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

危「癬」重重 患者自殺機率高4成

危「癬」重重 患者自殺機率高4成#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乾癬患者常遭受到旁人異樣的眼光,因四肢關節、頭皮等常見部位的肌膚總是呈現紅色斑塊、伴隨著銀色皮屑脫落,讓病友們在工作或社交時,深感自卑,為了避免旁人看見皮膚病灶而產生誤解與排斥,總是用長褲長袖將自己包緊緊的,這是所有乾癬患者共同的心酸。患者心力交瘁 生、心裡皆備感壓力乾癬其實是先天體質和後天環境所造成,並非感染、也不會傳染他人,是一種自體免疫出問題而導致慢性發炎的皮膚病,病徵為頭皮及四肢關節及外側處呈現紅色斑塊,合併銀色皮屑脫落,容易受到旁人誤解或排斥;國外相關研究指出,乾癬病患因為疾病承受的社會壓力大,憂鬱的傾向比平常人高出39%、焦慮情形也增加31%、自殺機率更提高了44%,顯示出患者因病鬱鬱寡歡的情形、進而輕生的不再少數。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祕書長黃毓惠醫師表示,乾癬盛行率約千分之二點五,全台約有6萬名患者,病患除了承受皮膚搔癢、掉屑、疼痛等不適外,還要忍受個人形象和生活品質的降低,常使病人心力交瘁,且乾癬容易復發,也讓患者失去治療的信心;雖然乾癬難以根治,但適當的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患者的皮膚狀況也會反映身心狀態,若是熬夜、壓力大就容易復發,所以病患更應該長期穩定的治療才能掌握病情,且現在醫藥進步,病友們只要積極配合療程,相信一定能找回人生的快樂和自信。透過病友親身分享 鼓勵積極治療社團法人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為了鼓勵乾癬患者勇於接受治療,特別舉辦「點點關懷.乾癬大使」的徵選活動,活動即日起至9月30日止,希望尋找出努力不懈、堅持治療的患者,分享他們與病共處的心聲和走出陰霾、勇於面對人生的原因,透過病友的鼓舞,讓不敢面對疾病的患者也能透過積極治療、穩定病情,而重新享受自己的人生。

醫訊/如何戒菸

醫訊/如何戒菸#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約每6秒就有1人死於菸害,吸菸是扼殺健康的頭號刺客,吸菸也容易導致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此外菸頭也可能引發火災,以及產生嚴重環保問題,可說是百害無一利。緣此,大林慈濟醫院特規劃「清新戒菸班」,吸菸親友揪團戒菸的時機又來了,想戒菸的朋友,千萬不要錯失良機,歡迎來搶救您的荷包,大家相招逗陣來。內容 :第1週:知己知彼~團隊動能,認識菸害、運動對戒菸的好處,第2週:戒菸宣示及戒菸計劃,認識菸癮及戒菸藥物、戒菸的飲食,第3週:戒菸從運動開始,如何擺脫菸癮?認識與管理你的壓力,第4週:體重控制秘訣、營造無菸的新生活,許一個無菸的未來。參加對象:凡是想要戒菸的民眾,報名期限:即日起至開課前3日止。該活動需要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清新戒菸班時間:102年8月3日~8月24日每週六上午8:30~11:30(開課前3日截止)地點:慈濟醫院(嘉縣大林鎮民生路2號)洽詢: 05-264 8333 健康諮詢室

乾癬沒控制好 術後疤痕處又現蹤

乾癬沒控制好 術後疤痕處又現蹤#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2歲的老先生,20多年前在雙手被診斷罹患乾癬,他僅偶爾前往門診看診接受外用藥膏塗抹治療;然而,前年因為左膝退化性關節炎造成疼痛及腰椎管狹窄症造成下背疼痛,接受膝蓋及脊椎手術,不料,逐漸於膝蓋及脊椎手術疤痕處長出新紅色乾癬病灶,並擴展至附近。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邱顯鎰醫師表示,乾癬為慢性發炎疾患,主要以皮膚紅色脫屑境界分明的斑塊來表現,但其實身上可能暗藏其他沒有症狀的發炎,如關節、指甲、眼睛、血管內皮都可能受到發炎的波及而產生相關的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指甲、葡萄膜炎、心血管及腦血管疾患。且研究指出,乾癬病人即使是表面上看起來相當正常的皮膚,其實底下已經表現早期發炎細胞及表皮細胞的活化,臨床上更可見約四分之一左右的乾癬病人,因為一時的疏忽未好好的控制,使得原本正常的皮膚在受到外來的刺激時(如: 外傷、刺青、針灸等),發展出更多新的病灶。因此,邱顯鎰醫師建議乾癬的病患至專業的皮膚科門診治療,好好控制乾癬避免惡化。

乾癬有禁忌 刺青恐致症狀惡化

乾癬有禁忌 刺青恐致症狀惡化#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4歲的小羅,平日除了覺得頭皮屑比較多外,身體並無大礙,今年2~3月間,在同儕的鼓勵下,覺得人生應該做一些熱血瘋狂的事,決定到刺青店,為自己的青春在身上留下些永恆的印記,剛刺完的那天他非常滿意,並跟好友分享他的傑作,然而數天後,小羅發現在刺青的手上慢慢出現一些會脫屑的小紅點,這些紅點的數目逐漸增加,紅點的大小逐漸變大,並從手臂擴散到全身,而且頭皮屑也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癢,經就醫詳細診療後,確認為「乾癬」。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邱顯鎰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慢性皮膚發炎的疾患,除了先天的體質之外,後天的因素的也非常重要,提醒不要忽略以下禁忌,讓好不容易控制的乾癬惡化,如皮膚外傷:刺青、割傷、切傷、燙傷、過度搔抓受傷等都會造成更多的乾癬發炎;酗酒;抽煙;感染:包括細菌及病毒感染(感冒),都可能誘發乾癬惡化;壓力;乾泠的天氣;藥物(某些高血壓、鋰鹽、非類固醇止痛藥等);肥胖;情緒不穩、睡眠不足、過勞;服用免疫增強食品,如靈芝、巴西磨菇、桑黃等。

糖尿病要注意!足部潰瘍恐引發截肢

糖尿病要注意!足部潰瘍恐引發截肢#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糖尿病是一個無聲的殺手,而台灣每年因「糖尿病足」而接受截肢的患者,高達一萬人;足部問題已經是糖尿病患造成重大罹病、殘障及死亡的主要因素,阮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周治剛表示,糖尿病如控制不良,將引發神經性及血管性疾患,造成視網膜、腎絲球、全身小血管等病變,但其中「糖尿病足」,也就是糖尿病引發的足部潰瘍,是常見的併發症。周治剛表示,一旦患者肢體出現難癒合的傷口,尤其是下肢動脈供血不良,通常會面臨截肢厄運。根據衛生署統計,不僅是造成病人及家屬生理上的痛苦,也引起精神上的壓力。許多足部或腳趾潰瘍起因於創傷、組織缺血或異物的刺激,此外,若長久未注意潰瘍的發生,末梢神經病變引起的感覺喪失,會讓病人無法及早察覺受傷,令傷口惡化,治療就會變得複雜,截肢的可能性也相對提高,嚴重的話,甚至引發敗血症死亡。另外,患者若發生傷口感染,大都是多細菌性的,起因於足部的小創傷或微細的皮膚裂縫,血液循環不足和免疫機能受損,又因持續行動造成感染沿著筋膜層蔓延開來。最好的治療,其實是預防。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血糖,尤其患者常因神經病變,感覺較為遲緩,因此要養成每天檢查足部習慣,一旦發現有傷口,要馬上找整形外科治療,通常這類早期的傷口,在整形外科醫師的治療下,很快就會癒合。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療最重要三部曲為:徹底清創、選擇適當的敷料、傷口重建。由於足部構造的特殊性,傷口一旦清創後,往往造成骨骼、肌腱及關節的暴露,為了防止這些重要器官乾燥壞死,理想的保濕敷料使用非常重要。傷口感染控制後,進一步重建手術包括植皮等。很多人以為糖尿病患的傷口不容易好,因此不能開刀。事實上,外科手術可以把感染併發組織壞死傷口,經由清創,變成乾淨的傷口,只需要時間耐心復原。醫師呼籲民眾應及早處理,重視足部小傷口,預防足部感染及潰瘍。

冬季乾癬病患暴增!進補恐加重病情

冬季乾癬病患暴增!進補恐加重病情#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明明還好好的,怎麼到了冬天全身又開始癢了起來!」根據統計,今年入冬以來,乾癬求診患者比夏季約增加3-5成。對此,台北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許仲瑤表示,夏季因為日照較長,陽光紫外線對乾癬有抑制作用,但到了冬天日照減少,乾癬便會趨向嚴重。此外,像是冬季進補的薑母鴨、燒酒雞吃多也會使症狀加重,因此她呼籲,乾癬患者除積極治療外,也要從日常生活做起改善症狀。這裡癢那裏養,冬季還有什麼因素會導致症狀加重?許仲瑤解釋,冬季因天氣乾燥、冷風吹襲,及水溫過高的清潔,亦會使皮膚保濕能力變差,惡化紅癢脫屑情形。還有,冬天節日較多,如耶誕、跨年等,部分患者若熬夜狂歡、參加派對,作息不正常、睡不好,也會導致症狀加劇。此外,乾癬患者並不適合菸、酒,但尾牙、春酒、應酬多,也有較多機會喝酒、或是食用含酒精的美食,如麻油雞、羊肉爐、燒酒雞、薑母鴨,大啖美食的隔天,便發現症狀惡化。而乾癬除了會使皮膚外觀出現乾、癢、紅、腫、脫皮等現象之外,常見的共病症狀包括乾癬性關節炎、指甲病變等。中度及重度乾癬患者,罹患乾癬性關節炎的風險,比輕度患者來得高。關節炎嚴重時,甚至連拿竹筷子都會覺得異常疼痛。而許仲瑤醫師說,乾癬目前雖無根治方法,但已有許多可以妥善控制病情的治療方式,如外用藥膏、口服用藥、照光、甚至是生物製劑。另外,乾癬患者冬季要多注意皮膚保養,避免過熱的洗澡水,使用溫和不刺激的油脂,如凡士林,可避免皮膚乾裂,若出現皮屑也可幫助皮屑軟化,不致於容易脫落而困窘。若皮疹、班塊出現,不要去搔抓患部,以免延長病程。她更提醒,年關將近,避免熬夜,秉持少油少鹽不菸不酒的健康習慣,才是最棒的春節圍爐宴。

戒不掉!乾癬病患吸菸恐加重病情

戒不掉!乾癬病患吸菸恐加重病情#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般民眾都知道,抽菸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但你可能不知道,乾癬病患如菸不離手,可能會加重乾癬病情!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林揚志醫師表示,香菸當中有超過四千種致癌物,其中有些物質會跟皮膚表皮細胞上的尼古丁受體(Nicotinic Receptor)結合,刺激表皮細胞不斷地增生而形成乾癬,更可能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老陳是乾癬病患,原本只有在身體部分出現紅色斑塊,但近日卻發現乾癬有越來越多的跡象,甚至連腳上都佈滿乾癬,就醫之後發現,乾癬增加的原因竟和吸菸有關,嚇得老陳不得不強迫自己先戒菸!醫師表示,除了吸菸之外,包括喝酒、壓力、緊張、睡不好以及在低溫、低濕的環境下工作、居住,都會導致乾癬症狀增加或惡化。林揚志醫師解釋,乾癬是因為皮膚上的表皮細胞快速增生所造成,目前仍無法根治,傳統的治療方法有塗藥、服藥及照光治療,範圍小的病患會先使用塗藥治療,若無法得到控制,才會建議加入照光與服藥治療;然而,過去有很多中重度病患因為塗藥使皮膚感覺不舒服,加上療效並不明顯及大範圍的病灶影響病患自尊心,最後放棄治療。雖然乾癬目前尚無法被根治,但病患只要配合醫師指示積極治療,其實是有機會可以獲得控制的!林揚志醫師表示,目前針對乾癬治療的新型生物製劑已於今年五月通過健保給付,這種新藥是使用長效型介白素,從源頭直接抑制免疫細胞過度活化,讓皮膚不會過度增生、發炎;此外,只需每三個月注射一針,便能有效減輕病患在治療上的身心負擔。乾癬是一種全身慢性發炎反應,有較高的比例患者會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產生,所以病患最好能夠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此外,醫師也建議病患應戒煙戒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適時地放鬆心情、勇敢面對壓力、學習自我調適、勇敢接受治療以及家人朋友用心關懷等方式幫助控制病情;提醒病患,特別是中重度患者務必遵循醫囑按時服藥,只要正面積極地面對,多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以擺脫乾癬的夢靨,重新擁有正常生活。

乾癬患者雖辛酸 但可別輕言放棄!

乾癬患者雖辛酸 但可別輕言放棄!#乾癬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乾癬,雖不會造成傳染,但是患者外觀往往因為大量脫皮,或是具有紅色斑塊,而讓許多人不敢靠近,甚至求職經常碰壁。一位乾癬患者林先生,退伍之後頭皮以及皮膚漸漸出現紅色脫屑斑塊,輕輕一揮一碰皮屑就會剝落,嚴重甚至會滲血,而經診斷確定罹患乾癬,症狀導致日後求職困難,現在只能在家幫忙家務。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吳南霖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系統導致皮膚發炎的疾病,與黴菌感染並無關係。患者皮膚上有紅色板塊、脫屑的問題、也會影響臉部、頭皮、甚至指甲,而有癢、刺痛、脫屑等問題。然而,大多數的患者,都用長袖來遮掩,但是病情如果惡化到指甲、臉部、手部時難免影響外觀,造成患者的自信以及社交生活等問題。曾有資料統計,乾癬嚴重程度越高的患者,找工作越困難。吳南霖說,臨床上有些患者的乾癬病灶使用外用藥就可得到良好控制,但也有許多患者皮膚病灶相當嚴重,疾病起伏不易控制。這群患者通常對於擦藥、照光、或者是口服用藥效果並不明顯,如患者就醫治療不持續,對治療失去信心、甚至尋求偏方處理,都會讓乾癬病情加重。雖然乾癬會帶給患者許多困擾,但是目前的醫學研究,已了解乾癬的病因,許多新的治療藥物,包括之前已發展出拮抗腫瘤壞死因子作用的生物製劑以及最近針對介白質12及23作用的生物製劑,在台灣都已陸續上市,健保也通過給付於嚴重乾癬患者;對此吳南霖呼籲,治療乾癬雖然過程雖然有挫折,但不應放棄,而停止治療,使得病情更加惡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