大,感覺也異常疼痛,要擔心已經深部感染,以致表面看不出嚴重性。3)異常水泡、出血性水泡,這暗示疾病嚴重且會快速進展,應趕緊跟醫師討論住院與外科治療。 必要時 暫停行程返國治療王瑞興醫師建議,人在國外發生緊急醫療需求,要依不同情形處理,若是自由行建議求助附近醫療機構甚至外交辦事處,看如何處理與協助醫療,跟團的話就由旅行社與當地導遊領隊協助評估,必要時,暫停行程返國治療,千萬不要覺得不嚴重不想打壞遊興,撐完再回國,應及早就醫避免造成遺憾。 

4月嬰遭蚊叮抓破皮 染蜂窩性組織炎

4月嬰遭蚊叮抓破皮 染蜂窩性組織炎#蜂窩性組織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個月大的張姓男嬰,嘴角被蚊子叮咬紅腫,家長雖自行購買藥膏塗抹,但孩子仍用手不停抓揉,導致患部破皮;三天後叮咬部位不僅沒消腫,反而範圍越來越擴大,還出現了輕微發燒。家長帶到童綜合醫院小兒科看診,檢查後確認遭蚊子叮咬部位,因遭感染而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影響範圍擴及到口鼻部分,經由一周的抗生素藥物治療,與患部擦藥膏後才痊癒未在臉部留疤。嬰兒皮膚細嫩 對蚊子唾液較敏感高佳慧醫師表示,嬰幼兒的皮膚特別敏感,因對蚊子的唾液過敏,所以遭叮咬後紅腫情形會比大人嚴重,且常會無法控制抓破皮造成細菌感染,有些孩子甚至在叮咬後患部會出現水泡,這些都是因為年幼孩子免疫系統未成熟,所以皮膚對於叮咬後的反應明顯,慢慢會隨著年紀而改善。而蜂窩性組織炎是因一種或多種細菌,經由皮膚裂隙或傷口進入人體像蜂窩狀的皮下脂肪組織層而引發的感染,因為這部位的組織鬆軟,所以細菌很容易就擴散,順著血管或淋巴管到處竄行,惡化快速,嚴重者還會併發壞死性筋膜炎或敗血症,有致命的危險。因此,高佳慧醫師呼籲,天氣熱,蚊蟲也開始滋生,家長除了要注意家中環境衛生外,也要避免孩子遭叮咬,如睡覺時可用蚊帳或外出時使用天然防蚊液等;遭蚊蟲叮咬,則可先清洗患部,再塗止癢藥膏,避免太癢抓破皮,若孩子遭叮咬後患部出現水泡,也切勿弄破,以防遭感染。

蛀牙「擺爛」成蜂窩性組織炎 男子難張口

蛀牙「擺爛」成蜂窩性組織炎 男子難張口#蜂窩性組織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30多歲男性,某日上午突然左邊牙齒感到微微疼痛,心想疼痛尚可忍耐且先把手邊的工作告一段落再去就醫,但到了下午他左邊的臉腫了起來,摸起來熱熱,且張口困難,故而急忙到醫院就醫,醫師診斷發現原來是蛀牙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口腔外科楊方瑜醫師表示,蜂窩性組織炎是因為細菌感染,穿過皮膚或黏膜保護層到達深部的軟組織間隙,引起急性且快速擴散的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皮下組織因而形成像蜂窩樣的一個一個隔間,裡面充滿發炎物質跟膿血。頭頸部的蜂窩性組織炎,常因阻生智齒、殘留的牙根、蛀牙、神經發炎感染、牙周病等牙科疾病而來。演變敗血性休克 蜂窩性組織炎要命!而蜂窩性組織炎的處理方式,分為抗生素治療及外科手術切開引流。楊方瑜醫師也提醒,若蜂窩性組織炎未及時受控制,有可能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進一步演變為敗血症及敗血性休克。且當蜂窩性組織炎漫延至深頸部而壓迫到上呼吸道,亦有可能會需要緊急插管或是暫時性氣管切開術來維持呼吸道,避免危及生命。因此,平日的口腔保健及定期檢查,能即早處理掉潛在的感染源。若遇到牙痛且周圍組織腫脹,宜儘速就醫接受評估及治療,避免後續更嚴重且快速的病程演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