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熱的夏天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猶如酷刑,天氣悶熱汗流不止,導致皮膚慢性發炎、紅斑搔癢、丘疹、皮膚乾燥無光澤,但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可能破皮滲液,造成細菌感染,必須長期用藥。醫師提醒,若在夏天攝取過多糖分,恐加重皮膚發癢症狀,因此穩定控制血糖為異膚患者抗暑之道。
今年最熱的夏天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猶如酷刑,天氣悶熱汗流不止,導致皮膚慢性發炎、紅斑搔癢、丘疹、皮膚乾燥無光澤,但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可能破皮滲液,造成細菌感染,必須長期用藥。醫師提醒,若在夏天攝取過多糖分,恐加重皮膚發癢症狀,因此穩定控制血糖為異膚患者抗暑之道。
夏天悶熱蚊蟲眾多,但若碰上「隱翅蟲」千萬別一掌拍下去!隱翅蟲的體液中含有一種隱翅蟲素,皮膚接觸後可出現灼燒痛、搔癢感,甚至還會出現水泡或膿皰,也就是所謂的「隱翅蟲皮膚炎」。藥師表示,想要預防隱翅蟲皮膚炎,民眾避免在夏季下過雨的午後,接觸可能存在隱翅蟲的地方,並在必要時使用防蟲劑。
當皮膚出現狀況,我們總會很擔心別人會如何看待,怕人家會以為是傳染病。事實上,皮膚病不一定都帶有傳染性,傳染性的皮膚病只占皮膚病種類的少部分。而且,並非只要接觸就一定被感染,這仍然與個人的免疫強弱有關。
一位90多歲的阿嬤,因為肺炎引發呼吸衰竭入住加護病房,使用抗生素和高濃度管灌飲食,伴隨嚴重的腹瀉,加上病人皮膚狀況不佳,產生「失禁性皮膚炎」。每次臀部清潔時易造成流血,病人痛到肢體不斷揮動,甚至拒絕吃東西。後續經醫師針對藥物及飲食調整,並配合失禁性皮膚炎照護措施,使該患者皮膚狀況獲得改善。
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活動量大的小朋友常汗流浹背,非常容易引發皮膚發炎、丘疹,甚至長斑等症狀反應。在悶熱的日子裡,學齡及學齡前幼童,常發生在夏季的皮膚問題有哪些?治療及保養方法又該注意什麼呢?醫師以下解答。
尿布一定要很濕才換?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有些家長會斤斤計較尿布更換,但長時間接觸尿布中的尿液或糞便,會導致寶寶皮膚受到刺激,產生接觸性皮膚炎。而一天中的最佳換尿布時間點為:餵奶前、睡覺前、外出前。
由於嬰幼兒的皮膚,在構造和功能上還未發育完全,所以比起成人的皮膚來得脆弱和敏感。一般而言,嬰幼兒的皮膚病大多是物理因素、感染或過敏所引起。在炎炎夏日裡,家裡的嬰兒會較容易出現哪些皮膚問題?治療及保養方法又該注意什麼呢?由皮膚科醫師來一一解答!
48歲的林小姐,從小臉又紅又熱又癢,一曬太陽皮膚潮紅就會大爆炸,常常躲家裡、出門也沒自信,每次用化妝水、保養品就像火在臉上燒,只能快點用清水洗掉,整組保養品也只好送給別人。被症狀困擾長達30年的她,直到一次至皮膚科就醫,才知道自己是玫瑰斑(酒糟)患者,檢查臉上1平方公分竟爬滿了30幾隻「蠕形蟎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