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

「癬」見生機!生物製劑獲健保給付

「癬」見生機!生物製劑獲健保給付#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身體四處都是紅色斑塊且伴隨著飄散的白色碎屑,嚴重時還會有出血的狀況,恐怖的症狀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乾癬患者的心聲誰知道?相較於其他皮膚病,乾癬患者因治療時間較長且不易被治癒,導致許多病患容易放棄治療;此外,可怕的外觀常被人誤以為是傳染病,加重患者心理壓力,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紀景琪博士表示,目前已有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生物製劑可幫助患者得到良好控制,建議患者應要積極走出來接受治療,重建自信人生。患者小張在當兵時發現身體出現乾癬,全身長出紅色斑塊伴隨產生銀白色皮屑,甚至產生出血的狀況!進入職場後因公務需求穿白襯衫,結果因為乾癬使襯衫血跡斑斑,造成小張與同事相處起來心理壓力極大,不僅人際關係不好還因此丟了工作!紀景琪主任指出,傳統治療乾癬的方法有塗藥、服藥及照光治療,範圍小的病患會先使用塗藥治療,若無法得到控制,才會建議加入照光與服藥治療;但因為照光治療需要每週兩至三次、吃藥則易有嘴唇乾裂、鼻黏膜乾燥、噁心、疲倦等副作用出現,加上傳統治療對部分患者的療效並不明顯,反而加重患者身心負擔進而放棄治療。為了改善傳統治療的困擾,目前台灣已有三種生物製劑可幫助乾癬患者紓解症狀,其中,新型生物製劑在今年五月已通過健保給付。三種生物製劑在效用與機轉上也大不相同,療效方面新型生物製劑成效高達七成,較舊型生物製劑多出兩成;病人方便性而言,新型生物製劑一年只要四針,患者使用後兩週病灶會漸漸消失,舊型生物製劑會因症狀不同注射針劑的次數也不同,一年甚至需要施打104針,無疑是增加病患的不便! 紀景琪主任呼籲乾癬病患,新型生物製劑是針對中重度以上的乾癬病患使用,故健保局限制病患需以服藥或照光等傳統方式治療半年後,依然效果不佳或因傳統治療而產生併發症者,才能夠專案申請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同時提醒患者,雖然乾癬無法被治癒,但是目前已有許多新的治療方法問世,只要遵循醫囑用藥且配合醫師指示積極治療,多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擺脫乾癬的夢靨,重新擁有正常生活。圖:乾癬病患治療前後比較(左為治療前)(照片來源/紀景琪主任提供)

醫訊/世界乾癬日 乾癬治療新進展

醫訊/世界乾癬日 乾癬治療新進展#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乾癬,又叫牛皮癬,是一種很特殊的皮膚病。大部份的乾癬出現在頭皮、四肢、軀幹等部位,其外觀為紅色斑塊,上面覆蓋著白屑,如果用力搔抓,就會出血。為了對抗乾癬,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特地舉辦「世界乾癬日-乾癬高峰論壇」,當天邀請到台大醫院皮膚科蔡呈芳醫師、新光醫院皮膚科蔡昌霖醫師、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台大醫院精神科廖士程醫師,分別主講乾癬成因研究新進展、乾癬治療新進展、從心看乾癬、乾癬的身心靈。現場座位有限,請盡早報名。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世界乾癬日-乾癬高峰論壇時間:101年11月3日(六)下午13:30~17:00地點:臺大公衛學院101講堂(台北中正區徐州路17號 )洽詢:02- 2518 5126轉7

醫訊/乾癬福音 新型生物製劑效果佳

醫訊/乾癬福音 新型生物製劑效果佳#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身上有許多大範圍的紅色斑塊且伴隨著銀白色的屑屑、部分區塊甚至出現膿皰、流血,常被旁人認為是傳染病而不敢靠近,小吳是一名中重度乾癬病患,因乾癬症狀看起來可怕,使得小吳無法跟人群接觸而封閉自我。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皮膚科主任藍政哲呼籲,目前醫界對於乾癬的研究資訊越來越多,控制病情的機會也相對增加,乾癬病患可多留意專業醫師所提供相關衛教資訊及講座,瞭解乾癬的治療訊息,千萬不要輕易放棄治療。傳統乾癬治療可分為外擦塗藥、口服藥物及照光治療等三種,小範圍的乾癬病患可照醫囑單項使用治療,但卻常有療效不佳與時間太長的問題影響病患治療意願,如:塗藥治療對於範圍大的乾癬症狀效果較不明顯、口服藥物使用需注意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照光治療則因次數過頻繁,病患較難持之以恆。對此,藍政哲說明,目前已有針對中重度病患研發出新型生物製劑,為長期受乾癬所苦的病患帶來新的治療轉機。乾癬生物製劑有三種,五月份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生物製劑只需三個月施打一次,可減輕病患在治療過程中的身心負擔;不僅如此,新型生物製劑治療效果最好的情況可在兩個月內使病患表皮病灶完全消失!相較於傳統治療方法,其療效更為明顯,讓許多病患都能受益。但由於此藥物是針對中重度以上的乾癬病患使用,故健保局限制病患需以服藥或照光等傳統方式治療半年後,依然效果不佳或因治療而產生併發症者,才能夠申請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藍政哲呼籲病患,遵循醫囑用藥且配合醫師指示積極治療,多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擺脫乾癬的夢靨,重新擁有正常生活。同時也提醒,乾癬是一種全身慢性發炎反應,會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產生,所以患者最好能夠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以維護自身健康;另外,也可藉由參與相關衛教講座增加對乾癬的認識及治療。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在十月底於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舉辦「不要懷疑 話癬為夷」的乾癬衛教講座,邀請皮膚科醫師針對乾癬可能引起的問題和新型生物製劑治療做進一步說明。名稱:不要懷疑 話癬為夷時間:101年10月27日(六)下午2:00(1:30開放入場)地點:高雄市立大同醫院9樓會議室(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洽詢:07-291110155轉8034大同皮膚科

乾癬易誤診!平均確診時間達三年

乾癬易誤診!平均確診時間達三年#乾癬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如果你的皮膚上出現脫皮現象,並帶有紅色斑塊的情況,那可要當心!這可能是我們所稱的乾癬,或俗稱牛皮癬的慢性皮膚疾病。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德朋表示,乾癬的初期症狀,時常被診斷成濕疹等皮膚疾病治療,當發現為乾癬時可能已錯過治療時機。而根據研究,乾癬被診斷出的平均時間,達三年之久,因此他呼籲,發現疑似病兆應盡速就醫。曾德朋解釋,乾癬俗稱牛皮癬,雖然名為「癬」,但卻非黴菌感染,而是一種慢性、易復發、非傳染性的皮膚病,症狀為皮膚出現紅色斑塊,且合併銀色皮屑脫落。患者常會誤以為是皮膚過敏、溼疹或是頭皮屑,甚至自行擦藥,以致無法有效緩解病情。就連指甲也會遭受乾癬的危機,許多患者指甲會出現凹洞、粗糙、增厚、變形,甚至指甲跟甲床分開,有時易被誤診為灰指甲。曾德朋指出,乾癬患者外觀的病兆,時常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與社交。曾有一位48歲的梁姓病患對他表示,雖然乾癬並不會傳染,但因皮膚紅斑、脫屑,常讓旁人投以異樣的眼光,甚至有同事直言噁心。讓喜歡游泳、泡湯的他也必須捨棄興趣,他說,他一下水還有誰敢進去?然而,乾癬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目前只能控制,導致治療的道路漫長,且容易復發;由於乾癬的發生與發炎反應有關,患者併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較高;因此,曾德朋呼籲,患者若出現疑似病兆應儘速就醫,除了控制乾癬的進程,也可及早介入治療,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圖片來源:由署立雙和醫院提供)

乾癬非「胎哥」傳染病 生物製劑可控制病情

乾癬非「胎哥」傳染病 生物製劑可控制病情#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先生是一名乾癬患者,在手肘、頭皮、關節等部位出現紅色的斑塊,且斑塊上面常會有銀白色碎屑產生,常被誤認為是「胎哥」(意為骯髒)的傳染病,所以經常造成求職碰壁的問題。亞東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暨醫學美容中心主任蔡宗樺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系統導致皮膚發炎的疾病,與黴菌感染並沒有關係,無論是肌膚接觸或者是旁人碰到患者掉下來的皮屑,都沒有被傳染的問題;雖然乾癬難以根治,但患者只要配合醫師指示、積極治療,就能有效控制病情。乾癬長期以來備受誤解,旁人擔憂會被傳染,對乾癬患者避之唯恐不及,蔡宗樺主任表示,曾有病患因為乾癬問題影響求職,只好請醫師開立診斷證明書,證明乾癬不會傳染,要雇主不要擔心。事實上,乾癬為身體免疫相關疾病,並非傳染病,醫學上猜測乾癬的成因為表皮或皮下的免疫細胞過度活化,放出過多發炎因子,進而刺激表皮細胞不斷增生,造成皮膚的角質化,在斑塊上面形成銀白色碎屑,所以常被誤認為有傳染力。蔡宗樺主任解釋,目前治療乾癬的方式有四種,包含外擦藥物、口服、照光治療與生物製劑,如果是輕度乾癬病患,只需要使用外擦藥物、口服或是照光單項治療;而中重度的病患則因症狀較為嚴重,需數種方式合併使用,但常因為療效不明顯以及治療時間太長,使病患容易失去耐性而放棄治療。另外,民間也有許多偏方聲稱可以治療乾癬,蔡宗樺主任強調,治療乾癬一定要尋求正統的醫療方式,誤信偏方可能會導致病情更加嚴重。針對中重度乾癬患者的困擾,蔡宗樺主任表示,目前醫界已研發出長效型生物製劑來對抗乾癬,且於今年五月由健保局納入健保給付(健保使用前需申請通過),起始兩針後,只需每三個月固定施打一針以達到病情控制的效果,幫助中重度乾癬病患擺脫不斷塗抹、吃藥、照光治療的生活。但是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人都適合生物製劑,像是活動性肺結核與肝炎病患就需要經過評估與後續追蹤。蔡宗樺主任呼籲,乾癬不是絕症,病人只要能夠遵循醫囑用藥,配合醫師指示積極治療,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擺脫乾癬的夢靨,重新擁有正常生活。

醫訊/乾癬病友眼睛保護講座

醫訊/乾癬病友眼睛保護講座#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數據,全台灣至少有11萬名乾癬患者,不少人因皮膚斑駁、脫屑,而常常會因為害怕被貼標籤而避開人群,其實乾癬如同高血壓或糖尿病一樣,只要藥物使用妥當並與醫師充分合作,則病情定能夠控制。因此,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與社服課為提升乾癬病患與民眾對乾癬的認識,將於院內舉辦乾癬病友座談會,其中有兩場講座,依序為眼科沈素琴醫師的「乾癬病友的眼睛保護」,皮膚科黃毓惠醫師的「乾癬治療新紀元-生物製劑」,最後兩位醫師帶領主持Q&A座談。歡迎北部民眾共襄盛舉,來增上對乾癬的認識,10月10日(三)前報名截止。名稱:乾癬病友暨家屬座談會時間:101年10月13日(六)下午13:00~15:0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三會議廳(桃園縣龜山鄉復興街5號)洽詢:03-328 1200轉5128 社服課朱怜穎小姐

乾癬治療不積極 小心引發併發症

乾癬治療不積極 小心引發併發症#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外一項調查發現,乾癬患者,疾病嚴重度越高,與人互動、就業的困難度就越高。需與人頻繁互動的服務業、要求衛生整潔的餐飲業、需要體力、或需要在戶外工作的勞動業等,幾乎都不合適乾癬患者從事。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表示,乾癬除了造成人際問題外,若不積極治療,還會引起身體其他疾病。林先生當兵前發現自己得了乾癬,退伍後乾癬越來越嚴重,幾乎已經蔓延了全身,林先生開始不想出門、心情煩躁、生活上更是有許多的不便。常常一早清潔地板、床單,洗個澡出來、擦藥走動一下,白屑屑又像雪花般四處飄,原本亮晶晶的地板又蒙上一層屑。出個門也得遮掩,遮掩不了的地方,別人看了就認為是衛生習慣差、「胎勾」,帶著這樣的病灶,找工作更是四處碰壁。曾有患者無奈的指出,原本他在飯店擔任廚師,罹病後工作當然不保,一技之長完全無用武之處。也有患者雖然全身皮膚的乾癬並不嚴重,但唯獨手部以及指甲的病灶無法消除,讓他最怕需要與人握手的場合。黃毓惠引述一份國外資料,超過六成的患者一年因乾癬需請假26天,也有八成的患者表示他們難以與人互動、有困難找工作。調查也發現,乾癬越嚴重,找工作就越困難。除了造成外觀上的問題之外,乾癬對於患者的健康更有重大影響。黃毓惠分析,乾癬起因為發炎,而發炎就會引起胰島素不耐、以及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異常,嚴重更會導致引發新陳代謝、以及心血管系統的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除此,有一部分的病人會同時合併乾癬性關節炎,更需要防止關節變形、功能喪失。所以,醫師呼籲,乾癬病患應積極治療,降低可能的身體其他疾病的產生。

乾癬非傳染病 積極治療可控制

乾癬非傳染病 積極治療可控制#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乾癬是一種備受誤解的皮膚病,對於乾癬患者來說,除了癢、脫屑、刺痛等問題之外,更因為外觀而造成旁人的排斥、社交活動、工作、與人互動困難。近幾年也有研究指出乾癬的發炎也會導致全身性疾病,連帶產生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問題。由於目前並無根治的方法,因此積極治療、控制乾癬症狀為患者最重要的課題。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表示,她門診曾經遇過,一家三口媽媽與兩個小孩都患有乾癬,鄰居害怕被傳染,逼著房東不能租屋給她們。其實乾癬並非是黴菌感染,沒有傳染的問題,而是因自體免疫慢性發炎的皮膚病。對於患者造成重大的心理負擔以及影響其生活品質的程度,不亞於其他重大慢性疾病,如關節炎、癌症等。再加上患者從青壯年時就得開始面對疾病,在無治癒的希望下,許多患者合併有憂鬱、焦慮、酒精濫用的現象,甚至有國外調查發現,患者多曾有自殺念頭。黃毓惠表示,根據一份2011年年底所做的114份中重度乾癬患者對於治療認同度的調查發現,對於中重度乾癬病患最主要的治療方式,無論是照光、口服用藥、甚至生物製劑等方法,患者都有中斷或停止治療的狀況。黃毓惠說,雖然乾癬難以根治,但患者只要配合療程,積極治療,就能控制乾癬引起的病情,降低身體其他併發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