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

營養師量身打造 6大族群進補原則

營養師量身打造 6大族群進補原則#進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氣溫驟降,又到了進補旺季。冬令進補是中華傳統的飲食文化,但隨著物資生活富裕,現代人大多營養足夠,傳統、坊間的食補大多蛋白質及油脂偏高,吃補的可能增加身體負擔。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顏妙容營養師為大家提供以下幾點進補原則,聰明進補安心吃、營養均衡不過量:1)烹調少油半水酒麻油雞、薑母鴨在製備過程中多會將肉類和薑片以麻油爆炒過後加酒烹煮,雖可增加補品特殊風味,但酒精對血壓、尿酸造成的影響可能誘使慢病患者疾病惡化。 建議可省略爆炒薑、肉類的步驟或減少麻油用量。 可用半水酒烹調,並讓酒精於烹煮過程中揮發掉再食用。 進食時可刮除上方浮油,以及避免食用動物皮。2)添加蔬菜一般補品多以內臟或肉類為主要材料,富含蛋白質及油脂,但容易於大快朵頤吃肉時,忽略蔬菜的攝取而飲食失衡。 可於湯鍋中加入蔬菜,如高麗菜、菇類、茼蒿等蔬菜於補湯中。 一日建議蔬菜攝取量為煮熟後青菜1.5碗,可斟酌用量添加蔬菜於湯品中。 牙口功能較不佳的長輩可增添如蘿蔔、瓜類、菇類、菠菜等質地較軟嫩的蔬菜。而常見的南瓜、芋頭、玉米等屬於主食類蔬菜,若需控制血糖,需留意攝取。3)輕醬料羊肉爐、藥燉排骨多會搭配味噌豆腐乳醬或豆瓣醬食用,大多過鹹、含鈉量較高。 用薑末、蒜末、蘿蔔泥、香菜、辣椒與醬油、水果醋等調味,減少鹽分攝取。 藥燉補品盡量不額外加鹽巴調味。 煮火鍋用昆布或蔬菜熬煮湯頭,利用蕃茄、蘿蔔、洋蔥等增加湯頭自然甜味。4)減少加工製品近年來補湯火鍋化,許多人喜愛加入配料如魚餃、蛋餃、丸類、蟹肉棒等。然而這類火鍋餃丸類都是加工類製品,磷含量及油脂偏高,應盡量避免。 可選擇脂肪較低的蛋白質來源,如魚肉、雞肉、海鮮或豆腐等。 多種蔬菜、菇類及藻類入鍋。 麻辣鍋偏油,建議鍋物選擇以蔬菜熬煮的湯頭。5)量身打造聰明吃冬暖食補受大眾歡迎,但身體狀況因人而異,以下提供不同族群進補留意建議,過個身心滿足的冬季。 一般民眾:無特別限制,但需注意油脂和肉類份量。多採用蔬菜、菇藻類,增加食材豐富性與飽足感。 糖尿病:建議進補以少油、高纖,適量醣類及優質蛋白質為原則。並注意主食類蔬菜如芋頭、南瓜、玉米、山藥等攝取量。 高血壓患者:建議留意烹調用酒量,食材或沾醬以天然風味為宜,湯品及沾醬注意鹽量的使用。 減重者、高血脂患者:建議減少烹調用油,進食時可刮除上方浮油,避免攝取動物皮。 腎病患者:需留意肉類蛋白質及湯之攝取量,實際可進食份量因病情而異,建議諮詢營養師。 痛風患者:內臟熬煮的高湯普林含量高,建議少喝湯,多喝水。須注意肉類份量,每餐建議以2兩為限。(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45期資料)

冬天補過頭 糖友小心引發心肌梗塞!

冬天補過頭 糖友小心引發心肌梗塞!#進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氣溫一下降,薑母鴨、羊肉爐、藥膳排骨等食補店又開始人滿為患,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能開心進補,糖尿病患者可千萬別補過頭,以免引發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心衰竭、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除控制血糖外 應注意高心血管疾病併發風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子源提醒,糖尿病患者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一般人多兩至四倍,且有七至八成的糖尿病患者,最終的死因都是心血管疾病,因此必須特別留意。「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時,過多的血糖會與蛋白質結合,進而產生對細胞不好的產物,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容易合併有高血壓及高血脂情形,這些因子也對血管不好,當然會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王子源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做好生活照護外,更重要的是搭配正確的用藥,才能提早預防糖尿病可能衍生的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機率。目前醫界對糖尿病的治療,已愈來愈注重須同時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王子源醫師指出,「糖尿病的治療目標,不只希望能控制血糖,也要同時注意高血壓及高血脂的治療。」傳統對於單純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的上升外,若無禁忌是以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血管疾病,但若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者,則會併用降血壓與降血脂的藥物。新一代SGLT2抑制劑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過去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無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只能透過長期控制血糖來降低大小血管的病變,「有研究發現,新一代糖尿病藥物SGLT2抑制劑使用三個月後,整體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在亞洲族群更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56%。」且在2018年世界糖尿病學會治療指引中,SGLT2抑制劑也證實對於心臟血管有保護的效益。新一代SGLT2抑制劑可保護腎臟、降低體重與血壓「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對糖尿病患者可說是最大的好處了!」王子源醫師說,新一代SGLT2抑制劑也具保護腎臟,降低腎絲球的壓力,避免腎臟惡化的效果。「再者,該藥因有排糖及利尿作用,也可讓體重減輕、血壓降低、單獨使用幾乎不會發生低血糖。」臨床上有名66歲的男性,在長達17年的糖尿病治療史中,糖化血色素始終維持在8左右,但體重卻因為使用傳統的磺胺類藥物而不斷增加,「使用新一代SGLT2抑制劑六個月後,患者的糖化血色素已降到6.5,體重也從原本的82公斤降到78公斤,更重要的是,以往磺胺類藥物需要一天吃四顆,後來加上一天吃一顆SGLT2抑制劑後,到現在磺胺類藥物減成一天只要一顆半。」王子源醫師提醒,許多糖尿病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患者,會擔心吃太多藥而傷身,而出現自行減藥、減量的行為,但這會使得血糖控制更差,並導致胰臟功能慢慢衰竭,因此,「糖」友若對用藥有疑慮,一定要與專科醫師諮詢,千萬不要自行減量減藥,以免更傷身。 

寒冬中風風險高 2大族群這樣補!

寒冬中風風險高 2大族群這樣補!#進補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雪來,烏魚到。」(到了大雪,烏魚群便大批湧入臺灣海峽,正是捕烏魚的好時機。)大雪,多在每年陽曆的12月7日或8日,大雪過後,天氣越來越涼,在日漸寒冷的季節裡,要根據氣候的變化增減衣物。頭、胸、腳3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大部分的疾病都與不注重保暖有很大關係,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3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中醫理論中,頭被稱為「諸陽之會」,頭部受涼,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至於腳,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較差,寒氣入侵易引發關節酸痛等症狀。進補注意事項偏北及高山地區天氣寒冷,宜進補溫熱食品;平地偏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要溫和得多,進補應以平補為主。可常喝紅棗生薑湯抗寒,吃火鍋也是不錯的選擇。進補溫熱食品時,應注意2方面,1) 養宜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2) 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適中。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冬至養生「冬至紅,過年濛;冬至烏,過年酥。」(冬至若是晴天,過年時就會下雨;冬至若是陰雨,過年時大多會是晴天。)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大多落在每年陽曆的12月21日或22日,俗稱「冬節」、「長至節」等,古時更把冬至視為一年的開始。冬至時,有2種疾病特別需要預防及重視:1) 心血管疾病/血管彈性差的人,氣溫急劇變化會帶來血壓波動,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全身血管收縮,促發腦溢血(中風)。因此,冬至時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疾病,其次注意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中風前兆。2) 消化道潰瘍/這時由於寒冷的天氣易刺激人的神經系統、使興奮度增高,支配內臟的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容易使胃腸調節功能異常、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黏膜或潰瘍表面,產生胃痙攣,造成胃部缺血、缺氧。因此,要注意胃部保暖和飲食調養,少量慢食、定時定量,忌食生冷,戒菸戒酒,還可選服一些溫胃暖脾的中藥。(本文摘自/寶中醫的易筋操/大是文化)

進補3要點 吃得美味又健康

進補3要點 吃得美味又健康#進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天氣逐漸轉涼,是冬天即將到來的徵兆。曆書記載,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古人認為工作一整年,體力耗盡,入冬天氣寒冷,需補充營養以恢復元氣、抵禦寒冬,即俗語說的,立冬補冬,補嘴空。烹煮3要點 食材、鍋具、烹調方式11月7日就是立冬了,許多人都會因為天氣冷趁機進補。衛福部黃宜司司長提醒以下要點,希望大家在享受佳餚時,也能吃得健康。1) 選擇安全的食材/購買中藥材時,至合格的中藥販賣場所,購買正確且合乎衛生標準規範的藥材。2)  選擇適當的鍋具/鍋具建議挑選陶瓷或不鏽鋼材質,不建議使用鐵、銅、鋁、錫等金屬材質。3) 適當的烹煮方式/烹煮前先洗淨藥材,用冷水浸泡30分鐘後,水加至一定量,大火煮至沸騰再轉小火慢熬,過程中勿開鍋蓋,以免揮發油成分散失。生鮮肉品的食材,如雞、鴨等,應先汆燙後,再與藥材共煮。高血壓、高血脂 進補前應徵詢專業意見最後,黃宜司司長提醒,立冬進補的民眾,若有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慢性病或感冒等疾病,或正在服用藥品者,應先詢問醫藥專業人員後再進補藥膳,避免造成身體負擔,或引起不必要的。

進補不忌口 痛風提早來報到

進補不忌口 痛風提早來報到#進補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入冬必進補?小心付出慘「痛」代價!每當氣溫驟降,熱呼呼的火鍋、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總是民眾的心頭好,為了暖身補氣,許多人都會一碗接一碗難以自拔,對於有痛風、腎臟疾病的患者來說,攝取高普林的鍋物,病情加重,在痛風發作就得付出「慘痛」代價,輕微的碰觸關節都會使疼痛加劇,甚至可能面臨要洗腎的困境。代謝症候群、高普林飲食、暴飲暴食容易痛風「不痛像沒病,痛起來卻要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蕭凱鴻表示,痛風又稱為「帝王之病」,與豐沛的食物有關。現代人的發生率有節節上升的趨勢,發病的年齡也越來越下降。有代謝症候群、高普林飲食、暴飲暴食及喝酒過量容易引起痛風,甚至增加中風與死亡率。蕭凱鴻主任表示,痛風是因為體內「普林」代謝異常或是腎臟排出尿酸的功能障礙,導致過多的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內,造成關節痛、腫脹和變形,最後也可導致殘廢和腎衰竭。血中尿酸濃度愈高,持續時間愈久,發生痛風的機會就愈大。火鍋、內臟少吃 黃豆製品可適量攝取治療痛風以藥物及飲食為主。生活上一定要多喝水、少喝酒,促進排泄、以及控制體重。應避免食用肉汁、火鍋湯、內臟類、沙丁魚、白帶魚、蚌蛤類、蘆筍、香菇、紫菜等含普林的量較高的食物,另外,黃豆及其製品(如:豆腐、豆干、豆漿)雖含較高量的普林,但於非急性發病期,仍可適量攝取。急性痛風的藥物治療常使用秋水仙素和非類固醇消炎藥物,慢性痛風除消炎藥物外,常合併使用降尿酸藥物控制血中尿酸濃度。有些藥物在個別體質上不適用,因此最好由專業的風濕科醫師規畫整體的追蹤治療,並排除其他造成關節痛的病因,才更有效控制痛風。

不看體質!入冬狂吃補 嘴破又胸悶

不看體質!入冬狂吃補 嘴破又胸悶#進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時序進入冬季,街上各式各樣的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店的生意又熱絡起來,尤其只要冷氣團一發威,氣溫立刻下探10多度,讓人忍不住想要吃一鍋熱騰騰的藥膳來「補冬」。 但這些補冬食物不外乎是富含高油、高普林、高鹽,須多多加注意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因為過量可能會造成口破、胸悶、腹脹、腹瀉或加重慢性病的病情。南投縣衛生局表示,冬令進補須依個人體質選擇適合的中藥,可以暖胃、補血及補氣,達到調養體質的效果,也才能有效提高抗寒的能力。同時建議民眾不要盲目過度進補,遇身體不適,應循正規醫療體系就醫,勿聽信不實廣告或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以免花錢又傷身。進補又服西藥 混用恐傷身也提醒如果進補時還有西藥必須一併服用,也要注意藥物混用的問題,事先向醫師詢問,避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此外,冬令進補仍應視體質而定,只要生活作息正常,營養均衡,稍加調理養生即可。若不瞭解自己體質而進補太過量,非但無益,還可能造成口破、胸悶、腹脹或加重慢性病的病情。 

天冷就是要進補?當心嘴破、便秘跟著來

天冷就是要進補?當心嘴破、便秘跟著來#進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冬至即將到來,許多民眾等不及這天要聚餐進補,然而臨床上常見民眾補過頭的案例,醫師表示,時令是來自老祖宗幾千年前的概念,臺灣既非酷寒地帶,這幾年氣侯更是出奇異常,建議現代人應依氣溫與時空環境,因時、因地制宜。冬天大吃燒酒雞 口乾、便秘大爆發冬季氣溫低,人體需要更多能量調節溫度,因此民眾常將冬至與藥膳食補畫上等號,衝著養生、禦寒保暖的名義,湯圓、各種補湯火鍋一應俱全。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黃仲諄表示,中醫發展來自中國內陸,當地冬季天寒地凍,冬令進補有其道理,相較位處亞熱帶的臺灣,冬天真正冷的時間並不長;此外,古代生活環境條件差,吃到蛋白質、脂肪的機會不多。然而現代許多人覺得冬季就非補不可,不少年輕的上班族,揪團大啖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幾天吃下來,紛紛出現口乾、嘴破、睡不著、便秘、痔瘡發作等症狀,很多人甚至超標到得減重、去油的程度。上火體質不耐補 應減少脂肪、蛋白質黃仲諄醫師強調,冬季進補得依體質調整食材與藥材,虛寒體質如體力差、容易累,冬天手腳冰冷,穿衣著襪還是暖和不起來者,以及頻尿,且小便顏色偏透明、夜尿多者,有些痰液分泌較多,質地清稀,女性的白帶清清水水稀稀,或是過敏性鼻炎患者,風一吹就流鼻水或是氣喘,跟氣溫降低有關的,都可以在此時調節進補,改變體質。但痔瘡、便秘上火型等屬容易上火體質,或是有睡眠障礙、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較不耐補,選擇食材、藥材應更注意,減少脂肪、蛋白質的攝取量,薑、麻油、人蔘、桂枝或是當歸等,具有補血、溫通功效的食材也應減少。溫補藥材恐引發皮膚過敏此外,溫補的藥材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免疫風濕類疾病的患者更加嚴重,最要注意的是孕婦,因為懷孕期間的體質特別,藥膳裡面具有活血等藥物,可能會流產機率提高,最好問問醫師,千萬別盲目進補。冬至全家團圓,共進藥膳補湯很享受,但因為家族成員體質不盡相同,黃仲諄醫師建議,由醫師擬定不很補又能溫和吃的藥材,讓不同體質都可以一起享受,千萬不要在坊間買了整鍋藥包,或是自己抓藥來燉補。

進補當心高鉀 糖尿病患4招聰明吃

進補當心高鉀 糖尿病患4招聰明吃#進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人愛進補, 特別是在這冷颼颼的冬天,若是來上一碗熱呼呼的麻油雞、羊肉爐等,真是再享受不過!但近日有糖尿病患民眾因攝食大量進補食物,血液內鉀離子濃度偏高,送醫發現腎臟功能已受到影響。糖尿病患補過頭  高鉀高鈉傷腎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薑母鴨、羊肉爐等進補美食,含較多中藥藥材、高湯濃度高、鹽份也較多,相對鉀離子量也較高,且這些鍋物都是以肉類為主,對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可能會造成腎臟負擔,影響到病情的控制。他也建議,其實有糖尿病的民眾只要掌握一些小原則,還是可以攝取這些進補鍋物:1)蛋白質攝取量/當餐可攝取1~2小塊的肉類或者搭配其他豆製品,減少脂肪較多的肥肉及皮。可避免攝食過量的蛋白質增加腎臟負擔。2)湯類/烹調時油量盡量減少,中藥食材因含鉀離子高盡量減少添加。酒精含量也可對水稀釋或是增加烹調時間讓酒精盡量揮發掉。這樣可以減少高湯中的熱量。3)鹽份攝取/對於一些沾醬豆瓣醬、甜辣醬等,通常鹽分較高,會影響到肝腎功能,建議可用天然食材例如:檸檬、蔥、薑、蒜等食材來調製。4)纖維質含量/在進補的同時還是要多攝取青菜減少澱粉類食材(麵線),以增加纖維質的含量,避免血糖過高,最重要的是均衡飲食定時測量血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