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

火燒心 恐惡化睡眠呼吸中止症

火燒心 恐惡化睡眠呼吸中止症#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別以為肥胖才會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很多人覺得胖子才會打鼾,其實,瘦子也有可能會打鼾,而且也會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甚至會因為慢性鼻炎,以及胃食道逆流,導致這三種病況互相影響,進而導致惡性循環。 慢性鼻炎 也會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雙和醫院睡眠中心醫師劉文德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有90%是阻塞型,除了會因為體重增加,上呼吸道軟組織增加,以致容易打鼾引起之外,也與上呼吸道結構有關係,尤其是東方人的臉型結構和西方人不同,再加上台灣氣候潮濕,咽喉與鼻腔常會慢性發炎與腫脹,也是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原因。 胃食道逆流 使睡眠呼吸中止症惡化此外,會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和睡覺時張口呼吸有關係;劉文德醫師指出,很多人會因為鼻炎與鼻塞而張口呼吸,甚至沒有鼻塞,都有可能在睡覺時因為咽喉放鬆,而張口呼吸,這不但會使口水蒸發,而且會因為沒有口水去中和胃酸,進而使得胃食道逆流,並且通常都沒有不舒服,但已經使得喉嚨充血腫脹,咽喉浮腫,致使睡眠呼吸中止症和鼻炎與胃食道逆流互相影響,並且惡性循環。 排除過敏原+睡前不進食+飯後運動要如何改善這些問題呢?劉文德醫師進一步指出,除了要排除過敏原改善鼻炎之外,也應該要戒菸,而且睡覺前2、3小時不可吃東西,只能喝水,因為若是胃酸量很多,會加重惡性循環;此外,運動也很重要,運動不只是減重,國外研究證明,從早到晚坐或站,一天下來水份會堆積下半身,兩隻腳有300-500CC的水在下半身的肌肉,平躺才回流,咽喉會有100CC的水,就會惡化呼吸中止症;所以,在晚餐後去走路,對改善睡眠呼吸障礙也很重要。(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呼吸聲像魔鬼氈 肺已纖維化!

呼吸聲像魔鬼氈 肺已纖維化!#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飽受胃食道逆流所苦的54歲許女士,只要樓梯爬到2樓就會喘得上氣不接下氣,本以為只是身體老化虛弱而導致,醫師建議使用新型治療菜瓜布肺的呼吸道藥物,將有機會減緩50%肺功能下降的速度,並減少68%的急性惡化機率,持續治療可以降低43%死亡風險。治療菜瓜布肺的呼吸道藥物已於今年3月開放健保給付,每年將可為患者省下近120萬元藥費。肥胖、胃食道逆流、菸齡長的人要注意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好發於50歲以上,通常會有乾咳2個月以上、容易喘、呼吸困難等症狀,煙齡長、1年抽超過20包以上的人也須注意,另外,肥胖、胃食道逆流、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皆有增加罹患「菜瓜布肺」的風險。肺泡上皮細胞遭破壞 肺失去彈性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表示,「菜瓜布肺」患者在專科醫師聽診時,會聽到像是魔鬼氈被撕開的呼吸音,透過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瞄(HRCT)就會發現患者肺泡上皮細胞遭破壞,肺失去彈性並逐漸喪失功能,整個肺葉看起來就像是一絲一絲的,如曬乾後的菜瓜布一般。平均存活期約8至10個月臺中榮總重症醫學部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傅彬貴表示,「菜瓜布肺」在台灣大多確診都已是晚期患者,平均存活期約8至10個月。大多數確診晚期患者的肺功能可能在短期內惡化,及早發現潛在患者及早治療,是減緩肺功能下降及延緩急性發作的不二法門。傅彬貴醫師進一步表示,原來針對「菜瓜布肺」治療只能採用傳統抗氧化劑、免疫抑制劑及類固醇等藥物對症治療,成效相對有限,今年3月起,治療「菜瓜布肺」的呼吸道藥物開放健保給付,不僅可解決治療困境、增加患者治療的意願,更進一步提高生活品質。

胃酸「燒」擾 高10.8倍罹癌率

胃酸「燒」擾 高10.8倍罹癌率#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僅28歲的何先生念書時期,就會在半夜感到胃酸在胸口灼燒,短短5年內就到急診室報到超過10次,面對超時工作和繁重的業務,2年前已經確診患有胃食道逆流,仍選擇自行購買成藥備用,感受到症狀了就吃藥、紓緩了就停藥,使他至今仍然飽受酸液逆流「燒」擾之苦。1周1次火燒心 罹食道腺癌機率高7.7倍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建華醫師指出,長期罹患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腐蝕性傷害,從而提高食道病變和致癌的風險,包括巴瑞特氏食道和食道腺癌。研究顯示,1周出現1次以上火燒心或胃酸逆流症狀者,罹患食道腺癌的機率為沒有症狀者的7.7倍,若火燒心或胃酸逆流的症狀出現在夜間,則相較於沒有夜間症狀者有10.8倍罹患食道腺癌的機率。5成患者 無法配合固定服藥時間陳建華醫師強調,控制夜間症狀是治療胃食道逆流的重要目標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療藥物為質子幫浦抑制劑(PPI),傳統PPI需要於飯前15~30分鐘服用,但是有5成患者服用傳統藥物時,無法配合固定服藥時間。在未有醫囑的狀況下,患者自行增加用藥量,主要是因為症狀無法得到持續控制(73.4%)和夜間症狀無法被控制(39.1),用藥安全存在隱憂!新一代長效藥物 可提高藥物順從性陳建華醫師表示,全天候的良好控制相當重要,以新一代長效PPI藥物為例,服用時間不受限制,症狀控制達24小時,方便配合現代人的作息,可提高藥物順從性和改善治療效果,目前已有健保給付,為胃食道逆流患者提供治療新選擇。

穿太緊、便秘 竟致胃食道逆流

穿太緊、便秘 竟致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代人生活繁忙,壓力大,常常忽略飲食,加上飲食不規律造成的生活緊張、腸胃狀況,胃食道逆流漸漸成為文明病,其實這樣的疾病出現,是一種警訊,告訴民眾務必要注意自身的飲食習慣,避免病情嚴重,造成其他無可挽回的問題。避免過度刺激的食物 減少刺激粘膜胃食道逆流常與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改變相關,下食道括約肌位於食道下方,正常情況下可以防止胃酸逆流,胃食道逆流患者常因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降低,增加胃酸逆流的風險,因此,飲食上應避免一些容易降低下食道括約肌壓力的食物種類,在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下,也要避免過度刺激的食物,減少刺激粘膜。預防胃食道逆流飲食原則1) 維持適當合理的體重 /肥胖會增加腹壓、導致胃部排空緩慢,容易加重症狀,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計算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Index;BMI)=體重(公斤)/身高平方(公尺),理想 BMI 數值為18.5~24。2) 三餐定時不過飽、少吃宵夜 /一次吃太多食物胃部壓力會增加,另外,研究發現,長時間未進食,會造成下食道括約肌鬆弛,因此定時定量很重要,吃的時候也不能過飽,僅量維持每餐7~8分飽。3) 適量的蛋白質食物攝取 /胃酸主要消化蛋白質,蛋白質食物過多,易刺激胃酸分泌,建議維持適當蛋白質攝取(4~5份的豆、魚、肉、蛋類),雖然研究指出富含蛋白質食物可增加下食道括約肌壓力,但過多蛋白質,刺激胃酸分泌易造成胃食道逆流患者不適。4) 避免高油食物攝取 /高油食物會減低下食道括約肌壓力,拉長胃排空時間,也就是增加食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甜食或是蛋糕大多為高油、高糖食物,應該避免,再者簡單醣類也就是高甜味的食物直接刺激胃酸分泌,精緻糖類食物須看個人接受程度選擇,若吃甜食易感到脹氣或胃酸者,則應少吃。5) 減少茶鹼攝取 /研究指出茶鹼會減少下食道括約肌壓力,且刺激胃酸分泌,可可粉、巧克力、濃茶、咖啡、可樂等富含咖啡因的食物,都有較高的茶鹼含量,若有為食道逆流者,須酌量攝取。6)  減少刺激性食物攝取 /嚴重胃食道逆流患者,可能會有黏膜組織發炎,應避免辣椒、咖哩、胡椒等辛辣的食物及調味料,有些酸味較重的水果,如檸檬、柳橙汁等,尤其要避免酒精性飲料及碳酸汽水飲料等。7)  戒除菸、酒 /吸菸會減少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增加胃酸逆流的風險,有胃食道逆流者也會加重症狀,酒精在身體中會優先代謝,反而減少胃的排空,增加食物停留在胃的時間,加上酒精直接刺激胃酸分泌,戒除菸、酒則是較理想的方式。8) 維持適當的排便習慣 /便秘者因如廁習慣,易瞬間增加腹壓,也會加重胃食道逆流,每天適當飲水1500~2000cc以上,可減少便秘的機會。9) 每日3蔬2果 /每天3份蔬菜、2份水果,一份蔬菜為100g重,煮熟約半碗的量,一天加起來,理想為1.5碗,水果平平的2碗,視為2份,或是以棒球大小計算,每天2顆,不建議空腹攝取水果,因水果的簡單糖類會直接刺激胃酸分泌。10) 維持適當的運動 /運動能有效增加腸道蠕動,幫助排便,消除壓力及疲勞,但過度運動可能降低食道收縮的能力,因此適當合理的活動即可。11) 勿穿過緊的衣服 /有些女性因為愛美,常穿著緊身衣物,緊身衣會增加腹部壓力,造成胃酸難往下排空,也會相對增加胃食道逆流的機會。(本文摘自/貳拾醫典:家庭健康營養照護全書/二魚文化出版)

胃食道逆流亞洲之冠 6成竟無感

胃食道逆流亞洲之冠 6成竟無感#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隨著國人生活型態改變、飲食西化影響,罹患逆流性食道炎的民眾日益增多,長期胃食道逆流對於生活及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根據醫學文獻指出,台灣逆流性食道炎盛行率為15.6%,居亞洲之冠。男性罹患風險 為女性的2.6倍開業診所醫師鄭乃源說明,台灣胃食道逆流位居亞洲之冠原因,可能是因在美食國度的台灣人十分重吃,對各種美食較不抗拒,久而久之給胃部很多負擔,根據開業診所分析的95年~104年健檢數據,發現平均每4人就1人壟罩在逆流性食道炎風險中,其中超過8成患者為男性,男性罹患風險為女性的2.6倍,最值得重視的是,超過6成民眾竟無症狀感。男性較大而化之 易輕忽身體徵兆逆流性食道炎易好發於4種族群中,分別為男性,罹患風險是女性的2.6倍、中壯年,近8成患者為30~59歲、有菸酒習慣者,其中6成5以上有飲酒習慣、肥胖者,BMI≥24罹患風險高於正常者1.43倍,鄭乃源醫師表示男性通常較大而化之,易輕忽身體的微小徵兆,再加上大多喜愛喝茶、咖啡及抽菸,應定期做無痛腸胃鏡檢查,改善飲食與生活型態,才能維持胃食道健康。鄭乃源醫師提醒,尤其是30~50歲工作時常應酬的男性,罹患胃食道逆流的比例是比較高的,需多加預防或改善逆流性食道炎,由於多數人無症狀感,因此定期完整的腸胃鏡檢查相當必要,而預防胃食道逆流對策可從生活型態著手:1)戒菸酒、少咖啡濃茶。2)維持正常體重。3)進食順序乾濕分離,先喝湯再吃固體食物,避免餐中配湯或飲料,延長胃部處理食物的時間。4)三餐只吃7分飽。5)睡前3~4小時勿進食。

想當「腸」勝軍 別再有「食」差

想當「腸」勝軍 別再有「食」差#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焦慮、壓力大,排便不順讓你腸腸出狀況?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調查上班族腸胃狀況,從受訪者工作與生活起居習慣發現,「4大偽國際作息亂象」,包括工作超時、夜不成眠、國際食差、排便不定。睡眠時間越晚 腸胃問題越多近5成上班族表示工作需要經常加班,每日工作超過12小時以上者竟高達1/4,每日加班3小時以上者達34.3%,57.6%上班族超過12點入睡,且其中高達86.1%有腸胃問題,顯示睡眠時間越晚腸胃出現問題機率越高,43.2%上班族1周超過3天用餐時間不定,不固定用餐者,有腸胃問題比例為89.1%,41.9%上班族無每日排便習慣。便秘比例高為法務、行銷工作者據調查82.8%上班族受腸胃問題困擾,消化不良(46.1%)、便祕(43.9%)、腹瀉(30.6%)、腹痛(21.8%)及胃食道逆流(16.2%),便秘問題比例最高為法務、行銷工作者,消化不良業務銷售人員為大宗,常出現腹瀉、腹痛、胃食道逆流比例,依序為營建土木及文字傳媒,針對上班族普遍的腸胃現象,「保胃腸勝4步驟」可幫助遠離腸胃困擾:1)    放鬆心境,優質入眠 /短期內如果無法調整入睡時間,可先從提升睡眠品質做起,睡前做伸展運動幫助紓壓與放鬆。晚餐也應該在睡前3小時結束,消化器官若在睡眠時持續運作,會妨礙睡眠造成睡眠品質不佳的情況。2)    腸保順暢,定期排便 /養成規律排便習慣,維持腸道順暢,以避免體內廢物無法排出,增加負擔。並保持規律運動及多喝水,配合飲食均衡與好菌攝取,促進腸胃一路暢通。3)    補充好菌,平衡加分 /如果調整睡眠與定期排便不易做到,建議至少在飲食均衡前提下,每日飲用具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優酪乳,保腸又保胃,直接補充好菌為菌相平衡加分。4)    三餐定食,營養均衡 /養成定時定量規律飲食習慣,減少腸胃運作負擔,且應每日至少攝取5蔬果與3碗全榖根莖類,以維持均衡飲食並每日補充到25克之足量膳食纖維。

吃太快、愛喝咖啡 當心胃食道逆流找上門

吃太快、愛喝咖啡 當心胃食道逆流找上門#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你又火燒心了嗎?農曆新年、春酒旺季後,腸胃科門診量總是會比年前增加,常可見到民眾因為年節期間飲食較無節制,熬夜吃宵夜,加上一場又一場的春酒,經常吃飽後倒頭就睡,而發生胃食道逆流的困擾,門診觀察今年此類患者約增加2成左右。火燒心、嘔酸 還會提高食道癌風險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醫師康本初指出,食道與胃交接處的括約肌可避免胃內容物回流食道,但這括約肌偶爾會關閉不緊密,使胃內容物逆流回食道,當此逆流造成令人困擾的症狀或使食道黏膜發炎受傷時,即為胃食道逆流疾病。胃食道逆流典型的症狀包括:火燒心、嘔酸、喉嚨痛、胸口痛、喉頭異物感、吞嚥不適、 慢性咳嗽等。倘長期不理會或是控制不佳,胃酸經常逆流刺激食道,可能提高罹患食道癌風險。肥胖、習慣快速進食 胃食道逆流風險高康本初提到,胃食道逆流好發於肥胖、抽菸習慣、嗜喝咖啡、習慣快速進食、三餐不正常者,另外,倘有相關病史,或是經常吃宵夜接著就寢者也較易發生。肥胖過重會造成腹壓增加,是造成胃食道逆流重要的因素;而進食後,胃酸分泌增加,平躺時胃內容物可能逆流回食道,引起胃食道逆流。避免緊身衣、少吃酸性食物康本初也提醒,除了利用藥物緩解症狀,同時也應調整生活及飲食習慣。過重者減輕體重,戒煙、戒酒,不要一吃飽就睡,睡前2~3小時應儘量避免吃東西,睡覺時床頭枕頭墊高,避免穿緊身衣物。飲食部分,少吃酸性食物,如柑橘類水果、番茄、洋蔥、碳酸飲料、辛辣等食物,易引發胃逆流的食物也要當心,像是油膩或油炸食物、含咖啡因飲料、巧克力、含薄荷食物等,三餐不要吃太飽。最後康本初提醒,年節期間通常飲食較無節制,熬夜吃宵夜,加上年後一場又一場的春酒,對腸胃都會造成影響,而吃飽後倒頭就睡,是引起胃食道逆流常見的因素之一,倘不適的症狀持續,應至胃腸科門診接受進一步檢查治療。

常熬夜、吃不定時 國人25%有胃食道逆流

常熬夜、吃不定時 國人25%有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37的陳先生從事房仲業,生活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加上飲食不定時,晚餐在晚上10點後才吃更是稀鬆平常,且經常需要應酬喝酒、抽菸,長期下來身體不堪負荷,胃食道逆流也找上門,不僅影響夜間睡眠,白天精神也跟著變差,工作表現大不如前。9成患者有夜間症狀 依賴咖啡恐惡性循環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林肇堂理事長指出,現代人壓力大、飲食習慣改變,加上作息不正常,容易導致食道與胃之間的括約肌鬆弛,造成胃酸或氣體回流至食道裡,形成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好發於30歲以上成人,據統計,近20年來的已成長超過5倍之多,台灣胃食道逆流盛行率五年前已突破25%,平均每4人就有1人深受困擾,胃食道逆流儼然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文明病,甚至有近9成的胃食道逆流患者,夜間出現症狀造成生活及睡眠品質低落,工作效能大打折扣,白天若又依賴咖啡提神,恐造成症狀加劇,恐陷入一天24小時都不適的惡性循環。減少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美國最新研究指出,胃食道逆流患者於夜間出現症狀的比例高達89%,¬生活和睡眠品質深受影響,而因睡眠不足或失眠,造成隔天工作效能下降,如果患者又藉由咖啡、茶或進食來提神,恐將會加重胃酸分泌及逆流症狀,長期下來,患者的身心壓力很大,造成惡性循環,使得疾病控制更不易。因此,如何提升胃食道逆流的治療現況與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實為首要目標。台大醫院內科部吳明賢醫師表示,除減少刺激性食物,如油膩、甜食、辛辣食物等,每餐維持7~8分飽,並且放慢吃飯速度,才能徹底預防胃食道逆流,他同時強調,若生活、飲食習慣不改善,約有5成患者會再復發,千萬不可大意。改善生活習慣 才是治療之本台大醫院內科部曾屏輝醫師指出,尤其接下來進入尾牙季,上班族交際應酬頻繁,年末長時期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可能會會出現胃食道逆流症狀或加劇原有疾病,提醒民眾,若發現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建議及早就醫、診斷並治療,除了選擇正確的藥物外,更應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