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常頭暈 可能是大腸癌前兆!

常頭暈 可能是大腸癌前兆!#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國民癌上身?」時常頭暈目眩的詠萱,染患現今國民病-頭暈,沒想到也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由於腫瘤會造成身體慢性出血,致使貧血情況發生,頭暈、目眩、蒼白、反胃、嘔吐、盜汗、食慾不振、手腳冰冷,以及揮不去的疲累感,更是其相關臟器的衍生反應,切莫輕忽。經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高居癌症發生人數的前幾名,已是國民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姊今天不舒服,千萬不要招惹我!」當頭暈開始脹痛,自然容易感到煩躁易怒,此時,只要有點不如己意,自然就會暴跳如雷,甚至把脾氣加諸他人。心怡就有這樣的情況,平日就不太溫柔的她,似乎只要大姨媽一來拜訪,肚子疼不說,還會天旋地轉、暈頭轉向,不由得整個人地雷上身,因此也讓旁人無不避之惟恐不及,深怕不小心惹怒她!感到頭暈、疲憊 檢查後竟發現糞便有潛血反應《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記載:「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胃鬲如寒,大風數舉。」根據中醫症型,頭暈、貧血基本上有三種成因:氣血兩虛、濕熱內蘊、氣滯血瘀,此外風火上擾、勞心太過,也會影響疾病程度。一名年過七旬的婦女,從發生便秘,到後來感到頭暈、疲憊,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後,竟發現糞便有潛血反應。一般說來,糞便潛血篩檢是檢驗大腸癌的第一步,只要是陽性反應,廿人當中,就有有一人確診為大腸癌,可說比例極高。由於日益西化飲食習慣、晚睡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加上國人愛吃紅肉、燒烤、醃漬等食物,冷熱酸辣不忌口,囫圇吞棗之下,腸胃長期遭受「凌虐」和「輕忽」,自然會有發炎反應,然而若能及時調養,在警訊發生之時,進一步藉由中醫食療入手,仍有改善的契機,恢復腸胃道健康,迎回彩色人生。頭暈目眩 可能是心臟出毛病根據醫學報導,若是經常感到胸悶、疲憊、頭暈、失眠、呼吸急促等情況,不只是腸胃道出狀況,心臟也可能正在發出求救訊號:供血不足。中醫認為,人體五臟六腑相互關聯,一個器官有缺損,連帶其他器官都會受影響,因此治療上不能只著重一處,需要全面審視、全面調養。因此,除了不要讓腸胃不開心,也不宜讓心臟持續傷心!(本文摘自/顧好腸胃不生病  180道暖腸健胃抗加齡食療/博思智庫)

腹脹不是病?當心是癌變警訊!

腹脹不是病?當心是癌變警訊!#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83歲的吳老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史,因腹脹多日至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急診求診,接受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竟是因為惡性腫瘤造成阻塞與腹脹。腹腔鏡手術傷口比傳統手術小很多安南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吳嘉倫表示,傳統手術是用剖腹的方式切除腫瘤,因在腫瘤阻塞的狀況下腸子會腫脹,手術傷口至少都會達到20公分以上。加上腸子腫脹,醫師先在肚臍內劃1公分傷口,確定大腸沒有因阻塞而造成壞死,之後在右上腹開一個約5公分傷口做一暫時性的造口,並在術後安排大腸鏡切片確診。吳老先生腹脹情形在術後改善良多,飲食也漸恢復正常,經過2週的調養,腸子消脹後,安排「腹腔鏡大腸腫瘤切除手術」,利用4~5個0.5~1公分的小洞,置入器械至腹腔內將腫瘤取出、週邊淋巴清除並實施腸道重建,最後依腫瘤的大小由腹壁一個約5~7公分的傷口將腫瘤取出,傷口比傳統剖腹手術動輒20公分以上的傷口小了許多。傷口小、視野更清晰吳嘉倫醫師表示,若吳老先生在第1次手術接受傳統剖腹手術,因當時腸道腫脹,手術的傷口一定超過20公分,微創手術的好處不只是傷口小,視野在進步的科技下,由光纖傳送至高畫質的螢幕上,可以將病灶處看的很清晰。同時因為傷口小,病人術後的疼痛也較傳統手術輕微,自然願意較早下床,可縮短術後住院的天數,加快術後回復正常生活的速度。手術部份健保有給付,但有些衛材需自費,增加手術安全及縮短手術時間。 

便便學問大 防癌記得黃金篩檢

便便學問大 防癌記得黃金篩檢#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便便學問大,雙重檢查才是腸癌「黃金」標準!55歲林女士,2016年11月底糞便潛血陽性,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降結腸惡性腫瘤,隨後接受微創腹腔鏡左側大腸切除手術,術後第8天出院。病理診斷為第一期,術後亦不需注射化學治療藥物。林女士一個月內檢查、手術一氣呵成,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最好案例。大不乾淨、莫名拉肚子 盡早就醫2年前藝人余天次女患直腸癌、豬哥亮患大腸癌讓大眾逐漸開始正視飲食導致的癌變問題,台南市立醫院外科醫師周易韋表示,大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都可以得到良好控制,個月內如果大便習慣突然改變,出現大不乾淨、莫名拉肚子等情形一定要盡早就醫,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測與大腸鏡檢查,才是確診大腸癌的「黃金」程序。大便習慣突然改變 恐為腸癌徵兆周易韋醫師表示,觀察大便能清楚知道身體狀況,如果平常排便順暢突然不順暢,或者糞便不成形,這些都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只要幾個月內大便習慣突然改變、出現血便、大便變細、想排但又排不乾淨的感覺、體重減輕,都可能是大腸癌的徵兆,不可不慎。少肉多蔬果 定期運動、避免燒烤大腸癌發生原因,飲食西化被認為是危險因子之一,現代人多以外食為主,食用蔬果比例低,再加上吃太多肉、油脂,大腸癌可能悄悄上身,定期篩檢是預防保健的不二法門,50歲以上的民眾享有每2年1次免費大腸癌篩檢。周易韋醫師提醒,糞便潛血檢查陰性,不代表安全,如有任何懷疑,接受大腸鏡檢查,才是確診大腸癌的黃金標準。除了積極篩檢預防,平時飲食也應少肉多蔬果,定期運動,避免燒烤、油炸食物,多吃大量纖維素的地瓜、高麗菜、含有水溶性纖維的蘋果、以及有豐富花青素的藍莓等食物,豐富的膳食纖維會與腸道膽酸結合,加速糞便排泄,減少腸道接觸致癌物。

效果佳 精準化治療增16%存活率

效果佳 精準化治療增16%存活率#大腸癌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國健署統計民國99年到102年各醫療機構大腸癌病人存活率,透過全國癌登資料與死亡檔,統計分析的數據,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癌4年存活率,比全國平均值約高10%,尤其第4期存活率更是高了近16%,顯示癌症病人得到更好照護品質。精準化治療更有效臺中慈濟醫院大腸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典錕指出,包括團隊合作、品質管控與提升,還有精準醫療。癌症醫療團隊除大腸直腸癌醫師、放射腫瘤科醫師、血液腫瘤科醫師,還有藥師、營養師、社工師、傷口護理師及癌症中心個管師,精準化治療是協助病人痊癒的有效照護之一。藥師、營養師會提供營養師諮詢除了藥師會親自說明化學治療藥物相關的給藥方式、副作用並指導如何降低副作用,營養師提供病人術後營養照護諮詢,傷口護理師協助指導造瘻口照護,個管師則負責追蹤監測病人的治療,確認病人依治療準則進行治療,計劃好的治療方案是否有確實執行,規則回診檢查,還有與團隊合作監測各種相關的品質指標。個人化醫療 挑選適合治療處方「精準治療」也可稱為個人化醫療,是指依病人性別、年齡、疾病分期,是否有其它疾病,還有癌細胞的基因突變、癌細胞蛋白質的表現和相關的基因和細胞檢測,幫病人挑選最適合的治療處方,以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及副作用最小化。關於癌症篩檢、診斷、治療、追蹤的品質指標,留治率、完治率,異常事件的分析檢討,李典錕主任表示,基於「讓病人更好」,團隊將付出需要人力、時間,合作協心齊力之下,才能有亮麗成果。

降大腸癌風險 8撇步告訴你

降大腸癌風險 8撇步告訴你#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腸癌在歐洲及美洲已成為最常見之惡性腫瘤之一,過去10年間,在臺灣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快速的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民國101年大腸直腸癌位居臺灣10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3位,且在民國98年之癌症登記資料中顯示,大腸直腸癌是人數增加最多之癌症,因此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漸漸變成全民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高脂肪、低纖維 增大腸直腸癌風險許多國內外的文獻明確指出飲食與大腸直腸癌的相關性,飲食中紅肉、高脂肪、低纖維、低葉酸及維生素D和鈣缺乏等,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近來熱烈討論紅肉攝取與大腸直腸癌直接相關,許多民眾可能因過量攝取紅肉,造成減少蔬菜、水果和纖維質攝取,間接增加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性,究竟應該如何降低大腸直腸癌的風險?讓我們從飲食出發。1) 充足的纖維/蔬果5(3份蔬菜+2份水果)、7(4份蔬菜+3份水果)、9(5份蔬菜+4份水果),主食以全穀類根莖類取代精緻主食。2) 避免高油脂食物/舉凡糕餅類、冰淇淋、零食點心類都為高油脂食物,淺嚐即止,另外油炸和肥肉也應儘量避免。3) 避免過量紅肉攝取(含加工肉品)/紅肉有豐富的鐵質,也是人體最好吸收的形式,不需完全避免,但也不應過量攝取,每天建議最佳蛋白質攝取量為4~5份,紅肉可佔1~2份。(1份約3根手指=1盎司)4) 養成每天運動習慣/幫助控制體重,研究指出太過靜態的生活模式和肥胖都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且運動有助於舒緩緊繃的情緒。5) 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及鎂的攝取/牛奶、起司、小魚乾等食物有大量的鈣質可每天適量攝取(例:1~2杯低脂奶、1~2匙小魚乾),另堅果類有豐富的鎂,可每日攝取1~2湯匙,而維生素D可經由照射太陽獲得活化。6)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7) 避免過多刺激性食物(辛辣)和抽菸酗酒。8) 早期發現/醫院有提供免費糞便篩檢,民眾應養成定期篩檢習慣。(本文摘自/貳拾醫典:家庭健康營養照護全書/二魚文化出版)

「7面俱到」 避開大腸癌

「7面俱到」 避開大腸癌#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腸癌近年來在國內盛行率不斷攀升,除了基因的因素,其他被視為危險因子的還包括,高油、多肉的飲食型態、肥胖、缺少運動、抽菸等,其中學者認為最大的原因是,環境中大量增加的致癌物質污染飲食,其中又以動物性食物風險最高。基因無法改變 靠飲食避開腸癌因子當致癌物質累積在腸道內的時間過久,就可能引起各種病變,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憂心地說,雖然基因無法改變,但若避開這些危險因子,仍然有助於預防腸癌的發生,最好現在就開始改變你的生活型態與飲食:1) 少吃肉類(尤其紅肉)、油炸、燒烤食物 /少吃肉類可減少吃下致癌物機會,且肉類經燒烤、醃漬後,也會再釋放出更多致癌物質,國外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嗜吃紅肉、炸薯條等高油脂食物的女性,比一般人多出50%罹患大腸癌的機會。2) 多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類 /纖維可以增加糞便容量,稀釋致癌物,也可促進排便,減少致癌物與腸壁的接觸機會,每天應至少攝取25克。3) 保持健康的體重 /將BMI指數控制在18.5~24理想範圍內,腰圍(約通過肚臍位置,且於吐氣時測量)以台灣男性不超過90公分(36腰)、女性80公分(30腰)為標準。4) 多運動 /日本厚生勞動省過去發表一項大規模的追蹤調查指出,運動量較多的男性,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幾乎不運動的人少了三成。5) 適當補充營養素 /國外調查發現,葉酸、硒、維生素B6能降低罹患大腸癌機率,每天一顆綜合維他命就能補足所需。6) 多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有助分解腸道內的毒素,並且可以抑制腸道內分泌發炎因子的壞菌,日本兵庫醫學院教授曾經做過一項4年的研究,發現補充益生菌的腸癌病人,術後復發的機率較低,除了多吃優酪乳、乳酸菌或泡菜外,也可多攝取能幫助腸內益菌生長的食物,包括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菇類、海藻類,以及富含寡糖的食物,如牛蒡、洋蔥、蘆筍、大豆等。7) 不抽菸 /多項研究指出,抽菸者長大腸瘜肉的機率是不抽菸者的2倍。(本文摘自/別讓身體比你老:解讀不生病的關鍵/康健出版)

醫訊/大腸癌篩檢宣導&檢查結果陽性怎麼辦?

醫訊/大腸癌篩檢宣導&檢查結果陽性怎麼辦?#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內衛生統計資料來看,大腸癌是近幾年來發生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每年約有1萬多人罹患大腸癌,其中約有5千人因為大腸癌死亡,而且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雖說如此,根據統計,大腸癌是可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且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由家庭醫學科醫師石明雄主講,有任何關於大腸癌的問題醫師都願意為您解答,歡迎大家到場聆聽。名稱:大腸癌篩檢宣導&檢查結果陽性怎麼辦?時間:105年10月28日 星期(五) 下午14:00-15: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2101或2209

老人常便秘 大腸恐長惡瘤

老人常便秘 大腸恐長惡瘤#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黃老太太1年前間歇發生下腹部疼痛,始終查不出真正病因,醫師診斷是老人家排便不順,開軟便劑服用,症狀稍有改善,今年4月中旬,黃老太太卻已經吃不下飯,腹部腫脹、想吐,睡也睡不好,就醫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大腸腫瘤造成嚴重阻塞,竟是罕見的大腸癌腫瘤造成腸套疊,演變成急性腸阻塞,差點引發急性腹膜炎。小腸擠壓大腸 造成腸套疊經過斷層掃描檢查發現,患者大腸有1顆腫瘤,小腸持續蠕動擠壓大腸造成腸套疊,導致無法排便,肚子腫脹,立刻安排手術,切除塞住的大腸跟腫瘤,而病理化驗結果已經是大腸癌第3期,黃老太太術後調整飲食,配合口服化療藥物,恢復狀況良好,目前飲食清淡許多,也能睡得很好。飲食、作息不正常 易便秘黃老太太的女兒表示,媽媽很愛聽電台藥品廣告,10幾年來一有腰痠背痛,就會訂購很多藥品,懷疑可能是長期吃藥而影響健康,家中長輩若有類似狀況,千萬不可輕忽,年紀大、飲食和生活作息不正常,或是吃較多刺激食物的人,比較容易慢性便秘,老人家發生慢性便秘就要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造成,拖延下去就會有生命危險。絞痛、消化不良 快就醫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方佳偉指出,老年人罹患大腸癌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建議每天運動,加上「天天5蔬果」,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避免吃煙燻或燒烤食物,定期每2年檢查糞便潛血能早期發現大腸癌,只要排便不順、排便習慣異常、腹脹常絞痛,或消化不良,持續2周以上沒改善,就要趕快到醫院詳細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