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1歲老婦因上腹不適就醫,個案平時沒有不良飲食習慣,也自覺只有輕微胃脹氣,原以為吃藥治療就好,後來照胃鏡發現有一處黏膜異常,經切片後竟為惡性程度較高的戒指狀細胞癌。
一名71歲老婦因上腹不適就醫,個案平時沒有不良飲食習慣,也自覺只有輕微胃脹氣,原以為吃藥治療就好,後來照胃鏡發現有一處黏膜異常,經切片後竟為惡性程度較高的戒指狀細胞癌。
88歲婦人平日體能狀況不錯,還能下田工作,最愛吃下飯的醃漬食品,家裡備有大醃缸自製醃菜,長年搭配煮粥、炒高麗菜等各種料理,隨著歲數漸長,口味越吃越重。去年感覺胃部痠痛且持續脹氣,伴隨噁心、嘔吐症狀,原本自行煮青草茶搭配服用中草藥,卻一直沒改善,就醫檢查結果,確定罹患胃癌。
胃痛、腹瀉、便秘大概是民眾最常見腸胃問題,許多人早就習慣了,卻不知身體可能正在惡化。想徹底了解問題,必須透過腸胃鏡好好檢查,但總是因「聽說」許多傳言而卻步。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逐年攀升,而腸胃鏡檢查是發現病灶的重要檢項,屬於侵入性檢查,確實過程中有些許不舒服,成為受檢者抗拒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胃食道逆流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因生活作息、日常壓力、飲食習慣不當、食道蠕動及感覺功能異常等多種因素導致。一般人對胃食道逆流症狀的印象普遍是胃酸逆流、嘴巴有酸氣或是「火燒心」,但其實久咳不好、氣喘,也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徵兆!台灣盛行率年增至24.6%!咳嗽、胸痛也可能胃食道逆流台灣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理事長盧俊良表示,台灣的胃食道逆流患者日益增多,盛行率從5%增至24.6%,且逐年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108年統計,近3年胃食道逆流疾病病患從61.6萬成長至76.6萬人次,但其中僅有不到3成的患者,可藉由胃部內視鏡看出腸胃局部紅腫、發炎並確認病因;其他7成患者雖食道、胃部無發炎或賁門鬆弛現象,但仍有症狀發生。胃食道逆流症狀可分為以下2大類:1. 典型症狀:胸口灼熱、胃酸逆流到咽喉或口腔。2. 非典型症狀:吞嚥困難、咳嗽、胸痛、咽喉炎、逆流性牙侵蝕、氣喘、聲音沙啞等。盧俊良指出,許多病患有咳嗽、咽喉炎症狀,會優先求診耳鼻喉科,有氣喘、胸痛症狀則會先求診胸腔科或家醫科,卻忽略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所引起;若只依靠病患主訴和胃鏡檢查,恐造成延誤治療或錯誤治療,使病情惡化。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主任陳健麟表示,胃食道逆流患者主要以50歲到59歲最為好發,若沒有及時正確治療,可能影響生活工作品質,少數患者會發現食道內出現類腸道細胞,進而演變成「食道化生」,增加早期食道癌風險。胃食道逆流2大病因:胃酸暴露、食道敏感陳健麟解釋,胃食道逆流依照病因的不同,可分為由胃酸暴露引起的逆流性食道炎,與食道敏感所引起的功能性胃灼熱症狀。前者多因生活飲食習慣不佳而誘發,後者多由壓力、情緒刺激所致。此外,兩者交互作用也可能會引發非糜爛性食道炎,胃部、食道不一定有紅腫現象,因此若只依賴胃鏡檢測,病因恐無法即時確認。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曾屏輝分享,隨著醫療科技與技術進步,目前除了胃鏡治療,胃食道逆流患者若有長期或重度胃酸逆流現象,或是服用特效藥但成效卻不佳者,有可能是未找出正確病因,可進一步採用精準醫療診斷治療。精準診斷治療提供食道酸鹼度檢查、酸鹼度併阻抗檢查及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供病患選擇,有助於多方評估食道健康與收縮功能是否異常。由於許多病患對於傳統胃鏡侵入式檢查,常感到不適與抗拒度高,且容易影響進食頻率使檢查成效失準。曾屏輝說明,精準診斷治療除了調整生活型態外,利用僅有1mm的細管取代內視鏡,進入體內測胃酸酸鹼值,可大幅減低對病患的檢查不適感與日常生活作息的影響,亦能更精確診斷出病患胃食道逆流成因,再與醫師討論決定使用藥物或手術治療,能顯著提升治療成效。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胃食道逆流是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好發在不同年齡層,許多患者服用胃藥,並調整作息後就能得到改善;但有近三成患者長期服用胃藥卻白忙一場,不但要承擔長期用藥的副作用,即便照胃鏡顯示已改善,症狀仍未緩解,內視鏡檢查也看不出異常,患者轉戰各醫院診治,換不同胃藥,甚至接受手術,胃食道逆流症狀仍無法改善。不治療胃食道逆流 恐變成食道癌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黃天佑醫師表示,正常狀況下,食物通過食道到胃部,而胃部的東西逆流上去便會造成食道的侵蝕。根據最新研究,會侵蝕的不單只有胃酸,消化酵素和膽汁也會造成侵蝕和症狀,若不理會胃食道逆流,食道經反覆侵蝕後,有可能演變成早期食道癌前病變,俗稱的「巴瑞特食道症」。找出胃食道逆流原因 才能對症下藥要有效治療胃食道逆流,必須釐清病人是否有功能性問題,才能對症治療。黃天佑醫師表示,腸胃道功能併難治性胃食道逆流門診針對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吃藥卻沒效果的民眾,進行食道功能蠕動壓力測試,透過檢查,可以找出有功能性問題的胃食道逆流患者,例如賁門括約肌鬆弛導致胃酸逆流;或有吞嚥困難等功能性疾病,例如食道弛緩不能症、食道擴約肌閉鎖不全、食道痙攣或橫膈膜疝氣變形等。食道弛緩不能症 會引發胃食道逆流黃天佑醫師表示,吞嚥困難分良性與惡性病因,良性成因包括胃食道逆流症、食道發炎潰瘍、異物卡住、食道神經過度敏感、食道弛緩不能、甲狀腺腫大等;惡性包括食道癌或咽喉、甲狀腺或縱膈腔惡性腫瘤壓迫所導致。其中食道弛緩不能症為食道腸肌層神經叢中的副交感神經節細胞減少,造成食道與胃交界處賁門附近的下端食道括約肌肉,持續地收縮而無法放鬆,導致食道內的食物無法順利進入到胃部,常見症狀為吞嚥困難、胸痛、進食後吐出完全沒消化的食物,治療方式有腹腔或胸腔鏡手術、經口內視鏡氣球擴張術、經口內視鏡局部肉毒桿菌注射,及近年來新發展的「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器官逐漸衰退,許多潛藏的疾病呼之欲出,該如何提前預防便成為重要的課題。醫師指出,透過定期健康檢查,藉由數值得知身體機能狀態,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為寶貴的生命進行第一步把關;而若於海外旅遊、出差、就學期間需要醫療救助時,海外緊急醫療轉送服務,則成為延續生命的關鍵點!健康檢查項目多 依個人需求選擇目前國人普遍具有定期健康檢查的意識,但在面對為數眾多的檢查項目時,卻常常無從選起,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高級健康檢查中心劉曼莉醫師表示,可依據年齡、家族病史、慢性病史等做綜合考量,來選定檢查項目;而在檢查前應遵照醫囑停止飲食或其他注意事項,若檢查項目包含胃鏡、大腸鏡時,務必於前三日開始控制飲食,才能使健康檢查達到最佳成效。定期健康檢查從25歲開始 中壯年更應關注自我健康現今慢性病漸漸出現年輕化趨勢,而位居中壯年的家庭支柱,往往是家庭的主要照護者,上有長輩下有子女,在長時間工作以及高壓環境下,身心俱疲,往往忽略了自己是否健康的重要性。劉曼莉醫師提醒,若主要照護者因身體不適而倒下,將會對整個家庭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除建議剛踏入職場,備受高壓碰撞的25歲至30歲族群應及早規劃健康檢查外,中壯年族群更應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關注自我身體健康,才能讓家庭圓滿並持續朝幸福邁進!(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健康檢查項目當中,內視鏡檢查是受檢者最容易害怕的項目。若因為害怕而放棄檢查機會,將使健康檢查的完整性大打折扣。癌症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大腸癌及胃癌更是高居國人癌症死因排名第三及第七。若能藉由健康檢查發現早期胃癌或大腸癌,便能夠早期接受治療。內視鏡檢查是早期發現腫瘤的最佳利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麻醉科主治醫師金承惠表示,內視鏡檢查則是早期發現腫瘤的最佳利器,胃鏡除了胃部,還能夠察看是否有食道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逆流性食道炎等。大腸鏡檢查可評估病灶的外表性徵,醫師也能夠在觀察的同時施行組織切片分析,以進一步檢查。胃鏡易誘發噁心嘔吐 腸鏡會有腹脹感許多民眾擔心檢查時的反射動作,因此對於內視鏡檢查避之唯恐不及,金承惠醫師對此表示,胃和大腸黏膜並無痛覺神經,但在胃鏡檢查吞管子和打空氣入胃時,容易誘發喉頭噁心嘔吐的反射、胃脹及胃鏡管摩擦咽喉而疼痛;而腸鏡常會壓迫、牽扯、拉緊腸壁外層,使受檢者想解便、腸子絞痛、腹脹等較不舒服的感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降低癌症發生率,而最佳途徑在於內視鏡檢查,民眾選擇健康檢查標準應包含可提供麻醉術前評估衛教,生理監視設備齊全,術中給藥術後恢復,皆有麻醉專科醫師及麻醉護理師全程照顧的醫療中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八歲男童將十元硬幣含在口中玩耍,卻不慎誤吞,由媽媽陪同至大醫院兒科門診就診,經X光檢查發現胃部有一圓形黑影,隨即安排內視鏡檢查居然發現有兩枚十元硬幣,所幸經由兩次的胃鏡取幣順利取出。豐原醫院腸胃科醫師楊聰鎰指出,臨床上常見四歲以下孩童,因為對事物充滿好奇心,不論是藥物、玩具或是錢幣、電池等,都可能會吞下肚,為確保孩童安全,居家環境、藥物管理、可拆式小玩具的配件、電池的存放位置等都要留心注意。若不慎吞下硬幣,一般在一週內會經糞便排出,藉由X光片可確定其位置是否在食道、胃還是小腸,如在胃以上即可考慮以內視鏡夾出,若到了小腸,則有較高的機率藉由糞便排出。依據目前的急救指導原則,呼吸道異物哽塞分為輕微與嚴重兩種情況,輕微異物哽塞,通常患者會不停咳嗽,此時在一旁密切觀察即可。若嚴重的異物哽塞,患者通常會以雙手掐住脖子、表情痛苦、咳嗽聲音漸漸微弱,甚至無法發出聲音,若患者尚有意識,需趕緊施行「哈姆立克法」。方法為,讓病患站立,從患者背後環抱,一手握拳,虎口向內置於肚臍上方,另一手則抱住拳頭並握緊,兩手快速向上向內方向連續擠壓五下,重覆數次直到異物排出並能呼吸為止。楊聰鎰叮嚀,農曆春節,家家戶戶團圓過新年,小朋友聚首的場合增多,吃飯時常容易口中含有食物卻開始奔跑玩耍,若家長發現孩童遭食物哽塞或不慎吞食異物後,出現呼吸不順暢,表示異物卡在氣管,如果是可以溝通的小朋友可以鼓勵他咳嗽,若無法配合或是沒有力氣的幼童,建議可使用「哈姆立克法」壓迫腹胸,試著將東西吐出來,並建議至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測為宜。(圖片來源:豐原醫院提供)