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便

嗜吃燒烤血便4個月 熟女驚罹直腸癌

嗜吃燒烤血便4個月 熟女驚罹直腸癌#血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65歲婦人平時喜歡吃燒烤、香腸及煎炸食物,四個月前出現血便,起初以為是排便用力所致,過一陣子自然會好,不料狀況越來越嚴重,陸續出現排尿、排便時馬桶都是鮮紅色的血,大便也變細。拖了快四個月終於就醫檢查,確診為直腸癌,婦人聽聞表示:「因為血便不敢出去玩,只擔心自己失血過多造成貧血,沒想到竟然是腸子出了問題。」術前先放療縮小腫瘤 可免做人工肛門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邱騰逸醫師表示,由於婦人肛門出血長達四個月,安排大腸鏡檢查後,發現位於直腸接近肛門處,約有4公分大小的腫瘤,腫瘤切片確診為直腸癌。大腸癌因腫瘤發生部位的不同,可分成結腸癌及直腸癌,由於直腸位在肛門上方,很多人擔心術後要裝置人工肛門,造成社交及生活品質上的不便,遲遲不敢就醫治療,但現在只要在術前先接受放射線治療,有機會免做人工肛門。術前接受放射線治療,可以讓腫瘤縮小,減少癌細胞擴散及局部復發機率,也能完整保留肛門,維持正常排便和排尿功能,不用忍受人工肛門之苦。手術方式採「腹腔鏡直腸腫瘤切除術」,比起傳統開腹手術,術後恢復天數較短,目前術後恢復良好,只需三個月定期追蹤一次。大腸直腸癌連續12年發生率位居第一根據106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大腸直腸癌連續蟬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長達12年,目前更發現有年輕化的趨勢。邱騰逸醫師呼籲,50歲以上民眾每年應定期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如果本身有腸癌家族史、飲食習慣不均衡與缺乏運動等,高風險族群也要提早注意自己的腸道健康。若發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體重驟降、大便變細等狀況,建議及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排便習慣變3天一次 是大腸癌警訊?

排便習慣變3天一次 是大腸癌警訊?#血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我最近排便不太順,會不會是大腸癌?」隨著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愈來愈高,在診間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謝孟書醫師表示,「排便困難」是大腸直腸癌的症狀之一,大腸腫瘤會讓腸道變得狹窄,可能讓患者出現便秘,少數患者會有腹瀉的狀況。因此「排便習慣改變」是察覺大腸直腸癌的重要指標,假如原本一天排便一次變成三天一次,就要注意。每次排便後,記得檢查是否有「血便」的問題。另外也要注意糞便的形狀,若變得細細的,便得留意。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嗎?謝孟書醫師指出,大腸息肉很常見,分成很多種型態,其中較需留意的是「腺瘤」,因腺瘤會逐漸長大,經過幾年後可能出現病變,而演變成癌症。發生病變的時間因人而異,短的約三、五年,久的可能會超過十年。醫師在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若看到腺瘤都會盡量將其切除,以避免演變成大腸癌。而腺瘤可能會再復發,即使已經切除,醫師建議一定要定期做大腸鏡追蹤。大腸直腸癌的治療選項有哪些?謝孟書醫師解釋,大腸癌的治療通常以癌症分期來進行,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這幾個選項會互相搭配。有時先進行手術,術後再依照病理報告來決定是否加上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至於較低位靠近肛門的直腸癌,為增加保留肛門的機會,可以在術前先進行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讓腫瘤範圍縮小後再進行手術。較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則不適合開刀,建議直接採用化學治療。醫師會評估癌症分期和患者的身體狀況,來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患者應與醫師詳細討論、好好配合,能達到較佳的預後。大腸直腸癌常見治療副作用有哪些?不同的治療,可能伴隨不同的副作用,謝孟書醫師舉例,化學治療會對快速生長的細胞造成影響,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症狀,如腹瀉、噁心、嘔吐、口腔潰瘍、食慾不振等。部分藥物會有骨髓抑制的作用,導致白血球下降,造成患者抵抗力較弱,增加感染的風險。直腸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可能會造成直腸黏膜受損,而出現裡急後重,所謂「裡急後重」的意思就是,患者經常想上廁所,但卻解不出東西,那是因為直腸黏膜發炎受刺激,而造成持續有便意感。此外,直腸黏膜受損亦可能導致出血,而解出血便。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手術傷口已比過去小很多,對於疼痛控制、術後恢復都會有幫助。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需多留意出血、傷口癒合、傷口感染、傷口癒合等狀況。營養充足是接受治療的本錢謝孟書醫師說明,面對常見的食慾不振、腹瀉等不適症狀,我們都會協助患者藉由飲食去調整。無論是手術、化療前後,務必要均衡飲食,包括五穀、根莖類、蛋、奶、菜、魚、肉,我們鼓勵患者能吃盡量吃,若是食慾不振,則建議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少量多餐並選擇高營養價值的食物,有助於維持患者的營養狀態。臨床上偶而會遇到一些癌症病患,身形虛弱、瘦小,不適合做化學治療,因為治療的過程可能會讓患者整體狀況越來越差。謝孟書醫師強調,營養是治療的本錢,倘若患者沒有充足營養,恐怕無法順利度過手術或化療。良好的營養狀態,傷口才有辦法癒合,免疫力也比較健全。患者食用的食物一定要烹煮過,避免沙拉、生魚片等生食,因為治療過程中患者抵抗力較差,食用生食可能有感染的風險。食物調味也要適量,太過刺激腸胃,反而會增加不適。除了均衡飲食,許多患者或家屬也關心輔助營養品的使用,例如褐藻醣膠、麩醯胺酸、核苷酸、魚油等,有助調節生理機能。而其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是由褐藻中成分所萃取出的多醣體,目前有多項臨床實驗持續進行中。營養支持療法能增加患者對治療的耐受度、減少副作用,幫助患者接受完整療程,才有較好的預後。國人大腸癌年輕化,排便習慣改變要注意謝孟書醫師提醒,目前台灣是採用糞便來進行大腸癌篩檢,50-74歲的民眾,每兩年可以免費做一次糞便檢查,若檢查結果異常,民眾必須要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了解導致糞便潛血反應之原因。糞便潛血檢查主要是針對沒有症狀的民眾,如果有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等症狀就應該提早就醫。為提升檢查準確率,民眾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前需要依照醫囑清腸。現在也有「無痛大腸鏡」,讓民眾能在麻醉狀態下做大腸鏡檢查,減少緊張和不適感。謝孟書醫師回憶,曾經有位30多歲的患者,平時稍微有便秘,因為很年輕又沒有大腸癌家族史,本來不打算進行檢查。在家人鼓勵下,他接受了大腸鏡檢查,結果看到一顆兩公分的腫瘤,已是早期大腸癌。由於腫瘤還算早期,便能使用大腸鏡切除。後續追蹤幾年,狀況都還不錯,是非常幸運的例子。站在胃腸科醫師的立場,我們鼓勵患者做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大腸癌,患者預後會比較好,早期的大腸息肉幾乎都沒有症狀,唯有大腸鏡才有機會發現息肉並能加以切除,更能避免演變成大腸癌。貼心小提醒加工的紅肉製品如培根、香腸、熱狗等,已被列為大腸癌的危險因子,要盡量少吃。另外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抽菸、喝酒也都跟大腸癌的發生有關。年輕大腸癌患者不算少見,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覺。隨著醫學進步,針對大腸癌有很多治療選項,狀況許可時甚至還有機會靠大腸鏡切除,患者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長期腹瀉血便 潰瘍性結腸炎作祟

長期腹瀉血便 潰瘍性結腸炎作祟#血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個人都曾有肚子痛、拉肚子的經驗,但腹痛若為潰瘍性結腸炎可就不單純了。潰瘍性結腸炎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之一,會造成患者長期反覆腹痛、腹瀉、甚至血便。因患者多屬年輕族群,在生活、工作上都受到很大的影響。急性發作恐脫水休克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李炯宏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的致病機轉目前尚不清楚,推測可能與免疫系統、腸道菌落、環境、遺傳、飲食、種族、藥物誘發等因素有關。據統計,潰瘍性結腸炎在已開發國家案例較多,台灣患者人數也逐年成長,據健保署資料顯示,潰瘍性結腸炎重大傷病卡發卡人數為3260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男女比例相近,好發於學生、年輕上班族等族群,但4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仍有機會罹病。李炯宏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的急性發作症狀為發燒、大量血便,恐導致脫水、休克、腎功能變化、血紅素下降等。診斷會安排做內視鏡檢查,按壓肚子可能有類似腹膜炎的表現。患者若未及時接受治療,最後恐需要開刀。大部分患者的症狀表現較輕微,可能會出現無疼痛感的血便,因為是直腸出血,故血色會偏紅,血便的狀況會隨著出血量而加深顏色。盛行於已開發國家 好發年輕族群在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較高的國家,若年輕人反覆出現不會痛的血便,又無痔瘡徵兆,醫師們便會懷疑為潰瘍性腸炎。但在台灣因盛行率不高,通常會安排內視鏡檢查,搭配病理切片、抽血等來診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李炯宏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很難單靠內視鏡影像就確診,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可能有多種疾病會看到類似表現,故需透過病理切片排除一些特殊狀況。抽血檢驗也可幫助診斷,但沒有單憑哪個指標即可百分之百確診潰瘍性結腸炎。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史,拼湊各種線索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且往往要反覆發作數次後,才能正確診斷。低估病情停藥 結腸炎反覆發作急性潰瘍性結腸炎需要使用抗發炎藥物、高單位類固醇,甚至需住院以靜脈注射施打類固醇,搭配免疫調節劑,若仍無法改善,會建議改用生物製劑治療。若併發腹膜炎,可能要開刀把嚴重發炎的大腸切除。李炯宏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若能以藥物控制發炎,後續併發穿孔、廔管、甚至大腸癌的機會都會降低。生活上作息盡量避免熬夜,規律的生活有助於控制病情。李炯宏醫師指出,有些患者容易低估病情,自覺「我今天沒有症狀,為什麼還要乖乖地服藥?」一旦生活作息不正常,或忘記定時服藥,一段時間後症狀就逐漸復發,這樣反覆發作,對患者病情控制較不理想。(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狂拉又血便誤痔瘡 竟是潰瘍性直腸炎

狂拉又血便誤痔瘡 竟是潰瘍性直腸炎#血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若排便次數改變,持續增加、便血,小心罹患潰瘍性直腸炎!47歲莊女士,因持續解血便,並伴有腹瀉、偶而便祕、下腹疼痛,發現直腸部份黏膜紅腫發炎,並有多處潰瘍及黃色分泌物,配合臨床症狀確認為「潰瘍性直腸炎」,經口服藥與塞劑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潰瘍性直腸炎症狀 需追蹤加以鑑別確診大便習慣改變,如排便次數變多、帶血、腹瀉、大便解不乾淨、出血的顏色較暗(痔瘡出血顏色較鮮紅)…等,因為這些症狀容易與痔瘡、克隆氏症、偽膜性大腸炎等疾病症狀相似,需追蹤診斷才能加以鑑別。除了患者病史及糞便檢查外,會透過直腸大腸鏡檢查有無黏膜發炎及出血反應,以及病理切片顯示是否為非特異性發炎反應來診斷。陳一毅醫師表示,治療「潰瘍性直腸炎」以藥物為主,給予症狀治療藥物如止瀉、抗發炎反應之塞劑、洗腸液、皮質類固醇等,若內科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出現併發症、癌症病變則以外科手術治療。有10%在5年內轉為潰瘍性大腸炎台南市立醫院肝膽腸胃科陳一毅醫師表示,潰瘍性大腸炎屬於非特異性發炎性腸炎的一種,好發於40~60歲的中年人,男女比為1.6:1,台灣的發生率雖低於歐美,但是最近十年每年發生率明顯增加,其中潰瘍性直腸炎佔潰瘍性大腸炎中的20~55%,有10%的患者在5年內會逐漸向上延伸為潰瘍性大腸炎。潰瘍性直腸炎好發的原因並不特定,相關研究指出可能是環境、免疫機能、腸胃菌落及遺傳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由於致病機轉不明確,疾病治療緩解後仍有復發的可能。此外,潰瘍性直腸炎雖比潰瘍性大腸炎產生惡性病變的機率低,但仍無法排除有惡化的可能,需於門診長期追蹤。潰瘍性直腸炎常因為肛門出血的症狀,被誤以為是痔瘡而易被輕乎,加上飲食西化,油炸重口味食物,與熬夜生活習慣不佳等,腸道的問題容易隨之而來,當出現頻便、腹瀉、便血的症狀時,應尋專科醫師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5歲童解出血便 梅克爾憩室惹禍

5歲童解出血便 梅克爾憩室惹禍#血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幼童突然血便,常讓家長無所適從。5歲楊小弟近2日因反覆嘔吐與肚子痛被送到急診,醫師安排住院後開始解出磚紅色血便,且皮膚與結膜變的蒼白。抽血檢查發現有貧血的現象,經腹部電腦斷層與梅克爾核醫掃描檢查,診斷為「梅克爾憩室」,且已合併梅克爾憩室炎、憩室穿孔與沾粘性腸阻塞的情況。醫師安排腹腔內視鏡梅克爾憩室切除手術後,已恢復良好並順利出院。梅克爾憩室合併發炎 繫帶沾黏小腸阻塞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徐千婷醫師表示,梅克爾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是小腸常見的一種先天性異常,發生率為一般人口的2%。其發生原因在於胚胎早期,臍腸繫膜導管(omphalomesenteric duct; 連接胎兒的中腸與卵黃囊)未於胚胎期第5-7週成功消失,而形成一段退化不完全的憩室。梅克爾憩室主要分布在迴腸,距離迴盲瓣約50-75公分處。因憩室內會出現腸道以外的異位黏膜組織,如胰組織與胃組織,造成憩室附近的腸道黏膜長期受到胰酵素或胃酸侵襲,因而形成腸黏膜潰瘍與出血的情形。易與腸胃炎混淆 血便是警訊徐千婷醫師說明,梅克爾憩室多在2歲之前會出現症狀,但是發生症狀的年齡可以從嬰兒到成人都有可能。它的臨床症狀相當多樣化,兒童多為無痛性黑褐色血便,其他包括貧血、腹痛、嘔吐等,一些少見而嚴重的個案甚至會以憩室炎、憩室穿孔併腹膜炎、腸阻塞、腸扭轉、出血或合併腸套疊表現。起初為黑褐色血便,大量出血時則轉成磚紅色或鮮紅色,一天內排便3~5次,嬰幼兒會因血便狀況而伴隨面色蒼白、四肢發涼、尿少等現象。梅克爾憩室診斷主要靠梅克爾核醫掃描檢查,顯示異位性胃黏膜組織,若出現臨床症狀,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方式。梅克爾憩室或其併發症因早期症狀不典型,臨床上易與腸胃炎混淆。徐千婷醫師呼籲,若孩子出現大片血便,或嚴重腹痛等異狀,應盡早就醫檢查,及時治療。

家中孩童血便頻頻? 恐為幼年型息肉

家中孩童血便頻頻? 恐為幼年型息肉#血便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17歲的青少年因大量血便到急診就醫,平時大便習慣良好,沒有肛裂及痔瘡,也沒有大腸息肉及大腸直腸癌家族病史,卻在升結腸有一個1.2公分,長得像草莓的「幼年型息肉」。此青少年從13歲開始就有血便症狀與貧血問題,曾在14歲接受過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梅克爾憩室掃描、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等檢查,均沒有發現病灶。曾在血液科醫師門診追蹤治療缺鐵性貧血。此次又發生大量血便,確診為幼年型息肉。幼年型息肉好發於左側的大腸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陳和昇醫師表示,兒童青少年時期發現的息肉超過95%以上是幼年型息肉。幼年型息肉病理報告為「缺陷瘤(hamartoma)」,多為良性,與成人常見的「腺瘤性息肉」不同,其症狀多為無痛的鮮血便。幼年型息肉在全段大腸都可能會發生,好發於左側的大腸,大部分位於直腸乙狀結腸。有些醫師會利用乙狀結腸鏡檢查,然而如果直腸乙狀結腸沒有發現病灶且持續有血便症狀,建議應接受完整大腸鏡檢查。絕大多數的幼年型息肉是小於5個的孤立性息肉,如果超過5個以上有可能是幼年型息肉症,若合併有家族史以及口腔黏膜色素沉澱,則有可能是PJ症候群(Peutz-Jeghers syndrome),建議定期接受追蹤檢查。兒童少見大腸疾病 血便、腹痛速就醫病童接受大腸鏡檢查前,須配合進行低渣飲食。兒童服藥反應較成年人快,醫師通常會安排病童住院1天,於院內執行藥物清腸、禁食等準備並給予靜脈輸液維持體力。同時檢查時會給予止痛鎮靜藥物並確認病童熟睡後才開始檢查,檢查期間及術後觀察生命徵象、包括心電圖、血氧及血壓,待完全清醒後才能進食返家。若評估後有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查,建議選擇在大醫院進行兒童大腸鏡檢查,若發生併發症可請小兒外科及時處理。多吃蔬果多喝水 預防幼年型息肉兒童大腸疾患發生率遠低於成人,幼年型息肉發生率約3%,多是單顆、偶發的良性病灶。臨床兒童最常見的下消化道出血是因便秘造成肛裂出血,醫師建議家長可讓孩童平時多攝取蔬果及充足水分,並建立規律的排便習慣,可預防便秘情形之發生。

別害怕人工肛門 日常活動仍可照常

別害怕人工肛門 日常活動仍可照常#血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4歲的王姓男患者大便有出血的情形,本來以為像以前一樣由痔瘡導致,只要擦藥就好,但沒想到十多天仍無法改善大便有血的情況。在親友的勸說下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發現直腸內長出一顆腫瘤,切片送驗後確定為神經內分泌細胞瘤。以經肛門腹腔鏡手術,將出現細胞瘤的直腸進行小部分切除,並在切除後將直腸下段接回肛門。直腸長低位腫瘤 以保留肛門術式切除並先以臨時造口排泄但為了讓直腸與肛門括約肌連接的傷口修復癒合,因此再將小腸拉至右小腹做一個臨時造口(人工肛門),以利排泄物能夠不經由肛門口排出,避免傷口的拉扯與感染,住院7天後即返家休養。6周後醫師確認直腸與肛門的傷口已經完全癒合,再次安排手術,將小腸接回腹內,並將右小腹的造口傷口縫合,住院3天即出院恢復正常生活,目前也已返回工作崗位,只須定時回診檢查追蹤。童綜合醫院直腸外科醫師張乃元,上述個案罹患的是低位直腸神經內分泌細胞瘤,細胞瘤長出位置距離肛門僅6公分左右,還好還沒侵犯到肛門括約肌。為讓患者日後保有正常的生活品質,因此採用保留肛門手術來切除細胞瘤,但因切除後仍要使傷口癒合恢復正常功能,所以必須將小腸截斷連接到腹部來做出一個臨時造口,待肛門處的傷口癒合完全,才將造口縫合恢復正常排便方式。造口手術常因患者及家屬排斥不願治療 放棄治癒機會張乃元醫師表示,需要進行造口手術的原因多為直腸或肛門有腫瘤、腸部受傷、腸部壞死、大便失禁等。造口常讓患者與家屬感到不自在,因為無法適應排泄物從腹部排出的情形,還有隨時須與便袋共處的不便,有些患者因此排斥進行造口與正確治療而導致病情延誤,甚至造成生命提早終止。但造口手術無論是臨時或永久,都是為了讓患者得到最好與完全的治療。造口平時服貼身體,以衣服遮蔽後,平時活動也不易被發現,很多日常活動仍然可以照常,並不受造口影響。張乃元醫師呼籲,定期健康檢查很重要,才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因病情或治療上有需要進行造口手術時,切勿因無法接受、擔心外觀等情形而拒絕進行正規治療。只要依循醫護指導的造口護理與清潔,很快就能習慣並恢復以往正常生活,畢竟疾病的治療與生命的延續才是更重要的事。

大便帶血只是痔瘡?恐潛藏大腸癌腫瘤

大便帶血只是痔瘡?恐潛藏大腸癌腫瘤#血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大便帶血一定是犯痔瘡嗎?約80歲的賴女士,大便時看到血,以為是痔瘡發作而沒有理會。持續出血了1年,家人無意中知道便帶賴女士至直腸外科就醫。經過血液生化檢查,發現病人血紅素僅剩7(正常值約10.9-15.6 g/dl),大腸鏡檢查於病人升結腸處有腫瘤,化驗後確診為升結腸癌。大腸癌腫瘤在深處 出血顏色較暗紅不易發現痔瘡在肛門附近,因為排便用力擠壓,造成靜脈出血,因此痔瘡造成的出血顏色鮮紅、血量較大,且血與糞便是分開的。而大腸癌會依腫瘤位置而有不同症狀,若腫瘤在肛門附近,出血顏色鮮紅,但若腫瘤越往深處,出血的顏色較暗紅,形態較濃稠,可能帶有黏液,甚至有些出血肉眼看不到,不容易被察覺。南投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廖師賢表示,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並不一定是痔瘡,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甚至癌症,如果持續出血或伴隨其他症狀,例如腹痛、排便形態改變、貧血、體重減輕等,應盡速就醫,別忽視身體症狀帶來的警訊。50至74歲民眾 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揪出腸癌廖師賢醫師呼籲民眾,應規律飲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勿暴飲暴食,除了可維持腸道功能,也比較容易察覺排便的狀況。國健署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兩年免費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可多加利用。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呼籲屆50歲或是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民眾定期安排篩檢,透過癌症篩檢發現潛藏癌症,糞便潛血檢查則有助發現早期大腸癌。當糞便潛血反應陽性時,更應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