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健康搜查隊」追擊大腸癌 美女米可白大談自己便便

「健康搜查隊」追擊大腸癌 美女米可白大談自己便便#大腸癌

現代人飲食越來越精緻化,導致罹患大腸癌人數逐年增加,一般人總以為便祕會造成大腸癌,也總以為每天解便就等於健健康康?結果其實不然,公視「健康搜查隊」本週要讓大家了解大腸癌的致病原因以及要如何注意飲食,並邀請羅東博愛醫院肝膽腸胃科李惟陽醫師、台南市立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楊成醫師與整合醫學專家林承箕醫師,帶觀眾一窺究竟。整合醫學林承箕醫師表示,排便正常是很重要,最好一天至少排便一次,多喝水、多運動,以及多吃纖維質食物如筍子、青菜、水果可讓排便順暢。「健康搜查隊」找來藝人許傑輝以及美女米可白大談自己的大便,美女米可白更是大方暢談自己最高紀錄幾天沒大便,甚至大剌剌形容自己的大便,讓現場的人聽了臉一陣青一陣白。別以為這個不愛大便又便祕的美女米可白就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喔,李楊成醫師透露一個案例,年僅30歲的張先生平常生活作息正常,不抽菸、不喝酒,而且熱愛運動,但仍然有時便秘,有時拉肚子,自恃身體健康的他認為有排便就好,結果後來發現有貧血症狀,竟然是罹患了大腸癌第三期,所以如果有陣子突然便祕,又有陣子突然拉肚子,這就很可能已經有些病徵了。到底是不是便祕會造成大腸癌?如果不是便祕的人,大便準時又正常的人怎麼會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到底導致大腸癌的危險因子是甚麼?如果你有像美女米可白的症狀,到底算不算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該怎麼改進大便的習慣?「健康搜查隊」幫你追蹤真正大腸癌的病灶與原因。公視「健康搜查隊」追擊大腸癌 9月25日晚間19:00敬請準時收看

頻繁使用眼藥水易罹乾眼症? 醫師:兩者沒關聯

頻繁使用眼藥水易罹乾眼症? 醫師:兩者沒關聯#大腸癌

上班族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看眼睛容易乾澀,習慣拿起市售的人工淚液或眼藥水來幫眼睛補充「水分」,但卻有大陸網站指出,一天點眼藥水的次數超過6次,其實更容易罹患乾眼症!對此,署立豐原醫院眼科主任楊逸儒認為這兩者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反而是乾眼症的患者還必須靠著點眼藥水來緩解不適。

多吃蔬果、穀類並運動 防大腸癌

多吃蔬果、穀類並運動 防大腸癌#大腸癌

隨著國人生活及飲食方式日漸西化,國內罹患大腸直腸癌病患已逐年增加,根據中央健保局統計,2009年台灣大腸直腸癌為所有癌症死亡率之第三名,更是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有鑑於此,彰化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宏彰醫師遂號召社會工作部、病房單位、腫瘤中心、社區健康中心、院牧部、營養部,共同成立「常樂」病友關懷團體,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病患及其家屬提供正確的醫療指引,讓病患及其家屬有所遵循,避免盲目信從非正統、不正確的治療方式;此外亦希望提供一個病友交流分享的平台,讓病友們在抗癌路上不再孤單,且讓病友們在抗癌的過程中「常常喜樂」。陳宏彰醫師表示,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發表的95年癌症登記報告,國內大腸直腸癌的盛行率不斷攀升,首度超越肝癌,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大腸直腸癌幾乎變成「流行趨勢」了。因此教導一般民眾正確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多攝取蔬果、穀類等高纖食物且多運動、減少高脂肪類或高卡路里的食物,避免抽菸、喝酒,以便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臨床醫師是責無旁貸的。陳宏彰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其實相當緩慢,非常合適使用篩檢來發現。因此如何提高一般民眾積極接受檢查的意願,是預防大腸直腸癌的重要環節。近期國民健康局大規模推動糞便潛血檢查,就是要提早檢查出威脅國人健康的大腸直腸癌。一旦被診斷出大腸直腸癌,接下來的治療往往讓患者心力交瘁。傳統的治療方式,都是各專科自行診斷治療單打獨鬥,缺乏聯繫整合。患者經常無所適從,如今則是採用多專科團隊診療照護模式,使患者無論在心理上或生理上都能得到最妥善的照護。延伸閱讀「妥善照護大腸癌患者」: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899

黏膜下腫瘤切除術 大腸癌「免截腸」

黏膜下腫瘤切除術 大腸癌「免截腸」#大腸癌

以往只要發現大腸癌,不論早期大腸癌,都是以傳統手術為主,必須截掉一段大腸並製作一個腸造口,造成患者日常生活受影響。參與國健局免費糞便潛血篩檢,可以即早發現早期大腸癌以及大腸癌前的病變,即早接受黏膜下腫瘤切除術,可以避免傳統截腸手術,是早期大腸癌的一大福音。署立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楊智超醫師說,黏膜下腫瘤切除術是利用內視鏡鏡找到病灶處,先施打特別染色液,確定腫瘤大小跟部位,經定位後給予黏膜下注射,最後再慢慢將腫瘤慢慢切開分離,將整層癌變或是早期癌症的病灶完全切除。引進這項技術,可以讓早期大腸癌以及大腸癌前病變不用接受開刀治療,讓患者不需挨刀以及承受腸造口的不方便,是早期大腸癌以及黏膜癌前病變患者的福音。一名64歲男性,大腸潛血反應測試陽性而安排大腸鏡檢查,經診斷發現有一大腸息肉,而且切片後發現有黏膜內大腸癌,証實為早期大腸癌,建議病患家屬接受黏膜下腫瘤切除,切除後黏膜傷口在幾星期後完全恢復,病患術後3天後可以進食,5天後出院。另一名62歲女性,大腸潛血反應測試呈陽性,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大腸有二處2公分,且扁平息肉,病患進行黏膜下腫瘤切除,術後第一天有出血,經止血後在術後的5天出院。兩位病患術後生活完全不受影響,只需規則性回診追蹤。延伸閱讀「黏膜下腫瘤切除術免截腸」: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889

早期發現、治療 遠離口腔、大腸癌威脅

早期發現、治療 遠離口腔、大腸癌威脅#大腸癌

大林慈濟醫院在大廳展開為期一個多月的「大腸癌防治聯合服務站」,現場發現有少數民眾口腔已有白斑症狀,若不治療可能演變為口腔癌。家庭醫學科主任林名男表示,沒檢查不是沒問題,而是不知道問題。口腔癌、大腸癌都是雲嘉地區民眾常見的疾病,應定期受篩檢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呼籲民眾踴躍前往檢查。 配合嘉義縣衛生局,即日起在醫院大廳的服務站同時結合口腔癌篩檢及「健康享瘦 Easy Go!!」體重控制競賽活動,除了有醫師幫民眾做口腔癌篩檢外,並提供大腸癌篩檢容器,方便民眾帶回家中採集檢體。活動將持續至9月底,每星期一至五上午9點至12點,希望民眾能主動前往檢查,達到預防照護的功效。 台灣男性平均壽命較女性短,林名男指出,因為男性通常較鐵齒,不會自己注意和主動就醫,尤其工作應酬常接觸菸酒、檳榔的機會大,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另外,大腸癌也是男性較常見的疾病,糞便中潛血就是罹患大腸癌的前兆,應盡早就醫。 在現場替民眾做檢查的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李丞永醫生表示,接受檢查的民眾中還是有少數有口腔白斑的症狀,若不治療可能演變為口腔癌,而這些民眾都有嚼檳榔的習慣,所以預防口腔癌,李醫生認為還是要從落實檳榔防治著手。86歲黃先生今天來醫院拿藥,碰巧看到有口腔癌篩檢活動,立即報名接受檢查,他表示,雖然沒有抽菸、嚼檳榔的習慣,但還是檢查看看比較安心。 兩年前罹患咽喉癌的袁名裕,也特別到現場鼓舞民眾勇於受檢。他說,開刀割除了聲帶,但靠著助聲器和太太的幫忙,一樣可以講話。太太石慧慈說,保持心情愉快、適當的運動,正確的飲食,就能有利於病人術後的復原情況。 林名男呼籲,民眾可以邀家人朋友、左右鄰居一同到醫院或衛生所接受癌症篩檢,50~69歲民眾可以免費接受大腸癌篩檢、30歲以上民眾可以免費接受口腔癌篩檢。預防勝於治療,子女們也一同為家中長輩的健康把關,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拒絕菸、酒、檳榔,就能遠離口腔癌和大腸癌。

父親節愛拔拔 免費大腸癌、口腔癌篩檢服務

父親節愛拔拔 免費大腸癌、口腔癌篩檢服務#大腸癌

在台灣每年有超過1萬名40歲以上男性罹患大腸癌或口腔癌,這兩種癌容易早期發現,經過適當治療後治癒率也可達9成。隨著父親節來臨,疼愛辛苦的爸爸,為了爸爸的健康,如果他有吸菸或嚼檳榔(已戒檳榔),陪父親去做口腔黏膜健康檢查;如果他年齡已經有50歲了,更應該陪著父親去做糞便潛血的檢查,就是最好的父親節禮物。於100年8月8日開始,至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門診大樓一樓的「癌症篩檢服務中心」,完成大腸癌篩檢或口腔癌者,即可獲得牙刷牙膏組乙份,限量200份,送完為止。若是同時完成大腸癌及口腔癌篩檢者,即可獲得歌林晶鑚電動刮鬍刀乙支,限量50份,送完為止。也歡迎媽媽一起來做子宮頸抹片及乳房攝影檢查。活動地點: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門診大樓1樓癌症篩檢服務中心,諮詢電話:06-2200055 轉2612或2936。諮詢時間:週一至週五,早上9點~12點及下午14點~17點。癌症篩檢項目為乳癌(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40歲~44歲二親等內血親曾患乳癌(如祖母、母親、女兒、姐妹)。兩年檢查一次)、子宮頸癌(30歲以上婦女,每年檢查一次)、口腔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民眾,兩年檢查一次)、大腸癌(50-69歲,兩年檢查一次)

真實版「夜市人生」感動再現 腸癌老頭家環島圓夢

真實版「夜市人生」感動再現 腸癌老頭家環島圓夢#大腸癌

長年在夜市以賣鞋維生的老頭家徐先生,已辛苦大半輩子,原是該享清福的時候,老天爺竟給了他畢生最大的難題,儘管被診斷是大腸癌第三期,他卻選擇拋開束縛、積極享受人生到處「趴趴走」,不僅親友與醫護人員都難以置信,就連枕邊人都快忘記他是個癌症病人。三年前已年屆六十的除先生,得知自己罹癌噩耗,並沒有因此向病魔屈服,反而更加勇敢面對,並規劃環島旅行,三個月內就跟「牽手」踏遍全台知名風景區,他在台灣癌症基金會的活動邀請下現身說法,並分享自己使用口服化療,才得以自由自在藉戶外踏青,將住院時間換成享受天倫樂,用正面、正向的情緒代替焦慮抗癌。大腸癌儼然成為台灣癌症頭號大敵!根據國民健康局95年至97年的癌症報告指出,大腸癌已蟬聯3年居五大癌症之冠,罹癌人數以破萬成長。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高偉堯特別呼籲,別因過去的刻板印象拒絕接受化療,延誤病情。另外,針對9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有多達45%的大腸癌患者年紀超過70歲。對此,高偉堯指出,過去治療高齡患者時,體力耐受度與副作用的管理是治療中最棘手的一環,大部分第二、三期大腸癌的治療以手術搭配輔助性化療為主,目前用於大腸癌的輔助性化療組合,以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簡稱 5-FU)為基礎,有靜脈注射或口服劑型,現在已有口服劑型可替代靜脈注射的5-FU,患者可直接在家服藥,每2週回診一次打2個小時的鉑類藥物即可,也能節省往返醫院的時間。延伸閱讀:台灣癌症基金會www.canceraway.org.tw/

一天腹瀉30次! 男罹大腸癌勇敢揮別陰影

一天腹瀉30次! 男罹大腸癌勇敢揮別陰影#大腸癌

「憂傷會讓心靈枯竭」,但一名正值青壯年的年輕人突然得知自己罹患惡性腫瘤,他還能敞開胸襟、不讓憂傷啃食心靈嗎?過年前家家戶戶忙著準備開心過年,卻發現自己連著兩天都解血便,於是趕緊至醫院求診並接受大腸鏡檢查,醫師卻送給他一個新年大禮-─乙狀結腸惡性腫瘤。過新年、吃大餐,正該大享美食之際,他卻只能三餐泡五穀粉;突如其來的一切改變讓他的人生只能用「混亂、毀滅」來形容。40出頭的藍先生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因工作關係必須輪三班,也正因如此,藍先生除了生理時鐘經常改變外,連飲食也受影響;藍先生尤其喜歡吃鹹酥雞之類的油炸食物當宵夜。就在過年前他連兩天解血便,家人趕緊陪他到醫院接受檢查,經大腸鏡檢查後,醫師告訴他,乙狀結腸處有一個腫瘤,屬惡性腫瘤,而且腫瘤已經大到快塞住腸子了,建議先採流質飲食,以免造成腸阻塞。突然一個噩耗如晴天霹靂般重擊了藍先生及家人,他們的新年過的好灰暗。藍先生經好友介紹到台中醫院外科蔡金宏醫師門診求診接受手術。術後,台中醫院整合醫療團隊為藍先生作詳細的解說,會議中藍先生得知腫瘤切除的邊緣安全距離不夠,腫瘤科醫師建議術後加做輔助性的「同步化放療」,之後接著做「大化療」,因為這些治療,藍先生的工作全部停頓下來,過著留職停薪的生活。最辛苦的是做放化療階段,不停的腹瀉,他的好朋友都快變成馬桶了。幸好藍先生的家人給予最大的精神支持,直至目前,藍先生的體重已經不會再繼續下降、體力也恢復不少。現在的藍先生不但走出陰影,還勇敢的站出來在大腸直腸癌病友會成立大會上與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心路歷程,同時他更感謝台中醫院醫療團隊,讓他在整個治療過程充滿信心。藍先生同時也表示,治療期間曾有一天腹瀉20、30次的情形,體重銳減10公斤,心理及生理都非常的痛苦,現在為了能重拾健康,努力的改變以往的飲食習慣,不再大魚大肉,改吃蔬果青菜及全穀類食物,並且配合運動、每日健走半小時,半年下來,現在的我不但逐漸恢復體重,而且臉色也紅潤許多。台中醫院為創中心蔡金宏主任表示,由於現代人飲食西化、過於精緻且油炸類食物攝取過多,因此大腸直腸病變有年輕化及增加的趨勢,目前國健局針對50歲以上的民眾,每兩年可以做一次免費的大便潛血檢查,這是針對大腸直腸癌的初步篩檢檢查。但最好是40歲以上的民眾,每年都能做一次大便潛血檢查。如同藍先生,他雖然沒有家族史,也沒有其他慢性病或大便習慣改變等,但由於喜歡吃油炸食物、也有喝酒、抽菸等嗜好,再加上作息不定,這些也都是罹患癌症的高風險因素。因此,建議大家還是要注意儘量維持生活作息規律、多食自然、高纖且新鮮的蔬果,才能「腸保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