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

醫訊/乾癬包醫?醫師籲:恐危害健康

醫訊/乾癬包醫?醫師籲:恐危害健康#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江先生從國中時代,開始發現手臂、腿、胸口有發紅、脫屑的狀況,病灶越來越大塊明顯,就醫後經醫師診斷為乾癬。江先生回想起學生生活,幾乎每日都在面對同學的嘲笑、排擠,根本不想唸書、畢業後他選擇去親戚的工廠打工,放棄升學。他感嘆的說,如果沒有這個病,現在的成就絕對不只如此。台灣約有六萬名乾癬患者,皮膚有大小不一的紅疹,覆蓋著白色皮屑,也有些患者會有紅疹增厚、或有膿胞的狀況。高雄榮民總醫院吳介山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系統導致皮膚發炎的疾病,與黴菌感染並沒有關係,無論是肌膚接觸或者是旁人碰到患者掉下來的皮屑,都沒有被傳染的問題。病灶帶給患者癢、痛、以及外觀的不舒適,生活品質大受影響,且容易受一般大眾排擠。高雄長庚醫院何宜承醫師進一步說明,有關於乾癬的致病原因目前醫學尚未研究清楚,因此沒有可以根治疾病的方法。診間就有聽過病友因為聽信包醫的祖傳秘方,不惜把家產變賣,花了上百萬但毫無成效,還有可能危害健康。其實目前針對不同程度的乾癬,治療包括外用膏、口服用藥、照光、以及生物製劑,對於控制病情已有不錯的成效。許多患者因為對於疾病以及治療不夠了解、且對於疾病多年來已心煩氣燥,就不惜對包醫、包根治的方法投資大筆金錢。社團法人台灣乾癬協會常常不定期的衛教講座,希望能帶給病友最新的醫學治療訊息以及營養照護訊息。台灣乾癬協會將於九月一日(六)下午兩點半,於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舉行與乾癬健康共處的衛教講座,邀請皮膚科醫師針對乾癬的疾病、治療、健康照護的議題分享。由於目前一般乾癬病友在就醫時不一定能與營養師會診,因此還特別邀請營養師針對飲食、營養問題做「最佳飲食指南」的解析。包括常見的飲食迷思、如何透過吃來舒緩症狀、以及如何透過飲食攝取來增加藥物治療時所流失的營養素。活動時間:101.09.01(六)下午2:30 (14:00開放入場)活動地點: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 (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報名可上協會網站http://www.psoat.org.tw/ 點選活動報名,或撥打協會專線(02)2952-0820。

醫訊/惱人乾癬 提醒病患內外兼顧

醫訊/惱人乾癬 提醒病患內外兼顧#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內乾癬人數高達9.2萬人,乾癬屬於全身性發炎疾病,除了皮膚,患者也可能有乾癬性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等共病症,而高雄長庚醫院與台灣乾癬協會為幫助乾癬患者對乾癬有更深了解等,將對乾癬舉辦治療新知講座。新知講座邀請到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何宜承主講「乾癬病患治療新趨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賴漢明主講「如何早期認知乾癬性關節炎及最新治療趨勢」,並開放病友、家屬問問題、一同分享、討論等。講座時間:8月4日(六)早上09:30~12:00講座地點:高雄長庚醫院 復健大樓三樓第一會議室講座洽詢:(02)2952-0820講座時間:8月4日(六)早上09:30~12:00講座地點:高雄長庚醫院 復健大樓三樓第一會議室講座洽詢:(02)2952-0820

走到哪頭皮屑就掉哪?原來是乾癬!

走到哪頭皮屑就掉哪?原來是乾癬!#乾癬

一名四十多歲女性因為頭皮屑長達一年多久治不癒,最近季節變化造成脫屑情況異常嚴重,走到哪裡,屑就掉到哪裡,掉屑、發紅發癢這些症狀造成病患很大的困擾,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社交生活,後經新光醫院皮膚科蔡醫師仔細檢查後,發現病患頭皮處有非常厚的銀白色皮屑,實際上是頭皮乾癬,是因為冬天較冷、乾燥,且缺乏陽光紫外線照射,易使皮膚免疫力下降導致頭皮乾癬更加惡化。經使用治療頭皮乾癬用的頭皮凝膠後,兩週內病人的頭皮乾癬症狀即得到緩解。(圖:病患頭皮處有非常厚的銀白色皮屑,實際上是頭皮乾癬)蔡昌霖醫師表示,頭皮容易掉屑,一般容易被認為是有脂漏性皮膚炎,但是有些病患實際上是頭皮乾癬。有高達80%的乾癬病患有頭皮乾癬病灶,並且有許多乾癬病患一發病時最開始的表現就是頭皮處的乾癬,而許多乾癬病患在診斷出乾癬後,才恍然大誤其實自己以前頭皮的症狀並不是脂漏性皮膚炎而是乾癬。蔡昌霖說,有頭皮屑時,一般民眾常使用開架抗屑洗髮精來治療,但是效果常常不理想;其中有一部份病人因為是頭皮乾癬,所以需要特別的藥物來治療才會有明顯的療效。另外中重度乾癬病患有較高的風險罹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症候群」,這可能與乾癬是種全身發炎性疾病有關,要特別注意。

壓力過大誘發「乾癬」 天氣轉涼易復發

壓力過大誘發「乾癬」 天氣轉涼易復發#乾癬

每年到了秋冬之際,許多皮膚的疾病都容易復發,像是皮膚過敏、乾燥與乾癬等,根據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醫師在台大網站的衛教文章中指出,乾癬是全球性的疾病,在美國侵犯約2%的人,至於台灣目前並正式的統計,但是在健保資料庫中,每年因為乾癬而就醫的人數約為0.2%。在乾癬協會網站上表示,乾癬和一般黴菌感染所造成的癬並不相同;傳統醫學上曾被俗稱為牛皮癬,在中國大陸又稱銀屑病。乾癬在臨床上相當常見,是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的皮膚與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有一部分病患會發展成乾癬關節炎。之所以被稱為癬或是銀屑,是因為表皮細胞增生比一般人快,容易造成角化不全及脫皮等現象,並且會因為光線折射的緣故,使堆積的角質看起來有銀白色的麟屑,很容易被誤會是傳染疾病,但是乾癬事實上並不是傳染病。目前醫界對乾癬發生的原因並不是很清楚,還需更深入的研究才能瞭解真正的成因,以便對症下藥 ;但是現在醫界認為發病常見的原因是,有乾癬體質的人,會因外傷(如車禍)、過大的生活壓力、特定藥物(如某種降血壓之阻斷劑)、或突發劇烈影響情緒的悲傷事件,而造成乾癬的發作。乾癬容易發生在全身各處的皮膚,患者應該避免復發及誘發的危險因子,還有作息要正常,做好情緒壓力控管,皮膚的保濕,健康均衡飲食,避免外傷,適度休息,勿濫用藥物,並配合醫囑妥善治療,大部分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為了讓更多人瞭解乾癬是什麼,台灣乾癬協會特地邀請台大醫師皮膚科蔡呈芳主任與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在世界乾癬日10月29日下午1點到5點,在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6樓國際會議廳(台北市仁愛路一段17號)舉辦醫學講座,會中將會介紹目前乾癬的治療與保健,可以幫助乾癬病友獲得新的乾癬資訊,應用在未來的預防與治療上,減輕身體的不適,歡迎乾癬並有或是家屬踴躍參加、聆聽。紅唇族快戒掉檳榔 口腔癌比率高28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39上班族「休假恐懼症」上身 有效率短休可以抒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40現代人越來越懶得動? 推廣「健走」護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38 

乾癬不會傳染 病友走出來

乾癬不會傳染 病友走出來#乾癬

對於慢性不易痊癒的疾病,最大的幫忙的是醫生嗎?不對,最大的幫忙主要來自病人自己、家人以及病友間的互相支持。乾癬,坊間有稱作「牛皮癬」,大陸的通稱則是「銀屑病」,這是因為皮膚病灶會不斷出現銀白色的脫屑而得名。據估計,乾癬約佔台灣人口的0.5%(約11萬),由於病灶外表有紅色斑塊及脫屑,容易引起周遭人異樣的眼光。雖然乾癬不會傳染,但由於許多人並不了解,常常對這些病友退避三舍,造成病友在社會上的隔離及人際關係上的退縮,尤其是許多年輕人,變成所謂的「宅男」、「宅女」,連對基本的就醫也視為畏途。如何讓大家「走出來」,是成功治療乾癬的第一步。網路的虛擬空間,提供了一個病友抒發及分享治療的管道。有鑑於此,成大醫院皮膚科王德華醫師在今年一月於網路的臉書成立了一個「乾癬新天地」公開社團,為病友提供一個互相支持的網路園地,目前成員已達一百多人。

夏日頂上危機再現 改善「油頭」慎選洗髮產品

夏日頂上危機再現 改善「油頭」慎選洗髮產品#乾癬

悶熱難耐的夏天是皮膚疾病的好發時期,受不了滿臉油光與油膩膩的頭髮,除臉部與身體肌膚的例行護理,頭皮、秀髮的保養工作更是當務之急!皮膚科醫師郭玉鈴指出,日常基礎清潔很重要,不論是因戴安全帽或運動等因素,在大量流汗、出油後一定要洗頭,並無硬性規定幾天需洗一次頭。隨著高溫紀錄一天天刷新,皮膚油脂分泌也越趨旺盛,如何改善「油頭」?郭玉鈴建議,應視季節、個人膚質而定,選擇至少1至2瓶針對不同頭皮問題的洗髮產品,由於頭皮皮脂腺分布緊密,分泌油脂後再順著頭髮分散整個頭部,出油量因人而異,與個人體質有關,因此選擇適合自己髮質與膚質的洗髮產品才能有效改善出油問題。正確的清洗動作才能將頭皮與頭髮洗乾淨,郭玉鈴說,須以指腹按摩方式洗頭,切忌用指甲抓頭皮,才不致造成傷口而感染,把握「洗頭皮、不用洗頭髮」的原則;頭皮出油旺盛的人不宜作潤絲;吹頭髮時要注意,髮尾無須吹太乾。現代人長期處於壓力大的環境下,進而影響荷爾蒙分泌,導致頭皮大量出油,郭玉鈴建議天天洗頭的人,若出油量不多,應選擇控油、去油功能不要太強的洗髮產品。此外,長時間曬太陽、染燙而破壞頭髮蛋白質結構、或是因游泳常接觸泳池中的「氯」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頭髮分岔、粗糙與斷裂。關於掉髮問題,郭玉鈴說,每人一天平均會掉100根頭髮,因壓力、睡眠不足、過度緊張的情緒、或懷孕生產後6個月、產後激烈瘦身都會出現掉髮現象。郭玉鈴提醒,夏天除容易出現濕疹、脂漏性皮膚炎、乾癬等頭皮問題之外,毛囊炎則是最常見的一種,起因在於頭皮出油未經適當清潔,加上天氣悶熱,導致細菌孳生,而引起感染與發炎。

紫外線不再是皮膚的頭號敵人

紫外線不再是皮膚的頭號敵人#乾癬

一般人聽到『紫外線』三個字,很自然的會將紫外線視為皮膚的頭號敵人,因為紫外線會造成皮膚老化、黑斑甚至皮膚癌。不過,讓一般民眾更難以想像的是,皮膚科醫師可以利用紫外線用來治療許多皮膚疾病。奇美醫院皮膚科 - 林旻憲主任表示,紫外線可以依波長的長短可粗分為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以及短波紫外線(UVC)。長波紫外線(UVA)和中波紫外線(UVB)可以降低皮膚發炎,所以可以用來治療許多皮膚疾病;反之短波紫外線(UVC)可以毒殺細胞以及細菌,臨床上無法用來治療皮膚疾病,自然界中的臭氧層可以阻擋太陽光的短波紫外線,保護生物不受到短波紫外線的傷害。可以用來治療皮膚疾病的紫外線,可以再細分為: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 、窄頻中波紫外線(波長為311nm的UVB)、超長波UVA (UVA-1)以及紫外線準分子雷射(excimer laser)。紫外線光療已經廣泛使用在治療包括像是乾癬、白斑症、全身性濕疹,包括異位性皮膚炎、結節性癢疹;慢性掌蹠汗庖疹、尿毒性皮癢症、黃疸性皮癢症、皮膚淋巴瘤、後天性免疫缺乏徵候群之發癢性疹、淋巴瘤樣丘疹病、泛發性扁平苔癬、類乾癬;全身性硬皮症、硬皮樣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不過林旻憲主任提醒,目前健保有給付紫外線光療的只有乾癬、尿毒性皮癢症、全身性濕疹、白斑、皮膚淋巴瘤。紫外線光療在治療皮膚疾病時,病人站在直立式的紫外線光療機器中央,曝露出皮膚要接受治療的地方,不需要治療的部位則使用毛巾或衣物遮蓋,眼睛必須穿戴護目鏡保護。每次照射時間從數十秒到數分鐘不等,照射的時間以及次數會依照個人膚質、使用的儀器以及病情嚴重程度而有所調整。 如果病人是接受長波紫外線化學療法(PUVA)治療,治療前病人必須使用感光劑來加強療效。感光劑可採口服方式或者局部塗抹皮膚方式,如果是口服感光劑,服用後24小時內要確實防曬及避光。林旻憲主任說,目前主流的照光方式是使用波長為311nm的紫外線,又稱作窄頻中波紫外線光療,病人不用搭配使用任何感光劑,不僅使用方便,治療效果又令人非常滿意。無論是窄頻中波紫外線光療,或是長波紫外線化學療法,柳營奇美醫院目前都備有儀器可以提供病友最理想的治療。至於接受紫外線光療會不舒服?有副作用嗎?紫外線光療是一種方便、迅速且有效的治療方式,病人極少有不舒服的感覺,只要患者遵守醫師排定的療程,幾乎不會有副作用發生。如果病人體質對於紫外線敏感,或是光療劑量過高,病人則可能會出現短暫的曬傷症狀。

拯救冬天皮膚乾燥脫屑 六招就搞定

拯救冬天皮膚乾燥脫屑 六招就搞定#乾癬

冬季最常見的皮膚問題是皮膚乾燥,皮膚乾燥常帶來許多惱人的皮膚疾病如冬季濕疹的發生、手部濕疹、富貴手等的增加或惡化;異位性皮膚炎、魚鱗癬、乾癬等疾病的惡化。冬天皮膚為什麼會乾燥?奇美醫院皮膚科 - 賴豐傑主任表示,皮膚最外層角質層的功能是保護肌膚抵抗外界的侵害,防止水分流失及保持濕潤;但因環境的濕度、溫度,與不當的清潔等都會破壞角質層的基本功能。肌膚的角質層不健康,凝水力就會變差,即使補充了大量的水分還是會流失,當角質層受損後本身的角質細胞就可以產生一連串發炎反應,當然,外界各種過敏原及化學物質更容易穿透皮膚,而使皮膚產生過敏或發炎反應。皮膚角質層的脂質含量或含水量會受年齡、性別、營養狀況及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年齡越大則角質層中的脂質生成減少,而冬季的脂質含量亦較夏季顯著減少;由於完整的角質層是皮膚光滑細膩、保濕而又有彈性的關鍵。冬季皮膚之所以會呈現乾燥沒有光澤、脫屑甚至龜裂,其實是與角質層中脂質、含水量與自然保濕因子成分的減少有密切關係,就像稻田缺水時地表呈現龜裂現象一樣。■ 冬季最常見的皮膚疾病賴豐傑主任指出,冬季最常見的皮膚疾病首推冬季濕疹。冬季濕疹又稱為缺脂性濕疹,是因為皮膚表面脂質的減少,所引起的濕疹。任何人都可能得到冬季濕疹,特別是濕度急速下降時,人體皮膚的調適來不及,便會產生典型的冬季濕疹。但是對於原本皮脂腺活性較低且皮膚較乾者,如老年人、惡病質、營養不良者因為皮膚保持油脂及水份的能力下降,則將會更加容易發生冬季濕疹與惡化。所以冬季濕疹常發生於中老年人外,乾性皮膚者、乾皮症或魚鱗癬患者或者因某些疾病或營養不良而導致皮膚乾燥者亦是常見,因此冬季濕疹又稱為乾性濕疹或老年性濕疹。■ 乾燥肌膚如何保養與照顧乾燥肌膚如何保養與照顧乾燥肌膚的保養與照顧首重滋潤與保濕,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油性保養品、另一類是保濕保養品。第一類--油性保養品:通常含有凡士林、綿羊油等油性成分,其作用主要使表皮欲蒸散之水分減少,一般說來較便宜,適合老人家全身使用;其中,凡士林更是便宜又好用,值得推薦給大家,只是有些人覺得太油膩。第二類--保濕保養品:多含有自然保濕因子的某些成分、或甘油、己六醇等,以增進角質層的含水性達到保濕效果,一般說來較貴一些。提到預防之道,賴豐傑主任說,就是設法使皮膚恢復其正常的含水性,其方法如下:一、居住的室內溫度不宜過低;若有使用暖氣,宜注意屋內相對濕度維持。二、乾燥的季節,洗澡次數宜儘量減少,且以淋浴為主,若要浸浴,應加入沐浴油浸泡;肥皂儘量少用,且宜用去污力較溫和者;特別是上述好發冬季濕疹的部位,更應少用肥皂的使用,因為肥皂會除去油脂,將使這些地方的皮膚更為乾燥。三、不要用太熱的水,持續沖洗容易乾燥的部位;很多人都有經驗洗熱水澡會暫時止癢很舒服,但太熱的水反而會使皮膚更為乾燥,不要為一時的快樂而造成更久遠的痛苦。四、早晚擦適量的凡士林或乳液來補充皮膚的油脂;普通乾燥的皮膚,用乳液應已足夠,但嚴重的乾燥或龜裂的肌膚則須凡士林較適當。五、避免直接穿著毛料的衣褲;裡面最好先穿一件純棉的衣物,避免毛質衣物,減少對皮膚刺激。腰帶也不要繫得太緊,以減少摩擦。六、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可用指甲搔抓,越抓越想抓,好像不抓不會止癢一樣,甚至有人認為皮膚癢就是長蟲,所以洗澡時,鹽巴、明礬通通用上了,大力的搓、擦、洗,造成皮膚的二度傷害。若有癢感可塗抹止癢藥劑,口服止癢藥劑或用手輕拍,因搔抓極易使病灶產生濕疹樣變化。若已產生破裂、潮紅或落屑,則須至皮膚科門診請教醫師,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治療首重預防,適當的預防就可以過個不癢的冬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