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國人大腸直腸癌盛行率高達42%,為國人癌症死因第3名,僅次於肝癌和肺癌,而大腸直腸癌的症狀與痔瘡頗為類似,一般人常因此延誤就醫,為此,醫師提醒若有血便、大便習慣改變等現象,千萬不要自行服藥或當成痔瘡置之不理,因為血便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的警訊。振興醫院家庭醫學科顏伯翰醫師表示,排便出血、大便習慣改變或排出像鉛筆般的細便、與腹部出現不明原因疼痛或絞痛時,民眾都應該提高警覺。愛吃肉者罹腸癌機率增顏伯翰醫師進一步說明,現代人外食多,攝取太多肉類和脂肪,會使腸道內膽酸分泌增加,而腸中的害菌會將膽酸代謝成致癌物質。此外,過量的脂肪、蛋白質會成為害菌的養料,使得罹癌機率增加。顏伯翰醫師說,超過60歲者,恐有5成的人大腸內長著息肉,且息肉有惡化成癌症的可能,因此呼籲40歲以上無症狀者每年應進行一次直腸肛門指診;50歲以上者,每年需進行一次直腸肛門指診及糞便潛血試驗、且每3-5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每1-2年的糞便潛血反應檢查,可降低15-43%大腸癌的死亡率,早期發現大腸癌,治療後存活率高達90%以上,故醫師提醒平時應養成定時排便習慣、減少動物蛋白及脂肪的攝取、多吃高纖維食物等,都可降低致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